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5难点总结
高中化学 最困难考点系列 考点6 溴乙烷的制取 新人教版选修5
考点6 溴乙烷的制取【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溴乙烷的制取,利用乙烯的制备与乙烯的加成反应原理,留意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对试验的影响,排解SO2的干扰。
【精确解读】一.试验目的1.学习以溴化钠、浓硫酸和乙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2.学习低沸点蒸馏的基本操作和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二、反应原理主反应:NaBr+H2SO4=HBr+NaHSO4CH3CH2OH+HBr→CH3CH2Br+H2O副反应: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CH3CH2OH→CH2=CH2+H2O2HBr+H2SO4=Br2+2H2O+SO2三、试验仪器与药品100mL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接受弯头、温度计、蒸馏头、分液漏斗、锥形瓶;乙醇(95%)10mL(0.17mol)、溴化钠(无水)15g(0.15mol)、浓硫酸(d=1.84)19 mL、饱和亚硫酸氢钠 5mL四、试验步骤1.溴乙烷的生成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95%乙醇及9mL水,在不断振荡和冷却下,缓慢加入浓硫酸19mL,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在搅拌下加入研细的15g溴化钠,再加入几粒沸石,当心摇动烧瓶使其均匀.冷凝管下端连接接引管.溴乙烷沸点很低,极易挥发.为了避开损失,在接收器中加入冷水及5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的末端刚浸没在水溶液中.开头小火加热,使反应液微微沸腾,使反应平稳进行,直到无溴乙烷流出为止(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液开头有大量气体消灭,此时肯定把握加热强度,不要造成暴沸然后固体渐渐削减,当固体全部消逝时,反应液变得粘稠,然后变成透亮液体(此时已接近反应终点).用盛有水的烧杯检查有无溴乙烷流出.2.溴乙烷的精制将接收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静止分层后,将下面的粗溴乙烷转移至干燥的锥形瓶中.在冰水冷却下,当心加入1~2mL浓硫酸,边加边摇动锥形瓶进行冷却.用干燥的分液漏斗分出下层浓硫酸.将上层溴乙烷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入50mL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进行蒸馏.由于溴乙烷沸点很低,接收器要在冰水中冷却.接受37~40℃的馏分.产量约10g(产率约54%).纯溴乙烷为无色液体,沸点38.4℃,n D20=1.4239注:假如在加热之前没有把反应混合物摇均,反应时极易消灭暴沸使反应失败.开头反应时,要小火加热,以避开溴化氢逸出.加入浓硫酸精制时肯定留意冷却,以避开溴乙烷损失.试验过程接受两次分液,第一次保留下层,其次次要上层产品.在反应过程中,既不要反应时间不够,也不要蒸馏时间太长,将水过分蒸出造成硫酸钠凝固在烧瓶中.【精细剖析】1.溴乙烷沸点低(38.4℃),试验中实行了哪些措施削减溴乙烷的损失?①反应中加入少量的水,防止反应进行时发生大量的泡沫,削减副产物乙醚的生成和避开HBr 的挥发.②C2H5Br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1:100)常在接受器预放冷水并将接液管的末端浸入水中.③分别时尽可能将水分别洁净,否则用浓H2SO4洗涤时会产生热量,导致产物的挥发.④蒸馏的速度要慢,否则蒸气来不及冷凝而损失.⑤选择高效冷凝,各接头不漏气.2.溴乙烷的制备中浓H2SO4洗涤的目的何在?除去副产物、乙醚、乙烯和原料乙醇【典例剖析】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克/厘米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试验中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分别装有浓硫酸和乙醇溶液,试管d中装有浓溴(表面掩盖少量水).请填写下列空白:(1)请写出烧瓶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平安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试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动身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装置内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装置内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 官能团:无;通式:CnH2n+2;代表物:CH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2)烯烃:A) 官能团:;通式:CnH2n(n≥2);代表物:H2C=CH2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
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3)炔烃:A) 官能团:—C≡C—;通式:CnH2n—2(n≥2);代表物:HC≡CH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
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4)苯及苯的同系物:A) 通式:CnH2n—6(n≥6);代表物: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原子和6个H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3、H2SO4等)(5)醇类:A) 官能团:—OH(醇羟基);代表物:CH3CH2OH、HOCH2CH2OHB) 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
结构与相应的烃类似。
C) 化学性质:(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与α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称为β碳原子,依次类推。
与α碳原子、β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α氢原子、β氢原子、……)④酯化反应(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6)醛酮B) 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化学性质:(7)羧酸3、常见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的结构和性质(1)单糖A) 代表物:葡萄糖、果糖(C6H12O6)B) 结构特点:葡萄糖为多羟基醛、果糖为多羟基酮C) 化学性质:①葡萄糖类似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费林反应等;②具有多元醇的化学性质。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醇酚(重难点研析+典型实例剖析+教材问题简答)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 酚一、进行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配制体积比为1∶3的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时,要注意在烧杯中先加入95%的乙醇,然后滴加浓硫酸,边滴加边搅拌,冷却备用(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2.加热混合液时,温度要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温度低,在140℃时主要产物是乙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 3CH 2OH ――→浓H 2SO 4140℃CH 3CH 2OCH 2CH 3+H 2O 。
