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章-电解质溶液(1)解析资料
【大高考】高考化学:五年高考真题 专题9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含解析)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2015·海南化学,11,4分)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 a =1.8×10-5)和一氯乙酸(乙,K b =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 )解析 根据甲、乙的电离平衡常数得,这两种物质都是弱电解质,在温度不变、浓度相等时,电离程度CH 3COOH<CH 2ClCOOH ,可以排除A 、C ;当浓度增大时,物质的电离程度减小,排除D 选项,故B 项正确。
答案 B2.(2015·课标全国卷Ⅰ,13,6分)浓度均为0.10 mol·L -1、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lg VV 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 (OH -)相等D .当lg V V 0=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 (M +)/c (R +)增大解析 A 项,0.10 mol ·L-1的MOH 和ROH ,前者pH =13,后者pH 小于13,说明前者是强碱,后者是弱碱,正确;B 项,ROH 是弱碱,加水稀释,促进电离,b 点电离程度大于a点,正确;C 项,两碱溶液无限稀释,溶液近似呈中性,c (OH -)相等,正确;D 项,由MOH 是强碱,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c (M +)不变,ROH 是弱碱,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平衡ROH R ++OH -向右进行,c (R +)增大,所以c (M +)c (R +)减小,错误。
答案 D3.(2014·山东理综,13,5分)已知某温度下CH 3COOH 和NH 3·H 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 mL 浓度为0.1 mol·L-1的CH 3COOH 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 .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c (NH +4)c (NH 3·H 2O )先增大再减小 C .c (CH 3COOH)与c (CH 3COO -)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 .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 时,c (NH +4)=c (CH 3COO -)解析 CH 3COOH 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当CH 3COOH 与NH 3·H 2O 恰好反应时生成CH 3COONH 4,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再加入氨水,水的电离程度又减小,A 项错误;c (NH +4)c (NH 3·H 2O )=c (NH +4)·c (H +)·c (OH -)c (NH 3·H 2O )·c (H +)·c (OH -)=c (NH +4)·c (OH -)c (NH 3·H 2O )·c (H +)K W =K NH 3·H 2O ·c (H +)K W ,温度不变,NH 3·H 2O 的电离平衡常数及K W 均不变,随着NH 3·H 2O的滴加,c (H +)减小,故c (NH +4)c (NH 3·H 2O )减小,B 项错误;未滴加氨水时,c (CH 3COOH)+c (CH 3COO -)=0.1 mol·L -1,滴加10 mL 氨水时,c (CH 3COOH)+c (CH 3COO -)=0.05 mol ·L-1,C 项错误;由于CH 3COOH 和NH 3·H 2O 的电离常数相等,故当加入NH 3·H 2O 的体积为10 mL 时,c (NH +4)=c (CH 3COO -),D 项正确。
第1章 电解质溶液09-1
8
氯碱工业是仅次于硫酸和化肥的重要无机化学产业,已经有百 年的历史,但如何节约电能、热能、原料等措施都能对国民经 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们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改善了许多电解工艺,比如1960 年出现的在Ti电极上镀Pt、Ir、RuO2代替石墨的电解槽,Ti的 重量只有铁的56%,强度超过铁,地壳总重量占0.44%, 储量充足,表面可形成TiO2耐腐蚀性好,表面涂贵金属的目的 是增加导电性,这种电极的优点是:
19
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吉伯发现,不仅琥珀和煤玉 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相当多的物质经摩擦 后也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他注意到这些物 质经摩擦后并不具备磁石那种指南北的性质。为了 表明与磁性的不同,他采用琥珀的希腊字母拼音把 这种性质称为“电的”。吉伯在实验过程中制作了 第一只验电器,这是一根中心固定可转动的金属细 棒,当与摩擦过的琥珀靠近时,金属细棒可转动指 向琥珀。
7.贾梦秋,应用电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腾岛昭,电化学测定方法,北大出版社,1995.
3
绪言
1.从氯碱工业说起: 氯碱工业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和重要的电化学工业,它 是以食盐为原料,将其水溶液进行电解,这样同时支取氯 气、氢气和烧碱(NaOH)。 氯气可以和氢气合成盐酸和制造漂白粉外,又是很多有机 产品的原料,如六六六.滴滴涕,聚氯乙烯(PVC)、有机 溶剂和中间产品的原料。 烧碱则大量用于化学工业.造纸.纺织、肥皂、冶金和石 油部门。
1833年法拉第根据多次实验结果归纳出了著名的法拉第定律, 为电化学的定量研究和电解工业奠定了基础.
1870年人们创造了发电机,电解才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中
22
金属表面的精饰 电化学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章节复习(学生版)
一、电解质的基本概念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____________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___________常见物质与类别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全是_______________: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及绝大多数的有机物【注意】:(1)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
(3)CO2、SO2溶于水能够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不是他们本身电离所产生的,所以仍为______。
(4)在高中阶段,我们一般认为有机物中只有有机酸是电解质,其它都不是电解质。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电离程度完全、不可逆部分、可逆常见物质强酸:HCl、H2SO4、HNO3等强碱:NaOH、KOH、Ba(OH)2等绝大多数盐:NaCl、CaCO3、CH3COONa等弱酸:CH3COOH、HF、HClO、H2S、H2CO3、H2SiO3等弱碱:NH3·H2O、Cu(OH)2等极少数盐、水物质类别离子化合物与某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在溶液中存在形态离子离子、分子电解质溶液章节复习知识梳理3.物质的导电情况共价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的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溶液中能导电。
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和溶液中均能导电。
金属:固体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导电能力取决于自由移动的离子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1)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如:NaCl溶液导电性强于AgCl溶液,但两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强电解质(2)电解质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无关如:CH3COOH是弱电解质,BaSO4是强电解质(3)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NaCl固体是强电解质,但不导电;如Cu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离解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9第九章电解质溶液练习题物理化学
第九章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一、判断题: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 电量时,可以使1mol 物质电解。
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 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m 可以由Λm 作图外推到c 1/2 = 0得到。
得到。
9.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和极限摩尔电导率的数值如下: 浓度(mol/dm 3)电导率电导率 摩尔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极限摩尔电导率极限摩尔电导率 1.0 k 1 L m,1 L ∞,1 0.5 k 2 L m,2 L ∞,2 0.1 k 3 L m,3 L ∞,3 0.01 k 4 L m,4 L ∞,4 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1) L ∞,1<L ∞,2<L ∞,3<L ∞,4 (2)κ1=κ2=κ3=κ4(3) L ∞,1=L ∞,2=L ∞,3=L ∞,4 (4) L m,1=L m,2=L m,3=L m,4 10.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1.对于BaCl 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溶液,以下等式成立:(1) a = γb/b 0; (2) a = a +·a - ; (3) γ± = γ+·γ - 2;(4) b = b +·b - ; (5) b ±3 = b +·b -2 ; (6) b ± = 4b 3 。
基础化学习题及详细答案
基础化学习题及详细答案电解质溶液首页难题解析学生自测题学生自测答案章后习题解答难题解析[TOP]例3-1(1)NaOH和H3PO4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溶液pH值为4.66,溶液的渗透浓度为200mmol·L-1,求混合前NaOH和H3PO4溶液的浓度各为多少?(2)若此NaOH和H3PO4溶液以2:1的体积混合,溶液pH和渗透浓度各为多少?(已知H3PO4:pKa1=2.16;pKa2=7.21;pKa3=12.32)分析(1)NaOH和H3PO4溶液等体积混合,由pH=4.66知混合后只有NaH2PO4,那么NaOH和H3PO4浓度相等,再由混合溶液渗透浓度求得NaOH和H3PO4溶液的浓度。
(2)NaOH和H3PO4以2:1体积混合,可计算出溶液pH和渗透浓度。
解(1)因NaOH和H3P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4.66=(pKa1+pKa2)/2,可判断混合溶液只含有NaH2PO4,因此混合前NaOH和H3PO4浓度相等,又混合溶液的渗透浓度为200mmol·L-1,即2某c(NaH2PO4)=200mmol·L-1c(NaH2PO4)=0.10mol·L-1根据c(NaH2PO4)推出混合前c(NaOH)=0.20mol·L-1,c(H3PO4)=0.20mol·L-1(2)NaOH和H3PO4溶液以2:1的体积混合发生的反应为:2NaOH(aq)+H3PO4(aq)Na2HPO4(aq)+2H2O(aq)由于混合前c(NaOH)=0.20mol·L-1,c(H3PO4)=0.20mol·L-1,混合后溶液只含有Na2HPO4,浓度为c(Na2HPO4)=(2/3)某0.20mol·L-1因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3某(2/3)某0.20某1000mmol·L-1=400mmol·L-1由于混合溶液只含有Na2HPO4两性物质,pH=(pKa2+pKa3)/2=(7.21+12.32)/2=9.76例3-2在0.100mol·L-1HA溶液的解离度为1.32%,(1)计算HA的解离常数。
