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卷四十四论语二十六
卷四十四论语二十六◎宪问篇△宪问耻章问:"集注云:'宪之狷介,其於"邦无道穀"之可耻,固知之;至於"邦有道穀"之可耻,恐未必知。
'何也?"曰:"邦有道之时,不能有为,只小廉曲谨,济得甚事。
且如旧日秦丞相当国,有人壁立万仞,和宫观也不请,此莫是世间第一等人!及秦既死,用之为台谏,则不过能论贪污而已,治录云:"为侍从,不过做得寻常事,此不免圣人所谓耻也。
"於国家大计,亦无所建立。
且如'子贡问士'一段,'宗族称孝,乡党称弟'之人,莫是至好;而圣人必先之以'行己有耻,不辱君命'为上。
盖孝弟之人,亦只是守得那一夫之私行,不能充其固有之良心。
然须是以孝弟为本,无那孝弟,也做不得人,有时方得恰好。
须是充那固有之良心,到有耻、不辱君命处,方是。
"谦之。
治录云:"子贡问士,必先答以'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自今观之,宗族乡党皆称孝弟,岂不是第一等人?然圣人未以为士之至行者,仅能行其身无过,而无益於人之国,不足深贵也。
"问:"'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耻也。
'诸家只解下一脚尔,上一句却不曾说著。
此言'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而继之以耻也者,岂非为世之知进不知退者设耶?"曰:"'穀'之一字,要人玩味。
穀有食禄之义。
言有道无道,只会食禄,略无建明,岂不可深耻!"〔谟〕克伐怨欲不行章"克伐怨欲",须从根上除治。
〔闳祖〕"克伐怨欲不行",只是遏杀得住。
此心不问存亡,须是克己。
〔祖道〕"克伐怨欲不行",所以未得为仁者,如面前有一事相触,虽能遏其怒,毕竟胸中有怒在,所以未得为仁。
〔盖卿〕晞逊问:"'克伐怨欲不行',如何?"曰:"此譬如停贼在家,岂不为害。
《中庸》:第二十五章至二十七章原文翻译
《中庸》:第二十五章至二十七章原文翻译【中庸:第二十五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
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
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
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故时措之宜也。
【解释翻译】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
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
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
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
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
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
【注释】(1)自成:自我成全,也就是自我完善的意思。
(2)自道(dao):自我。
【中庸:第二十六章】故至诚无息。
不息则久,久则征。
征则悠远。
悠远,则博厚。
博厚,则高明。
博厚,所以载物也。
高明,所以覆物也。
悠久,所以成物也。
博厚,配地。
高明,配天。
悠久,无疆。
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
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
纯亦不已。
【解释翻译】所以,极端真诚是没有止息的。
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
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
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
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
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显示也会明显,不活动也会改变,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
国学经典之中庸第二十二十六章
品读感悟
有节奏、有韵律地朗读第一段(如 下),思考:为什么说君子以真诚为贵? 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这一点?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 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成己而 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品读悟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 终始,不诚无物。
国学经典之《中庸》第二十五、二十六章
至诚无息
澧县小渡口镇中心小学 倪幸子
复习导入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 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 能尽人之性;能尽 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 以赞 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 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 诚为能化。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 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 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 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 章, 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迁移践行
• 说一说:你有没有想过要达到“至诚无息” 的境界?你会怎样努力? •拓展阅读《孔子学琴》。 •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在笔记本上。
真诚是自我的完善,中庸之道是自我的 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 诚就没有了事物。
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
品读感悟
同桌一起再读一读第一段,讨论交流: 你怎样看待仁和智?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 合内外之道也。
自我完善 仁,完善事物 智。
真诚
品读感悟
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读第二段,思考并在小组 内讨论:“至诚无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至诚无 息”?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全文及译文《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
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中庸》书名,有三层意思:1、为一般人说法。
中庸既不是上智,也不是下愚,中庸就是一般平常人。
