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主义课程理论ppt课件
第二章 要素主义
学校应当在以下方面典范化:
合作、愉快、对于职任和职守的忠诚、勇 气、对于挫折的不屈不挠、对于人们发现 要做及能做的工作付出进取性的努力;对 朋友、家庭及自己负有责任的人的忠诚; 不弄虚作假以及愿意正视现实;清晰而可 靠的思考。 一些价值可能不是不朽的,但是它们的重 要性千百年来都一样。
知识观
主张“符合说”,知识就是思想与观察的事实相符合。
知识获得的过程:人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对零星的、片段的
事实加以反省思考,才能对世界的本质有好的理解。这是 一个理性的过程。
真理是公开的,客观的。
教师必须传授真理,至于儿童对所学的东西是否感兴趣
是次要的。
当然,教师在传授真理的前提下,要设法引起学生为真
• 经过训练的智慧才是力量的源泉,真正的教育 就是智慧的训练。——贝斯特(历史学教授) • 所有中学生都要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核心的东 西。重视“天才儿童的教育”。——科南特 (化学教授,外交家) • 改善对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待遇,学习欧洲的 教育,改变对优秀智力漠不关心的状况。—— 里可弗(海军上将)
人性观
人性是恶的。世界的罪恶之源不是社会或人的无 知,而是人类本身的邪恶。如果对人的欲望不加 控制,人总要倾向于胡作非为,捣乱,无纪律。) 人之所以没有做出兽性的行为,在于有社会约束, 服从了社会传统与习俗。人由于社会而获得拯救。 对于社会的改进,只能是点滴进行,而不能企求 整个社会的改变,因为促进社会变革的动力并不 是所谓善良的人性。
二、要素主义的思想基础
1、哲学基础
2、人性观
3、社会观
4、知识观
哲学基础
1.观念论(唯心主义、唯心论) 本体论上,精神是万物的本原; 认识论上,单凭经验不能获得知识,必须依靠 理性; 在价值论方面,服从宇宙的法则就是善,恶源 于人的低级的内驱力和享乐主义。 “给予心灵以优先的性质”,注重心智训练, 观念的吸收和把握。
第六章_要素主义教育哲学
▪ 个人应该服从社会。责任与权力不可分,责任 先于权力。
▪ 由最聪明、最有才能的人来管理社会,社会才 能不断发展。
四、知识观
▪ 主张真理“符合说”,知识就是思想与 观察的事实相符合。
▪ 真理是公开的,客观的。
➢教师必须传授真理,至于儿童对所学的东 西是否感兴趣是次要的。
➢ 不屈服于希特勒的独裁
▪ 造就有文化的选民
教育原因:
▪ 巴格莱历数美国教育的弊端:
➢ 美国学生没有达到其他国家达到的基础教育的学业标准 ➢ 美国中等学校学生的学术水准落后于其他国家18岁学生达到
的标准, ➢ 高等学校学生缺乏基本语言方面的知识的人越来越多 ➢ 数学和语法的水平降低 ➢ 美国的教育经费增加了,但是犯罪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 又被称为“新保守教育”
第六章 要素主义
▪ 第一节 要素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要 ▪ 第二节 思想基础 ▪ 第三节 要素主义的基本主张 ▪ 第四节 评论
第一节 要素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要
▪ 一、要素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二、要素主义的复兴 ▪ 三、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要素主义
一、要素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2.实在论:认为客观世界、客观事物的本质是 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实在。认识 论方面,真理是外在于人而存在的,真理是发 现的,所观察到的实事与理念相一致就是真理, 坚持“真理符合论”,在价值论方面,主要服 从自然的法则就是善。
二、人性观
▪ 人性是恶的。世界的罪恶之源不是社会或人 的无知,而是人类本身的邪恶。
▪ 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缺陷
➢ 降低了美国青少年的道德标准和学业标准 ➢ 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社会进步。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课程设计理论,旨在建立一种有效的教育课程,使学习者受益最大化。
它倚赖于课程要素,并以此为基础来设计课程体系。
要素主义课程设计理论以英国教育家约翰·李斯特提出的“要素分析”为基础,把课程的每一部分都定义为要素,以便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核心是一种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设计方法,它的目的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课程。
要素主义课程设计理论把课程设计分成三个阶段:定义、分析和组织。
定义阶段是指明确课程的目标,要求,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分析阶段指的是确定课程的结构,组织方式,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以及如何达到课程目标。
最后,组织阶段指的是将所有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有效的课程设计理论,它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构建课程,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实现学习者的目标。
它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习者有效地学习。
此外,要素主义课程理论还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评估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成果,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的目标。
总之,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有用的课程设计理论,它可以帮助
教师更好地构建课程,为学习者提供更有效的学习环境,以实现学习者的目标。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义的传统。
二、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保守主义的哲学观
确信基础文化具有一种能够保证社会平衡的共同核心。 人性观: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 社会观:社会乃是一种契约,不能根据人的善意或恶
