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精神病健康知识讲座
精神疾病专题知识讲座

精神疾病专题知识讲座
第10页
四 早发觉早治疗主要性
早发觉早治疗可能中止病人脑内病理改变过程,阻断疾病进展。 (脑功效损害、不可逆、难治性)。
我国外大量研究表明: 治疗越早,预后越好。不但可消除发作时精神症状,控制
病情发展,取得好近期疗效,而且可改进远期结局。反之,延 误治疗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差,病情轻易慢性化,造成精神 残疾。
精神疾病专题知识讲座
第27页
十四 抗精神病药品会成瘾吗?
所谓“成瘾”( “依赖”),是指一个人对 某种物质需求不停增加,服用以后就感到舒适, 长时间不用就会全身难受,比如烟瘾、酒瘾、 毒瘾、药瘾等。
在精神药品中,只有抗焦虑药(就是安眠药) 可能成瘾,抗精神病药等其它三类药品是不会 成瘾。
精神疾病专题知识讲座
培养活泼、开朗、坚强性格——有利于精神疾病 预防
精神疾病专题知识讲座
第4页
三 精神疾病分类与种类
广义——泛指全部各类精神障碍,包含严重精神病、神经症、 精神发育不全和人格障碍等;
狭义——仅指精神障碍较为严重一组疾病。
精神疾病
(严重程度)
精神疾病专题知识讲座
轻性精神病
重性精神病
第5页
三 精神疾病分类与种类
依据患者情况选择含有不一样镇静作用药品。
精神疾病专题知识讲座
第29页
十六 常见抗精神病药种类
抗精神病药品主要分为二大类:
第一类为传统(经典)抗精神病药品,包含氯丙嗪、奋乃静、 氟哌啶醇、舒必利、泰尔登、三氟拉嗪、五氟利多等药品。
第二类为非传统抗精神病药品,也称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包含 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
精神疾病专题知识讲座
精神病知识讲座

患者,男,24岁,近一年来, 患者感大脑被人控制了,思维 和情感都不是自己旳,自己就 像一种机器人一样。患者描述 称:“我旳大脑被外星人用电 磁波控制了,他们让我想什么 我就得想什么,让我哭我就得 哭,让我笑我就得笑。我一点 自由也没有。”
PART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与传染性疾病不同,大多数所谓旳功能性精神障碍,目前我们还没有 找到确切旳病因和发病机制。但我们能认识到,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 一样,均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原因相互作用所致。脑与精神不可 分割,脑是产生精神活动旳器官,正常和异常旳心理现象均起源于脑。而 心理社会等外界环境原因,也影响着我们日常中旳多种心理现象。
B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1、主动谋求政府 部门对精神障康复 工作旳注重和支持 ,协调各有关部门 构建精神障码防治 康复体系。
3、建立多种工、治 疗站,对患者进行多 种康复训练,同步进 行健康教育和疾病溶 询,使患者早日恢复 家庭生活和社会功能
5、关心和满足患者旳 合理要求,注重心理、 社会环境对疾病顶后, 复发旳影响,要善处理 患者旳工作与就业问题 。这对患者良好心理状 态和社会功能旳维持有 主要作用。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旳要点是预 防疾病复发,做好精 神障碍患者旳康复训 练,最大程度地增进 患者生理、心理、社 会和职业功能旳恢复, 降低功能残疾,阻断 疾病衰退旳进程,提 升患者旳生活质量, 力求回归社会。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精神病有关知识讲座
疾病类型
器质性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颅内感染所致旳精神障碍 颅脑外伤所致旳精神障碍 颅内肿瘤所致精神障碍 癫痫病性精神障碍 梅毒所致精神障碍 HIV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病知识讲座

3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普及心理健 康知识,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 力。
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意识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01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
训,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02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
精神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精神因素如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可以影响身体健康,包括免疫系统和心血管 系统等方面。一些身体疾病可能也与精神因素有关,例如肠易激综合征和慢 性疼痛等。
精神健康与其他健康问题
相互影响
精神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相互影响。一方 面,身体疾病可能对精神健康产生负面影 响,例如疼痛、慢性疾病和药物副作用等 可能导致情绪和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精 神健康问题也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例如焦虑和抑郁可能导致身体症状和疼痛 等。
如社交技能、职业技能、自我管理技能等, 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健康生活方式
情绪管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规律作 息、适度运动等。
学会识别和管理情绪,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 和焦虑。
家庭与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
家人应了解精神病知识,为患者提供情感 支持和监督。
就业支持
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
精神病知识讲座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精神病基础知识 • 精神病的治疗与康复 • 精神病的预防措施 • 精神病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 结论与展望
01
精神病基础知识
定义与症状
定义
精神病是一种心理障碍ຫໍສະໝຸດ 由不同原因引起,导致个体的思维 、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影响其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精神病知识讲座讲稿(合集5篇)

精神病知识讲座讲稿(合集5篇)第一篇:精神病知识讲座讲稿精神病知识讲座讲稿精神病的概念精神病是神经性失调的恶化与加剧。
故此在这个阶段,一般也可以说是丧失了理智或陷入了癫狂,病人通常缺乏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而许多时候是需要留院治疗以及被看管,以免做出对自己及对别人的伤害举动来。
