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PPT课件
合集下载
角度调制与解调 ppt课件
二、间接调频原理
载波的瞬时相位为:
t
(t)0 (t) (t)0 (t) k p0 v (t)d t
调相器输出信号为:
v0(t)V 0cos[0tkp0 tv (t)dt]
第十章
§10.3 调频方法概述 二、间接调频原理
角度调制与解调
载波 振荡器
缓冲级
调频波输出 调相器
积分器
优点:载波振荡器独立,故中心频率稳定度可很高。 缺点:可能得到的最大频偏较小,而电路要复杂些。 调制信号
使 (t),v就(t)实现了直接调频。
例如,载波由LC正弦振荡器产生,
0
。1如果能够用调制信号去控
LC
制其中的电感L或电容C,并使 或 正L 比于 C ,则就实v 现( t了) 直接调
频。
优点:电路较简单,最大频偏较大。 缺点:中心频率稳定度不够高。
第十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10.3 调频方法概述
二、间接调频原理
第十章
§10.6 间接调频
角度调制与解调
载波 振荡器
缓冲级
调频波输出 调相器
间接调频的载波振荡器是独立的,故中心频率 的稳定度可以很高。因而广泛用于广播发射机和 电视伴音系统中。
积分器
调制信号
间接调频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对载波的调相。
第十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10.6 间接调频
调相器是一个以LC调谐回路为负载的高频电压放大器,把变容二极管部
三、调频波和调相波的频谱和频带宽度
频带宽度:
若将小于未调制载波振幅10%的边频分量略去不计,则频谱宽度 可由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BW 2 m f 1 F
由于
mf
kfVf F
B W 2 f F
载波的瞬时相位为:
t
(t)0 (t) (t)0 (t) k p0 v (t)d t
调相器输出信号为:
v0(t)V 0cos[0tkp0 tv (t)dt]
第十章
§10.3 调频方法概述 二、间接调频原理
角度调制与解调
载波 振荡器
缓冲级
调频波输出 调相器
积分器
优点:载波振荡器独立,故中心频率稳定度可很高。 缺点:可能得到的最大频偏较小,而电路要复杂些。 调制信号
使 (t),v就(t)实现了直接调频。
例如,载波由LC正弦振荡器产生,
0
。1如果能够用调制信号去控
LC
制其中的电感L或电容C,并使 或 正L 比于 C ,则就实v 现( t了) 直接调
频。
优点:电路较简单,最大频偏较大。 缺点:中心频率稳定度不够高。
第十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10.3 调频方法概述
二、间接调频原理
第十章
§10.6 间接调频
角度调制与解调
载波 振荡器
缓冲级
调频波输出 调相器
间接调频的载波振荡器是独立的,故中心频率 的稳定度可以很高。因而广泛用于广播发射机和 电视伴音系统中。
积分器
调制信号
间接调频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对载波的调相。
第十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10.6 间接调频
调相器是一个以LC调谐回路为负载的高频电压放大器,把变容二极管部
三、调频波和调相波的频谱和频带宽度
频带宽度:
若将小于未调制载波振幅10%的边频分量略去不计,则频谱宽度 可由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BW 2 m f 1 F
由于
mf
kfVf F
B W 2 f F
高频电子线路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ppt
20
第七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调相波的频谱结构带宽
uFM (t) Ucm cos(ct m f sin t) uPM (t) Ucm cos(ct mp cos t)
调相波的表达式与调频波类似,其频谱结构与调频波相同, 因此卡森公式也可用于计算调相波的带宽。
BCR=2(mp+1) F
21
第七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时相位
