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说明书(2)
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编制任务书一、目的要求目的:通过编制列车运行图,使学生初步掌握铺画列车运行图及计算区间通过能力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组织指挥区段列车运行的初步能力.要求:1.计算甲—乙区段非平行运行图区间运行能力;2.编制单线区段列车运行图和机车周转图;3.计算该区段列车运行图的主要指标。
二、任务资料1.甲——乙区段线路示意图,区段长130Km。
2.区间闭塞方式为单线半自动,车站为电气集中联锁。
3.中间站到发线数目除E站为四股道外,其余均为3股道(包括正线)。
各站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均无超过6‰的下坡道,接车线路末端除E站外均无隔开设备。
4.机车运用有关规定①客运机车为电力机车(不勾交路);②货运机车为北京型内燃机车,机务段在甲站,停留时间标准为110min;折返段在乙站,折返时间标准为80min;③摘挂列车实行专用制,单独勾机车交路。
5.行车量及固定时刻:甲组:①旅客特快一对:135次甲站30:2开;136次乙站6:30开;②普通旅客列车二对:1001次甲站10:00开;1002次乙站13:00开;1003次甲站19:00开;1004次乙站22:00开。
③直达货物列车上行2列:86002次乙站2:00开;86004次乙站15:30开;④区段货物列车上行11列,下行13列,车次由30001/2编起;⑤摘挂列车一对,在A站或I站的T作业=3h。
车次为40001/2。
乙组:①旅客特快一对:135次甲站30:3开;136次乙站7:30开;②普通旅客列车二对:1001次甲站11:00开;1002次乙站14:00开;1003次甲站20:00开;1004次乙站23:00开.③直达货物列车上行2列:86002次乙站3:00开;86004次乙站16:30开;④区段货物列车上行11列,下行13列,车次由30001/2编起。
⑤摘挂列车一对,在A站或I站的T作业=3h。
车次为40001/2。
丙组:①旅客特快一对:135次甲站3:00开;136次乙站6:00开;②普通旅客列车二对:1001次甲站10:30开;1002次乙站13:30开;1003次甲站19: 30开;1004次乙站22:30开。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列车运行图是轨道交通组织运输生产的基础,其编制周期的长短、编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轨道交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采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是适应市场需要的重要技术举措,本课程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相关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主要涉及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相关要素、步骤、方法,重点介绍计算机编图的相关背景、原理和方法,主要内容是通过上机操作熟悉、掌握计算机编图的使用方法及相关技术。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背景和基本原理,能通过上机操作,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编图系统的使用方法及相关技术。
课程目标2:能够用计算机编图系统在规定时间内编制出一套符合实际需要且可用的列车运行计划图。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3和毕业要求5:毕业要求观测点3-2. 能够针对交通运输特定需求,完成交通运输各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毕业要求观测点5-2.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设备设施、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交通运输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表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表3: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实践一、基础数据管理1、实践目的(1)了解基础数据在编图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2)熟悉编图系统中基础数据的详细构成。
(3)掌握线路基础数据、车站基础数据、区间基础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等编辑功能的详细操作方法。
2、主要实践内容(1)线路基础数据管理:包括新建线路、插入线路、删除线路和修改线路名称等操作。
(2)车站基础数据管理:包括新建车站、插入车站、删除车站、修改车站、移动车站和到发线使用设置等操作。
(3)区间基础数据管理:包括新建区间、插入区间、删除区间、修改区间、移动区间和自动产生区间等操作。
3、重难点掌握线路基础数据、车站基础数据、区间基础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等编辑功能的详细操作方法。
运行图课程设计说明书定稿
运行图设计说明2011年5月一.设计目的列车运行图是轨道交通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轨道交通运输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规定了轨道交通线路、站场、机车、车辆等设备的运用及行车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并通过列车运行图把整个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输生产活动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保证列车运行图运行,它是轨道交通系统运输生产的一个综合性计划。
