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中成语的独特性及成语教学方法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成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意义。
通过成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成语教学的重要性、成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成语教学的难点和突破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从事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成语教学的重要性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瑰宝,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部分,成语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接触到很多古代的典故和历史故事,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
成语也是中国语言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掌握了成语,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增强语言表达的魅力和表现力。
成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二、成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1. 以情境化教学为主成语教学应该以情境化教学为主,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并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可以通过故事、歌曲、电影、戏剧等形式,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可以通过对古代典故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成语的由来和意义,通过问答、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逐步掌握成语的用法和表达技巧。
2.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成语教学中,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简单的成语开始,逐步引入更加复杂和深刻的成语,让学生逐步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可以通过编写成语教材,设置成语学习的目标和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强化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也要注意在教学中避免一味追求成语的数量,而忽视了成语的内涵和文化意义,要注重质量,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3. 综合运用,注重实效性成语教学应该注重综合运用,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成语是汉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成语不仅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修养。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成语教学呢?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进行浅析。
一、生活化教学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现象,是通过特殊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而形成的语言现象。
成语之所以能够被人们广泛传颂,是因为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智慧往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来进行成语教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成语的智慧和魅力。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思考和体会成语的内涵,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生活场景或故事情节,与学生一起进行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的过程中理解成语的含义,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
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与成语相关的生活实践,比如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故事片段、分享与成语相关的美术作品等方式,形象地展示成语的内涵和应用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成语的力量和魅力。
二、情境化教学成语的内涵往往需要通过情境来理解和体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来进行成语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成语的特点和内涵。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情境、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方式,营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成语所蕴含的意义和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成语的精彩和魅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成语教学,在游戏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成语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理解和掌握成语,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效果。
三、联想化教学成语的特点之一就是富有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联想化教学的方法来进行成语教学,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
小学语文成语教学浅论
小学语文成语教学浅论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是中国语言的瑰宝,它融合了历史文化的沉淀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成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成语的特点、小学阶段成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策略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成语教学进行浅论。
一、成语的特点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文化内涵丰富。
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民智慧,反映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2.形式独特。
成语的形式丰富多样,在词语的搭配和用法上具有独特性,往往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富有诗意和情趣。
3.应用广泛。
成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体现智慧和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
4.记忆度高。
成语往往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时代烙印,因此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记忆度也较高。
二、小学阶段成语教学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关键阶段,成语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对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1.丰富语言表达。
成语不仅丰富着语言的内涵,还能够让学生学会用更加巧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传承文化传统。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教会学生掌握成语,就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3.提高语文素养。
成语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培养语言艺术。
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工具,更是一种语言艺术,教会学生掌握成语,就是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美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1.寓教于乐。
在小学阶段的成语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来学习成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成语,从而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而成语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浅析几种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在成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如出示成语的图片或者短文段落,让学生观察,并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发现成语的特点和含义。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学习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成语,提高他们运用成语的能力。