3.由于反应物都是液体而无固体,所以要向烧瓶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发生暴沸。
4.温度计要选择量程在200℃~300℃的为宜。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置于反应液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液的温度。
5.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混在乙烯中的CO 2、SO 2等杂质,防止干扰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
二、醇的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有哪些规律? 1.醇的消去反应规律 醇分子中,只有连有—OH 的碳原子的相邻的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若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或与—OH 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如CH 3OH 、(CH 3)3CCH 2OH 、],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醇的催化氧化规律(1)形如RCH 2OH 的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醛(或羧酸)。
R —CH 2OH ――→Cu 、O 2△R —CHO R —CH 2OH ――→KMnO 4、H+R —COOH(2)形如的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酮。
(3)形如的醇,一般不能被氧化。
三、苯酚又叫石炭酸,它是酸类物质吗?为什么显酸性?苯酚显酸性,是由于受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比醇羟基更活泼。
苯酚的羟基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
但是苯酚不属于酸类物质。
在应用苯酚的酸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苯酚具有弱酸性,可以与活泼金属(如Na)发生反应。
2.苯酚的酸性极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高中化学 最困难考点系列 考点8 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
考点8 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关系【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关系,注意反应条件对反应原理的影响,明确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为有机推断与合成打好基础。
【精确解读】1.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精细剖析】1.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典例剖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乙醇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5molH2,能证明乙醇分子有一个H原子与其余的H原子不同B.下列反应可证明苯环受甲基的影响,甲苯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C.下列反应可证明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导致苯酚的取代比苯容易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以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剖析】A.1mol乙醇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5molH2,说明乙醇中只有一个羟基,故A正确;B.甲苯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说明是苯环对甲基产生了影响,不是甲基影响了苯环,故B错误;C.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说明羟基影响了苯环,故C正确;D.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为B。
【答案】B【变式训练】下列说法能体现羟基对苯环影响的是( )A.苯酚溶液显弱酸性B.苯酚比苯容易发生溴代反应C.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苯甲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D.苯不溶于水,而苯酚能溶于水【答案】B【实战演练】1.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团间可以产生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以下事实不能说明此观点是( )A.ClCH2COOH的酸性比CH3COOH酸性强B.丙酮分子(CH3COCH3)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更易发生卤代反应C.HOOCCH2CHO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D.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则不能【答案】 C【解析】A.两种物质都含有羧基,具有酸性,但ClCH2COOH含有-Cl官能团,可说明氯原子对羧基有影响,故A不选;B.丙酮(CH3COCH3)分子与乙烷分子中甲基连接的基团不同,丙酮中甲基与C=O相连,丙酮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氢原子更易被卤素原子取代,说明羰基的影响使甲基中H原子比乙烷中氢原子更活泼,故B不选;C.HOOCCH2CHO含有羧基可以发生转化反应,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由于含有的官能团导致,不是原子团之间想相互影响,故C选;D.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上的氢更活泼,故D不选;故答案为C。