因此,对于一个学习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学生来说,掌握列车运行图的绘制和列车运行图的深刻内涵尤其重要。
虽然在列车运行组织理论这门课上,同学们已经学习掌握了有关列车运行图的各种知识以及绘制技巧,但是只停留在理论层次,所以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补充理论学习的欠缺,使同学们能够亲身实地地体验列车运行图绘制的过程,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列车运行图绘制的完整过程。
二.设计背景1、 线路、车站、区间距离及列车区间运行时分2、下行方向:邵湖→兰舟;旅客列车运行时分:各区间均比货物列车小2min 。
3、车站间隔时间及起停附加时分(min ;不分上下行,标准相同):2t =货起、1t =客起、1t =停;4τ=不、2τ=会;2τ=后停连、4τ=后通连 4、货运机车在自、外段技术作业时分标准为75min ;客运机车独立交路。
5、站内停车起动困难站:那口站上行方向。
6、列车种类、对数、停站方案、到发时分:种类旅客列车货物列车快速普通直快管内普客直通区段摘挂对数 1 1 2 4 4 2车次范围K401/K4022201/22026201/6202、6203/620429991/2~29997/831231/2~31237/842231/2~42233/4停站及时分邵湖、兰舟、神昌三大站:6;其余站:通过邵湖、兰舟:8,神昌:6,其余站:31、技术站:上、下行货物列车在邵湖站为中转,在兰舟站为始发或终到;2、摘挂列车中间站停站作业时间标准:那口、景西、召口:无摘挂作业;神昌:20;其余:15;3、摘挂列车超劳时间标准:10h。
列车运行图设计书
第一章绪论一列车运行图的重要意义: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战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使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列车运行图一方面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它规定了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等设备的运用,以及与行车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并通过列车运行图把整个铁路网的运输生产活动了解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它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一个综合性计划,另一方面它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向社会提供运输供应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
二本设计区段的技术经济特点:下行M-N区段为单线半自动闭塞,色灯信号,集中电气连锁。
共有2个技术站(M 和N),7个中间站(a.b.c.d.e.f.g)。
客货列车的机车牵引类型均为韶山3型。
上、下行货物列车牵引定数均为3200t。
上下行货物列车计算长度均为60.0(换长)。
第二章计算区段通过能力第一节区段现有通过能力计算区段现有通过能力是指在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有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铁路区段可能达到的能力。
区段现有通过能力可以采用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方法来计算。
通常先计算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确定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
列车交汇方案图如下页所示:T 周最大为45分钟,下面计算区间现有通过能力:1) 当考虑固定作业时间而不考虑有效度系数时n=45901440-=30(对)2)当同时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和有效度系数时n=4589.0*)901440(*1440-=-=T d T 周有效周)(=26.7(对) 当不考虑区段的有效度系数时,此非平行运行图现有通过能力为摘摘客客非货(n n )1n n ---=ζζ=30—1.3*3—(2.0—1)*1=25.1=25(对) =+=客非货非n n n 25+3(对)第二节 区段需要通过能力:)+)(++(备摘挂摘挂客客货需γεε1n n n n = =(16+1.3×3+2.0×1)(1+0.2)=26.28=26(对)由以上分析知,该区段的需要通过能力小于现有通过能力,故该区段的列车能较好的组织运营,可以满足行车需要!第三章确定管内货物列车工作组织第一节确定区段管内的各种货物列车行车量分析可知,本区段各中间站的空车运用情况如下所示:a 缺空车2个,b 缺空车4个,c 缺空车2个,f 缺空车1个;d 多空车6个;故在本设计方案中,不足空车全由M站提供,为三个,且在摘挂列车从M到N时向a 站提供空车2个,向b站提供空车一个;列车在d站挂出多余的6个空车,向f站提供一个空车,剩余5个空车随N到M的摘挂列车出发,并分别向c及b站提供2个空车及3个空车,并沿途挂上各个中间站的石油罐车空车回M站。
地铁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
