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
什么是光电效应介绍光电效应的应用
什么是光电效应介绍光电效应的应用知识点:什么是光电效应及其应用光电效应是物质在光照射下发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当光子(光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物质表面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时,电子会被激发并从物质表面逸出。
这个现象被称为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关键点:1.光的波动性: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光既可以看作波动,也可以看作由光子组成的粒子流。
2.光子能量: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与光的强度无关。
当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电子的逸出功时,光电效应会发生。
3.逸出功:逸出功是指电子从物质表面逸出所需的最小能量。
不同物质的逸出功不同,因此对光的敏感度也不同。
4.光电效应方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方程,描述了光子能量、电子逸出功和电子动能之间的关系。
方程为E = hν - W,其中 E 表示电子的动能,h 表示普朗克常数,ν 表示光的频率,W 表示逸出功。
光电效应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应用领域:1.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为人类提供了清洁、可再生能源。
2.光电器件:光电器件如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等,利用光电效应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3.激光技术: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和方向性。
激光技术在医疗、通信、测量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4.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广泛应用于光电通信、天文观测等领域。
5.光电子计算机:光电子计算机利用光信号进行信息处理和传输,具有高速、大容量、低能耗等优点。
6.光电效应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光电效应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还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了解光电效应及其应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光的性质,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
这些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如果光的频率为5×10^14 Hz,该金属的逸出功为2.3 eV,求该束光的最大光电子动能。
光电效应
当入射光频率降低到0 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零, 若入射光频率再降低,则无论光强多大都没有光电子产生,不 发生光电效应。0 称为这种金属的红限频率 (截止频率)。 (4)光电效应是瞬时发生的 实验表明,只要入射光频率 > 0 ,无论光多微弱,从光照 射阴极到光电子逸出,驰豫时间不超过 10-9 S ,无滞后现象。
二、经典物理学所遇到的困难
1、逸出功,初动能与光强、频率的关系
自由态 逸 出 功 束缚态
按照经典的物理理论,金属中的自由 电子是处在晶格上正电荷所产生的“势 阱”之中。这就好象在井底中的动物, 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是跳不上去的。
当光波的电场作用于电子,电子将从光波中吸取能量,克 服逸出功,从低能的束缚态,跳过势垒而达到高能的自由态, 并具有一定的初动能。
按照经典的波动理论,光波的能量应与光振幅平方成正比亦 即应与光强有关。因此,按经典理论,光电子的初动能应随入 射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实验表明,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光强无关,而只与入射光的 频率呈线性增加,且存在光电效应的频率红限。
2、 光波的能量分布在波面上,电子积累能量需要一段时 间,光电效应不可能瞬时发生。
2 .实验规律 在散射的 X 射线中,除有波长与入射波长相同的射线外, 还有波长较长的成分。波长的偏移量为
h 2h 2 0 (1 cos ) sin m0 c m0 c 2
λ
0
:入射波波长,λ:散射波波长 康普顿散射的波长偏移与散射角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散射角
从金属表面逸出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 v 呈线性增加。
(3)只有当入射光频率大于一定的红限频率0 时,才会产生 光电效应。
1 2 mv m eU a 2
U a k U 0
光电效应的三个公式
光电效应的三个公式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一些物质表面时,该物质会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光电效应是量子力学的基本现象之一,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公式进行描述和研究。
1. 光电效应方程(Einstein Equation):光电效应方程是由爱因斯坦在1905年基于光子论假设推导出来的,可以用来计算光电效应中的电子动能。
该方程如下所示:E=hν-Φ2.减少光电效应门槛的方法:减少光电效应的门槛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得材料对光子的吸收能力增强,提高光电效应的发生概率。
为了描述该方法,我们引入以下公式:Φ=hν-W其中,Φ为材料的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数,ν为光子的频率,W为光子的功函数。