高中化学选修五1-5章详细知识点整理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2.F.2.,沸点为....-.29.8℃....CCl.....)...3.Cl..,.沸点为.....CH...-.24.2℃.....).氟里昂(氯乙烯(....,沸点为....-.21℃...)....HCHO....-.13.9℃....CH.....).甲醛(..2.==CHCl......,沸点为氯乙烷(....℃.).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12.3....CH..3.CH..2.C.l.,沸点为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高考 三精考点之高中化学(选修5)最拿分考点系列:考点4+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含解析)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明确乙醇消去反应原理,重点是反应条件的控制,难点是实验操作要点、乙烯气体的提纯等。
【精确解读】1.实验装置:(1)实验药品:乙醇、浓硫酸(体积比为1:3)(2)主要仪器:酒精灯、圆底烧瓶、温度计(3)实验装置:2.实验原理:主反应:CH3CH2OH 浓硫酸170℃CH2=CH2↑+H2O 分子内脱水副反应:2CH3CH2OH 浓硫酸140℃C2H5OC2H5↑+H2O 分子间脱水3.实验步骤:(1)检验气密性.在烧瓶里注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1:3)的混合液约20mL(配置此混合液在冷却和搅拌下将15mL浓硫酸满满倒入5mL酒精中),并放入几片碎瓷片.(温度计的水银球要伸入液面以下)(2)加热,使温度迅速升到170℃,酒精便脱水变成乙烯.(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烯.(4)再将气体分别通入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5)先撤导管,后熄灯.【精细剖析】1.乙烯制备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①浓硫酸用量要多,因为反应中有水生成,会使浓硫酸稀释,而稀硫酸没有脱水性,会导致实验失败;②反应中浓硫酸和酒精的体积比为3:1,顺序是先加酒精再加浓硫酸,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③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在液面下,但并不接触瓶底;④加热升温要迅速,并达到170℃左右;⑤温度不能在170℃以上,因为170℃以上,浓硫酸使乙醇脱水炭化,发生较多副反应;⑥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⑦特别注意温度计的量程应在200℃以上;⑧用品红溶液证明乙烯中混有二氧化硫气体,用NaOH溶液除去二氧化硫气体,然后用品红检验是否除尽。
【典例剖析】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I、Ⅱ、Ⅲ、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I_________;Ⅱ_________;Ⅲ_________;Ⅳ___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浓硫酸D.酸性KMnO4溶液(3)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九章重要有机化合物知识点难点重点考点汇总高考复习必备
第9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考纲 考情三年20考 高考指数:★★★★★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知识梳理】一、有机化合物、甲烷及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1.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指含_______的化合物,仅含有_____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
2.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1)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CH 4(2)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溶解性 密度 _____ 气态___溶于水比空气(3)化学性质。
①稳定性:及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②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及Cl2发生取代反应,第一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反应依次又生成了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
3.取代反应的概念: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_____的反应。
4.烷烃:(1)通式:______(n≥1)。
(2)结构特点:每个碳原子都达到价键饱和。
①碳原子之间以碳碳_____结合成链状。
②剩余价键全部及_______结合。
(3)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呈规律性的变化。
①常温下的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到固态。
②熔沸点逐渐_____。
③密度逐渐_____。
(4)化学性质:类似甲烷,通常较稳定,在空气中能燃烧,光照下及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如烷烃完全燃烧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点拨】(1)甲烷及氯气的取代反应是逐步进行的,反应过程中往往4步反应同时进行,得到的有机产物是混合物;所有有机产物都不溶于水,常温下,一氯甲烷是气体,其他三种均为液体。
(2)烷烃及Cl2的取代反应,每取代1 mol氢原子,需要消耗1 mol Cl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章末复习:知识总结:乙醛的氧化反应
(CH3)2C==CHCH2CH2COOH+Br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实验操作中,应先检验哪一个官能团,并说明理由。 答案
应选检验—CHO。由于Br2也能氧化—CHO,所以必须先用 银氨溶液氧化—CHO,又因为氧化后溶液为碱性,所以应 先酸化后再加溴水检验碳碳双键。
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实验中看到的红色沉淀物是氧化亚铜(Cu2O)。由乙醛与氢氧化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醛被氢氧化铜氧化。 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可用于在实验室里检验醛基的存在。
3.乙醛的燃烧 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醛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完全燃烧的产 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乙醛的氧化反应
在有机化学中,把有机物得到氧或失去氢的反应称为氧化 反应。乙醛分子中的醛基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羧基,从 分子组成上看,醛基得到氧转化为羧基,所以乙醛发生了 氧化反应。由于醛基可以与多种氧化剂反应,下面通过乙 醛氧化反应的小结,来深入理解有机物的氧化反应。 1.乙醛的催化氧化反应
在工业上,可以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
特别提示
