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又称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该原理表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对立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构成了事物的本质。
对立统一规律是从事物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得出的。
事物内部的对立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根源,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体现了事物的内部矛盾性和相互联系性。
对立统一规律适用于各个领域,如自然界、社会领域、思维领域等。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诸多对立的现象,如生与死、运动与静止、热与冷等。
在社会领域中,社会的发展常常是由对立的阶级和矛盾推动的。
在思维领域中,思维的发展也是由对立的概念和观念之间的斗争和统一推动的。
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
对立统一是一种普遍规律,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事物向更高级形态转化的重要原则。
对立统一规律

(三)矛盾动力原理
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斗争,又同一,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换言之,无论是矛盾的同一性,还是矛 盾的斗争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只有两者紧密结合在一 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 内容)构成。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 和发展的实质。 2.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 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是否承认矛盾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区分的焦点。 列宁:"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 辩证法的核心。"
辩证法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方法论。
对立统一规律地位与含义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这些规律,对于客观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里,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基本规律和范畴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基 本范畴包括: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列宁曾说:“。” “可以把辩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 是辩证法的实质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抓住了辩证法的核 心”。
对立统一规律地位与含义
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原因是 内因.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 质变.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既肯定又否定,其斗争性和同一性促 使矛盾双方的转化,在量变的基础上引起质变,促成新事物的产 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没有 对立统一就没有事物矛盾的转换,就没有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 法的实质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历年考试中,该知识点几乎每年必考,堪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点的重点。
考试题型方面,选择题和分析题都会考查。
作为核心知识点,要求同学们既要掌握基本概念,还要理解并且学会运用。
对立统一规律包括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
下面老师针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相关内容给同学们为一一梳理。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作为唯一科学的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两大总特征、三大基本规律和辩证法的范畴、辩证思维方法等内容。
其中两大总特征包括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三大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这是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
二、矛盾的概念唯物辩证法中所谓的矛盾是指辩证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辩证法中的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人们的思维过程中出现的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是主观造成的。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接、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它们的含义有明确的区别,而且矛盾的斗争性的存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的存在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另一方面,两者又有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unity of opposites law of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
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基本内容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
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
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
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哲学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
在中国古代,《易经》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
《老子》提出“反者通之动”这一命题,概括了矛盾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后世的哲学家常用分合、两一、参两、相反相成等概念表达事物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思想。
在欧洲,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关于“始基”的思想中已包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赫拉克立特提出“相反者相成:对立的统一”,亚里士多德则讨论了一系列范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近代,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
对立统一规律

(二十一)对立统一规律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实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的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实质;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是辩证认识的实质;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矛盾即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
①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
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
②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
另一方面,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辩证认识的实质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才具有不可分性;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对立才有相反性质。
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的工作方法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及应用

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及应用1. 概述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基本规律之一。
它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和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客观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辩证性。
2. 原理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对立面的存在: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两个或多个方面组成的,否则事物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对立面的斗争:对立面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对立面的统一:在矛盾斗争中,对立面通过相互作用实现统一,使事物得以发展和变化。
•对立面的转化:矛盾的双方在斗争中相互转化,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和变化。
3. 应用对立统一规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以下列举几个具体的例子:3.1 政治领域•党内团结和斗争:党内存在着各种不同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的对立面,通过斗争实现统一,推动党内团结的发展。
•阶级斗争和阶级和谐: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推动社会的变革,而阶级和谐则是通过对立面的统一实现社会稳定和进步。
3.2 经济领域•供需关系:供给和需求是经济活动中的两个对立面,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和协调实现统一,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资本与劳动是经济领域的两个对立面,通过劳资双方的斗争和相互依存实现统一,推动经济的发展。
3.3 科学领域•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承:知识创新是对立面的斗争,而知识传承则是对立面的统一,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4. 总结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客观规律,它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
在各个领域,对立统一规律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理解和应用对立统一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述对立统一规律(关于矛盾的两个原理的世界观、方法论及联系实际)