即使精神病多半被认为是精失调加深的结果,充其量只是在病情方面有程度上的不同而已。
但是,两者之间其实仍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最重要者,精神性失调患者无论其病的深浅,其心志仍是保持在现实生活中的,他们保持着与现实的接触,也不会脱离了现实;而精神病患者则不然,他们已用幻想取代了现实,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幻觉的世界中,他们听到的可能是自己的幻想,看见的也可能只是他们自己幻想。
精神性失调者喜欢讲述自己的病症,并缅怀过去的健康,而且相信自己终会复原;而精神病人则不相信自己有病,倘若有人指出其行为怪异,病人通常会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坚持自己是正常的,甚至倾向于相信是别人诬害他。
前者虽常抱怨自己陷于崩溃,但他们却少有真正的崩溃,他们会继续社交活动并从事工作,也能保持对认识的人、时间、地点有清楚的概念;后者则不如此,他们可能有整个崩溃的情况,并产生完全的混乱,不能保持社交及工作,因为他们可能有整个崩溃的情况,并产生完全的混乱,不能保持社交及工作,因为他们可能做出伤害他人及自己的举动,因而要接受看管和照料,同时他们对于人、时间、地点的概念也模糊不清,甚至完全失去对这方面的认知。
曾有人研究精神病的发病与年龄、性别、智力及职业等关系,得出第一次发病入院治疗的人平均年龄是46岁;在性别方面,则男性大大超过女性;在城市居住者其发病率是2倍于住在乡村的;而人种方面则与发病没有明显的相关。
在医学上,生理性的病因也是形成精神病的原因之一,诸如一些头部受伤的人,脑部生瘤或受病菌侵染使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又或者在血液供应方面有问题,使脑发育不健全;药物及毒素也可引致神经受到破坏;又如若干含有促使神经活动成分的药物,如迷幻药、大麻等,因其有害机体,打乱了体内正常的化学反应,产生变化异常,便会发生幻觉一类的精神病。
精神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83356

精神病防治知识讲座讲义什么是精神病及具体表现?(1)是指各种有害因素所致的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
(2)精神病具体表现:为﹑思维﹑注意﹑记忆﹑情感﹑行为和意志智能以及意识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
鉴于的复杂性和科学技术的限制,目前医学上诊断精神病较多还是依赖经验和病史采集的完整性和,如果要判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思维﹑情感和行为如果一个人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中的表现难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其本人也难以自圆其说;同时,这些精神活动的偏离又是以、妄想、行为紊乱为主要表现,这样的精神活动就具有精神病性特征。
(二)、丧失现实检验能力凡是智力正常的思维、行为总是要受到法则的约束,也就是说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忽视这一点,对自己的言行无所顾忌,是非不分,这种现实检验能力的丧失,常常是精神病的重要特征,在临床上称之为无或无内省力,表现为否认自己有精神病,不接受治疗。
(三)、影响个人或周围环境这种偏离的言行常常严重地影响﹑工作和学习,表现为不能适应和,工作和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四)、偏离持续时间以某个时间为界,精神状态前后判若两人,这种偏离的精神活动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判断都要具备病程这一观察指标,只有达到相应的病程,才可以诊断为某种精神疾病,例如规定病程两周以上,为一个月。
符合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我们就可以判定其患有精神病。
精神病一般具有治愈率低,易复发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其的下降或丧失。
所以一旦确定患有精神病,应早期积极治疗,预防复发,才能使病人尽早回归社会。
二、精神病的分类对于分类各国的标准不同,我国古代将精神病分为“癫、狂、痛”三类,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的分类逐渐系统化,也确定了许多病种和不少病型。
目前我国对的习惯分为十四种。
1.;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等因素所致。
2.躯体疾病伴发的: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或代谢产物堆积,或水与紊乱,从而继发脑功能紊乱。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第二期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第二期作者: 日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第二期莲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0月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2017年 10月 20 日 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活动主题:精神病的治疗和控制组织者:莲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精神病患者及 接受健康教育人数:35人家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40份活动内容:1. 精神病致病因素2. 精神病常见类型3. 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方法活动总结评价:参加讲座的患者家属了解了精神病人的致病因素与患者家属对病人用药 安全的了解。
知晓率:94% 满意率:93%存档材料请附后□书面材料□图片材料 □印刷材料 □影音材料 □签到表□其他材料填表时间:2017年10月20日活动地点:莲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讲人:胡东方填表人(签字):负责人(签字):计划为了加快建设爱心健康社区,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真正把健康知识送到千家万户,特别是让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和提高精神病防治健康知识,特举办2017年第二期精神病健康知识讲座。
现通知如下:时间:2017 年10 月20 日09 : 00 - 10 : 30 地点:莲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讲座内容:1).精神病致病因素2).精神病常见类型3).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方法授课人:胡东方参加人员:本辖区居委会卫生室村医及精神病患者家属积极参加。
