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
中考历史专题过关热点一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_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件
英国
1840— 1842年
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
清政府战败,被迫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中国近代史上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的开端。②社会主要矛盾
——《南京条约》 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
。
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
众的矛盾。
①英、法、美 等国要扩大侵 英、法( 第二次鸦 略权益。②清 主凶); 1856— 片战争 政府镇压太平 美、俄( 1860年 军,给侵略者提 帮凶) 供了机会。
考点帮 中国人民的抗争
线索1 线索2 开放问答
义和团抗击 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奋勇 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斗争精
八国联军 抵抗八国联军。
神。
五四运动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 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最后,北洋政府释放被捕 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 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 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 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 现。
人民解放 奠定了重 要基础。
考点帮 中国人民的抗争
线索1 线索2 开放问答
1937年8—11月,淞沪会战。①姚子青
率全营守卫宝山,全营官兵壮烈牺牲。②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
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 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③中国战
地,与日军血战。
场是世界
中国
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第五战区司令 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 战。
①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 最大的一场胜仗。②振奋了中国 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 念。
反法西斯 战争的东 方主战场, 对世界反
人民 的抗 日战 争
1940年,百团大战。八路军总部在彭德 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 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的思想变迁
考情分析专题概述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侵略者坚船利炮的挑战和国家的衰败,中国的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强国御侮之道。
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索新知,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
从此,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追求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列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改造,不断探求强国之路。
“西学东渐”下的近代思想始终结合救亡图存和近代化两大时代主题。
近代中国经历了学习西方的探索过程,也展现了思想解放潮流的渐进过程。
考向预测1、主干知识: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及资产阶级三大阶层(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阶段历程,中西方制度,文化碰撞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思想解放与中国近代化的相互关系均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
2、基本概念:能否正确理解洋务派、顽固派、“中体西用”、“维新派”、“革命派”、“保皇派”、“激进派”、“西学东渐”等概念或专有名词事关本专题得分效率,应下功夫理解。
3、史观:本专题涉及的内容既体现了中国在政治思想领域的近代化历程,也体现了中西方文明冲突融合对中华文明进步发展的影响,也给命题留下广阔的空间。
4、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本专题暗含“思想解放和与时俱进”的社会热点,复习时要注意相关知识的训练。
核心知识一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历程知识结构重点强调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
2、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义和团例外):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陈腐观念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落后的现实。
七、落后就要挨打,知耻而后勇——中国近代列强侵华史
七、落后就要挨打,知耻而后勇——中国近代列强侵华史【热点追踪】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材料三:“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专题解读】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战争史、侵略与反抗史。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自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踏上了中华大地大肆地烧、杀、抢、掠,但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地救亡图存斗争。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产阶级:每一个阶级,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地反侵略地中华英雄儿女,最后他们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华大地。
【考点链接】一、中国近代的列强侵华史概述19世纪中晚期,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英、法等西方列强连续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主要包括中英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化,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不断加剧,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军事侵略——中国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英国,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日本,1894年至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近代史
代表人物为李时岳。(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
3、争取独立谋求进步说
胡滨指出,近代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时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和谋求社会进步(发展资本主义)两项根本任务。这两项任务贯穿着整个中国近代史,一切斗争,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斗争在内,都是围绕着这两项根本任务进行的。它们构成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 (1)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 (2)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挑战。
? (3)后现代主义对近代史研究的影响。
五、怎样学习
学习历史有二个目的:一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二是总结历史经验,以为今日的借鉴。
(1)学习目的不同
中学:了解历史事实,来龙去脉。
大学:把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研究,也就是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史”,而是历史学,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了解历史,而是认识历史。过去的历史不能告诉我们未来正确之路,但可以告诉我们哪里是弯路。
? (5)报纸、杂志类
《申报》、《新民丛报》、《清议报》、《民报》、《东方杂志》等。
(6)外国资料: 官方资料,私人著述、回忆录等。
