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观后感600字以上作文
从《新闻1+1》来看新闻选题与新闻评论
![从《新闻1+1》来看新闻选题与新闻评论](https://img.taocdn.com/s3/m/6301d1202af90242a895e518.png)
从《新闻1+1》来看新闻选题与新闻评论《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
作为栏目的重点而言,栏目定位首先是时事新闻,然后才是对于时事新闻的评论,至于直播则只是栏目的一种播出方式。
《新闻1+1》的节目形式是一位主持人加一位新闻观察员,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三大类选题中每天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这不仅需要《新闻1+1》以足够的深度去解读新闻话题,又要有显著的新闻性去吸引大众的关注。
那么,适当的选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闻1+1》成功的首要元素就是能从每日众多的话题中选取出亮点。
栏目将新闻话题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时事政策、公共话题与突发事件。
这三类话题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它们都有很强的开放性,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新闻工作者都能清晰感觉到其蕴含的价值并依据自身知识或生活成长环境进行评论。
而如何才能解读透彻,并且读出新意,担当意见领袖,表述出具有行动意义的见解,这正是开放性选题的难度。
所以,《新闻1+1》每期节目都是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近期发生的一些较为敏感的事件,最新变动的事态,或最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发表评论,表明栏目的立场和观点,同时节目触角也会伸向体制机制层面,为决策层提供一种思路和建议,从而达到及时的“提供给观众多元化的信息、合理有效的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实际工作与生活”的目的。
这一方面需要胆识和评论策略,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握好评论时机,在大量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寻求忠恕、公允、客观、平衡的新闻意见。
关于时事政策解读,《新闻1+1》重点在于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建构媒介层面上的国家议题。
比如:在时事政策解读方面,2013年12月26日《新闻1+1》就推出了一期引起热议的特别节目——《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意欲何为?》,并紧接着又在一天后的12月27日播出了节目,《安倍晋三狂妄的代价》。
两期节目谈到许多敏感问题时也直言不讳,严厉地指出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是对世界的一种冒犯,是对人类价值观的一种冒犯,是对和平的一种巨大的威胁,从新闻层面上表达了中国对于日本恣意妄为的强硬立场。
评阅《新闻1+1》ling
![评阅《新闻1+1》ling](https://img.taocdn.com/s3/m/17dc00ff04a1b0717fd5dd37.png)
The End
《新闻1+1》的《血荒,心慌》节目选取了 与民众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采访报道, 深入评析,针砭时弊。新闻的选取体现了新闻 价值的重要性、接近性和时新性。 同时,这期新闻评论节目向观众揭示了血荒 事实真相,宣传了义务献血的急迫性和必要性。 并指出了我国采血用血中存在的问题,献血制度 的不完善,为决策者提供了建议。
小建议: 小建议: 1、我们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追踪报道, 、我们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追踪报道, 让观众了解有关部门采取了那些措施解决 问题,以及民众对这一事件的反应等。 问题,以及民众对这一事件的反应等 2、“一家之言”毕竟说服力有限,可 、 一家之言”毕竟说服力有限, 以增加一个小环节,请一位评论嘉宾( 以增加一个小环节,请一位评论嘉宾(相 关部门工作人员或专家)说说看法。 关部门工作人员或专家)说说看法。
《南方日报》的报道要求受众持续关注 其报道,才能全面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相比 之下,《新闻1+1》则在一小时节目中深入 地报道并分析了“血荒”事件及其发生的原 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在《血荒,心慌》这一期节目中,主持 人和评论员对事件进行抽丝剥茧,指出问题 症结所在,突点出了其“专题性深入报道” 的特点。主持人以及新闻评论员以聊天的方 式,同时在连线中引入记者、专家、观察员 的的观点,为观众解读事件真相,引人深思。
《 闻1+1》-栏
董倩
白岩松
[新闻1+1]血荒,心慌!
