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备课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范文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认识、感知平移现象,理解平移的本质。
2、通过探索掌握平移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讨论、探究、归纳的过程,抽象概括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数学的美,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直观感受平移这种现象,理解平移是在做直线运动。
三、教学难点掌握平移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观察操作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推拉式的黑板。
六、教学过程课件出示在商场和游乐园的观光电梯、空中缆车、推拉门三幅。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三个物体分别在做什么运动?(出示情境图给学生时间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观光电梯、空中缆车、推拉门这三个物体都在做直线运动。
它们的大小、形状、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它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做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也是平移吗?(学生根据刚才的所学思考发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举例:拉抽屉、坐公园里的滑滑梯、电动伸缩门、电动推拉门等等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属于平移。
大家真的很善于观察,知道的课外知识真多。
老师相信大家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那么,本节课的内容你掌握了吗?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小结:物体的大小、方向、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七、作业布置同学们放学回家后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事物,看看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属于平移形象,举例说明。
八、板书设计平移物体的大小、方向、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范文第【2】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9页例1及相关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单元备课策略集体备课解读稿)讲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单元备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又和大家见面啦,我是实验小学的老师,上一次我直播的是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的单元备课,这一次给大家直播第五单元的单元备课。
这两个单元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单元,尤其是在这一单元。
不仅有大量的动手操作,还能在视觉上感受到数学之美。
首先我对这一单元进行一个教材的分析:一、内容安排及其特点(一).教学内容和作用。
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具体编排如下表。
“图形的旋转”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相关知识,《标准(2011)》对于该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三个学段分别有不同的要求,如下表。
本单元内容处于第二学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套教材关于图形的运动的具体编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图形的运动(一):在二年级下册,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图形的运动(二):在四年级下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图形的运动(三):在五年级下册,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显然,无论是第一学段还是第二学段,都不要求对三种变换做出一般化的描述,更不要求给出定义。
从整体上看,整个小学阶段都只是初步认识图形的运动,上面这些具体目标可概括为:积累感性认识,形成初步表象,其外显的表现就是“能识别”“会画图”。
离定性的认识、定量的研究还有一定距离。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图形运动的原理。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形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的运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师: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生: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师: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作轴对称图形、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注意什么?生: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的距离的过程,称作平移。
生: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作旋转。
生: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即图形翻折),对折后如果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即图形沿一条直线180度前后位置所成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作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生:把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时,要注意各部分均要用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师: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生: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教材P82图形运动(二)轴对称(例1、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确定对称点的位置,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轴对称的美感,知道大自然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确定对称点的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轴对称师:这些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五级数学下《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教研组长签名:周次授课日期主备人共享人教学课题图形的运动(一)第一课时内容课时知识与技能: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并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图形旋转过程的观察和抽象,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价值与魅力。
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新|课| 标|第|一|网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教学准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修改激趣1、播放舞蹈视频:你看到了什么?(一)、认识旋转师: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导入起来学习旋转的内容(板课题)(导)教自主学习(学)学1.出示例 1、(课件出示旋转地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钟面)从“ 12”到“ 1”,指针绕点 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30 °;从(生自由阐述)“ 1”到“——”,指针绕点 O按顺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时针方向旋转 60°;从“ 3”到“ 6”,(多媒体动画板示)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从“ 6”到“ 12”,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2.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生观察图形:点、线段、三角形的现象呢?(1)师:以上几种旋的旋转演示回答问题)强调像点、转,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师:线段、三角形这样子的运动我们称之它们哪里转动了?比如:荡秋千哪为旋转转动了?挡车杆呢?---(3)假尝试给旋转下定义。
过程合作探究(议)评价释疑(示)如,我们把荡秋千的踏板看作是一个点、汽车的刮水器看作一条线段、风车的风叶看作是个四边形或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认识尝试说说三角形。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5图形的运动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 相同点:旋转和平移都不改变图形的面积和周长,保持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变。
- 不同点:旋转是围绕旋转中心对称,而平移是沿着平移方向一致。旋转会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而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的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学软件:运用数学教学软件,引导学生进行图形运动的模拟和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实物模型:使用实物模型和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运动的概念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 在线教学平台: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发布学习资源和练习题,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巩固,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图形运动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运动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图形运动的技能。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5 图形的运动配套教案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章《图形的运动》。该章节内容主要包括旋转和平移的概念、特点及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旋转和平移的定义,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并能运用旋转和平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设计更多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7)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7)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移和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动手操作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交流讨论法: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平移和旋转的图片,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平移和旋转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进行解决。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数学教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学》
