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椭圆曲线上定义(精)
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椭圆是平面上到两个定点F1和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a的点P的轨迹。
这两个定点F1和F2称为椭圆的焦点,常数2a称为椭圆的长轴长。
椭圆的长轴的中点O称为椭圆的中心,短轴的长度称为椭圆的短轴长。
椭圆的离心率e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它等于焦距与长轴长之比的一半。
椭圆的标准方程是x^2/a^2 + y^2/b^2 = 1,其中a和b分别为椭圆的长轴长和短轴长。
在坐标系中,椭圆的中心位于原点O(0, 0),长轴与x轴平行,短轴与y轴平行。
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给出了椭圆的基本特征,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椭圆的性质和应用。
首先,椭圆是一种闭合的曲线,它在平面上呈现出一种椭圆形状,具有两个对称轴,分别是长轴和短轴。
椭圆的离心率决定了椭圆的形状,当离心率接近于0时,椭圆趋近于圆形;当离心率接近于1时,椭圆趋近于长条形。
其次,椭圆在几何光学、天文学、工程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几何光学中,椭圆镜可以将平行光线聚焦到一个焦点上,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器、望远镜等光学设备中。
在天文学中,行星和卫星的轨道往往呈现出椭圆形状,根据椭圆的性质可以精确描述它们的运动轨迹。
在工程学中,椭圆的形状被广泛运用于汽车、飞机等机械设备的设计中,以提高性能和效率。
另外,椭圆还具有许多有趣的数学性质。
例如,椭圆的面积可以用长轴和短轴的长度来表示,即πab,其中π为圆周率。
椭圆还具有反射性质,即光线从一个焦点射到椭圆上,会经过另一个焦点。
这些性质使得椭圆成为了数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对象。
总之,椭圆是一个具有丰富几何性质和广泛应用价值的数学对象,它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为我们理解和利用椭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通过对椭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概念,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更多可能性。
椭圆的定义课件(2023版ppt)
椭圆的离心率为e = c/a,
04 其中c为椭圆的焦距,a
为椭圆的长半轴
椭圆的图形表示
椭圆的图形特征
椭圆是一种封闭的曲线图形,由两个焦点和
01
一条长轴组成。
椭圆的形状可以根据长轴和短轴的长度比例来
02
变化,当长轴和短轴相等时,椭圆变为圆。
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是常
03
数,这个常数叫做椭圆的焦距。
01
02
03
04
椭圆的性质与定理
椭圆的性质
椭圆的定义:平面 内到两个固定点的 距离之和等于常数 的点的轨迹
椭圆的焦点:椭圆 的两个固定点,决 定了椭圆的形状和 大小
椭圆的离心率:椭 圆焦点到椭圆中心 的距离与椭圆长轴 长度的比值,决定 了椭圆的扁平程度
椭圆的顶点:椭圆 与坐轴的交点, 决定了椭圆的位置 和方向
2
椭圆在物理学中 的应用:椭圆轨 道、椭圆振动等
3
椭圆在工程学中 的应用:椭圆形 建筑、椭圆形管
道等
4
椭圆在艺术设计 中的应用:椭圆 形构图、椭圆形
图案等
谢谢
椭圆的周长与面积可以通 过公式计算
椭圆的离心率决定了椭圆 的形状
椭圆的焦点决定了椭圆的 位置和方向
椭圆的方程
椭圆的标准方程:
x^2/a^2 + y^2/b^2 01
=1
椭圆的焦点在x轴和y轴
上的坐标分别为(a,0)和 03
(0,b)
椭圆的顶点坐标为(a,0) 05
和(0,b)
02
a和b分别表示椭圆的长 半轴和短半轴
椭圆的性质:椭圆具
2 有对称性、周期性、 可积性等性质,这些 性质在几何应用中具 有重要作用。
椭圆曲线——精选推荐
椭圆曲线⼀、概述椭圆曲线加密算法依赖于椭圆曲线理论,后者理论涵盖的知识⽐较深⼴,⽽且涉及数论中⽐较深奥的问题。
经过数学家⼏百年的研究积累,已经有很多重要的成果,⼀些很棘⼿的数学难题依赖椭圆曲线理论得以解决(⽐如费马⼤定理)。
本⽂涉及的椭圆曲线知识只是抽取与密码学相关的很⼩的⼀个⾓落,涉及到很浅的理论的知识,同时也是⼀点⽐较肤浅的总结和认识,重点是利⽤椭圆曲线结合数学技巧阐述加密算法的过程和原理。
本⽂特意构造有⽐较多的实例⽅便理解其过程和原理。
⼆、椭圆曲线椭圆曲线⽅程来源于椭圆积分,后者来最初来源于计算椭圆周长的问题,有⼀段时间的历史了,在欧拉时期就开始研究。
椭圆周长没有精确的初等函数的公式表⽰,只有近似的公式表⽰,精确的椭圆周长可以⽤不定积分表⽰。
现在⼀般将形如如下形式的积分定义为椭圆积分:其中R是其两个参数的有理函数,P是⼀个⽆重根的3或4阶多项式,⽽c是⼀个常数。
椭圆曲线⽅程与P(t)表现形式⽐较相像。
数学上的椭圆曲线⼀般由如下形式给出:椭圆曲线都是关于X轴对称的曲线。
典型的椭圆曲线如:,其图像为:更多的椭圆曲线图像:限定Δ不为零有特殊的意义。
如果判别式Δ(E)等于零,由三次⽅程判别式判定理可知,⽅程x3+ax2+bx+c=0存在⼆重根或者三重根,曲线表现为"⾃相交"或者有“尖点”。
两个典型的例⼦是:在密码学中⽤到的椭圆曲线⽅程⼀般限定为:也即是这⾥的⼆次项系数为0。
三、椭圆曲线算术椭圆曲线上可以定义⼀些很有意思的特殊运算规则。
⼀般来说会定义两种运算:加法和数乘运算。
加法运算是点与点之间的运算;数乘运算基于加法运算,重复的加法运算就是数乘。
1、实数域的加法运算1.1、加法运算的⼏何解释已知椭圆曲线上两个不同的点P和Q,则这两个点之和R=P+Q可以通过如下操作得到:过P、Q两点做直线L,与椭圆曲线相交于第三点,该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即是所求的R点。
椭圆曲线的这种加法运算有⽐较明确的⼏何含义。
椭圆曲线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椭圆曲线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椭圆曲线的定义1.1 椭圆曲线的代数定义椭圆曲线可以通过以下的代数方程来定义:y^2 = x^3 + ax + b其中a和b是定义在一个域上的常数,并且满足4a^3 + 27b^2 != 0,这个条件是为了保证方程在定义域上是非奇异的。
在实数域上,这个方程描述了一个具有两个分离点的曲线。
在有限域上,方程描述了一个有限个点的集合,这些点组成了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
1.2 椭圆曲线的几何特性从几何的角度来看,椭圆曲线在定义域上呈现出一些有趣的特性。
首先,由于方程中的二次项和三次项,椭圆曲线在原点附近有一个尖锐的曲线,这个点称为奇点。
椭圆曲线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它在x轴上有两个交点,这两个点对应着方程中的根。
这些几何特性对于后续的加法和离散对数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椭圆曲线的群结构椭圆曲线在有限域上可以构成一个有限阿贝尔群。
这个群的元素是椭圆曲线上的点,而群操作是通过定义中的加法来进行的。