第2节 电解质(一)
二、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 程。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盐:电离时能生成
+ H的化合物。
或 电解质溶于水
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 受热熔化
OH- 的化合物。 酸根阴离子 的化合物。
金属阳离子(或铵离子 和 )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 电解质电离 过程的式子。
(2)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即为电解质:
①在水溶液里能导电; ②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水 CuSO4·5H2O晶体 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 ⑦碳酸钠粉末
②铜丝
③氯化氢气体
④稀硫酸 ⑩
⑧蔗糖晶体
⑨熔融氯化钠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4.把0.05 mol NaOH分别加入到下列100 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
不大的是(多选)( A.自来水 C.0.5 mol·L-1醋酸 ) B.0.5 mol·L-1盐酸 D.0.5 mol·L-1氯化铵
【解析】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 大,导电能力就越强。导电能力变化不大,说明该溶液中在加入NaOH后离 子浓度无显著变化。A选项中自来水中加入NaOH后离子浓度发生显著变 化。C选项中醋酸为弱电解质,反应前离子浓度较小,加入NaOH后发生 CH3COOH+NaOH===CH3COONa+H2O,反应后生成强电解质 CH3COONa,离子浓度显著增大。故A、C不选。B、D选项中原溶液中本来
(2)一种化合物不论是在水溶液里还是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就属于电解质;
而非电解质必须是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
2020版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选择题精准练7 选择题精准练(七) 电解质溶液 Word版含解析
选择题精准练(七)电解质溶液(建议用时:25分钟)1.常温下,将NaOH溶液分别加到HA、HB两种弱酸溶液中,两溶液中pH与粒子浓度比值的对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K=-lg K a。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HA、HB两种酸中,HB的酸性弱于HAB.b点时,c(B-)=c(HB)>c(Na+)>c(H+)>c(OH-)C.同浓度、同体积的NaA和NaB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D.向HB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的混合溶液中lg c(B-)-lg c(HB)=pH-pK2.(2019·高考北京卷)实验测得0.5 mol·L-1CH3COONa溶液、0.5 mol·L-1 CuSO4溶液以及H2O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纯水中c(H+)>c(OH-)B.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的c(OH-)减小C.随温度升高,CuSO4溶液的pH变化是K 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D.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和CuSO4溶液的pH均降低,是因为CH3COO-、Cu2+水解平衡移动方向不同3.(2019·高考江苏卷改编)室温下,反应HCO-3+H2O H2CO3+OH-的平衡常数K=2.2×10-8。
将NH4HCO3溶液和氨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用于浸取废渣中的ZnO。
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室温时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2 mol·L-1氨水:c(NH3·H2O)>c(NH+4)>c(OH-)>c(H+)B.0.2 mol·L-1 NH4HCO3溶液(pH>7):c(NH+4)>c(H2CO3)>c(HCO-3)>c(NH3·H2O)C.0.2 mol·L-1氨水和0.2 mol·L-1NH4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H+4)+c(NH3·H2O)=c(H2CO3)+c(HCO-3)+c(CO2-3)D.0.6 mol·L-1氨水和0.2 mol·L-1 NH4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H3·H2O)+c(CO2-3)+c (OH -)=0.3 mol·L -1+`c (H 2CO 3)+c (H +) 4.已知亚硒酸(H 2SeO 3)为二元弱酸,常温下,向某浓度的亚硒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所得溶液中H 2SeO 3、HSeO -3、SeO 2-3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九 考点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测试专题九 考点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1、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 A .pH=10的NaOH 和Na 2CO 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H 4)2CO 3溶液与(NH 4)2SO 4溶液中+4NH 的物质的量浓度C .相同温度下,100mL 0.01mol/L 的醋酸与10mL0.1mol/L 的醋酸中的H +物质的量 D .将pH=3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稀释成pH=5的溶液,所加水的体积2、25℃时不断将水滴入-10.1mol L ⋅的氨水中,下列图像变化合理的是( )A.B.C.D.3、下表是几种弱酸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碳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B. 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C. 常温下,加水稀释醋酸,()()()-33c CH COO c CHCOOH c OH ⋅增大D. 向弱酸溶液中加少量NaOH 溶液,电离常数不变 4、常温下,对下列四种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四种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pH 变化最大的是①和④B .②、④两溶液相比,两者的k w 相同C .①、②、③中分别加入少量的醋酸铵固体后,三种溶液的pH 均减小D .①、④两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顺序一定为:c(+4NH )>c(Cl -)>c(H +)> c(OH -)5、常温下,pH 均为2、体积均为V 0的HA 、HB 、HC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 ,溶液pH 随lgVV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常温下:K a (HB)>K a (HC)B .HC 的电离度:a 点<b 点C .当lg 0VV =4时,三种溶液同时升高温度,()()c A c C --减小D .当lgVV =5时,HA 溶液的pH 为7 6、室温下 10mL 0.1mol/L 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 .溶液中33(CH COO )(CH COOH)(OH )c c c --⋅不变C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 (H +)也增大D .再加入 10mL 0.1mol/L 的 NaOH 溶液,混合液的 pH=7 7、人体血液存在2233424H CO /HCO HPO /H PO ---、等缓冲对。
化学一轮精品复习学案:9.1 原电池 化学电源(选修)
第九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化学电源【高考新动向】【考纲全景透析】一、原电池1、定义: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实质: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3.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构成前提:两个电极中至少有一个可以和电解质溶液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其中一种可以为非金属,即作导体用)作电极。
(2)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形成闭合回路。
(两电极外线用导线连接,可以接用电器。
)4.原理:ⅠⅡ5.两种装置的比较装置Ⅰ中还原剂Zn与氧化剂Cu2+直接接触,易造成能量损耗;装置Ⅱ能避免能量损耗;装置Ⅱ中盐桥的作用是提供离子迁移通路,导电。
二、常见的化学电源1.一次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反应原理:负极: Zn Zn + 2OH- - 2e- ==== Zn(OH)2正极: MnO2 2MnO2+2H2O+2e-====2MnOOH+2OH-总反应式:Zn+ 2MnO2+2H2O==== 2MnOOH+ Zn(OH)22.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铅蓄电池为典型的可充电电池,其电极反应分为放电和充电两个过程(1)正负极材料正极:PbO2负极:Pb 电解质:H2SO4溶液(2)放电过程负极:Pb(s)+SO42- (aq)-2e-====PbSO4(s) 氧化反应PbO2(s)+4H+(aq)+SO42- (aq)+2e-====PbSO4(s)+2H2O(l) 还原反应正极:放电过程总反应: Pb(s)+PbO 2(s)+2H 2SO 4====2PbSO 4(s)+2H 2O (l )铅蓄电池充电的反应则是上述反应的逆过程 (3)充电过程阴极:PbSO 4 (s) +2e - ====Pb(s) + SO 42-(aq)还原反应 接电源负极阳极: 2PbSO 4 (s)+2H 2O -2e - ==== PbO 2(s) + 4H ++ 2SO 42-(aq)接电源正极 氧化反应充电过程总反应:2PbSO 4(s)+2H 2O(l)====Pb(s)+PbO 2(s)+2H 2SO 4(aq)铅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Pb+PbO 2+2H 2SO 4放电2PbSO 4+2H 2O3.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可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 电解质溶液(含解析)
B.若使 Na2S 溶液中cc((NS2a-+))接近于 2∶1,可加入适量的 KOH 固体 C.25 ℃时,浓度均为 0.1 mol/L NaOH 和 NH3·H2O 混合溶液中 c(OH-)>c(Na+)=
c(NH3·H2O) D.0.2 mol/L CH3COOH 溶液与 0.1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2c(H+)-2c(OH-)= c(CH3COO-)-c(CH3COOH)
B.曲线Ⅰ与曲线Ⅱ相交点对应 pH=6.85
C . 0.1 mol·L - 1 H2NCH2CH2NH3Cl 溶 液 中 各 离 子 浓 度 大 小 关 系 为 c(Cl - ) >
c(H2NCH2CH2NH+ 3 )>c(H+)>c(OH-)
D
.
