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教学法
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76ac90658fb770bf78a5543.png)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生产与发展1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育”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特点①教育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③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存在一定关系①根据教育形式划分程度分为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②根据教育的正规程度划分为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7 教育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在日常场景中进行,与生产和生活相结合,没有专门的老师、学生、场所,没有阶级性,没有专门形态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夏朝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称为庠、序西周以后形成了“学在官府、政教一体,官师一体”的官学格局,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分科教育的开端斯巴达教育培养体格强壮的武士,雅典教育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印度教育特点宗教教育盛行,婆罗门教育主要内容是《吠陀》封建社会的教育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使了百家争鸣的社会盛况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举制度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盛行,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为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西方封建社会出现两种类型的教育①教会学校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为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②骑士学校目的是培养皇室之外的贵族子弟,以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吟诗)为主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
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8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民主性、制度化9 20世纪后教育的心特点:教育终身化、全民化(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民主化(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同样的教育,追求教育自由化)、信息化(教育培养适应于信息化社会的人才,教育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研究)、国际化或者全球化、个性化10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1 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2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主张有教无类,教学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目录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0397923e26fff705cd170aa1.png)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目录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第二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三节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节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第五节我国的教育目的第三章学校第一节学下概述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第三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第四节学校文化第五节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第二节学生第三节师生关系第五章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第二节班集体第三节班级管理概述第六章课外活动第一节课外活动概述第二节课外活动的设计、指导与组织开展第七章教育研究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述第二节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第三节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第四节文献的搜集与整理第五节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第六节教育研究的方法第七节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第八节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第九节我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几大学派第一部分教学法第一章教学目标第一节教学目标概述第二节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四节教学目标的设计、陈述方法和评价第二章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概述第二节教学过程概述第三节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第四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内容概述第二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三节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第四节课程资源第四章教学设计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第二节课程的类型和结构第三节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际与实施第四节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第五章教学实施第一节课程实施第二节教学方法第三节教学原则第四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第五节说课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第七节现代学习方式第八节教学行为第六章教学评价第一节教学评价的含义第二节教学评价基本理论第三节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第四节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2498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2.png)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请简要解释以下教育学基础概念(每题限制在100字以内):1.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学科,包括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和组织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答案:教育学是一门涉及教育活动的学科,其中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组织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2. 教育目标:教育活动中所追求的预期成果,体现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品质、价值观念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答案: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包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品质、价值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3. 教育原则: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如个别差异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等。
答案:教育原则是指引教育实践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例如个体差异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等。
试题二:请简要回答以下教学法基础问题:1. 什么是教学法?答案:教学法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原则和方法,用于帮助学生有效获取和理解知识以及培养他们的技能和能力。
2. 教学法的分类有哪些?答案:教学法可以分为传统教学法(如讲授法、问答法)和现代教学法(如问题解决法、合作学习法)两大类。
3. 为什么选择适合的教学法非常重要?答案:选择适合的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批判性思维。
4. 请列举两种教学法,并简要解释其特点。
答案:一种教学法是合作学习法,它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促进互动和交流。
另一种教学法是翻转课堂法,它要求学生在课前学习相关知识,课堂上进行实践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试题三:请阐述教育学和教学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其重要性。
答案: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学科,教学法是教育学的一部分。
教育学提供了理论和原则,而教学法则实现这些理论和原则,用于指导实际的教学实践。
教育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要和特点,而教学法则为教师提供了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0b4431f52d380eb62946dee.png)
2014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评价目标】1、了解教育的本质。
2、理解学校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3、理解原始社会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4、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5、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词源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1.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教育的三大区别;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教育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在对象、目的、方式三个方面的特殊性表现;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学校教育:由专门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