教师可以模拟一个市场交流的情景,让学生扮演商贩和顾客,在对话中使用和理解成语。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对成语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成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软件,制作成语课件,包括成语的动画展示、成语的例句和用法等等。
通过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四、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成语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成语。
可以设计成语接龙游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说出能够接上的成语,或者设计成语接龙卡片,让学生在接受到对方卡片上的成语之后,迅速说出对应的成语。
这样的游戏可以增加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运用成语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成语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成语教学方法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成语教学方法分析成语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成语教学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内容之一,通过成语教学,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成语教学呢?本文将从成语教学的重要性、成语教学的特点和成语教学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语教学的重要性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在小学阶段,成语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成语是汉语的特有表现形式,它的语言形式与普通词语有所不同,学习成语可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启发学生思维。
成语大多是由多个词语组成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道理,通过成语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领悟其中的深层含义。
3. 传承传统文化。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成语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4. 培养修养品质。
成语所蕴含的道德、伦理思想对学生的人格修养非常有益,可以引导学生在情感、品德等方面得到提高。
成语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应该重视成语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成语教育。
成语教学与普通词语教学有着一些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成语教学:1. 文化内涵丰富。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需要结合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典故来进行讲解。
2. 抽象性和惯用性。
成语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形式,它的意义和用法都具有一定的惯用性,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语境来理解和掌握。
3. 需要灵活运用。
成语的运用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语感和想象力,需要在实际语境中进行灵活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创造力。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
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词语,它是通过一种简练的语言形式,用以阐述事物特点、描述情感或表达某种内在意义的固定词组。
成语具有简洁、准确、富于表情的特点,它不仅体现了中国汉字独特的形式美,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和智慧。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成语有助于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成语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启发式教学法成语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境分析和猜测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引入、图片展示、问题引导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和常识猜测成语的意思,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记忆法成语的记忆是成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联想、造句、分类等方式来辅助记忆。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成语的字形、字音或字义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整理和记忆成语;还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让学生将成语应用于具体的语境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三、应用法成语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记忆成语,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成语。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文、听写练习、写人写事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成语。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使用成语来丰富文章内容,或在口语表达中运用成语来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四、文化传承法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通过介绍成语的寓意、典故及使用背景,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视频、参观实地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应当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成语于实际应用和讲解成语的文化内涵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成语是汉语中最具有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也是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是培养学生中文语言和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进行探讨。
I. 成语在中文教学中的地位成语在中文语言和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国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学习成语能够拓宽学生的语言视野和文化意识,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提升学习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II. 成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1. 生动的解释法。
在成语教学中,老师应该尽可能生动有趣地解释成语的含义,可以通过故事、笑话、漫画等形式将成语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
例如,解释“半途而废”这个成语时可以讲一个小故事:一只蚂蚁在推着一根棍子,来到了河边,它发现棍子太长,又没法托着水面,于是就放弃了,这就是半途而废。
2. 配合情境教学。
成语教学的最好方式就是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教学。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教授成语“不见棺材不落泪”,引导学生谨慎处理人际关系,不要把自己陷入到麻烦中去。
3. 游戏化教学。
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成语拼图、成语接龙等游戏,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成语的记忆和应用。
1. 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文化背景,这有利于理解成语的本义和文化内涵。
2. 加强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成语不仅要会背,更要会用。
3. 注意成语的区别和误用。
许多成语在形似和音似上很接近,但意思不同,甚至正好相反,学生在运用时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否则会产生误解或者误用。
IV. 结论通过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探讨可以看出,在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既有基础又有难度,需要老师们不断培养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们掌握并运用成语,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成语教学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成语是汉语独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美的艺术风格,是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成语的定义、作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谈谈如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一、成语的定义和作用成语指的是固定的、由几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由于它阐述了中国文化、风俗、道理和智慧等方面的思想,因此在言语交流、写作阅读和文化交流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成语有以下几个作用:1.丰富和提高汉语的语言质量。