莲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10-20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 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 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近些年利用中医药在临床上取的进展性 突破,中医激活平衡调控三联疗法一通过补精益气、调节神经细胞扰 乱、丘脑、大脑分泌异常、三效合一,从内及外整体调理治疗,据临 床数据显示患者只要坚持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精神病健康知识讲座

精神病健康知识讲座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精神病健康知识讲座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精神分裂症的病象都是变态心理,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十分繁杂,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不仅不同的病人症状不一样,就是同一病人,每次患病及同次患病的不同时期也表现不一样,但如能掌握其“万变不离其宗”的要领,就可以把这个病区别出来。
该病的主要表现是精神活动(也称心理活动)脱离现实,在知觉、情感、思维及意志行为之间互相不协调及互相影响,而导致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适应能力降低,因此常不能维持原来的学习工作能力,原来的生活习惯方式也变为异常。
临床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有:一、早期大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缓慢起病,许多病状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
最早被发现很多时候独自呆坐似在思考问题,生活较前懒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常漫不经心,学习成绩下降,与其谈话话题不多,语句简单、内容单调,逐渐对人冷淡,疏远亲人,本来很有兴趣的事物也不感兴趣。
偶然可发现有一两句话不可理解或“牛头不对马嘴”,或有时有点奇怪的行为。
如突然发怒摔烂东西,或为一点小事执拗与人纠缠不休,无理取闹,莫名其妙地伤心落泪或欣喜。
此时常易被误会为“思想问题”或性格改变。
有部分患者会诉说:时有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全身疲倦无力等不适,也有表现为怕脏,反复洗手,无故心慌恐惧,心烦意乱等,也常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
部分患者可因躯体有病或精神受刺激等因素诱发,突然出现失眠、兴奋、言语与行为明显异常,少数会出现短暂意识不清并有片断性幻觉妄想或呆着不动成为木僵状态等。
二、充分期此期为精神分裂症明显显露特征性病状时期,其表现如下:1.思维障碍也称联想过程障碍,较轻病状时为思维散漫,病者讲话或写文章时,每句话文法结构尚通顺,但上下句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连贯性,因而整段讲话或文章使人无法理解其中心内容。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02
精神病的常见症状
心理症状
情绪波动
记忆障碍
患者可能表现出情绪高涨或低落,或 者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恐惧等 。
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遗忘等症 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思维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思维混乱、妄想、幻觉 、思考障碍等症状,难以进行正常的 思考和判断。
行为症状
行为异常
患者可能表现出异常的行为,如 自残、攻击他人、离家出走等。
减少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和排斥
01
通过教育,使公众了解精神病患 者的困境和需求,促进社会接纳 和包容。
02
减少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和排斥 ,为他们创造一个友善的社会环 境,促进其康复和融入社会。
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率和康复水平
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精神病的科学治疗方法和康复途径,提高治疗率和康复水 平。
等。
精神病的特征是患者出现异常的 情绪反应、思考障碍、行为问题
和认知障碍。
精神病的诊断需要由专业医生进 行,依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体
格检查。
精神病的类型
01
02
03
抑郁症
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患 者长时间感到悲伤、绝望 和失去兴趣。
焦虑症
一种情绪障碍,患者经常 感到紧张和不安,担心未 来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
参加精神病患者的支持团体,与其他患者 交流经验,获得理解和支持。
政策与法律保障
宣传教育
了解和利用相关政策法律,维护患者的权 益和利益。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精神病的认识和 理解,减少歧视和排斥。
05
精神病的认识误区与澄清
精神病不是道德问题
精神病是一种疾病,与道德品质无关。不应将精神疾病患者视为道德败坏或缺乏良 知的人。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介绍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障碍,其可引起人们的情感、思维和行为出现异常。
精神病的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情绪不稳定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自杀和伤害他人的行为。
为了提高公众对精神病的认识,促进精神健康教育,本讲座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
精神病常见症状1. 幻觉:出现听觉、视觉或触觉上的幻觉,例如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看到不存在的人物等。
2. 妄想:产生不合理、不真实的信念,例如认为自己被追杀、被监视。
3. 情感不稳定:情绪波动大,经常出现焦虑、沮丧、激动等情绪。
4. 社交退缩:害怕与他人交流,避免社交活动。
5. 思维紊乱:思维杂乱无章,难以理解和跟随他人的意思。
精神病的治疗和康复精神病一旦发现,应及早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通过给予患者特定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和改善心理状态。
心理治疗则通过与患者进行心理交流和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应对策略。
除了专业的治疗,患者的家人和社会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家人可以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逐渐恢复健康。