2.史学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开始有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戴逸的《中国近代史》。
如今,比较有影响力的通史类著作有陈旭麓的《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许纪霖的《中国现代化史》、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郭廷以的《中国近代史纲》、费正清的《剑桥中国晚清史》等。
? 2、资本主义世界的对外扩张
(1)英国的崛起与扩张
(2)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
三、中外贸易与鸦片走私
? 1、近代早期的中外交往
最新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专题解读】中国近代史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即外国列强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侵略,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同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来侵略者,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
这些斗争是要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
二是“近代化探索”,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这主要是解决富强问题。
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赢得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民族独立的任务在新中国成立时解决了,国家富强的任务现在仍在继续。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就是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西方化的过程,同时也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古老中国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迈向新生的重大转机。
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又是探索强国道路的过程。
其中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过程。
从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命题展望】关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
复习时应注意整合近代化探索活动四个事件代表的主张、主要活动、历史作用等,同时要注意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早期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结合。
【考点导学】仔细阅读《掌控中考》PA61—62,圈、点、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并识记。
时间8分钟【梳理点拨】易混知识点: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区别: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启性事件。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二、归纳总结1.中国近代化的四步探索有何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2.以上四步探索的共同点是什么?(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之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以上探索从总体上看呈现了什么特点?4、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联系: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三、感悟历史1.以上四步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勇于探索、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忧国忧民等)2.从上述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上述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仍然没有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最新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专题解读】中国近代史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即外国列强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侵略,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同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来侵略者,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
这些斗争是要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
二是“近代化探索”,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这主要是解决富强问题。
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赢得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民族独立的任务在新中国成立时解决了,国家富强的任务现在仍在继续。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就是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西方化的过程,同时也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古老中国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迈向新生的重大转机。
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又是探索强国道路的过程。
其中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过程。
从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命题展望】关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
复习时应注意整合近代化探索活动四个事件代表的主张、主要活动、历史作用等,同时要注意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早期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结合。
【考点导学】仔细阅读《掌控中考》PA61—62,圈、点、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并识记。
时间8分钟【梳理点拨】易混知识点: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区别: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启性事件。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二、归纳总结1.中国近代化的四步探索有何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2.以上四步探索的共同点是什么?(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之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以上探索从总体上看呈现了什么特点?4、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联系: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三、感悟历史1.以上四步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勇于探索、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忧国忧民等)2.从上述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上述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仍然没有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专题六 中国近代化探索
(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资产阶级革
命派;代表人物:孙中山)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代
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二、感悟类
析热点·答易 栏目索引
2.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感悟
答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 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 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三、特点类
