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方案
智能化建筑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
![智能化建筑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234d5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b.png)
智能化建筑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1. 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措施方案。
2. 新设备应用措施2.1 设备选型在智能化建筑中,应选择高效、节能、环保的设备。
例如,选用高效节能的空调、照明设备,以及智能化的电梯、消防设备等。
2.2 设备集成通过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将各种设备进行集成,实现统一管理。
这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2.3 设备维护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利用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
3. 新技术应用措施3.1 信息化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
这些技术有助于实现建筑物的智能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3.2 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旨在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应用此项技术,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
3.3 建筑工业化技术建筑工业化技术包括预制构件生产、装配式建筑等。
这些技术有助于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成本。
4. 新工艺应用措施4.1 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如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提高施工精度,降低施工风险。
4.2 装修工艺在智能化建筑的装修过程中,选用环保、节能的材料和工艺,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4.3 维护工艺建立完善的建筑物维护工艺,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运行。
5. 新材料应用措施5.1 材料选型选用高性能、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保温材料、智能玻璃等。
5.2 材料应用合理应用新材料,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强度、耐久性和功能性。
5.3 材料检测加强对新材料的检测和评估,确保其性能满足工程需求。
6. 总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智能化建筑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有望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降低能耗和成本,提升建筑物质量和使用体验。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施工方案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dca04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e.png)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施工方案为了有效的促进生产力的提高,降低工程成本,减轻工人的操作强度,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工程质量,满足室内装饰装修的使用功能,在施工中我公司应把先进工艺和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应用到工程上去,大力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确保标书工期,质量和降低成本。
一、新技术应用1、室内电线套管优采用重量轻、能耗低、经济耐用的PVC管材。
2、在砼中掺加一定的外加剂,以改善砼的和易性的和提高砼的耐久性。
3、在检查其它工序质量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屋地面基层质量的检验与验收。
二、新工艺应用1、砖砌体砌筑推广运用现行砌筑法施工。
2、选用水准仪、经纬仪控制标高与水平,提高计量精度。
3、砂浆抹面时砼表面应机械喷浆,提高砂浆与基层粘结强度。
三、新生设备运用1、设水准仪、经纬仪各一台。
2、采用十件装型的工程质量监测工具。
四、特殊技术需要的施工方法质量检查制度1、质量检查应贯彻施工操作班组自检,项目部巡回检查,公司质检科月检。
2、质量检查应采取自检、互检、专检和交接班检查相结合形式进行。
3、质量检查主要内容:(1)操作前的准备检查。
检查材料、用具、机械的配合,原材料的规格,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2)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
检查是否按技术质量交底要求操作,是否遵守操作规程,发现违章立即停止。
(3)收工前的产品检查。
检查当天完成的产品,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做好记录,做到边检查边提出纠正改进措施,使产品能符合标准。
(4)各工序、各工种交接互检。
每个单位工程相互联系的工种必须由施工员、质量员等做好牵线,经处理整改符合质量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有关专项检查。
根据施工形象进度、环境、气候变化等不同情况,必要时应采取特定的专项检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工作质量的提高。
(6)产品(成品)的技术检查,单位工程的主要技术检查工作。
如定位标高、轴线、灰线加大样等,必须由施工员会同质量员进行检查,复查后要有文字会签,列入技术资料档案。
智能化建筑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
![智能化建筑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871e9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a.png)
智能化建筑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些应用措施方案,以实现智能化建筑的目标。
新设备的应用措施1. 传感器技术:使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线传感器,以实时监测建筑内外环境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照明等设备,提高能源效率。
2. 智能照明系统:采用LED照明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动调光、定时开关和人体感应等功能。
这样可以节约能源并提供更舒适的照明环境。
3. 智能安防系统:结合视频监控、入侵检测和智能门禁等技术,实现对建筑物的全面安全监控。
通过智能化的安防系统,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新技术的应用措施1.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
通过机器研究和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惯,自动调节温度、照明和其他设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 云计算和大数据:将智能化建筑的数据存储在云端,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
这将有助于优化能源管理、预测设备故障和提高建筑的运营效率。
3.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供更直观、沉浸式的建筑设计和维护体验。
设计师和工程师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建筑模拟和可视化,以提高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
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措施1. 绿色建筑工艺: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如太阳能板、地源热泵和可降解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采用节水技术和废物回收系统,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 3D打印技术: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复杂形状的建筑构件,减少了传统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成本。
此外,3D打印还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用户对建筑外观和功能的需求。