地铁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铁列车的运行原理和运行图的组成;2. 使学生掌握地铁列车运行图的基本参数和编制方法;3. 帮助学生理解运行图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和优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铁列车运行状况的能力;2. 提高学生绘制和解读地铁列车运行图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运行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城市交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铁相关知识选修课程,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地铁列车运行图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程目标将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地铁列车运行原理及运行图概念- 了解地铁列车的运行模式及基本原理- 学习运行图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2. 运行图的组成与参数- 掌握运行图的基本组成元素- 学习运行图的主要参数及其意义3. 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学习运行图的编制原则和步骤- 掌握运行图的优化方法4. 运行图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 分析运行图在实际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探讨运行图在提高运营效率、保障安全方面的应用5. 案例分析与讨论-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运行图在地铁运营中的具体应用- 讨论运行图优化对地铁运营的影响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1. 第1课时:地铁列车运行原理及运行图概念2. 第2课时:运行图的组成与参数3. 第3课时:运行图的编制方法4. 第4课时:运行图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5. 第5课时:案例分析与讨论本教学内容将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教学大纲逐步推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列车运行图教案
主要因素包括:
1)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2)列车停站时间
3)列车折返站停留时间
4)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
5)列车出入车辆段作业时间
6)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7)连发间隔时间
4.运行图编制的原则与步骤
(1)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原则
1)在安全可靠的条件下,提高列车的旅行速度,缩小列车的运行时间。
4)确定全日行车计划;
5)计算所需运用列车数量;
6)计算所需运用列车与草图;
7)征求调度部门、行车和客运部门、车辆部门的意见,对行车运行方案
多媒体授课。
30min
30min
教案续页
教学程序及讲授提纲或讲稿
方法手段
时间
进行调整;
8)根据列车运行方案铺画详细的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时刻表和编制说明;
9)对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计算列车运行图的指标;
2)二分格运行图:横轴以2min为单位,以细竖线加以划分。
常用于市郊轨道交通运行图。
3)十分格运行图
横轴以10min为单位,用细竖线加以划分,半小时格用虚线表示,小时格用较粗的竖线表示。主要供轨道交通运输企业使用。
4)小时格运行图
横轴以h为单位,用竖线加以划分。轨道交通一般不采用
(2)按区间正线数分:单线运行图和双线运行图
2)尽量方便乘客(减小发车间隔,低谷间隔不宜过大,可改变列车编组)。
3)充分利用线路的能力和车辆的能力。
4)在保证运量需求的条件下,尽量降低运营车数。
(2)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步骤
1)按要求和编制目标确定编图的注意事项;
2)收集编图资料,对有关问题组织调查研究和试验;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报告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0 8交运姓名:同学学号:*******指导老师:阎海峰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列车运行图的重要意义在组织旅客和货物运输的生产过程中,列车运行是一个很复杂的环节,它要利用铁路技术设备,要求各个部门、各个工种、各项作业之间相互协调配合,才能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
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以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列车运行图一方面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它规定了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等设备的运用,以及与行车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并通过列车运行图把整个铁路网的运输生产活动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它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一个综合性计划。
另一方面它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像社会提供运输供应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供社会使用的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及“五定”班列运行计划,实际就是铁路运输服务目录。