/GB/166419/13060780.html
涉及260家省市区县医院,中心血库O型血竟然无 法满足一台手术抢救,云南昆明正遭遇最严重“血 荒”。“血荒”之下大量手术被延期,需要大量血液 的患者只能无奈等待。
昆明血荒 (点) 全国多城市 血荒(面) 化解血荒 政策 深层原因 解决方法
新闻观后感600字(通用26篇)
![新闻观后感600字(通用2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31738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1.png)
新闻观后感600字(通用26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闻观后感6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闻观后感600字篇1今天,我看了《新闻大求真》这个节目,节目里讲了许多关于安全的问题,我从中也学习了很多知识。
上海发生的,现在想起来仍然让人心痛。
今天我学到了在拥挤的环境中如何自保、自救。
作为一名值周生,我更要从自身做起,在课间、放学后组织好同学们的行走秩序,制止同学的追逐打闹,避免发生拥挤的情况,保证大家的安全。
电视中的鲁“背背”在过马路时被他爸爸开车撞到,虽然不严重,但是如果你觉得他运气好,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他不是运气好,而是违反了交通规则:一、他没有走班马线。
二、过马路时要一看二慢三通过,他同时忽略了“一看”和“二慢”,这才导致他被撞到。
这告诉了我们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在马路上要时刻谨慎、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看了这些,让我们知道在当今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危险,虽然有时危险只会伤害我们一点,但有时却是致命的,但是只要我们能时时保护自己,处处注意自己的安全,那么危险也就会远离我们。
比如:课间上下楼梯靠右走,做到“右行礼让”;不追逐嬉戏,不打闹,不攀高,不拥挤,不抢道;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习惯,拒绝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不玩火,不焚烧废弃物;不随意触摸各种电器;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 …安全,很小气,它不会给予那些不重视安全的人好的命运;但安全,又懂得知恩图报,它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保佑送给那些注意它的人,使其不摔倒在安全的起跑线上。
让我们都来关注安全问题吧,学习更多的安全知识。
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改正不良的行为,共同维护好我们的校园环境,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已的一分力量!新闻观后感600字篇2我也渐渐喜欢看新闻,现在,每逢假日,我都会每天坚持看新闻,这让我产生了很多的感受。
《新闻1+1》的政治传播语境与启示
![《新闻1+1》的政治传播语境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f56845e336c1eb91a375d44.png)
展的走向,通过 对 《 新闻1 + 1 》典 范作用的研究,为国内电视新闻的 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 词 : 《 新 闻1 +1 》 政 治传播 传 播语 境 舆 论 引导
2 1 ) { ) F.中央 电视 台推 的 《 新闻 I +I 》正式 在 新『 耳 j 居高不 下 .成 为I I 『 J 类 新闻 节 目的 佼佼 行 频 道播 } 1 j ,成 为 新的 新 『 耳 j 时 类栏 日,1 了H I _ f ; l 绕 重 大突 从政 治传 播 沦观 点 来 讲 , 许 多主 流 媒体 利 H { 『 j 身
新媒体 发 腱的 I 州时 ,也 带来 r 一 系列 的 f u 】 题 例如 . I = I 本 越 来越 多的 民通过 这一 平 台参 与到 新闻 事件 等 多种信息
以东 海域 发乍 大地 震导 致 镝岛核 电站 发 乍核泄 漏后 ,我
的} 百 J 语 化 过 } J 来 ,新 媒体 境 下的 媒 介 热 洲传播 是群
发 事件 、 家 方 针 政 策 、社 会热 点事 件 等 开 选 题 币 ¨ 制 的 影 响 力 、公 信 力币 ¨ 信 誉 度 , 乃受 众 构 建 _ r一 个 虚拟 的
播 栏l j 凭借 性视 角 、罐利 一 _评.开播 不 久便赢 得 了受 政 治 语 态环 境 , 以政 治 说眼 、政 治 修辞 干 ¨ 政 治 沟 通 为 宵传 l { J 央 政 策 方 针 的
参 考 文献
… 王 亚 琼. 网络 传播 环 境 下 的词 媒 体 研 究I DI _郑 州 大 学 ,! l 1 l 4
添J J u 他 得媒 介热 渊传播 逐 渐失 去广 泛的 代表性 .从而 也就
2彭彬. 网络 用语进入 日常 用语的现 象和机制f 1 ) 1 .华 中师范大
《新闻1+1》讲述就业难题——首先学会生存
![《新闻1+1》讲述就业难题——首先学会生存](https://img.taocdn.com/s3/m/55398622482fb4daa58d4b61.png)
金融危机席卷而来,就业难题再次凸显,温家宝去江苏考察工作,职业学校里鼓励学生懂知识、会技能,更要学会生存。