3. 智能化建筑材料:引入具有智能功能的材料,如自洁玻璃、光伏材料和智能涂料等。
建筑工程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方案
![建筑工程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3a025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f.png)
建筑工程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方案1.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筑工程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和新的工艺。
这些新的应用方案能够提升建筑品质、改善施工效率,并且具有更好的环境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方案,以期为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 新材料应用方案2.1 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比如,可降解的塑料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非可降解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可降解混凝土也是一个新兴的材料,具有较低的碳排放量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2.2 高性能绝热材料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高性能绝热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些材料能够有效隔热,减少能源损失,提高建筑的能效性能。
例如,新型的绝热保温材料可以在墙体、屋顶和地板等部位广泛应用,提升建筑的保温效果。
3. 新技术应用方案3.1 人工智能施工人工智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领域。
智能化的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完成一些重复性、高风险的工作,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自动化的砖瓦铺设机器人可以大幅减少人力成本,并且在施工速度和质量上更胜一筹。
3.2 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集成了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技术。
通过BIM,可以将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工程信息共享、协调和优化。
这种新技术应用方案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施工效率和后期维护管理。
4. 新工艺应用方案4.1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3D打印,可以实现对建筑构件的定制化生产。
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此外,3D打印技术还可以实现复杂结构的快速建造。
4.2 绿色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是一种注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施工工艺。
例如,采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施工机械,废水处理与再利用系统等。
这些新工艺应用方案能够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污染,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施工方案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c9216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1.png)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施工方案一、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施工方案旨在针对某一具体项目,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创新的产品材料,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程周期,同时保障施工安全。
二、工程目标本施工方案致力于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工程质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需求。
2. 降低工程成本: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和新材料的应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3. 缩短工程周期:利用新工艺和高效的施工设备,缩短工程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进度。
4. 保障施工安全:采用先进的安全措施,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三、技术原理本施工方案主要基于以下技术原理:1. 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施工图设计和施工过程模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 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节能环保等特性,提高工程质量同时降低工程成本。
3. 利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速度和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工程建设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4. 采用新型防水技术,有效提高防水性能,确保工程使用寿命。
四、产品选择本施工方案选择以下产品:1. 新型建筑材料:采用轻质高强、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绿色建筑玻璃等。
2. 先进的施工设备:选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施工设备,如自动化测量设备、智能工程机械等。
3. 新型防水材料:选用高性能防水材料,提高防水性能,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
五、材料特性本施工方案所选用材料特性如下:1. 新型建筑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强、节能环保等特性;绿色建筑玻璃具有隔热、保温、防紫外线等特性。
2. 先进的施工设备:自动化测量设备具有高精度、快速测量等特点,可提高施工效率;智能工程机械具有自动化驾驶、高效率施工等特性,可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施工速度。
3. 新型防水材料:防水卷材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耐候性和耐久性;防水涂料具有优异的防水效果、环保性及良好的耐候性。
绿色建筑、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技术措施
![绿色建筑、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6c0b5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f.png)
绿色建筑、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措施在建设单位许可的情况下,根据本工程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我公司将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一、新技术的应用1、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材料的购进、领用、库存、使用过程的全方位覆盖。
2、测距仪高程传递技术。
高程传递一般采用水准测量和悬挂钢尺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时间长,且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时得不到保证。
现代测距仪具有测量精度高,观测快捷、方便等优点,只需将目前常用的测距仪或全站仪稍作改进,就可完成高程传递的测量工作。
3、利用最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对所用材料及工地环境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完全合格。
二、新材料的应用1、所谓新材料体现在一个“新”字,是指具有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轻质、高强、抗震、环保性能的材料。
三、新工艺的节能措施1、对现场人员进行节电教育。
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1) 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2) 220V/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项系统时,宜使用三相平衡。
