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系列之东北农林基地的建设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三册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与布局优品课件

特征: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原因: 东北地区由于地域辽阔,面积广大, 各地热量分布上存在南北差异,东西 方向上存在水分差异,使其农业布局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自东向西
自南向北
林业
少
种植业
热 量
少 水分
渔业
多
多
农业生产与布局 (二)农业布局
(2)填写框图,说明东北地区的农业布局特征。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东西 差异,主要受哪些地理因素的影响?
“地球之肺”--森林
高二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三册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与布局优品课件
高二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三册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与布局优品课件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题。
1.有关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 B.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C.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农→牧 D.东北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区
农业生产与布局 (一)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地域类型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2.粮食生产以玉米为主 。
问题: 1、商品谷物农业的特 点? 2、东北商品谷物农业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的区别? 3、商品率高的原因? (人均占有量高)
知识窗
商品粮基地
建设取决于哪些条件——粮 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商品 率高;增产潜力大。
东北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 条件分析
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1)有利: 地形: 平原广阔,土地连结成片,
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土壤: 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 土地:土地资源丰富,宜农荒地
多,增产潜力大;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
雨,雨热同期; 水源: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原因: 东北地区由于地域辽阔,面积广大, 各地热量分布上存在南北差异,东西 方向上存在水分差异,使其农业布局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自东向西
自南向北
林业
少
种植业
热 量
少 水分
渔业
多
多
农业生产与布局 (二)农业布局
(2)填写框图,说明东北地区的农业布局特征。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东西 差异,主要受哪些地理因素的影响?
“地球之肺”--森林
高二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三册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与布局优品课件
高二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三册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与布局优品课件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题。
1.有关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 B.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C.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农→牧 D.东北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区
农业生产与布局 (一)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地域类型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2.粮食生产以玉米为主 。
问题: 1、商品谷物农业的特 点? 2、东北商品谷物农业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的区别? 3、商品率高的原因? (人均占有量高)
知识窗
商品粮基地
建设取决于哪些条件——粮 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商品 率高;增产潜力大。
东北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 条件分析
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1)有利: 地形: 平原广阔,土地连结成片,
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土壤: 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 土地:土地资源丰富,宜农荒地
多,增产潜力大;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
雨,雨热同期; 水源: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ppt

肥 黑 力措土 下施 培 降 肥
降水集中,多暴雨
三江平原的沼泽
三江平原上沼泽地的开发
沼泽的开发与保护
A、沼泽土的生产潜力 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 区。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经过治理改 良适宜发展农业。东北区的沼泽地尚 未充分利用,生产潜力很大。东北的 沼泽区地势平坦,积水不深,排灌便 利,易于开垦。
53 º37' N
东 北 的 位 置 和 范 围
135º 37 'E
本单元所讲 的东北区同习 惯上所指的东 北(仅指行政 区划上的辽、 吉、黑三省) 有不同的范围 和含义。 本单元所讲的 东北也可称为 辽吉黑及内蒙 古东部区。
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东北区农林基地的地貌条件
地面 结构 地貌类型及地形区分布
≥ 10 ℃ 的积温 1000℃ 1000 ~ 3600℃ 3600℃
作
物
春小麦、大豆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 粱、水稻、甜菜、亚麻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经济特征—— 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东北区是我国耕地面积最大的农业区,加上土地肥沃,
农业生产的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数量大,提供给市 场的商品粮数量大。东北地区又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 业基地,钢铁、机械、电机、化工等生产发达,其中 的农业机械生产规模之大,产品数量之多,在全国占 有重要地位,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使区内农业、工 业的联系紧密。