社会应该提供一个友好和包容的环境,减少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和排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如何预防精神病虽然精神病的发病原因不完全清楚,但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精神病的发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保持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学会应对压力,避免过度的紧张和焦虑。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避免使用和过度饮酒。
及时处理和解决个人和家庭中的问题,减少精神压力。
精神病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精神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促进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关爱和支持。
希望通过本讲座,能够提高公众的精神健康意识,减少精神病的发病率,为大家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第一章什么是精神病?1.1 精神病的定义精神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疾病,常常导致患者与现实世界脱离联系。
1.2 精神病的分类常见的精神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每种精神病都有其独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1.3 精神病的症状精神病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幻觉、妄想、社交退缩、自杀倾向等。
不同的精神病症状各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第二章精神病的危害及影响2.1 对患者的影响精神病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患者常常出现自卑、焦虑、失眠等问题。
2.2 对家庭的影响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常常面临着重负担,需要承担照顾患者、协助治疗以及面对社会的压力等问题。
2.3 对社会的影响精神病患者由于病情影响,往往不能正常工作和社交,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体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
第三章精神病的预防与治疗3.1 精神病的预防精神病的预防包括加强心理健康意识、合理安排生活、规律锻炼等。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干预患者。
3.2 精神病的治疗精神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认知重建和情绪调节。
3.3 精神病的康复第四章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关爱4.1 理解和包容家庭成员要理解患者的困扰与症状,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包容,共同面对困境。
4.2 提供支持和照顾家庭成员要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照顾,帮助他们进行日常活动和社交。
4.3 寻求专业帮助如有需要,家庭成员应积极寻求专业的医疗和心理支持,共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第五章精神病的社会支持5.1 精神病医疗资源的完善社会应加强对精神疾病的重视,提供充足的精神病医疗资源,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诊断和治疗。
5.2 精神病患者的社会融入和康复社会应关心患者的康复需求,提供适当的职业培训和工作机会,帮助患者恢复工作能力,增加自信心。
5.3 提供心理支持和宣传教育社会应开展针对精神病的心理支持和宣传教育活动,增加公众对精神病的了解,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精神科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

精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内容前言精神健康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因此了解和关注精神健康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提升公众对精神健康教育的认知和理解,本文将介绍一些精神健康知识, 并提供相关建议。
什么是精神健康?精神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和情感上的良好状态。
它涵盖了个体的思维、情感、行为、社交关系等各个方面。
具备良好的精神健康有助于人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并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挑战和压力。
影响精神健康的因素1. 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基因、人格特质、个人历史等。
个体的遗传背景和个人经历可以对精神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患上精神疾病的风险;同时,不良的个人经历如童年虐待、丧失亲人等也可能对精神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如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对精神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稳定的社会关系可以提供支持和安全感,从而提升精神健康水平。
相反,不稳定的家庭环境、虐待、欺凌等社会问题可能导致心理创伤和心理健康问题。
3. 生物化学因素神经递质在调节情绪和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化学物质的不平衡可能导致精神健康问题。
例如,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存在血清素水平低下的问题。
4.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包括自尊、自我形象、认知方式等。
良好的自尊和积极的自我形象有助于维持精神健康。
同时,健康的认知方式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
如何促进精神健康?1. 建立支持系统建立稳定的支持系统对于精神健康至关重要。
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也有助于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