3)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4) 现场用电设立用电节能制度,对主要能耗设备进行能耗核算。
国家、行业、地方政府命令淘汰的施工设、机具均禁止使用。
3、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电量。
必须装设电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应分别计量,专人定期抄表。
4、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
1) 运行速度可自由调整,最大可达到100m/min。
2) 并且对机组具有保护作用,启动电流是逐渐上升,避免了瞬时强大电流对电机的伤害。
3) 有效的解决了施工现场遇电压不稳无法启动,和烧坏电机的现象。
4)施工现场照明用电由专人管理,保证正常施工及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夜间不必要的照明。
夜间不施工的时候照明装置及时熄灭,杜绝浪费用电。
同时施工现场应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及时收集用电资料,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台帐,提高节电率。
环保工程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方案
![环保工程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0de40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e.png)
环保工程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方案一、新材料在环保工程中,采用新型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新型材料:1. 高效保温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抗菌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抗菌、杀菌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细菌滋生,保障人们的健康。
3. 空气净化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过滤、吸附、分解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功能,能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二. 新工艺在环保工程中,采用新的施工工艺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新工艺:1. 绿色建筑设计:这种设计理念强调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降低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高效节能技术:这种技术能够通过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3. 智能控制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三、环保设施在环保工程中,需要配备各种环保设施,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环保设施:1. 污水处理设备:这种设备能够有效地处理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保护环境。
2. 垃圾处理设施:这种设施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类垃圾,防止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
3. 空气净化设备:这种设备能够净化室内空气,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四、节能技术在环保工程中,采用节能技术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节能技术:1. 高效节能灯:这种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优点,能够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2. 太阳能利用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和热水供应,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
3. 建筑节能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优化建筑设计,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五、资源利用在环保工程中,有效利用资源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资源利用方法:1. 回收再生利用:这种方法能够将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 绿色制造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优化制造过程,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程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实施方案
![工程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1b903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d.png)
工程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实施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为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详细方案。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以及优化的工艺流程,旨在提高项目的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安全性,并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1. 新技术的应用方案本节将介绍在工程项目中应用新技术的详细方案,以提升项目的效能和创新能力。
1.1 智能感知技术智能感知技术通过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分析算法,实现对施工环境和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 使用温湿度传感器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参数,及时调整温湿度,提高施工效率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舒适性; - 采用振动传感器监测设备的振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维护,防止设备故障和生产事故的发生; - 配备智能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工程进展,便于管理者监控工程进度和质量,并提供数据支持。
1.2 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应用新兴的互联网和软件技术,将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管理和协同,以提高管理效率和信息共享能力。
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 引入协同办公平台,实现项目参与方的即时沟通和文件共享; - 利用移动端应用程序,实现工程进展、人员考勤和物资管理的实时监测和数据统计; - 建立项目管理数据库,统一管理项目数据,便于查询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1.3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真实环境的三维虚拟场景,为工程项目提供更直观、交互性强的视觉体验,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协作。
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以增强参与方对项目的理解和沟通; - 运用增强现实技术提供实时的施工指导和安全警示,减少人为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2. 新工艺的实施方案本节将介绍应用新工艺提升工程项目效率和质量的实施方案。
2.1 先进施工工艺采用先进施工工艺是提高项目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具体实施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 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提前制造好预制构件,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 引入自动化设备,如自动焊接机器人和无人机巡检,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如高效保温材料和抗震材料,提升建筑性能和耐久性。