成语是汉语的瑰宝之一,具有优美的语言韵味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够丰富和提高汉语的语言质量。
2.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二、成语教学方法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一般来说,成语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启发学生的兴趣。
成语教学应该从启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因为有趣的学习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故事、民间传说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热爱成语。
2.注意成语的实际应用价值。
成语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因此成语教学也应该注重成语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成语与生活、工作、学习等实际情境相联系,让学生在具体实例中体会成语的应用价值。
3.注重成语的文化内涵。
成语是深植于中华文化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成语教学中,应该注重成语的文化内涵,向学生传递中华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
4.注意成语的练习和运用。
成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成语,还要让学生掌握成语的用法和运用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组织一些成语练习和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成语的运用技巧。
成语教学是一项技巧活,需要教师善于把握教学方法,熟练掌握成语教学技巧。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成语是中国特有的语言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沉淀,是汉语词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引导学生运用成语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成语的定义、意义、特点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浅谈。
成语,又称“谚语”、“惯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是用来表达抽象概念的特殊词汇。
成语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它们选材广泛,内涵深厚,饱含哲理,是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的结晶。
从语法构造上看,成语是固定的词组,在表达方式上有独特的特点,让汉语产生了更多的文学魅力。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学习和理解成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成语是汉语中重要的语言资料,学习成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成语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成语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成语学习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文化背景合理安排成语教学内容。
对于初学者,可以先从一些常用的成语入手,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习成语的使用情况。
对于中高级学生,可以逐渐引入一些典故和历史故事,增加成语教学的文化内涵。
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讲故事、唱歌、做游戏等形式来加强成语的教学,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和记忆成语。
教师应该注重成语的实际运用,让学生通过对话、写作等方式积极运用所学成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成语的运用检查和激励,让学生感受到成语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成语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成语作为汉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具有丰富的意义和独特的韵味,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进行浅析。
在成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情景教学是以真实的情景为基础,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教学成语“破釜沉舟”时,可以通过课堂剧本或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亲身体会“破釜沉舟”的背景和含义,从而深刻理解该成语的用法。
可以通过成语故事的讲解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成语故事是成语形成的背景和来源,通过讲解成语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义和内涵。
教学成语“井井有条”时,可以通过讲解《管子》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成语的由来和意义,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该成语。
可以通过成语接龙的游戏加深学生对成语的掌握和运用。
成语接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运用成语。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成语,要求学生继续说出一个意义相近或意义相关的成语,从而培养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和联想能力。
教学成语“一鸣惊人”,教师可以说出这个成语,然后要求学生接着说出一个与“一鸣惊人”意义相关的成语,如“一举成名”,通过这种游戏,可以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成语。
可以通过成语故事的创编和演绎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成语,要求他们以该成语为题材编写一个小故事,并进行现场表演或朗读。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采用情景教学、成语故事讲解、成语接龙游戏和成语故事创编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成语教学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的精华,是汉语言文字的独特表现形式。
它们是经过长时间的语言实践而形成的固定短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简洁而富有含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言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成语教学的意义首先,成语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许多成语都来源于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道德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成语的学习,小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
其次,成语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功能。
成语具有简短、精炼、形象、生动的特点,常常被用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成语的运用,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最后,成语教学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成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智慧,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成语的学习,小学生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思维深度和广度,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成语教学方法1.故事引导法: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讲述一些相关的成语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成语情境中,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例如,“画蛇添足”、“破釜沉舟”等成语都有丰富的故事背景和深刻的寓意。
2.情境创设法: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成语。
例如,在学习“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家的羊圈破了一个洞,有人建议修补羊圈,但有人认为已经丢过羊了不需要修补。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对比分析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同类型或同意义的成语,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狐假虎威”和“狗仗人势”这两个成语虽然形式不同,但都表达了借助他人的权势来欺压他人的含义。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差异性和灵活性。