具体来说,给定椭圆曲线上的两个点P和Q,通过定义中的加法运算可以得到第三个点R。
同时,椭圆曲线还有一个特殊的点O,称为无穷远点,它在群运算中相当于零元素。
椭圆曲线上的点满足结合律、交换律和存在逆元素等群的基本性质,因此可以构成一个群结构。
二、椭圆曲线的加法2.1 仿射坐标系下的加法在椭圆曲线上,我们通常使用仿射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
假设有两个点P1(x1, y1)和P2(x2, y2),它们之间的加法运算定义为:P1 + P2 = P3具体的加法规则可以通过椭圆曲线的方程来获得,这个规则可以由椭圆曲线的几何特性来推导而来。
2.2 项目ive坐标系下的加法除了仿射坐标系,我们还可以使用项目ive坐标系来进行椭圆曲线上的加法运算。
在项目ive坐标系下,点的位置由三个坐标来描述,而加法规则也有所不同。
具体来说,项目ive 坐标系下的加法方法更加简洁和高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使用到。
2.3 加法的几何解释从几何的角度来看,椭圆曲线上点的加法运算可以通过直线的交点来进行解释。
2021届高考数学椭圆曲线的知识总结
高中数学椭圆的知识总结1.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一个动点P 到两个定点12,F 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12122PF PF a F F +=>),这个动点P 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注意:若1212PF PF F F +=,则动点P 的轨迹为线段12F F ;若1212PF PF F F +<,则动点P 的轨迹无图形.(1)椭圆:焦点在x 轴上时12222=+by a x (222a b c =+)⇔{cos sin xa yb ϕϕ==(参数方程,其中ϕ为参数),焦点在y 轴上时2222bx a y +=1(0a b >>)。
2. 椭圆的几何性质: (1)椭圆(以12222=+bya x (0ab >>)为例):①范围:,a x a b y b -≤≤-≤≤;②焦点:两个焦点(,0)c ±;③对称性:两条对称轴0,0x y ==,一个对称中心(0,0),四个顶点(,0),(0,)a b ±±,其中长轴长为2a ,短轴长为2b ;④离心率:c e a=,椭圆⇔01e <<,e 越小,椭圆越圆;e 越大,椭圆越扁。
⑥(2).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①点00(,)P x y 在椭圆外⇔2200221x y a b+>;②点00(,)P x y 在椭圆上⇔220220by a x +=1;③点00(,)P x y 在椭圆内⇔2200221x y a b+< 3.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1)相交:0∆>⇔直线与椭圆相交;(2)相切:0∆=⇔直线与椭圆相切;(3)相离:0∆<⇔直线与椭圆相离; 如:直线y ―kx ―1=0与椭圆2215x y m+=恒有公共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4.焦点三角形(椭圆上的一点与两焦点所构成的三角形)5.弦长公式:若直线y kx b =+与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A 、B ,且12,x x 分别为A 、B 的横坐标,则AB12x -,若12,y y 分别为A 、B 的纵坐标,则AB =21211y y k -+,若弦AB 所在直线方程设为x ky b =+,则AB12y -。
椭圆曲线无穷远点的定义
椭圆曲线无穷远点的定义椭圆曲线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广泛应用于密码学、编码理论和椭圆函数等领域。
在研究椭圆曲线时,无穷远点的概念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椭圆曲线无穷远点的定义。
在椭圆曲线上,无穷远点有着特殊的性质,它既不属于有限点,也没有具体的坐标表示。
但是,在定义椭圆曲线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无穷远点。
为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椭圆曲线的几何性质。
椭圆曲线是由满足特定方程的点构成的集合。
这个方程通常是一个二次方程,形如y^2=x^3+ax+b。
其中a和b是曲线的参数,可以是任意实数。
其次,我们引入了一个特殊的点,即无穷远点。
无穷远点具有特殊的性质,它不受具体坐标值的限制。
无穷远点可以看作是曲线上趋于无穷远的点,它位于曲线的“末端”。
在椭圆曲线上,无穷远点有以下重要性质:1.集合运算:椭圆曲线上的两个点可以进行集合运算,如加法和乘法。
对于无穷远点,我们有特定的定义。
任何一个点与无穷远点的相加运算结果仍为该点本身。
即对于任意点P,P+∞=P。
2.加法逆元:每个点在椭圆曲线上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加法逆元。
对于无穷远点来说,它的加法逆元是它本身。
即对于任意点P,P+(-P)=∞。
3.几何性质:无穷远点是椭圆曲线的一个特殊点,它处于曲线的一条直线上。
通过椭圆曲线上的两个点P和Q,可以画一条直线,该直线与曲线相交于第三个点R。
如果P+Q=∞,则直线与曲线相交于无穷远点。
这个性质在密码学和编码理论中有着重要应用。
总结起来,无穷远点是椭圆曲线上的一个特殊点,具有特定的定义和性质。
它在椭圆曲线的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理解椭圆曲线几何性质的关键。
通过深入研究无穷远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椭圆曲线。
椭圆的标准方程及性质
一.椭圆曲线的介绍1.域k(特征0)上的椭圆曲线可看成由下面方程的解全体再加上一个无穷远点:y2=x3+ax+b,(x,y)∈k2,a,b为k中常数,并且右边判别式Δ=−16(4a3+27b2)不等于0(即为了光滑性要求无重根)。
其上的点可以自然地有一个群结构(实数域为例,图自wiki):具体说来,取曲线上两个点P,Q,连接P,Q的直线与曲线第三个交点(其存在是因为一元三次方程有两个解在k中,那么由韦达定理第三个也在k中)记为R。
不难看出曲线y2=x3+ax+b,(x,y)∈k2关于x轴对称,R 的对称点就记为P+Q。
这样粗糙的讨论可能会有问题,因为可能会出现图中2,3,4的情况,2的情况把Q看成2重点即可,而3的情况迫使我们引入无穷远点0,规定此时和为0,而如果P,Q重合,那么我们就取切线。
定义保证如下性质:随便取一条直线,其与曲线交于三个点P,Q,R(可能有无穷远点,也可能两个点重合),那么P+Q+R=0.这个定义是“对称”的,可具体写出P+Q的表达式(利用韦达定理):P,Q不重合时:P,Q重合时:总之在椭圆曲线上有一个交换群结构,因此我们可以从y2=x3+ax+b,(x,y)∈k2的一个有理解生成新的有理解,从而得到许多有理解。
椭圆曲线在复数域的图像可以看成复平面模掉一格C/Λ,也就是一个环面:Q上图像可直观想象是实数域的椭圆曲线上的有理点:(图自《数论1 FERMAT的梦想和类域-加藤和也》)而Qp等非阿局部域及Z/pZ等有限域的情况没有很好的几何图像(当然有限域的平面是有限个点,此时椭圆曲线就是一堆点)。
此时不妨就把它看成代数几何意义上的一条曲线。
为了理解为什么椭圆曲线定义成y^2=三次多项式,我们简单讨论一番。
上面已经说过,我们希望找一些好的f,使得f=0即解全体带群结构。