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
![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21e76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1.png)
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为了推广新科技成果,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应用措施方案。
以下是我们的组织措施和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方法:一、组织措施1.公司的技术主管和项目技术总工应该在使用“四新”技术之前,认真组织施工人员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
2.施工人员应该对新工艺、新技术与传统施工工艺的优劣进行全面对比。
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该根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应用的进展情况,提前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卡,并组织施工操作人员进行研究,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施工技术。
二、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1.运用砼的质量控制标准(GB-92)及砼均方差统计技术,随时控制整个生产、施工期间的砼质量。
2.钢筋接头技术:框架梁柱的接头形式采用剥肋直螺纹连接。
这种接头强度高、延性好,能充分发挥钢筋母材的强度和延性。
接头性能达到GJ107-96中B级接头标准,并能断于母材。
连接方便、操作简单、快捷。
钢筋加工直螺纹可预制,套筒工厂化生产,不占工期,加工效率高。
检测方便、直观,无需测力,不必使用测力扳手。
施工连接时不用电、不用气、无明火作业、无漏油无污染,风雨无阻,可全天候施工。
适用性强,在狭小地带钢筋排列密集处均能灵活操作。
3.砼的下料新方法:在浇筑竖向结构砼时,当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如果砼直接向下倾注,砼会发生离析现象,严重影响竖向结构的质量。
因此,我们专门为竖向结构超过2米时的砼浇筑设计了振动溜管使砼下落。
该装置使砼下落的高度缩小,重力冲击减轻,保证了竖向结构砼的质量。
4.新型脚手架支撑系统:为节约资源,尽早拆除梁板模板及支撑脚手架,本工程采用新型碗扣式脚手架支撑辅以双T早拆头系统,具有多功能、效率高、承载力大、结构稳固、安装可靠、便于管理等特点。
5.为提高现场综合管理能力,我们配置了影像设备,拍摄主要工序和重点部位的过程影像资料,并随工程进度同步收集整理,以确保过程质量。
6.施工现场塔吊及施工升降机运输、混凝土输送使用无线对讲机,提高机械使用效率,保证施工安全,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
智能化建筑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
![智能化建筑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f3515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a.png)
智能化建筑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1. 引言智能化建筑是指通过集成先进的设备、技术、工艺和材料,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
本文将探讨智能化建筑中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
2. 新设备的应用措施- 智能感应设备:在建筑物中广泛使用智能感应设备,如智能照明系统和智能温度控制系统,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 智能安防设备:采用智能安防设备,如智能门禁系统和智能监控系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 智能能源设备:引入智能能源设备,如智能电表和智能电梯系统,以实现能源的监控、管理和优化。
3. 新技术的应用措施-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研究和数据分析,对建筑物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提高建筑物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
- 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如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实现更加精确和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4. 新工艺的应用措施- 智能化施工工艺:采用智能化施工工艺,如无人机巡检和自动化施工机械,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 绿色建筑工艺:引入绿色建筑工艺,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环保材料的应用,实现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
5. 新材料的应用措施- 高性能建筑材料:采用高性能建筑材料,如节能保温材料和光伏材料,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和环境适应能力。
- 智能化材料:应用智能化材料,如自洁玻璃和光敏材料,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功能性。
6. 结论通过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可以实现智能化建筑的高效管理和运行。
智能化建筑不仅能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还能提供更加舒适和可持续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这些应用措施方案为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及施工工艺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及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8bb3e66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3.png)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及施工工艺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及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不仅能提高施工效率,还能提升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新工艺的应用及施工工艺新工艺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方法和管理手段,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排放量的生产方式。
在建筑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砖砌体砌筑:推广运用现行砌筑法施工,如采用全顺砌法或一顺一丁砌法,以提高砌筑效率和砌体质量。
●模板工程:基础梁侧模采用砖模,确保基础梁的截面,同时达到设计要求和节约材料的目的。
●混凝土施工:采用一次性浇捣成型的工艺,避免先浇柱后浇梁板时的繁琐工艺,减少施工缝的留设,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现浇砼踏步施工:无须预埋件,待木工弹线确定位置后,一次电锤钻眼,将环氧树脂埋设金属立杆电焊栏杆成型,确保工程质量。
●清水砼施工工艺:通过精细的施工管理和材料控制,实现混凝土表面无需装饰即可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质感。
新技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通过创新研发、实验验证、市场应用等环节,不断推出具有高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在建筑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应用:如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和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协调性。
●自动化技术应用:如自动化测量设备、自动化钢筋加工机械等,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施工精度和效率。
●新材料应用技术:如采用新型混凝土添加剂、高强钢筋等,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智能建造技术:如通过机器人进行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实现施工过程的智能化和无人化。
三、新材料的应用及施工工艺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