2、中庸就是恰好。
中是不偏差,庸是常道,也就是没有太过与不及,一般人就是容易想的多说的多做的少;恰好就是父子夫妇兄弟相处恰好,修道修心恰好,为人处事恰好,全力以赴恰好。
3、以中为用,也就是用中。
中是体,庸是用,明体才能达用,也才可以尽心尽性。
而中体是天命本性,所以本经由天命之性开始。
第一章:天命(1)、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这一点真灵,就是人的自性本性。
人依循天理良心(本性)的所思所做所为就叫做道。
接受圣人的教化,改毛病去脾气,能调整自己的太过或不及,而回到自性中道,这就是修道。
(2)、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能。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
如果可离,就是身外之物了,不是“道”了。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戒惧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有敬畏的存心。
没有比隐暗的地方更容易显现是非善恶的;没有比那细微之事物更容易显现曲直对错的。
所以修道之人在独处之时也要戒惧谨慎,战胜自己那些容易出轨的心念与行为。
(3)、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的情感,但当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寂然不动的,所以没有(太过与不及)的弊病,这就叫做(中)。
《中庸》第二十六章真诚是没有止息的—原文、注释及译文
《中庸》第二十六章真诚是没有止息的—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故至诚无息①,不息则久,久则征②,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③。
如此者,不见而章④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⑤:其为物不贰⑥,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⑦,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⑧而不重,振⑨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今夫山,一卷石⑩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⑪,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⑫!”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
“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注释:①息:止息,休止。
②征:征验,显露于外。
③无疆:无穷无尽。
④见(xian):显现。
章:即彰,彰明。
⑤一言:即一字,指“诚”字。
⑥不贰:诚是忠诚如一,所以不贰。
⑦斯:此。
昭昭:光明。
⑧华岳:即华山。
⑨振:通“整”,整治,引申为约束。
⑩一卷(quan)石:一拳头大的石头。
卷:通“拳”。
⑪不测:不可测度,指浩瀚无涯。
⑫《诗》云:以下两句诗均引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
维,语气词。
放(wu)语气词。
穆,深远。
不已,无穷。
不显,”不”通“丕”,即大;显,即明显。
译文:所以,极端真诚是没有止息的。
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
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
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
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显示也会明显,不活动也会改变,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
中庸第26课周公成文威之德简书
《中庸第26课周公成文威之德》一、引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庸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中第26课《周公成文威之德》,探讨了周公如何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威德的体现来治理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周公传承文化的重要性1. 文化传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中庸》中提到,“成文立意”,意即通过制定文字和规范,来传承文化,使人民明礼知耻,以此作为治国的基石。
这体现了周公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也启示了现代社会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2. 文化传承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周公成文立意,正是为了使整个社会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在这样的文化共识下,人们更容易形成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威德的重要性及周公体现的威德1. 威德是治理国家的利器《中庸》中提到,“致广大”,意即使人民心广体胖。
这需要君王以正义之德、礼乐之道来使人心广大,通过仁爱的教化,来治理国家。
这体现了周公治理国家的智慧,他明白了威德的力量,如何通过仁义礼智信等威德来约束人民,使人民自觉遵守规范。
2. 威德是带领人民行为的准绳宋代理学家程颐曾谈到:“天地之理,贯穿于儒家经典中。
”周公成文立意,正是为了通过儒家经典传承儒家文化,使人民在行为举止上尽善尽美。
这也是对于周公所具备的高尚品德的一种体现。
四、总结与展望周公成文威之德所展现的治国智慧和高尚品德,对我们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下,我们也需要重视文化传承和威德的培育,以此作为治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只有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培育威德,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个人观点:文化传承和威德的培育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周公成文威之德所倡导的治国智慧和高尚品德,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启示。
在当下社会,我们应该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培育威德,从我做起,努力做一个有文化修养和高尚品德的人,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儒家经典《中庸》原文及译文参考
让知识带有温度。
儒家经典《中庸》原文及译文参考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高校》《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儒家经典《中庸》原文及译文,假如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伴侣喔!儒家经典《中庸》原文君子之道费而隐(1)。
