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08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c9a30916fc700abb68fcfa.png)
课题: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
2、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3、在生活中注意培养高雅的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过程:一、导课我们明白了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而庸俗的生活情趣则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害,以此我们一定要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学习过程(一)出示事例:乐观向上、笑对人生的邓小平;宋如书老奶奶的故事;1996年山东理科状元刘强的事例;肯尼的故事。
说一说:从他们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得出:我们要培养高雅的情趣就要填一填:让我们一起“播种”快乐环境是快乐的土壤,我们要快乐,就要美化环境。
兴趣是快乐的苗芽,我们要快乐,就要品德是快乐的质感,我们要快乐,就要朋友是快乐的饮料,我么要快乐,就要我们要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就要;。
(二)看事例:爱迪生的故事;兴趣与《昆虫记》;比尔·盖茨的钥匙;好奇的思维说一说:从他们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谈一谈:你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这对你有什么影响?好奇心的作用。
得出:培养高雅情趣还要。
讨论:如何把握好好奇心?(三)补充: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从众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看一看:当今很多中学生的表现盲目崇拜明星;盲目追求时髦;盲目模仿他人议一议:这都是些什么现象?这样的盲目从众有什么危害?讨论:我们应如何把握好从众心理?说一说:迷恋网络游戏、沉迷于言情武侠小说、吸烟酗酒等这些是好的危害讨论:我们应如何杜绝这些不良嗜好?议一议:我们应怎样对待网络?得出:培养高雅的情趣,我们要。
(四)几种好的休闲方式1、外出旅游:约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或者家人,在周末或假期里,到风景区放飞自己的心情,尽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2、同学聚会:周末或假期,选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大家围坐在一起,在轻松的氛围里,畅谈生活感受,交流学习心得,增进同学间的沟通了解;3、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书法、绘画、集邮、养花、下棋、烹饪……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欢的活动有什么?这对你有什么影响?得出:培养高雅情趣还应。
08第十四课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08第十四课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f369c514650e52ea55189831.png)
第十四课第二项《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评价【学习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感悟、活动探究等环节,让学生懂得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性,从而培养高雅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3. 知识目标: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教学难点: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教师:查阅资料,准备案例、图片,制作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体现高雅生活情趣的典型事例、名言等。
课前预习案【课前自主梳理】(开心自主预习,轻松搞定基础)1、学法指导:(1)、通读课文,自主预习,并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可以先用铅笔)(2)、结合下面的导学提纲,找出问题的答案;小组交流探讨,概括归纳答案;小组内集思广益,形成最优答案;注意答案的条理性。
2、导学提纲:(1)、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有哪些?(2)、好奇与兴趣、情趣之间有什么关系?(3)、盲目从众有什么危害?(4)、如何杜绝不良嗜好?3、预习中我的困惑是:课内探究案【导入新课】:歌曲导入《多么美》学生谈感受,老师小结。
【课堂合作探究】(重难疑点,一网打尽)1、漫画欣赏(1)漫画反映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举自己身边一个乐观的人的例子,看看他是怎样对待生活的?2、名家故事爱迪生小时侯,好奇心非常强,有一天他看到一只母鸡在孵蛋,心想:鸡蛋怎么能变成小鸡呢?于是,他就学着母鸡的样子,蹲在自己家的机窝里孵小鸡,正是这种好奇心,使他对许多事物产生兴趣,并且认真去思考和研究,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
(1)这个小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2)小组成员交流:你最想知道了解的事是什么呢?有哪些?【归航点贝,畅谈收获】: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我知道了:面对生活中的庸俗情趣,今后我会:【巩固总结,质疑问难】:【快乐检测】:单项选择1 .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25300ba6c30c2259019e40.png)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泽库中学《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搜集材料和课堂展示等环节,自主学习,解决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2、通过组织让我们一起“播种”快乐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是过富有情趣生活的重要部分。
3、通过“走进科技展,培养兴趣,增强好奇心”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好奇心,培养广泛的兴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4、通过设置“辨是非明得失”这一环节,让学生正确把握从众心理,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通过“名言辨析思维碰撞”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是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拓展文化生活领域,自觉丰富文化生活。
6、通过制定“我的高雅情趣发展计划”加深学生对怎样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的认识,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7、通过“学海拾贝收获成长”环节,回顾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通过知识的学习,明确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的努力方向。
8、通过“学以致用拓展延伸”,分清生活中情趣的雅俗,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二、教学重点、1、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2、如何丰富文化生活三、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从众心理四、评价设计:1、通过课堂交流展示,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和搜集整理材料能力。
2、通过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学生表达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过富有情趣生活内容的认识。
3、通过案例分析,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领悟情况和知识应用能力。
4、通过反思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不断完善自己,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5、通过制定“我的高雅情趣发展计划”的设计来考查学生对交往重要性的理解掌握情况。
五、课前预习指导: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根据导学案的提示,自主学习,解决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2、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并体会高雅情趣都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哪些方面。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感共鸣多媒体展示学生在日常学校生活中的画面。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a56621647d27284b735132.png)
第周第课时达标检测:1、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于我们调适情绪,陶冶情操,追求美好人生。