数学教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学》教学目标1. 了解图形的运动学概念。
2. 能够描述图形在平面上的运动。
3. 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操作。
4. 能够应用图形的运动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教具:图形卡片、白板、彩色笔、尺子。
3. 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不同运动方式的图形,引起学生对图形运动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2. 引入概念:通过幻灯片或白板展示,向学生介绍图形的运动学概念,包括平移、旋转和翻转。
3. 实践操作:将图形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操作,并观察图形的变化。
4. 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他们观察到的规律和特点,总结出图形运动的基本规则。
5. 练与应用:提供一些练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运动学知识进行解答。
6. 拓展延伸:对于研究较快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复杂的图形运动操作,如多次旋转或组合运动。
7. 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图形运动学知识,强化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8. 练与检测:布置一些练题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图形运动学的掌握程度。
9. 总结反思: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澄清疑惑,强化重点,留下必要的复提示。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图形运动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2. 批改练题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图形运动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评估他们对图形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三维图形的运动学,了解在空间中的平移、旋转和翻转操作。
2. 探索更复杂的图形变换,如镜像对称、相似变换等。
3. 引导学生应用图形运动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路径规划、机器人的运动轨迹等。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图形运动学的概念理解较快,但在实践操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
下次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经验巩固所学知识。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优秀教案第【1】篇〗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运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02单元内容解读nei rong jie du(1)单元评价目标①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②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③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体会变与不变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主要教学图形的旋转。
在第一学段,学生结合实例,感受了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在四年级,学生在“平移”“轴对称图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观察、操作、想象、画图等学习经验。
本单元的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想象、操作、描述等多种活动探索旋转的特征,体会旋转的含义。
教材的例4设计了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的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加深对图形变换的认识,体会其应用价值,领略图形世界的神奇。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图形的运动的整体编排结构如下:本单元内容的知识结构如下:(3)单元作业目标根据评价目标及单元知识结构的分析,我们确定了如下单元作业目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单元作业属性表03单元作业设计zuo ye she ji依据单元作业属性表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单元作业:作业(1)旋转及旋转的特征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
1.为了增加教室内的空气流通,乐乐推开教室的推拉窗户,打开了电风扇。
从图形的运动现象来看,推开的窗户是()现象,电风扇的转动是( )现象。
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举两例),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举两例)。
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
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 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运动;2. 掌握图形的运动规律;3. 能够在平面上进行简单的图形运动操作。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运动;2. 图形的旋转运动;3. 图形的翻转运动。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 利用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运动;2. 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运动特点。
步骤二:讲解图形的平移运动1. 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图形的平移运动;2. 教授平移运动的定义和基本规律;3. 练平移运动的操作方法。
步骤三:讲解图形的旋转运动1. 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图形的旋转运动;2. 教授旋转运动的定义和基本规律;3. 练旋转运动的操作方法。
步骤四:讲解图形的翻转运动1. 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图形的翻转运动;2. 教授翻转运动的定义和基本规律;3. 练翻转运动的操作方法。
步骤五:巩固练1. 给学生提供一些图形运动的练题;2.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际操作;3. 回顾和总结学生的操作经验和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2. 收集学生在练中的答题情况;3. 通过口头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1. 提供更多的图形运动练题,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2.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图形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2. 教学步骤是否合理,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3. 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三)》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进一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平移和旋转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平移和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平移和旋转的过程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平移和旋转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素材,以便于生动展示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2.学具: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图形的学具,以便于学生动手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并用动画演示平移和旋转的过程。
同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平移和旋转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操作学具进行验证。
如:如何用平移和旋转的方式将一个图形变换成另一个图形?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意义,能在实际情境中找出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在实际中的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平移和旋转的辨别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实例分析、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意义,能在实际情境中找出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在实际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找出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在实际中的运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辨别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本质区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学习资料,包括卡片、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平移和旋转。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平移和旋转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意义。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说课稿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主要包括了平移和旋转两种图形的运动。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认识、画图和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运动特点,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现实世界。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既包括对平移和旋转的定义、特点的讲解,也包括对实际生活中图形的运动的观察和分析。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理解,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图形的运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平移和旋转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两种运动方式,仍然是他们的学习难点。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定义,掌握它们的特点,能够用语言和图形描述一个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定义,掌握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本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单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滑梯、转转盘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图形的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两种运动方式。
3.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4.练习: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第【1】篇〗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一、单元教学内容图形的运动(三)P83——P88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
