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练习

合集下载

考向0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考向0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A.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
B.该实验中的铜粉换成铁粉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C.将装置1中的气球更换为注射器(见装置2),可使空气与铜粉接触更充分,数据更加准确
D.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
例3.(2021·辽宁中考真题)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B.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O2,生成固态的P2O5
C.装置内水位不会发生变化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考向0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例1.(2021·北京中考真题)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
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1.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D.若红磷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
2.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D、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1/5,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例3.(2021·辽宁中考真题)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止水夹没有夹紧
B.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D.点燃红磷缓慢伸入集气瓶中后,再塞紧瓶塞
(1)实验时,红磷必须过量,目的是:耗尽;作反应容器的集气瓶内预先注入适量的水,原因是: ,缩短实验时间; 吸收生成的。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题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题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题 一、实验药品选择型例1.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左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就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

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选择某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如红磷,白磷等),利用过量的该物质将空气中的氧气完全消耗,生成新的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内气体积减小(减小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气体的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变化,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选择不同的药品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现象。

解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可然物在空气中燃烧能否使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变小。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过程中虽然消耗了氧气,但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会弥补所消耗的氧气体积,反应前后广口瓶内气体压强并无明显的变化,因此烧杯中的水不会倒吸到广口瓶内,造成实验失败。

(2)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选择药品的条件是:①药品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只消耗氧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②药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不是气体(若生成物为气体,可将水换成易吸收该气体的液体)。

2.2.2 拓展——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同步练习

2.2.2 拓展——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同步练习

2.2.2 拓展——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典型例题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等于氧气的体积2、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其中 a 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B.a 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C.a 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D.a 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3、小科在实验室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要有少量的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过关1、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紧乳胶管B.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结果相同C.若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果D.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2、科学小组同学设计实验,用红磷燃烧、蜡烛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较其实验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P O225B.红磷和蜡烛都可以用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C.若K1、K2、K3关闭,将红磷、蜡烛点燃,同时伸入到两个集气瓶中。

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K1、K3,一段时间后,再关闭K1打开K2,这样可以比较两者的实验效果D.若将K1、K2打开,再将点燃的红磷、蜡烛同时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K3,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流入两个集气瓶中,但是水量不同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两个改进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a中的气球先变瘪后膨胀B.装置a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C.用装置b实验时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测得结果会偏小D.装置b中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等于被消耗的氧气体积4、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含量低于五分之一,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和想法不可取的是()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B.将红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实验C.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尽D.实验中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不足5、许多旅客乘火车经过青藏铁路穿越青藏高原时,会发生高原反应,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里()A.氧气体积分数远远低于21%B.氧气体积分数仍约为21%,但空气稀薄C.氮气体积分数远远超过78%D.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大大增多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专项测试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专项测试
⑴ 若小明用图甲进行实验,写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⑵ 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能够减小实验误差,其缘故是____________。 ⑶ 依照本实验数据,运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 ⑷ 小强同学按图 1 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用压强传感器实时 地传回集气瓶内压强—时刻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 是集气瓶内初始气 压,p 和 p’分别是反应终止后复原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_____________。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阻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时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p0,p’= p0 是因为红磷比木炭消耗的氧气多。 d.由图三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明白 五氧化二磷不能随便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因此对该实验进 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 50 mL 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 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 烟,且较长时刻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 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集气瓶中,发觉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叫氮化镁的粉末。
请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分析后认为____
____(填“能”或“不能”)代替红磷,缘故是_____________。若用镁代替红
磷实验,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会________(填 > 或< 或 =)瓶内空气体积的 1/5.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 瓶内
6V 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 金属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练习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A)78升(B)78% (C)21升(D)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A)4:1 (B)1:4 (C)1:5 (D)4:5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A)一类(B)两类(C)三类(D)四类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A)氮气、氧气(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D)氮气、二氧化碳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煤燃烧生成的烟(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7.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 (B)21% (C)0.94% (D)0.03%(1)二氧化碳()(2)氧气()(3)氮气()(4)稀有气体()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9.桌子上入一个空烧杯,烧杯内()(A)是氮气(B)是氧气(C)是空气(D)没有物质10.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法国的拉瓦锡(B)瑞典的舍勒(C)英国的道尔顿(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11.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A)煤燃烧产生的烟(B)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C)汽车排出的尾气(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拓展:1、如图,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生的实验现象是:(1) (2)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2、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一端封闭的粗玻璃管内放足量白磷,用胶塞塞住,并推入到玻璃管中部,记下位置.置于90℃的开水上方加热白磷,白磷燃烧,现象是,胶塞向移动,待装置冷却,胶塞逐渐向移动,最后停留在刻度为处,根据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3、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小军的装置(1)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③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除尽(2)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他依据的实验原理可能是①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②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专题练习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专题练习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