意来解释。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要素主义与进步主义的分歧: 强调努力与强调兴趣。 强调学科与强调活动。 强调种族经验与强调个人经验。 强调教材的逻辑顺序与强调教材的心理顺序。 强调教师中心与强调儿童中心。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3、巴格莱之后要素主义教育的传统 1956年,贝斯特成立“基础教育协会”。 1959年,国防教育法颁布,带来要素主义的复兴。 60年代,康南特等提出一系列课程方案,在理论上都属于要
1、经济危机 2、保守主义的教育哲学观抬头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三)对进步主义教育的批判 进步主义教育由于强调学习者的兴趣、自由、
目前需要、个人经验、心理组织和学生主动性, 忽视努力、纪律、长远目标、种族经验、逻辑 联系和教师主动性,完全放弃了以学业成绩的 严格标准作为升级的依据,轻视学习的系统性 和顺序性,因而降低了教育质量。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四)代表人物:巴格莱
1、其人其事 1934年出版《教育与新人》,指出人能够积累、传递
知识乃是人类进化的原因,也是与生物进步根本区别 之所在。 1937年,起草《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之纲领》 1938年2月,在新泽西州大西洋城,成立要素主义者 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标志着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形 成。 1946年逝世。
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 继承了传统教育的基本观点,强调教师、课堂、书本
概述要素主义
概述要素主义背景社会背景: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而这个时期,西方各国经过经济的快速发展后出现了停滞的局面,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西方社会深深陷入经济和社会的困境中,经济危机很快出发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加剧。
美国最早陷入危机,遭受的打击也最为惨重。
在教育方面,30年代的西方,进步主义教育和新教育运动正处于鼎盛时期,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在公立学校教育中居于支配地位,但进步主义教育在30年代西方经济和政治危机面前的软弱无力,使之遭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强烈批评,持要素主义思想的教育理论家,美国的社会评论家等对进步教育所推行的课程。
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学校教学质量给予了严厉的批判,认为进步主义教育破坏了传统的社会文化,造成社会的危机。
(造成质量下降)因此,主张改革教育,进而拯救社会政治,经济危机,这些为要素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要素主义教育理论正是在这一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发展脉络(理论的发展与社会时代背景是相关的,每一个思想都有它的局限性,关键是你把它用在什么地方)20 世纪30 年代以巴格莱为首的要素主义者登上了美国教育理论的舞台;40 年代,由于巴格莱的离世,要素主义进入了低潮期;50 年代美苏竞争激烈,美国在科技领域落后于苏联,美国政府认为教育落后导致科技落后,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科技人才是教育改革的目的,于是,强调教育质量和重视天才培养的要素主义得到重视,以科南特为代表的要素主义者领导了美国50 年代的教育改革,使美国的教育实践发生了转变。
60 年代和70 年代,随着美国国内民主化运动的高涨和越战的阴霾,国内矛盾激烈,教育问题被掩盖在种族矛盾和反战情绪中,要素主义又一次进入低谷。
80 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科技竞争的激烈,美国政府重新认识到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同时,教育领域质量低下的问题也越演越烈,拯救美国教育的重任又一次落到了要素主义者的身上。
第九讲 课程理论流派
一、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一)实用主义课程理论(进步主义课程理论)
(3)主动作业论:从活动论和经验论出发,杜威
非常强调学生的主动作业。
(4)课程平衡论:主张儿童与课程、活动与学科、
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兴趣与努力等都是统一
的。
(5)提倡课程实验。
一、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一)实用主义课程理论(进步主义课程理论) 4、历史功绩与不足
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一、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一)实用主义课程理论(进步主义课程理论) 1、产生的历史背景
美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南北战争以后,美国生产力水平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经济突飞猛进,1894年工业 总产值就由1860年的19亿元猛增到95亿元,到1913年,工业 生产总量已超过英法德日四国总和,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主知主义教育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劳动力结构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美国的技术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率已经由19世纪末的30%上升 到20世纪前半叶的50%,人们信奉“有用即真理”的哲学观, 普遍“务实”,关注“实惠”。
馈标准、缺失性标准、困难性标准、生存性标准、适
当性标准、质量标准、兴趣标准。强调课程与学习者
四、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1、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初2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开 始走上萧条之路,自 1929 年秋开始,欧美诸国相继 卷入一场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2、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康茨 1932年《学校敢于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吗?》; 拉格 《通过教育改造社会》;布拉梅尔 《教育目的和手段:世纪中的估价》、《走向改造 的教育哲学》等。