乙
二
胺
在
水
溶
液
中
第
二
步
电
离
的
方
程
式
:
H2NCH2CH2NH
2
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Ⅰ代表 HNO2 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 C.从 c 点到 d 点,溶液中c(HAc)(·Ac-()OH-)保持不变(其中 HA、A-分别代表相应的 酸和酸根离子) D.相同体积 a 点的两溶液分别与 NaOH 恰好中和后,溶液中 n(Na+)相同 8. (2018·天津理综,6)LiH2PO4 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室温下,LiH2PO4 溶液的 pH 随 c 初始(H2PO- 4 )的变化如图 1 所示,H3PO4 溶液中 H2PO-4 的分布分数δ随 pH 的变化如图 2 所示
专项七、电解质溶液
高考脚印
1.(2019·课标全国Ⅰ,11)NaOH 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 H2A 的 Ka1=1.1×10- 3,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 b 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第7讲电解质溶液-2023年新高一暑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
第7讲电解质溶液【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离的含义,学会书写简单的电离方程式。
【基础知识】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1)概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酸、碱、盐大都是电解质。
(2)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2.非电解质:(1)概念:无论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以分子形式存在,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2)蔗糖、酒精、葡萄糖、油脂等有机化合物大多是非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1.电解质的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电解质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生成水合离子,常写成简单离子的形式。
电解质的电离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写出下列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①硫酸(H2SO4):H2SO4===2H++SO2-4。
②氢氧化钠(NaOH):NaOH===Na++OH-。
③硫酸钠(Na2SO4):Na2SO4===2Na++SO2-4。
2.从电解质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1)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如:(2)(3)【考点剖析】考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1)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物质类别⎩⎪⎨⎪⎧ 酸(如H 2SO 4、H 2CO 3等)碱(如NaOH 、NH 3·H 2O 等)盐(如NaCl 、CaCO 3等)部分氧化物(如Na 2O 、H 2O 等)(2)非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物质类别⎩⎪⎨⎪⎧ 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CO 2、SO 2等)大部分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部分非金属氢化物(如NH 3等)【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质能导电B .其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C .不能导电物质就是非电解质D .物质导电的条件是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或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答案:D解析:A. 电解质导电需要条件为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本身并不一定导电,如固态氯化钠不导电,A 错误;B. 二氧化碳、氨气其水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导电的离子不是他本身电离产生的,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B 错误;C.氢气、氧气等单质,它们不能导电,但是它们也不是非电解质,C 错误;D. 金属和石墨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电子,电解质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D 正确。
第9章沉淀平衡主要内容溶度积原理同离子效应沉淀溶解平衡.
Ca2+
+ SO4
K1=KSP(CaSO4) K2= 1/KSP(CaCO3 )
CaCO3
根据多重平衡规律:
这种转化常常被人们利用,如:处理锅垢(含CaSO4), 由于CaSO4难溶于酸,利用Na2CO3使之转化为CaCO3。
有关沉淀反应的计算示例
例1. 在25℃下,将固体AgCl 放入纯水中,不断搅拌并 使系统中有剩余的未溶解的AgCl。几天后,确实达到沉
CaF2(s) = Ca2+(aq) + 2F-(aq)
平衡浓度/(mol· L-1) 0.010+y 1.4×10-9 = (0.010+y) (2y)2 0.010 + y ≈0.010 y = 1.9×10-4 2y
S2 =2 c (F-) = 1.9×10-4 mol· L-1
(3)CaF2 (s)在0.010 mol· L- NaF 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3,设S3 = z mol· L- 。此时S3 =(Ca2+)。 CaF2 (s) 平衡浓度/(mol· L-1) 1.4×10-9 = z (0.010+2 z) 2 mol· L-1 z Ca2+(aq) + 2F-(aq) 0.010+2z z = 1.4×10-5 S3 = 1.5×10-5
M(OH)n
Mn+刚开始沉淀时:
Mn+ + nOH-
若c (Mn+) = 1.0 mol.L-1,则氢氧化物开始沉淀的最低浓度 为:
Mn+沉淀完全时,溶液中 c(Mn+) ≤10-5mol.l-1,
OH-最低浓度为:
9-2 沉淀与溶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知识基础练:1.3第二课时电解质溶液
第二课时电解质溶液必备知识基础练知识点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A.乙醇B.铜C.熔融氯化钾D.氨水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 B.Cl2C.NH4HCO3D.CO23.(多选)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盐酸B.硫酸铜晶体C.硝酸D.干冰4.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传导电流的物质。
导体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称为载流子。
在外电场作用下,载流子发生定向运动,形成明显的电流。
第一类导体是金属,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
第二类导体是电解质的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其载流子是正、负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虽然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它属于非电解质B.实验测得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蔗糖(纯净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D.实验测得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5.(多选)对电解质概念理解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B.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C.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氧化钠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氧化钠本身电离,因而氧化钠是非电解质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知识点二电解质的电离6.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Ca(OH)2===Ca2++2(OH-)B.FeCl3===Fe2++3Cl-C.H2SO4===H++SO2-4D.Fe2(SO4)3===2Fe3++3SO2-47.酸根是指酸在水溶液中,失去氢离子后存在的阴离子或原子团。
下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是()A.Na2S B.Ba(OH)2C.KMnO4D.KCl8.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a(OH)2===Ba2++(OH)-2B.K2CO3===K+2+CO2-3C.KAl(SO4)2===K++Al3++2SO2-4D.NaHCO3===Na++H++CO2-39.(多选)物质M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M===X2++2Y-,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可能是酸B.X2+一定是金属离子C.Y-一定是OH-D.M可能是盐10.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①Na+、OH-、SO2-4②H+、Cl-、SO2-4③Na+、K+、OH-④Na+、K+、NO-3A.②③④B.②①④C.②③①D.②①③关键能力综合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电解质溶液习题精选(带解析)
专题九 电解质溶液1.(2012.福州.期末)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A .AlCl 3溶液中再溶入AlCl 3B .CH 3COONa 溶液加热C .氨水中加入少量NH 4Cl 固体D .醋酸溶液加热1.【答案】B【解析】A 项,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氯化铝,铝离子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溶液酸性增强,溶液颜色不会变深;B 项,醋酸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加热可促进水解,使溶液碱性增强,溶液颜色变深;C 项,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使氨水的碱性减弱;D 项,醋酸溶液加热可促进醋酸的电离,使溶液酸性增强。
B 项正确。
2.(2012.山东莱芜.期末)用水稀释0.l 1mol L -⋅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溶液的PH 值减小B. w K 逐渐减小C.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3CH COO OH --⎡⎤⎣⎦⎡⎤⎣⎦ 变大 2.【答案】C【解析】稀醋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 逐渐变大,A 项不正确;温度不变,Kw 不变,B项不正确;将醋酸的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联立可知,3C H C O O OH --⎡⎤⎣⎦⎡⎤⎣⎦=[ka ·c(CH 3COOH) ] /kw ,故该比值减小,D 错误。