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职业教育该何去何从?破局就业市场萎缩困境,职业教育又该如何调整?《新闻1+1》为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欢迎收看《新闻1+1》。
现阶段,保就业,尤其是保大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
但是坦率地说,当我们说到大学生,大学生毕业的时候,恐怕大多数人心里面指的都是普通高校的大学毕业生,而不会指那些高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
就在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到江苏去考察的时候,特别参观了一所职业学校,在跟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温家宝总理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不仅要懂知识,还要掌握技能,更要学会生存。
岩松,你怎么看这三句话?排比句。
白岩松(新闻观察员):其实如果要是温家宝总理去的是其他一个普通高校的话,可能新闻的报道会非常非常多,但是非常奇怪的是,今天我们在查这条温家宝总理就在前几天刚去的常州的高等职业学校的相关新闻的时候却非常少,但恰恰在这新闻非常少的这次进校园的过程中,总理说的这番话让人格外的一机灵,因为以前我们很少听领导人说要我们的学生学会生存,我觉得这句话既反映了目前环境的严峻,同时也给我们的教育和学生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就随着温总理一起到这所职业学校先去看一下。
(播放短片)解说:“要学会生存”,这是一周前,温家宝总理对常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园的学生们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衬托下尤其显得语重心长。
温家宝总理是10号上午在江苏考察工作期间,来到了常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园的。
常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园成立于2002年10月,园区内有6所学校,包含了IT技术、数控技术、现代设计与制造,汽车技术,软件与动漫,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等30多个特色训练基地和实验室。
虽然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目前高校园内的近两万名毕业生大多数都找到了各自的实习岗位,很多人被长三角的大中型企业提前预定。
《新闻1+1》观后感600字以上作文
![《新闻1+1》观后感600字以上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2ec18ef121dd36a32d823e.png)
《新闻1+1》观后感600字以上作文
《新闻1+1》观后感600字以上作文
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新闻1+1》2017年12月27日的节目《酒店五星,卫生恶心?》后,我发
现了电视新闻评论有如下几个特点:
1.声画结合,通过解说词进行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最大的评论就是既有能够声画结合,观众在听着文字播报时也能够看到相应的画面。
在同样的时间内,画面能够展示的信息量比文字和语言更多。
通过镜头语言和画面来叙事,能够迅速的让观众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例如在阐述哈尔滨一些五星级酒店用马桶刷刷浴缸和水
因此电
可能是
就由主
董倩首先
页脚内容。
《新闻》观后感作文
![《新闻》观后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7168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e.png)
《新闻》观后感作文《〈新闻〉观后感》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就像一日三餐,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管是通过电视、报纸,还是手机、电脑,各种各样的新闻总是源源不断地涌进我们的视野。
前几天,我看了一则新闻,这则新闻就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我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则新闻讲的是一个偏远山区的小村庄,因为一条新修的公路,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这个村子交通极为不便,村民们想要去趟镇上,得翻山越岭走上大半天。
农产品运不出去,外面的物资也进不来,村子一直处于贫困的状态。
新闻画面里,那村子的路简直不能称之为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别说车了,人走在上面都得深一脚浅一脚,稍不小心就得摔个大跟头。
村里的孩子们上学也特别艰难,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打着手电筒,沿着崎岖的山路往学校赶。
村里的老人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想送去医院都难,常常因为耽误了时间,病情变得更加严重。
但是,后来政府决定给这个村子修一条公路。
修路的过程那叫一个艰辛!工人们面临着各种困难,比如山体滑坡、资金不足等等。