要素主义课程
要素主义课程
在理论价值上,要素主义强调课程应该传递人类文化中基本的要素。
而这些文化通常都是严格按照逻辑组织而成为学科来供学习者学习,学习者通过对这些凝结人类智慧的知识掌握,一方面能够提高自
我服务于社会发展,而有些个别具有较高智力的学习者,也就是“天才儿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将会对国家命运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也就是美国在特殊时期重视选择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原因之一。
在实践价值上,要素主义课程观从正式形成之初就是一个有组织、有
纲领的运动,它针对现代美国教育所存在的弊病,讨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强调学科课程。
要素主
义者认为要给学生提供分类的有组织的学科课程,特别强调学科之间
以及每个学科内部的严谨的逻辑结构。
如果学校的课程给学生提供的是未经分化的或者是零散的经验或知识,学生势必要自己对它们分化
和组织,这将妨碍教育的效能。
因此要素主义者强调的依然是以“学
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实施中,要素主义者强调接受式学习。
在要素主义者看来,教师具有无上的权威,是理智的模范,是知识和真
理的占有者,掌握着学科的逻辑体系,了解教育过程,因此教师们有着绝对的主导权。
另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素主义者特别强调对学生
心智的训练,尤为强调基础学科方面的训练,认为只有学生掌握了这
些学科知识,才能拥有理性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课程与教学论理论流派PPT课件
11
-
2 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流派主要观点
(一)课程教学的三维统一取向
(二)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经验主体
教对师儿和童学经生验是的平重等视的并经不验意主味体着,忽通视过教自师由的和作谐用,教师 也的是互社动会交共往同最体终的达一到员对,经而验且的是改经造验。更杜为威成认熟为的人一员,教 师们由对外于部儿的童监的督未者成、熟独状裁态者的变理为解团遮体蔽活了动他的们领经导验人,这是 教的育独这特个性社,会事共实同上体,中这师种生未经成验熟共状同态生恰长恰和是发他展们的需要。 生长的首要条件。用成人化的观点来看待儿童, 认为儿童的理解需要以成人经验进行补充,这种 行为会导致对儿童经验的忽略,也会导致成人经 验发展的停滞性。
6
-
经验界定
杜威前所未有地将“经验”理解概括为两个层面: 一是经验的事物,是固化的存在; 二是经验的过程,即儿童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
互作用。
7
-
❖ 他以伸手指触摸火焰为例,“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 伸进火焰,这还不算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所遭 受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才是经验。”
❖ 杜威强调的是:只有主动的方面(伸手指)和被动 的方面(被灼伤)以特有的形式(思维)结合起来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识别尝试的事情和发生的结 果之间的联系,才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
23
-
1、课程与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智的发展
永恒主义者从唯心史观出发,认为人 性是永恒的,人和宇宙都是理智性的 产物,因此他们把学校看作是培养人 的理性的社会机构,把培养人的理智 看作是教育教学的最高目的。在永恒 主义者看来,“因为推理是我们的最 高目的,所以发展智力应该是教育教 学的最高工作重点”。
26
-
理智训练的内容:哲学、文学、历史
要素主义_PPT幻灯片
4.在强调教育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却忽视了教育要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秀玲.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及其教育意蕴 [N]. ,高等函授学报,2005 [2]廖成秀.要素主义教育研究述评 [J].高教高职研究,2012
Page 13
2.课程内容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共同要素”
共同要素:共同思想,共同理解,共同准则,共同精神, 简而言之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传递文化共同要素是教育的核心。要素主义在课程设置上 反对适应当前需要的课程,而主张学校的课程必须是由人 类知识精华组成的稳定课程。面对当前教育的软弱无力, 要素主义认为应当积极强调人类文化遗产的价值,强调在 课程实践中传递人类文化的基本要素,加强和训练人的智 慧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陈秀玲.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及其教育意蕴 [N]. ,高等函授学报,2005 [2]廖成秀.要素主义教育研究述评 [J].高教高职研究,2012
Page 18
要素主义存在的弊端:
1.尽管提出要把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共同要素提供给学生, 但对于要素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
2.提出要把教师放在教育的中心,这对于实用主义“儿童 中心”的偏差有所纠正,但过分注重教师的权威而忽视了 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没有很好的开发出 来。
教育著作:《教育与自由》《知识的堡垒》《今日美国教育》《综合 中学》《美国师范教育》
教育思想: 1.论普通教育:学校教育要适应所有学生的需要,加强公立学校面向
全体学生的普通教育。 2.论天才教育:学校的社会责任是找出最具有能力的学生,激发他们
的最大潜力,使他们有可能迈入“英才”的行列。
第五讲 要素主义、永恒主义与教育
今天需要思考的问题
(1)对于进入到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经典名著 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解释方式?是忠实于传 统,还是适应现代社会和生活。 (2)对于经典名著的教育传播方式,到底应 该是大众化、世俗性的普及性解说和商业化运 作还是精英性、传承性和文化性的陶冶?