3.(2012.潍坊.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l mol·L -l 的醋酸加水稀释,c(H +)/c(OH -)减小B. 体积相同、pH 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完全溶解等量的镁粉,后者用时少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 +)增大,Kw 变大D. V l LpH=11的NaOH 溶液与V 2LpH=3的HA 溶液混合,若混合液显中性,则V 1≤V 23.【答案】A【解析】B 项醋酸为弱酸,随着反应进行继续电离,反应用时较短,不正确;C 项Kw 只受温度影响,不正确。
4.(2012.杭州.第一次质检)常温下,将一元酸HA 和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pH 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9B .在乙组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10-5mol ·L -1C .c 1=0.2D .丁组混合液:c(Na +)>c(A -)>c(H +)>c(OH -)4.【答案】B 【解析】由乙组实验可判断反应完全时溶液显碱性,因此确定生成的盐为弱酸强碱盐,即HA 为弱酸,甲组也完全反应,但得到盐的浓度小于乙组,所以溶液的7<pH<9,A 项错误;乙组得到的溶液为盐,溶液呈碱性是由于A -的水解,因此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1×10-5mol/L ,B 项正确;当酸过量时,混合溶液才能呈中性,C 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以判断D 项错误。
2021高三全国统考化学(经典版)一轮学案:第9章 第1节 原电池化学电源含答案
2021高三全国统考化学(经典版)一轮学案:第9章第1节原电池化学电源含答案第九章电化学基础第1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考试说明] 1.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命题规律]本节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其考查形式一般以新型能源电池或燃料电池为载体,考查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子或电流的方向及溶液pH的变化等;原电池的应用主要考查原电池的设计、电化学腐蚀及解释某些化学现象等,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考点1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知识梳理1。
概念原电池是把错误!化学能转化为错误!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1)有能自发进行的错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2)错误!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3)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①错误!电解质溶液;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③两电极插入错误!电解质溶液中。
3.工作原理(以铜一锌原电池为例)装置图电极材料负极:错误!锌片正极:错误!铜片电极反应错误!Zn-2e-===Zn2+□,04Cu2++2e-===Cu反应类型□05氧化反应错误!还原反应电子流向由错误!锌片沿导线流向错误!铜片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流向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错误!负极迁移,阳离子向错误!正极迁移电流方向由错误!铜片沿导线流向错误!锌片盐桥中离子流向盐桥中含有饱和KCl溶液,错误!K+移向正极,错误!Cl-移向负极电池总反应式错误!Zn+Cu2+===Zn2++Cu两类装置的不同点还原剂Zn与氧化剂Cu2+直接接触,既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又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造成能量损耗Zn与氧化剂Cu2+不直接接触,仅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减少了能量损耗,故电流稳定,持续时间长(1)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2)活泼性强的金属不一定作负极,但负极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3)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溶液中的离子不能通过盐桥和导线(即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练精析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含解析)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知识点的知识】1、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原因(1)有导电的离子;(2)离子能自由移动.2、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的影响因素①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l晶体、无水醋酸),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决定于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离子电荷数越高,导电能力越强.③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浓度可不同);饱和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④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是水溶液或高温熔融液(熔液).共价化合物只能在溶液中导电,离子化合物在熔液和溶液均可导电.【命题方向】题型一:能否导电的判断典例1:(2013•浙江模拟)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是()A.二氧化碳 B.稀盐酸 C.蔗糖 D.硫酸铜晶体分析: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能导电,电解质的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则电解质溶液能导电,以此来解答.解答:A.二氧化碳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自由移动离子,不能导电,故A不选;B.稀盐酸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故B选;C.蔗糖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自由移动离子,不能导电,故C不选;D.硫酸铜晶体中存在离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则不能导电,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导电,明确导电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难度不大.题型二:导电性的影响因素典例2: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强的是()A.1L0.1mol/L醋酸 B.0.1L0.1mol/LH2SO4溶液 C.0.5L0.1mol/L盐酸 D.2L0.1mol/LH3PO4溶液分析: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取决于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溶液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解答:A.醋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1L0.1mol/L醋酸中离子总浓度小于0.2mol/L;B.H2SO4为强电解质,0.1L0.1mol/LH2SO4溶液中离子总浓度等于0.3mol/L;C.HCl为强电解质,0.5L0.1mol/L盐酸中离子总浓度等于0.2mol/L;D.H3PO4为中强酸,不能完全电离,2L0.1mol/LH3PO4溶液离子总浓度介于0.2mol/L~0.3mol/L,则离子浓度最大的时B,所以B导电性最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取决于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把握电解质强弱的判断.题型三:溶液导电性变化分析典例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可用来衡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导电能力的强弱,摩尔电导率越大,离子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越强.已知Ca2+、OH-、HCO3-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60、1.98、0.45,据此可判断,往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导电能力随CO2通入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 B.C. D.分析: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先生成碳酸钙沉淀,钙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在减少,后沉淀溶解生成碳酸氢钙溶液,钙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在增大,钙离子的浓度与原来相等,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与原来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但OH-的摩尔导电率大于HCO3-的摩尔电导率来分析.解答: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先生成碳酸钙沉淀,钙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在减少,溶液导电能力减弱,后沉淀溶解生成碳酸氢钙溶液,钙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在增大,钙离子的浓度与原来相等,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与原来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但OH-的摩尔导电率大于HCO3-的摩尔电导率,所以最后溶液的导电性小于原来,最后不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抓住题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方法点拨】判断离子化合物的方法: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或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溶于水时才能导电.因此,可通过使一个化合物处于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的实验来判定该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一.