而这个群结构的产生巧就巧在定义一个乘法,是把两个东西运算得到一个新东西,总共涉及3个object,而三次方程恰好有三个根,并且两个根加上方程系数完全可以求出第三个根。
高考数学中的椭圆曲线
高考数学中的椭圆曲线在高考数学中,椭圆曲线是常见的一种几何形式,也是数学中经典而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
我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画出一条椭圆曲线,即可利用其各种性质,解决不同的数学问题。
椭圆曲线的定义椭圆曲线是一个平面上的曲线,其方程形式为y²=x³+ax+b,其中a、b都是实数。
图像是一条对称的曲线,既可以延伸到无限远处,也可以被截断,形成一个封闭的椭圆。
椭圆曲线不仅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在密码学、通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椭圆曲线的运用椭圆曲线在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代数数论、几何学、数值计算、密码学、通信系统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应用。
其中,在密码学中应用尤为广泛。
在密码学中,椭圆曲线被应用于密钥交换、数字签名、认证协议等方面。
由于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具有计算量小、安全性高、效率优越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密码学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而且,椭圆曲线还有其他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它被用于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编码理论等领域中。
椭圆曲线的性质椭圆曲线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其多个性质,包括极点、切线、切点、曲线斜率等。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几个椭圆曲线的性质。
1. 椭圆曲线具有对称性,可以沿着x轴、y轴和曲线直径进行对称。
2. 经过曲线中的任意一点,可以找到一条斜率是唯一的切线线。
3. 这条切线与曲线的交点叫做切点,而这个切点与曲线上其他的点,斜率也是相同的。
4. 在椭圆曲线上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点,叫做极点。
每一条椭圆曲线都有两个极点,这两个极点是这条椭圆曲线的对称中心。
椭圆曲线的应用举例椭圆曲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密码学中,就有椭圆曲线Diffl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等。
下面,我们以椭圆曲线Diffl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为例,来介绍一下椭圆曲线的应用。
椭圆曲线Diffl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简称ECDH,是一种密钥交换协议,主要用于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系统等领域。
椭圆曲线
引言同RSA(Ron Rivest,Adi Shamir,Len Adleman三位天才的名字)一样,ECC(Elliptic Curves Cryptography,椭圆曲线密码编码学)也属于公开密钥算法。
前段时间刚刚进行了“基于国家密码标准算法密码卡”项目,其中算法部分就涉及了ECC,由于是采用芯片实现ECC算法,所以对ECC是如何具体实现信息加密的原理知之甚少。
目前,国内详细介绍ECC的公开文献并不多(反正我没有找到)。
有一些简介,也是泛泛而谈,看完后依然理解不了ECC的实质(可能我理解力太差了)。
前些天从互联网上找到这篇材料,看完后对ECC了解一些,但还是比较懵懂。
于是把本文整理了一下,与大家分享。
当然ECC博大精深,我的认识还很肤浅,有些问题今后还要向。
本文涉及的部分理论知识请参考《近世代数基础》、《初等数论》之类的书。
另外,由于原文中涉及的公式没有区分上标和下标,我对本文的一部分公式进行了整理,由于时间关系,对后半部分没有整理(因为公式比较多,我也懒得弄了)。
由此给大家带来的阅读上的不便表示歉意。
一、从平行线谈起平行线,永不相交。
没有人怀疑把?不过到了近代这个结论遭到了质疑。
平行线会不会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相交了?事实上没有人见到过。
所以“平行线,永不相交”只是假设(大家想想初中学习的平行公理,是没有证明的)。
既然可以假设平行线永不相交,也可以假设平行线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相交了。
即平行线相交于无穷远点P∞(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个无穷远点P∞,P∞是不是很虚幻,其实与其说数学锻炼人的抽象能力,还不如说是锻炼人的想象力)。
给个图帮助理解一下:直线上出现P∞点,所带来的好处是所有的直线都相交了,且只有一个交点。
这就把直线的平行与相交统一了。
为与无穷远点相区别把原来平面上的点叫做平常点。
以下是无穷远点的几个性质。
▲直线L上的无穷远点只能有一个。
(从定义可直接得出)▲平面上一组相互平行的直线有公共的无穷远点。
椭圆曲线_精品文档
椭圆曲线概述在数学中,椭圆曲线是一个二元三次方程,定义了一个平面上的曲线。
由于其在密码学和计算机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椭圆曲线被广泛研究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椭圆曲线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领域。
基本定义椭圆曲线是一个平面上的曲线,由以下二元三次方程定义:E: y^2 = x^3 + ax + b其中a和b是给定的常数。
特殊情况下,当椭圆曲线通过原点(0, 0)时,方程还可以写成:E: y^2 = x^3 + ax这类椭圆曲线被称为齐次椭圆曲线。
对于非齐次椭圆曲线,存在一个特殊的点无限远点O∞,在加法操作中用作曲线上两点之间的无穷远点。
性质椭圆曲线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使其成为密码学中重要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性质:1. 封闭性:椭圆曲线上的点在加法操作下仍然属于曲线。
2. 交点性质:两点在椭圆曲线上相交的弧线上的第三个点也在曲线上。
3. 结合律:椭圆曲线上的点加法满足结合律。
4. 逆元素:每个点在椭圆曲线上都存在一个逆元素,使得点加上其逆元素等于无穷远点。
这些性质使得椭圆曲线在密码学中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公钥密码学中的密钥交换和数字签名算法。
应用领域椭圆曲线在密码学中有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在公钥密码学领域。
下面是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1. 椭圆曲线密码算法:椭圆曲线密码算法是一类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密码算法。