讨论2:
• 美国曾发起“100”部名著计划,结合今天的教 育现实谈谈你怎样认识它的价值和局限? 中国近些年盛行的“读经”教育
要素主义的标识性观点
• 每一个好的小学课程中都应该包括一些要素性的或基本 的有利于人类幸福的内容,例如,阅读、写作、算术以 及文明的社会行为等。 • 基础教育——要素主义的另一个名称。
• 要素主义者关心的共同主题:
• 1)应该培养学生对合法权威的尊敬 • 2)技能的掌握或学科的学习需要学习者付出努力和勤奋 • 3)教师是一个成熟的文化代言人以及在学科内容和教学两方面都 胜任的人 • 4)保存学校的学术功能 • 5)教育是为工作和当好公民做准备
第二节 永恒主义的基本立场
• 永恒主义教育理论源于实在论和神学理论。 • 永恒主义坚信人的本质是不变的,所以教育模式也是 如此。 •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理性能力。 • 永恒主义强调人文学科所提供的对善、真和美的洞察 力。认为人类的永恒真理和价值蕴藏在其中。
• 理想的教育是发展智力的教育。我是在经过一个筛选 过程后得出这一结论的。教育是唯一能够发展智力的 机构。理想中的教育不是特别的教育,不是指向眼前 需要的教育,或者职前教育;它也不是功利性教育。 它是一个有计划发展人类思维的教育。 ——赫钦斯
永恒主义的名著阅读形成了以下特征1在基本原则上强调名著与现代社会的契合为此重视名著对现代社会价值以及在此背景下的适应性改造强调对名著的批判性阅读
要素主义概述
主张教育目的应该把价值和标准界定在教育过程之内,而不 是教育过程的外在结果。 反对目标模式,认为在进行课程编制时应该把目的作为过程 标准和程序原则加以阐明,而不是转化成行为学习目标。 课程实践不是按目标模式所提的程序开展、 误解了知识的本质 ---知识目的非行为而在于思维 目标本身具有模糊性(谁的目标?) 目标的确可以使教育者的实践意图明确,但并不意味着人 们能够提高对教育活动的认识 目标 模式 限制了评价的范围。
重建主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政治理论主义、后结构主义课程 观等,都可以划归到后现代主义的阵营之下
消解中心,揭露“中心意识”的垄断性、封闭性和排他性, 以开放的观点重新认识边缘的价值; 质疑神圣,揭露“二元哲学”的控制性、直线性和权力性, 以非线性的观点重新认识多元的价值, “他者的他者性” 和“多元对话”对世界共存文明的意义; 反对统整,揭露“宏大叙事”的虚假性、矛盾性和特殊性, 以过程的观点重新认识复杂的价值,强调事物“不确定性” 和“撒播状态”的流动、转变特征。
代表人物是美国课程论专家:
小威廉姆斯E· 多尔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派纳(W.F.Pinar )《旅程:走向再概念化》、《理解课程》
现代范式中,整个宇宙、整个世界被视为一个孤立的、完 美的、稳定的、封闭的机械系统。 ----物理学模式 多尔在皮亚杰 的平衡化理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 白组织理论、布鲁纳的认识论和怀特海的过程学等多种理 论的基础上建构了他的后现代课程观。
B、课程审议遵循的是实践逻辑,而非形式逻辑。即从课程问 题的提出到解决,课程审议都依靠实践的语言、实践的智慧, 进行实践的判断,最后得出关于行动的实践——结论。 C、课程审议具有集体的和教育的特征。
要素主义ppt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具体主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在课程目标上, 要素主义认为课程要做到能够传授文化遗产和进行理智、道德训练。
要素主义的教育目的制约着其课程目标。
要素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的进步, 这里的进步不同于一般理解的改变现状使之更好, 而指消除人的恶的本性, 进步与否是以人的智慧和道德是否得到继承和发展来衡量的。
所以, 要素主义的课程目标有两个方面: 宏观方面,就是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要素; 微观方面, 就是实施个人理智和道德训练。
•在课程内容上, 要素主义主张选择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作为课程的内容。
从实在论出发, 要素主义承认世界本身有绝对价值, 人能通过理智活动达到真理, 而真理表现为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中存在的永恒不变的要素是知识的基本核心。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使这种文化要素在每一个新生代中再现出来。
这就需要精心地选择把共同文化要素抽取出来组成教材来向学生传授。
要素主义者强调课程内容必须有利于国家和民族, 要有长期目标, 必须包含价值标准, 即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此外, 其认为为达到传授共同的文化要素的目的, 应该恢复各门学科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并按照严格的系统编写教材。
•在课程实施上, 要素主义者主张接受教学。
其强调教师是教育宇宙的中心, 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指导。
要素主义者之所以强调教师的核心地位, 是因为他们认为教师即知识和真理的占有者, 教师掌握着学科的逻辑体系, 了解教育过程, 所以教师能够而且必须发挥在教育中的主动权。
只有教师才能把人类的历史遗产、民族文化的共同要素以及成年人的世界介绍和引导给儿童, 儿童单靠自己是不能理解他必须学习的一切的。
要素主义者还提出教学是一种心智的训练。
其认为知识的掌握既是文化遗产的掌握, 同时也是心智训练的途径和具体内容。
课程评价•在课程评价上, 要素主义者强调高标准严要求。
