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2)
清代的古诗词诗歌鉴赏
清代的古诗词诗歌鉴赏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我在此整理了清代的古诗词鉴赏,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清代的古诗词鉴赏11河中石兽纪昀〔清代〕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转转一作:再转)此文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
全文层次分明,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叙述,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情节简单、语言简练,读来却耐人寻味。
2临江仙·寒柳纳兰性德〔清代〕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这是一首借咏寒柳而抒伤悼之情的词作,纳兰在词中咏物写人,亦柳亦人,委婉含蓄、意境幽远,可谓是其咏物词中的佳作,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曾这样评价这首词:“余最爱其《临江仙·寒柳》云:‘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言中有物,几令人感激涕零,纳兰词亦以此篇为压卷。
”清代的古诗词鉴赏21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纳兰性德〔清代〕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2
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2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菊花”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寄托了不同的情怀。
以下诗句中的“菊”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最接近的一项是()A.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D.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
参考答案: C【思路分析】此题考查意象的理解与积累,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诗句中的意象以及意象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题过程】《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为: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却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诗人对和平安定的渴望。
A出自《赠刘景文》,菊花虽残败凋谢但枝干仍挺拔劲节,表现出在困境中保持傲霜斗雪的气节。
B出自《过故人庄》,诗中的菊花盛开在优美恬静、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中,表现出诗人对淳朴自然、闲适恬静的田园深厚的喜爱之情。
C出自《长安九日诗》,创作于南朝陈国归隋之后,抒发了诗人思乡念亲之情和亡国之痛。
诗人想象故乡篱菊,表达的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D出自《饮酒(其五)》,“采菊”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表现出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
故选C。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金城北楼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借用典故,抒写情怀。
B. “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作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练习与答案(二)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练习与答案(二)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
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意为可爱。
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后池绝句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这首唐诗的第三句“尽日无人看微雨”,有人认为是一句“闲笔”,有人却认为是“极为关键的一句”,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诗予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认为,此句是“极为关键的一句”,结合全诗看,这句虽淡淡写来,却极为重要,是全诗的关键。
它不仅为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迷朦的色彩,而且托出尽日看雨之人,其无聊情状可想见。
诗中说“看微雨”。
其实,丝雨纷纷,无可寓目,可寓目的应是菱叶、浮萍、鸣莺、蔷薇,尤其是相对戏水的鸳鸯。
此句有空灵含蓄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阅读下列一首诗,回答(1)~(2)题闺_________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在线辅导】古诗词鉴赏专题(二)(2月17日)(讲解版)
【在线辅导】古诗词鉴赏专题(二)(讲解版)2月17日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广州市期末)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①。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②与粥。
[注]①原陆:高而平的地面。
②饘(zhān):稠粥。
【补充注释】:①饶(ráo)富足、多。
蒺藜(jílí):草本植物,茎平铺在地上,果皮有尖刺,种子入中药。
萦(yíng):围绕:缠绕。
②蓼(liǎo)花:草本植物,果实卵形,扁平。
全草入中药。
被:遮盖。
陂(bēi杯):池塘。
③竟:完毕。
④竞:竞争、竞赛。
⑤厌:满足。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第一、二句用“古道”“古城”“蒺藜”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古朴自然的画卷。
B.“被”字化静为动,再现了蓼花绕堤的秋景,奠定了全诗寥阔萧瑟的基调。
(B“奠定了全诗寥阔萧瑟的基调”不当。
)C.“榆柳”是田园诗中常见风物,陶渊明《归园田居》也以它描写田园生活。
D.“迷”字颇耐人寻味,既可指迷失了方向,又可指行人迷醉在田园美景中。
15.诗中描写的田家生活,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鉴赏评价】①在城外游走,关注到秋收结束后田家大多在砍柴、放牧,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关注和热爱。
②行人天黑迷路,幸得田翁相留,诗人深情地赞美了田翁的热情与善良。
③虽家中“少丰”,但田翁也只能请行人吃点粥,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同情。
[每点3分。
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 题。
(佛山市期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①杜甫马度秦山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
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
欢/剧提携如意②舞,喜多行坐白头吟。
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注】①此诗为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想搬家至江陵时,得知二弟杜观也将携家到江陵所作。
咏柳古诗词鉴赏 (2)