夫妇(2)之愚,可以与知焉(3),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4)。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5)。
”言其上下察也(6)。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7),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儒家经典《中庸》译文【解释】(1)费:广阔。
隐:精微。
(2)夫妇:匹夫匹妇,指一般男女。
(3)与:动词,参加。
(4)破:分开。
(5)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自《诗经·大雅·旱麓》。
鸢,老鹰。
戾,到达。
(6)察:昭著,明显。
(7)造端:开头。
【译文】君子的道广阔而又精微。
一般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晰的地方,一般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意的地方。
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
《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动深水。
”这是说上下分明。
君子的道,开头于一般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儒家经典《中庸》解读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章另起炉灶,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行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进行阐发,以下八章(13一20)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绽开的。
正由于道不行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当有普遍的可适应性,应当“放之四海而皆准”,连匹夫匹妇,一般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可以实践。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实践是一回事,要进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子思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 ,在物即物性.遵循本性自然的规律,叫做“道" 。
修养人性自然的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片刻也脱离不开的,能够脱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有道德的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性;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能助天地化育万物,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
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东西 - “道”;遏制住欲念,即使是在隐晦或细微的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
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特别谨慎的。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的时候,叫做“中”;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的标准,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
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做不到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第四章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 子思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在物即物性。
遵循本性自然的规律,叫做“道” 。
修养人性自然的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片刻也脱离不开的,能够脱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有道德的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性;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能助天地化育万物,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
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东西- “道” ;遏制住欲念,即使是在隐晦或细微的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
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特别谨慎的。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的时候,叫做“中”;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的标准,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
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做不到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第四章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实行不起来的原因,我知道了。
《中庸》全文(1-33章)
《中庸》全⽂(1-33章)【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道也。
是故君⼦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xian)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仲尼⽈:“君⼦中庸,⼩⼈反中庸。
君⼦之中庸也,君⼦⽽时中。
⼩⼈之反中庸也,⼩⼈⽽⽆忌惮也。
” (第2章) ⼦⽇,“中庸其⾄矣乎!民鲜能久矣!”(第3章) ⼦⽈:“道之不⾏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莫不饮⾷也,鲜能知味也。
”(第4章)⼦⽈:“道其不⾏矣夫。
”(第5章)⼦⽈:“舜其⼤知也与!舜好问⽽好察迩⾔,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第6章) ⼦⽈:“⼈皆⽈:‘予知。
’驱⽽纳诸罟(gu)擭(huo)陷阱之中,⽽莫之知辟(bi)也。
⼈皆⽈:‘予知。
’择乎中庸,⽽不能期(ji)⽉守也。
”(第7章) ⼦⽇:“回之为⼈也,择乎中庸,得⼀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 (第8章) ⼦⽈,“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2),⽩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9章) ⼦路问强。