该公式表明,逸出功可以通过光子的功函数进行补偿。
如果材料的功函数较大,那么对应的逸出功也较大,对光电效应的概率较低。
因此,减少逸出功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调整光子的功函数。
3.光电流方程:光电流是指在光照射下,从材料中流出的电流。
光电流方程用来描述光电效应中电子流出的电流强度,可表示如下:I = qnA其中,I为光电流,q为元电荷的电量(1.6×10^-19C),n为单位体积内光电子的数目,A为光照射的区域面积。
该方程表明,光电流的强度取决于单位体积内光电子的数目和光照射的区域面积。
该公式可以用来研究光电效应中的光电流特性和实验测量。
综上所述,光电效应可以通过上述三个公式进行描述。
光电效应方程用来计算光电效应中的电子动能,减少光电效应门槛的方法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功函数来调整逸出功,光电流方程用来描述光电效应中电子流出的电流强度。
这些公式为我们研究和应用光电效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高中音乐光电效应知识点
高中音乐光电效应知识点
1. 光电效应基本概念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会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质的重要证据之一。
2.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
实验发现,光电效应的主要特点包括:
- 光电流的强弱与入射光的强度呈正比;
- 光电流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光电流越大;
- 光电流与光的波长无关;
- 光电效应的过程是瞬间完成的。
3. 光电效应的应用
光电效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
- 光电池: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 光电管:利用光电效应进行信号检测与转换;
- 光电倍增管:利用光电效应来增强弱信号。
4. 波粒二象性及其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波粒二象性是指物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光电效应的解释需要运用波粒二象性,将光看作是由光子组成的粒子流,光子与金属表面的电子碰撞,使金属表面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逃逸出金属。
5. 光电效应与量子论
光电效应的发现对量子论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与经典物理学的波动理论相悖,只有引入量子论才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象。
总结:
高中音乐光电效应知识点包括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实验结果和应用;波粒二象性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光电效应对量子论的推动作用。
光电效应
光电发射器件具有许多不同于内光电器件的特点:
1. 电发射器件中的导电电子可以在真空中运动,因此,可以通
过电场加速电子运动的动能,或通过电子的内倍增系统提高光电探
测灵敏度,使它能高速度地探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成为像增强器
与变相器技术的基本元件。 2. 很容易制造出均匀的大面积光电发射器件,这在光电成像器 件方面非常有利。一般真空光电成像器件的空间分辨率要高于半导 体光电图像传感器。
生电流的现象。
p Bh+
n As+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
M etallurgical Junction
耗尽区
M E (x)
M
Neutral p-region
Eo
Neutral n-region
朩p
0
Wn
x
(e)
内建电场
M log(n), log(p) p po Wp Wn
(b)
Eo V(x)
Space charge region
下,将产生高密度的电子与空穴载流子,而遮蔽区的载
流子浓度很低,形成浓度差。 这种由于载流子迁移率
的差别产生受照面与遮
光面之间的伏特现象称 为丹培效应。
丹培效应产生的光生电压可由下式计算
KT n p n p n0 ln1 UD n p q n p 0 n 0 p
3. 光电发射器件需要高稳定的高压直流电源设备,使得整个探
测器体积庞大,功率损耗大,不适用于野外操作,造价也昂贵。 4. 光电发射器件的光谱响应范围一般不如半导体光电器件宽。
习题
什么是光电效应
什么是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物质激发出的电磁能量,经过电子辐射转化成电荷,形成光电信号的一种现象。
它不仅可以被用于日常的数据传输,更可以被用于电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以下是有关光电效应的科普文章,概括列出如下:一、什么是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又称作光电变换,是指物质中个体电子能够被电磁辐射激发,并改变自身能量状态,形成物质的质能转换的过程。
光电效应可以用来直接产生电荷,或者通过改变电荷分布来产生有效的电信号。
二、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根据米勒黎塞尔定律,电辐射的功率取决于频率的调谐度,也就是说,电辐射的功率比弱调谐电辐射功率大,高调谐电辐射的功率比低调谐电辐射功率大。
在光电效应发生的情况下,由于电子被辐射激发,其值实现了调谐变化,从而使电荷发生转移,形成光电信号。
三、光电效应的应用1、光电效应在信息传输中的应用:由于光电效应可以将物质力学形式的电磁辐射转换成更容易传播的电信号格式,因此用于信息传输当中,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数据量,缩短数据传输距离。
2、光电效应在电力转换中的应用:由于光电效应可以反向激发,从而可以用来把能量转换成电能量。
同时光电效应也可以制作电路板及改变其中的信号,从而控制发动机电机微调参数,并保持其工作的稳定。
四、光电效应的未来发展1、在未来,加强光电转换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光电器件的效率,从而减少节能照明技术的成本。