3.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哪些变化
答 学技术—学政治制度—学思想文化。
析热点·答易 栏目索引
4.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 答 (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农民阶 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当时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 国的侵略对中国各个阶级的利益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各阶 级在反对外来侵略方面具有一致性。 (2)普遍向西方探求真理(义和团除外)。这是因为外国侵略者打 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中国从闭关锁国和妄自 尊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和中国落后的现实。 (3)探索具有层次性、差异性。中国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所不 同,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现代史学研究中的中国近现代史
现代史学研究中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历史。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巨变,从封闭的封建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历经战争、革命、改革等多次重大事件的洗礼。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对于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的现代史学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历史专家和学者投身于其中。
一、研究方法为了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学家采取了许多研究方法。
其中,最主要的是档案研究和口述史研究。
档案研究是历史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借助于各种档案资料展开研究。
在中国,档案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随着一批批历史档案的解密和公开,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
此外,还有口述史研究,它是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普通人的口述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以达到对于历史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二、研究热点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研究领域,其中有许多热点问题,值得研究者探讨和探究。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1. 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屈辱,从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中走向独立和强大,中华民族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辉煌。
而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也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这一问题的热点在于,如何揭示中华民族强盛的历史根源,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除了档案研究和口述史研究外,还需要研究者的深入洞察和对于时代的把握。
2.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中国走向现代的重要里程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这一问题的热点在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以及其对于中国的影响与意义。
研究者需要通过对于近代史资料的研究和对于当今时代的洞察,有力地阐释这一问题的核心要素。
陕西省2024年历史中考热点备考重难专题:中国近代史板块(课前练习)
陕西省2024年历史中考热点备考重难专题:中国近代史板块考点1:鸦片战争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中国虽然自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社会转型,但是在整个晚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缺乏现代意识,缺乏足够的领导改革和促进社会全面转型的能力,致使社会各个结构的变化并不是互相协调和配套发展的,政治体制转型的滞后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
——摘编自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各阶级进行“社会转型”的探索。
(1分)并分析阻碍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
(2分)考点2:中英《南京条约》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A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鸦片战争后,一批接触西方知识较多的先进分子,开始了创办近代传媒,争取话语权的活动。
“从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20种左右,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
这些报道无情揭露了帝国主义巧取豪夺的可耻行径,发出了“叱咤英俄,鞭笞欧美,振我夏声,昌我华种”的号召,并以其鲜明的时代性,新颖的思想性和丰富的知识性,大大提高了国人自办报刊的声誉和社会地位……从外国人手里夺回了一定的传媒话语权。
——摘编自刘兴豪《从清末报刊看传媒话语权的争夺》(1)结合图A条约的相关内容,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报刊业积极争夺传媒话语权的背景。
(2分)3.《南京条约》签订过程中,没有中国通事参与,完全由英国翻译包办,且英国翻译同时是谈判者,是中英文条约的起草与定稿者。
这表明,《南京条约》( )A. 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B. 是强权下的不平等条约C. 促使鸦片贸易合法化D. 促进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考点3:洋务运动4.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其经营的国内外运输业务。
不但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5.仝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相关课程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09,( 7) .
• 6.宋俭.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属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 (8).
•• 以以渐渐进进中中的的急急进进为策为略策;略;
•• 以以和和平平为为方方式式;;
•
•
所有制变革、社会变革与人的
所改造有相制结变合革。、社会变革与
人的改造相结合。
二 研究内容
(一)中国革命道路
• 3.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
• 崇尚公有; • 计划配置; • 关注效率; • 追求公平; • 自力更生。
• 二、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调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分别归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8](15号)
•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研究 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同时,为进一步 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 伍建设,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一个二级学科。
• 7.徐涛.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 科版),2011(S4).
• 8.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 7) .
• 9.宋进.关略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J].思想理论教育,2009 (2).
50年来的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
50年来的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Ξ茅海建 刘 统 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充满着外来的侵略和内部的斗争,战争连绵不断。