t
t
t
(t)
(t)dt
0
0 [c (t)]dt ct
0 kf u(t)dt
t
ct 0 kf umcostdt
c t
k f u m
sint
c t
m
sint
记m f
kf um
m ,
称为调频指数
3
第七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调频信号可表示为
载波频率或 中心角频率
最大角频偏Δωm
其中mp=kpUΩm为最大相偏 其瞬时相位为
(t) c t m p cos t
因此调相信号可表示为
uPM (t) U cm cos(c t m p cos t)
17
第七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由调相信号的表达式可以求得它的瞬时角频率为
(t)
d (t )
dt
c
m p sin
t
c
m
sin
t
第七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7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振幅 振幅受调制信号控制Ucm+k uΩ(t)
载波 u c (t) U cm cosc t
相位
相位受调制信号控制 ωct+kpuΩ(t)
频率 频率受调制信号控制ωc+kfuΩ(t)
高频电子线路(第八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PPT课件
8
例题8.1
已知一个信c号 o2s表 [1达 00 (式 t022为 t)]
2 求其瞬时相率 位。 和瞬时频
解 :瞬时 (t) 2 相 10 位 (t2 0 2 t) 0 2
(t) d(t) 2 10 (2 t0 2 ) 0 40 (t 0 1 )0 dt
注意这是一个加的速矢转,量 波 动形示意图为
式中(3) PM波瞬时频偏:
(t)kp
dv(t) dt
(4)最大频偏: kp| ddv(tt)|max
16
调频与调相的关系
t
a F(M t)A 0co0 ts k [f 0v ()d]
a P( M t)A 0co0 ts k [p v (t)]
比较二式 :如会 果发 我 h(t现 )们 0tv 对 ()d这个信号
第八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包括调频与调相)
1
本章结构
§8.1 概述 §8.2 调角波的性质
调制信号vΩ为标准余弦时调频调相的表达式 调制指数、最大频偏的概念和计算 频带宽度的计算
§8.3 调频方法概述 §8.4 直接调频电路简介 §8.5 调频信号的解调
2
§8.1 概述
任意余弦波信号: v 0 ( t) V 0 m c o s (0 t 0 ) V 0 m c o s( t)
(t)t0
但是如果矢量的旋转速度“时快时慢”, 那么如何求瞬时相位呢?
7
瞬时频率(续)
我们定义,矢量在任意时刻旋转的速度
(t) 为这个旋转矢量的瞬时角频率,简
称瞬时频率
则瞬时相位 (t)0t()d0
两边t求 同导 时 d(t)得 对 (t)
dt
即 : 瞬 时 频 率 是 瞬 时 相 位 函 数 的 的 导 函 数
例题8.1
已知一个信c号 o2s表 [1达 00 (式 t022为 t)]
2 求其瞬时相率 位。 和瞬时频
解 :瞬时 (t) 2 相 10 位 (t2 0 2 t) 0 2
(t) d(t) 2 10 (2 t0 2 ) 0 40 (t 0 1 )0 dt
注意这是一个加的速矢转,量 波 动形示意图为
式中(3) PM波瞬时频偏:
(t)kp
dv(t) dt
(4)最大频偏: kp| ddv(tt)|max
16
调频与调相的关系
t
a F(M t)A 0co0 ts k [f 0v ()d]
a P( M t)A 0co0 ts k [p v (t)]
比较二式 :如会 果发 我 h(t现 )们 0tv 对 ()d这个信号
第八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包括调频与调相)
1
本章结构
§8.1 概述 §8.2 调角波的性质
调制信号vΩ为标准余弦时调频调相的表达式 调制指数、最大频偏的概念和计算 频带宽度的计算
§8.3 调频方法概述 §8.4 直接调频电路简介 §8.5 调频信号的解调
2
§8.1 概述
任意余弦波信号: v 0 ( t) V 0 m c o s (0 t 0 ) V 0 m c o s( t)
(t)t0
但是如果矢量的旋转速度“时快时慢”, 那么如何求瞬时相位呢?