4.实践性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语运用活动,如成语接龙、造句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成语的用法。
浅谈汉语中成语的独特性及成语教学方法浅谈
浅谈汉语中成语的独特性及成语教学方法浅谈浅谈汉语中成语的独特性及成语教学方法浅谈论文关键词:成语独特性教学方法语义融合力论文摘要: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有的短语形式。
成语语义形象感鲜明,将“象、言、意”完美融合,将其用于创作,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高作品的层次和人们的审美情趣。
成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就目前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部分的教学方式,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1 汉语成语的确定及其范围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短语,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约定俗成的语言。
对于它的界定,至今学术界仍众说纷纭,尚无明确定论。
主要分歧在于成语和惯用语之间的划定。
刘叔新先生认为凭借“表意的双层性”可以区分成语和惯用语,并认为“穿小鞋”、“碰一鼻子灰”和“三长两短” 、“七上八下”、“甚嚣尘上”等都具有成语的资格。
而目前国内有学者则认为它们属于惯用语范畴,周荐认为,“穿小鞋”等之类常被人们视为惯用语的单位实际上应属于词,而“三长两短”、“七上八下”、“碰一鼻子灰”等俗语单位为惯用语。
2 成语是汉语的独特的组成部分成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是汉语独有的语言,其他民族的语言中是没有成语的。
汉语是世界上独有的表意性语言,而成语又是汉语中最璀璨的明珠。
它浓缩了历史,融进了文化,经过了千百年的演变而形成丰富。
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都包涵在浩瀚的成语之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它的独特性在于:第一,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
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
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
各朝各代的文化和历史保存在成语之中,这使成语具有各朝各代鲜明的文化特点和时代特色。
熟知成语典故之人,一读到成语,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鲜活生动的再现眼前;对历史不太熟悉之人,也会明白成语中引申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给人的教育启迪,通过成语这种方式,就把它的精神实质流传了下来。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在国际上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在汉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成语的特点、成语教学的意义以及成语教学的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成语的特点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词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
成语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成语凝练、简练、富有比喻意味,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中国独特的语言现象。
成语的特点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1. 凝练精炼: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表达的内容简练明了,语言质朴,却能言简意赅;2. 富有哲理:成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智慧,具有较强的比喻意味和隐喻含义;3. 地域性强:不同地区或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个成语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4. 使用频繁:成语在中国的日常用语中被广泛应用,不仅是文字表达的工具,同时也是语言文化的载体。
二、成语教学的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成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成语,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增进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2. 丰富语言运用:成语是汉语的瑰宝,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的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3. 培养思维能力: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学习成语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加深语言理解:通过成语的教学,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方法既需要注重成语的传统文化内涵,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
成语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语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故事教学等方式,将成语融入到生活场景中,使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是指教师在教授小学语文课程中,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成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深度。
掌握成语的使用方法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和文化素养培养至关重要。
以下是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一些方法:1.拓展课堂教学传统的成语教学往往局限在静态的教室环境中,而拓展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体验机会。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社区、博物馆、历史古迹等地实地了解成语的来龙去脉和典故故事,并与语文课文相结合,通过实地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游戏化教学小学生在学习中喜欢游戏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成语接龙、猜成语等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语。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高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3.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利用电子设备和网络资源辅助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成语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线学习成语的起源和解释。
4.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一种以生活场景为背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成语。
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对话的方式运用成语,提高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5.课外阅读与写作成语的使用不仅仅限于语文课堂,它们也可以应用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写作中。
通过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寻找、记录和运用成语,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成语,能够提高文章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采。
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样化的成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每个成语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成语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语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就介绍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成语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比较抽象,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出发,营造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和认知来理解成语的意义、用法和价值。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讲故事、讲笑话、看视频、做活动等形式,将成语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巧妙运用课堂活动,增加学生记忆量如果只是通过背诵和默写的方式教授成语,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产生兴趣和热情。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巧妙地设计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掌握成语。