西部 山 地 北部 东部 南部 平 原 北部 东部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地 辽河平原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优势农业资源
沃 野 千 里 山 环 水 绕
森林资源丰富 (居我国三大林区 之首)
土地资源丰富 (平原面积广大, 居我国三大平原 之首)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背景PPT优选课件

6
3.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4.宜农荒地最多
2020/10/18
7
重要方向是:发挥。。。。加速。。。。。
2020/10/18
8
三、森林资源优势
东北广大的山区,蕴育着丰富的森林,是全国最重要的天然林区,集中 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2020/10/18
9
四、农林基地建设
1.条件和成就
2.需要注意的问题
搞好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的建设,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出发坚持 开发和利用,治理和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这 就要求通过大幅度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来发展粮食生产。发挥现有 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产是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
2020/10/18
10
例1 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例2 针对东北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 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AC )。
A.商品粮基地 B.商品棉基地 C.林业基地 D.牧业基地
2020/10/18
11
谢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0/10/18
4
二、土地资源优势
1、耕地面积广大
东北区大面积的耕地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还有一些分布于山前台地及山间盆地和谷地。 2.土壤肥沃
2020/10/18
5Hale Waihona Puke 2020/10/18东北大部平原地区 分布着肥沃的黑土、 黑钙土,是世界三大 肥沃黑土区之一
3.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4.宜农荒地最多
2020/10/18
7
重要方向是:发挥。。。。加速。。。。。
2020/10/18
8
三、森林资源优势
东北广大的山区,蕴育着丰富的森林,是全国最重要的天然林区,集中 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2020/10/18
9
四、农林基地建设
1.条件和成就
2.需要注意的问题
搞好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的建设,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出发坚持 开发和利用,治理和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这 就要求通过大幅度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来发展粮食生产。发挥现有 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产是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
2020/10/18
10
例1 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例2 针对东北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 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AC )。
A.商品粮基地 B.商品棉基地 C.林业基地 D.牧业基地
2020/10/18
11
谢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0/10/18
4
二、土地资源优势
1、耕地面积广大
东北区大面积的耕地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还有一些分布于山前台地及山间盆地和谷地。 2.土壤肥沃
2020/10/18
5Hale Waihona Puke 2020/10/18东北大部平原地区 分布着肥沃的黑土、 黑钙土,是世界三大 肥沃黑土区之一
高二地理课件:东北农林基地的建设(共42张PPT)

•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生产潜力大,此处地 势平坦
•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 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调节气候,保护环境; 丹顶鹤,天鹅栖息地;沼泽植物资源——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①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恢复湿地具有的蓄水、调节气候、河川径流的功能。 ②经济发展:湿地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 原因:过垦滥垦,破坏严重 • 措施:加强保护、禁垦、退耕还湿
开发沼泽,要注意有计划地保护沼泽,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 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农业特色
A以玉米、春小麦为主的商 品粮基地,主要在三江平原 和松嫩平原。 B以大豆、甜菜为主要经济 作物,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3 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 上,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 豆产区。甜菜产量占全国一 半以上,以松嫩平原为最多。 C其它经济作物有亚麻、柞树(柞蚕)、苹果、烤烟等。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
寒温带针叶林(落叶松)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红松) 防护林
2. 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采育失调,使森林覆盖率下降; ②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害多发,珍惜动植物濒 危,物种减少。 ③采伐以皆伐为主。(不分树龄全部砍伐)为主,资 源浪费严重。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 的建设
区域概况:
范围:
125°E
辽、吉、黑及 内蒙古的东部
面积:124万KM2 人口:1.2亿 45°N
地形特征: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一、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 1.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1)开发背景