7
瞬时频率(续)
我们定义,矢量在任意时刻旋转的速度
(t) 为这个旋转矢量的瞬时角频率,简
称瞬时频率
则瞬时相位 (t)0t()d0
两边t求 同导 时 d(t)得 对 (t)
dt
即 : 瞬 时 频 率 是 瞬 时 相 位 函 数 的 的 导 函 数
高频电子线路(第八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PPT课件
J 1 (m f)[c 0 o )t s c(o 0 s )t] (
J 2 ( m f)[c 0 2 o ) t s c(o 0 2 s ) t] (
… J 3 ( m f)[c 0 3 o ) t s c(o 0 3 s ) t( ]
调制信号vΩ
载波vo
Ω FM / PM的频谱
最大频 ma调 偏 x 频 kfV
由mf的定,m义 f kf V
可以看出最大频偏制 与指 调数的关系是
ma调 x 频 mf •
23
调相波的最大频偏
a P M (t) A 0c o s[0 t m pc o st]
瞬时相位 (t)
(t)d d ( tt) 0 m p• •( sin t) 频偏 很显然其最 m 大 a调 x 值 相 mp
其中:(t)0t0 总相角,v 0 m 振幅, 0 角频率, 0 为初相角。
AM调制方式中
AM 属于频谱线性搬移电路,调制信号寄生于已 DSB 调信号的振幅变化中。
SSB
FM
调制方式中:属于频谱的非线性搬移电路,已调波为等幅波, PM 调制信息寄生于已调波的频率和相位变化中。
3
§8.1 概述
v
AM
ω0
FM,PM
ω0
从已调波中检取出原调制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AM)振幅解调——检波 (FM)频率解调——鉴频 (PM)相位解调——检相
detection
(frequency discrimination)
(phase detection)
4
§8.2 调角波的性质
§8.2.1 瞬时相位与瞬时频率 §8.2.2 调频与调相的概念与关系 §8.2.3 调制指数(即最大相移) 、最大频偏
最新第6章角度调制与解调ppt课件
❖ 解:由(6-15)式可知,调相信号的频偏与调制信 号频率成正比,调相指数与调制信号频率无关。
❖
❖
❖ 6.3 调频电路 ❖ 实现频率调制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调
频,另一种是间接调频,相应有直接调频电路和间 接调频电路两种电路形式。 ❖ 6.3.1 调频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 1.调频线性 ❖ 调频电路输出信号的瞬时频偏与调制电压的关系 称为调频特性,理想调频特性应该是线性的。
❖ n为偶数时,上、下边频分量相位相同;n为奇数 时,上、下边频分量相位相反。
❖ (2)当M确定后, 各边频分量的振幅随n的增加 ,总趋势是减小,但不是单调减小,而有高低起伏 ,且有时候会为零。
❖ (3)载频分量的振幅有可能为正值也可能为负 值,在个别M 值(如M=2.405、5.520)时,载频 分量振幅为零。
产生频偏与相偏。 ❖ 区别在于: ❖ (1) 二者的频率和相位变化的规律不一样。 ❖ (2)调频信号的调频指数Mf与调制频率有关,调相
信号的最大频偏与调制频率有关。
表6-1 调频信号与调相信号时域参数比较
时域参数
调频信号
调相信号
❖
❖
❖
❖ 图6-7给出了宗数为M的n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曲 线,表6-2给出了M为几个离散值时的贝塞尔函数值 。
第6章角度调制与解调
❖ 6.1 从导频制立体声调频广播谈起 ❖ 6.2 角度调制与解调原理 ❖ 6.3 调频电路 ❖ 6.4 鉴频电路 ❖ 6.5 数字信号调制与解调 ❖ 6.6 实训
❖ 6.1从导频制立体声调频广播谈起 ❖ 调频(FM),是用调制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瞬
时频率,使其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变化,振幅 保持不变化。
❖ L+R信号和L-R信号送入矩阵电路加减运算输出 L左声道信号和R右声道信号。
❖
❖
❖ 6.3 调频电路 ❖ 实现频率调制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调
