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期末重点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论期末重点名词解释
赋诗言志: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其中“志”是指合乎礼教的思想感情和不受礼教束缚的情性。“诗言志”被朱自清认为是文学理论的“开山的纲领”。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赋诗言志”也是春秋外交仪式上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春秋时代诸侯士大夫常在各种社交场合朗诵《诗经》,借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感情,这就是“赋诗”。根据这首诗的内容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启发众人,既为赋诗言志。
“心斋”、“坐忘”。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所谓“道”是指一种超越时空而存在的绝对理念,它主宰和支配着主体的精神意志,含有强烈的人格化的力量和因素。“道”的地位至尊,但又具有不可知性和不确证性“心斋”、“坐忘”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和完成“道”的两种方式。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由耳—心—气—虚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身心的欲求就是“坐忘”。“心斋”、“坐忘”名虽为二,实则为一,其根本所在就是要求文艺创作主体通过直观经验去领悟、体验、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超越现实,获得“道”的精神自由境界。即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
“发愤著书”。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作者的崇高志向与抱负不能实之于事业,没有在实际上实现,这才借叙述往事、思来者的著作作为寄托;作者的志向就是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系统理论观点写成一部“成一家之言”的著作。
诗经六艺:最早出现在《周礼官太师》“命太师掌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将“六诗”称为“六艺”。风:阅卷风土男女情思之言。雅:宴飨朝会公卿聊大夫之作。颂:宗庙祭祀鬼神歌舞之乐。赋:敷陈其事而知言之。比:以彼物以此物。兴:先言他物引起所用之物,两种物体没有意义的关联。
主文谲谏:谲谏: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对君主尊长进行劝谏.谲:欺诈谏:对君主、尊长的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其中的主文是指重视文采,讲究形式;谲谏是指刺上的方式应委婉含蓄,使统治者更容易接受。另外,“风”在此处应该是指“民歌、歌谣”,与《诗经》中“国风”的风同义。引文一方面论述了诗的社会效用,以文艺干预现实;另一方面对诗歌形式也提出了要求。突兀长篇赋荔支,主文谲谏起人思。
风骨:风是作家俊爽的志气在文章中的表现,是文章感染力的根源,比拟于物,尤如风;骨是文章语言端直有力的,首便道一的力度,比拟于物,犹如骨,二者组合成词。风骨是刘勰心中最认为理想的审美标准。风是对有情志的作品要求它具有感动人的力量,写的鲜明有生气,俊快爽朗。骨是要求作品文辞精炼,辞意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端正径直。
四声八遍:南朝齐永明年间,周颙(yóng)著《四声切韵》,提出平上去入四声,而沈约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创作时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就是后人所记之“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等八种声病。“四声八病”用于永明体诗歌的创作中,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要求过分苛刻,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病。四声:指平、上、去、入四声,对于现在人来说,其调值已无从查考,只能通过韵谱来估略。根据元和韵谱和玉钥匙歌诀中的说法,推断出:平声可能是一个平调,上声是一个升调,去声是一个降调,入声是一个促调。八病:指作五言诗时,在运用四声方面所产生的毛病。
气盛言宜:“气盛言宜”是韩愈提出的创作主张。韩愈特别重视作家精神力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强调作家的道德行为和文艺修养。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所谓“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韩愈的“气盛言宜”即是一种精神气质、又是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浩然之气”含义接近。气盛言宜的思想对古文运动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兴趣说:“兴趣”说——诗歌的审美特征严羽的“妙悟”是就诗歌创作的主体而言,“兴趣”则是“妙悟”的对象和结果,即指诗人直觉到的那种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兴趣”是“兴”在古典诗论里的一种发展,它与钟嵘所说的“滋味”、司空图所说的“韵味”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并影响了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都概括出了诗歌艺术的感兴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
别材别趣:《沧浪诗话》认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它明确指出诗的创作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和途径,虽然不是理性的认识和思维,但不能否定理性认识和思维是诗的创作取得成就所不可缺少的前提。它借用禅宗的比喻,说明成功的诗歌艺术的创作,具有"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征。就是说诗的创作不进行抽象的说理,不受概念语言的束缚,直接取之于情感的体验和感受,可以唤起非概念所能限定的无穷意象。《沧浪诗话》把这称为诗所特有的"兴趣"或"兴致"、"意兴",并认为这是宋诗缺少唐诗那种"一唱三叹"的艺术感染力的原因所在。《沧浪诗话》并不否认在它所强调的"兴趣"、"兴致"或"意兴"中有"理"的存在,但它认为"理"必须融合在"意兴"之中,最高的境界是"词理意兴、无迹可求"。别材,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不是只靠书本学问就能写好诗的。这特别的才能如审美直觉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等;别趣,
指诗歌有特别的趣味,不是发发议论、讲讲道理就可以成为诗歌的。这是指诗歌必须有美的形象,感发人的意志,激动人的感情,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别材,是针对以学问为诗而发;别趣,是针对以议论为诗而发的。
词别是一家"说:词“别是一家”说李清照在《论词》一文里力主严格区分词和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李清照批评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词不能算是词,只是“句读不葺之诗耳”。她认为词和诗的本质区别在于:诗只有较为简单粗疏的声律要求,而词则特别讲究声律、乐律之规则,她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之音乐美。她的这一观点可能比较偏激保守,但也确实道出了诗与词的一些不同之处,给词的创作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为清初王士禛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神韵说“神韵”一词,早在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中就已出现。唐代诗论提到的“韵”,大多是指诗韵、诗章的意思,不涉诗论。明清时期,“神韵”一词在各种意义上被普遍使用。王士禛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还没有把它看成是诗歌创作的根本问题,到王士禛,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出来。他早年编选《神韵集》,有意识地提倡神韵说,归纳起来,大致可以看到他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即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王士禛提倡神韵,自有他的道理。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才有神韵。王士禛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