因此,列车运行图又是铁路组织运输生产和产品供应销售的综合计划,是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纽带。
铁路通过能力与列车正点运行及列车运行的流水性密切相关。
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即运行图的实现有赖于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保证,特别是当列车运行过程发生波动,亦即发生偏离于计划的情况时,只有在有充分通过能力保证的条件下,才能确保运输生产按计划准时进行,列车才有可能重新恢复正点运行。
第二节本设计区段的技术经济特点该M—N区段为单线区段,采用色灯信号机进行信号显示,以集中电气方式实现联锁,以半自动闭塞方法组织行车。
该区段共分为8个区间,含9个车站,依次分别是M、a、b、c、d、e、f、g、N,其中M、N为区段站,其余车站为技术站(d站为下行货物列车技术作t 技)。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说明书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列车运行图的重要意义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以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列车运行图一方面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它规定了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等设备的运用,以及与行车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并通过列车运行图把整个铁路网的运输生产活动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它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一个综合性计划。
另一方面它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像社会提供运输供应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供社会使用的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及“五定”班列运行计划,实际就是铁路运输服务目录。
因此,列车运行图又是铁路组织运输生产和产品供应销售的综合计划,是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纽带。
第二节本设计区段的技术经济特点M-N区段示意图:由原始资料知,M—N区段为单线区段,信号显示采用色灯信号机,以集中电气方式实现联锁,以半自动闭塞方法组织行车。
该区段共分为8个区间,含9个车站,依次分别是M、a、b、c、d、e、f、g、N,其中M、Nt 技)。
为区段站,其余车站为技术站(d站为下行货物列车技术作业需要停车车站,每次停车时间10min 区段客货列车均采用SS3型机车牵引,货物列车牵引定数为3200t(上下行一致),货物列车计算长度为60.0(上下行一致)。
机车交路采用肩回制,M为基本段,N为折返段,机车在M、N停留的时间标准分别为110分钟和70分钟,旅客、摘挂列车采用单独交路。
d站和e站之间“||”为电分相点所在地,M—d(含d)与N—d(不含d)分别属于两个供电区段,可以分别进行停电作业,以此实现8:00—18:00中有不少于90分钟的接触网检修“天窗”时间。
编制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
编制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和编制原则。
2. 掌握列车运行图中的专业术语,如列车种类、运行线、时刻表等。
3. 了解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特点和分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铁路运输需求,设计合理的列车运行图。
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列车运行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铁路运输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合理编制列车运行图对减少能源消耗、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铁路发展战略,激发学生为我国铁路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心。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列车运行图的基本知识,具备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概念与构成要素- 理解列车运行图定义、功能及作用- 掌握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构成要素,如列车种类、运行线、车站、时刻表等2.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原则与方法- 学习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等- 掌握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基本方法,如手工编制、计算机编制等3. 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特点与分类- 分析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掌握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的分类,如普通列车运行图、高速列车运行图等4. 列车运行图编制实践- 学习运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列车运行图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实际铁路运输需求,设计合理的列车运行图5. 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 选取典型铁路线路,分析实际列车运行图编制案例- 围绕案例开展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列车运行图教案