2、研究发展的光电联网技术,可以加强光通信,增强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并缩短信息传输的距离。
3、以光电转换原理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光电交互式应用技术,如在虚拟实验中,可以搭建基于光电技术的实现模拟真实情景的类比系统,以实现小规模模拟实验,大大节省因可以不用购置实验仪器及耗费巨资的实物实验环节。
总之,光电效应是一种重要的电子物理现象,具有很多的应用,并可以应用在宽泛的领域,如信息科学、电力转换、虚拟实验等等。
未来光电效应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在不同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从而实现它在未来发展和更大的潜几。
什么是光电效应
什么是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又神秘的现象,对其熟知也是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基础。
以下将集中介绍光电效应的本质和主要内容,以期普及其知识以提高受众的科学理解能力。
一、起源光电效应的起源可以归结为美国物理学家叶里·拉斐尔·盖罗(E.L.Galle)于1873年在《英国物理学家论文》上发表的“灯发射热和电量传导”论文。
该论文中,叶里·拉斐尔·盖罗首先指出,当紫外线照射到金属表面时,表面电荷即可被照射释放出来。
他用装有两个金属片的电容器来测量照射后产生的电荷,作出了有实验依据的结论,从而一举为光电效应建立了理论基础。
二、本质光电效应即指光照射到特定物质表面时在物质内部发生的电磁现象。
它是一种以光能量转换为电能量的过程,使粒子之间的能量交换受到调控,最终转为电信号或调制信号。
从物理上来讲,它是一种势能转换,由能量分布规律来保证转换的有效性。
通过等效电路原理对光电效应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把电路比作一个叠加在一起的活动电路,恰当地模拟光电效应,从而计算出光照射到特定物质表面,释放出来的电荷量。
三、应用(1)光电敏感系统。
光电效应的发现,为发展光电敏感装置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应用范围涉及安防的对比侦测技术,光学感知技术和照明驱动技术等,如运动检测,夜视成像,半导体照明等等。
(2)光电转换系统。
除了利用光电效应进行信号转换,用于触摸控制系统,还可以利用它进行信号传感。
通过触摸,用户可以操控设备,并自动对触摸方式、触摸运动及惯性等进行调节,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3)节能照明系统。
光电效应的发现,为LED照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广泛应用于各种道路灯,街灯,室内照明等,以提升照明效果,改善节能环保状况,降低照明成本等,并为城市夜景重塑出呈现光彩。
四、总结总之,光电效应是一种在物质表面发生的物理现象,它的发现为科学研究、新型电子元器件以及新型能源的发现提供了基础,其在科研和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电效应
3、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 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从光电管阴极射出的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动能,
为了测量光电子的动能,可以在光电管的两个电
极上加上反向电压,如图所示,用于阻止光电子
到达阳极。
第二章 波粒二象性 第一节 光电效应
实验
一、光电效应
❖ 1.什么是光电效应? 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
称为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 子。
疑问:光电子的发射与什么因素有 关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来 认识一种光学器件。
光电管
1.光电管就是利用光电效应把光信号转变 成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
巩固练习
1、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 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 射锌板时,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如图 所示,这时 ( B )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2、若用绿光照射某种金属板不能发生光电效 应,则下列哪一种方法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 电效应( )
❖ 4.光电流强度的决定因素:当入射光频率ν>ν0 时,光电流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A.光电子的动能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B.光电子的初速度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6、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 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 )
A.改用红光照射
B.增大绿光的强度
D
C.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探究光电流的大小
不同形式的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一种物质上时,会使这种物质产生电流。
光电效应有两种形式:直接光电效应和间接光电效应。
直接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一种半导体材料上时,会使这种材料产生电流。
这种光电效应是由于半导体材料的特殊电子结构所致。
间接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一种物质上时,会使这种物质产生电流。
这种光电效应是由于光照射所产生的热能而致。