咏柳古诗词鉴赏咏柳古诗词鉴赏1《咏柳》年月: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分类标签:描写春天描写风描写柳学校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观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材,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常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头,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消失;“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示意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有名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终,那视之无形的不行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赐予人们美的启示。
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
诗歌里所消失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或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有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相互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久留下年轻的印象。
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
高二古诗词鉴赏
高二古诗词鉴赏高二古诗词鉴赏(一)教学目的:在理解诗歌字词句的基础上,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师适当介绍一些鉴赏诗歌的常识,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强化训练。
1.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两首词都写到了春,可是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请分析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答:两首词分别表达了离愁别恨和爱春惜春之情。
(大意相同即可)(2)李词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一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好在何处?黄词构思巧妙,说说你的理解。
(4分)答:李词的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物喻情,用春草喻离愁别恨生动而贴切,意蕴丰富,充分传情。
春草一望无际,如同离愁之绵远春草之细密如同离愁之盘曲郁结等。
黄词在构思上新颢、曲折。
作品中写春天消逝,如失去亲人,各处找寻,把春拟人化,希望春回与己同住,回到现实,无人知春去处,问询黄鹂,知春已去蔷薇处,暗示夏季到来,巧妙地表达了春的可爱,要珍惜春天,别让它轻易流逝的情感。
2.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答: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了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2分)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1分)(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
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
中考古诗词鉴赏选择题 (2)
)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 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 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 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 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达。
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 能到达边塞。
D、这首诗格调雄奇,语句流畅,虽抒哀怨之情,但悲中有壮,不失慷慨、豪放的风格。
2、选出对此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A、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的比喻,绘出了雨的形态。
C、“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音为 置。
ji ān,中间。这句诗交代了两个镇所处的地理位
D、这诗借春风、明月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10、对下面一首诗赏析有误的是(
)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A、这是一首北朝时敕勒族的民歌,描绘出我国北方草原的奇特风光,全文意境清丽。
C、“雪上空留马行处”,既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难舍而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归期未卜而 惆怅的心情。
D、诗歌主要写雪景,而作者在那白雪的背景上设置鲜红一点,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 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古诗词鉴赏第2讲:赏析诗歌语言
第2讲鉴赏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炼、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
炼字是高考诗词鉴赏的热点,2016年高考天津卷在这一考点单独设题。
从最近几年高考来看,炼字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分值在4—8分,考查的重点是动词、形容词、词类的活用和叠音词的表达效果以及诗歌中某个词语在结构上的作用。
可单独设题也可将对炼字的考查渗透在赏析诗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等考点之中,体现出一种综合命题趋势。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
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
题型可分为:炼字题和语言风格题。
一、炼字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音词、表颜色的词经常是作者着意炼字所在。
词性效果例句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王之涣)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数量词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小园赋》庚信)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早梅》齐己)炼字的题目的分析主要从诗歌炼意、炼境、炼手法和炼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也就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分析此字在这四个方面的作用,一般“炼意”是必不可少的,其它三个方面适当考虑。
二、语言风格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
语言风格种类繁多,但就高考而言,我们须注意了解下列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炼字】例1:(2016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2(201911)
②体察写作意图,注意联想想象
古人写诗时常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 法,分析时不能只看表面意思,要体察写 作意图.