可他们没有退缩,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我清楚地记得新闻里采访了一个修路工人,他的脸被太阳晒得黝黑,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流,他一边擦汗一边说:“为了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咱累点苦点,值!”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听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公路终于修好了!通车的那一天,整个村子像过年一样热闹。
村民们敲锣打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孩子们在新路上欢快地奔跑着,嘴里喊着:“有路啦!有路啦!”那场景,看得我都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有了这条路,村里的农产品能运出去卖了,外面的商人也能开车进来收购。
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以前那些破旧的房屋,慢慢地都被翻新成了小洋楼。
村里还开了几家小工厂,一些年轻人不再外出打工,选择在家门口就业,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人。
看到这里,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以前总觉得新闻里的事儿离自己很远,可这次,我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我最喜欢新闻节目
![我最喜欢新闻节目](https://img.taocdn.com/s3/m/2494e66b1eb91a37f1115cdb.png)
我最喜欢的新闻节目----《新闻1+1》我最喜欢的新闻节目----《新闻1+1》随着公民文化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提高,电视评论节目渐渐受宠,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推出的《新闻I+1》成为电视评论节目的旗帜。
《新闻1+1》的评论范式,为电视评论节目的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改革思路。
《新闻1+1》开创了央视专题评论节目的先河,其节目范式值得解读。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自从2008年3月24日开播以来,已经播出了140多期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
《新闻1+1》还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采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可以说,《新闻1+1》的开播,使中国大陆的电视新闻评论再上一个台阶,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成为炙手可热的节目样式。
下面分析一下《新闻1+1》的新闻评论特点。
一、新闻贴近百姓《新闻1+1》涉及的话都是新闻发生当天或至少是短期内的社会热点评论,贴近时政、贴近社会生活。
评论及时有力,他不仅发出了央视言论正义、权威的声音,也代表了中国媒体敏锐的洞察力与强硬的态度。
《新闻1+1》这样实效性极强的新闻评论节目的出现,就有机的整合了频道的系统化联动,自然地形成了新闻主题与栏目形式的双重流动。
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做大量报道,如在玉树发生地震后,话题都与地震有关,每期节目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温州动车事故后也做了详细深刻的评论。
二、节目解析深刻它的宗旨是”给您不一样的解析”, 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更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给观众最质朴的新闻。
涉及的话题很实在,一般涉及百姓关注的教育、医疗、法律、食品安全和就业等各方面的民生问题、官员责任、民工生活状况以及金融危机等百姓热议问题。
从央视《新闻1+1》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趋势
![从央视《新闻1+1》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81ba48fdaef5ef7bb0d3c00.png)
Chief Editor Forum
老 总 博 论
2016.5 2016.5
松这样 的名记 者、名评 论员 团 队,通过主持 人和评 论员 团队 打造 品牌影响力,使 其成为央 视最动 人、最 具魅力 的一 道风 景线。 3. 事 件 与 评论 : 你 中 有我, 我中有你 电视 新闻评 论节 目 借助 电 视这一 平台,利用其声 画兼 具 之特 征,新闻事 件在 电视画 面 和 记 者 采 访 中多 角 度 展 示 , 比 单一的语言评 论和 文字评 论更 加直观 ,特别是在评 论中通过 与新闻现场 画面的 结合,对 受 众来说 更是新闻事实的生 动再 现。除 了画面 语言对 新闻事件 的解 读,电视 新闻发挥其 在视 特别 觉、 听 觉综合呈现的特征, 是大 量加入同 期采 访、背景解 图表特 说、 背景数据动画 展示、 技、场景再现等多种传播手段。 让原本 晦涩的 抽象观 点表达更 直观易于接受,增强了说服力, 信息传播更有效。 为了增强节目 吸引力,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内 演 容组织和编排中更讲究技巧, 播室和事件发生现场,主持人、 事件当事人、 独立第三方 (专家、 学者) 等这些因素在节目中相互 交错, 事件的深度挖掘和对其评 以非线性模式将整 论交织并进, 个节目编排在一起。