其中最著名的算法包括椭圆曲线Diffie-Hellman(ECDH)密钥交换算法和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
2. 椭圆曲线密码芯片:椭圆曲线密码芯片是一种专用硬件,用于执行椭圆曲线运算,可以提高密码运算的性能和安全性。
3. 椭圆曲线密码库:椭圆曲线密码库是一种软件库,包含了常用的椭圆曲线密码算法的实现。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这些库来实现安全的密码学功能。
4. 椭圆曲线数字证书:椭圆曲线数字证书是一种用于证明身份和进行加密通信的数字证书。
由于其较短的密钥长度和较高的安全性,椭圆曲线数字证书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椭圆曲线l-函数-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椭圆曲线l-函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椭圆曲线l-函数是数论和代数几何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它们广泛应用于密码学、编码理论、以及如因子分解等许多领域。
本文将首先介绍椭圆曲线的基础知识,然后详细解释l-函数的定义和数论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将对目前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解椭圆曲线l-函数的基础知识,并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这一领域的研究。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关于整篇文章的布局和组织,以及各个部分的主题和内容概要。
可以简单介绍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意图,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期待。
例如: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整篇文章的布局和组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
引言部分将简要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正文部分将介绍椭圆曲线的基础知识,l-函数的定义以及在数论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将总结全文的内容,展望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并得出结论。
通过该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组织和逻辑发展。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椭圆曲线l-函数的概念,并探讨其在数论领域中的应用。
我们将深入讨论l-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以及它在数论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椭圆曲线l-函数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在数论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此外,本文还将展望未来椭圆曲线l-函数在数论和其他领域的潜在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椭圆曲线l-函数的视角,以及它在数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正文2.1 椭圆曲线基础椭圆曲线是代数几何学中一种重要的曲线类型。
在数论和密码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椭圆曲线的基础理论包括了椭圆曲线的定义、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则。
椭圆曲线可以用如下的形式来定义:Y^2 = X^3 + aX + b其中,a和b是定义域上的常数。
椭圆曲线知识点总结
椭圆曲线知识点总结1. 椭圆曲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椭圆曲线是平面上满足特定形式方程的点的集合。
一般而言,椭圆曲线的方程可以写作y^2 = x^3 + ax + b,其中 a 和 b 是常数,并且满足某些约束条件。
椭圆曲线上的点还包括一个特殊的“无穷远点”,它在几何意义上代表曲线的所有切线的交点。
椭圆曲线还具有群结构,因此可以定义点的加法操作。
加法操作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存在单位元素等性质,这使得椭圆曲线成为密码学中的重要工具。
2. 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问题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问题是密码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给定椭圆曲线上的点 P 和 Q,求解离散对数问题就是找到整数 k,使得 kP = Q。
这个问题在椭圆曲线密码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和椭圆曲线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中都有应用。
3. 椭圆曲线密码学的应用椭圆曲线密码学是一种基于椭圆曲线数学结构构建的密码学体系,它比传统的RSA和DSA等密码体系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小的密钥尺寸。
椭圆曲线密码学广泛应用于数字签名、加密通信、身份认证、以及访问控制等领域。
其中,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和椭圆曲线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是最为著名和重要的应用之一。
4. 椭圆曲线密码系统的安全性椭圆曲线密码系统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问题的困难性。
目前尚未找到对该问题的高效解法,因此椭圆曲线密码系统被认为是安全的。
然而,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当前的椭圆曲线密码系统可能会受到威胁,因此研究基于椭圆曲线的抗量子密码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
5. 椭圆曲线的参数选择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椭圆曲线参数对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椭圆曲线的安全性与参数的选择密切相关。