在建筑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工程质量和性能●结构材料:如新型陶瓷材料、非晶态合金等,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等优异性能,可用于替代传统钢材和混凝土等材料。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施工方案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d95e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6.png)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将加大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力度,以高速度、高效益和高质量完成本工程施工。
我们将有重点地推广建设部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本工程将重点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一)粗钢筋连接技术根据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直径大于22mm 的粗钢筋不宜采用绑扎搭接连接。
因此,在本工程施工中,我们将采用以下钢筋连接技术:1.挤压套筒连接:水平钢筋连接优先采用挤压套筒连接;2.全自动电渣压力焊技术:用于柱钢筋的连接;3.闪光对焊技术:用于水平向钢筋的连接;4.直螺纹连接技术(在设计同意的条件下):用于水平向及竖向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连接。
直螺纹连接技术是一种新型螺纹连接技术。
它先把钢筋端部镦粗,然后再切削直螺纹,最后用套筒进行钢筋套接。
由于镦粗后的钢筋切削后的净面积仍大于钢筋原截面,从而确保接头强度大于母材强度。
直螺纹接头不存在扭矩对接头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也加快了施工进度。
直螺纹接头比套筒挤压接头省钢70%,比锥螺纹接头省钢35%,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我们公司从1999年开始推广使用,已取得了较为成熟的施工经验。
我们建议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和主体结构梁采用直螺纹连接,以加快施工进度并保证钢筋连接施工质量。
二)先进的早拆模板体系早拆模板施工方法就是在间距≤2米以内留置模板带,即按照≤2米距离留置100-200毫米宽通长窄模板。
拆模时,板带需在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100%后拆除,其他部位模板在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50%时拆除。
具体做法是,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在楼板上加竖向支撑时,仔细弹线,施工上层楼板时上下对正,严防错位。
如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加强处理,以免冲切破坏。
三)高强竹胶合板模板高强竹胶合板模板是一种强度高、刚度大、硬度高的模板面板材料。
采用高强竹胶合板模板代替木模板和钢模板,不仅在技术性能上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同时还进一步增加模板使用次数,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加快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四新技术_专项方案
![四新技术_专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7697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9.png)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我司特制定四新技术专项方案,旨在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方案目标1. 提升产品品质:通过应用四新技术,提高产品性能,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2. 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4. 推动产业升级:以四新技术为引领,推动企业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三、方案内容1. 新技术(1)研发新型产品:针对市场需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产品。
(2)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2. 新工艺(1)优化生产工艺: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2)推广应用新技术:将四新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3. 新材料(1)研发新型材料:针对产品需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材料。
(2)推广应用新材料:将新材料应用于产品生产,提高产品性能。
4. 新设备(1)引进先进设备: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2)推广应用新设备:将新设备应用于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实施计划: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四新技术专项实施方案。
2. 组织实施: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四新技术的引进、研发、推广和应用。
3. 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四新技术专项方案顺利实施。
4. 评估总结:定期对四新技术专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五、保障措施1. 人才培养: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提高员工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掌握能力。
2. 技术支持: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获取技术支持,提高四新技术应用水平。
3. 资金保障: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四新技术专项方案顺利实施。
4. 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方案和措施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方案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578799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7.png)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方案和措施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物, 指将建筑物的部分或全部构件提前预制完成, 然后在工地现场吊装到设计位置, 并将预制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包括装配式混凝土、装配式钢结构和装配式木结构三个类别。
预制装配式建筑可有效促进节能减排, 提升建筑质量, 提高安全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 全面推动建筑产业升级。
(二)BIM技术可用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运输和安装的全过程, 有效提高预制构件设计的合理性和精确性, 并辅助实现生产、运输和安装的动态管理。
(三)预制构件深化设计1、目的和意义2、在三维设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构件拆分, 可精确统计预制构件的体积和重量, 指导预制率和装配率的计算, 并形成各个预制构件的模型。
然后在预制构件模型上进行深化设计, 布置钢筋与各类埋件, 直接生成构件生产所需的图纸, 并准确统计钢筋规格与长度、埋件型号与数量等。
3、数据准备(1)各专业施工图设计模型。
(2)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任务书。
4、操作流程(1)收集数据, 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充分了解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任务书, 由深化设计单位和预制构件加工厂家议定预制构件拆分设计原则。
(3)根据预制构件拆分设计原则和预制率或装配率的要求, 在施工图三维设计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各个预制构件的三维实体模型, 并直接生成预制构件拆分图纸。
(4)深化设计单位通过整合建筑、结构与机电专业的模型, 完成在预制构件模型上添加钢筋、埋件、机电预埋、预留孔洞等信息, 并由模型直接统计混凝土体积与重量, 钢筋与金属件的类别、型号与数量等材料信息。
(5)通过剖切三维深化设计的预制构件模型创建该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图纸。
(6)对由三维模型得到的各个平面和断面进行定位和标注。