作为这一时期开端的鸦片战争,清朝的军队惨败于兵力兵器相当有限的英国远征军;到了这一时期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相当有力的较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50年,中国大陆的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的军事史进行了相当广泛的研究,发表了数以千计的论文和数以百计的著作,其中不乏精彩之笔;但没有理由认为,目前的研究状态已经到达了令人满意的水平。
(一)中国近代军事史最初一批研究成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史与军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这支经历22年战争且保存丰富档案资料的军队,在中央军委的指示下,开始总结历史经验。
1949年10月,原东北军区司令部编写了《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叙述东北解放战争的基本过程。
其中详细介绍了第四野战・711・Ξ本文的写作,承蒙刘庆、金钰、皮明勇提供相关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本文为行文之便,对研究者皆直呼其名,非为不敬,在此说明。
军所属12个军、东北军区所属10个军区的组织沿革、人事变更和装备情况;并依据当时的战斗总结和作战记录,编述历次重大战役。
这部近百万字的资料不仅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且为后来此类著述的编写,创立了范式。
1952年至1956年解放军各军区以军为单位,由军司令部组织人员编写本军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
1956年以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部队,又以军为单位编写了《抗美援朝战史》。
这批著述的主要特点是编写人员多为战争过程的亲历者,熟悉情况,对本部队的作战经过、政治思想工作和军队建设均有详细、准确的叙述,且对本部队的失败教训,也能如实记载。
各军的《抗美援朝战史》,因编写时间仓促,内容及篇幅均不及《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丰富。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和军事科学院于50年代中后期在南京和北京相继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史的研究有了专业的机构。
中国近代史1895-1919
主干通史整合
热点考向聚焦
重点反思归纳
【深化必备】 近代以来社会生活、风俗变迁及思想观念变化的 特点
伴随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的推动,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及思想观念都发 生了很大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1)逐渐西方化,求奢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吃西餐、穿 西服、住洋房、乘汽车等成为有钱人追求的一种时尚。
主干通史整合
热点考向聚焦
重点反思归纳
解析 此题以中国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切入点,旨在考查 学生理解材料信息和比照近代思想流派主张的能力。题干信息 提供的思想流派的主张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反对只学习西 方的先进技术。根据这一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显然指 的是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其他选项均与题意不符。应选D 项。 答案 D
主干通史整合
热点考向聚焦
重点反思归纳
解析 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和把握题干“空壳〞和“成果象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键词。根据题意,辛亥革命的成果虽成“空壳〞,但仍保 存着象征意义的东西。从题干辛亥革命成果的角度判断,选项 A、B、C三项中的“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均不是辛亥 革命的成果,而是推动辛亥革命的政党组织和思想理论;只有 D项中的“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袁世凯 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民主共和名存实亡的象征。 答案 D
主干通史整合
热点考向聚焦
重点反思归纳
考向二 近代中国从“中体西用〞到“民主与科学〞演变的特 点、影响
【典例2】 (2021·天津文综,5)“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 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 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民国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研究
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国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中已经有抗日战争的内容,并且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本文以1931——1949年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内容为研究对象,选取抗日战争不同阶段、不同编纂者所著的本国史教科书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阶段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结构与内容,以剖析其书写变迁。
全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编写的背景,从中国近代民族思想的影响、国民政府的教育方针与课程标准、教科书编纂的发展三方面分析了这一内容编写的背景。
第二部分讨论了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抗日战争内容的编写结构,主要分析了编写结构中的章节设置和辅助内容。
第三部分从整体阐述抗战史内容中的具体问题,剖析了不同历史阶段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
最后一部分则是对民国本国史教科书对抗日战争内容编写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其编写的特点、不足和启示。
民国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内容的书写深受当时特殊环境的影响。
其书写变化不仅展示了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的发展变化,而且反映了民国时期的历史教育与爱国主义、历史教育与时代需求、历史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为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抗日战争,民国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书写变化AbstractThe contents of Anti-Japanese Wa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tory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The contents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had already appeared in the history textbooks of middle school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 epublic of China.At the same time,it had gone through a changing process.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contents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the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from1931to1949as research object,it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omestic history textbooks compiled by different textbook writer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discuss the compilation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history textbooks in different stages,to analyze the writing changes.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compiling the content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textbooks,and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compiling the contents from three aspects:the influence of China's modern national thought,the education policy and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xtbook compilation.