陶冶高雅生活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的重要条件是()A、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B、悲观失望的生活态度C、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D、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2、小明见别人打篮球,自己也跟着打篮球。
没过多久,觉得别人画画不错,自己马上买来画笔、画夹学画画,谁知还没坚持几天他又跟着别人练书法去了。
结果一年下来,小明什么也没学成,还浪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
小明的做法()①有利于培养高雅情趣②是盲目从众的表现③是兴趣广泛的表现④不利于个性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居里夫人认为: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法国作家法郎士指出: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没有好奇心,或者缺乏好奇心,他的生活将永远适平庸的、缺乏品味的,因而必定是可悲的。
这告诉我们()A、人人都有天生的好奇心B、好奇心可以使人高雅起来C、好奇心可以促成兴趣,进而陶冶情趣D、有没有好奇心适无关紧要的4、培根有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这句话表明()A、丰富的文化生活可以陶冶情操B、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C、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D、在追求生活情趣的过程中,我们的情感世界,总能在无形中受到陶冶,提升为情操5、我们要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就要()①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②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而有益的兴趣爱好③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④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6、小刚是个足球迷,他一有空就出去踢足球,妈妈非常担心会影响他的学习,不想再让他踢球了。
下面是他们母子俩的对话:妈妈:“以后不许你再踢球了。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踢球会耽误学习,等你考上大学再说。
”小刚:“踢球是正当爱好,能锻炼身体,踢球会促进学习,你就让我踢吧!”你认为他们母子俩谁说得对?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参考答案:1、A2、D3、C4、A5、C6、小刚和妈妈的说法都是不全面的,因为:(1)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是培养广泛兴趣爱好的最佳时期。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6b8045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5.png)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章:理解生活与情趣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与情趣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情趣。
1.2 教学内容: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情趣。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情趣。
1.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到生活与情趣的关系。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情趣。
1.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情趣。
步骤2: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情趣。
1.5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情趣。
第二章:培养个人情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情趣的培养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培养个人情趣,提升生活品质。
2.2 教学内容:介绍个人情趣的培养方法,如阅读、绘画、音乐等。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情趣培养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让学生了解个人情趣的培养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情趣培养方法。
2.4 教学步骤:步骤1:介绍个人情趣的培养方法,如阅读、绘画、音乐等。
步骤2: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情趣培养方法。
2.5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涵盖了各种个人情趣的培养方法。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情趣培养方法。
第三章:营造有情趣的家庭环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环境对生活情趣的影响。
引导学生学会营造有情趣的家庭环境。
3.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环境对生活情趣的影响,如温馨、舒适的家居环境可以提升生活情趣。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装饰、布局等方式营造有情趣的家庭环境。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让学生了解家庭环境对生活情趣的影响。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学会营造有情趣的家庭环境。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高品质版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高品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6b76a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2.png)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高品质版第一章:了解情趣生活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情趣生活的概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情趣生活的定义与内涵。
情趣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情趣生活的定义与内涵。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情趣生活的理解和体验。
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情趣生活的概念。
讲解与分享:讲解情趣生活的意义,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情趣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并分享讨论结果。
第二章:探索个人情趣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趣喜好。
引导学生通过发展个人情趣来提升生活品质。
2.2 教学内容个人情趣的种类与特点。
发展个人情趣的方法与途径。
讲授法:介绍个人情趣的种类与特点。
实践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和发展个人情趣。
2.4 教学活动个人情趣测试:让学生进行个人情趣测试,了解自己的情趣喜好。
讲解与分享:讲解个人情趣的种类与特点,并分享发展个人情趣的方法与途径。
实践活动:学生根据个人情趣喜好选择一项活动进行实践,例如绘画、摄影等。
3.1 教学目标3.2 教学内容良好生活习惯的定义与作用。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与步骤。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良好生活习惯的定义与作用。
3.4 教学活动讲解与分享:讲解良好生活习惯的定义与作用,并分享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与步骤。
实践活动:学生根据个人生活习惯选择一项进行实践,例如早睡早起、锻炼身体等。
第四章:提高情感智慧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情感智慧的概念及其对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提高自己的情感智慧。
情感智慧的定义与作用。
提高情感智慧的方法与途径。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情感智慧的定义与作用。
实践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情感智慧。
4.4 教学活动讲解与分享:讲解情感智慧的定义与作用,并分享提高情感智慧的方法与途径。
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14.2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鲁教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14.2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鲁教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9b58d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0.png)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设计思想:本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验和实践,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让学生思维真正处于活跃状态,体会到行动和创造的乐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根据课程标准内容“三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1.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而构建。