5、复核图纸, 确保图纸的准确性。
6、成果提交(1)预制构件拆分图纸: 符合预制率或装配率的要求并具备生产和施工可行性的构件拆分图纸。
智能化建筑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
![智能化建筑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a4ac6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2.png)
智能化建筑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措施方案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正向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已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手段。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应用措施方案,以期望对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新设备应用措施1. 无人机巡检无人机可以进行高空拍摄和实时监控,对建筑物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检查。
我们应优化无人机的使用程序,制定专门的飞行路线和巡检时间。
2. 3D打印技术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打印出建筑模型,提高建筑效率。
我们应提高3D打印技术的精度和稳定性,扩大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范围。
三、新技术应用措施1. BIM技术BIM技术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错误。
我们应加强BIM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设计人员的BIM技术水平。
2. AI技术AI技术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预测建筑物的使用情况。
我们应搭建AI技术平台,为建筑行业提供数据支持。
四、新工艺应用措施1. 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可以提高建筑效率,减少建筑垃圾。
我们应推广预制构件的使用,提高预制构件的生产和使用效率。
2.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我们应推广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方法,提高建筑行业的绿色水平。
五、新材料应用措施1. 环保材料环保材料可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应推广环保材料的使用,提高环保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效率。
2. 高性能材料高性能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我们应推广高性能材料的使用,提高高性能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效率。
六、结语通过以上的应用措施,我们可以推动智能化建筑行业的发展,实现更高效、更绿色的建筑。
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为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方案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a83a6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2.png)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方案1.1.1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应用概述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的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了有效的促进生产力的提高,降低工程成本,减轻工人的操作强度,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工程质量,满足结构功能和使用功能,在施工中我公司应把先进工艺和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应用到工程上去,大力推广新材料、新工艺,确保标书工期,质量和降低成本。
1、从技术上保证进度1)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部设置技术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2)实行图纸会审制度,在工程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并及时向业主、监理、设计师提出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文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使工程能顺利进行。
3)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尽量压缩工序时间,安排好供需衔接,统一调度指挥,使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
图1.1.1-1新技术应用观摩4)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
5)施工时采用计算机进行网络管理,确保关键线路上的工序按计划进行,若有滞后,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弥补。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应满足工地管理的需要,符合业主统一的管理的规定。
2、推广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好施工生产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在施工中制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超前探索和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消除质量通病。
图1.1.1-2科技创新应用大比武2)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工程实施中,将运用高精度的仪器,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控制施工的每个环节。
3)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程序,精心组织流水线平行作业,控制每道工序,狠抓工序衔接,实行施工技术、测量、试验、计量技术资料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做到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相统一。
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方案
![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42dc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d.png)
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方案也在不断涌现。
这些创新应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疗、环保、制造业等。
以下是几个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方案的示例:1.医疗领域:利用生物打印技术制造人体组织器官。
生物打印技术将3D打印技术与细胞培养技术结合,可以打印出人体器官的形状,并在其中培养细胞。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替代捐赠器官,解决器官移植的问题,同时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2.环保领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和储能。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而储能装置可以将电能储存起来。
这种系统可以为家庭和企业提供可再生的电能,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3.制造业: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造金属零件。
增材制造技术,如3D打印,可以将金属粉末逐层烧结,形成复杂形状的金属零件。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废料产生,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4.建筑领域:利用新型建筑材料制造高性能建筑。
例如,利用碳纳米管等新材料可以制造出更轻、更强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节能性能。
此外,还可以利用新型隔热材料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减少能源的消耗。