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compilation structure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the history textbook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and mainly analyzes the chapter Settings and auxiliary contents in the compilation structure.The third part elaborates the specific problems in the his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which analyzesthe different stages of Anti-Japanese War.The last part is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history textbooks of the R epublic of China on the writing of the Anti-Japanese War,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shortcoming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writing.During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contents of Anti-Japanese War in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special environment.The changes in its writing not only show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history textbook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but also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education and patriotism,history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Times,and history education and politic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Key words:Anti-Japanese War,Republic of China,middle school history textbook,changes of writ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一、研究缘起 (1)二、研究现状 (2)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5)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5)第一章民国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编写的背景 (7)一、民族主义的影响 (7)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9)三、中学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发展 (11)第二章民国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编写结构 (13)一、章节设置 (13)二、课文辅助内容 (18)(一)备注 (18)(二)课后习题 (20)(三)图、表的广泛使用 (21)第三章民国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的内容阐释 (26)一、抗日战争的整体记述 (26)二、“九一八事变”爆发原因的阐述 (28)三、1931—1937年间局部抗战历史的阐述 (35)(一)重要侵华事件 (35)(二)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 (36)(三)伪满洲国 (38)(四)国际联盟 (40)(五)其他问题 (42)四、1937年—1945年间全面抗战历史的阐述 (44)(一)战时中国的政治 (44)(二)重大战役 (47)(三)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国际地位 (50)(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 (53)第四章民国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编写的评价 (56)一、编写的特点 (56)(一)具有时效性和现实性 (56)(二)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 (57)(三)文字书写富有情感 (59)二、编写的意义和启示 (61)(一)编写的意义 (61)(二)编写的启示 (63)结语 (64)参考文献 (65)致谢 (70)民国时期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研究绪论一、研究缘起历史教科书是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述要
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述要宋小庆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出了诸多新的见解。
其中有些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原则性问题,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讨论。
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关于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思想理论界就曾围绕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展开了一场持续近十年的大论战。
参加讨论的人在政治理念、学术主张、所用依据方面虽不尽相同,但是,凡是否认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人,同时也就不赞成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反之,则大都会肯定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必要性。
这说明单从学术层面上看,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也不是一个孤立的、无关大局的问题,它同时关系到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改良和革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
事实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工作者正是通过这场论战,不仅判定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而且重新研究、勾画了中国社会从古至今的发展进程和未来趋向,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作出了许多新的阐释,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学的史学体系。
中国共产党也在对近代社会性质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基础上,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观点,为史学界所普遍接受,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实践,则被公认为是对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明。
但是,近年来,有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有的学术刊物还曾专门开辟了专栏,邀请学者对此发表意见。
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系统全面冲突的产物,对此很难以形态区分标准来分析,所谓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半封建半殖民地等等概念,都带有认识上的偏差。
有人则提出,半封建半殖民地并不是个统一的整体,半殖民地与半独立相对应,是对国家地位的描述;半封建的另一半则是半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的总趋向是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毛泽东“两半论”的失误,就在于忽视了资本主义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巨大进步意义。
中国近代史知识专题
中国近代史重要知识专题一.几个重要地点发生的大事1.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发生在上海的事件并简述事件的影响..........。
(1)事件: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决定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事件: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影响: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事件: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
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这是近代中国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4)事件: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