(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1、终身教育的提出;2、“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方式上、教育性质上。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教育形态的分类(一)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二)按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1.家庭教育的特点:具有启蒙性、具有随机性和经验性、具有个别性。
2.社会教育的特点:①社会教育具有对象的全民性。
②社会教育具有地点的广泛性。
③社会教育具有内容的实用性。
④社会教育具有时间的终身性。
⑤社会教育具有形式的开放性。
(三)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等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二)古代社会教育1、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6349e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6.png)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定义和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学科。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和提供教育和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
2.教育学的历史渊源-古代教育思想的探索与试验:从古代文明至公元前4世纪。
-古代教育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从苏格拉底至笛卡尔。
-现代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启蒙运动至现代教育学创始人杜威。
3.教育学的基本分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
-教育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史学等。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等。
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教育的目标是人格的培养和社会角色的塑造。
-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客体是受教育者。
二、教学法基础知识1.教学法的定义和概念-教学法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和规律,以达到教学目标为导向,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规范。
-教学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法的基本原则-适应性原则: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渐进性原则:教学过程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推进学生的学习。
3.教学法的分类-根据教学方法的逻辑关系: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等。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包括理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
-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包括幼儿教学法、小学教学法、中学教学法、大学教学法等。
4.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教学目标的设定: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课堂教学组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时间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与反馈: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教育学与教学方法培训资料
![教育学与教学方法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adcdd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a.png)
多媒体技术普及
面临挑战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技 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改变了传 统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如何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如何有效地整合网络资源等。
多媒体教学优势
多媒体技术能够整合文字、图像、声 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形式,使教学内 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效果。
发表学术论文
将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与同行交流 和分享。
拓宽视野,关注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
关注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
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
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和分享经验和成果。
拓宽国际视野
通过出国访学、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拓宽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教 育的最新动态。
注重课件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课件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同时要注意字体、颜色、布局等方面 的设计。
网络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利用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01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优质资源,如学术论文、图片、视频等
,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02
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
教育学与教学方法培 训资料
汇报人:XX
2024-01-16
目录
• 教育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 教学方法概述与分类 • 课堂教学技巧与实践 • 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及案例分析 • 评价方式与改革趋势探讨 •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分享
01
教育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教育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教育学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它涉及 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和管理等方面, 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2023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及教学法基本知识》总结
![2023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及教学法基本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df2c1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3.png)
2023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及教学
法基本知识》总结
该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在教育学和教学法方面的知识和应用能力,以下是对该门科目考点的总结:
教育学
考试重点: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性质、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 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格形成和社会化的关系;
- 教育的历史和教育的社会功能;
- 教育制度与教育改革。
备考建议:
- 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种教育思想的兴衰历程及其
贡献;
- 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历程、经验及现状,关注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 梳理教育学的各种理论体系,并学会将这些基本理论应用到具体教学实践中。
教学法
考试重点:
- 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原则;
- 教学法的分类和特点、评价方法;
- 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 常见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备考建议:
- 掌握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及相关评价方法,了解各种教学法及其特点,能够合理使用不同的教学法;
- 学会根据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了解案例分析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的应用;
- 不断思考如何将教学法引入到实际教学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考生在备考该科目时应该注重对教育学和教学法基本理论的掌握,并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了解教育教育学基本原理与教学方法
![了解教育教育学基本原理与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b0db2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f.png)
了解教育教育学基本原理与教学方法教育学基本原理与教学方法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
了解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和教育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要点。
一、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指教育学中的几个基本理论,包括发展理论、学习理论、教育目标理论、教育评价理论等。
1. 发展理论发展理论研究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他提出了儿童认知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2.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个体学习过程中的规律和机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强调学习的塑造和强化。
认知学习理论则关注个体的思维和认知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构建性。
3. 教育目标理论教育目标理论研究教育目标的设定和达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泰勒的目标导向理论,他提出了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具体的(Specific)、可度量的(Measurable)、可达成的(Attainable)、与现实相符的(Relevant)和有时限的(Time-bound)。
4. 教育评价理论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教育评价的方法和准则。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泰勒的评价导向理论,他提出了评价的三个层次:教育过程评价、教育成果评价和教育价值评价。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育手段和策略,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示范来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知识性较强、结构性较好的教学内容。
