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诗文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 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 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 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 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板书
雁去
上阕写景
边声 孤城
渲染荒凉
渔借 异
长烟 落日
萧瑟气氛

景 抒
傲情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下阕抒情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 报国之情
随堂练习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找出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的句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 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 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 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现存词六百 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词四首
1.渔家傲·秋思
作者简介
渔家傲·秋思:“渔家傲”是词牌名, “秋思”是词的标题,概括了词的主要内 容,表明这首词写的是秋日寂寞凄凉的思 绪。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 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 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 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 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 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即 作于知延州时。
4.从写景的角 度赏析“四面 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 落日孤城闭” 。
示例:①选景典 型生动,边声嘈 杂,号角呜咽, 千嶂、长烟、落 日、孤城,展现 了边塞特异的风 光。②渲染了浓 厚的悲凉气氛, 为下阕的抒情蓄
势。
5.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 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表达了词人思念 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悲凉之 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 、 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思念家乡”、“功业难 成”、“凄凉悲苦”、“愤懑不平”,答对两点即可 )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 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 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 射杀西夏军队!
赏析词句
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 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 “狂”“老狂”自况。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 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 ”,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流 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 会。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 怜白发生!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 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当 为“壮”也。
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 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 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 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一心想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
赏析词句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 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 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挑灯 ”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 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
诵读课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 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朗读指导
上阕:描写场面,朗读节奏要稍快,声音要洪
亮。
下阕:抒发豪情,朗读声调要高亢,气势豪迈

听我描述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 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 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 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合作交流
1.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 ?
哀伤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为什么会这样?词中哪句点明了原因?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是全词的核心,作者揭示了自己和征夫们的的矛 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 业难成而不甘归退。
3.品析“浊酒 一杯家万里” 一句中“一杯 ”和“万里” 的妙处。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 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 周国平
板书
江城子 ·
密州出猎
上阕:出猎→狂 下阕:请战→忠
赤胆忠 心
课堂检测
1.请你在上阕中找出表现苏轼豪迈气概的句子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2.表现太守年愈长而志弥坚的句子是哪句 ?“鬓微霜,又何妨!” 3.找出表现作者希望再展宏图为国立功的句子。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
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
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个“卷”字,
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
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 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 图啊!
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 郎。
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 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 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狩猎 的壮阔场面,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勃 发的英雄气概。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 是什么?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 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 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 作了铺垫。
3.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 、“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 情怀?
“遣冯唐”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能够重用 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情怀。“射天狼 ”表达了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 情壮志。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天狼”,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
队。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 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 志。
品读领悟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你知道词 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小结诗词
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 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久弥珍的名篇 。
1.同样面对仕途的打击,相较于苏东坡而言:
柳宗元 太忧郁; 白居易 太伤感; 屈 原 太悲壮; 柳 永 太缠绵。
2.面对厄运,我们更乐于选择苏东坡的
潇洒飘逸 、超拔洒脱、乐观开朗、豪情满怀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 ;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 ,就排成整齐的队伍。
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 ,这个“秋”字用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 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 称“济南二安”。
“破阵子”,是词牌名;“为陈 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词的题目 。陈同甫,是辛弃疾的挚友。题目 的意思是:我为陈同甫写下这首壮 烈的词寄送给他。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 信州(今江西上饶)。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 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 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两 人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但抗金计划后来全 部落空。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3、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 何妨!
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 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 ,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 !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 英雄本色。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 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 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
描写边塞黄昏 的苍凉景色: “边声连角起 ”表明战事紧 ,“孤城闭” 暗示敌强我弱 。
“艰 浊 酒 ” 表 明 边 塞 生 活 的 苦乡 , “ 家 万 里 ” 表 现 了 思 之慨叹切功。业未建,边患未除,归
乡无期。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浓 白霜,更使人惆怅难眠。
“不寐”的是将军也 是征夫,流下的是思 念家乡的泪,更是功 业无成、壮志未酬的 英雄泪!
3.上下阕分别写什么?
上阕侧重 --- 写 景 下阕则侧重--- 抒 情
品读赏析 “塞下”点明了地点 塞下秋来风景异 ,“秋来”点明了时 间,“异”字统领全 词。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 衡阳雁去无留意 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
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
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四 ,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 。烟落日孤城闭
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 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 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 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 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 ,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 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 、“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诵读诗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
1.听读
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2.自由朗读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指名学生朗读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
4.齐读
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初步感知
1.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 点?
描写塞下秋景。
用一个“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
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 八大家”之一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解题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连续上书反对 王安石变法,无效果,苏轼乃自请外任。先在杭州任通 判,熙宁七年(1074年),又从杭州来到密州任知州 。他虽在地方任官,却一直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在 朝廷任职,以便大济于世。熙宁八年(1075年)冬, 密州久旱,密州知州苏轼到常山祭祀祈雨。回来的路 上,与同官梅户曹在铁沟会猎,随后写了这首出猎词 ,抒发自己的志向。
2.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 A、衡阳雁去无留意
“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这是 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秋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 这是与家乡大“异” 的。
B。、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 敌人强恶,戒备森严。再加上群山连绵,狼烟落 日,构成一幅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这与内 地的繁华的景象迥然有“异”的。
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
2.写边塞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 :衡阳雁去无留意 3.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
(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
千嶂里,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落日孤城闭。
4.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 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夜寒霜重,笛声凄然的句子 :羌管悠悠霜满地。 6.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 ,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句子:
诵读课文
huī zhì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自读课文,结合文中注释,理解词义, 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 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