三、学情分析: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容易情绪化,对事物的喜好没有定性,并且很难认识到情趣对他们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极培养和发展健康、丰富的生活情趣,尽快地适应中学阶段的新生活是本课的主要的设计目的。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自觉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发展高尚志趣,陶冶高雅情趣,争取全面发展。
2.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陶冶高雅情趣的能力。
3.知识:知道如何在社会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陶冶高雅情趣的方法。
难点: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六、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案例和情境去感悟、体味和体验;通过师生对话,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联系案例思考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通过目标的确立,激发践行。
七、教学流程图:导入新课授新课乐观生活奥秘生活理智生活文化生活八、教学过程谁不说俺家乡美寄语老歌新唱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本课安琪”作为引领课堂教学始终的人物线索,使整堂课浑然一体。
以“帮安琪”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模式,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增强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乐观生活:奥秘生活:理性生活:文化生活: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 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条件)(起点)(有力保证)(重要途径)。
教案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教案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ec3ea13df111f18583d05a97.png)
十四课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自觉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发展高尚志趣,陶冶高雅情趣,争取全面发展。
2、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陶冶高雅情趣的能力。
3、知识:知道如何在社会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
[重点]:陶冶高雅情趣的方法[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恢复了越国。
而吴王夫差,只顾贪图享乐,结果遭到失败。
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古人说:“玩物丧志。
”也是在说明庸俗生活情趣的危害。
所以我们要陶冶高雅生活情趣,那么,如何陶冶高雅生活情趣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二、[自主探究研讨释疑](30分)(针对本课有四个要点,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合作探究(一)、(二)、(三)、(四)四个问题。
)(一)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1、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背景介绍:年仅17岁的桑兰在友好运动会女子体操跳马决赛中不幸失手受伤。
受伤以来,桑兰面对困难表现出来的、令全世界人民都钦佩不已的乐观、坚强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护。
2000年,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向桑兰颁发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奥形象大使证书,桑兰正式成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
目前,桑兰正在北京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一定能够重新站立起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思考:桑兰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略)2、联系实际、讨论思考(1)在自己身边,乐观的人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对待生活的?(2)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我们应如何做?(二)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1、分析材料、得出结论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美国著名发明家。
1847年2月11日生于俄亥俄州米兰镇。
8岁上学只读了3个月。
老师骂他“小笨蛋”,因为他经常爱问为什么而让老师下不了台,他辍学后随母亲学习。
他对大自然非常好奇。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e9125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f.png)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 学会享受生活的乐趣和情趣,提升生活品质;- 培养对艺术、文化和自然界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探索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部分富有情趣的生活的图片、视频和音乐;- 有关艺术、文化和自然界的知识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播放一段富有情趣的音乐或展示一张富有情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富有情趣的生活的向往。
知识讲解:2. 呈现一些富有情趣的生活案例,如别具一格的建筑设计、创意性的艺术作品、富有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等,向学生介绍富有情趣的生活的多重表现形式。
讨论和分享:3.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富有情趣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创造力,并提供互相启发和借鉴的机会。
实践活动:4. 学生个人或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兴趣,选择一个富有情趣的生活主题,如摄影、绘画、手工艺、文学创作等,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或分享自己的体验。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观摩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反思和总结:5. 结束活动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回顾自己在富有情趣的生活中的收获和成长。
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围绕了富有情趣的生活展开,通过引入、知识讲解、讨论分享、实践活动和反思总结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富有情趣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 通过实践活动和反思总结,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富有情趣的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生活品质。
- 在实施时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高品质版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高品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0bf9b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2.png)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高品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什么是富有情趣的生活,并认识到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和满足。
3.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品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富有情趣的生活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富有情趣的生活。
2. 讲解:介绍富有情趣的生活的定义,分析富有情趣的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富有情趣的生活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富有情趣的生活。