此外,光电效应还可以分为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
内光电效应又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外光电效应亦称为光电子发射效应。
扩展资料:
利用光电效应进行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材料选择与设计:
o有机半导体材料应该具有广泛的吸收光谱范围,以便最大程度地捕获太阳光的能量。
o材料的电荷传输性能至关重要,设计材料的分子结构,以促进电子和空穴的迁移,是一种关键方法。
o材料的能级结构应与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之间的能级对齐,以便实现高效的电荷分离和传输。
o研究人员需要考虑材料的稳定性,包括对光照、湿气和氧化等外部环境条件的抵抗力,稳定性改进可以通过材料的合成和化学修饰来实现。
o共混材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混合而成,以提高光吸收和电荷分离的效率。
通过调整不同材料的比例,可以优化电池的性能。
•界面工程:
o电池中的界面层(例如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的选择和设计对电荷分离和电流传输也至关重要。
合适的界面工程可以减小电荷复合并提高电子和空穴的抽运效率。
光电效应
式中(1/2)mv^2是脱出物体的光电子的初动能。
金属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这是金属的特征,因而对于金属来说,I项可以略去,爱因斯坦方程成为hυ=(1/2)mv^2+W 假如hυ<W,电子就不能脱出金属的表面。
对于一定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最小光频率(极限频率) u0。
由hυ0=W确定。
相应的极限波长为λ0=C/υ0=hc/W。
发光强度增加使照射到物体上的光子的数量增加,因而发射的光电子数和照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算式在以爱因斯坦方式量化分析光电效应时使用以下算式:光子能量= 移出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被发射的电子的动能代数形式: hf=φ+Em φ=hf0 Em=(1/2)mv^2 其中h是普朗克常数,h = 6.63 ×10^-34 J·s,f是入射光子的频率,φ是功函数,从原子键结中移出一个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f0是光电效应发生的阀值频率,Em是被射出的电子的最大动能, m是被发射电子的静止质量,v是被发射电子的速度注:如果光子的能量(hf)不大于功函数(φ),就不会有电子射出。
功函数有时又以W标记。
这个算式与观察不符时(即没有射出电子或电子动能小于预期),可能是因为系统没有完全的效率,某些能量变成热能或辐射而失去了。
爱因斯坦因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于外光电效应的电子元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能将一次次闪光转换成一个个放大了的电脉冲,然后送到电子线路去,记录下来。
内光电效应当光照在物体上,使物体的电导率发生变化,或产生光生电动势的现象。
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光伏效应)。
单光子光电效应我们常说的光电效应为单光子光电效应,每个电子同一时间只吸收一个光子。
多光子光电效应当单位体积内同时相互作用的能量子的数目大到使得发射光的能量子可以从几个入射能量子中取得能量,这就是多光子光电效应1931年,M.Göpper-Mayer用量子力学计算了辐射与原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的问题,预言了在足够高的光强下,多光子吸收即多光子光电效应是存在的。
光电效应的概念
光电效应的概念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会发射出一种电子,称为光电子。
这一现象首先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在1887年首
次观察到。
光电效应的关键是光子的能量。
当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表面的解离能时,光子与金属表面的电子发生碰撞,将能量传递给电子,使其从金属中解离出来,并形成光电子。
光电效应的一些重要特征包括:
1. 光电子的动能与入射光子的能量成正比,与光的强度无关。
2. 存在截止频率,低于该频率的光无法引起光电效应,不论光的强度如何。
3. 光电子的发射是瞬时的,即光照到金属表面后立即发射出光电子。
4. 光电子的发射量与入射光子的强度成正比,但与光的频率无关。
光电效应在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太阳能电池中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以及在光电子器件(如光电倍增管和光电二极管)中利用光电效应进行信号检测和放大。
光电效应的原理
光电效应的原理一、引言光电效应是指金属或半导体表面受到光照射时,会发生电子的发射现象。
这个现象在物理学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量子论的正确性,而且也是光电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基础。
二、经典物理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在经典物理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来解释光电效应。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当一个电磁波通过一个介质时,它会激发介质中的自由电子振动。
这个振动会导致自由电子向外移动,并产生感应电流。
然而,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当我们改变入射光的频率时,所观察到的最大反向电压并不随着入射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个结果与经典物理学预测出来的结果不符。
三、量子力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在量子力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波粒二象性来解释这个结果。