其认为进步主义一方面不能造就社会需要的合作人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造成美国在高科技领域里面缺乏与其他国家抗衡的力量; 另一方面, 缺乏严格的学业标准, 也威胁着学校和自由本身。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一、要素主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要素主义(Essentialism)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的与进步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思想流派,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
早期主要代表人物有W.C.巴格莱、I.L.坎德尔、R.芬尼和T.布里格斯等。
1938年2月,巴格莱等人在新泽西州大西洋城成立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标志着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形成。
巴格莱在会上提交论文《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作为该团体的理论依据。
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8—1945年。
1938年“促进美国教育要素主义委员会”的成立,是这一流派出现的标志。
当时,在要素主义教育流派与实用主义“进步派”的争辩中,要素派处于劣势。
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末,特别是在1956年创立“基础教育委员会”后,其势力大大超过实用主义“进步派”。
要素主义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一是20世纪30年代,面对当时萧条的社会剧变,巴格莱等人认为学校和教育应该承担起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这就必须要有适合美国社会需要的强有力的教育理论,在他们看来,要素主义就是这样的教育理论。
为使教育理论获得新生,建立一种强有力的教育理论,并与当时在整个世界正在出现的极权主义作斗争,巴格莱和其他要素主义者一起提出了几条基本的教育原则。
首先,他们认为,正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权获得受过良好教育、富有同情心并有良好文化素养的教师的看护和指导。
其次,他们认为强有力的民主主义需要一种民主主义的文化共同体,尽管这种共同体不是静止不变的,教师也应该教给所有孩子。
再次,他们呼吁,学校应提供一种完整、精确、一贯并对学生而言编制良好的特殊的学习计划。
最后,尽管要素主义者认识到在低年级通过活动进行正式学习的必要性,但他们还是主张应“通过教师必须对之负责的系统的学科计划和实施活动”传授经过检验的课程要素。
二是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盛行,是适应美苏争霸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60年代末,要素主义的主张加重了学生负担,
脱离实际,引起学生不满。逐渐失去了统治地 位。 80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带有要素主义的痕 迹。
8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2、对美国教育的指责
美国初等学校的学生没有达到其他国家的基础教育的学业标准。 美国中等学校学生的学术水准落后于其他国家18岁学生达到的水
平。 高等学校学生缺乏基础文化知识和素养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实际
上不能阅读,不得不补修阅读课程。 除了文化水平降低之外,数学、语法的水准也明显降低 尽管美国的教育经费增加了,但重大的犯罪率还是有了明显的提
高。
9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儿童中心的课程难以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
技能,教育和课程应将人类文化的要素传授给 下一代。 知识技能的传授只靠儿童自身的经验是无法完 成的,不能迁就儿童的经验。 课程应以文化要素为基础,而不是儿童的生活 经验为基础。 设置全国统一的课程。
10
的多数人的经验比个人经验有意义,有“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 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 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和学习的系统性,主张恢复各门学科在教育过 程中的地位,严格按照逻辑系统编写教材。 认为拉丁语、代数、几何等一些对学生心灵训练具有特殊价值的 科目应作为中等学校共同的必修科目。 重视智力的陶冶,主张提高智力标准,充分发挥教师的权威作用, 对要素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应强制学习。
素主义的探索。 70年代“回到基础运动”。 80年代里根政府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浪潮”,都有着要素主
义的传统。
15
二、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保守主义的哲学观