例如,可以通过解迷、填空、连线、成语接龙等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语,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记忆量。
三、注重成语的应用成语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默写,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其用法。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成语的应用,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成语,使其成为表达思想的一种有力工具。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文章、写作练习等方式,使学生真正理解成语的内涵和用法,并能够在实际中妥善运用。
四、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成语的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和巩固,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口头测试、小测验、作文、成语接龙、口号等形式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有不同的评价体验,从而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和重视程度。
总之,成语教学不仅是学习汉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传统文化、培养人文情怀的重要途径。
教学者需要充分挖掘成语的内涵和意义,通过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和效果。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成语作为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本文将从成语教学的意义、成语教学方法、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成语教学的意义1.增加文化内涵成语是汉语言智慧的结晶,涵盖着宗教、哲学、历史、传说等众多方面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成语,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成语是一种形式简短、意义深刻、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
通过学习成语,能够使学生在表达观点和理解文章时更加准确、简练、深刻。
3.培养语感和写作水平成语是汉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手段之一,在阅读和写作中经常用到。
通过学习成语,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成语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语音、形态、来源等方面告诉学生成语的特点。
然后用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学习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最后让学生用所学的成语造句,帮助他们理解成语的使用场合和含义。
2.情景教学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从而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例如:用“四面楚歌”来讲述楚国战国时期的形势,从而让学生明白成语“四面楚歌”的含义。
3.对比教学法教师可以将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一并教给学生,进行对比教学,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例如:用“揠苗助长”和“缩头缩脑”来对比,让学生明白这两个成语的意义及使用场合。
4.延伸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延伸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应用范围。
例如:教学《古诗十九首》中有关成语的诗句,让学生掌握成语,同时了解这些成语在汉语中所处的地位和意义。
三、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1.成语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因材施教,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教材,避免盲目传授。
2.成语教学应适当分级,先进行简单成语的教学,逐步提高难度,使学生通过成语学习,从浅入深,不断提高。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的瑰宝,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呢?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浅析。
一、通过故事引入成语教学的第一步可以通过故事引入,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了解成语的出处和含义。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生动形象的故事,讲解故事中的成语,并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成语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的故事,可以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含义和出处。
故事引入成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语,提高记忆成语的能力。
二、生活化教学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成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感悟成语的含义。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画作,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点睛”之美,从而理解成语的含义。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贴近成语,加深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三、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成语教学也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来进行,比如成语接龙游戏、成语填空游戏等。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十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成语,提高他们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
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成语知识。
四、故事复述成语教学之后,可以通过故事复述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个富有情节的故事,故事中要包括所学成语的使用,然后要求学生复述这个故事,确保学生对成语的使用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通过故事复述,学生能够巩固对成语的记忆,提高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五、课外拓展在成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成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成语是汉语中独特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现,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成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词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情感体验,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至关重要。
教师要深刻理解成语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
成语作为汉语特有的表达形式,其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智慧,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丰富的使用场景。
教师要深入研究成语的来源、故事背景和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教学。
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成语,保持对成语的敏感度和熟悉度,以便在教学中随机应变,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要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成语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成语的魅力和使用场景。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或者结合同学们的生活经历进行情景演绎,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成语的趣味和美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还要注重成语的系统性和渗透性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的教学要与其他课文内容相互渗透,形成有机的教学体系。
比如可以通过成语教学来增加课文的趣味性和深度,或者在写作、朗诵和阅读等环节中引入成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这种系统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成语水平和语文素养。
教师还要注重成语的引申和拓展教学。