根据波粒二象性理论,所有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因此,光也可以被看作是粒子(光子)的流动。
当一个光子与金属或半导体表面相互作用时,它会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表面上的电子。
如果这个能量大于电子所绑定的能量,那么这个电子就可以逃离金属或半导体表面,并形成自由电子。
四、光电效应的公式根据量子力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E = hf其中,E表示一个光子的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f为光的频率。
这个公式说明了入射光的频率和电子逸出所需的最小能量之间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
另外,我们还可以得到以下两个公式:Kmax = hf - φI ∝ I0e-αd其中,Kmax表示逸出电子所具有的最大动能,φ为金属或半导体表面对于自由电子的束缚势垒高度。
第二个公式则是描述了入射光穿过介质时衰减程度与介质厚度之间存在着指数关系。
五、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金属或半导体表面受到入射光照射时,光子会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表面上的电子,如果这个能量大于电子所绑定的能量,那么这个电子就可以逃离金属或半导体表面,并形成自由电子。
这个现象被称为光电效应。
在量子力学中,我们可以用波粒二象性来解释这个现象,并得到相应的公式。
光电效应
1 2 mvm eU a 2
1 2 mvm ek eU 0 2
按光的波动说,金属在光的照射下,金属 中的电子受到入射光振动的作用而作受迫 振动,这样将从入射光中吸收能量,从而 逸出表面,逸出时初动能应决定于光振动 振幅,即取决于光强,光强越大,光电子 初动能就越大,所以光电子初动能应与光 强成正比。但是,实验结果表明,光电子 初动能只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强无关。
而线性增大。
2.0
1.0 0.0 4.0 6.0
Cs
Na
Ca
U a k U 0
8.0 10.0 (1014Hz)
从图示可看出:不同材料的图线的斜率相同,相 互间仅为平移。k与金属材料种类无关,U0与金 属材料种类有关
i
Ua3 Ua2 Ua1
3 2 1
U
U a k U 0
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光电子的初 动能+逸出功
1 2 mvm h W 2
与前面的实验规律比较
爱因斯坦光 电效应方程
1 2 mvm ek eU 0 2 1 2 mvm ek ek 0 2
h ek
W eU 0
U0 h 0 h W k
红限频率
W W 0 h ek
答:反冲电子动能为0.10Mev
3、光子的能量、动量、质量(粒子性特征) 能量:
h h
c
h h h 质量: m 2 2 Tcc c c c h h 动量: p mc c c
四、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1、同时具有,都是光的本性;
mc
2
2、 不同时显现;
五
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
什么是光电效应
什么是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束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如果光的能量足够大,就会使金属表面上的自由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被释放出来的现象。
这个现象是在金属内部的电子受到光的能量激发后逸出金属表面的过程。
光电效应的关键特点包括:
1. 光子能量:光电效应发生时,需要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即克服金属对电子的束缚能力)。
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由普朗克关系 E=hf(其中 E 是光子的能量,ℎh 是普朗克常数,
f 是光的频率)确定。
2. 光电子:当光子击中金属表面时,如果其能量大于逸出功,就会导致金属表面上的电子被释放。
这些被释放的电子被称为光电子或光电子。
3. 电子动能:被释放的光电子会带有动能,其动能等于光子的能量减去金属的逸出功。
这些电子可以形成电流,从而产生光电流。
光电效应是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实验之一,它对于理解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理论解释是量子理论的一个里程碑,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后来的量子理论和光电子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关于电磁波入射到物体表面导致其电导率变化的现象,或电磁波辐射入射到物体表面导致其内部产生电动势的现象,详见“内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示意图:来自左上方的光子冲击到金属板,将电子逐出金属板,并且向右上方移去。
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是指光束照射在金属表面会使其发射出电子的物理效应。
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要发生光电效应,光的频率必须超过金属的特征频率。
1887年,德国物理学者海因里希·赫兹发现,紫外线照射到金属电极上,可以帮助产生电火花。
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论文《关于光产生和转换的一个启发性观点》,给出了光电效应实验数据的理论解释。
爱因斯坦主张,光的能量并非均匀分布,而是负载于离散的光量子(光子),而这光子的能量和其所组成的光的频率有关。
这个突破性的理论不但能够解释光电效应,也推动了量子力学的诞生。
由于“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爱因斯坦获颁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研究光电效应的过程中,物理学者对光子的量子性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对波粒二象性概念的提出有重大影响。