2. 讨论法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来促进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育学概念与教学法试题及其答案
![教育学概念与教学法试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e6b9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5.png)
教育学概念与教学法试题及其答案一、选择题1. 在教育学中,教育的定义是指:- A. 传授知识和技能- B. 培养个人的品德和价值观- C. 培养个人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D. 以上选项的综合体- 答案:D2. 教育学认为教学的本质是:- A. 传授知识和技能- B.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C.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D. 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答案:D3. 教学法是指:- A.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和策略- B.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和策略- C.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方式- D.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教育合作模式- 答案:A4. 以下哪种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A. 讲授法- B. 示范法- C. 询问法- D. 合作学习法- 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教育学中的“个别差异”概念。
- 答案:个别差异指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教育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 请简要说明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原则。
- 答案: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互助合作原则、共同目标原则、个体差异原则和积极评价原则。
互助合作原则指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共同目标原则指学生共同参与制定学习目标;个体差异原则指根据学生个别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积极评价原则指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
三、判断题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 答案:错误2.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在智力方面存在固定的能力水平。
- 答案:错误3. 课堂讨论是一种常用的合作学习法。
- 答案:正确4. 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需传授知识,不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 答案:错误四、应用题请根据个别差异原则,设计一堂适合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数学课堂。
- 答案: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小组。
每个小组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进行不同难度的数学练习。
教育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与教学方法研究
![教育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与教学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c84434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0.png)
教育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与教学方法研究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学科,涉及到诸多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并进行相关研究。
第一部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对教育本质、目标和方法的思考和总结。
本小节将介绍教育学的三个基本理论:教育目标论、教育方法论和教育评价论。
1. 教育目标论教育目标论是指对教育目标的研究和认识。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使其具备知识、能力和品德等方面的素养。
在教育目标的制定中,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知识的获取与应用、思维的发展与创新、情感的塑造与表达等方面。
2. 教育方法论教育方法论是关于教学过程中如何达到教育目标的研究。
教育方法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互动性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3. 教育评价论教育评价论是关于如何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评价的研究。
教育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
评价应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正向激励性,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是指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分析、评估和优化。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因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而异。
现代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1. 项目制教学法项目制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各种项目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2.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通过营造真实的情景和场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实际情景、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育学与教学法的基础问答及解答
![教育学与教学法的基础问答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01e9f5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2.png)
教育学与教学法的基础问答及解答1. 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的学科。
它涉及到教育的目的、原则、理论、方法以及教育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教育学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和实践来提高教育的质量,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2. 教学法是什么?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的科学方法论。
教学法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3. 教育学和教学法之间有什么联系?教育学和教学法是相互关联的学科。
教育学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原则,而教学法则是教育学理论的具体应用。
教育学提供了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而教学法则帮助实施者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4. 教育学和教学法对教师的重要性是什么?教育学和教学法对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育学提供了教育的原则和理论知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
教学法则提供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5. 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法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需求确定教学方法。
其次,要考虑学科特点和内容的性质,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
同时,还要考虑教学资源和环境的条件,选择可行的教学方法。
最后,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
6. 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发展趋势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学和教学法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变革。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个性化教育;更加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综合教学等。
7. 教育学和教学法的价值在于什么?教育学和教学法的价值在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通过教育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76d99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e.png)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其核心是研究()。
A. 教育制度B. 教育方法C. 教育目的D. 教育过程答案:C2. 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
A. 教学手段B. 教学内容C. 教学方法D. 教学工具答案:C3. 教育学中,教育的三大基本要素是()。
A. 教师、学生、教材B. 教师、学生、环境C. 学生、教材、环境D. 教师、学生、教育目标答案:D4. 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教学质量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D. 以上都是答案:D5. 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 选拔和淘汰B. 反馈和改进C. 激励和导向D. 以上都是答案:D6.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
A. 多媒体教学B. 网络教学C. 信息技术D. 教学软件答案:C7.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学习过程B. 教学过程C. 认知发展D. 情感发展答案:A8.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 参加培训B. 教学实践C. 教育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D9. 教育公平的核心是()。
A. 机会均等B. 资源均等C. 结果均等D. 过程均等答案:A10.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是()。
A. 目标导向模式B. 过程导向模式C. 问题导向模式D. 活动导向模式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教育现象B. 教育问题C. 教育规律D. 教育政策答案:ABC2. 教学法的类型包括()。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教学法D. 项目教学法答案:ABCD3. 教育评价的类型包括()。
