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化标准 推进政务公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四化”标准推进政务公开
推行政务公开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各级各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一些地方,尤其在县、乡基层,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内容不全面,该公开的不公开;二是形式单一,不方便群众;三是管理不到位,重形式,轻实质;四是监督制度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笔者认为,推进政务公开,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具体要做到“四化”,即内容规范化、形式多样化、管理制度化、监督网络化。
内容规范化。推行政务公开要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之外,都要如实公开。尤其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企事业单位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决策,以及容易产生不公平、不公正甚至腐败问题的权力运行环节,
进行公开。要注重政务公开内容的规范化,认真做好政务公开目录编制工作,根据行政单位职能和性质逐级明确公开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各级政府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决策公开。主要包括政府重大工作部署、重大改革举措、重要事项办理、重要会议决定的落实情况,以及行政审批事项等。二是财政收支公开。主要包括财政预决算、大额度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大宗政府采购情况,工程项目的立项、招投标、验收、预决算,以及大型固定资产核查和处置情况,救灾、救济款物的管理、发放情况等。三是人事、廉政公开。主要包括行政编制、人事任命、公务员选拔录用、退伍转业军人安置、评先表彰、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情况,以及民主评议干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等。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政务公开的内容,主要是办事公开,包括:部门、单位的职责,办事依据、程序、时限、过程和结果,服务承诺、违诺违纪的投诉处理途径等。乡镇要把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紧密结合,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公开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筹资筹劳情况等。学校、医院以及供水、供电、公交等公用事业单位要以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重点,及时将服务收费、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和办事时限向社会公开,方便群众办事。
形式多样化。政务公开的形式要因地制宜,规范有序,有利监督,注重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
在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栏这一公开形式的基础上,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认真创新政务公开的新载体、新形式,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使政务公开的形式呈现灵活多样。如各级政府政务公开主要形式,可采取在办公地点前建立政务公开电子显示屏;在本辖区中心广场或办公大楼前设立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墙;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开辟政务公开专栏,在互联网上开设政务公开网站;建立综合性的政务大厅或专业性服务大厅,把所有对外服务的部门或把职能密切相关办同一件事涉及到的几个部门集中在一起办公。各级政府还可从实际出发,采取其他行之有效的公开形式,如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听证制度、质询制度等。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及其他机构政务公开主要形式,可采取在部门、单位办公地点建立公开栏,公开部门、单位的职责、目标任务、机构设立、处(科、室)负责人姓名、监督部门及电话;建立部门、单位的“一厅式”、“一窗式”、“一站式”服务形式,在“一厅式”办公大厅内设置公开栏、公开手册、办事须知,公开部门、单位的职责、办事依据、程序、时限、服务承诺、监督措施,等等。有条件的可设立触模式电脑、语音信箱等公开形式,尽可能方便群众办事。条件较差的乡镇或农村,应建立永久性的政务公开栏,设立投诉窗口和举报电话。
管理制度化。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关键要抓好管理,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管理制度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七项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一是建立政务公开责任制。各部门、单位根据政务公开的各项规定,把责任落实到相应的人员,规定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各责任人在每次公开之前,负责收集公开资料,填写政务公开审批表,经本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批准后予以公开。二是建立政务公开考核制。明确考核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考核的结果要进行公布,并将考核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年度考评之中,与单位领导和责任人员的晋升和评先评优挂钩。三是建立政务公开奖惩制。对政务公开工作抓得好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表彰,对个人进行考察后可以提拔重用,对统计数据出现差错或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除责令立即纠正外,还要视情节对当事人进行处理,以维护政务公开工作的严肃性。四是实行公开内容备案检查制度。凡涉及政务公开的重要事项,由相关机构提出并报同级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备案;凡涉及政务公开的资料,由有关负责人签字并按公开的顺序进行存档。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抽查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五是实行定期审计制度。审计部门要定期对本级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情况以及各类基金、资金的收支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并将审计结果公开。六是建立群众评议制度。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广
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设立举报电话、政务监督信箱等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应及时调查处理。七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抓政务公开工作不力或工作不到位,走形式、走过场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同时,要把政务公开与加强机关内部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管事、管人。
监督网络化。一是加强行政层级监督和专项监督。监察、审计和法制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实施专项监督;各级政务公开牵头负责部门,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逐级开展督查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应公开单位进行明查暗访,通报督查情况,督促落实政务公开工作。二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人民群众的监督。适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对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有效性进行评议。在以完善投诉信箱、监督投诉电话等形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基础上,通过开设政务公开监督投诉受理平台,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进一步拓宽便民的监督形式和方法。三是规范政务公开监督员队伍建设。完善政务监督员工作机制,发挥政务监督员作用,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政务公开工作。四是加强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