成语作为语言的特殊表达形式,其背后往往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哲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成语引申出更深层次的思考,或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运用成语,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这种引申和拓展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味成语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还要注重成语的实际运用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的学习要紧密结合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让学生学会在适当的场景中运用成语,而不是停留在单纯的死记硬背。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色表达方式,它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而且可以丰富语言表达,提高语文水平。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成语教学,是一项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工作。
一、了解成语的基本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要了解成语的基本知识,包括成语的定义、构成、来源、特点等。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具有特定的含义,常用于修辞和表达。
成语的构成一般有四种形式:形容词、动词、名词和副词。
成语的来源一般包括传说故事、历史典故、寓意故事等。
成语的特点是固定搭配,表达含义直观、生动、形象。
了解成语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为成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讲解成语故事是小学生认识成语的好途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选取一些生动有趣、情节简洁的成语故事,结合图画、声音等教学手段,生动讲解成语的含义、来源、使用方法等。
通过成语故事的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成语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讲解成语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成语中的字词,理解成语的内涵,通过有趣的互动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成语。
讲解成语故事既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成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进行成语造句的训练成语造句是小学生学习成语的重要环节。
通过成语造句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使用方法,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成语造句练习,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成语,进行语境理解和语言实践。
在成语造句的训练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语文水平,选择一些适合的成语,设计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成语应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鼓励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多多运用成语,帮助学生感受成语的魅力和表达力。
四、引导学生进行成语联想和联想故事创作成语联想是小学生学习成语的一种有效方法。
成语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策略
成语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策略一、成语的来源及特点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流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固定词句,其形式简洁,意义精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成语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固定,形式简洁,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
2.含义深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常常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3.运用灵活,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词语搭配,组成各种句子。
二、成语教学的重要性成语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成语是汉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成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成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最后,通过成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成语产生兴趣,首先就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故事等手段,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个农民正在等待兔子撞树桩,然后再讲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积累,培养语感成语的数量很多,要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就需要注重积累。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积累,如让学生背诵成语、听写成语、默写成语等。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语感,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例如,在学习“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时,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个成语的含义,然后再进行深入的讲解和练习。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三)加强实践,提高运用能力学习成语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正确运用,因此要加强实践训练。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实践训练,如让学生造句、写作文、口语交际等。
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成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鼓励学生用所学成语进行日常交流、写日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汉语中成语的独特性及成语教学方法华龙区一中马金磊摘要: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有的短语形式。
成语语义形象感鲜明,将“象、言、意”完美融合,将其用于创作,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高作品的层次和人们的审美情趣。
成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就今朝语文教学部门的教学体例,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成语独特性教学体例语义融合力1汉语成语的界定及其规模汉语成语是一个原型范畴。
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成语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
典型的汉语成语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四个原型特征:四字格、整合意义、所构成语素古朴典雅、具有历史渊源并长期习用的语词。
而具备原型特征越少的成语就越不典型,离典型成语的距离就越远,也就是说逐渐趋向于其它类型的语词。
汉语成语是汉语在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具魅力的语言形式。
由于其和谐的音韵特色、丰富的语义内涵,不仅受到古今文人墨客追捧,更是引起了广大语言研究者的兴趣。
我们对成语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研究后发现,成语研究主要围绕两大课题进行:一是双语成语的互译,另外就是关于汉语成语的界说。
第一个问题没有太多的争议,而争议最大的就是汉语成语的界说。
我们对现有汉语成语词典进行对比研究之后发现,各个成语词典对待成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那么什么才是成语呢?成语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认为成语应该是:现成的、习用的,具有较强的修辞功能,定型的,短语而非词句。
李行健(2001)认为成语应该是“双层含义”以及“四字格”。
还有其他很多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们将在第二节中对此做一简要回顾。
对一个概念进行定义,其实就是确定一个范畴。
通过分析这些学者认为汉语成语应该享有的特性发现,他们都是持经典范畴观。
各种词典出现所收录词条不一样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认为成语所应该具有的充分必要条件不一样。
但是我们认为,无论是从历时层面还是从共时层面,成语都是不能使用一组充分必要条件来界定的。
袁毓林(1995)认为“汉语词类是一种原型范畴,是人们根据词与词之间在分布上的家族相似性而聚集成类的”。
我们认为,成语也只能使用原型范畴理论来进行界说才更合理、更科学。
所以本文拟使用原型范畴理论对汉语成语的界说进行新视角的探索。
我们初步认为,典型的汉语成语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四个原型特征:四字格、整合意义、所构成语素古朴典雅、具有历史渊源并长期习用。
而具备原型特征越少的成语就越不典型,离典型成语的距离就越远,也就是说逐渐趋向于其他类型的语词。