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单元重、难点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四、单元教学安排第1课时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第2课时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旋转一、教学内容:学习旋转的特征(课本第83页的例题1,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播放舞蹈视频:你看到了什么?师: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学习旋转的内容(板课题)(二)观察抽象,探究新知(1)认识旋转1.出示例1、(出示旋转地钟面)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从“1”到“——”,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运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进而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于如何进行平移和旋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如何确定平移和旋转的方向和距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这些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2.探索教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图形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如何发生的?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形卡片,引导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如:将一个图形卡片进行平移或旋转后,其形状和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进行图形变换。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镜像运动。
2.能够自如地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镜像操作。
3.掌握图形运动的相关概念与性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图形的旋转运动。
2.理解图形的平移运动。
3.理解图形的镜像运动。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图形的改变。
2.知道如何利用运动来判断图形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备好相应的图形和纸张。
2.准备足够的纸笔供学生练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图形的运动概念,简单回顾一下平移、旋转、镜像运动的定义。
第二步:新知讲解1.旋转运动:–给出一个具体的图形,讲解如何对其进行旋转运动,并说明旋转的性质。
2.平移运动:–引导学生感受平移运动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尝试平移一个图形并展示出来。
3.镜像运动:–示范给出一个图形,可以通过镜面反射来实现镜像运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这种运动方式。
第三步:练习•学生进行练习,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让他们练习旋转运动,然后练习平移运动,最后练习镜像运动。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四步:拓展•让学生举一反三,尝试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其他类型的图形运动问题。
第五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三种图形运动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六、课堂作业1.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
2.自主探索其他图形的运动方法并写出对应的运动规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图形的运动展开,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运动方式。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让学生对图形的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注:以上为参考教案,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情况作适当调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在实际情境中找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平移后的对应图形,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本章内容包括:旋转的定义、旋转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旋转后的图形、在实际情境中欣赏和创造平移和旋转的现象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性质,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在实际情境中找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让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平移后的对应图形,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旋转的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旋转后的图形。
2.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情境引入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际情境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3.采用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方格纸和绘图工具,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情境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它们有什么特点?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旋转的特点。
提问:你们能总结出旋转的性质吗?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然后沿着某条直线进行平移。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平移和旋转进行设计和创作。
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图形运动知识,对平移和旋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平移和旋转的差别和应用场景区分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提高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图形运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及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进行设计和创作的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平移和旋转进行设计和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图形运动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操作,加深对这两种图形运动的理解。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共同探索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及应用。
4.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以便于生动展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情境的图片、卡片等,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进行设计和创作。
3.练习题:编写一些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电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及性质,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两种图形运动。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例1、例2。
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的含义,感悟特性及特质。
数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现在在做什么运动除了平移运动,我们之前还学过什么运动生:平移;旋转。
师:那你能举出在生活中见到的旋转运动的实例么生:旋转木马,摩天轮,钟表……师:我也收集了一些生活现象。
请大家观察一下,它们哪些在做旋转运动是怎么旋转的呢生:指针顺时针旋转,摩天轮逆时针旋转(说明旋转有方向并板书:方向);道闸和秋千可能会出现意见分歧,有的认为属于旋转,有的认为不属于旋转。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旋转,并了解旋转的特征,学完这节课,请大家再来告诉我道闸和秋千是否属于旋转。
(板书:图形的旋转)探究新知:认识旋转的特征。
师:课件动态出示指针从“12”旋转到“1”、从“1”旋转到“3”。
提问:(1)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不同(2)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相同生:甲是从“12”旋转到“1”,乙是从“1”旋转到“3”;甲旋转了30度,乙旋转了60度。
(板书:起止位置,角度)它们都是顺时针旋转,都是绕着0旋转。
(板书:方向和中心)师:从“12”到“1”,指针是怎样旋转的你会清楚的描述吗生:独自思考,小组交流,总结汇报。
师: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强调要说明中心、方向和角度三个要素。
最新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备课
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备课一、教材内容在本单元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切实把握好“图形旋转”的具体目标及其要求的“度”。
例1:旋转的含义例1借助钟面指针的运动,明确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
教学中要注意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描述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旋转变化。
比如,先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独立思考如何准确地描述指针从“12”到“1”的旋转过程,然后再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含义,明确要想表述清楚指针的旋转,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几点。
也可以将操作和描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钟表上边拨指针边用三要素描述其运动过程,体会旋转的含义。
例2:认识图形旋转的特点例2让学生观察图中旋转前后的三角尺位置变化,明确图形旋转的特征: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三角形的边都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90°。
还要让学生知道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并且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发现,每个顶点旋转前后到O点的距离都没变,为例3的教学画图做好铺垫。
例3: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例3借助前面图形旋转的特征,让学生交流讨论,逐步引出画图的方法。
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果有问难,可以提示只要找到三角形AOB的几个顶点的对应点,再连线就可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备课
一、教材内容
在本单元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切实把握好“图形旋转”的具体目标及其要求的“度”.