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 cm3、高20cm 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

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

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处;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

盖紧密封盖;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

(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红磷 B.木炭 C.铁丝(3)往操作d结束时,装置A 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___cm(填整数)。

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4)该小组中有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铜粉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要将水换成一种溶液,则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右图3 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专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过关测试题(含答案)

专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过关测试题(含答案)

专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过关测试题一选择题1.实验室中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若要实验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碳粉代替红磷B.装置气密性要好C.实验中红磷的用量可以任意量D.红磷一熄灭就可以打开夹子2.如图2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足量的白磷和装置气密性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B.实验成功标志是集气瓶中水面最终停在接近1处 C.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可防止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 D.实验过程中集气瓶的液面先上升后下降3.利用如图3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可以用碳粉代替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24mL刻度线处4.用如图4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B.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 C.实验过程中右侧玻璃管液面高度一直保持不变 D.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5.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5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注射器活塞开始停在50mL刻度处。

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

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温度,使白磷燃烧;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白磷足量,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30mL附近。

以上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6.如图为“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左右两边活塞距离为20cm,活塞可以自由移动(密闭体系内除空气外其他物质体积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后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氧气含量指的是“氧气质量分数”C.实验结束后活塞之间的距离约为4cm D.缓慢来回推动活塞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度7.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选择题1.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2.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约是()A.50mL和50mL B.60mL和40mL C.40mL和60mL D.20mL和80mL二、填空题1.((1)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两个氢分子;②氦气;③氯离子;④两个镁离子.(2)在O2、CO2、H2O2三种物质都含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填一个即可),属于单质的是.2.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1)由图a可知,铯元素它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图中的132.9表示铯元素的.(2)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结构,其离子符号为.(3)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三、实验探究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氯酸钾③二氧化锰装置:(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观察木条是否复燃.(3)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口进(填“b”或“c”).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实验改进】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镑的原理设计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体积/mL 80.0 54.5 126.0 【交流表达】(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根据表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到0.1%).(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①;②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发现问题1】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的明亮程度不一样,是什么原因所致呢?【猜想与假设1】猜想①:蜡烛中可燃物成分不一样;猜想②:.【发现问题2】同学们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现蜡烛熄灭后,回流到集气瓶中的水远小于瓶容积的.是什么原因所致呢?【猜想与假设2】猜想①:蜡烛燃烧产生CO2气体;猜想②:;猜想③:.【实验验证】将蜡烛点燃后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瓶中的氧气含量.数据如图1.【得出结论】此实验中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降低了%.【拓展探究】(1)某同学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密闭条件下足量红磷燃烧时氧气的含量变化,如图2,在110秒时氧气的含量有所上升,接着再慢慢下降,最终维持在8.85%左右.请你试着解释图象变化的可能原因是:①;②.你对氧气含量最终维持在8.85%左右是怎么理解的?.(2)图3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持下来.图4、图5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 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①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②p=0.79p0,p′=p0,请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一、选择题1.【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药品消耗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药品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等,本题结合红磷测定氧气的原理分析即可.【解答】解: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正确;B.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250﹣20)mL=230ml,进入水的体积是45mL,即氧气的体积是4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19.6%,故错误;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故正确;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使结果准确,故正确.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结合红磷测定的原理进行分析,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2.【分析】本题有一定难度,需要考虑到空气中也含有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氧气的总体积应是通入的氧气的体积加上通入的空气中含有的氧气的体积;然后根据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本题学生做起来有点难度,要考虑空气中也有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设通入氧气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x,[x+(100mL﹣x)×1/5]/100mL×100%═60% 解得x═50mL.故选A.【点评】本题应考虑氧气的总体积应是通入的氧气的体积加上通入的空气中含有的氧气的体积,才能表示氧气的浓度60%.二、填空题1.