教案续页
教学程序及讲授提纲或讲稿
方法手段
时间
以上分类,都是针对列车运行图的某一特性进行区分的。实际上,每张列车运行图都有若干方面的特点,它是双线、平行、成对和追踪的运行图。
3.列车运行图的要素
列车运行图要素的实质是把列车运行过程按空间或时间上衔接的特征划分为若干单项作业。
在空间关系上,把列车运行过程划分为列车在区间运行、列车进站停车、列车启动出站、停站、折返等;
4)确定全日行车计划;
5)计算所需运用列车数量;
6)计算所需运用列车与草图;
7)征求调度部门、行车和客运部门、车辆部门的意见,对行车运行方案
多媒体授课。
30min
30min
教案续页
教学程序及讲授提纲或讲稿
方法手段
时间
进行调整;
8)根据列车运行方案铺画详细的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时刻表和编制说明;
9)对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计算列车运行图的指标;
7)车号与车次:列车运行图上每个列车均有不同的车号与车次。一般按不同列车类别规定代号与列车号。
多媒体授课。
10min
5min
30min
教案续页
教学程序及讲授提纲或讲稿
方法手段
时间
2.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1)按照时间划分不同来分
1)一分格运行图:横轴以1min为单位,以细竖线加以划分。主要用于地铁、轻轨线路使用;
1)单线运行图:在单线区段,上下行方向列车都在同一正线上运行。
2)双线运行图:在双线区段,上下行方向列车在各自的正线上运行。
3)单双线运行图:在有部分双线的区段,单线区间和双线区间各按单线运行图和双线运行图的特点铺画运行线。
whm-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指导书
whm-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指导书★★★★★★★★★★★★★★★★★★★★★★★★《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指导书★★★★★★★★★★★★★★★★★★★★★★★★列车运行图铺画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系2022年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任务书1、M—N单线区段车站位置示意图:图1M—N区段车站位置示意图2、区段技术特征:正线数目1闭塞方式表1M—N区段技术基本特征货物列车车列重每辆车平牵引机车类型量(吨)均总重(吨)客货上行下行东风30003000重车60空车20货物列车运行速度(km/h)上行下行5858半自动闭东风塞注:1)V客=1.2V货2)C站为货物列车上水站,每次上水时间t技=8分钟。
3、列车起停车附加时分:货车:t起=2分钟,t停=1分钟;客车:t起=t停=1分钟4、区段内中间站的信、联、闭设备:色灯信号,非集中电气连锁,半自动闭塞。
5、区段内中间站略图:下行图2区段内中间站型示意图6、客、货列车行车量及旅客列车到发时刻。
表4M—N区段中间站卸车辆数到货物名称自煤N木材其它M石油计a21519b216211卸车数c1011-12d5-218e41-510(2)M—N区段各中间站装车数表5M—N区段各中间站装车辆数到自abcde货物名称粮食其它粮食其它建筑材料其它粮食其它粮食其它装车去向N8363-39113M-2-1102-1-2计1310151168、机车在机务段和折返段停留时间标准表6机车停留时间标准机务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所在站折返段停留时间N2小时M1小时注:旅客列车独立交路。
9、各种作业时间标准(1)在半自动闭塞及道岔非集中操纵条件下,各种车站间隔时间作业程序图见图3,图4,图5。
(2)摘挂列车与小运转列车在中间站作业时间每次为20—40分钟。
(3)机车、车长的延续工作时间为12小时。
(4)车站装车或卸车一次时间为1小时,双重作业时间为2小时。
(5)司机确认信号时间t确=0.1分钟,列车制动距离l制=800米。
列车运行图说明11570218
7
11.9
14/13
2
1
4
9.7
12/11
2
1
3
18.5
23/21
2
1
3
9.1
12/10
2/1
1
3
14.5
16/16
2
1
3
6.3
9/8
2
1
3
18.9
22/22
2
1
4
14.8
17/16
2
1
3
5.4
6/6
2
1
2
10.6
13/12
2
1
3
7.9
10/9
2
1
1
9.6
12/11
2
1
10
2、下行方向:成市
棉阳。
3、旅客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均比货物列车小 2min,上下行旅客列
旅客列车
停 停 通通停停通 通
名
通通停停通通停停
停 通 停通停通停 通
通停通停通停通停
14 / 13 / 17 / 15 / 12 11 11 10 15 14 13 12 23 22 22 21 26 25 24 23 12 11 11 10 15 14 13 12 16 15 15 14 19 18 17 16 9 8 8 7 12 11 10 9 22 21 21 20 25 24 23 22 17 16 16 15 20 19 18 17 6 5 549876 13 12 12 11 16 15 14 13 / / 9 8 / / 11 10 / 11 / / / 14 / /