(5)事件: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影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6)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占领上海。
2.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南京发生事件并简述事件..........的影响(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称天京。
(3)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影响: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开始其对中国长达22年(1927——1949)的独裁统治。
(5)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影响:这是日本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充分说明了军国主义的残暴,,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
(6)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权垮台。
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重点热点问题解读1
三、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一、阶段特征1、含义:中国近代化,也称现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
包含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
经济工业化是核心,政治近代化是保证,思想近代化是前提。
2、时间范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
3、任务:一是民族、国家独立;二是实现工业化,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4、进程阶段:(1)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中国近代化限于“器物”层面。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核心内容是经济领域的近代化。
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同时又促进了文化和军事领域近代化的起步。
在它的诱导下,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由“器物”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再上升到“观念”层面。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要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使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
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的发展,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进行了新文化运动,把矛头对准封建正统思想。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3)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中国近代化步履维艰。
在官僚资本主义、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在战争的破坏下,民族工业纷纷破产。
但在同时,中共根据地、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出现了近现代化进程的新曙光。
(4)新中国的现代化:(1949年至今)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
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逐步健全。
经济:1953年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出了诸多新的见解。
其中有些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原则问题,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讨论。
现将有关况介绍如下:一、关于中国近代的社会质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思想理论界就曾围绕中国的社会质问题展开了一场持续近十年的大论战。
参加讨论的人在政治理念、学术主张、所用依据方面虽不尽相同,但是,凡是否认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质的人,同时也就不赞成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反之,则大都会肯定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必要。
这说明单从学术层面上看,近代中国的社会质也不是一个孤立的、无关大局的问题,它同时关系到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改良和革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
事实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工作者正是通过这场论战,不仅判定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质,而且重新研究、勾画了中国社会从古至今的发展进程和未来趋向,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作出了许多新的阐释,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学的史学体系。
中国■■也在对近代社会质这一基本国认识基础上,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观点,为史学界所普遍接受,而中国■■所领导的革命实践,则被公认为是对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明。
但是,近年来,有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有的学术刊物还曾专门开辟了专栏,邀请学者对此发表意见。
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系统全面冲突的产物,对此很难以形态区分标准来分析,所谓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半封建半殖民地等等概念,都带有认识上的偏差。
有人则提出,半封建半殖民地并不是个统一的整体,半殖民地与半独立相对应,是对国家地位的描述;半封建的另一半则是半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的总趋向是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毛泽东“两半论”的失误,就在于忽视了资本主义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巨大进步意义。
以往我们对于外国资本主义仅仅着眼于它的掠夺和奴役,而讳言它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推动和促进。
有的文章认为,帝国主义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的社会质,所以辛亥革命之前的中国仍是封建社会,此后则是半封建或半资本主义社会(也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
总的来看,一些学者虽已明确对“两半论”提出了质疑或否定,但对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尚缺乏进一步的阐述和论证尽管如此,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为它们大都是在讨论中国近代史研究如何取得突破、发展这样一个大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
有的学者明确表示,否定毛泽东的“两半论”,重新检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提法,就是要为设计新的近代史构架寻找理论基点。
对此持相反意见的学者认为,近代史研究应该努力论证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质,全面总结■■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的历史经验。
这样,我们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才是深刻的。
如果重写近代史突破了这个基本思路,就会使我们的史学研究倒退到旧中国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史学著作的老路上去。
有的文章强调,中国近代史研究,应当以为实践充分检验的科学“两半论”为其基点之一,这个根本的科学论断有待丰富与发展,但决不能轻率地否定。
二、关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给近代中国造成的深重灾难,肯定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这方面我们的史学工作者曾做了许多的工作。
近年,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一)殖民化与近代化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殖民化促进了近代化。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带来了近代文明,迫使中国走向近代化。