通常采用标准的椭圆曲线参数,比如NIST标准的曲线参数,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互操作性。
6. 椭圆曲线验算算法椭圆曲线验算算法是一种在椭圆曲线上进行点验证的算法。
椭圆曲线
λ = ( 7 - 2 ) ( 2 - 5 ) -1 m o d 1 1 = 2
x 3 = 4 − 5 − 2 m od 11 = 8 y 3 = 2 × (5 − 8 − 2 ) m o d 1 1 = 3
∴ 3 α = ( 8 ,3 )
类似的计算得
4 α = (1 0 , 2 ), 5 α = (3, 6 ), 6 α = ( 7 , 9 ), 7 α = ( 7 , 2 ), 8 α = (3, 5 ), 9 α = (1 0 , 9 ),1 0 α = (8 , 8 ),1 1α = (5 , 9 ) 1 2 α = ( 2 , 4 ),1 3α = O
对 y
2
= x3 + ax + b求 微 分 得 dy 2y = 3x dx
2
+ a
把 x = x1 , y = y 1 代 入 得 L的 斜 率 为 3 x 12 + a λ = 2 y1
后面求R的坐标方法同1) (E,+)构成一个交换群
二、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
1、定义 p>3是素数,z p上的同余方程 y 2 = x 3 + ax + b mod p的所有解 ( x, y ) ∈ z p × z p , 加上一个无穷远点O组成z p 上的椭圆曲线 y 2 = x 3 + ax + b.其中a, b ∈ z p是满足 4a 2 + 27b3 = 0 mod p的常量。
所以过P,Q的直线方程为
y − y1 = λPQ ( x − x1 )
简化为
y = λx + v
把上式代入椭圆曲线方程并化简得
x3 − λ 2 x 2 + (a − 2λ v) x + b − v 2 = 0
椭圆曲线
椭圆曲线
目录
定义
具体介绍
特殊的情形
编辑本段定义
椭圆曲线就是亏格为1的代数曲线。
一条光滑的椭圆曲线可以放在射影平面里看,它的(仿射)标准方程是
y^2=x(x-1)(x-t),这里t是任意不等于0和1的参数。
作为实曲面看,椭圆曲线就是带有一个洞的闭曲面--环面。
环面可以通过同向粘合正方形的两对对边得到,其拓扑亏格为1。
椭圆曲线和椭圆函数,椭圆积分等内容密切相关,这里不再详述。
著名的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也与此有关。
总之,椭圆曲线是代数几何中最重要的一类研究对象。
编辑本段具体介绍
椭圆曲线上的点全体构成一个加法群,点与点之间的“加法”运算,如图所示。
正因为椭圆曲线存在加法结构,所以它包含了很多重要的数论信息。
椭圆曲线和它的雅可比簇是同构的,所以它上面的“加法”结构实际上来自于它的雅可比簇的自然加法结构。
椭圆曲线上的有理点的个数也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和著名的Mordell-Weil定理有关。
Mordell-Weil定理是说:椭圆曲线上有理点构成的群是有限生成的。
另一方面,椭圆曲线上的整点只有有限多个,这个定理被称为Siegel定理。
通过以下实例,可以更好的理解上述两个定理:
椭圆曲线y^2=x^3+17上,仅有16个整
点:(-2,3),(-1,4),(2,5),(4,9),(8,23),(43,282),(52,375),(5234,378661 )。
代数几何中的椭圆曲线理论
代数几何中的椭圆曲线理论椭圆曲线在代数几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椭圆曲线理论使得数学家们能够研究和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代数几何、密码学和编码理论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椭圆曲线的定义、性质以及与代数几何的关系。
一、椭圆曲线的定义椭圆曲线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平面上满足一定方程的点的集合。
具体而言,设F为一个域,椭圆曲线定义为由满足方程y² = x³ + ax + b的点(x, y)所组成的集合,其中a,b为F中的元素,并且4a³ + 27b² ≠ 0。
二、椭圆曲线的性质1. 封闭性:椭圆曲线上两个点的连线仍然会与曲线相交于第三个点,这使得曲线上的点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群结构。
2. 交点的重数:椭圆曲线与直线相交时,交点的个数与曲线与直线的选择有关。
一个特殊情况是直线与曲线相切于一个点,交点的重数为2。
3. 无孤立点:一个椭圆曲线上不存在孤立点,即曲线上的每个点都可以与其他点通过一条直线相连。
4. 周期性:椭圆曲线上的点和直线的计算是周期性的,这使得计算椭圆曲线上的点的倍乘操作成为可能。
三、椭圆曲线与代数几何的关系椭圆曲线理论与代数几何密切相关。
代数几何主要研究由多项式方程所确定的几何结构,而将多项式代入椭圆曲线方程就能够得到代数几何中的椭圆曲线。
因此,椭圆曲线可以看作是代数几何中一类特殊的曲线。
椭圆曲线理论在代数几何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椭圆曲线可以用于曲线的描绘和模型的构建,帮助解决几何形状相关的问题。
此外,椭圆曲线还可以在代数几何的研究中用来证明定理和推导结论。
椭圆曲线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密码学和编码理论。
椭圆曲线加密算法(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是一种公钥密码体制,相对于传统的RSA算法,ECC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较短的密钥长度。
椭圆曲线编码(Elliptic Curve Coding,ECC)则被广泛应用于纠错编码和数据压缩等领域,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曹宗庆-椭圆的定义与方程
椭圆的定义与方程一、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研究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人教A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二节"椭圆的定义和方程〃的内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将本节内容安排在选择性必修课程“几何与代数〃这一主题中.这一主题都是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在这一主题下的平面解析几何单元学习中,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先后研究了直线、圆、圆锥曲线的几何特征,导出相应方程: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贯穿了这一主题研究的始终.而本节课主要是完成椭圆研究的第一部分,即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定义,再由定义推导方程的过程.因此本节内容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本节课立足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整合教材中与“椭圆的定义和方程〃有关内容(如“章引言中提到椭圆的起源、椭圆的应用、椭圆的研究方法;【探究与发现】中提到的旦德林双球证明椭圆上的点满足的几何性质;例题与习题中提到的椭圆的其它生成方式(主要表现为第二、第三定义的形式)以及椭圆的简单应用).