5.农业领域:利用传感器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精准农业。
通过在农田中布设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等参数,同时结合智能控制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自动调控灌溉和施肥。
这种精准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减少资源的浪费。
以上是几个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方案的示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创新应用的出现,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及管理方案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及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4311b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8.png)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及管理方案建筑'也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改造传统产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因此,在本工程的施工中,我们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工程科技含量,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并达到增加经效益的目的。
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的思路我们将针对道外勤劳安置区项目工程结构形式、工程体量、专业配合性、施工管理难度等特点进行分析,形成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关键技术;针对当今建筑工程施工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建造成本较高等问题,在施工中进行质量、效益分析,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整个新技术开发,应用过程遵循以下几条思路:1、技术经验总结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2、己有技术的移植,多种技术的综合配置和利用,即综合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施工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4、加大总承包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力度。
我们将已经实践的施工技术以及我企业多年来积累起来的施工数据,经充分挖掘后进行深层加工和理论探索,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关键工程施工工法,直接用于指导施工建设。
二、拟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根据建设部2010发布的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本工程拟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情况如下: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管理1、组织机构及保证措施1.1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科技示范工程实施小组在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为副组长,各专业工程师参加的科技示范工程实施小组,具体负责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及具体执行和落实工作,定期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工作,并对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1.2保证措施1.2.1组建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项目经理部,把科技示范推广应用情况作为考评项目班子业绩的主要内容。
L2.2建立技术保证、监督、检查、信息反馈系统,调动测量、质量、安全、施工技术等各个部门有关人员,积极工作,将动态信息迅速传递到项目决策层,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方案,确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顺利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宏·阳光水岸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方案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瑞宏·阳光水岸工程项目部二零一零年七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方案一、工程概况瑞宏·阳光水岸工程,位于衢州市西区三江路以南,东临白云大道,由衢州瑞宏置业有限公司投资,温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299492㎡,地下室建筑面积62100㎡,其中人防建筑面积有21950㎡,拥有大型的地下商场和停车库。
能同时入住1652户住户的大型康庄工程花园式示范小区。
瑞宏阳关水岸一期工程;由1﹟、2﹟、3﹟、4﹟、5﹟、6﹟楼和会所与临街商铺组成,地下室为连体的大型停车场。
主楼属于框剪结构17至19 层的小高层;建筑高度,59.4m;总工期:600日历天。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二、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设计2、建筑施工手册3、公司的若干规定4、建设部10项新技术应用5、网络资源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将加大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力度,有重点的推广建设部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充分发挥我公司的技术优势,高速度、高效益、高质量的完成本工程施工。
本工程拟重点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A、粗钢筋连接技术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明确规定,直径大于22mm的粗钢筋不宜采用绑扎搭接连接。
钢筋的焊接及机械连接的技术主要有挤压套筒连接技术、全自动电渣压力焊技术、闪光对焊技术、直螺纹连接技术。
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工程中所用到的粗钢筋连接采用以下技术:(1)、竖向采用全自动电渣压力焊及直螺纹连接两种连接方式;(2)、水平向粗钢筋(梁板)采用闪光对焊及直螺纹套筒连接。
1、闪光对焊闪光对焊适用梁、板且直径较大的钢筋进行焊接。
本工程中,Φ16以上的钢筋根据实际梁长拟采用闪光对焊进行连接。
(1)、闪光对焊机械选用。
根据本工程钢筋型号,采用UN1100型闪光对焊机进行焊接。
(2)、焊接工艺闪光对焊工艺分为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三种。
①、连续闪光焊。
连续闪光焊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
施焊时,先将钢筋端面进行轻微接触形成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钢筋两端面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
当闪光到预定长度,钢筋端部加热到将近熔点时,即以一定的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先带电进行顶锻,再无电进行顶锻到一定长度即完成。
考虑到焊机的容量(100KV A),本工程Φ18以内的Ⅱ级钢采用连续闪光对焊;②、预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是在连续闪光焊前增加一次预热过程,以扩大热影响区,即包括预热、闪光和顶锻三个过程。
施焊时先闭和电源,使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形成断续闪光达到预热过程,然后进行闪光阶段及顶锻而成。
③、闪光-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焊是在预热闪光焊前增加一次闪光过程,使不平整的钢筋端面烧化平整、预热均匀,即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四个过程。
施焊时先闭和电源,进行连续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接着进行预热闪光焊的过程。
考虑到焊机的容量(100KV A),本工程Φ18以上的Ⅱ级钢采用预热闪光焊与闪光-预热-闪光焊。
(3)、对焊参数的选择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保证对焊质量,在焊接前应选择合理的焊接参数。