频,另一种是间接调频,相应有直接调频电路和间 接调频电路两种电路形式。 ❖ 6.3.1 调频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 1.调频线性 ❖ 调频电路输出信号的瞬时频偏与调制电压的关系 称为调频特性,理想调频特性应该是线性的。
❖ n为偶数时,上、下边频分量相位相同;n为奇数 时,上、下边频分量相位相反。
❖ (2)当M确定后, 各边频分量的振幅随n的增加 ,总趋势是减小,但不是单调减小,而有高低起伏 ,且有时候会为零。
❖ (3)载频分量的振幅有可能为正值也可能为负 值,在个别M 值(如M=2.405、5.520)时,载频 分量振幅为零。
产生频偏与相偏。 ❖ 区别在于: ❖ (1) 二者的频率和相位变化的规律不一样。 ❖ (2)调频信号的调频指数Mf与调制频率有关,调相
信号的最大频偏与调制频率有关。
表6-1 调频信号与调相信号时域参数比较
时域参数
调频信号
调相信号
❖
❖
❖
❖ 图6-7给出了宗数为M的n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曲 线,表6-2给出了M为几个离散值时的贝塞尔函数值 。
第6章角度调制与解调
❖ 6.1 从导频制立体声调频广播谈起 ❖ 6.2 角度调制与解调原理 ❖ 6.3 调频电路 ❖ 6.4 鉴频电路 ❖ 6.5 数字信号调制与解调 ❖ 6.6 实训
❖ 6.1从导频制立体声调频广播谈起 ❖ 调频(FM),是用调制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瞬
时频率,使其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变化,振幅 保持不变化。
❖ L+R信号和L-R信号送入矩阵电路加减运算输出 L左声道信号和R右声道信号。
角度调制与解调-PPT文档资料
12
以单音调制波为例
调频
调制信号 v ( t ) V cos t Ω Ω
( t ) k V cos Ωt 瞬时频率 0 f
k V f ( t ) t sin Ωt 瞬时相位 0 0
已调频信号
k V f a ( t ) V cos( t sin Ωt ) 0 0 0
D ( t ) k v ( t ) p
最大相移,即相偏,表示为 D m p 调制指数 k ( t)max pv d d 瞬时频率 ( t ) [ t k v ( t ) ] k v ( t) 0 p 0 0 p d t d t d 频偏 D ( t ) k v ( t) p p d t max
t t
t 0
0
t
(t )
(t )
实轴
9
0
( t ) V cos( t ) 设调制信号为vΩ (t), 载波信号 v o 0 0 0
调频
瞬时频率
( t ) k v ( t ) 0 f
ω0是未调制时的载波中心频率;kfvΩ (t)是瞬时频率相对于ω0的 偏移,叫瞬时频率偏移,简称频率偏移或频移。可表示为
m Ω D
14
以单音调制波为例
( t ) V cos t 调制信号 v
( t ) k V cos Ωt 调频 瞬时频率 0 f
瞬时相位
k V f ( t ) t sin Ωt 0 0
kfV D f mf
调相 瞬时相位 ( t ) t k V cos Ωt 0 p 0
t 0
max
以单音调制波为例
调频
调制信号 v ( t ) V cos t Ω Ω
( t ) k V cos Ωt 瞬时频率 0 f
k V f ( t ) t sin Ωt 瞬时相位 0 0
已调频信号
k V f a ( t ) V cos( t sin Ωt ) 0 0 0
D ( t ) k v ( t ) p
最大相移,即相偏,表示为 D m p 调制指数 k ( t)max pv d d 瞬时频率 ( t ) [ t k v ( t ) ] k v ( t) 0 p 0 0 p d t d t d 频偏 D ( t ) k v ( t) p p d t max
t t
t 0
0
t
(t )
(t )
实轴
9
0
( t ) V cos( t ) 设调制信号为vΩ (t), 载波信号 v o 0 0 0
调频
瞬时频率
( t ) k v ( t ) 0 f
ω0是未调制时的载波中心频率;kfvΩ (t)是瞬时频率相对于ω0的 偏移,叫瞬时频率偏移,简称频率偏移或频移。可表示为
m Ω D
14
以单音调制波为例
( t ) V cos t 调制信号 v