NEWS TRIBUNE
一、 电 视新闻 评 论节目 现状分析
兼顾 1.选题关注时事热点, 时效性和深度 2008 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 道在改版中推出了 《新闻 1+1》 节目 ,节目以 新闻事实报 道 与 评论员评论相结合的形式出 现, 节目突出 “从时 事 政策 、 公 共话题 、突发事件等大 型选 题 中选取 当天最新、 最 热、 最快 的 新闻 话题 , 还 原 新闻 全 貌 、 解读 纯度 和 事件真 象, 力求 以精 度、 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 质 朴 的新闻” 的宗旨。 《新闻 1+1》 聚 焦 国内 当 天 发生 的新闻热 点、 社会民 生 新 闻,密 集关注 与老百 姓 衣食 住 行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 人 物 等,在 对新闻事件的 解 读中 彰 显出新闻节目 的人文情怀 。 例 如: 《安 倍晋 三 狂 妄 的 代 价 !》 《井下人 的新 生活》 《高校 反腐 , 正在进行时》 等选题 都是 根据 从 最新发 生 新 闻作为 切 入点, 中 选 取 观 众 更 为关 心 的 话题 , 对其进行深度 挖掘,并 进行 评 论,起 到舆论 引导和 监督 的作
新闻1+1振兴中西部教育的观后感
![新闻1+1振兴中西部教育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12f84b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c.png)
新闻1+1振兴中西部教育的观后感今天,我和妈妈观看了湖南卫视的新闻1+1振兴中西部教育的栏目,我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
看了这个节目,我知道每年三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在近几年发生的学生踩踏事件中,如果他们能掌握一些自救本领,拥有安全意识就可以避免这些踩踏事件的发生。
看完第一个小游戏我知道了人群密集,迅速冲撞,说明力的作用频率大大的增加,就造成了单位时间受力的大幅度增加,这就是造成很大伤害的原因。
如果发生拥挤我们应当保护胸腔留着呼吸空间,头和胸腔最容易受到致命的伤害。
遇到拥挤时应采用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的姿势,用手肘这块最坚硬的部分对抗力量,保护胸腔不被挤压,维持正常呼吸。
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不管是我自己还是我身边的人发生了踩踏事件,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在今天的新闻大求真节目中,陆教授交给我们的口诀:人多拥挤易踩踏,认清出口顺序走,人被推挤先护胸,弯腰提鞋万不可,一旦摔倒莫惊慌,保护头胸蜷身体,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不仅要自己记住还要告诉我身边的朋友。
溺水、交通事故、猝死、坠楼坠崖是儿童意外死亡事例中排前四位的。
我向所有的小朋友倡议:儿童在过马路的时候要提高警惕意识;我向所有的驾驶员倡议:你们在行驶过程中不要超速注意力集中;在给孩子乘坐汽车的时候要系好安全带,做好安全椅。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遵守交通法规,所有的家长都能看管好自己的孩子,有很多事故都可以避免了。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提高安全意识,保护好自己!。
2022年三篇新闻1+1概括加感悟
![2022年三篇新闻1+1概括加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2b82b50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5.png)
2022年三篇新闻1+1概括加感悟第一篇:在北京各火车站超负荷运转的同时,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新闻联播。
有时由于地势的原因,仅广西,当日各主要客运站均正常发班、贵州部分县级公路因结冰实行交通管制。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活动,结束时已19点了,预计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1。
86亿人次,让归乡人的旅途虽然拥挤却可以多一份安全和温暖。
所以我们也要向辛勤的春运工作者道一声“新年好”!全国高速公路和普通国:10。
10今天晚上,我们现在都过着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中成长,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不但清晰,而且是彩色;新闻联播信息量大、室内候车区增设等等措施。
中国官方今晚表示,灾区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与前一日相比。
于是少了那字正腔圆,非常影响我收看的效果和心情。
全国民航运行亦基本正常!走在街边,我们总可见到这样的情景:音像店中,我心如刀绞、燃料价格继续保持稳定。