选择题(共16小题)1.电导率可用于衡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即电导率越大,则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利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得用0.1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10.00mL0.100mol/L的盐酸,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d点溶液中:c(Cl﹣)=2c(OH﹣)﹣2c(H+)B.电导率传感器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C. c点电导率最小是因为c点溶液的溶质为弱电解质D. c(Na+)、c(Cl﹣)对导电能力的影响比c(H+)、c(OH﹣)对导电能力的影响小2.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各组溶液,将溶液(Ⅱ)滴加到溶液(Ⅰ)中,测得溶液(I)的导电能力变化符合如图变化趋势的是()A B C D溶液(Ⅰ)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氨水溶液(Ⅱ)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氨水硝酸银A. A B. B C. C D. D3.下列各项所述内容对应的图象不正确的是()A.向Ba(OH)2溶液中加稀H2SO4 B.向冰醋酸中加蒸馏水C.向稀NaOH溶液中加稀盐酸 D.向AlCl3溶液中加氨水4.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图①标上压强可对逆反应2A(g)+2B(g)⇌3C(g)+D(g)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B.图②表示向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的过程,溶液导电性变化C.图③表示在1L1mol/L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Br﹣的量的变化D.图④表示一定浓度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5.下列物质中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是()A.冰醋酸 B.盐酸 C. KCl晶体 D.蔗糖溶液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C.25℃时,0.1mol/L的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0.1mol/L的醋酸中氢离子浓度 D. BaSO4属于强电解质,所以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很强7.下列各物质中均能导电且导电本质不同的是()A.石墨和稀硫酸 B.金属铝和金属铜C.金刚石和晶体硅 D.液态HCl和液态NaCl8.下列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盐酸 B. CH3COOH C. NH3•H2O D. H2O9.分别向下列各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A.水 B.盐酸 C.醋酸溶液 D. NaCl溶液10.某100m L溶液中含H2SO4 0.5 0mol,加入下列物质,溶液导电性增强的是() A. 0.5 0mo1 NaOH B. 100 mL水C. 0.50mo1酒精 D. 0.50 mol Na2SO411.在同一温度下,当弱电解质溶液a,强电解质溶液b,金属导体c的导电能力相同,若同时升高到相同温度,则它们的导电能力是()A. a>b>c B. a=b=c C. c>a>b D. b>c>a12.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A.自来水 B. 0.5mol/L盐酸C. 0.5mol/LCH3COOH溶液 D. 0.5mol/LKCl溶液13.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的是() A.自来水 B.0.5mol•L﹣1的盐酸C.0.5mol•L﹣1的醋酸 D.0.5mol•L﹣1的氨水14.下列关于电解质说法正确的是()A.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B.电解质在通电时发生电离C. NaCl晶体不导电,所以NaCl不是电解质D.熔融的KOH导电,所以KOH是电解质15.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纯水和干木头都不导电,但木头用水浸湿后可以导电B.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C.草木灰不能和铵态氮肥混合使用D.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出产物氢气,同时释放能量16.相同温度时,下列溶液中导电能力最强的是()A. 50mL 1.5mol/L 蔗糖溶液 B. 100mL 1.0mol/L 醋酸溶液C. 50mL 0.5mol/L AlCl3溶液 D. 100mL 0.5mol/L MgCl2溶液二.填空题(共6小题)17.DIS(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即数字信息系统.它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DIS系统为化学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平台.某学习小组用DIS系统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以溶液的导电能力来判断滴定终点.实验步骤如下:(1)用(填仪器名称)量取10.00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mL 容量瓶中定容,然后将稀释后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量取20.00mL上述溶液倒入烧杯中,连接好DIS系统(如图1)向烧杯中滴加浓度为0.1000mol•L﹣1的氨水,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导电能力随氨水体积变化的曲线(见图2)①用滴定管盛氨水前,滴定管要用润洗2~3遍,润洗的目的是.②溶液导电能力随氨水体积变化的原因是.③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8.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干冰③稀醋酸溶液④汞⑤蔗糖(C12H22O11)⑥冰醋酸(纯净的醋酸CH3COOH);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19.在烧杯中盛有半杯的Ba(OH)2溶液,然后用滴管向烧杯中滴加H2SO4(装置如图).随着硫酸的滴入,电灯会逐渐变暗,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电灯完全熄灭.(1)可以利用上述原理进行溶液浓度的测定.若烧杯中装有75mL 0.1mol/L Ba(OH)2溶液,当滴入25mL H2SO4时,电灯完全熄灭.试求该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若用98%、1.84g/mL的浓硫酸配制上述浓度的硫酸溶液250mL,需要毫升的浓硫酸(精确到0.1mL).选择量取.20.有以下几种物质:①食盐晶体②乙醇③水银④蔗糖⑤纯醋酸⑥KNO3溶液⑦熔融的氢氧化钠⑧液态氯化氢回答以下问题(填序号):(1)物质中构成的微粒只能在固定位置上振动的是;以上物质可以导电的是;(3)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4)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21.如图所示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其电流强度(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以下三个导电性实验,其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H2SO4至过量b.向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氨水至过量.22.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SO2③稀硫酸④石墨⑤BaSO4固体⑥蔗糖(C12H22O11)⑦酒精⑧熔融的KNO3⑨CaO ⑩纯净的醋酸.请回答(用序号):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23.现代化学传感器技术是研究溶液中离子反应的重要手段,某化学兴趣小组用1.0mol/LNaOH溶液滴定25mL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并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定过程中的电导率,通过数据采集器自动记录测得的电导率并绘制电导率﹣V曲线,可显示滴定过程中的突跃现象(如图所示).对于突跃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24.(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①NaCl晶体②液态SO2③液态醋酸④汞⑤BaSO4固体⑥纯蔗糖(C12H22O11)⑦氨水⑧熔化的KNO3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①KHSO4熔融状态电离方程式:②小苏打与过量石灰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①36g重水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②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2和CH4,原子数目之比为.③含有6.02×1023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4)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重96g,若充满CO2重102g,现充满某气体重104g,则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5.有以下几种物质①碳酸氢钠晶体②液态氯化氢③铁④蔗糖⑤酒精⑥熔融的K2SO4⑦干冰⑧石墨填空回答:(填序号)(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4)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水溶液能导电的是(5)分别写出物质①、⑥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26.现有下列物质:①NaCO3•10H2O晶体②铜③氯化氢④CO2⑤NaHSO4固体⑥Ba(OH)2固体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稀硝酸⑩Al2(SO4)3(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编号)分类标准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非电解质属于该类的物质 / /电解质有,这种分类方法的名称是上述物质中有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写出一个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3)17.1g⑩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将⑨滴加到⑦中至过量的实验现象是(5)反应:KMnO4+HCl﹣﹣KCl+MnCl2+Cl2↑+H2O (未配平)标况下生成3.36LCl2,转移电子的个数为,起酸的作用的盐酸物质的量为.(6)将⑥的溶液滴加到⑤的溶液中至恰好沉淀为止时的离子方程式为.(7)用①配制450mL 0.1mol/L Na2CO3溶液,实验中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 B.