( t ) k V cos Ωt 调频 瞬时频率 0 f
瞬时相位
k V f ( t ) t sin Ωt 0 0
kfV D f mf
调相 瞬时相位 ( t ) t k V cos Ωt 0 p 0
t 0
max
第10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2ppt
调角波的性质
由此可知,调频波的最大频移f 与调制频率无关,最大 相移mf 则与 成反比; 调相波的最大频移p与 成正比,最大相移mp 则与调
制
频率 无关。
这是两种调制的根本区别。
正是由于这一根本区别,调频波的频谱宽度对于不同的 几乎维持恒定;调相波的频谱宽度则随 的不同而有剧
烈变化。
第10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第10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mf
mf
调角波的性质
mf
k fV
mf
f k fV
mf
0
0
V
图10.2.2 调频信号 、mf与V 、的关系
第10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调角波的性质
mp
m p k pV mp
p k pV
mp
mp
0
0
V
图10.2.3 调相信号 、mp与V 、的关系
第10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f (t)
p(t)
0
2
t
f (t)
0
2
t
p(t)
0
2
t
(a )调 频
0
2
t
(b)调 相
第10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调角波的性质
在调相时,相位变化反映调制信号的波形,频率变化为 它的微分,成为一系列振幅为正、负无限大、宽度为 零的脉冲。
若调制信号为(t) = Vcost,未调制时的载波频率为0,
[解]单频正弦波为(t)=Vsint
mf
f
F
10103 400
25
p m p
mp
p
第10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调角波的性质
mp
f
F
由此可知,调频波的最大频移f 与调制频率无关,最大 相移mf 则与 成反比; 调相波的最大频移p与 成正比,最大相移mp 则与调
制
频率 无关。
这是两种调制的根本区别。
正是由于这一根本区别,调频波的频谱宽度对于不同的 几乎维持恒定;调相波的频谱宽度则随 的不同而有剧
烈变化。
第10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第10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mf
mf
调角波的性质
mf
k fV
mf
f k fV
mf
0
0
V
图10.2.2 调频信号 、mf与V 、的关系
第10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调角波的性质
mp
m p k pV mp
p k pV
mp
mp
0
0
V
图10.2.3 调相信号 、mp与V 、的关系
第10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f (t)
p(t)
0
2
t
f (t)
0
2
t
p(t)
0
2
t
(a )调 频
0
2
t
(b)调 相
第10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调角波的性质
在调相时,相位变化反映调制信号的波形,频率变化为 它的微分,成为一系列振幅为正、负无限大、宽度为 零的脉冲。
若调制信号为(t) = Vcost,未调制时的载波频率为0,
[解]单频正弦波为(t)=Vsint
mf
f
F
10103 400
25
p m p
mp
p
第10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调角波的性质
mp
f
F
第8章角度调制与解调5 108页PPT
m , mp
m
t
mp
t
0
图8.4 调相信号Δωm、mp与Ω的关系
当调制信号为非正弦波时,可以用一个通用的形
式表示:
uΩ(t)=UΩ mf(t)