焊接参数包括调伸长度、闪光留量与闪光速度、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顶锻留量、顶锻速度与顶锻压力、变压器级次等。
①、调伸长度调伸长度是指焊接前,两钢筋端部从电极钳口伸出的长度。
与钢筋品种及直径有关,②、闪光留量与闪光速度闪光(烧化)留量是指在闪光对焊过程中,闪出金属所消耗的钢筋长度,其长度的选取与焊接工艺有关。
连续闪光对焊为钢筋切断时严重压伤部分之和另加8mm;预热闪光对焊为;闪光-预热-闪光焊的一次闪光为钢筋切断时严重压伤部分之和,二次闪光为8~10mm (直径大的钢筋取大值)。
闪光速度由慢到快,开始时近于零,而后约1mm/s,终止时达到1.5~2mm/s③、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预热程度由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来控制。
预热留量应使接头充分加热,对于连续闪光对焊一般4~7mm;对于闪光-预热-闪光焊一般2~7mm(直径大的钢筋取大值)。
预热频率对于Ⅰ级钢筋宜高些,一般为3~4mm/s,Ⅱ、Ⅲ级钢筋宜适中,一般为1~2mm/s,以扩大接头处加热范围,减少温度梯度。
④、顶锻留量、顶锻速度与顶锻压力顶锻留量是指在闪光结束后,将钢筋顶锻压紧时因接头挤出金属而缩短的钢筋长度。
顶锻留量的选择应使钢筋焊口完成密合并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一般取4~6.5mm(直径大的钢筋取大值),其中有电顶锻占1/3,无电顶锻占2/3,焊接时必须控得当。
顶锻速度越快越好,特别是在开始顶锻的0.1s应将钢筋压缩2~3mm,以便焊口迅速闭合不致氧化,而后断电以6mm/s的速度顶锻至结束。
顶锻压力应足以将全部的熔化金属从接头内挤出,并使邻近接头处(约10mm)的金属产生适当的塑性变形。
⑤、变压器级次变压器级次用以调节焊接电流的大小。
对于级别高或直径大的钢筋(一般Φ20以上),其级次要适当调高;焊接时如火花过大并有强烈声响,应降低变压器级次;当电压降低5%左右时,应提高变压器级次1级。
对焊参数根据焊接电流和时间不同可分为强参数(大电流、短时间)和弱参数(小电流、长时间)两种。
当采用强参数时,可减少接头过热并提高焊接效率,但易产生(4)、对焊缺陷及防止措施钢筋对焊异常现象、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5)、质量检验①、取样数量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检查,每批抽查10%的接头,并不得少于10个。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6个试样,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
在同一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2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
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
一周内累计不足200个接头时,也按一批计算。
②、外观检查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a、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b、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对于Ⅰ、Ⅱ、Ⅲ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对于Ⅳ级钢筋不得有烧伤;低温对焊时,对于Ⅱ、Ⅲ、Ⅳ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c、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度;d、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α,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同时不得大于2㎜;其测量方法见下图。
对焊轴线偏移测量方法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接头。
不合格接头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提交二次验收。
③、拉伸试验钢筋对焊接头拉伸试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三个试样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b、至少有两个试样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塑性断裂。
当检验结果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两个试样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三个试样呈脆性断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模拟试样的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复验应从成品中切取试样,其数量和要求与初试时相同。
④、弯曲试验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时,应将受压面的金属毛刺和镦粗变形部分去掉,与母材的外表齐平。
弯曲试验可在万能材料试验机或其他弯曲机上进行,焊缝应处于弯曲的中心点,弯心直径见表18-52。
弯曲至90度时,接头外侧不得出现宽度大于0.15㎜的横向裂纹。
弯曲试验结果如有两个试样未达到上述要求,则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若有三个试样不符合要求,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对于不合格品应由项目部管理人员要求班组切除重新焊接,并重新进行检验。
同时同班组查明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钢筋对接接头弯曲试验指标表18-52注:1、d钢筋直径。
2、直径大于25㎜对焊接头,作弯曲试验时弯心直径应增加一个钢筋直径。
(6)、对焊安全注意事项①、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对Ⅳ级钢筋尤为致命点)。
此外,如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调直或切除。
②、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样(不少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
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
③、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焊剂性能等具体情况由操作人员自行修正。
④、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
⑤、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
当焊接后张预应力钢筋时,应在焊后趁热将焊缝周围毛刺打掉,以便钢筋穿人预留孔道。
⑥、不同直径的钢筋可以对焊,但其截面比不宜大于1.5。
此时,除应按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外,并应减小大直径钢筋的调伸长度,或利用短科首先将大直径钢筋预热,以使两者在焊接过程中加热均匀,保证焊接质量。
⑦、螺丝端杆与钢筋对焊时,因两者钢号、强度及直径不同,焊接比较困难,宜事先对螺丝端杆进行预热,或适当减小螺丝端杆的调伸长度。
钢筋一侧的电极应调高,保证钢筋与螺丝端杆的轴线一致。
⑨、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以免接头区骤然冷却,发生脆裂。
当气温较低时,接头部位可适当用保温材料覆盖。
2、电渣压力焊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
电渣压力焊相对于电弧焊节省钢材、工效高、成本低,尤其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1的范围内)钢筋的焊接,但不宜用于轧后余热处理的钢筋。
电渣压力焊在供电条件差、电压不稳、雨季或防火要求高的场合应慎用。
(1)、焊接设备和焊剂的选择①、根据施工中需要,选用GB-3601型电渣压力焊焊机2台进行柱及剪力墙竖向钢筋的焊接;②、焊剂选用含有高锰、高硅与低氟的431型焊剂。
焊剂进场时材料员及质量员必须检查焊剂的合格证及同批次的检验证书,并进行材料报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2)、焊接工艺电渣压力焊的工艺过程包括:引弧、电弧、电渣和顶压过程。
①、引弧过程引弧过程可采用直接引弧法或铁丝球引弧法。
直接引弧法是在通电后迅速将上钢筋提起,使两端头之间的距离为2~4㎜引弧。
这种过程很短。
当钢筋端头夹杂不导电物质或端头过于平滑造成引弧困难时,可以多次把上钢筋移下与下钢筋短接后再提起,达到引弧目的。
铁丝球引弧法是将铁丝球在上下钢筋端头之间,电流通过铁丝球与上下钢筋端面的接触点形成短路引弧。
铁丝球采用0.5~1.0㎜退火铁丝,球径不小于10㎜,球的每一层缠绕方向应相互垂直交叉。
当焊接电流较小,钢筋端面较平整或引弧距离不易控制时,宜采用此法。
②、电弧过程亦称造渣过程。
靠电弧的高温作用,将钢筋端头的凸出部分不断烧化;同时将接口周围的焊剂充分熔化,形成一定深度的渣池。
③、电渣过程渣池形成一定深度后,将上钢筋缓缓插入渣池中,此时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由于电流直接通过渣池,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渣池温度升到近2000℃,将钢筋端头迅速而均匀地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