(1)银氨溶液为弱氧化剂,不能氧化碳碳双键,但溴水为强 氧化剂,—CHO也可以将其还原,故检验官能团时应先检 验—CHO并酸化,再加溴水检验碳碳双键。 (2)检验醛基也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例 题 有A、B、C三种烃的衍生物,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其中B可发生银镜反应,C与A在浓H2SO4作用下受热生成有香 味的液体。 (1)A、B、C的结构简式和名称依次是__C__H_3_C_H_2_O__H_,__乙__醇__、 _C_H_3_C_H__O_,__乙__醛__、_C_H_3_C_O__O_H__,__乙__酸__。 答案 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知识点全面归纳整理
一、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类别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通式C n H2n+2(n≥1) C n H2n(n≥2) C n H2n-2(n≥2) C n H2n-6(n≥6) 代表物结构式H—C≡C—H相对分子质量Mr16 28 26 78碳碳键长(×10-10m)键角109°28′约120°180°120°分子形状正四面体6个原子共平面型4个原子同一直线型12个原子共平面(正六边形)主要化学性质光照下的卤代;裂化;不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跟X2、H2、HX、H2O、HCN加成,易被氧化;可加聚跟X2、H2、HX、HCN加成;易被氧化;能加聚得导电塑料跟H2加成;FeX3催化下卤代;硝化、磺化反应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类别通式官能团代表物分子结构结点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一卤代烃:R—X多元饱和卤代烃:C n H2n+2-m X m卤原子—XC2H5Br(Mr:109)卤素原子直接与烃基结合β-碳上要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生成烯醇一元醇:R—OH饱和多元醇:C n H2n+2O m醇羟基—OHCH3OH(Mr:32)C2H5OH(Mr:46)羟基直接与链烃基结合,O—H及C—O均有极性。
β-碳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α-碳上有氢原子才能被催化氧化,伯醇氧化为醛,仲醇氧化为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2卤化氢或浓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乙醇140℃分子间脱水成醚170℃分子内脱水生成烯或酮5.一般断O—H键与羧酸及无机含氧酸反应生成酯醚R—O—R′醚键C2H5O C2H5(Mr:74)C—O键有极性性质稳定,一般不与酸、碱、氧化剂反应酚酚羟基—OH(Mr:94)—OH直接与苯环上的碳相连,受苯环影响能微弱电离。
生成沉淀3呈紫色醛醛基HCHO(Mr:30)(Mr:44)HCHO相当于两个—CHO有极性、能加成。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中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有机物分⼦结构是⾼中化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也是⾼中化学各⼤型考试中必考的知识点之⼀。
下⾯店铺给你分享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欢迎阅读。
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说明】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是由官能团决定的,因此必须掌握官能团的结构。
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碳原⼦的成键特点 ①碳原⼦价键为四个; ②碳原⼦间的成键⽅式:C—C、C=C、C≡C; ③碳链:直线型、⽀链型、环状型等; ④甲烷分⼦中,以碳原⼦为中⼼,4个氢原⼦位于四个顶点的正⾯体⽴体结构。
2、常见有机分⼦的空间构型: 甲烷:正四⾯体型 ⼄烯:平⾯型 苯:平⾯正六边型 ⼄炔:直线型 3、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主要种类 ①碳链异构:因碳原⼦的结合顺序不同⽽引起的异构现象。
②位置异构:因官能团或取代基在碳链或碳环上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现象。
CH3—CH2—C≡CH和CH3—C≡C—CH3 ③官能团异构(⼜称类别异构):因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象。
CH3CH2OH CH3-O-CH3 ④其他类型(如顺反异构和旋光异构,会以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出现)。
对映异构:(D—⽢油醛)和 (L—⽢油醛) 4、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法规律: ①判断类别:根据有机物的分⼦组成判定其可能的类别异构(⼀般⽤通式判断)。
②写出碳链:根据有机物的类别异构写出各类异构的可能的碳链结构(先写最长的碳链,依次写出少⼀个碳原⼦的碳链,把余下的碳原⼦挂到相应的碳链上去)。
③移动官能团位置:⼀般是先写出不带官能团的烃的同分异构体,然后在各条碳链上依次移动官能团的位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时,先上⼀个官能团,依次上第⼆个官能团,依此类推。
④氢原⼦饱和:按“碳四键”的原理,碳原⼦剩余的价键⽤氢原⼦去饱和,就可得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化学选修五第⼀章知识点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烷烃的命名是烃类命名的基础) 1、习惯命名法: 碳原⼦数在⼗以下的,依次⽤甲、⼄、丙、丁、戊、⼰、庚、⾟、壬、癸来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五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五章知识点汇总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一、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类型1.1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1)特点①单体分子含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②单体和生成的聚合物组成相同;③反应只生成聚合物。
(2)加聚物结构简式的书写将链节写在方括号内,聚合度n在方括号的右下角。
由于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表示。
(3)加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①均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只有一种。
②共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有两种或多种。
1.2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1)特点①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含有两个官能团;②单体和聚合物的组成不同;③反应除了生成聚合物外,还生成小分子;④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缩聚后生成的聚合物呈线型结构。