【分析】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构成的分子;每个氯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民房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解答】解:(1)①两个氢分子可以表示为2H2;②氦气可以表示为He;③氯离子可以表示为Cl﹣;④两个镁离子可以表示为2Mg2+.故填:2H2;He;Cl﹣;2Mg2+.(2)在O2、CO2、H2O2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原子;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氧原子;CO2或H2O2;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2.【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一般情况下,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个的,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解答】解:(1)由图a可知,铯元素它属于金属元素,图中的132.9表示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填:金属;相对原子质量.(2)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3,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铝离子结构,其离子符号为Al3+.故填:3;失去;铝离子;Al3+.(3)A.原子序数:Z>Y,该选项说法正确;B.核外电子数:X<Y,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Y和Z同处于第三周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三、实验探究题1.【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进行分析;(2)装置A是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气体,C是排水法收集气体,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进行分析;(3)根据根据D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解答】解:(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试管;故填:试管.(2)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试管没有棉花团,故选用的药品是氯酸钾,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故填:②③;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瓶口.(4)D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应从b进入,因为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填: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及方程式的书写;关键是明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2.【分析】根据已有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进行分析解答,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被消耗,压强变小,故会产生水倒吸的现象;根据铁生锈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根据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可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其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的气压变小,水倒吸,故填:气压;实验改进:(1)根据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可知反应物、生成物,故其文字表达式为:铁+水+氧气→氢氧化亚铁;(2)根据反应前后烧杯内水的体积变化可以看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是:80﹣54.5=25.5mL,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故填:20.2%;(3)使用铁的缓慢氧化消耗氧气,使氧气消耗的更为彻底,实验结果更准确,测量时考虑导管容积和扣除内容物后的集气瓶的体积,使实验结果更为准确,故填:铁的缓慢氧化使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更为彻底,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测量时考虑到导管容积和扣除内容物后的集气瓶容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故答案为:【实验回顾】(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气压;【交流表达】(1)铁+水+氧气→氢氧化亚铁;(2)20.2%;(3)①铁的缓慢氧化使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更彻底,使实验结果更准确.②测量时考虑到导管容积和扣除内容物后的集气瓶容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氧气的含量的测定以及实验装置的改进,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请注意题目中要求写文字表达式.3.【分析】【猜想与假设1】根据影响燃烧的剧烈程度的因素来分析;【猜想与假设2】根据发现的问题以及实验装置来分析可能的原因;【得出结论】根据反应前后氧气含量的数据来分析;【拓展探究】(1)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导致氧气体积膨胀或装置漏气;氧气含量过低,红磷不能发生燃烧.(2)根据压强的不同原因来分析;根据木炭燃烧生成气体来分析.【解答】解:【猜想与假设1】可能与蜡烛烛心棉线的长短有关,棉线越长,与空气的接触面越大,燃烧也越旺盛,故填:蜡烛烛心棉线长短不同;【猜想与假设2】蜡烛熄灭后,进入的水的体积远小于瓶子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是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还可能是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蜡烛燃烧需要一定的氧气,故填:装置漏气;没有冷却至室温;【得出结论】反应前,装置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蜡烛熄灭后,瓶内氧气的含量为15.82%,此实验中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降低了:21%﹣15.82%=5.18%;故填:5.18;【拓展探究】(1)在110秒时氧气的含量有所上升,接着再慢慢下降,可能是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得氧气体积膨胀或装置漏气,空气进入装置;故填: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得氧气体积膨胀;装置漏气,空气进入装置;当装置的氧气含量低到8.85%时,红磷就不能继续燃烧而熄灭,所以氧气的含量最终维持在8.85%左右;(2)①反应开始时,物质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受热膨胀,所以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②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压强减小;由于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都消耗了氧气,但又生成了气体,装置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答案:【猜想与假设1】蜡烛烛心棉线长短不同;【猜想与假设2】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至室温;【得出结论】5.18;【拓展研究】(1)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得氧气体积膨胀;装置漏气,空气进入装置;当装置的氧气含量低到8.85%时,红磷就不能继续燃烧而熄灭,所以氧气的含量最终维持在8.85%左右.(2)①燃烧放热,压强增大;②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压强减小;由于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都消耗了氧气,但又生成了气体,装置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点评】解这类题目,主要是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根据结论得出的物质性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训练(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练习题)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训练(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训练(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391)1.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2.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

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图所示。

(1)燃烧匙内盛放的药品是。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不到1的原因可能是(答一条即可)。

54.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2)小倩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只写一点)。

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刻度(填“1”“2”“3”或“4”)处,但实验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5.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如下:用注射器抽取30mL空气(活塞拉至30mL刻度处),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50mL,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过量的铜粉,在右侧导管口套上瘪的气球。