⼦⽈:“南⽅之强与?北⽅之强与?抑⽽强与?宽柔以教,不报⽆道,南⽅之强也,君⼦居之。
衽⾦⾰,死⽽不厌,北⽅之强也,⽽强者居之。
故君⼦和⽽不流,强哉矫!中⽴⽽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道,⾄死不变,强哉矫!”(第10章) ⼦⽈:“素隐⾏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遵道⽽⾏,半途⽽废,吾弗能已矣。
君⼦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11章) 君⼦之道费⽽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也,虽圣⼈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焉,及其⾄也,虽圣⼈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也,⼈犹有所憾。
故君⼦语⼤,天下莫能载焉;语⼩,天下莫能破焉。
《中庸》注释(二十六)
《中庸》注释(二十六)【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真实无妄而内心通明,叫做性;明乎至善而返归真实无妄,叫做教。
真实无妄则自然通明,明乎至善则能真实无妄。
【注释】① 总说唐·孔颖达《礼记注疏》:“此一经,显天性至诚,或学而能。
两者虽异,功用则相通。
”清·康熙《日讲四书解义》:“此一章书,是子思承上章‘天道’、‘人道’之意,欲人由教返性,尽人以合天也。
”卫湜《礼记集说》:蔡氏曰:“自‘哀公问政’,至‘明则诚矣’,盖夫子之言而子思述之,上以结修道与教,与达德达道之事,下以起圣人君子、天人之道而备论之也。
”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十三):“固有之善,自然无蔽,生而知之者也,故曰‘性’。
其次必须知至,方能意诚,学而知之者也,故曰‘教’。
诚则自明矣,明则进于诚矣。
质虽不同,及其知之,一也。
曰‘性’,曰‘教’,正合首章之旨。
承上章‘诚者’、‘诚之者’而发此义。
”②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郑玄《注》:“由至诚而有明德,是圣人之性者也。
由明德而有至诚,是贤人学以诚之也。
”朱熹《章句》:“德无不实而明无不照者,圣人之德,所性而有者也,天道也。
先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者,贤人之学,由教而入者也,人道也。
”宋·卫湜《礼记集说》:河南程氏曰:“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
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
诚与明一也。
”“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
故学必尽其心。
尽其心,则知其性。
知其性,则反而诚之,圣人也。
”蓝田吕氏曰:“自诚明,性之者也。
自明诚,反之者也。
”延平杨氏曰:“自诚而明,天之道也,故谓之性。
自明而诚,人之道也,故谓之教。
天人一道,而心之所至有差焉,其归则无二致也。
故曰:‘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兼山郭氏曰:“自诚明谓之性,由性以诚也。
自明诚谓之教,由教以诚也。
本乎性,故有生知。
由乎教,故非学则不得也。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子思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在物即物性。
遵循本性自然的规律,叫做“道”。
修养人性自然的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片刻也脱离不开的,能够脱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有道德的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性;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能助天地化育万物,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
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东西 - “道”;遏制住欲念,即使是在隐晦或细微的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
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特别谨慎的。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的时候,叫做“中”;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的标准,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
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做不到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第四章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实行不起来的原因,我知道了。
中庸第26课周公成文武之德原文
中庸第26课周公成文武之德原文【原文】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
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
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
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
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
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译文】周武王直到晚年才承受上天之命而为天子,因此他还有许多没来得及完成的事情。
武王死后,周公辅助成王才成就了文王和武王的德业,追尊太王、王季为王,用天子的礼制来追祀祖先,并且把这种礼制一直实行到诸侯、大夫、士和老百姓中间。
周公制定的礼节规定:如果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父死就要按大夫的礼制安葬、按士的礼制祭祀;如果父亲是士,儿子是大夫,父死就要按士的礼制安葬,按大夫的礼制祭祀。
守丧一周年,通行到大夫,守丧三整年,就只有天子才能使用。
至于给父母守丧本身没有贵贱的区别,天子、庶人都是一样的。
孔子说:“周武王和周公真是最守孝道的人吧!所说的孝道,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继续先人未完成的功业。
在春秋两季祭祀的时节,整修祖宗庙宇,陈列祭祀器具,摆设先王遗留下来的衣裳,进献祭祀应时的鲜美食品。
布袋先生首藏按照宗庙祭祀的礼制,是要把父子、长幼、亲疏的次序排列出来;把官职爵位的次序排列出来,就能将贵贱分辨清楚;在众人劝酒时把执事职位的次序排列出来,就能将才能的高低分辨清楚,晚辈必须先向长辈举杯,这样祖先的恩惠就会延及到晚辈,宴饮时按年龄大小来决定宴席座次,这样就能使老小长幼秩序井然。
中庸第45节於穆不已纯亦不已读后感
中庸第45节於穆不已纯亦不已读后感今天学习《中庸》第二十六章最后一段内容。
原文:《诗》曰:“惟天之命,於[wū]穆不已。
”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