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过程性评价答案:ABC4.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学习理论B. 教学设计C. 认知发展D. 社会情感发展答案:ACD5.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包括()。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d00f1a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c.png)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蓝色部分代表考纲要求,黑色代表考纲解读)(一)教育学。
1.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心理,生理,性格发展的人.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得接受影响,从事研究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研究的主题.教育媒介:建构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或者沟通关系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组织形式,教育手段(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XXX也支持此观点2、生物起源说(标志着在起源题目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代表人物:法国利托尔诺(法1831-1902),以XXX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美国的XXX、英国的沛.西能主要头脑:①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他把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都说成是教育;②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③人类只是在早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上做了些改进,人类的教育就起本质来说与植物没有分歧。
—1—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对生物起源说的批判)代表人物:XXX(美国,1869-1947)主要头脑:①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仿照”。
这类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仿照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②儿童对成人一种出于本能的模仿是教育过程的基础。
不管成人是否意识到或同意,儿童总是在模仿他们的行为。
模仿是教育的本质。
忽视了教育的成心识性和社会性。
4、劳动起源说(批判生物起源和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XXX、XXX、XXX、XXX主要头脑:①教育是人所特有的成心识的举动;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递经验的途径;③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中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43926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8.png)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答案:A2. 教学法的核心目的是()。
A. 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B.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D. 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答案:B3. 以下哪位教育家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代表人物?()。
A. 苏霍姆林斯基B. 杜威C. 孔子D. 皮亚杰答案:C4.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人格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 选拔学生B. 激励学生C. 反馈教学效果D. 惩罚学生答案:C二、填空题1. 教育学是研究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教育现象;教育规律2. 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教学策略;教学方法3.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
答案:教育影响4.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准则;标准5. 教学设计的核心是确保教学活动能够________和________学生。
答案:适应;促进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答: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以及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
其研究内容涵盖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
教育学的意义在于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目标。
2. 描述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巩固性原则等。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应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
此外,教师还需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巩固,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学与教学法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与教学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2a54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d.png)
教育学与教学法知识点总结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规律的学科,教学法是指对教学进行合理、科学地组织和进行的方法、程序和技巧。
教育学与教学法是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领域,它们对于教育教学的改进和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
以下将对教育学与教学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教育学知识点总结1. 教育的定义与特点教育是指对人的思想、品德、学识、技能等进行有计划的、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教育具有社会性、主体性、国际性等特点。
2. 教育的基本任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它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内容。
3. 教育的特殊性教育有其自身特殊的属性,包括自由性、特殊性、先进性等。
4. 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包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个别差异、全面发展等原则。
5. 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唯心主义教育思想、唯物主义教育思想、社会发展理论、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撑。
6. 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人的具体情况和社会需求,确立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
教育目标应当是科学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对教育之于国家和社会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7. 教育规律的运用教育规律包括普遍规律和历史规律,了解并运用这些规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8. 教育制度与政策教育制度与政策是教育的保障机制,其规范和制定对于教育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9.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使命的体现,其内容包括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体制的变革、教育规模的扩大等。
10. 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职业道德,包括爱心、责任心、责任心、专业精神、团队协作等。
二、教学法知识点总结1. 教学法的概念与特点教学法是指进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其特点包括科学性、灵活性、操作性等。
2. 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本测试问题与解答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本测试问题与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9a927a2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1.png)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本测试问题与解答问题一: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并探讨如何最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塑造学生的思维方式。
问题二:教学法是什么?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总称。
教学法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并提高学习效果。
问题三: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关系是什么?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学科,而教学法则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教育学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而教学法关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问题四: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
它涵盖了教育的各个层面,包括教育的目标、教育的过程、教育的评价等。
问题五:教学法的分类有哪些?教学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传统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法、直接教学法和合作教学法、个别化教学法和集体化教学法等。
每种教学法都有其适用的教学场景和教学目标。
问题六:教学法的选择应该根据什么因素来确定?选择教学法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学资源和教师风格等因素来确定。
不同的教学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学生需求,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法。
问题七:教育学的研究对教师的教学有什么意义?教育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研究教育学理论和实践,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并应对不同的教学挑战。