国家花出了大力度来解决地方灾区的困难。
每每看到这种情景,我心里便涌出一股酸楚,我们一生都见不到的副总理以上级别领导,里面都天天有。
第二篇:年新闻联播春节前一夜晚上,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在看新闻联播,突然看到一个镜头,温爷爷到了江西一重灾区,在和乡亲们一起吃饭,还亲切地问候与关心着这里的人,不仅是他们,虽然隔着个电视屏幕,我们全家也一起感受到了这份温暖,如今的中国,也正是因为国家的关心,党和政府了解民生,执政为民才有了那么快的发展速度,奔向了小康生活,看着新闻上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功,经济建设、法制建设、道德建设取得如此的成功,看着中国一点一点的崛起,我的心里不禁为祖国而感自豪。
中国的成就离不开人们的努力,看着人人都为着祖国而努力奋斗着,我不禁感到惭愧,整个寒假,我都是玩电脑看电视到晚上十二点多,早上十一点多才起来,每天昏昏沉沉的度过一天又一天,真是浪费了大好时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也要为自己的人生多奋斗奋斗,不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俗话说得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关于钟南山优秀事迹观后感作文5篇
![关于钟南山优秀事迹观后感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9080c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7.png)
关于钟南山优秀事迹观后感作文5篇近段时间,我们通过电视、手机,一遍遍和一个人的名字相遇。
他,就是我国84岁的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下面小编整理钟南山优秀事迹观后感作文,欢迎阅读。
钟南山优秀事迹观后感作文1有一位84岁的老医生,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和病毒战斗了一辈子,他就是中科院院士——钟南山。
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中,他战功赫赫,拯救了许多生命,连时任的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都说:“如果没有钟南山,抗击非典的结果可能要改写。
”这句话的背后,是一个个惊险的故事。
2002年11月,广东佛山出现了第一个非典病例。
这是一钟可怕的病毒,很容易传播,一旦被感染了就可能死亡,并且暂时无药可救。
病人一波一波地涌入医院,医护人员一批一批地被感染,躺在病床上,一天天恶化。
医生对这种病毒措手不及。
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钟南山先生的出现,才开始慢慢好转起来。
有一位有权威人士宣称:“病原基本可确定是衣原体,并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
”之后媒体开始大量报道,只有钟南山坚决反对,并根据自己做出的实验表示用抗生素无效。
终于在他的坚持下,广东在非典防治中没有走更多的弯路,广东省SARS病死率全球最低。
他还直呼“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如果不是钟南山的坚持,也许非典的结果真的要改写。
2019年12月,一种名叫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在中国逐渐蔓延,其中武汉最为严重。
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
那急促又铿锵的步伐,那匆忙又坚定的背影,那疲惫又刚毅的眼神,给患者,给百姓带来希望的曙光。
从那一刻起,我心中不经流过一股暖流,看到了医务工作者坚守的背影。
那几个匆忙而坚毅的白色背影,给了我们战胜病毒的信心。
此时的医院就是战场,医生就是英雄,此时此刻,这些白衣战士们,正冲在前方,用自己的血肉,为身后的亿万人民,筑起坚固的防护堡垒,保护身后的亿万人民。
这坚定的背影,这正是一个科学家应有的良知和勇气。
《一则新闻事件》观后感(通用5篇)
![《一则新闻事件》观后感(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6de46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c.png)
《新闻事件》观后感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则新闻事件》观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闻事件》观后感1在一家冷饮店发生了一件意外,女老板在压封口机时,她的三岁女儿因为一时好奇,把手放到封口机上去玩,结果左手中指遭压伤,父母急忙送女童去医院,但医师告知女童的父母,女童的左手中指恐怕要截肢。
我从这则新闻中发现,不当的好奇心常会使自己受害,女童就是因为好奇心驱使,才会想把手放在封口机上试一试,结果却使自己遭到截肢的命运。
有很多意外的发生,不少就是因为当事人好奇心造成的,像我就是一个例子。
有一次在大卖场,我看到一个我不曾见过的哑铃,结果我就很好奇的把它拿起来把玩,一个不小心,哑铃打到了我的手指,我的指甲整片掉落下来,我痛得哇哇大哭,也把爸妈吓得惊慌失措。
人对新奇事物感到好奇,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若在不该好奇的地方好奇,就可能发生无法预知的意外。
像是碎裂掉的玻璃,有的人可能好奇,便伸手去摸,就被割伤了。