“於[wū]乎不[pī]显,文王之德之纯。
”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译文:诗经说:“上天的道理深远而永无止境。
”这大概就是苍天之所以为苍天的原因吧。
“多么显赫鲜明啊,周文王的品德纯正不二。
”这大概就是说的周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他纯正的道德也没有止息的时候。
周文王的品德同样像光明显赫,至今仍旧照着中华儿女前行。
前面一直在学习“诚”,本节是对诚的一个小节,关于诚可以用四个词概括:至诚无息、明德无息、於穆不已、纯亦不已,而这四点分别对应着:诚则明、明则诚、天理即良知、良知即天理。
首先第一个要点是诚则明,至诚无息。
当一个人达到了至诚的境界,这份至诚的品质不会间断,更不会停息。
如同父母对子女的那份爱不会停息,大事小事都无不体现着对子女的呵护。
至诚无息是内心大我被唤醒的样子,对一个已经醒来的人,看待身边的事事物物总是自自然然、清清楚楚,这份对世界清晰的认知,便是明。
第二个要点明则诚,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刚才我们体会了诚则明的自然发用,下面继续来回顾明则诚的向上攀登。
通过古圣先贤的教诲,让我们明白需要不断向上攀登来靠近古圣先贤的至诚品质,这个过程便是中庸开篇第一句“修道之谓教”的内涵,通过后天的教育,让自己逐渐靠近中庸之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明会逐渐展现出来。
首先,近仁之心,读懂自己,再近物之性,读懂事物的发展规律,乃至开发出无量的智慧,读懂这个世界,与天地参矣。
第三个要点於穆不已,也是阳明先生说的天理即良知,为天之命,於穆不已。
上天的道理,深远而又永无止境,天理原本就是如此的开阔,然而体会这份天理却并不容易,哪怕对于尧舜都可以向上持续的攀登,就连同文王都谦虚地说,自己是望道而未见,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逐渐提升自己对天理的体证程度,就是在逐渐开发自己的心中宝藏。
中庸第26课周公成文威之德简书
中庸第26课周公成文威之德简书《中庸》第26课是孟子的一段对话,主要讨论周公成文王的德行。
在这段对话中,孟子描述了周公的威德和他在政治上的卓越才能。
下面是对这一段对话的简要概括。
孟子说:周公成为周文王的辅政大臣,他使政府运行得井井有条,治理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了教育,建立了家庙,还致力于礼仪修养。
周文王在位时,由于他自己的英勇和他的弟弟周公的辅助,他们能够远征四方,统一天下。
周公的威德使他能够合理地向民众提出要求,并使他们愿意接受并履行自己的责任。
然后,孟子进一步解释了周公的威德所代表的意义。
他说,民众对周公表示敬意,因为他从来不压制他们,而是用自己的能力来赢得他们的支持和合作。
周公用智慧和善良来治理人民,让他们能够体验到自己的尊严和荣耀。
他与民众保持良好的关系,不但是因为他具备了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目标的能力,也是因为他具备了判断事物对错的能力。
孟子进一步指出,周公的威德来自于他的仁慈。
因为他具备了仁慈的品质,他能够真正体验到追求道德原则的满足感。
他对待人民非常谨慎,因为他深知他们的价值和贡献。
他尊重他们的需要,并为他们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正因为他对人民的关爱,他才能得到他们的敬爱和支持。
最后,孟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政府?他说,真正的政府是一个可以给予人民最大利益的政府,而这是由一个具备如周公那样的崇高品质的领导者来实现的。
这个领导者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和聪明智慧,并与民众保持真诚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庸》第26课中,孟子对周公成文王的德行进行了解读。
他通过描述周公的威德和政治才能,强调了一个真正的政府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和特点。
通过这段对话,孟子试图告诉我们,只有具备道德和智慧的领导者,才能够赢得人民的支持,并为人民谋取最大的利益。
同时,他还表达了他对于民主政治的倡导,认为领导者需要与民众保持真诚的关系,并追求对人民的最大利益。
这段对话提醒我们,只有具备高尚品质的领导者,才能够引领国家繁荣昌盛。
中庸第26课周公成文威之德简书
中庸第26课周公成文威之德简书中庸第26课讲述了周公的成文威之德,阐述了周公治国的思想和方法。
周公是周朝的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相和伟大的政治家。
他的治国方法以成文立法、崇尚德行为核心,以中庸的思想为指导,深受后世政治家和学者的推崇。
周公凭借其卓越的才能和卓越的德行,成功地将束缚在部落社会中的诸侯聚集在周王室的统治之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封建政权。
在周公治国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法律条例和制度,使得王室的统治得以巩固,国家得以稳定发展。
周公提倡的成文立法,就是通过文字来规范国家的治理和人民的行为。
他明确指出,法律的目的在于约束人的行为,使之符合道义和理性。
他主张成文立法要依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尊重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他还强调,法律要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才能实现社会的治理和秩序。
周公以其深厚的学问和卓越的治理才能,使周朝的国家制度成为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典范。
他主张以德治国,即通过儒家的仁义道德来规范国家的行为和人民的德行。
他强调君主要以身作则,以善德来感化人民,以仁爱和宽容来治理国家。
他还特别强调了君父之义和王子之道,即君主要以父亲的心态对待人民,以子臣的态度对待官员,以实心和诚信来建立人民与君主之间的信任和亲密关系。
周公强调了中庸的思想在治国治家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民和君主都需要坚守中庸之道,即保持适度的行为和状态,不偏不倚地生活和工作。
他认为中庸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符合人性和道义的行为准则。
他主张在治理国家和社会的过程中,君主和人民都要始终保持中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才能实现和谐与繁荣的社会。
总之,中庸第26课讲述了周公成文威之德的思想和方法。
他以成文立法和崇尚德行为治国的核心,通过规范国家制度和促进人民德行的方式,使周朝建立了伟大的封建政权。
他提倡了中庸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主张君主和人民都应坚守中庸之道,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他的治国思想和方法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政治家和学者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中庸》原就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它也就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下面小编整理的中庸原文及译文,欢迎来参考!《中庸》简介《中庸》原来也就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