论述对立统一规律(关于矛盾的两个原理的世界观、方法论
及联系实际)
对立统一规律是哲学上关于矛盾的两个原理,其世界观、方法论和联系实际的特点如下: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矛盾性。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会对另一个方面产生影响。
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既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了对立统一关系的规律性和转化性。
对立统一规律表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立元素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转化,形成新的统一体。
这种转化是一种辩证的、不可逆转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根据对立统一规律,我们可以采取辩证法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综合、转化等方法,找出事物之间的矛盾,并通过解决问题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4. 对立统一规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对立统一规律不仅存在于哲学上,也存在于现实世界中。
在人类社会中,不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同样,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种、地形、气候之间也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推动了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哲学上重要的规律,它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矛盾性、对立统一关系的规律性和转化性,并在方法论上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论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唯物辩证法答了世界是怎样的问题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普遍联系的。
对立统一规律要回答的是为什么会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
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根本上解释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它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就是矛盾。
哲学中的矛盾不同于日常概念中的矛盾,日常概念中的矛盾般是,情侣间感情不和闹矛盾了,语句前后不一致而自相矛盾了面对选择而陷入纠结中等。
而哲学中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存在着一种既相互依存、贯通,又相互排乐、对立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根据马克思
主义的观点,对立统一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普遍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由于矛盾的存在和运动引起的。
任何事
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因素,这些因素在相互斗争、相互排斥中形成了矛盾。
这种矛盾不仅反映了事物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属性的对立,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对立中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进一步强调了事物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是推动事
物发展的动力。
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事物的转变和发展。
这种转变过程不是简单的线性累积,而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对抗和转化来实现的。
对立统一规律也指出了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外矛盾的相互作用所致。
事物内部
的矛盾是内因,而事物与外界环境的矛盾是外因。
只有通过内外矛盾的不断作用和斗争,事物才能不断地产生新的变化和发展。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在思维方式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要求
我们要以辩证的方式看待问题,正确认识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复杂性。
只有在正确认识矛盾的基础上,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对策。
总之,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外因矛
盾的相互作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人类社会。
只有认识和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并为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现实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是指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同时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最终达到新的状态,即事物的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消长、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1.对立面:对立统一规律首要的是事物内部对立面的存在。
对立面指的是事物内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两个或多个方面。
对立面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没有对立面就没有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对立斗争:对立斗争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
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是事物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对立面通过相互斗争,消耗对方的活力,破坏对方的平衡,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对立面之间又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通过斗争,促使双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推动事物的进化。
3.转化和消长:对立统一规律还包括对立面的转化和消长。
对立面不仅在斗争中相互更新,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这种转化是通过事物内部的斗争过程实现的,也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时,对立面在相互斗争的过程中,有的一方会逐渐变强,有的一方会逐渐变弱,最终导致对立面的消长。
1.正确认识矛盾: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要求。
只有正确认识矛盾,才能找到事物发展的关键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准确把握事物内部的矛盾,找到矛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矛盾的性质来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2.发展的主流和次流:对立统一规律也揭示了发展的主流和次流的关系。
矛盾的斗争是发展的主流,而矛盾的转化和消长则是发展的次流。
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引导和推动事物的矛盾斗争,同时通过矛盾的转化和消长来实现事物发展的目标。
3.创新和突破: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内部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创新和突破的机会。
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

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
一、规律及其特点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2、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3、规律是事物稳定的联系;
4、规律具有客观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及其根本属性
第一,矛盾、同一性、斗争性。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性质,具体表现为:
其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互相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其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
矛盾双方不仅互相依存,而且存在互相渗透的渠道和桥梁,存在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
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第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躯体表现为:
其一: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表现为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离的关系;
其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表现为二者之间是相对绝对、相互区别的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
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
目录简介基本内容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统一和斗争的相互联结斗争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展开简介基本内容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统一和斗争的相互联结斗争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展开编辑本段简介在哲学思想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的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是经过斗争产生的。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易经》用阴和阳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
近代德国哲学家G.W.F.黑格尔以唯心主义的方式系统地表述了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认为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改造和吸取了哲学史上特别是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深入地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述。
编辑本段基本内容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对立面之间的统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相反的属性。
对立面的同一即矛盾的统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肯定的属性,它使事物保持自身统一。
事物保持暂时的自身统一,使对立双方能够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是事物获得发展的必要前提。
由于对立面之间相互统一的作用,双方能够互相吸取和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因素而得到发展,从而为扬弃对立即解决矛盾准备条件。
对立面的斗争即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它使事物不断地变化以至最终破坏自身同一。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它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制约、转化的规律。
在任何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同时又存在着相互通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之中,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则。
对立统一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立双方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双方是事物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
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
对立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事物发展变化。
没有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事物发展就没有动力。
2. 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通联、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对立双方相互对立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双方相互通联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条件。
3. 对立双方的斗争与统一对立双方通过斗争实现相互转化,进而实现对立的统一。
这种斗争与统一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在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原因。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斗争、相互制约,这种斗争和制约导致事物的变化,最终实现了对立方面的转化和事物发展的统一。
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等,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最终导致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贯穿于各种特殊规律中。
正是由于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才使唯物辩证法成为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根本的原理和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总原则。
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和统一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的贯彻运用,有助于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推动事物发展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贯穿于一切具体问题的研究中,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刻内涵包括了对立双方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以及对立双方的斗争与统一等方面。
对立统一规律是什么