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 平原广阔、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肥沃的黑土; 夏季气温较高,雨热同期,作物可一年一熟;春季积雪 融化,使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春播。
•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 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调节气候,保护环境; 丹顶鹤,天鹅栖息地;沼泽植物资源——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①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恢复湿地具有的蓄水、调节气候、河川径流的功能。 ②经济发展:湿地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 原因:过垦滥垦,破坏严重 • 措施:加强保护、禁垦、退耕还湿
开发沼泽,要注意有计划地保护沼泽,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 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农业特色
A以玉米、春小麦为主的商 品粮基地,主要在三江平原 和松嫩平原。 B以大豆、甜菜为主要经济 作物,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3 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 上,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 豆产区。甜菜产量占全国一 半以上,以松嫩平原为最多。 C其它经济作物有亚麻、柞树(柞蚕)、苹果、烤烟等。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
寒温带针叶林(落叶松)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红松) 防护林
2. 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采育失调,使森林覆盖率下降; ②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害多发,珍惜动植物濒 危,物种减少。 ③采伐以皆伐为主。(不分树龄全部砍伐)为主,资 源浪费严重。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 的建设
区域概况:
范围:
125°E
辽、吉、黑及 内蒙古的东部
面积:124万KM2 人口:1.2亿 45°N
地形特征: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一、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 1.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1)开发背景
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 平原广阔、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肥沃的黑土; 夏季气温较高,雨热同期,作物可一年一熟;春季积雪 融化,使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春播。
高二地理选修2 农林基地的建设 ppt

西部 山 地 北部 东部 南部 平 原 北部 东部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地 辽河平原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优势农业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 (居我国三大林区 之首) 土地资源丰富 (平原面积广大, 居我国三大平原 之首)
地温 度区 北部 中 部 南 部带 寒 温
带 中 温 带 暖 温 带
≥10℃ 的积温 1000℃ 1000 ~ 3600℃ 3600℃
林质下降
资源浪费 覆盖率低
珍稀物种灭绝
物种减少
森林的合理开发与保护(首要任务、工作重心和生 产方针)
森 林 以原木生产 的 为中心(目前) 合 工作重心 理 利 以营林为基 用 础,综合利 与 用为重点(方向) 保 生产方针 护 保护、恢复 和发展并重 培育和恢复 森林资源 首要任务 坚持合理 采伐 积极营造 人工林
综 合 开 发 的 措 施
东北 陆地 生态 系统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盐渍化土地 面积扩大 沼 负 破面 坏效 应 气 候 变 迁 河川径流量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动植物资源减少
泽
森林利用的问题
表现在:采育失调;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 环境日益恶化;森林采伐以皆伐(不分树龄全部 砍伐)为主,资源浪费严重。
超采严重 采育失调 毁林开荒 滥砍乱伐 森林火灾 居民烧柴 森 林 资 源 破 坏 资源减少 自然灾害频繁 生 态 环 境 恶 化
沼泽的开发与保护
A、沼泽土的生产潜力 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 区。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经过治理改 良适宜发展农业。东北区的沼泽地尚 未充分利用,生产潜力很大。东北的 沼泽区地势平坦,积水不深,排灌便 利,易于开垦。
沼泽土的保护
蓄水池和水源地
调节气候 保护环境 丹顶鹤 天然栖息地 沼泽植物资源
优势农业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 (居我国三大林区 之首) 土地资源丰富 (平原面积广大, 居我国三大平原 之首)
地温 度区 北部 中 部 南 部带 寒 温
带 中 温 带 暖 温 带
≥10℃ 的积温 1000℃ 1000 ~ 3600℃ 3600℃
林质下降
资源浪费 覆盖率低
珍稀物种灭绝
物种减少
森林的合理开发与保护(首要任务、工作重心和生 产方针)
森 林 以原木生产 的 为中心(目前) 合 工作重心 理 利 以营林为基 用 础,综合利 与 用为重点(方向) 保 生产方针 护 保护、恢复 和发展并重 培育和恢复 森林资源 首要任务 坚持合理 采伐 积极营造 人工林
综 合 开 发 的 措 施
东北 陆地 生态 系统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盐渍化土地 面积扩大 沼 负 破面 坏效 应 气 候 变 迁 河川径流量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动植物资源减少
泽
森林利用的问题
表现在:采育失调;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 环境日益恶化;森林采伐以皆伐(不分树龄全部 砍伐)为主,资源浪费严重。
超采严重 采育失调 毁林开荒 滥砍乱伐 森林火灾 居民烧柴 森 林 资 源 破 坏 资源减少 自然灾害频繁 生 态 环 境 恶 化
沼泽的开发与保护
A、沼泽土的生产潜力 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 区。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经过治理改 良适宜发展农业。东北区的沼泽地尚 未充分利用,生产潜力很大。东北的 沼泽区地势平坦,积水不深,排灌便 利,易于开垦。
沼泽土的保护
蓄水池和水源地
调节气候 保护环境 丹顶鹤 天然栖息地 沼泽植物资源
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精选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精选教学PPT1 人教课标版

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走农业综合开发的道路,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纲要
水土保持 土壤培肥
黑土冲刷 肥力下降
富含有机质、潜力大、易开垦 水分过多、质地粘重 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全国最大的
黑
商品粮基地
土
土
商 品
地
粮
资
基 商品粮基地
源
地 作物分布
思考:
东北区农林基地建设有哪两大优势?