第二课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 讲解:分析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好,如何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进行分享。
第三课时: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和满足1. 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到寻找生活乐趣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寻找生活乐趣的方法和技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第四课时: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1. 导入:让学生认识到积极生活态度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如何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3. 心理测试:进行一次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态度,并给出建议。
第五课时: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品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2. 讲解:介绍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和技巧。
3. 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提高生活质量的计划,并进行分享。
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行动计划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富有情趣的生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用于展示富有情趣的生活案例。
2. 心理测试工具: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态度。
3. 实践活动指导: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04d51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3.png)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关于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助帮!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内容标准一1.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三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1.3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与逆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二)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的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三)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教学内容分析本项目是在学生明确高雅情趣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好奇心、把握从众心理、丰富文化生活等途径培养高雅情趣,过充实而富有情趣的生活。
共包括四个层次: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需要中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生活品位。
而初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从众心理比较重,容易出现盲目从众现象;好奇心较强,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好学习、善模仿,而独立思考、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往往容易随波逐流。
这些特点往往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甚至出现道德失范乃至违法犯罪。
所以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分辨情趣的雅与俗,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体现高雅生活情趣的典型事例名言等;排练小品。
七年级政治下册《14.2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14.2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7e2f3a0722192e4536f682.png)
教 师提问:同学们是否喜欢这首歌?为什么?总结:动画生动有趣。罗丹说 过:“对于我们,不是 缺少美,而是缺 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处处有情趣,高雅的生活情趣也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寻找。导入新课——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1、什么是高雅情 趣?高雅情趣有什么好处?
2、什么是庸俗情趣?庸俗情趣有什么危害?
时政报道:
代表建议将学生营养保障上升为基本国策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教育尤其贫困地区的教育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话题所向即是“160亿元”。去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每年由中央财政出资160亿元,从当年秋季学期开始,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2、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
名人故事:爱因斯坦——达尔文——爱迪生(正面);
漫画欣赏:吸毒 (反面)——共同交流——得出结论2.(动态展示)
3、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
小明的故事:走进生活——追踪报道——小明违法犯罪的原因。
课件展示“流行”——分析小明和小敏的观点——盲目从众的危害。
吸烟的危害——杜绝不良嗜好。
——得出结论3.
4、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展示一组图片——得出结论4.
5、课堂小结
学生对照提纲自学课本,并找出问题答案。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各组积极讨论交流完成课件相关活动
学生谈:收获知多少?
2
5
15
10
课堂知识巩固
1、提问检测学 生识记原理 情况。
2、完成学检选择题P30材料16
七年级政治第十四课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七年级政治第十四课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d189cfff00bed5b9f31dda.png)
七年级政治第十四课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导入语:上节课的学习是我们明白了,高雅情趣有益于身心健康;高雅情趣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高雅情趣有助于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总之,高雅情趣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情趣。
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的较好的内在素质和较高的文化修养,是其积极生活状况的反映。
2、板书框题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二、讲授新课要过富有情趣的生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一个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问题。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情境材料: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42页)议一议:漫画反映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试一试:举自己身边一个乐观的人的例子,看看他(她)是怎样对待生活的?说一说: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活动目的: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人们存在悲观和乐观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乐观的生活观念和态度对他人和自我的生活情趣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讲述:在我们的生活中,既有阳光,也有乌云。
生活中的人们同样也存在着悲观和乐观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观念,而乐观的生活观念和态度对他人和自我的生活情趣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以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待生活。
1、以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待生活(学生阅读教材)想一想:怎么样才能树立起乐观的生活态度呢?教师讲述: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激qing,才能对生活中的诸种事物感兴趣,才能更深刻、更具体地感受生活,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快乐;从日常的平凡小事中培养自己的高雅情趣。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42页)让我们一起“播种”快乐环境是快乐的土壤,我们要快乐,就要美化环境。