对立统一规律是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
它揭示出,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
辩证法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方法论。
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具体表现在:①它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 的泉源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就从根本上摒弃了那种求诸于神秘的“第一次推动” 去说明运动发展的唯心主义观点,把辩证法的发展学说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为科学地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等特征,全面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提供了可能。
②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
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最突出的是系统联系,而所谓系统是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
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体现着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即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之间的历史联系。
离开对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运动的考察,便无从把握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及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
质量互变规律所揭示的量和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实质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的运动及其相互交替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运动引起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肯定和否定、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实质上也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否定之否定不过是事物由其内在矛盾所规定的“自己运动”的必然形式。
唯物辩证法的所有范畴都体现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④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这一科学方法论的最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
毛泽东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4页)。
对立统一规律举例

对立统一规律举例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它强调了事物内部的矛盾与统一,并指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通过内部的对立与统一实现的。
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对立统一规律。
一、热与冷的对立统一热与冷是人们常常讨论的一个对立矛盾,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只有了解了热和冷的存在,人们才能够对两者进行比较和衡量。
在自然界中,热和冷是相对的,它们没有绝对的界限。
当我们将热与冷两者进行统一,就会得到一个更加全面的概念——温度。
温度包含了热和冷,是两者对立统一的结果。
二、阴与阳的对立统一在中国哲学中,阴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
阴阳是宇宙间两个基本对立的方面,阴代表阴冷、内敛、消极等性质,而阳代表阳热、外放、积极等性质。
然而,在阴阳的对立中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只有有了阴和阳的对立统一,我们才能够全面地认识世界。
三、生与死的对立统一生与死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立矛盾。
生命的存在与生命的终结之间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只有生命的存在,我们才能够谈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只有经历了死亡,我们才能够更加珍惜和重视生命。
生和死的对立统一是人类存在的基础。
四、积极和消极的对立统一积极与消极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一个对立矛盾。
如果只有积极,没有消极,人们就很难意识到积极的意义;而没有积极,消极也就没有了对照。
只有积极与消极的对立统一,人们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体验生活。
总结起来,对立统一是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是通过内部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实现的。
通过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对立统一的规律,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表现为两种相反的力量。这种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状态就是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矛盾。这 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矛盾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 特点。这种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呈现出独特性的矛盾就是矛盾的 特殊性。
在对立统一规律中,整体利益和局部 利益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在执 行方案时,要兼顾整体利益和局部利 益,既要考虑整体的利益和发展方向 ,又要关注局部的利益和需求;同时 要协调好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实 现整体和局部的共同发展。
CHAPTER 05
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践意义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01
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CHAPTER 06
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思考
对立统一与辩证法
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01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揭示了事物的矛盾
性和相互依存性。
矛盾的普遍性
02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这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
源泉。
矛盾的特殊性
03
不同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提醒我们任何事物都有 两面性,即正面和反面。当我们分析 问题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正 反面,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
02
发现事物的变化和发 展
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事物是在不断变化 和发展的。通过对立统一规律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事物在不同阶段的变 化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 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思考: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二,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 第三,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矛盾。 第四,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中两个不同方面。 第五,反对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的“一刀切”。
作业题: 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
成语故事:矛盾
成语故事的自相矛 盾和矛盾的区别?
注意:
A、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 相互打架的现象; 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
从外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
哲学矛盾是客观的,无对错的,矛盾是自身所固有的, 人们不能制造,也不能取消 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矛盾普遍性—— 共性、绝对性、无条件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无处不在(空间) 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无时不有(时间)
学习矛盾普遍性的意义(方法论)——矛盾分析 法
①要勇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 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不能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 ) ②坚持两分法(或两点论、一分为二),防止片面性
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 的哲学范畴。矛盾的来自两种基 本属性对立属性
斗争性
统一属性
同一性
你死我亡,一绳 剪之— 系两命 两者命运 统一— 对立— 统一于一条绳 两者之间随时都可 能相斗 冤家路窄, 不剪— 利益有冲突
相互依存
同一性
相互渗透
矛 盾
斗争性
相互转化
}贯通
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 相互区别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
Why?
对立统一规律
How?
事物发展的 动力和源泉 事物发展的 形式和状态 事物发展的 方向和道路
质量互变规律
Where?
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教学目标
重点: 1.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事物发展的动力: 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辩证关系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难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问题的精髓,中国革 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方法论基础。
提示: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辩证 关系
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 把握统一,在同一种把握对立。
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的 同一性,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 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 展。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相对性、有条件性 含义: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
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矛盾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各有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 主义活的灵魂
:事物无时无刻都存在着矛盾,是不是就不存在和谐?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 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思考:通过学习“矛盾与和谐”的思想,对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你得到的启示???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 有世界。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现象。” ——毛泽东 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 蝇,没有两只相同的手掌。
思考:哲学上讲的 斗争与我们现实生 活中所讲的斗争及 政治斗争是一回事 吗?
哲学所讲的“斗争性”
包括一切差异和对 立(共性)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 具体形式(个性)
说一说: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对立斗争着的矛盾双方?
试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这个案例带给你的启示???
案例:美国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 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 4000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适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 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000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 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