确信基础文化具有一种能够保证社会平衡的共同核心。 人性观: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 社会观:社会乃是一种契约,不能根据人的善意或恶
或核心;教育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理智和道德的 训练。
18
三、基本的课程观
(一)关于课程目的 发扬社会优秀传统,促进人类智力发展。 培养学生的文化习惯,强调严格的智能训练。 传授社会文化遗产和进行理智、道德训练 。 培养英才。
19
三、基本的课程观
(二)关于课程内容
1、主张课程内容应该是“文化要素”
13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要素主义与进步主义的分歧: 强调努力与强调兴趣。 强调学科与强调活动。 强调种族经验与强调个人经验。 强调教材的逻辑顺序与强调教材的心理顺序。 强调教师中心与强调儿童中心。
14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3、巴格莱之后要素主义教育的传统 1956年,贝斯特成立“基础教育协会”。 1959年,国防教育法颁布,带来要素主义的复兴。 60年代,康南特等提出一系列课程方案,在理论上都属于要
课程要给学生提供分化了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 否则影响效能,强调学科课程的重要性。
意来解释。
16
二、理论基础
(二)知识观
秉持“符合说”,认为知识就是思想和观察到的事实相 符合。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理性的过程。 经验课程和从做中学使得许多有价值的传统课程在学校
中失去立足之地。 教师传授的必须是真理,至于儿童对于所学的东西是否
感兴趣,那是次要的。
17
二、理论基础
(三)教育目的观 教育目的是为了社会的进步。 进步的实质是消除人的本性。 教育目的:教育在于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要素
(三)对进步主义教育的批判 进步主义教育由于强调学习者的兴趣、自由、
目前需要、个人经验、心理组织和学生主动性, 忽视努力、纪律、长远目标、种族经验、逻辑 联系和教师主动性,完全放弃了以学业成绩的 严格标准作为升级的依据,轻视学习的系统性 和顺序性,因而降低了教育质量。
6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在教育问题上的一致观点: 强调“种族经验”或“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为经过历史检验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五)要素主义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1938-1945年。 1938年2月,巴格莱在新泽西成立“要素主义
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
11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第二阶段:1945-1960年代末。 柯南特、贝斯特等人。 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外语)。 按照学术标准进行能力分组。 实施英才教育,学校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培养最好的学
7
Hale Waihona Puke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四)代表人物:巴格莱
1、其人其事 1934年出版《教育与新人》,指出人能够积累、传递
知识乃是人类进化的原因,也是与生物进步根本区别 之所在。 1937年,起草《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之纲领》 1938年2月,在新泽西州大西洋城,成立要素主义者 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标志着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形 成。 1946年逝世。
第六讲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1
内容提要
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理论基础 基本的课程观 影响及评价
2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一)美国保守主义教育哲学 20世纪初,现代教育在欧美流行,经济危机爆发后,
现代教育受到冲击。 与现代教育对立的新传统教育应运而生:要素主义、
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 继承了传统教育的基本观点,强调教师、课堂、书本
课程设置的原则: 课程设置首先要考虑国家、民族的利益。 要有长期目标。 要包含价值标准。 “课程中应包含某种有关集体的价值标准,也就是社会上传统阶级的社
会文化价值标准、本国政治、思想界领导人的价值标准,以及西方 文明的伟大著作家的价值标准”。——巴格莱
20
三、基本的课程观
2、强调学科中心和教材的逻辑组织
三个中心,主张树立教师的权威,恢复学术性课程的 地位,整顿学校纪律,提高教学质量。
3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要素主义的精髓:要求学生学习、掌握传统文化 的精华,即要素,包括价值标准、知识、技能。
4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二)经济大萧条
1、经济危机 2、保守主义的教育哲学观抬头
5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