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
黑土是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黑色土壤,在我国仅见 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两侧,大兴安 岭中北部的东坡以及长白山地西缘的山前坡状起伏的台地 (漫岗),在三江平原等地的高阶地也有分布。黑土疏松多孔, 富含腐殖质,土壤肥沃,是世界上最好的土壤之一,东北 的黑土因盛产粮豆而驰名中外,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油、 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玉米带”的主要土壤。
三、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商品粮生产概况
项目 纬度 地形 土壤有机质 无霜期(天) 降雨量(mm) 玉米面积比重 玉米单产(kg/km²)
美国玉米带 37°N~45°N 平原台地 3%~6% 160~200 500—700 50% 7500
中国玉米带 42°N~46°N 平原台地 2% 130—145 450—650 50%一60% 6750
力大等。东北地区之所以能成为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就自
然条件而言,黑土肥沃,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粮食产量
高;宜农荒地多,增产潜力大;就其社会因素而言,东北地
区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量少,剩余的粮食较多,可以提供大量
知识纲要
水土保持 土壤培肥
黑土冲刷 肥力下降
富含有机质、潜力大、易开垦 水分过多、质地粘重 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全国最大的
黑
商品粮基地
土
土
商 品
地
粮
资
基 商品粮基地
源
地 作物分布
思考:
东北区农林基地建设有哪两大优势?
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
黑土是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黑色土壤,在我国仅见 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两侧,大兴安 岭中北部的东坡以及长白山地西缘的山前坡状起伏的台地 (漫岗),在三江平原等地的高阶地也有分布。黑土疏松多孔, 富含腐殖质,土壤肥沃,是世界上最好的土壤之一,东北 的黑土因盛产粮豆而驰名中外,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油、 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玉米带”的主要土壤。
三、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商品粮生产概况
项目 纬度 地形 土壤有机质 无霜期(天) 降雨量(mm) 玉米面积比重 玉米单产(kg/km²)
美国玉米带 37°N~45°N 平原台地 3%~6% 160~200 500—700 50% 7500
中国玉米带 42°N~46°N 平原台地 2% 130—145 450—650 50%一60% 6750
力大等。东北地区之所以能成为全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就自
然条件而言,黑土肥沃,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粮食产量
高;宜农荒地多,增产潜力大;就其社会因素而言,东北地
区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量少,剩余的粮食较多,可以提供大量
【高中地理】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ppt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 一、区域概况
4、资源: 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
5、经济: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二、土地资源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一)土地资源优势
1、耕地面积广大 2、土壤肥沃
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乌克
兰、密西西比河流域)
3、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长江三角洲农业也十分发达,但农业机械化程度 远不如东北区。你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呢?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 二、土地资源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三)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2、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水稻:多种植在东北山区 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 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小麦:主要分布在三江平 原、松嫩平原的北部 玉米:松辽平原最集中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 二、土地资源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三)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2、具体措施
①坚持合理采伐,
积极营造人工林 ②促进珍贵树种更新, 提高木材利用率 ③加强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 态环境恶化。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 三、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四)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1、黑土的利用 ③治理:
坡面治理
坡面较小 坡面较大
改垄 修筑梯田
沟壑治理:修筑沟头埂、塘坝等 植树造林:在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地 区,要保留天然林或营造片林。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
(二)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
1、黑土的利用 ④利用:
培肥: 增施有机物料,包括施有机肥、草肥, 秸秆还田等。
2、沼泽的保护 ①分布: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而长江 三角洲湖荡广布,耕地缺少成片分布。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 (二)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 1、黑土的利用 ①特性:有机质丰富,肥沃 ②问题:黑土在开垦之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 起土壤冲刷,黑土层日渐变薄。这是导致土壤肥 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PPT演示文稿

总结: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发展的优势主要有:
㈠ 气候温暖湿润,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㈡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地适宜林业发展, 广阔的平原有利于耕作农业的发展;
㈢ 工业基础良好。
练习:
阅读下列有关开发三江平原的不同点,讨论东北地区土地 资源的开发得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观点一: 三江平原地处中温带,气候湿润光照充足, 降水丰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农业开发的理想地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三江平原土 地开的指导思想是向土地要粮,加速开垦,并扩大规模。
资料一
总数 在全国的 地位
东北地区人口、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数量统计表
人口 11533万人 占全国的9、 5% 土地面积 124万平方 千米 占全国的 12、9% 耕地面积 2000万公顷 占全国的20% 人均耕地 面积 0、17公顷 约为全国平均 水平的2倍左右
资料二 东北地区耕地质量统计表
一等耕地 二等耕地 三等耕地 不宜耕地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宜林地区广
◆森林树种丰富