例1:旋转的含义
例1借助钟面指针的运动,明确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教学中要注意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描述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旋转变化.比如,先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独立思考如何准确地描述指针从“12”到“1”的旋转过程,然后再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含义,明确要想表述清楚指针的旋转,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几点.也可以将操作和描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钟表上边拨指针边用三要素描述其运动过程,体会旋转的含义.
例2:认识图形旋转的特点
例2让学生观察图中旋转前后的三角尺位置变化,明确图形旋转的特征: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三角形的边都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90°.还要让学生知道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并且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发现,每个顶点旋转前后到O点的距离都没变,为例3的教学画图做好铺垫.
例3: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例3借助前面图形旋转的特征,让学生交流讨论,逐步引出画图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果有问难,可以提示只要找到三角形AOB的几个顶点的对应点,再连线就可以了.在确定对应点的位置的时候,可以利用已经掌握的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把图形的旋转分解为顶点与点O的连线的旋转,先把OA旋转90°,再把OB旋转90°,连接AB即可.
例4:解决问题
例4以解决问题的形式,编排了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的活动,让学生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阅读与理解”重在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一是小鱼图案是如何由七巧板的图形拼组出来的,二是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得到小鱼图案的.“分析与解答”通过对话展现了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一种是先动手拼拼看,拼出后再看看七巧板是怎样平移和旋转到相应位置的;另一种是直接在小鱼图案上分解,把图案按七巧板的图形进行分解,找出拼组的方案再移动.基本思路都是要先完成小鱼图案的构成,再进行图形的运动.“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答案的不唯一性,这里的小鱼可以有不同的拼组方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
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四、教学建议
(一)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知旋转现象,欣赏生活中的图案
这一单元的教学需要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素材.比如风车、道闸、秋千,尤其是像道闸和秋千这样旋转角度不是360°的实例,丰富学生的认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讨.“钟表”也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钟表、旋转指针,明确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生活中更是有许多通过平移、旋转和对称形成的美丽的图案.学习图形的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欣赏旋转运动的应用,体会数学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教学时可以动态呈现一些基本图形旋转或平移后的美丽图形、图案以及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从变化的角度去欣赏,感受其中蕴含的美,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二)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能识别”典型的旋转现象,“会画图”是指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教师应设计大量的操作活动,设计看一看、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操作活动,而且要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如在教学方格纸上画旋转90°后的图形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学具(比如三角形)放在方格纸上,按要求转一转,再画下来.然后讨论三角形上的两条边转动到了哪里,由此逐步引出画图步骤.之所以先“转”再“画”,是由于动手旋转学具比画图容易,学生通过操作,看清楚了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再来讨论怎样画,就比较容易找到画图的方法.
(三)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认识数学的价值
“阅读和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审题,理解图形问题的情景,获得数学信息,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比如这一单元中小鱼的拼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一是小鱼图案是如何由七巧板的图形拼组出来,二是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得到小鱼图案的.“分析与解答”是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发现找出小鱼的构成方案是第一步要完成的内容.然后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
五、课时分配
本单元计划2课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