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中的气体全部挤入硬质玻璃管,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14mL。

(提示:铜粉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1)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专题练习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专题练习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并吸收二氧化碳。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

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 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

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

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并吸收二氧化碳。

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处;c.将过量的红磷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

盖紧密封盖;d.通电加热红磷,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

(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可以代替红磷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铜粉 B.木炭 C.蜡烛(3)往操作d结束时,装置A 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___cm(填整数)。

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 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专项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专项练习题

3.(2022·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现象或操作 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 他人 C.过滤液体时,将烧杯中的液体直接倾倒入漏斗中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
【答案】B 【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A错误;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防止液体飞溅烫 伤自己或他人,故B正确; C、过滤液体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需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着玻璃棒倾倒入漏斗中, 防止液体溅出,故C错误;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不是黄色火焰,故D错误; 故选B。
触不易生锈,右侧试管中铁钉没有与水接触不易生锈,故无法通过对比探究出铁生锈的条件;
B、在蜡烛的上方放置干冷的烧杯若烧杯中产生水雾,证明燃烧产生水,水由 H、O 组成,
反应物中有氧气参与反应,氧气中含有 O,则证明蜡烛一定含有 H,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
项说法错误;
C、将 0.5g 碘分别放入 10ml 的水与酒精中,两个实验中除了溶剂的种类不同,其余的量都
相同,则可以通过该实验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
D、根据质量守恒可知

2Cu+O2=======2CuO
128 32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需要 128 份质量的铜,则完全消耗完玻璃管中的氧气需要消耗大
量的铜,则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设计不合理;
故选 C。
11.(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是 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 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将紫色的石蕊溶液滴入到稀硫酸中,溶液变为红色 D.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和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 气体体积比为2:1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考特训(三)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练习题)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考特训(三)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考特训(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344)1.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A.a是铜,b是红磷B.a是铜,b是木炭C.a是汞,b是红磷D.a是汞,b是木炭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提示: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5A.2个B.3个C.4个D.5个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于1,这可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5的?(写一点即可)。

(5)某同学由本实验得到如下一些结论:①燃烧匙中的红磷的量越多,水位上升越高;②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③氮气难溶于水。

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

他们应该选择(填字母)。

A、蜡烛B、红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中甲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字母)。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表(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得出结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1.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含培优竞赛试题)(原卷版)

2.1.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含培优竞赛试题)(原卷版)

2.1.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01 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1. 实验方法和原理在曲颈甑(盛空气)里加热汞(如图)。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原理:汞+氧气加热———→氧化汞(消耗氧气)氧化汞加热———→汞+氧气(生成气体)2. 实验现象及分析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氧化汞)。

生成气体的体积和所消耗气体的体积(约为总体积的1/5)恰好相等,且将生成的气体加入到前一容器中剩余的气体(不能维持生命的氮气)里,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致。

3.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

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2)装置内氧气有剩余;……【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

【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氧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烧杯内蒸馏水烧杯内剩余蒸馏水131mL 90.0mL 63.6mL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专题练习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专题练习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并吸收二氧化碳。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

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 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

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

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并吸收二氧化碳。

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 cm处;c.将过量的红磷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

盖紧密封盖;d.通电加热红磷,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

(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1)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可以代替红磷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铜粉 B.木炭 C.蜡烛(3)往操作d结束时,装置A 中液面的刻度约为___________cm(填整数)。

如果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 中液面刻度在11cm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的制取(含答案)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的制取(含答案)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的制取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物质较合理的是( )A.硫粉B.木炭C.红磷D.铁丝答案:C解题思路:在测定空气成分时选用的物质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该物质在空气中能燃烧且只与氧气反应;②该物质燃烧后生成物为固态或液态。

满足以上要求的都可以选用。

硫粉、木炭燃烧能够消耗氧气,但对应的产物是气体,不符合要求;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要求;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同时,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符合要求。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2.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B.红磷一燃烧完,就要打开弹簧夹,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C.集气瓶内气压的减小导致水面的上升D.该实验可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答案:B解题思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常用燃烧红磷的方法,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生成的固体几乎不占空间,从而使得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进入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根据水的体积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④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

A.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A正确;B.红磷燃烧完,需要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否则内外压强差偏小,结果偏小,B错误;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的固体几乎不占空间,从而使得集气瓶内外产生压强差,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使得集气瓶内液面上升,C正确;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D正确。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3.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含答案)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含答案)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0分)1.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空气中氧气含量,选取药品时不应考虑( )A.所选药品的密度B.所选药品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C.药品要过量D.药品燃烧后所得生成物的状态答案:A解题思路: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药品选用条件:①在空气中能燃烧且只与氧气反应;②燃烧后生成物所占的空间体积可忽略不计。