§8.1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
一、区域概况 ▲ 区位: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东部; ▲ 地域单元完整、内部经济联系密切; ▲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配合协调,一年一熟;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二、土地资源优势 ■ 耕地面积广大; ■ 土壤肥沃; ■ 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三、森林资源优势: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宜林地区广 ◆森林树种丰富
第八单元
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
----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
东北农林基地建设

商品粮基地是指以销售粮食 为目的而进行农业生产的地 域.一个地区能否成为商品粮 基地,取决于: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1、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 好 2、粮食的商品率高
3、增产的潜力大
粮食生产的数量是重要的,而更 重要的是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 之间对比关系
栏目 导引
【答案】
(1)水稻 小麦
小麦: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玉米:逐步向北部迁移;
栏目 导引
要点串讲知能突破
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供应举足轻重,
东北平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供 应基地,其发展农业具有优越的区位 条件,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2)图示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及其发展成就
(3)图示东北地区农业布局规律 寒暖农分异,湿干林牧全,麦菽遍北 地,花果布南山。
探究1: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自然条件方面的突出优势? 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数量大,面积广阔 后备土地资源丰富(荒地)
山区面积广,宜林地区广, 森林资源: 树种丰富。
全国重要
的农、林
基地
探究2:据图4-2-8、4-2-10,分析东北发 挥当地的突出优势取得了哪些成绩? 1、农业结构:
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提示】 (1)有利条件:气候适宜,降水丰富夏季雨热同期、地
形平坦、平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多、土壤肥沃;灌
溉条件优越;农业资源类型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2)不利条件:纬度较高,光热不足;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山区 和西部草原地区生态较脆弱,易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图表解读
(2)由图可看出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有何优势?
地理知识点:东北农林基地的开发建设

地理知识点:东北农林基地的开发建设
地理知识点:东北农林基地的开发建设
(1)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①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
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②沼泽的保护: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
沼泽是蓄水也、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③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
中部松辽平原玉米产量大,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
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2)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①问题:采育失调。
采伐大于更新,导致资源减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
②措施: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坚持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东部和吉林东南部丘陵柞林地区,发展柞蚕生产等。
【全版】东北地区农林基地推荐PPT

森林资源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土地资源的优势是什么?
材料一: 东 北 区 人 口 、 土 地 面 积 、 耕 地 面 积 数 量 统 计
人 口 土 地 面 积 耕 地 面 积 人 均 耕 地 面 积
2、这样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作物类型有什么影响呢? 因东北区内部经济联系密切,农业机械化水平高,重工业实力雄厚,所以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区。这里平原辽阔,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土地肥沃,森林矿产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等资源富饶,是我国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重要的商品粮、大豆、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木材生产基地和重工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业基地。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个地区农产品种类不同。
温 度 ≥10℃ 地 区 带 的积温
作物
暖温
冬小麦、棉花、暖
南 部 带 3600℃ 温带水果
中部 北部
中 温 1000~ 春小麦、大豆、玉米、 带 3600℃ 高粱、水稻、甜菜、
亚麻
寒温 带 1000℃ 春小麦、大豆
读地图册40页“东北地区地形图”,分 1析、:东北区主要有哪些地形区?其分布大势如何?
1、本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干湿地区分别是什么? 属什么样的气候?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湿润、半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区 2、这样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作物 类型有什么影响呢? —东北区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 夏季气温较高,热量与水分配合协调。 —水热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 —南北热量差异较大,导致南部、中部、北部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商品粮基地 东北地区是全国传统和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也
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 最重要的商粮基地。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是我国位置 最南的商品粮基地,这里光热条件好,技术水平较高。 沿江地带商品粮基地是我国商品粮基地最集中的地区, 九大商品粮基地中有六个集中在长江流域。
南部:暖温带. 农作物为冬小 麦.暖温带水果. 棉花.
一、区域概况:
3.地形特征: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地貌特征: 居我国三大林区之首
• 山环水绕(北:小兴 安岭;东:长白山; 西:大兴安岭;
• 河:松花江、嫩江、 辽河、黑龙江、乌苏 里江)——
木材基地
• 沃野千里(东北平原: 北:松嫩平原;南:
2011届高考一轮复习系列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 的建设p293
一、区域概况:
1.范围:
辽、吉、黑及 内蒙古的东部
面积:124万KM2 人口:1.2亿
125°E 45°N
一、区域概况:
2.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北部:寒温带 农作物为春小 麦.大豆
中部:中温带.农 作物为春小麦. 玉米.大豆.甜菜. 亚麻. 高粱.水稻.