所以本节课并不局限于建构出第一定义、推导出方程,还引导学生梳理教材中除第一定义外椭圆的其它生成方式,了解这些生成方式之间的联系(主要是第一、第二、第三定义的联系)以及椭圆的简单应用.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坐标法以及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同时,本节课的另一特点就是将椭圆的研究历史融入教学中.在椭圆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中,还有一些训练学生思维的教学资源(如:构造旦德林双球将从借助空间几何体圆锥研究椭圆转化为在平面内研究椭圆的化归思想;推导方程中洛必达使用的和差术、赖特使用的平方差法所蕴含的参数思想、方程思想以及对称、对偶的思想)以及培养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资源(如:从历史传说中感受椭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古代数学家探求真理的理性与智慧).在此过程中,将数学“史学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坐标法的基本思想.2 .教学目标设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是: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结合以上目标要求以及对教材的研究,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回顾古代数学家对圆锥曲线的研究历史,学生了解圆锥曲线的来由,体验其中蕴含的数学文化,重点提升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2)学生经历对“旦德林双球”模型的探究以及相互合作亲自动手画椭圆的过程,抽象出椭圆的定义,重点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3)能依据定义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同时了解椭圆的不同生成方式以及这些方式之间的联系(主要指三个定义的联系),重点提升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4)能够将与椭圆有关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用“坐标法”解决问题.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重点提升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3 .学生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理科科技班学生,学生的基础很好,能力也很强,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必修内容“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两章的学习中,学生己经初步掌握了运用“坐标法〃来研究几何问题.但是缺少主动通过方程蕴含的几何意义研究问题的意识.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椭圆的大致形状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并不清楚椭圆上的点满足的几何特征.本节课立足数学史,借助“旦德林双球”模型来研究椭圆上的点满足的几何特征.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但由于“旦德林双球"模型构造巧妙,位置关系、数量关系较多.所以学生不易从该模型中直接观察到椭圆上的点满足的几何特征.另外,学生已具备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在探究出椭圆的定义后,学生对“建系、设点、限定条件、坐标化”不会感到困难,但对于含两个根号的方程的化简,学生之前很少接触,完成有些困难.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椭圆定义的导出及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椭圆多种生成方式(第•定义、第二定义、第三定义)之间的联系.4 .教学策略分析本节课不是一堂传统的新课.采取“课前学生依据《研究性学习学案》的问题提示查阅资料自学、小组内成员交流学习成果;课中各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拓展探究;课后继续课上未完成的探究〃这样一种“探究展示过程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来进行.通过“查、演、感、证、画、比、算、整、联、赏、用”相结合的做法,使学生经历“探(椭圆历史之旅)、研(椭圆定义之理)、推(椭圆方程之道)、究(椭圆生成之变)、赏(椭圆曲线之用)”的完整探究过程.具体来说一下五个过程:探椭圆历史之旅(查、演):通过《研究性学习学案》中的问题串提示,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查阅有关椭圆的起源与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为起源和截线定义阶段、第一定义阶段、“旦德林双球”证明阶段.通过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课上演绎历史短剧的形式带学生重温椭圆的发展历程.研椭圆定义之理(感、证、画):尽管历史上最先发现“椭圆上的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这一性质的数学家是阿波罗尼奥斯,但是他的几何证明过程非常复杂.所以这里选取“旦德林双球"模型来抽象出椭圆的这一性质.由于“旦德林双球"模型结构复杂、位置关系、数量关系较多,所以在《研究性学习学案》中让学生学习立几画板制作旦德林双球模型,更形象直观的感知“旦德林双球”的结构特点.并通过《研究性学习学案》中一层一层递进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证明该性质.得到性质后,再通过引导学生画椭圆来完善性质的逆命题得到椭圆定义对于椭圆的画法,历史上荷兰数学家舒腾为我们提供了三种画椭圆的方式,一种就是教材中提供的拉绳子直接画的方式,另外两种就是利用椭圆规来画.其中用绳子直接画椭圆,利用的是“椭圆上的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这一性质,所以我们引导学生在课上用这种方法亲自画椭圆.推椭圆方程之道(比、简):对椭圆方程的推导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如何求曲线方程,对于“建系、设点、限制条件、坐标化〃这几个步骤学生不会感到困难,如何建系可通过《研究性学习学案》引导学生类比圆的标准方程建系过程.定值、两个定点距离都由教师直接给出即可.真正难点在于“方程的化简〃,由于这个方程有很多化简方法(如:二次平方法、洛必达的和差术、赖特的平方差法、有理化法等).