对此,不能再仅仅从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被压迫、奴役与被奴役的立场出发去审视,否则会对这段历史作出消极的、片面的、绪化的彻底否定。
只有从价值论角度去重新评价“世界走向中国”这一历史问题,才有可能对中国近代史有一更为本质的认识。
很显然,论者强调的是殖民化对近代化的促进作用,虽然他没有使用殖民侵略的说法,而是代之以“世界走向中国”这样一种中的描述。
一种观点认为,殖民化无碍于近代化。
有学者提出,现代化的发展与民族独立不存在必然的关联。
近代中国所受的军事侵略,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但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外国在促进中国近代化发展方面作了不少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对于以上新观点,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主要理由如下:首先,民族独立和政治■■是实现近代化不可缺少的历史前提。
帝国主义促使中国走向了某种程度的近代化,但它又是被严格地限定在是否有利于殖民统治范围内的。
另一种近代化则是要突破帝国主义所允许的范围,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从而实现近代化。
对于近代史上这两种不同的近代化趋向应加以区别。
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来看,民族独立地位的不断丧失和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的顽固存在,堵塞了近代化前进的道路。
当历史前进到一定阶段,解决民族独立和政治■■两大问题,就越来越成为实现近代化的首要问题。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来看,帝国主义也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把殖民地中各处妨碍民族进步发展的前资本主义关系有意保留下来,使资本主义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
其次,对于随侵略而来的近代文明的影响和作用,需要有一个全方位的客观评价,并确定其主导方面。
有学者指出,西方资本主义为了侵略和掠夺的需要,在中国兴办了一些近代工业和设施,但侵略带给中国的更重要的还是灾难,它造成了中国的贫穷与落后。
况且这些近代文明也没有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拥有和享用。
入侵近代中国的资本、帝国主义,既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传播者,又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压迫者。
不区别两种作用的不同,会走上一个极端;不区别两种作用的主次,会走上另一个极端。
(二)抵抗侵略与学习西方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学者提出的新见解突出地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从质上看,中国人对侵略的抵抗,实质是对西方先进文明的排斥,不利于中国的进步,违反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因为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是近代历史的基本矛盾,这是在世界近代史范围内的先进对落后、文明对野蛮、进步对保守、革命对反动的矛盾。
马克思等经典作家也从历史进步的角度,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所充当的“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在近代中国,所谓帝国主义实质上是属于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这时的中华民族仍然是中世纪的封建民族,他们对外来侵略的反抗,实质上都是站在维护本民族封建传统的保守立场上,对世界资本主义历史趋势进行本能的反抗。
其次,从实力上看,落后的中国也无力抵抗西方的侵略。
故此,近代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忍辱负重,维持和局,努力实现近代化。
有些学者强调,落后就要挨打,每次失败的抵抗,都给中国招致了更大的灾难。
由此出发,有人对中国近代史上的“和”、“战”问题进行了重新评价。
认为李鸿章等人奉行的“委屈求全”的对外政策,其出发点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只有保住和局,中国才能有强盛的一天。
有人还提出,对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也应该信守,因为这条约就是当时中外力量对比的纪录,反映了中西方全面的、深刻的差距,改变之道在于先图自强。
同时,即使是不平等条约,也是国家信誉所系,今天签字,明天推翻,既足以招祸,又必然进一步失去尊严。
对此持相反意见的学者认为:首先,不能以资本主义文明先进为由,否定落后的封建国家对西方入侵的抵抗。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肯定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进步作用,却丝毫也不意味着落后国家应当欢迎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一方面形成了把世界上所有国家联结成统一的经济整体的进步趋势;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全世界广大地域内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使之成为被掠夺的对象,阻碍了这些落后国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所以,殖民地、半殖民地反抗侵略的斗争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进步的历史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就非常关注亚洲国家的反侵略斗争,并给予高度的评价。
这种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不仅促成了国家的独立、解放,也能促进本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其次,抵抗侵略不等于排斥文明。
在近代中国存在着既要抵抗侵略,又要学习西方文明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运动。
实际上,只有民族独立以后,才有真正吸取西方文明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的可能。
而且所谓反侵略斗争,不仅包括实际的反侵略运动、武装斗争,也包括反侵略思想的设计和提炼,还包括民族的实业家同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争夺经济平等权和争夺利权的斗争。
反侵略斗争在初期是原始的,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总结,中国人民的斗争的水准不断提高。
在整个反侵略斗争的过程中,也始终贯穿着对西方文明积极因素的学习。
第三,不能盲目颂扬主“和”论而贬低抵抗。
近代中外“失和”的根本原因,是西方不断扩大侵略所致,绝非中国政府和人民好战的结果。
有些论者恰恰颠倒了这其中的因果关系。
李鸿章等人主和的思想前提是错误的,即没有认识到列强正一步步把中国变为殖民地,而是相信洋人无害中国之心。
其主和也没有给中国带来和平的国际环境。
关于落后就要挨打,有学者指出不能将其解释为落后就应该挨打,从而否定中国人民的反抗。
因为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这在古今中外都是不乏其例的,而且失败为成功之母,中国人民正是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积百年之抗击,终于打倒了帝国主义。
对信守和约问题,有文章指出,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后,可以随时违背条约,从而再逼迫中国签订更为苛刻的新约,以扩大其侵略权益,而中国人民稍有不满和反抗,却被指责为“违约”,是以“愚昧”抗拒“文明”,这是一种强盗逻辑!三、关于革命与改良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革命与改良,也是一个热点问题。
对此,一些学者提出了以下新的观点:首先,肯定近代的改良活动,特别是统治阶级所进行的改革。
认为从洋务运动的开展、清末新政的实行,到北洋政府的统治政策的实施,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顺应了历史的流。
有人提出,西太后、李鸿章、曾国藩等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也是渴望中国的富强与进步的,他们所设计的近代化方案如果能得到实施,本来是可以挽救中国的。
有人肯定北洋政府在政治上多元化,经济上私有化、自由化,思想文化、社会风俗也是呈现改革开放的势头,认为袁世凯推行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正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其次,对近代的革命提出批评和否定。
近代革命是激进主义的产物;孙中山等革命者不顾中国的国,超越了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陷入了理想主义和革命的误区。
其结果不仅导致了社会的长期混乱,而且开启了20世纪中国政治浪漫主义的先河。
还有人提出,应该彻底否定近现代历史上的革命,断言革命只是一种破坏的力量,并把这种对革命的看法,进一步概括提升为一种规律:改良可能成功,革命则一定失败。
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上述对革命和改良的评价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一,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反抗。
有学者指出:对革命和改良,不能作抽象的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