2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说明书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列车运行图的重要意义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以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列车运行图一方面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它规定了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等设备的运用,以及与行车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并通过列车运行图把整个铁路网的运输生产活动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它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一个综合性计划。
另一方面它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像社会提供运输供应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供社会使用的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及“五定”班列运行计划,实际就是铁路运输服务目录。
因此,列车运行图又是铁路组织运输生产和产品供应销售的综合计划,是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纽带。
第二节本设计区段的技术经济特点M-N 区段示意图:技术站中间站由原始资料知,M —N 区段为单线区段,信号显示采用色灯信号机,以集中电气方式实现联锁,以半自动闭塞方法组织行车。
该区段共分为8个区间,含9个车站,依次分别是M 、a 、b 、c 、d 、e 、f 、g 、N ,其中M 、N 为区段站,其余车站为技术站(d 站为下行货物列车技术作业需要停车车站,每次停车时间10min t技)。
区段客货列车均采用SS 3型机车牵引,货物列车牵引定数为3200t (上下行一致),货物列车计算长度为60.0(上下行一致)。
机车交路采用肩回制,M 为基本段,N 为折返段,机车在M 、N 停留的时间标准分别为110分钟和70分钟,旅客、摘挂列车采用单独交路。
d 站和e 站之间“||”为电分相点所在地,M —d (含d )与N —d (不含d )分别属于两个供电区段,可以分别进行停电作业,以此实现8:00—18:00中有不少于90分钟的接触网检修“天窗”时间。
城轨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
城轨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原理,掌握城轨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构成和编制方法。
2. 学生能够描述城轨列车的运行规律、运行间隔和运行时间等关键参数,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分析不同情况下城轨列车的运行调整策略,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绘制简单的城轨列车运行图。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实际运行数据,优化城轨列车运行图,提高运行效率。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和处理城轨列车运行的相关数据,为运行图的编制和调整提供依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城轨列车运行图,培养对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关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意识到城轨列车运行图在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中的重要作用。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对城市轨道交通有一定的了解,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城轨交通的基本情况。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城轨列车运行图基本知识:讲解城轨列车运行图的构成、运行规律、运行间隔和运行时间等关键参数。
教材章节:第二章 城轨列车运行图基础知识3. 城轨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教授运行图的绘制方法,包括运行线、运行时间、运行间隔等方面的编制技巧。
教材章节:第三章 城轨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4. 城轨列车运行调整策略:分析不同情况下城轨列车的运行调整方法,如晚点、故障等情况的处理。
(2)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说明书(2)
(对)
N N 因为 使
需 ,所以满足设计要求。
二、 编制甲~乙区段列车运行放行方案图
1、T旅 t运 t停 t起停 =58+14+18=90(分)
对一般货物列车除上水时间外,对交会时的停站时分需进行估算,首先要估算交会次数, (1)根据行车量可算出技术站平均每间隔 720/11=65,即 1 小时 5 分开一趟列车,途中约 需运行 1 小时,用图解法可得知途中有 3 次交会,如下图:
设计者: 2013 年 8 月 14 日
1
铁路行车组织运行图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1) 目录…………………………………………………………(2) 原始资料……………………………………………………(3) 甲~乙区段区间通过能力………………………………… (4) 编制甲~乙区段列车运行放行方案图…………………… (5) 总结…………………………………………………………(8) 附件…………………………………………………………(9)
在每次会车时原则是一列通过、一列停车,因此上下行列车实际停会只有两次,每次最少 的停车时分为τ不+τ会=7 分,如图所示:
5
铁路行车组织运行图课程设计
所以本题中的一般的货物列车 t停 2 * 7 14 分, t起停 为各次列车起停附加时分之