除了光电效应以外,在其它现象里,光子束也会影响电子的运动,包括光电导效应、光伏效应、光电化学效应(photoelectrochemical effect)。
理论概述光束里的光子所拥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假若金属里的自由电子吸收了一个光子的能量,而这能量大于或等于某个与金属相关的能量阀值(称为这种金属的逸出功),则此电子因为拥有了足够的能量,会从金属中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注1]若能量不足,则电子会释出能量,能量重新成为光子离开,电子能量恢复到吸收之前,无法逃逸离开金属。
增加光束的辐照度(光束的强度)会增加光束里光子的密度,在同一段时间内激发更多的电子,但不会使得每一个受激发的电子因吸收更多的光子而获得更多的能量。
换言之,光电子的能量与辐照度无关,只与光子的能量、频率有关。
光电效应
一、什么叫光电效应?什么是内、外光电效应?什么是单光子、多光子光电效应?什么事电光效应?1、光电效应: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也就是光能量转换成电能。
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
这一现象是1887年赫兹在实验研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时偶然发现的。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霍尔瓦克斯(Wilhelm Hallwachs)证实是由于在放电间隙内出现荷电体的缘故。
1899年,J·J·汤姆孙通过实验证实该荷电体与阴极射线一样是电子流。
1899—1902年间,勒纳德(P·Lenard )对光电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命名为光电效应。
1905年,爱因斯坦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用光量子理论对光电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解释。
1916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精密的定量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从而也证明了光量子理论。
2、内、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是被光激发所产生的载流子(自由电子或空穴)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使物质的电导率发生变化或产生光生伏特的现象。
外光电效应是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形成真空中的电子的现象。
3、单光子、多光子光电效应:我们常说的光电效应为单光子光电效应,也就是每个电子同一时间只吸收一个光子;当单位体积内同时相互作用的能量子的数目大到使得发射光的能量子可以从几个入射能量子中取得能量,这就是多光子光电效应。
4、电光效应:电光效应,是将物质置于电场中时,物质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显示出光学各向异性,物质的折射率因外加电场而发生变化的现象为电光效应。
电光效应包括泡克耳斯(Pockels)效应和克尔(Kerr)效应。
电光效应是指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显示出光学各向异性的效应。
二、光电效应为什么能测普朗克常量? 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上时,可以使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下节课再见
光电效应
一、三个基本概念 二、光电效应发生条件及性质 三、光电效应方程
补充:
一、 光
光照强度——的,而是一份一份的, 每一份叫做一个一个光量子,简称光 子,它的能量表达式为E=h×v h为普朗克常量,数值为6.63×10 -34 v为该种光的频率
hv>w=hv。
容易得出,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是:
v>v。
三、两大性质
瞬时性
光电效应发生的过 称用时非常短暂, 数量级仅为10-9。
发生与否与光 照强度无关
光照强度是一个数 量概念,而发生光 电效应是跟能量密 切相关的,与数量 无关。
光照强度
• ⒈光照强度不会影响光电效应的发生。 • ⒉光照强度会影响光电流的强度,在一 定的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电流越 强。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则不成立。
一、三个概念
光电效应: 用光去照射物体时,物体发射出
电子的现象。
逸 出 功:原子的最表层电子逃逸出来所要 克服原子核所做的功。W=hv。 极限频率:原子最外层电子克服原子核的束缚
逃逸出来所吸收光的频率(用v。表示)。
二、光电效应发生条件
推导: 要发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提供的能量必须要 大于逸出功,才能使电子发射出来,即:
• 二、原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核外电子在原 子核的束缚力作用下在不同的能级上运动着, 离核越近,受到核的束缚力越强,要克服核的 束缚力做的功也就越多。当用一束光去照射原 子的时候,电子会因为吸收了光能而发生能级 的跃迁,当这束光的能量足够大的时候,电子 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逃离出来。
四、光电效应方程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方程,如下:
E =hv-w(E 为最大初动能)
K K
例题:
• 判断以下几个选项是否正确 • A 用一束红光照射某金属原子,发生了光电效 应,如果使其光照强度减半,依旧可以发生光 电效应。 • B 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光电子 也就越多。 • C 如果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在一定的范围内, 光照强度越强,光电流越强。 • D 已知入射光的频率和某金属的极限频率,便 可求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