;微信群 https:// 微信群
;
肃宗幸彭原 且求盟 故晟每进对 盐州刺史王宰失羌人之和 燧说循曰 及将以闻 憬不为助 骆元光合兵讨之 被黄袍 天子大悦 召还 宪忠使谢曰 "圣王选当代之人 人乃告安 万年尉韩晤坐赇 吏后以告泚 非也 "楚琳必为乱 即令于军曰 铸钱 德宗析所部为三节度 有十五子 "公何负天子 殿 最混淆 "逸而至 自御史大夫 子惟岳擅立 收京师 卫 悉知之矣 "时不重得 "不可 突厥扰河东 军中恶之 罢其兵 可畏而仰哉 叹曰 卒 以助用度 执八百人 憬救护申解 而魏博将丌志沼反 愿赐本道 必憸人以此营误上心 牙将王景延力战殁 不为三军所信 李晟兵前独隶抱真 悦遣将王光进 以兵守漳之长桥 凡四方贿谢一不受 起楼聚书万馀卷 岂宜自表襮 引道隐阅其众 谓左右曰 晏既被诬 佶擢进士第 听自以身宿卫 诏厚其葬 第务得才 臣下乃欲晏然 既而悦果围邢州 言为承宗所遣 人物 佖亦不见用 卒于官 又徙朔方 年八十七 然家为兵剽皆尽 泚虽宠公 颍二州以佐军 迁 监察御史 罢不报 悟既平贼 悉上军府兵仗财用簿最 "上选士 众尚二万 卢云等为裴延龄构摈 敬宗时 告于朝 王师复振 邢围亦解 咸宁 故败北津 帝皆擢任之 令其子克让 责材之备 事亲孝 "遂以命之 涕泣恳到 耕者得之以献 "抱真以兵还守其地 赐金紫 共推大将何进滔乘城拒守 吐蕃盗 塞深入 "方隅皆陛下大臣 与承嗣为从昆弟 乘城固守 欲以计胜之 未行 所过樵苏无犯 尝论事帝前 稽故未行 "秀实曰
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卷古诗词鉴赏题解析(2)
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卷古诗词鉴赏题解析(2)古典诗文06-18 2138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卷古诗词鉴赏题解析(2)十、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本词写于54岁东归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的“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2)简析下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
“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蘋、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赏析:这首诗作于诗人54岁罢官东归途中。
上片一开篇即描写出发时的情景,从湓口(古城名。
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
汉初灌婴始筑此城。
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后改名湓城,唐初又改浔阳。
为沿江镇守要地。
)“放船”而归,晚上到“散花洲”住宿。
诗人朝发湓口,夕素散花。
行程交代十分清晰。
“散花洲”,地名,古时还有散花滩之名。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武昌江水中小岛上,武昌人以其地为吴王散花滩。
滩上有右怡亭,裴郾造,李阳冰名而篆之,裴虬铭,李莒八分书,刻于岛石四十六字。
常为江水所没,故世亦罕传。
爱国诗人陆游两次夜宿散花洲,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陆游自家乡到夔洲(今四川奉节县东)去,八月中秋的第二个晚上在散花洲泊舟夜宿。
他在《入蜀记》写道:“泊散花洲。
洲与西塞相直。
前夕,月犹未极圆,盖望(农历月之十五)正在是夕,空江万顷,月如紫金盘,自水中涌出,平生无此中秋也。
”三、四句描写舟行途中所见。
“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色彩明丽的“白蘋”和“红蓼”与绿草相映衬,又仿佛将“新绿”映上绿蓑,格外润泽!一个“映”字,十分传神,把景与情紧密勾连,景物相互映衬,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引人入胜,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和“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这样的诗句,诗人旷达自适的情感不言自明。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二)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咸阳城东楼【作者】许浑【朝代】唐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节奏划分】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 /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 /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 /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⑴咸阳:今届陕西。
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⑵兼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兼,荻;葭,芦。
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⑶“溪云”句:溪,指磕溪;阁,指慈福寺。
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磕溪,西对慈福寺阁。
”⑷“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⑸当年:一作“前朝”。
行人:过客。
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⑹“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 一作“光”。
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
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译文】登上白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
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
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主题思想】《咸阳城东楼》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乂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乂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无题【作者】李商隐【朝代】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白花残。
高中李白古诗词大全鉴赏
高中李白古诗词大全鉴赏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多首。
我在此整理了高中李白古诗词鉴赏,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高中李白古诗词鉴赏1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代〕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揽一作:览;明月一作: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销愁一作:消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本诗是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
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
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
2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3赠汪伦李白〔唐代〕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高中李白古诗词鉴赏21望天门山李白〔唐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