和。一般货物列车有一次交会停车和甲乙站的开到,因此共产生三次起停附加时分,
所以选择最大区间为 B~C 区间,列车放行方案共四种,如下图所示:
(1) (2) (3) (4)
T周1
=t " +t
停+τ
C 不
+t ˊ +t
列车运行图编制课程设计任务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件
列车运行图编制课程设计任务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件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 任务背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于列车运行图编制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性,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编制列车运行图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任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内容:-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能够分析和评估运行图的合理性和优化方案。
3. 任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运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运行图的分析和评估。
4. 任务要求- 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学生需要运用相关软件工具,完成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学生需要对编制的运行图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优化方案;- 学生需要按照标准格式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5. 任务步骤本次课程设计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第二步: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工具,完成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第三步:学生对编制的运行图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优化方案;- 第四步:学生按照标准格式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6. 任务评估本次课程设计的评估方式如下:- 学生完成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并提交相关软件工具的使用记录;- 学生对编制的运行图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优化方案;- 学生按照标准格式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7. 任务资源本次课程设计所需的资源包括:-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相关软件工具;- 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件1. 课件目标本课件旨在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过程,并掌握相关的技能和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车运行图 课程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铁路行车组织运行图课程设计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的必修 课程,通过对于该课程知识的学习,掌握行车闭塞法、正常/非正常 情况的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等。而本课程设计以列车运行图设计为 主,学习列车运行图是学习行车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
t起停 =3*(2+4)=18 分
将上述三种时间分别不同类型列车进行总计算,即能得到上下行各种列车的旅行时间,但 为编制详图留有余地,对以般货物列车在上述计算的基础上另加 5~10 分 1、各种列车的旅行时间计算如下表所示
种类 特快 快速 区段货车
方向 上行 下行 上行 下行 上行 下行
各种列车的旅行时间计算表
此次行车组织课程设计,不仅巩固了我的基础知识,还提高了专 业技能,更加深入了解了列车运行图这部分的知识,熟练掌握绘图技 巧。让我对行车组织这一门专业课程更加感兴趣,也希望以后能够将 这门课程学好。
设计者: 2013 年 08 月 14 日
8
铁路行车组织运行图课程设计 9
3
铁路行车组织运行图课程设计
二、计算甲~乙区段区间通过能力
1、选择限制区间的列车放行方案
最大区间确定的计算:
各列车在各个区间的运行时分总和:甲~A:8+8+11+10=37 A~B :8+8+12+11=39
B~C:8+9+13+14=44
C~D:10+10+11+12=43
D~乙:8+9+11+12=40
所以选择最大区间为 B~C 区间,列车放行方案共四种,如下图所示:
(1) (2) (3) (4)
T周1
=t " +tFra bibliotek停+τ
C 不
+t ˊ +t
停+τ
B 会
=14+2+4+13+2+4=39(分)
T周2
=t " +t
起+τ
B 会
+t ˊ +t
起+τ
C 会
=13+4+3+14+4+3=41(分)
T周3
=t"+t
设计者: 2013 年 8 月 14 日
1