UΩm为调制信号的幅度,f(t)是它的归一化的通用 表示式,|f(t)|≤1。因此,调制信号为任意函数的调频信
号可以写成
uFMUm0cos(Ctm t f(t)dt)
性质2:当调频指数mf很小时
J0(m f ) 1
J1(m
f)
mf 2
J n (m f ) 0 (n 1)
性质3:对任意mf值,各阶贝塞尔函数的平方和恒等
于1,即
J
2 n
(m
f
)
1
n
Jn (m f)
1
0.9 0.8
J0 (m f)
0.7
0.6 0.5 0.4 0.3
J2 (m f) J4 (m f) J6 (m f) J8 (m f)
何种调角波?而uΩ(t)又按何种规律变化? (3) 将u(t)的调制信号幅度减小一半, u(t)是否会变为:
u ( t) 5 s2 i n 1 6 t ( 0 1 .5 c4 o 1 3 s t) 0 V ( ) 为什么? (4) 若u(t)变为:u ( t) 5 s2 i n 1 6 t( 0 6 c2 o 1 s 3 t) 0 V ( )
0.2 0
- 0.2
- 0.4 01
2 34
567
8 9 10 11 12 mf
图8―7 第一类贝塞尔函数曲线
因而,调频波的级数展开式为
uFM(t)Um0 Re[
m
t
mp
t
0
图8.4 调相信号Δωm、mp与Ω的关系
当调制信号为非正弦波时,可以用一个通用的形
式表示:
uΩ(t)=UΩ mf(t)
UΩm为调制信号的幅度,f(t)是它的归一化的通用 表示式,|f(t)|≤1。因此,调制信号为任意函数的调频信
号可以写成
uFMUm0cos(Ctm t f(t)dt)
性质2:当调频指数mf很小时
J0(m f ) 1
J1(m
f)
mf 2
J n (m f ) 0 (n 1)
性质3:对任意mf值,各阶贝塞尔函数的平方和恒等
于1,即
J
2 n
(m
f
)
1
n
Jn (m f)
1
0.9 0.8
J0 (m f)
0.7
0.6 0.5 0.4 0.3
J2 (m f) J4 (m f) J6 (m f) J8 (m f)
何种调角波?而uΩ(t)又按何种规律变化? (3) 将u(t)的调制信号幅度减小一半, u(t)是否会变为:
u ( t) 5 s2 i n 1 6 t ( 0 1 .5 c4 o 1 3 s t) 0 V ( ) 为什么? (4) 若u(t)变为:u ( t) 5 s2 i n 1 6 t( 0 6 c2 o 1 s 3 t) 0 V ( )
0.2 0
- 0.2
- 0.4 01
2 34
567
8 9 10 11 12 mf
图8―7 第一类贝塞尔函数曲线
因而,调频波的级数展开式为
uFM(t)Um0 Re[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变容管的特性和变容管直接调频的要求
1. 变容管的特性
Cj
Cj(0 (1 v
) )n
VB
其中: v为外加电压
VB为PN结内建电位差 Cj(0)为v=0时的结电容 n为变容管的变容指数
v [VQ v ( t )]
表示: 或
2. 直接调频的要求
1) 中心频率稳定
2) 线性调制好 ( t ) v ( t )
FM与PM的不同点
a)FM: m k f Vm
Mf
m
1
b)PM: Mp kpVm
m Mp
紧密联系:(
t
)
d( t
dt
) 或(
t
)
t
0 (
t
)dt
2) 在频域中的变化规律
i)本质问题(以FM波为例) ——实现频谱的非线性搬移。
vFM Vm cos( ct M f sin t ) Vm Jn ( M f )cos( c n )t n Jn(Mf)中n为阶数,Mf为宗数
三、变容管直接调频电路举例
1. 电路
2. 分析
直流供电 振荡回路
3.特点: 电路本身是振荡器,属变容管部分接入
2RL
Mf
)
Vc2m (载波功率) 2RL
若Mf变化,总能量不变,仅是各个分量分配到的能量发生变化。
二、调频波的实现方法
直接调频 间接调频
正弦波直接调频
电抗管直接调频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
非正弦波直接调频 :转变成正弦波
矢量法
12
移相法
6
单级变容器间接调频 多级变容器间接调频
时延法 0.8
vPM Vcm cos( ct Mp cos t )
PM:
iii) 结论(FM与PM波形对比)
FM与PM的共同点
a)均是等幅波
b)表示式均用Mf,MP和ωC、Ω、△ωm 描述。 ωC:角频率平均值 Ω:瞬时角频率变化快慢的速度 △ωm:瞬时角频率偏离中心频率ωC的最大值