为简化运算过程,教师在课前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研究化简方法,除了考虑用二次平方法外,教师尽量引导学生采用洛必达的和差术和赖特的平方差法来化简.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对于完备性的证明,要通过化简方程时等价变形来说明,对此教材中没有明确要求,教师提示一下即可,可由学生课后继续研究.究椭圆生成之变(整、联):引导学生整合教材中的例题与练习题给出的椭圆除定义外的其它几种具体的生成方式,主要与圆的伸缩变换、第二定义、第三定义有关.由于教材没有直接给出一般意义下的第二、第三定义,所以这里不做过多引申.只给出两种定义的具体表现形式,即焦点在X轴上,中心在原点的椭圆时的情形.此外,通过某些重要的方程建立三种定义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化数形结合的思想.由于推导方程过程中没有进行完备性证明,所以这里只研究由第一定义得到第二、第三定义的某种具体形式.赏椭圆曲线之用(查、用):教材中椭圆曲线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P46例5电影放映机的例题以及课后【阅读与思考】让学生了解椭圆的光学(声学)性质;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方程研究椭圆的性质,专门的几何性质放在下节课研究.在这里我们立足数学史,给出一个历史传说,引导学生查阅椭圆的声学性质.并改编了传说,利用方程研究实际问题,渗透用方程研究椭圆性质的坐标法思想,为下一节课专门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做铺垫.5.教学基本流程二、教学过程展示《研究性学习学案》见附页学生分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环节一探椭圆历史之旅学生活动一:数学兴趣小组依据学案问题提示演绎有关椭圆起源的历史短剧剧中三个阶段1.梅内克缪斯从古代计时沙漏中发现椭圆曲线(这一阶段没有明确的文献说明,但是公认的是从生活中实物发现的)并提出“用平面截三种不同的圆锥得到三种圆锥曲线.”2.阿波罗尼奥斯提出“用平面截同一个圆锥得到三种圆锥曲线”,并用纯几何方法证明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椭圆上的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但证明过程非常复杂.3.旦德林构造双球模型,巧妙证明椭圆上的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评析1】通过短剧使学生了解椭圆的起源与发展,体验圆锥曲线文化的发展历程,感受古代数学家的理性与智慧.同时由学生亲自演绎短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了解平面截圆锥形成圆锥曲线以及分析旦德林双球结构的过程中,有助于发展学生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环节二研椭圆定义之理1 .学生活动二:借助“旦德林双球”模型证明椭圆上的点满足的重要性质(1)通过立几画板观察椭圆上的点A运动时,∣AE∣IAF1为定值(如图1).(2)依据《研究性学习学案》的问题串提示证明IAE1 IAF1为定值.证明:A3,AF为同一个球的两条切线,所以IAB1∖AF∖,同理IAC1IAE1 所以IAEIIAF1∖AC∖∖AB∖∖BC∖又两个球与圆锥侧面的公共点形成的曲线是两个圆,且这两个圆所在平面是平行的,这两个平面与圆锥的底面也是平行的,所以这两个平面与圆锥围成的封闭几何体是圆台,又BC是圆台的母线,所以IAE1∣AF∣IBC1为定值.(3)通过立几画板将平面抽取出来,在平面内观察点A运动时,14E1IAF1为定值(如图2)(图1)(图2)教师指出:依据旦德林双球结构,发现两个定点反尸与椭圆在同一平面内,从而将最初的借助于圆锥这一空间几何体研究椭圆转化为直接在平面内研究椭圆.这是人们对椭圆研究的一个巨大进步.【评析2】课前让学生学习立几画板的使用,增强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研究数学问题的意识.立几画板中展示的“旦德林双球”模型十分直观,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立体图形更好的理解.同时,通过(计算机)先计算点A运动时,AE A产的值,根据结果猜测为定值,再进行严格的数学证明,渗透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也得到了发展.学生证明性质后,教师要点明用旦德林双球模型证明这一性质的重大意义.也为后面学生用绳子画椭圆做铺垫.2 .学生活动三:用绳子画椭圆,完善性质的逆命题,建构椭圆定义.(1)学生布置试验:取一条长度为25c机的定长的细绳,将它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用钉子固定在图板的两点处(如图3),两钉子间的距离为20c〃z,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看看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若将两钉子间的距离调整到25cm,再看看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若将两钉子间的距离调整到30C机呢?(图3)(2)发现:常数等于两定点距离时,轨迹为线段:常数小于两定点距离时,轨迹不存在(3)新知:我们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n,B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IQ12I)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e11ipse).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评析3】数学中的定义都具有充分必要性。
椭圆的基本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椭圆的基本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椭圆是几何学中一个重要的图形,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它在数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椭圆的基本定义、几何特征、数学表达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几何学中,椭圆是一个闭合曲线,具有两个焦点和一个长轴短轴的特点。
椭圆可以用简单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如(x/a)^2 + (y/b)^2 = 1,其中a和b分别代表椭圆的长短轴。
椭圆不仅在数学中被广泛研究,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例如,椭圆的形状在太阳系中的行星轨道、卫星轨道以及电子轨道中都有所体现。
此外,椭圆也被应用于卫星通信、椭圆锥曲面的建模等领域。