洗涤液未移入容量瓶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27.在烧杯中盛有半杯的Ba(OH)2溶液,然后用滴管向烧杯中滴加H2SO4(装置如右图).随着硫酸的滴入,电灯会逐渐变暗,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电灯完全熄灭.(1)该实验说明溶液的导电性与有关.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可以利用上述原理进行溶液浓度的测定.若烧杯中装有75mL 0.1mol/L Ba(OH)2溶液,当滴入25mL H2SO4时,电灯完全熄灭.试求该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若用98%、1.84g/L的浓硫酸配制上述浓度的硫酸溶液2500mL,需要多少毫升的浓硫酸(精确到0.1mL).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电导率可用于衡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即电导率越大,则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利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得用0.1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10.00mL0.100mol/L的盐酸,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d点溶液中:c(Cl﹣)=2c(OH﹣)﹣2c(H+)B.电导率传感器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C. c点电导率最小是因为c点溶液的溶质为弱电解质D. c(Na+)、c(Cl﹣)对导电能力的影响比c(H+)、c(OH﹣)对导电能力的影响小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分析: A.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及物料守恒判断;B.HCl和NaOH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根据图象知,从0﹣10mL之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H+)浓度逐渐减小,溶液的电导率逐渐降低,加入溶液体积大于15mL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溶液的电导率增大,根据图知,当恰好中和时电导率最小;C.溶液电导率与离子浓度成正比,c点电导率低是因为离子浓度小;D.HCl和NaOH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根据图象知,从0﹣10mL之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H+)浓度逐渐减小,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c(OH﹣)增大,但c(H+)、c(OH﹣)都较小,溶液的电导率逐渐降低;加入溶液体积大于15mL时,溶液中c(OH﹣)逐渐增大,溶液的电导率增大,从0﹣15mL过程中,c(Cl﹣)、c(Na+)始终大于c(H+)、c(OH﹣).解答:解:A.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Cl﹣)+c(OH﹣),d点NaOH与HCl的体积之比为3:2,二者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根据物料守恒得2c(Na+)=3c(Cl﹣),所以得c(Cl﹣)=2c(OH﹣)﹣2c(H+),故A正确;B.HCl和NaOH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根据图象知,从0﹣10mL之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H+)浓度逐渐减小,溶液的电导率逐渐降低,加入溶液体积大于15mL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溶液的电导率增大,根据图知当恰好中和时电导率最小,所以可以电导率传感器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故B正确;C.电导率与离子浓度成正比,c点电导率低是因为离子浓度小,c点是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NaCl是强电解质,故C错误;D.HCl和NaOH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根据图象知,从0﹣10mL之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H+)浓度逐渐减小,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c(OH﹣)增大,但c(H+)、c(OH﹣)都较小,溶液的电导率逐渐降低;加入溶液体积大于15mL时,溶液中c(OH﹣)逐渐增大,溶液的电导率增大,从0﹣15mL过程中,c(Cl﹣)、c(Na+)始终大于c(H+)、c(OH﹣),由此可见c(Na+)、c(Cl﹣)对导电能力的影响比c(H+)、c(OH﹣)对导电能力的影响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为载体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明确反应实质、电导率的影响因素及混合溶液中溶质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图象中曲线变化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从而利用信息答题,易错选项是A.2.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各组溶液,将溶液(Ⅱ)滴加到溶液(Ⅰ)中,测得溶液(I)的导电能力变化符合如图变化趋势的是()A B C D溶液(Ⅰ)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氨水溶液(Ⅱ)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氨水硝酸银A. A B. B C. C D. D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分析: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阴、阳离子浓度的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以此分析.解答:解:A、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滴加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氯化钠,溶液的体积变大,导致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故A错误;B、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向其中滴入氢氧化钠,促进醋酸的电离,生成强电解质,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0.05mol/L的CH3COONa溶液,若此时继续滴加0.1mol/LNaOH溶液,溶液导电性增加更快,故B正确;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氨水,碱性溶液中氨水的电离程度减小,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不明显,但溶液的体积变大,导电能力减弱,故C错误;D、硝酸银溶液滴到氨水中时开始阶段没有沉淀生成,AgNO3+3NH3•H2O=Ag(NH3)2OH+NH4NO3+2H2O,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加,到一定量时开始出现沉淀,当沉淀不再增加,继续滴加,沉淀不消失,Ag++OH﹣=AgOH↓,离子浓度基本不变,因此导致导电能力不会有明显增强,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去分析电解质溶液阴、阳离子浓度的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3.下列各项所述内容对应的图象不正确的是()A.向Ba(OH)2溶液中加稀H2SO4 B.向冰醋酸中加蒸馏水C.向稀NaOH溶液中加稀盐酸 D.向AlCl3溶液中加氨水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图示题.分析: A.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B.向冰醋酸中加入蒸馏水,溶液浓度越小,其电离程度越大;C.向稀NaOH溶液中加稀盐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但pH存在一个滴定突跃区间;D.氯化铝和氨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但不能溶于弱碱.解答:解:A.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向向Ba(OH)2溶液中加稀H2SO4,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降低,当二者恰好反应时溶液导电能力最小,继续增加稀硫酸的量,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大,故A 正确;B.向冰醋酸中加入蒸馏水,溶液浓度越小,其电离程度越大,刚开始时,随着蒸馏水的增加,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当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水的量,醋酸电离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则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降低,故B正确;C.向稀NaOH溶液中加稀盐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正好反应前后,溶液的pH存在一个滴定突跃区间,在突跃区间内pH突然变化,而不是缓慢变化,图象和分析不一致,故C错误,D.氯化铝和氨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但不能溶于弱碱,所以只要加入氨水就产生沉淀,当氯化铝完全反应后继续增加氨水量,沉淀的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图象分析,为高频考点,涉及酸碱中和、溶液导电能力判断、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注意酸碱中和滴定中pH变化,为易错点.4.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A.图①标上压强可对逆反应2A(g)+2B(g)⇌3C(g)+D(g)的影响,乙的压强大B.图②表示向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的过程,溶液导电性变化C.图③表示在1L1mol/L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Br﹣的量的变化D.图④表示一定浓度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 A.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物质的转化率不变,压强移动,反应速率越大,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B.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C.向溴化亚铁中通入氯气时,先氧化亚铁离子后氧化溴离子,溴化铁溶液中c(Fe2+):c(Br﹣)=1:2,反应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2Br﹣+Cl2=Br2+2Cl﹣,根据方程式知,第一段消耗氯气为第二段的一半;D.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HCl时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生成气体与加入HCl的关系.