iii) 结论(FM与PM波形对比)
③Cj并C1
④Cj串C2并C1
w(t) ① ④
②
③
0
vW(t)
结论:1) 串并后调制的线性改善,但牺牲了调制灵敏度;
2) 实际n≠2,应取n>2 ,通过电容串并后使n↓≈2 ,即可 实现近似理想的调频。
3. 求部分接入直接调频的w(t)
1) 分析:(t) C A1mC cos Ωt A22m2C cos2 (Ωt)
2) 在频域中的变化规律
ii)频带宽度 实际 BW 有效频带宽度
BWCR 2( M f 1 )F
Mmff==11
wc c
w
Mmff==22
wc c
w
Mmf=f=11
wcc
w Mmff==2
wcc
w
Mf<<1时,窄带调频, BWCR 2F
Mf>>1时,宽带调频, BWCR 2M f F 2fm
ct
m
sin t
ct M f sin t ct
Mf
m
(调频波调制度 )
vFM Vcm cos( ct M f sin t )
FM:
ii) 单音调制时调角波表示式
( t ) ct k pVm cos t
Mp kpVm (调相波调制度 )
(t
)
d( t
dt
)
c
Mp
sin t
m Mp (最大角频偏 )
( t ) ct kpv ( t )
(
t
)
d( t
dt
)
c
kp
dv ( t dt
)
vPM Vcm cos[ct kpv ( t )]
ii) 单音调制时调角波表示式
( t ) c k f Vm cos t c m cos t
m k f Vm (最大角频偏)
( t )
t
(t
0
)dt
(t)
C
(1
A22m2 2
)
A1mC
cos
Ωt
A22m2 2
C
c中心频率稳定度提高P倍
非线性失真系数
kf2
V2m Vm
mA22 2 A1
提高频率稳定度和减小非线性失真均应使
A22m2c cos2( t ) 0
即取小的m,取小的A2,经过电容串并后,可使A2→0, 即可实现近似理想直接调频。
第六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6-1 概述
一、角度调制的基本特性
1. 调制的涵义
任意一高频信号 v( t ) Vm cosct
用 v ( t ) vm ( t ) Vm kav ( t ) 称为调幅 (AM) 用 v ( t ) ( t ) c k f v ( t ) 称为调频 (FM) 用 v ( t ) ( t ) ct kpv ( t ) 称为调相 (PM)
Mmff==5 Mmf=f=100 Mmff==1155
wc c
w
wc c
Q w
W
wcc
Mmff==55 w
wcc
Mmf=f=1100 w
mMf=f=2105
wc c
w
wcc
w
(a)Ω为(a) 常数 (b)Δω(b) m为常数
3)能量关系
J
2 n
(
Mf
)
1
n
Pav
Vc2m
J
2 n
(
n
2. 实现理想直接调频的条件
1) 求w(t) (t ) 1
LC j
2) 结论:
1
n
( 1 m cos t )2
LC jQ
实现理想直接调频的条件:n=2
最大角频偏 m mc
致命的缺点:中心频率不稳定
二、变容管部分接入的直接调频
1. 振荡回路
2. 电容串并概念
①Cj不串也不并 ②Cj串C2
3) 调制灵敏度要求高
kf
m
Vm
( rad
/
SV
)
SF
fm
Vm
(
Hz
/
V
)
4) 频偏 m大
§6-2 变容管的直接调频
用调制信号控制高频信号瞬时频率,使其随调制信号作线性变化的过程。
一、变容管全部接入振荡回路(理想直接调频)
1. 理想振荡回路
振荡回路由L、Cj构成,C1为高频耦合电容,RFC为高频 扼流圈,C2为高频旁路电容。
若n=0,Vm J0 ( M f )cosct为载波分量
若n≠0,Vm Jn ( M f )cos( c n )t 为无穷多对边带分量
nJn(1mf)
1.0
0.8
J0
0.6 0.4
J1 J2
J3 J4 J5
J6 J7 J8 J9 J10
0.2 0
£-0.2
£-0.4 01
2 34
5
67
8
9 10 11 12 mf
其中调频及调相统称为调角
2. 角度调制的基本特性
1) 在时域中的变化规律
i) 一般表达式
FM: PM:
( t ) c k f v ( t ) v ( t )
t
t
( t ) 0 ( t )dt ct k f 0 v ( t )dt
t
vFM Vcm cos[ct k f 0 v ( t )d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