2. 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维护精神健康非常重要。
保持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有规律的运动,都有助于提升情绪和减轻压力。
3. 学会应对压力压力是每个人生活中都难以避免的一部分。
学会应对压力是维护精神健康的关键。
一些应对压力的技巧包括积极应对问题、表达情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等。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引言概述:
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的目的是向大众传授相关知识,提高对精神病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和社会融入。
本文将从精神病的定义、病因、诊断和治疗、预防和康复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
1.精神病的定义:
对精神病的定义和分类
指出精神病与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区别
2.精神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对精神病的影响
社会环境和心理压力与精神病的关系
药物滥用和精神病的关联
3.精神病的诊断和治疗:
精神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精神病的常用诊断工具
精神病的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
4.精神病的预防措施:
提高心理健康意识的重要性
健康生活方式对精神病的预防作用
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的作用
5.精神病的康复:
康复的定义和目标
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社区康复和社会融入的重要性
总结: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的目标是提高公众对精神病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和社会融入。
通过对精神病的定义、病因、诊断和治疗、预防和康复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处理精神病问题,切实帮助患者和避免更多人陷入困境。
同时,该讲座还将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供预防和康复的建议,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六)
精神病健康知识讲座
时间:2011.2.22
地点:白河二院会议室
主讲人:费银明
参加人:杨广梅马洪杰王欢陈炼刘飞钮玉华
马太飞凡才梅
效果评价:通过本次讲座学习,了解并掌握精神病基本知识,临床表现,分期表现等。
内容:
精神病健康知识讲座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
精神分裂症的病象都是变态心理,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十分繁杂,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不仅不同的病人症状不一样,就是同一病人,每次患病及同次患病的不同时期也表现不一样,但如能掌握其“万变不离其宗”的要领,就可以把这个病区别出来。
该病的主要表现是精神活动(也称心理活动)脱离现实,在知觉、情感、思维及意志行为之间互相不协调及互相影响,而导致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适应能力降低,因此常不能维持原来的学习工作能力,原来的生活习惯方式也变为异常。
临床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有:
一、早期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缓慢起病,许多病状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
最早被发现很多时候独自呆坐似在思考问题,生活较前懒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常漫不经心,学习成绩下降,与其谈话话题不多,语句简单、内容单调,逐渐对人冷淡,疏远亲人,本来很有兴趣的事物也不感兴趣。
偶然可发现有一两句话不可理解或“牛头不对马嘴”,或有时有点奇怪的行为。
如突然发怒摔烂东西,或为一点小事执拗与人纠缠不休,无理取闹,莫名其妙地伤心落泪或欣喜。
此时常易被误会为“思想问题”或性格改变。
有部分患者会诉说:时有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全身疲倦无力等不适,也有表现为怕脏,反复洗手,无故心慌恐惧,心烦意乱等,也常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
部分患者可因躯体有病或精神受刺激等因素诱发,突然出现失眠、兴奋、言语与行为明显异常,少数会出现短暂意识不清并有片断性幻觉妄想或呆着不动成为木僵状态等。
二、充分期
此期为精神分裂症明显显露特征性病状时期,其表现如下:
1.思维障碍也称联想过程障碍,较轻病状时为思维散漫,病者讲话或写文章时,每句话文法结构尚通顺,但上下句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连贯性,因而整段讲话或文章使人无法理解其中心内容。
病状严重时加重思维破裂,不仅句与句之间无联系,每个语句也不完整,好象语词的杂拌或语句的堆积,紊乱得支离破碎,
好象一个文盲的人乱按打字机所打出来的文章。
2.情感障碍。
病者在安静时表现冷淡,对周围事物无兴趣,不关心,与亲人疏远,告知重大事件时无动于衷,喜欢一人独坐房中,甚至连吃饭也不与亲人一起吃。
有时会出现兴奋激动或焦虑抑郁等反应,但大多与周围环境无联系而是受幻觉妄想所支配,有时其情感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为亲人开追悼会的时候他却站在一旁自笑。
其情感也常与思维内容不协调,如笑嘻嘻的叙述她的悲惨遭遇。
3.意志行为障碍: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如要完成某项任务必须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才行。
病者无论对学习或工作都无责任心,抱无所谓的态度,对近期或远期的打算也不考虑,整天无所事事地呆坐、卧床或无目的地徘徊,甚至日常生活的吃饭、洗脸、换衣服、梳头理发等也是被动的。
有时可因幻觉妄想的影响而自语、自笑或作出打人毁物、自伤等行为。
三、精神分裂症的后期
病者经过积极治疗以后,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转归:一部分经治疗后病况逐渐好转而达到痊愈,愈后可以恢复其原来工作。
部分病人虽经努力治疗但不易完全控制症状,常呈反复发作。
部分
患者虽病况好转但遗留淡漠、孤僻、少语、学习工作不主动等症状。
也有些遗留性格改变,对什么事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对社会及家庭均无责任心。
少部分逐渐发展为精神衰退,即除了本能地感到饥饿时主动吃东西外无所要求,终日呆坐一隅或蒙头大睡,不与任何人接触,生活全部需别人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