解答:解:A.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物质的转化率不变,压强移动,反应速率越大,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判断,甲的压强大于乙,故A错误;B.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向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的过程,乙酸和一水合氨都是弱电解质、醋酸铵是强电解质,随着氨气的通入,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性增大,故B 错误;C.向溴化亚铁中通入氯气时,先氧化亚铁离子后氧化溴离子,溴化铁溶液中c(Fe2+):c(Br﹣)=1:2,反应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2Br﹣+Cl2=Br2+2Cl﹣,根据方程式知,第一段消耗氯气为第二段的一半,故C正确;D.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HCl时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根据反应方程式知,先没有气体生成当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碳酸氢钠后再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化学平衡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程式的计算、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明确物质的性质及离子反应先后顺序等知识点即可解答,易错选项是C.5.下列物质中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是()A.冰醋酸 B.盐酸 C. KCl晶体 D.蔗糖溶液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 A、酸的水溶液能导电;B、盐酸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C、氯化钾中含有氯离子和钾离子;D、蔗糖是非电解质,溶液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解答:解:A、冰醋酸中只有醋酸分子,不导电,酸只有形成水溶液才能导电,故A错误;B、盐酸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氯离子和氢离子,能导电,故B正确;C、氯化钾中含有氯离子和钾离子,但是静电作用的束缚,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故C错误;D、蔗糖是非电解质,溶液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导电情况吗,注意物质导电的原理:存在自由移动的微粒.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C.25℃时,0.1mol/L的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0.1mol/L的醋酸中氢离子浓度D. BaSO4属于强电解质,所以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很强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分析: A.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C.HCl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所以H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醋酸部分电离;D.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解答:解:A.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解质强弱无关,所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故A错误;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硫等,故B错误;C.HCl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所以H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醋酸部分电离,所以相同温度相同浓度时,盐酸溶液导电能力大于醋酸溶液,故C正确;D.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硫酸钡是强电解质,但在水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所以其水溶液导电能力较弱,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电解质强弱无关,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为易错题,易错选项是A.7.下列各物质中均能导电且导电本质不同的是()A.石墨和稀硫酸 B.金属铝和金属铜C.金刚石和晶体硅 D.液态HCl和液态NaCl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能导电的物质中含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金属单质、熔融状态下的电解质及可溶性电解质溶液都能导电,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石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而能导电,稀硫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能导电,所以导电本质不同,故A正确;。
电解质溶液习题解答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习题解答(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八章 习题解答1、在300K 和100kPa 压力下,用惰性电极电解水以制备氢气。
设所用直流电的强度为5A ,电流效率为100%。
来电解稀H 2SO 4溶液,如欲获得1m 3氢气,须通电多少时间如欲获得1m 3氧气,须通电多少时间已知在该温度下水的饱合蒸气压为3565Pa 。
解 电解时放出气体的压力为 p=()Pa=96435Pa 1m 3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11(96435)(1)/()38.6637(8.314)(300)Pa m n pV RT mol J K mol K --⨯===⋅⋅⨯ 氢气在阴极放出,电极反应为 2H ++2e -→H 2(g)根据法拉第定律,It=ξzF=(Δn B /νB )·zF , t=(Δn B /νB I)·zF 放氢时,12=H ν,z=2,11(38.6637)2(96500)1492418.821(5)mol t C mol s C s --=⨯⨯⋅=⨯⋅。
氧气在阳极放出,电极反应为 2H 2O-4e -→O 2(g)+4H + 放氧时,12=O ν,z=4,11(38.6637)4(96500)2984837.641(5)mol t C mol s C s --=⨯⨯⋅=⨯⋅。
2、用电解NaCl 水溶液的方法制备NaOH ,在通电一段时间后,得到了浓度为·dm -3的NaOH 溶液,在与之串联的铜库仑计中析出了的Cu(s)。
试计算该电解池的电流效率。
解 析出Cu(s)的反应为Cu 2++2e -→Cu电解NaCl 水溶液制备NaOH 的反应为 阴极上的反应 2H 2O+2e -→2OH -+H 2(g) 阳极上的反应 2Cl --2e -→Cl 2(g)电解总反应为 2H 2O+2NaCl →Cl 2(g)+H 2(g)+ 2NaOH即铜库仑计中若析出1molCu(s),则理论上在电解池中可得到2 mol 的NaOH 。
电解质溶液-学生解析
3608电解时,主要承担电量迁移任务的离子与首先在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离子间有什么关系?()(A)没有任何关系(B)有某种关系(C)有无关系视相对电迁移率的大小而定3667 (D)两者总是一致的3610已知Cu的相对原子量为64,用0.5法拉第电量可从CuSO4溶液中沉淀出多少Cu()(A) 16 g (B) 32 g(C) 64 g (D) 127 g3611H2S2O8可由电解法制取,阳极反应为:2H2SO4 →H2S2O8 + 2H+ + 2e-,阳极副反应为O2的析出。
阴极析氢效率为100%,已知电解产生H2,O2的气体体积分别为9.0 L和2.24 L(标准态下),则生成H2S2O8的物质的量为:()(A) 0.1 mol (B) 0.2 mol(C) 0.3 mol (D) 0.4 mol3612法拉第电解定律限用于:()(A) 液态电解质(B) 无机液态或固态电解质(C) 所有液态或固态电解质(D) 所有液态、固态导电物质3613将铅酸蓄电池在10.0 A电流下充电1.5 h,则PbSO4分解的质量为()(A) 84.8 g (B) 169.6 g(C) 339.2 g (D) 无法确定(已知M r(PbSO4) = 303)3614按物质导电方式的不同而提出的第二类导体,下述对它特点的描述,哪一点是不正确的?()(A)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其导电的原因是离子的存在(D)当电流通过时在电极上有化学反应发生3615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的是:()(A) 欧姆定律(B)离子独立运动定律(C)法拉第定律(D)能斯特定律3617当一定的直流电通过一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时,在阴极上析出金属的量正比于:()(A) 阴极的表面积(B)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C) 通过的电量(D) 电解质溶液的温度3618电解熔融NaCl时,用10 A的电流通电5 min,能产生多少金属钠?()(A) 0.715 g (B) 2.545 g(C) 23 g (D) 2.08 g3620在CuSO4溶液中用铂电极以0.1 A的电流通电10 min,在阴极上沉积的铜的质量是:()(A)19.9 mg(B) 29.0 mg(C) 39.8 mg (D) 60.0 mg3621在NiI2的水溶液中,通过24 125 C的电量后,沉积出金属镍(M r=58.7)的质量最接近于:()(A) 7.3 g (B) 14.6 g(C) 29.2 g (D) 58.7 g3622电解硫酸铜溶液时,析出128 g铜(M r =64),需要通入多少电量?()(A) 96 500 C (B) 48 250 C(C) 386 000 C (D) 24 125 C36231 mol电子电量与下列哪一个值相同?()(A) 1安培·秒(B) 1库仑(C) 1法拉第(D) 1居里3624使2000 A的电流通过一个铜电解器,在1 h 内,能得到铜的质量是:()(A) 10 g (B) 100 g(C) 500 g (D) 2 700 g3625用0.1 A的电流,从200 ml 浓度为0.1 mol·dm-3的AgNO3溶液中分离Ag,从溶液中分离出一半银所需时间为:()(A) 10 min (B) 16 min(C) 100 min (D) 160 min3651离子电迁移率的单位可以表示成( )(A) m·s-1(B) m·s-1·V-1(C) m2·s-1·V-1(D) s-13653水溶液中氢和氢氧根离子的电淌度特别大,究其原因,下述分析哪个对?()(A) 发生电子传导(B) 发生质子传导(C) 离子荷质比大(D) 离子水化半径小3654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水溶液中,带相同电荷数的Li+、Na+、K+、Rb+、…,它们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但其离子摩尔电导率恰也依次增大,这是由于:()(A) 离子淌度依次减小(B) 离子的水化作用依次减弱(C) 离子的迁移数依次减小(D) 电场强度的作用依次减弱3666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t i) 与离子淌度(U i) 成正比。
新教材202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9电解质溶液模考精练