•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生产潜力大,此处地 势平坦
北大荒是冰雪故乡,西伯利亚寒流长久地在这里盘 旋,因此,北大荒的冬季漫长、寒冷、干燥。这里 濒临风口,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冰霜统治之下, 冻土层最厚达2.5米。)、沼泽、湿地(上世纪50年 代,这里是荒原茫茫,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 遍布,野兽出没林间,百鸟低空飞翔。“棒打狍子 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曾是这里生态环境的真 实写照。)
1. 建立商品粮基地的好处
(1)建立商品粮基地可以充分合理利用多种地域性条件,为粮食 生产选择最适宜的自然环境。 (2)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储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对平衡粮食 余缺有很大的作用。 (3)合理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可缩短过远距离的不合理粮食运输。
2.建设商品粮基地应具备的条件 (1)余粮多,粮食商品率高。 (2)生产条件好,旱涝保收,农业生产基础好。 (3)宜农荒地多,投资少,见效快,增产潜力大。 (4)运输方便。
自然条件分析 A夏季日照时间较长、气温较高,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平均达400— 600mm,属湿润半湿润区,灌溉水源充足,春季有积雪融化,使土 壤墒情较好,利于春播。 B东北平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遍布肥力较高的黑土,对农业机 械化耕作极为有利。 C本区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农作物在秋季降霜早或春季温度 低时会受到低温冷害,农作物大幅减产。
社会经济条件
A人少地多
B地价低廉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
农业特色
A以玉米、春小麦为主的商 品粮基地,主要在三江平原 和松嫩平原。
B以大豆、甜菜为主要经济 作物,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3 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 上,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 豆产区。甜菜产量占全国一 半以上,以松嫩平原为最多。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天寒地 冻、又多沼泽、湿地的“北大荒” 是变为“北大仓”的呢?
北大荒这块黑土地,在创造出巨大的 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生产出了宝贵的 精神食粮——北大荒精神,这是北大 荒对共和国的又一丰厚的贡献!北大 荒精神的核心是创业和奉献精神,人 们具体把它概括为: 艰苦奋斗--北大荒人的创业基石 勇于开拓--北大荒人的精神风貌 顾全大局--北大荒人的坦荡情怀 无私奉献--北大荒人的高尚情操
人均面积:0.17公顷全国 人均面积的2倍
每劳动力担负面积:全国 人均面积的5倍
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 沃,土地生产力水平高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地势平坦,集中连片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2.黑土的合理利用 问题: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原因:过度开垦黑土,破坏自然环境;降水集中,多暴雨
辽河平原;东:三江 平原)——土地资源 丰富——
商品粮基地
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一、区域概况:
4.经济特征: 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农业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商品粮基地. 东北林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二、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1.土地资源
优势
表现
耕地面积广 土壤肥沃
总面积:2000万公顷,占 全国的1/5;
随堂练习
1.一般情况下,河流 R( D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
2.城市 P 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
基地是( B )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
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
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B )
解放以来,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开垦,但2000年 国务院却下令停止围垦,并逐步实行退耕还湿。
试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两方面分析实施保护湿地举措 的意义(读书)
•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 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调节气候,保护环境; 丹顶鹤,天鹅栖息地;沼泽植物资源——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措施:保持水土----
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
黑土培肥----
增施有机物料,包括施有机肥、草肥, 秸秆还田等。
二、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3.沼泽的积极保护
三江平原是我国沼泽分布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形 成的原因。
①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有广泛的冻土分布; ④水系发达,有凌汛现象。
C其它经济作物有亚麻、柞树(柞蚕)、苹果、烤烟等。
水稻: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 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 大型灌区
小麦:生长季较短的三江平 原、松嫩平原北部地区
玉米:中部地区,其中松嫩 平原最为集中,已成为我国 的玉米带基本实现了大型机 械化生产,是我国最大的农 业现代化垦区
考点2 商品粮基地建设
①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恢复湿地具有的蓄水、调节气候、河川径流的功能。 ②经济发展:湿地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 原因:过垦滥垦,破坏严重 • 措施:加强保护、禁垦、退耕还湿
开发沼泽,要注意有计划地保护沼泽,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 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4.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