A.所选药品的密度不用考虑,A符合题意。

B.所选药品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是药品选用条件之一,需要考虑,B不符合题意。

C.燃烧时药品要过量,否则不能使氧气消耗完全,会影响测定结果,故药品用量也需考虑,C不符合题意。

D.药品燃烧后所得生成物不能占据空间体积(最好生成固体或液体),否则会弥补消耗氧气的体积,影响测定结果,故药品燃烧后所得生成物的状态也需要考虑,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2.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足量的红磷和木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的是( )A.甲瓶中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B.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中没有水流入C.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答案:C解题思路:由于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能使甲瓶内压强减小;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体积占据了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乙瓶内的压强几乎无变化,但两瓶是连通的,最终压强相等,都比原来小,所以打开弹簧夹后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步骤的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内,并把塞子塞紧③冷却到室温④打开弹簧夹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⑦水压入集气瓶中,且体积接近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A.⑥⑤④②①③⑦B.⑥⑤②④①③⑦C.⑥⑤①②③④⑦D.⑥⑤②①③④⑦答案:C解题思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组装实验装置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⑥),然后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⑤),将剩余部分划分为五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①),然后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内,并把塞子塞紧(②),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③),打开弹簧夹(④),水压入集气瓶中,且体积接近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考试题1.(2004省第26题)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

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

2.3.(2006年市第29题)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右图3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

(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它原因吗?[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4装置,进行以下操作:(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份,放人捆在电烙铁下面铁片的凹槽;(2)将燃烧匙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人钟罩,并立即塞紧橡皮塞;(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含有_________,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6年南和县第28题)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5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实验过程是: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6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5.(2006年市第20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

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A.蜡烛 B.红磷 C.硫粉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右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20 21 19 20 22 18积(mL)(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实验拓展](4)小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又尝试用木炭重新做了以上实验,发现水几乎没有进入集气瓶。

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如果事先在集气瓶注入少量溶液来吸收气体,实验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6.(2007年市第47题)请按图8给出的条件进行实验,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提示: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水反应生成酸,如:CO2 + H2O = H2CO3)图8 图97.(2007年市第19题)图9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

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测定空气中______的体积分数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_______(填整数)的位置上。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________约占21%8.(2007年市第四题18、19)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

请回答问题。

(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07年永州市第34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1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12)(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11、图12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图1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2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1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图1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 mL 刻度处才停止。

(5)对照图12实验,你认为图11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2008年第14题)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13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右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

氮化镁中氮的化合价是_____。

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

11.(2008年省第18题)用下图14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倩设计了如下图15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不污染空气或操作简便或实验误差较小(只写一点)。

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液面最终将上升至___处(填1、2、3、4),但实验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只写一条)16141512.(2008年省鹤岗市第21题3)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小兰同学用图16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1/5,请你帮助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0第34题)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

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

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外水面相平。

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待冷却后广口瓶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参考答案1.(1)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注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其体积的1/5 4P+5O22P2O5(2)瓶塞未塞紧,造成装置漏气红磷不足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水(3)不能木炭燃烧生成的CO2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相等,红磷燃烧前后集气瓶的压强不变(4)在集气瓶壁上预先淌一层氢氧化钠溶液或在瓶塞上插入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在打开铁夹前,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注入集气瓶中2.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A的密封盖,再向B中加水,使B中的液面高于A,一段时间后B中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

(或往B中加水,使A、B液面保持水平,盖紧A的密封盖,在用手捂住A的外壁,B中液面上升,则气密性好。

B 12 偏大 NaOH 2NaOH+CO2=Na2CO3+H2O3.偏低蜡烛燃烧在消耗氧气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氧气 5O2+4P2P2O5钟罩氧气未消耗完为什么实验过程中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此空只要答案合理)4.(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3)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5.(1)B;足量(或过量)(2)A;检查装置气密性(3)1/5 难溶于水、不助燃、不可燃等合理答案均可得分(4)NaOH(或其它碱性溶液); CO26.现象:①A中产生大量白烟;②开始时,B中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③火焰熄灭后B中的液体通过导管流入A中;④进入A镇南关的液体呈浅红色;⑤进入A中的液体体积约为A容器体积的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