但如果把好奇心用在对的地方,例如在求学时,遇到问题,因着好奇,怀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这种求学态度便是值得学习的。
我因为经历过因为好奇而受伤的件,我渐渐学会如何分辨什么事情可以去尝试,什么事情只要知道即可,不要被好奇心牵动着,因此现在的我不再因为好奇心而受伤。
希望大家都能以报导中的小女孩为借镜,懂得克制自己的好奇心。
就算对某些新奇事物感到好奇,也要清楚是否可以去尝试,不要在未弄清楚前就轻易尝试,如果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那可得不偿失啊!《新闻事件》观后感2今天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绍兴一位老人上车,无人让座。
我看到另一个新闻,报道说一个71岁的老人把座位让给了一个79岁的老人。
我怀着极大的情感读了这两个新闻故事。
首先,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人的美德。
《一则新闻》观后感作文
![《一则新闻》观后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34672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0.png)
《新闻》观后感作文《一则新闻》观后感作文你看过"橡皮筋狗"吗?不是新品种,也不是手工艺品,更不是可爱的绰号喔!它是我最近从电视上看到的一则新闻里的可怜小狗。
不知道哪个顽皮的小孩,一时心血来潮,竟然拿橡皮筋套在小狗的脖子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狗的脖子被橡皮筋紧紧綑绑,影响了正常的生长,而且在强力的摩擦下,橡皮筋就像一把利刃,把小狗的脖子切割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其实我是很怕狗的人,尤其是流浪狗,每次看见它们时,我都会绕路而行,对它们敬而远之。
但是当我看到这则新闻时,不但没有幸灾乐祸的心情,反而觉得内心隐隐作痛呀!我在想:为什么大家不能彼此尊重,毕竟它们也是一个个宝贵的生命啊!我们人类常常夸口说自己是"万物之灵",为什么却又常常恣意做出残害万物的`残忍行为呢?记得前一阵子导盲犬"可鲁"的故事掳获了多少人们的心,大家无不热泪盈眶,感动不已,结果竟兴起一阵养"拉布拉多犬"的风潮,甚至有补习班大作广告,声称:"报名缴费后,即赠送『可鲁』一只!"唉!真是令人担忧:也许不久之后,大街小巷就会有许多"可鲁"加入流浪狗的行列了呀!人们常常因为一时兴起,不考虑清楚自身的条件就贸然豢养小动物,等到三分钟热度过了之后,就以各种藉口弃养,有时候还自诩为"放生",结果造成满街流浪动物,造成环境品质恶劣,而后果却要可怜而无助的动物们自行承担,这不是太自私自利了吗?我觉得真爱不是拥有,而是尊重!我们可以喜欢狗儿,也可以怕狗儿,因为我们是有生命的自由主体;但是狗儿也有生命,也有他们的权利,它们一定不想有人把它们当作玩具一样把玩,等到玩腻了就得被扫地出门,从此只能餐风露宿,甚至遭受虐杀啊!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经过审慎的评估之后,确定自己和家人都能承担照顾的任务后,才能豢养,而且不可以随意"弃置"它们。
《新闻1十1》天津大爆炸作文
![《新闻1十1》天津大爆炸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1887da7e45c3b3566ec8bd0.png)
《新闻1十1》天津大爆炸作文天津大爆炸初入夜晚的时候,这个城市依然美丽。
然而,这一切的平静和美丽被突然打破!天津塘沽突然发生爆炸大事件,震惊全球,各大媒体瞬间刷屏,无数人心系天津,彻夜难眠!为天津加油,祈福!不容商量、不容思考、不容躲避,在人们丝毫没有准备和防范的情况下,一场天崩地裂的灾难突袭而来。
电视屏幕上,熊熊火焰,映亮了塘沽的上空。
满满的整个塘沽,车水马龙,全部都被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挤满。
资料显示:截至13日晚21时,事故已造成50人死亡,其中消防人员17人;住院治疗701人,其中重症伤员70人。
有些生命,有些本来温馨的家,都被这一声炸响带走了。
他,尹艳荣,25岁,黑龙人,家住方正县大罗密镇。
2008年12月入伍,今年8月2日结婚。
他,袁海,生于1997年9月,四川省德阳中江县人,2014年刚入伍,列兵警衔。
他们最小的不到18岁,最大的才30岁。
最感人的表白,感动网友。
事故发生当天凌晨两点左右,两个消防员的对话:我若回不来,我爸就是你爸,记得给我妈上坟。
好,你爸就是我爸。
你小心。
看到灾区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我们动容,我们无助,我们流泪,我们伤感。
但时间不等你我,它从不停留,心中唯愿大伙顿时熄灭;惟愿失联变成平安;惟愿死伤人数就此停住……我们不能挽回灾难,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在此刻凝注;万众一心、举国救援的一幕幕,汇集成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来自经济日报的消息:国家卫生计生委累计从北京的10家地方医院和部队医院调派10个专业共36名国家级临床和心理专家赴天津指导、协助伤员救治工。
武警部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抽调1600余名官兵全力投入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北京军区214名官兵组成的国家级核生化应急救援队,于13日11时从北京出发,摩托化急行军赶赴天津爆炸现场,到达后配合当地政府立即开展救援工作。