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短语,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约定俗成的语言。
对于它的界定,至今学术界仍众说纷纭,尚无明确定论。
主要分歧在于成语和惯用语之间的划定。
刘叔新先生认为凭借“表意的双层性”可以区分成语和惯用语,并认为“穿小鞋”、“碰一鼻子灰”和“三长两短”、“七上八下”、“甚嚣尘上”等都具有成语的资格。
而目前国内有学者则认为它们属于惯用语范畴,周荐认为,“穿小鞋”等之类常被人们视为惯用语的单位实际上应属于词,而“三长两短”、“七上八下”、“碰一鼻子灰”等俗语单位为惯用语。
2成语是汉语的独特的组成部分成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是汉语独有的语言,其他民族的语言中是没有成语的。
汉语是世界上独有的表意性语言,而成语又是汉语中最璀璨的明珠。
它浓缩了历史,融进了文化,经过了千百年的演变而形成丰富。
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都包涵在浩瀚的成语之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它的独特性在于:第一,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
它产生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包含异常丰富的政治、哲学、军事、外交、社交、社会、民俗、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有些成语是古代战争的概括,有些成语是政治风云的记述,有些成语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有些成语是民间传说的精髓。
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
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
各朝各代的文化和历史保存在成语之中,这使成语具有各朝各代鲜明的文化特点和时代特色。
熟知成语典故之人,一读到成语,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鲜活生动的再现眼前;对历史不太熟悉之人,也会明白成语中引申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给人的教育启迪,通过成语这种方式,就把它的精神实质流传了下来。
第二,成语用它强烈的情感、价值观和鲜明的形象感向人们传递细腻而准确的信息。
成语中有褒有贬,扬善抑恶的价值取向十分明显。
有些抽象的感情、概念,用语言很难描绘,但一个普普通通的成语,就可以把人的感受完整而准确的表达出来,这是成语特有的魅力。
比如“哀声叹气、哀哀欲绝、哀思如潮”就把人悲痛的感觉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 “目中无人、昂首向天、昂首阔步”就把一个人的骄傲自大活灵活现的刻画了出来;“三顾茅庐”表达了刘备的求贤若渴;“鞠躬尽瘁”表达了诸葛亮为国操劳的精神。
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具有重要内涵的概念,在成语中都有形象和生动的表述。
成语是包罗万象的,任何事物都有相应的成语准确的表达出来。
3汉语成语产生的原因人出生之后,最先需要学习的便是说话,也就是口头语言。
以后长大了上大学读书认字,学习的是书面语言。
至于吃饭、喝水、走路、睡觉,那是人从生物那里继承下来的本能。
无师自通的。
然而与语言不同了,只有经过学习才能掌握。
语言是人类在千万年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专利,是一切动物所望尘莫及的。
人类学家和生物进化论者认为,语言和工具为人与动物之间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虽然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汉语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世界上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
而汉语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语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明、就没有智慧和创造,就没有一切。
成语的产生形成,和汉语的特点有直接关系。
古汉语文字洗炼、惜墨如金、高度提炼,这是成语产生的原因之一。
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欢作诗,习惯用诗歌这种艺术形式言志抒情,而诗歌创作有着很严格的韵律要求,要求文字非常精炼,在严格的韵律下,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和最大的内涵,因此古人在诗歌的创作中,产生了大量的成语。
如“煮豆燃箕”、“老骥伏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成语,都来源于诗歌。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神传文化。
释、道、儒三教交相辉映,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石。
所以,三教思想在成语中都有大量的反映,是成语的主要来源。
中华文化中,儒教是主流,读书人也称儒生。
所以,反映儒家思想的成语是最多的,体现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的成语俯拾皆是,数不胜数。
反映佛家思想的成语也很多,如“大彻大悟”、“三生有幸”、“顽石点头”、“天女散花”、“回头是岸”、“明心见性”、“慈悲为怀”、“指点迷津”等成语,都是反映的佛家思想。
反映道家思想的成语也不少,如“水滴石穿”、“清静无为”、“鲲鹏展翅”、“道法自然”、“弄玉吹萧”、“上善若水”等等。
三教思想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大大丰富了成语宝库。
4 对汉语成语教学方法的一点新建议可以说,成语是汉语的灵魂,他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极强的表现力,是其他词语所不能代替的。
所以学习汉语一向重视学习成语。
是成语赋予了汉语的生命。
如果没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成语,汉语又是多么的苍白贫乏。
学习汉语必须了解成语。
教师在成语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读准成语的字音、不写错别字等基础常规教学外,在教学方法上还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典故等背景知识。
这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更能提升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汉语成语家族中不少是来源于古代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和古代诗文,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就必须知道成语的来源或典故。
尤其是针对单看字义难以理解其含义的成语,背景知识的介绍对学生学习、记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朝三暮四”,现在大家都认为这个成语是比喻反复无常,其意义与“朝秦暮楚”一样。
实际上,“朝三暮四”出自《庄子·齐物论》,里面记载说有个养猴子的人拿橡子喂猴子,他对猴子说,早上给每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
猴子听了都生气了。
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
猴子就高兴了。
这个成语原来是比喻用诈术欺骗人。
如果不了解此成语的出处,就不能理解它的原来的意义。
其次,使成语教学与写作教学彼此配合。
教师可以利用写作教学中教恰当的引用成语,让学生感受成语所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两者教学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一举两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闻名词人辛弃疾是用典大师,他的词作几乎句句用典,既然古代先贤们可以引用典籍创作出脍炙人口的绝世华章,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写作教学中教学生使用成语来使学生文章添辉加彩呢?再次,倡导学生大声朗读,增强学生语感,把握词性,强化学生记忆的同时,教师要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及时纠正学生误用的成语,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留心使语、不滥用成语的好的言语交际习惯。
汉语成语是汉语经历千百年的千锤百炼而流传至今的一种特殊语言结构。
其特殊的修辞效果不仅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同时也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
但是对于什么样的语言结构才是一个成语,几千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我们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思想对汉语成语的界说提出新的思考,即将汉语成语分为典型的汉语成语和非典型的汉语成语。
典型的汉语成语应该是同时具备所有原型特征的成语,而非典型的汉语成语则是不完全具备四个成语原型特征。
我们希望对汉语成语界说提出的新思考,能够对汉语成语词典的编纂甚至对汉语成语的教学具有些许的启发意义。
总之,可以说一句成语本身既是妙趣横生的故事,又是古代思想文化的结晶。
学习成语,同时又能丰富历史、文学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智。
尤其是对于处于求职年龄最佳阶段中学生来说,更是事半功倍。
汉语成语至少也在万条以上,企图一朝一夕将它全部吞下,那是不切实际的。
但站在岸边望洋兴叹更是达不到边彼岸。
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成语也是如此,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终归会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2】刘叔新.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3】凌火元.把握成语规律,提高成语教学.厦门教育学院学报.【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王力主编.吉常宏等编.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中国成语大辞典.王涛等编着.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3月. 【7】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