问题八:教学法的创新对教育有什么影响?教学法的创新可以推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和学生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教学法的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问题九: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发展趋势是朝着个性化、多元化和终身化发展的方向。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fb3e23881c758f5f71f673c.png)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能够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应聘者掌握教育学与教学法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对报考群体初步筛选的目的。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精神,结合教育学和教学法学科知识体系以及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学1.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3)能够根据现代教育的特点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4)了解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1)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发展的基本关系。
(2)了解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4)掌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5)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运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3.学校。
(1)了解学校的定义。
(2)理解学校公益性特点。
(3)了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4)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5)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构成与功能。
(6)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4.教师与学生。
(1)了解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素质。
(2)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阶段及其途径。
(3)掌握学生的本质特点。
(4)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5)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运用相关理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5.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了解班主任的定义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广西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广西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bdf471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2.png)
广西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广西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是指广西地区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地区,教育学和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必须考虑到这些特点,以促进广西教育事业的发展。
广西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它研究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和意义,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发展、教育等方面的心理过程和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为教育实践提供社会背景和环境分析。
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为教育实践提供经济支持和管理方法。
广西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础,它研究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为教学实践提供设计方案。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研究教学效果和质量,为教学实践提供反馈和改进。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核心,它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和技巧,为教学实践提供方法指导。
教学技能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它研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为教学实践提供技能培训和提高。
广西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的研究和实践,是广西教育事业发展
的重要保障。
教育学和教学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为广西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a36e46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5.png)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而教学法则是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和指导的学科。
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方法和规律等。
教育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情感、体能和品德等方面。
同时,教育学也研究了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互动等问题。
而教学法则是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和指导的学科。
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的内容与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手段的选择与使用、教学组织与管理等。
通过研究和实践,教学法探讨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提高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问题。
教育学与教学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学科,教育学是为了研究教育的原理和规律,为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而教学法则是具体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方法。
教师需要在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上进行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和教学水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总之,教育学与教学法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科,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
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教育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e613739a45177232f60a29f.png)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学。
1.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了解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教育学基本原理。
(1)了解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
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
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不是获取绩效工资的筹码,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2)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内涵: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理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了解教育的功能;理解教育的个体功能。
含义:教育的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一)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具体来说,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
1.教育促进个体生理发展的功能教育可以通过有计划地设计遵循学生生理发展规律的体育活动等,促进学生生理健康发展。
2.教育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功能通过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的发展以及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的发展。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三、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精神,结合教育学和教学法学科知识体系以及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学1.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3)能够根据现代教育的特点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4)了解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1)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发展的基本关系。
(2)了解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4)掌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5)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运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3.学校。
(1)了解学校的定义。
(2)理解学校公益性特点。
(3)了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4)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5)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构成与功能。
(6)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4.教师与学生。
(1)了解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素质。
(2)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阶段及其途径。
(3)掌握学生的本质特点。
(4)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5)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运用相关理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5.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了解班主任的定义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任务。