铁路行车组织运行图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1) 目录…………………………………………………………(2) 原始资料……………………………………………………(3) 甲~乙区段区间通过能力………………………………… (4) 编制甲~乙区段列车运行放行方案图…………………… (5) 总结…………………………………………………………(8) 附件…………………………………………………………(9)
分
I乙
如下图所示,乙站的连续到达列车间隔时间: 到达 ≧22 分
D
乙
I乙 到达 ≧4+12+4+2=22 分
I 连到
(3)技术站两对向列车开到间隔时间
如下图所示,甲站的列车开到间隔时间:
I
甲 开到
≧34
分
I 开到 甲
I 开到 甲
I 开到 甲
A
A
I 开到≧10+11+4+3+4+2=34
I乙
如下图所示,乙站的列车开到间隔时间: 开到 ≧36 分
起+t
停+τ
B 不
+tˊ+τ
C 会
=13+4+2+4+14+3=40(分)
T周4
=
t"+τ
B 会
+
tˊ+t
起+t
停+τ
C 不
4
铁路行车组织运行图课程设计
= 13+3+14+4+2+4=40(分) 以上四种方案中,可确定(1)方案为 B~C 区间的列车放行方案。
2、计算甲~乙区间通过能力
(1)计算平行运行图区段区间通过能力: N平 =720/ T周1 ≈18(对)
2) 快速旅客列车两队:K359 次甲站开 09:00
K360 次乙站开 08:20
K401 次甲站开 14:40
K402 次乙站开 16:00
3) 区段货物列车 8 对,列车车次由 30001/2 编起
4、计算各种通过能力时,扣除系数ε客=1.3,r 备=0.2,k=0.85
站名
区间运转时分
客车
货车
(对)
N N 因为 使
需 ,所以满足设计要求。
二、 编制甲~乙区段列车运行放行方案图
1、T旅 t运 t停 t起停 =58+14+18=90(分)
对一般货物列车除上水时间外,对交会时的停站时分需进行估算,首先要估算交会次数, (1)根据行车量可算出技术站平均每间隔 720/11=65,即 1 小时 5 分开一趟列车,途中约 需运行 1 小时,用图解法可得知途中有 3 次交会,如下图:
在每次会车时原则是一列通过、一列停车,因此上下行列车实际停会只有两次,每次最少 的停车时分为τ不+τ会=7 分,如图所示:
5
铁路行车组织运行图课程设计
所以本题中的一般的货物列车 t停 2 * 7 14 分, t起停 为各次列车起停附加时分之
和。一般货物列车有一次交会停车和甲乙站的开到,因此共产生三次起停附加时分,
分
I
甲 连发
≧10+4+2+4=20
分
I乙
如下图所示,乙站的连续发出列车间隔时间: 连发 ≧21 分
6
铁路行车组织运行图课程设计
I乙 连发 ≧4+11+4+2=21 分
(2)技术站同方向列车连续到达列车间隔时间
如下图所示,甲站的连续到达列车间隔时间:
I
甲 到达
≧21
分
I 连到
甲
A
I
甲 到达
≧4+11+2+4=21
I 开到≧10+11+4+2+4+2=33
D
D
乙
I 开到
乙
7
I 开到
乙
I 开到
I 开到≧11+12+4+3+4+2=36
I 开到≧11+12+4+2+4+2=35
铁路行车组织运行图课程设计
列车运行方案图与列车运行详图见附件。
总结
历时两周的课程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了,“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这 十几天的努力之下,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课程设计。回想起来,真的有 点像是历尽了千辛万苦才到达终点的感觉。同时也明白了,“工欲善 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从何处入 手,只能去看自己的课本,发现原来书本上的知识并不是很全面,只 是讲了一些浅显易通的。后来只能去图书馆借了几本《铁路行车组织》 的书来看,才发现自己所学的与书本上相比,真是大巫见小巫。从这 本书中关于列车运行图方面的,让我找到了突破口。在老师和同学的 帮助指导之下,渐渐地理清了思路,顺利地完成了此次课程设计。
t运
t停
t 起停
42
0
3
44
0
3
42
10
6
44
10
6
58
14
18
59
14
18
t 附加 0 0 0 0
5~10 5~10
合计 45 47 58 60 95~100 95~100
2、技术站列车间隔时间的确定
(1)技术站同方向列车连续发出列车间隔时间
如下图所示,甲站的连续发出列车间隔时间:
I
甲 连发
≧20
通过对列车运行图的学习与理解,设计出与要求相关的列车运行 图,掌握学习列车运行图的技巧,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画图的 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之中,我复习了之前的知识点,到图书馆收集一 些关于列车运行图的参考资料,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之下,顺利 完成了本课程设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说明书与设计图纸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足 之处,还望见谅。也恳请老师指正。
(2)计算非平行运行图货物列车通过能力:
N
非 货
N平
n客
* ε客=18-3*1.3≈14(对)
(3)计算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 N 非
N
非 货
n 客 =14+3=17(对)
(4)计算使用能力: N 使
N
非 货
*K使
n 客 =14*0.85+3=14.5≈15(对)
(5)计算需要能力: N需 (n货 n客 *客)*(1 r备)=(8+3*1.3)*(1+0.2)=14.2≈14
2
铁路行车组织运行图课程设计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
一、 原始资料 1、甲—乙区段线路示意图如下:
2、区段线路设备技术情况:
1) 闭塞:单线半自动闭塞
2) 各站均不具备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条件
3、区段行车量:
1) 特快旅客列车一对:T201 次甲站开 14:00
T202 次乙站开 15:40
上行 下行 上行 下行
车站间隔时间 τ不 τ会 τ连
列车停站时间标准 特快 快速 零摘 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