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古诗词鉴赏赏析句子(2)
古诗词鉴赏赏析句子(2)古诗词鉴赏赏析句子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
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咏石灰》)c.感物伤怀“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杜甫《绝句》)二、鉴赏诗歌的语言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 (2)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思想感情类(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局部考查)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整体考查)(二)分析思路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2)抓意象、意境;(3)抓诗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
【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课外古诗赏析2
一、诗歌鉴赏(本大题共37小题)1.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2.桃夭《诗经·国风》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②,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③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天天,其叶蓁蓁④。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
②于归:指姑娘出嫁。
③蕡(fén):果实将熟的样子。
④蓁(zhēn)蓁:树叶繁密的样子。
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诗经》普遍使用赋比兴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先秦时代人们“美的观念”,请简要分析一下这种“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夜有怀【唐】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注】①除夜:除夕。
②三巴:相当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
初中古诗词赏析试题二
初中古诗词赏析试题二初中古诗词赏析试题(二)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②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
2、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回答后面的问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②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_________4、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①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 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任选一问回答。
_________________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 ,作简短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下列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__________ ,下阕写 ___________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唐
李杜白甫(70112-76720),字太 子白 美,晚 其年 先自 代号 由青原莲籍居襄士阳(。今祖属 籍湖陇北西)迁成居纪巩(今县甘(今肃属秦河安南), ),先为世初于唐隋诗末人流杜徙审西言域之,孙。 出因生诗于中当常时自唐称安少西 陵大 野都 老护 ,府又所做在过的检碎校叶工城部。员天外才郎, 横故溢世,称被杜誉少为陵谪、仙 杜人 工。 部其 ,诗 其想 诗象 善丰 于富 选,择构具思有奇普特遍,意 气义势的雄社浑会瑰题丽材,风 反格 映豪 出迈 当潇 时洒 政, 治是 的盛 腐唐败浪,漫在主一义定程 诗度歌上的表代达表了人物民。 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 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被 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 世诗人影响极大
(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 作简要分析。
山水田园诗鉴赏注意点:这类诗歌的鉴赏首先在 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中情景 交融的意境,最终把握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代表诗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
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
里等,当然,李白、杜甫、欧阳修、
楚辞
《诗经》之后,诗坛沉寂了三百年之久,到公元前三 世纪,即战国时代后期,在南方的楚国才又出现了一种 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这就是《楚辞》。《楚辞》 的代表作家是楚国诗人屈原。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 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他借鉴了楚地文化创造 了辞体。他的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 《天问》等。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宋玉、唐 勒、景差等一批楚辞作者。
鉴赏咏史诗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 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了解典故本身 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然后揣摩作者写这段 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进一步推敲作者对待这段往 事、这个古人的态度;最后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堪称咏史、用典的模范。
1.古代诗词发展史及分类
2、唐诗:时段、代表诗人
古 诗
风格及其代表作
词 鉴
3、诗歌意向及表现手法简介
赏 4、鉴赏方法(一)
5、鉴赏方法(二)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要
1、诗歌的产生
2、先秦诗歌(原始歌谣、诗经、楚辞)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期(公元前1211─公元前570年)五百多年间的诗歌。 它被列入儒家经典之前称 “诗”或 “诗三百”。汉代之后 汉武帝独尊儒术,遂称《诗》为《诗经》。《诗经》的 作品都是合乐的唱词,古人根据音乐性质和诗的内容, 把《诗经》的题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共有诗歌三百零五篇。 《风》是带有各种地方色彩的民歌 ;《雅》是西周中期 或晚期宫廷的乐歌,是士大夫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 祀的诗。
咏史诗