通过深入了解椭圆的定义与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展望椭圆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对椭圆的几何定义、数学表达以及实际应用进行详细介绍,以深入探讨椭圆这一重要的几何图形。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椭圆的基本概念做简要介绍,引导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文章结构部分则是对整篇文章的框架进行概括和说明,让读者了解文章的组成部分和内容安排。
目的部分则是说明本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包括椭圆的几何定义、数学表达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来详细介绍椭圆的基本定义和特性。
结论部分则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概括椭圆的基本定义,强调椭圆在数学和科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椭圆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上述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安排和逻辑脉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章的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椭圆的基本定义,深入探讨椭圆的几何特性和数学表达,以及探讨椭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对椭圆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椭圆的特点和性质,进一步探讨其在数学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椭圆这一重要的几何形状,深化对其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为未来对椭圆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tation I
• G1 : additive group of prime order q and it is a subgroup of the group of points on elliptic curve • G2 : multiplicative group of prime order q and it is a subgroup of a related finite field {Fp2*, p=6*q-1} • ê : bi-linear map from G1 G1 to G2 , êwill be derived from the Weil and Tate pairing on the elliptic curve ,{note ê (P,Q) = e(P,(Q)),where (x,y) = (x,y) is an automorphism of the group of points on the curve E , where 3 1 mod p}
Verification
Outline
• • • • • • The introduction of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Notation The Scheme Efficient Conclusions
The introduction of introduction
• ECDLP : 在橢圓曲線上定義 + , 兩種運 算 , P, Q is points on elliptic curve r Zq* if Q = r P , 給 P , Q 求出 r , 此為 ECDLP{要求出 r 是非常困難的} • Bilinear : we say that a map e : G1G1G2 is bilinear if e(aP, bQ) = e(P,Q)ab for all P,Q G1 and all a,b Z • Weil pairing on elliptic curve
Notation III
• QID = H1(ID) : public key for signature(id based) • DID = s QID : secret key for signature(id based) • Ppub = s P : publicly known (non- id based) • Where sZq is a system-wide master secret known to a trusted authority
Introduction
• id-based encryption scheme based on Weil and Tate pairings on elliptic curves has the three important property , fully functioning , efficient and provably secure • Such a scheme is a user’s public key is easily calculated function of his identity and private key is calculated by trusted authority • This scheme is similar to the ElGamal signature but based on the identity-based
Weil pairing on elliptic curve
• The Weil pairing of P , Q E/Fp2 is define as :, e(P,Q) = fp(AQ)/fQ(AP) {e : E[n]E[n] Fp2* , n=p+1} • The Weil pairing has the following two properties • a . e(P,P) = 1 • b . e(P1+P2, Q) = e(P1,Q)e(P2,Q) and e(P,Q1 + Q2) = e(P,Q1)e(P,Q2)
ID-base Signature from Pairings on Elliptic Curve
Kenneth G. Paterson From IACR Server 2002/004 Reference :Identity-Based Encryption from the Weil Pairing Boneh &Franklin Crypto 2001,LNCS vol 2139,Springer, pp213-229
Notation II
• P : P G1(point on ec) and ê(P,P) 1G2 • ID : be a string denoting the identity of a user • H1 , H2 , H3 : hash functions • H1 : {0 , 1}* G1 {hash the ID to points} • H2 : {0 , 1}* Zq {hash message to Zq } • H3 : G1 Zq {hash points to Zq}
The Scheme
• 若使用者要簽署文件M , 首先選 kZq* 再 計算M 的 signature (R,S) G1 G1 而且 R=kP , S = k-1(H2(M)P+H3(R)DID) • Where P(generator) , R , DID is points of G1 • k , k-1 , H2(M) , H3(R) is numbers of Zq* • (R , S) is a Weil paring on elliptic cu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