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就是其中一派。
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就是一派。
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就是相同的。
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
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
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就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就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
但影响最大的还就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就是之明且尽者也。
)(《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就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就是实用的学问。
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就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
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就是偶然的。
中庸作为一种深遂的思想,有着它普遍而独特的现实意义,甚至就是指导意义。
余味解读《中庸》第二十六课
余味解读《中庸》第二十六课第二十六课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经典章句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余味解读在前面,我们学习时知道:克己复礼修身可以得到仁。
“修身,则道立。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同时,我们也知道“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
”那又怎样尊贤,怎样亲亲,怎样敬大臣,怎样体群臣,怎样来百工,怎样柔远人,怎样怀诸侯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经典。
“尊贤,则不惑。
”那怎样尊贤呢?就是“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
”去谗远色:那就是“避开谗言,远离美色。
”贱货贵德:那就是“不看重财物。
重视道德修养。
”劝贤:那就是“勉励贤德的人。
”注意:尊贤修身要做的三大件事是:一是自我修身。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如果一个人自我不修,而假惺惺地歌颂别人,或说向别人学习,那是悖德悖行。
是在利用贤德的人来包装虚伪的自己。
二是,尊贤,不只是肯定贤德的人,而是肯定贤德的人所作所为所彰显的道德。
人是会变的。
如一个人他原来兢兢业业地工作,获得了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称号。
但后来社会地位变了,得到了荣誉后心态变了,利用所得的社会荣誉与地位,做出了缺德的事,他就不是人们要尊重的贤者了。
三是,尊贤的目的在于:劝贤。
勉励贤德的人再接再厉,对国家、社会、组织做更大的贡献。
同时,也成为领导者的道德跟随者,成为社会道德的领导力量。
劝贤,就是在治国了。
社会国民综合竞争力,就在于贤德的人越来越多。
可以说,劝贤治国,是领导者通过自我修身,强大的道德领导力与尊贤行为来治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第二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故至诚无息。
不息则久,久则征。
征则悠远。
悠远,则博厚。
博厚,则高明。
博厚,所以载物也。
高明,所以覆物也。
悠久,所以成物也。
博厚,配地。
高明,配天。
悠久,无疆。
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
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
纯亦不已。
所以,极端真诚是没有止息的。
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
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
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
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
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显示也会明显,不活动也会改变,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
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
今天我们所说的天,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光明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都靠它维系,世界万物都靠它覆盖。
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原本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上聚积起来的,可等
到它广博深厚时,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那
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问万物都由它承载了。
今大我们所
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
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
今天
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浩瀚无
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值价的东西都在里面
繁殖。
《诗经》说,“天命多么深远啊,永远无穷无尽!”这大概就是
说的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
“多么显赫光明啊,文王的品德纯真
无二!”这大概就是说的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
纯真
也是没有止息的。
注释
(1)息:止息,休止。
(2)征:征验,显露于外。
(3)无疆:无穷无尽。
(4)见(xian):显现。
章:即彰,彰明。
(5)一言:即一字,指“诚”字。
(6)不贰:诚是忠诚如一,所以不贰。
(7)斯:此。
昭昭:光明。
(8)华岳:即华山。
(9)振:通“整”,整治,引申为约束。
(10)一卷(quan)石:一拳头大的石头。
卷:通“拳”。
(11)不测:不可测度,指浩瀚无涯。
(12)《诗》云:以下两句诗均引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
维,语气词。
放(wu)语气词。
穆,深远。
不已,无穷。
不显,”不”通“丕”,即大;显,即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