(3)了解班集体的概念、培养班集体的意义。
理解班集体的特征与发展阶段,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4)掌握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
(5)运用所学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课外活动。
(1)了解课外活动的意义、特点、内容、组织形式。
(2)能设计、指导、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7.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
(1)了解教育研究过程、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3)了解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几大学派(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生本教育学派、生命化教育学派、主体性教育学派、新教育学派、情境教育学派、情感教育学派、理解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
(4)能用所学理论,正确分析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现象。
(二)教学法1.教学目标。
(1)掌握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2)理解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的含义和意义。
(3)了解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4)理解课程目标的含义以及与教学目标的联系和区别。
(5)掌握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及在课程目标方面的创新。
(6)能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陈述和评价。
2.教学过程。
(1)理解教学的含义、意义、基本要素和基本任务。
(2)了解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3)了解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说。
(4)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5)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6)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3.教学内容。
(1)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含义、特性及载体。
(2)掌握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3)掌握课程标准的含义、意义、性质和内容。
(4)掌握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的关系。
(5)掌握教学内容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6)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性质、意义和基本内容。
(7)了解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
(8)掌握课程资源的含义、意义和分类,能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教学设计。
(1)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理论基础、过程和方法。
(2)理解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3)了解课程内容的编排形式。
(4)掌握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
(5)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5.教学实施。
(1)掌握我国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理念。
(2)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3)理解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4)理解校本课程的含义、特点和开发。
(5)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6)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7)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8)掌握说课的含义、意义和内容。
(9)理解班级授课制的含义、特点、优势和局限。
(10)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11)掌握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及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意义和具体要求。
(12)掌握新课改理念下教学实施行为的转变,能运用相关理论对新课改理念下教学实施行为进行恰当评价。
6.教学评价。
(1)理解教学评价的含义、功能和基本类型。
(2)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模式。
(3)掌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主要方法。
(4)掌握我国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5)掌握新课改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能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的教学评价。
四、考试形式、考试时间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试卷结构(一)题型与分值题型题量分值单项选择题约60题约30分多项选择题约15题约30分判断题约20题约10分材料分析题约10题约30分合计105题100分(二)考试内容与分值考试模块分值教育与教育学约5分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约8分学校约7分教师与学生约10分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约10分课外活动约5分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约10分教学目标约5分教学过程约5分教学内容约10分教学设计约5分教学实施约15分教学评价约5分合计100分(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4∶4∶2)六、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例1】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考查目的: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解析: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
“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
“癸卯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903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又称“癸卯学制”。
该学制分为三段五级:第一段初等教育,分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两级;第二段中等教育,中学堂5年;第三段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大学预科3年)和大学堂(3~4年)。
7岁入学,到28岁毕业,年限很长。
“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另外,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
“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该学制还缩短了3年普通教育。
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
由于是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壬戌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
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就学制作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综上所述,“壬戌学制”为中国近代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故答案为“C.壬戌学制”,属于了解层次,较难题。
答案:C评分标准:0.5分选C0分错选、多选、或未选(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答案给0.5分。
【例1】我国“新课改”强调课程结构应体现A.均衡性B.选择性C.综合性D.分科性考查目的:理解新课改的具体目标。
解析: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存在问题,新课改提出要改革我国现有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是新课改的具体目标之一。
均衡性是指增加被忽略或淡化的课程类型或科目的比重,适当减少原有科目的比重,使所有科目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综合性是指要求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选择性是指增加更多的选修课程,故答案是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
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ABC评分标准:2分ABC1分只选AB;只选AC;只选BC0.5分只选A;只选B;只选C0分错选、多选、或未选(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判断各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用T表示,认为错误的用F表示,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例1】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
考查目的:理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解析: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有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
教学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从学习理论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学设计的优化,故本题正确。
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答案:T评分标准:得分答题情况0.5分选T0分错选或未选(四)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答案给0.5分【例1】思维导图是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对信息进行储存、组织和优化的思维工具。
江老师在知道朋友的女儿使用“思维导图”写作文获得成功后,针对班上同学害怕写作文的现状,江老师决定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作文教学。
他查阅有关“思维导图”的文献资料后,先引导学生如何画思维导图,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在作文中的叙述也变得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
江老师遂将他的研究成果与同事分享。
从教育行动研究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表明A.江老师的研究符合教育行动研究的要求B.“思维导图”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C.教育行动研究无需公开研究成果D.教育行动研究无需持续进行考查目的: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