心灵是快乐的种子,我们要快乐,就要拥有善良、健康的心灵,感受和体验外界的种种快乐。
兴趣是快乐的苗芽,我们要快乐,就要播种兴趣的苗芽、培养广泛的兴趣。
品德是快乐的枝干,我们要快乐,就要提高品德修养让品德之树常青。
朋友是快乐的养料,我们要快乐,就要播种友情。
2、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的兴趣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43页)(指导学生读图)※写出自己比较好奇的事,并与同学交流。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全)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全)](https://img.taocdn.com/s3/m/6f6f9c2f5a8102d276a22f20.png)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设计【课标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分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了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培养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可见,新课标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注重对学生生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的设置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首先,本课依据课程标准“一、成长中的我”中“(一)认识自我”部分中的“1.6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的要求来编写。
这一课程标准涉及到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课中第一目题“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和第四目题“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这两部分内容,这两部分内容是过富有情趣生活的首要条件和重要途径,根据课标要求,详细展开和拓展。
其次,本课依据课程标准“二、我与国家和社会”中“(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编写。
这一课程标准,涉及到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课中第二目题“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和第三目题“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这两部分内容,这两部分内容是过富有情趣生活的重要起点和重要条件,围绕课标,安排探究和讨论交流活动,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
【学情分析】学生的整体特征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但是现在的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在追求娱乐、享受大众文化之时,由于缺乏引导,往往把平庸化的东西奉为时尚,把深刻、崇高的东西视为落伍;再者,青少年的审美判断力还没有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从众心理较重,容易出现盲目从众现象,好奇心较强,往往不能正确把握,好学习、善模仿,而独立思考、判断是非能力较差,这些特点往往会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出现道德失范乃至违法犯罪;最后,学生进入中学阶段新课程、新知识明显增多,新的信息量也明显加大,新的阶段、新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新的生活情趣,学生特别需要关于情趣分析、情趣培养方面的知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高品质版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高品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2e0a3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e.png)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高品质版第一章:认识情趣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趣的概念和内涵。
让学生认识到情趣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情趣的定义:快乐、兴趣、爱好、情感、志向等。
情趣的作用:丰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情趣的概念和内涵。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情趣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情趣的概念。
讲解:详细讲解情趣的定义和作用。
讨论:分组讨论情趣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分享彼此的看法。
总结:总结讨论结果,强调情趣对于生活的意义。
第二章:培养情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培养情趣。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和创造情趣。
2.2 教学内容培养情趣的方法:保持好奇心、积极尝试新事物、培养兴趣爱好、保持乐观心态等。
寻找情趣的途径:大自然、艺术、文学、社交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培养情趣的方法和寻找情趣的途径。
实践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培养情趣的方法。
2.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培养情趣的重要性。
讲解:详细讲解培养情趣的方法和寻找情趣的途径。
实践: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培养情趣的方法,并分享实践成果。
总结:总结培养情趣的方法和寻找情趣的途径,强调在生活中持续实践的重要性。
第三章:生活中的情趣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情趣。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和享受情趣。
3.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情趣:家庭生活、社交活动、休闲娱乐等。
发现和享受情趣的方法:细心观察、积极参与、保持好奇心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活中的情趣和发现享受情趣的方法。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情趣,并分享观察成果。
3.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情趣。
讲解:详细讲解生活中的情趣和发现享受情趣的方法。
观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情趣,并分享观察成果。
总结:总结生活中的情趣和发现享受情趣的方法,强调在生活中持续观察的重要性。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0decb9240c844769eaeed6.png)
小组讨论不良嗜好的危害、拒绝不良嗜好的诀窍。
展示小组成果。
欣赏图片。
尝试说出四幅图给我们的启示。
(三)归纳小结,巩固深化
我的收获:
我的感悟:
我的打算:
播放歌曲《生活多么幸福》
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
晨风吹拂五星红旗,彩霞染红万里山河
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家家的孩子都去上学
谈自己的想法
(二)分组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目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第二目
培养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
第三目
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动一:
请同学们看课本42页上面的漫画,解决以下问题
议一议:漫画反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试一试:举身边一个乐观人的例子,看他是如何对待生活的?
杨丽娟的表现是一种什么行为?你如何看待这一行为?
老师:杨丽娟盲目模仿、追随明星是一种典型的盲目从众心理。存在从众心理是一种正常的,但盲目从众,却不利于自己的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很难形成稳定的兴趣爱好,不利于高雅情趣的培养,还会影响我们的个性发展,有的还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我们要避免盲目从众。
情境活动五
小品表演竞赛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哎!!
还有那姑娘,这是我的家啊,哎!!
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
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
激励学生欣赏歌曲的感受:
在优美的歌声中导入新课:我们只有热爱生活,从身边寻找快乐,才能拥有高雅的生活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欣赏歌曲
情境活动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提纲:
(1)、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有哪些?
(2)、好奇与兴趣、情趣之间有什么关系?
(3)、盲目从众有什么危害?
(4)、如何杜绝不良嗜好?