(2)缩合聚合物(简称缩聚物)结构简式的书写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或原子团。
(3)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单体的物质的量与缩聚物结构式的下角标要一致;要注意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一般由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为(n-1);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n-1)。
①以某分子中碳氧双键中的氧原子与另一个基团中的活泼氢原子结合成水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②以醇羟基中的氢原子和酸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的方式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③以羧基中的羟基与氨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H2O的方式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1.3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比较2.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确定2.1加聚产物、缩聚产物的判断判断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单体时,首先判断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
判断方法是:(1)若链节结构中,主链上全部是碳原子形成的碳链,则一般为加聚产物;(2)若链节结构中,主链上除碳原子外还含有其他原子(如N、O等),则一般为缩聚产物。
2.2加聚产物单体的判断方法(1)凡链节的主链中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的聚合物,其合成单体必为一种,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可。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醛
醛醛是由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简写为RCHO 。
甲醛是重要有机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制聚甲醛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维尼龙纤维、异戊二烯、乌洛托品、季戊四醇等的原料,也可用于制炸药、染料、医药(安基比林,氯霉素等)和农药,是良好的杀虫剂、消毒剂、熏蒸剂、除臭剂等。
40%的甲醛溶液在医学上称为福尔马林,是一种化学防腐剂,常用来保存尸体或人体器官标本。
这一节我们重点讨论醛的结构和性质。
①研习教材重难点研习点1:乙醛的结构与性质1.乙醛的分子结构乙醛的分子式是C 2H 4O ,它的结构式是,简写为或CH 3CHO醛基()是乙醛的官能团,醛基不能写成—COH 的形式。
2.乙醛的物理性质乙醛是一种没有颜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是20.8℃。
乙醛易挥发,能跟水、乙醇、乙醚、氯仿互溶。
3.乙醛的化学性质乙醛分子中的醛基()官能团对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1)氧化反应Ⅰ.燃烧反应:乙醛易燃烧,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
2CH 3CHO+5O 2点燃4CO 2+4H 2OⅡ.被弱氧化剂氧化的反应:①被银氨溶液氧化乙醛热水银镜氨水AgN O 溶液3乙醛的银镜反应反应中,硝酸银跟氨水起反应,生成银氨络合物,它把乙醛氧化成乙酸,乙酸再与氨生成乙酸铵,银氨络合物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附着在试管的内壁上,形成银镜,所以,这个反应叫做银镜反应。
AgNO 3+NH 3·H 2O===AgOH ↓+NH 4NO 3AgOH+2NH 3·H 2O===Ag (NH 3)2OH+2H 2OCH 3CHO+2Ag (NH 3)2OHCH 3COONH 4+2Ag ↓+3NH 3+H 2O 【归纳·整理】a.配制银氨溶液:向AgNO 3稀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滴加溶液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最后得不到光亮的银镜。
c.银镜反应的实验条件是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煮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难点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1、有机化合物分类
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是其它有机物命名的基础,主要包括选主链、编号、定取代基位置,为正确命名,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牢记“长、多、近、小”;
①主链要长:最长碳链作主链,主链碳数称某烷。
②支链数目要多:两链等长时,则选择连接支链数目多者为主链。
③起点碳离支链要近:支链近端为起点,依次编号定支链。
④支链位置序号之和要小:主链上有多个取代基时,按取代基所在位置序号之和较小给取代基定位。
(2)牢记五个“必须”;
①注明取代基的位置时,必须用阿拉伯数字2、3、4…表示。
②相同取代基合并后的总数,必须用汉字二、三、四…表示。
③名称中的阿拉伯数字2、3、4相邻时,必须用逗号“,”隔开。
④名称中凡阿拉伯数字与汉字相邻时,都必须用短线“—”隔开。
⑤如果有不同的取代基,不管取代基的位次大小如何,都必须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为便于记忆,可编成如下顺口溜:
定主链,称某烷,作母体;选起点,编号数,定支位;支名前、母名后;支名同,要合并;支名异,简在前;支链名,位次号,短线“—”隔。
(3)写法:取代基位置→取代基数目→取代基名称→烃名称。
以2,3—二甲基己烷为例,对一般有机物的命名可分析如下图:
其它烃或烃的衍生物命名时,需考虑官能团,选主链时应是含官能团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时应是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编号,命名时应标出官能团的位置。
3、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形式
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形成的都是共价键,根据碳原子形成的共同电子对数可分为单键、双键和叁键。
根据形成键双方是否为同种元素的原子又分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4、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碳原子成键方式的多样性导致了有机化合物中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5、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烯烃中的、炔烃中的-C≡C-、卤代烃中的-X、醇中的-OH、醛中的、酮中的、羧酸中的决定了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化学性质。
二、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