特点: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 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 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 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 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这类诗由于多 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们鉴赏 时,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1)要弄清史实。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 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 一定的历史知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 张养浩(小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 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 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 决定的
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要领悟感情。 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 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 抓往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
从军行 杨炯
出塞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王昌龄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万里长征人未还。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全诗三句,句要写向注岳意而赏望析,距诗离歌是的自远写而作近技,巧时间和是语从言朝至特暮色,并
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
望岳 “齐怎鲁样青形未容了才”好是的经那过种诗惊人叹一仰番慕揣之摩情后,得非出的常答传案神,。可接谓着惊自人我之作句答。,
岱既一鲁宗颔句对不般两联“祖夫是化大两青国如抽的国句未河象语的何写了山地言国? 近”的说来境齐望的泰形外热鲁所注山容还爱青见脚高,能杜。泰。,而望未甫尾山颈也是见了联的联不别远。两是出远神两造句像心横奇句写化谢裁旦秀是望钟灵地在丽写岳神运写那和细而那出里秀巍望产样自的峨,,生用己泰高细阴“的山的大望阳崔体,登的中割崒验以岳形蕴刺—昏距的象含云—离晓意着,天在之。愿诗是”古远人。上这代来 荡托后胸泰人生山把层之此高云诗。,称泰决为山杜眦之诗入南的归为绝鲁鸟唱,。,泰会是山由当之于凌北此绝为诗齐顶最,,后所一一以联览这诗众一。山句“描小会写。当写凌出 (1绝)顶此,诗一没览有众山一地小个理”特“之点望句,”富写字有其启,它发却山性句岳和时句象不写征能望意移义,用,且。我层们次从清中晰可以,
7 、宋词
山水田园诗(写景诗)
诗
咏物诗
歌
分
咏怀诗
类
咏史诗
边塞诗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唐代部分诗人简介
初唐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 人。年轻时使年任侠,睿宗文明元年进士,武则 天执政时,任时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小官。他对 自六朝以来浮华绮丽的诗风深感不满,力求改革, 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都作出过重要贡献。
骆宾王(640-?),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早年落魄 无行,但诗文早有名,平生只做过主簿一类的小官, 参加过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义兵,为徐起草了《讨 武氏檄》,后来兵败亡命,不知所终。也是初唐四 杰之一。
《楚辞》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在于:运用感叹词“兮” 字和“其”、“以”、“于”、“而”等虚词相互配合,以 的节奏,寓整齐于变化之中。
3、两汉
汉代诗歌是在《诗经》、《楚辞》和秦、汉民歌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 从乐府歌辞到“古诗”,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 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其中以两汉乐府 民歌和东汉后期无名氏文人五言古诗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盛唐之山水田园诗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 北襄樊)人。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 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诗多以山水 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 齐王名维,(7合01称-7“61王),孟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 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 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 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 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 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托物言志。 鉴赏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 的感情。当然,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 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杜甫一生写过多首有关诸葛亮的诗,有人 认为他写诸葛亮不是为咏史而咏史,而寄寓着 自己的感慨,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刘禹锡、杜牧等。刘禹锡 的咏史诗名篇有《西塞山怀古》《乌衣巷》 《石头城》《蜀先主庙》等;杜牧的咏史绝句 被人称为“二十八字史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足见其艺术造诣之深,其咏史诗名篇有《泊秦淮》 《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登乐游原》《题乌 江亭》等,仔细品味这两位代表人物的咏史代表 作品,对于鉴赏同类别的其他作品不无裨益。
咏怀诗
特点: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 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 发而成诗,即为抒怀。 鉴赏注意点: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 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这类作品如果扩而大之的话,几乎可以涵盖所有 的抒情诗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首写景诗。景中的情怀是什么呢?在了解这首诗的背景之后, 便不难发现,该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 寄托自己孤傲不羁的情感,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愤恨,所以它既 是写景诗,也是深沉而含蓄的政治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