…………
探究活动1、漫画欣赏
(1)漫画反映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A.学习生活B.对个人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C.文化生活D.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热爱
3.下列关于情趣和兴趣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情趣就是兴趣B.先有情趣,后有兴趣
C.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情趣通过兴趣来表现
D.兴趣以情趣为基础,兴趣通过情趣来表现
4.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分析:爱书法―延长寿命;爱音乐―增强食欲;爱赏鱼―调节血压;爱擦脸―预防感冒。这说明()
7.有些同学分不清情趣的高雅与庸俗,盲目地“随大流”、“模仿别人”,这种心理状态称为()
A.求异心理B.虚荣心理C.延迟心理D.从众心理
8.既是良好的情趣的聚集,又是不良心情的宣泄;既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又是睿智开朗的展示图。这种优秀的心理品质是()
A .稳重B.随和C.幽默D.真挚
9.青少年具有“从众”心理,他们需要群体生活,愿意和同伴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但是,有一部分青少年对“从众”心理认识有偏差。下列几种看法中不属于“从众’,心理的有()
①对自然的C.②③④D.②④
6.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我们应该培养高雅、健康的生活情趣,摒弃庸俗、不健康的生活情绪
B.情趣庸俗、不健康的人往往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追求暂时的快乐
C.虽然人们在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上不同,但他们的生活情趣没有什么区别
D.人类在生产、生活、消费、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产生丰富的情绪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同学评价
评价方法:提问法谈话法等
评价工具:语言评价等级评价
课前
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体现高雅情趣的典型事例名言;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制作电子白板课件。
环节
教学要点
活动导学
环节一:
营造氛围,引入课题
环节二:自主学习
环节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教材分析:本项目是在学生明确高雅情趣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好奇心、把握从众心理、丰富文化生活等途径培养高雅情趣,过充实而富有情趣的生活。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A.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体健康
B.有了高雅的生活情趣,就不会生病
C.如果身体不适,可以通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而得到医治
D.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高雅情趣,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5.当你废寝忘食做成的飞机模型终于飞上蓝天,或是亲手栽下的小树绽出了嫩绿的新叶,这时你会产生一种愉快的体验,这种情趣来自于()
课题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课时
第8课时
课标要
求与教
材分析
课标要求:1、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2、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与逆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1)这个小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2)问问自己:你最想知道的事是什么呢?还有哪些未知的问题呢?
3、阅读感悟,各抒己见:
(1)阅读课本44页故事王君故事,谈一谈这些兴趣爱好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2)反思:中学生容易出现的不良嗜好有哪些?
(3)这些不良嗜好的具体有哪些?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掌握
(2)举自己身边一个乐观的人的例子,看看他是怎样对待生活的?
(3)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探究活动二:名家故事
爱迪生小时侯,好奇心非常强,有一天他看到一只母鸡在孵蛋,心想:鸡蛋怎么能变成小鸡呢?于是,他就学着母鸡的样子,蹲在自己家的机窝里孵小鸡,正是这种好奇心,使他对许多事物产生兴趣,并且认真去思考和研究,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
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的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教学重点: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教
学
评
价
设
计
评价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表现做出评价,包括学生的行动,认识水平及临场机智。
A.盲目“随大流”B.不加分析与区别地盲目模仿别人
C.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有益活动D.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10.上网时应注意()
A.拒绝观看低级庸俗的内容B.看有没有新鲜刺激的内容
C.看有没有诱人的话语D.考虑交到几个朋友
板书设计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1、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2、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
3、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
环节四:
复习巩固,
环节五:
质疑问难,畅谈收获
环节六:
感悟升华
导入
培养高雅情趣
好奇心与从众
展示白板课件:歌曲《多么美》
师生共同欣赏后谈感受,在优美的歌声中导入新课。
(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老师总结得出: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板书)
学法指导:
(1)、通读课文,自主预习,并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可以先用铅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难问题请提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和探讨。
归纳梳理,总结感悟,升华情感
评价检测
选择题
1.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这句话主要说明的道理是()
A.情趣源于兴趣B.所有的工作都是有趣的
C.有趣的才是工作D.没有有趣的工作
2.当我们看到一望无边的大海、耸立云端的高峰、郁郁葱葱的森林、五彩缤纷的云彩等壮丽的景色时,会感到愉快和振奋。这种情趣来源于()
4、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
在课堂导入时,播放《多么美》,并配以画面,激发兴趣,为学生搭建一个情感体验的平台。通过案例分析、名家故事等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但有些问题的设计缺乏科学,有些直接。仍需要加强集体备课,精心设计问题,兼顾各阶段各层次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