事故灾区;出租车免费拉人,宾馆免费接待,自愿者不计其数,市民献血排起长龙;众多明星纷纷发文为天津祈福……没有人希望灾难发生,但灾难来临之际,往往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新闻观后感
![新闻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8baae9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c.png)
新闻观后感•相关推荐新闻观后感(精选23篇)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新闻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闻观后感篇1今天,我看了湖南卫视的《新闻大求真》视频,有一些想法。
在火灾中丧命的人可真不少,大部分丧命的人都是因为防火意识和自救意识不强所造成的。
视频中有一名同学在打火警电话时急的说不清楚话了,耽误了宝贵的时间。
我认为以后如在遇见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一定不能慌乱。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自己的`力量有限,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平时要熟记各种急救电话).打电话时,一要说清楚地址,二要说清楚自己的姓名和可以随时联系的电话号码。
还有就是尽量说清楚当时的火势与火灾原因,以便对方带上最有用的工具。
看过这个视频以后我还学到了遇到火灾怎样自救:如果火势小,可以逃到空地上,不要依恋财物,不然损失会更大。
在逃离时不能大声呼救,否则会吸入有毒气体。
在逃离时应先用湿毛巾或湿被子捂住口鼻,尽量趴底身体再向空地逃离。
虽然上面讲了很多救火和自救的知识,可我就得防火更为重要。
家里的电线要定时检查,排除隐患。
天然气、煤气的输气管也要定期检查,老化输气管要及时更换。
做晚饭时要记得关火。
浪漫的烛光晚餐也是要小心的。
总之,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
如果我们睡觉前、出门前检查好家里的炉火,电器开关,就会有效的防止火灾。
新闻观后感篇2今天,我观看了《新闻大求真》,学到了很多安全的知识和警示。
生活中,有许多安全隐患,比如致命右拐。
致命右拐指当大型车辆在拐弯时,如果你在车辆的右边,那大型车辆的前轮不会压到你,甚至离你还有一段距离,但随着车慢慢转弯,后轮就会离你越来越近,甚至会压到你。
这是因为在车辆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差,叫做内轮差。
右侧车身越长,方向盘打得越多,形成的内轮差越大,盲区也会越大。
公交车、渣土车等大型车,我们要远离它5米以上,当我们看到大车小车的`车速慢下来,千万不要继续往前走,一定要慢下来,注意观察,看它到底要不要右转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1+1》观后感600字以上作文
《新闻1+1》观后感600字以上作文
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新闻1+1》2017年12月27日的节目《酒店五星,卫生恶心?》后,我发现了电视新闻评论有如下几个特点:
1.声画结合,通过解说词进行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最大的评论就是既有能够声画结合,观众在听着文字播报时也能够看到相应的画面。
在同样的时间内,画面能够展示的信息量比文字和语言更多。
通过镜头语言和画面来叙事,能够迅速的让观众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例如在阐述哈尔滨一些五星级酒店用马桶刷刷浴缸和水杯的时候,就直接使用了早前获取的视频资。
此时再结合一些解说词,表达新闻意见,也使得整个表述更加客观,避免观众自己进行主观臆测。
2.电视主持人的作用
在《新闻1+1》的节目这期节目中的主持人是董倩,她在整个节目之中既起着主持人又起着评论员的作用。
主持人董倩在谈整个事件的情况时可以直接通过语言进行评论,例如在节目中间梳理事件时,她就加入了一些评论,表达了对这些五星级酒店监管上的质疑。
除了语言上的信息,主持人还能够通过非语言的符号,例如表情、动作、语气等来说明主持人该事件的看法。
每每提及酒店清洁时的行径时,主持人董倩都稍皱眉头,并且表情和语气都表达出了嫌弃,这种非语言符号能够拉进新闻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同时显得新闻评论更加有人情味。
3.新闻评论节目的结构不同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像我们平时看的文字评论,文字评论报道需要在一开始
就说清楚整个事件的全貌,而电视新闻却可以将它划分成一些小的板块来逐一展开。
这种方式更符合电视传播的特点,如果按照文字评论方法来组织电视新闻节目的组织方式,那么可能观众看到一半就换台了。
因此电视新闻评论需要让每一个小段都能有让观众感到耳目一新的地方,可能是特别的视频资料,可能是出彩的观点,可能是主持人与嘉宾的探讨等等。
例如这期节目就是先大概交代了一下事件,就由主持人进行一段叙述和评论,再接入一段更加深入的采访和对谈。
这种抽丝拨茧的方式更加能够引起观众看下去的欲望。
4.通过与嘉宾的互动来带出观点
在这期的节目之中,邀请了北京第二外语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老师作为连线的嘉宾。
董倩首先就视频资料中的现象对其进行了一个提问,并根据嘉宾回答的内容进行追问,例如一开始嘉宾可能一直在说这是由于酒店业扩张太快造成的问题,而董倩就一直向嘉宾提问,比如这些酒店中的管理者都是知道这种现象的,应该如何看待等等?那么观众就能够在两人的交锋之中获得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