模考精练·抓落实1.叠氮化钠(NaN3)常用于有机合成、无机和分析化学,也是降压药物的主要成分:已知NaN3溶液呈碱性。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0.01mol·L-1HN3溶液的pH>2B.在NaN3溶液中存在HN3C.0.01mol·L-1NaN3溶液中:c(Na+)=)+c(HN3)+c(OH-)D.在NaN3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水的电离程度增大2.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CO3溶液的性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1 用pH计测定0.05mol·L-1NaHCO3溶液,测得pH约为8.32 向10mL0.05mol·L-1NaHCO3溶液中滴加10mL0.05mol·L-1NaOH 溶液,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pH约为10.33 向10mL0.05mol·L-1NaHCO3溶液中滴加10mL0.05mol·L-1HCl,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pH约为5.64 向0.05mol·L-1NaHCO3溶液中滴加过量0.1mol·L-1C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NaHCO3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B.实验2滴加结束后:c(H+) + 2c(H2CO3) + ) =c(OH-)C.实验3滴加过程中:c(Na+) =c(C) +c)+c(H2CO3)D.实验4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c(Ca2+)·)<K sp(CaCO3)3.室温下,用0.01mol·L-1CuSO4溶液浸泡NiS固体,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氨水,产生蓝色沉淀。
已知K sp(NiS)=1.0×10-21,K sp(CuS)=1.5×10-36,K sp(PbS)=9×10-2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后所得溶液中存在:c(Ni2+)·c(S2-)<K sp(NiS)B.滤液中加入氨水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Cu2++2OH-===Cu(OH)2↓C.欲使反应NiS+Cu2+⇌Ni2++CuS向右进行,则需满足>×1015D.用0.01mol·L-1CuSO4溶液浸泡PbS固体,不能得到CuS固体4.某些难溶性铅盐可用作涂料,如秦俑彩绘中使用的铅白(PbCO3)和黄金雨中黄色的PbI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电导G与导体截面积A成正比,与其长度l成反比。
电导率,单位为S· m-1。
电阻率的倒数称为电导 率,相当于单位面积、单位 长度导体的电导,如图所示。
对电解质溶液,同样适用。
K l/A
l A
电导池常数,单位:m-1
<与电导池几何特征有关>
表 1.2 标准 KCl 溶液的电导率 物质的量浓度 电导率/Sm-1 c/moldm-3 273.15K 291.15K 1 6.643 9.820 0.1 0.7154 1.1192 0.01 0.07751 0.1227
nzF 0 1516 2 96485 Q 3 05 10 4 C 0 96 0 96
Q 3 05104 t 15250 s 4 24h I 20
4.2
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单位为S或Ω -1。 l A 1 R G G A l R
电导率
Λ m(1/2 MgCl2)=0.0129S·cm2·mol-1 若摩尔的基本单元是分子则MgCl2的摩尔电导率应写成: Λm(MgCl2)= 2Λm(1/2 MgCl2)
4.4
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80
k/(Sm-1) 60 40 20
1、电导率与电解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 强酸、强碱的电导率较 H2SO4 大,其次是盐类,它们 是强电解质;而弱电解 KOH 质CH3COOH等为最低。
按法拉第定律计算所需 理论电量 × 100% 电流效率 实际所消耗的电量
当通过一定电量后:
电流效率
电极产物的实际质量
按法拉第定律计算应获 得的产物质量
× 100%
例1.7 需在10×10cm2的薄铜片两面镀上0.005cm厚的Ni层(镀 液用Ni (NO3) 2),假定镀层能均匀分布,用2.0A的电流强度得 到上述厚度的镀层时需通电多长时间?设电流效率为96.0%。 已知金属镍的密度为8.9g· cm-3,Ni(S)的摩尔质量为58.69g· mol-1。 解:电镀层中含Ni量为 10 10 2 0 005 8 9 0 1516 mol 1 58 69 电极反应为:Ni2 + + 2e = Ni(S)
dE u U dl dE u U dl
离子淌度
电势梯度:单位距离的电势差。
298K 下一些离子在无限稀释水溶液中的淌度
阳离子 H+ K+ Na+ Li+ Ag+ Tl+ U+108/m2·s-1·V-1 36.20 7.26 5.20 3.88 6.42 7.44 阳离子 U+108/m2·s-1·V-1 OH20.50 Cl 7.91 Br 8.12 I 7.96 HCO34.61 SO428.27
Q eL | n(e) | F | n(e) | 96485| n(e) |
B Q B Q Q n( B) m( B) M B MB | e | F | e | F |z|F
法拉第常数
法拉第常数在数值上等于1 mol元电荷的电量。 已知元电荷电量为1.6022×10-19C。 阿伏加德罗常数L=6.0221023 mol-1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第五节 离子淌度和离子迁移数 5.1 离子淌度
溶液中的阳、阴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沿着电场力的方向, 彼此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共同完成导电任务。 离子迁移速率的影响因素:温度、浓度、两极端电压、 极距及溶剂种类,etc. 实验证明: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溶液中离子的迁移速 率与电势梯度成正比。
(ii):强电解质的Λm随电解质的cB 降 低而增大的幅度不大,在溶液很稀时, Λm与电解质的cB 成直线关系,将直线 外推至cB =0时所得截距为无限稀薄的 摩尔电导率 。
m/(Scm2 mol-1)
300
NaOH
200
AgNO3
100 0 0.5
CH3COOH
Λ
1.0
1.5
cB /mol dm 3
Λm
通常规定以一摩尔质子的电量为基准作为摩尔的基本单 元,则由于1mol质子带电荷为1F,所以1mol物质量的任何 电解质均带有相同的电荷数,因而摩尔电导率能用来比较不 同电解质的导电能力。
按照上述摩尔基本单元的规定,每升含95.21克的MgCl2水溶
液,在讨论摩尔电导率时,应将其当做2mol· dm-3的1/2MgCl2 看待,在298K下其摩尔电导率应写成:
m ,
c
m ,
c
1
m c c
例
(c c )
2
m (Na2SO 4 ) 2m (Na ) m (SO 4 ) 1 1 2 m ( Na 2SO 4 ) m (Na ) m ( SO 4 ) 2 2
阳极负极 反应: Zn(s) Zn (a) 2e 氧化,失电子
2 -
铜锌原电池
(2). 电解池(electrolytic cell) 电源 + + 阴极 e正电荷
隔多 负电荷 膜孔
阳极
e-
电解池 例:电解质溶液CuSO4的电解
阴极(还原反应):Cu2++2e→Cu(s) 阳极(氧化反应):2OH- →H2O(l)+1/2O2(g)+2e
4.3
摩尔电导率
两极相距1m的电导池中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的电导称 为摩尔电导率 ,用Λm表示。 如果溶液的浓度为c,则含有 1mol电解质的溶液体积是1/c,摩 尔电导率Λm def
c 在SI制中摩尔电导率的单位是 S· m2 · mol-1,c的单位为mol· m-3。而 物质的量浓度习惯上常用mol· dm-3, def 103 Λm c
4.6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科尔劳许根据大量实验事实总结出: 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在无限稀薄时,离子间 的相互作用均可忽略不计,离子彼此独立运动,互不影响。 每种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不受其它离子的影响,它们对电解 质的摩尔电导率都有独立的贡献。因而电解质摩尔电导率 为正、负离子摩尔电导率之和。即
Λ , m m m,
KCl
变化特点:
MgSO4 0 5
CH3COOH
10 15
c/(moldm-3)
298K 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电 解质的物质浓度增大而增大, 经过极大值后则随物质的浓 度增大而减小;而弱电解质 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不 显著。
2、摩尔电导率与电解质的物质
400
HCl
的量浓度的关系 (i)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 m 随电解 质的cB 减小而增大,但增大情况不同
298.15K 11.173 1.2886 0.14114
例1.8 298K将0.0100mol· dm-3的KCl溶液放入电导池中,测得 其电阻为150.0Ω。若用同一电导池充以0.0100mol· dm-3的HCl 溶液,在298K测得其电阻为51.40Ω,求0.0100mol· dm-3HCl溶 液的电导率。
原电池:化学能 电能 2. 电池 电解池:电能 化学能
(1).原电池(galvanic cell)
(阳极)
ZnSO4(1molkg-1)
隔多 膜孔
Zn
-
+
Cu (阴极)
CuSO4(1molkg-1)
阴极正极 反应: Cu 2 (a ) 2e- Cu(s)还原,得电子 电池反应: Zn(s) Cu 2 (a) Zn2 (a ) Cu(s)
电极名称和过程
电极 作用类型
电 极 电 势
阳极 氧化作用
阴极 还原作用
电解池 电势高,正极(+) 电势低,负极(–) 原电池 电势低,负极(–) 电势高,正极(+)
离子迁移方向:
Anion Anode
阴hode
第四节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4.1 法拉第电解定律(Faraday’s Law) 法拉第定律的文字表述: ⒈ 在电极界面上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质量 与通入的电量成正比。 ⒉ 通电于若干个电解池串联的线路中,当 所取的基本粒子的荷电数相同时,在各个电 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其物质的量相同,析 出物质的质量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
法拉第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电解CuCl2水溶液:
阳极:2Cl- = Cl2+2e 阴极:Cu2++2e = Cu
0 B B ee
0 = -2Cl- + Cl2 +2e 0 = -Cu2+ +Cu - 2e
任意物质B的增量△n(B)和电子的增量△ n(e)之间关系: n( B) n(e) B e 设通过电量为Q,则:
某些电解质的水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与其浓度的平方根关系 (298.15K)
(iii):弱电解质的Λm在较浓的范围内 随电解质的cB 减小而增大的幅度很小, 而在溶液很稀时,Λ m急剧增加,因此 对弱电解质不能外推求 。 Λ
m
m
4.5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强电解质可认为是完全电离,与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 类似,溶液中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定义为:
解:从表1.2查知298K,0.0100mol·dm-3KCl溶液的电导率 κ =0.14106S·m-1 l/A=κR=0.14106×150.0=21.159m-1 因此,0.0100mol· dm-3HCl
K HCl 1 1 21.159 0.4116 S m -1 R A 51.4
F=L· e =6.022×1023 mol-1×1.6022×10-19 C =96484.6 C· mol-1 ≈96500 C·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