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AFP
甲胎蛋白(AFP)测定(化学发光法)
4 操作步骤
1 开机前检查
a 察看电源是否正常安全通电
b 推主机下部的前门,打开后检查洗净水与分注液的用量是否满足当日
用量废试样杯与废吸嘴是否丢弃
2 开机
a更换75%酒精,放置基质液
b 打开电脑主机及AIA-1800电源, 点击主业面进入root
c 试样吸嘴的设置及酶标识试剂,检体稀释液的设置,按主机操作版面
Reagent/Tip键,LED指示灯变为绿色,打开试剂吸嘴护罩,将酶
标识试剂,检体稀释液设置在试剂托架上,将条形码
标识面朝前
d 试剂杯的设置,按主机操作版面的Cup Sorter键,LED指示灯
变为绿色,拉开分类器抽屉将试剂托盘设置在分类器托盘上,将分类器
抽屉推到底
3 开机日检
4 日检通过后,进行标本检测,在树形菜单上进入界面设置标
本检测项目,Assay键点击开始测定
5 测定完毕后,按主机操作版面的Cup Sorter及Reagent/Tip键,LED指
示灯变为绿色,打开试剂吸嘴护罩及分类器抽屉,收集试剂放入冰箱,
更换基质液,放置75%酒精
6 点击关机,待窗口消失,关闭AIA-1800电源,在关闭电脑及主电
源
5 质量控制:
每批试剂都要使用东曹公司标准品作质量控制,请参见AIA-1800仪器操作手册。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AFP的空白限-检出限和定量检测限的建立与(精)
临床检验杂志2010年11月第28卷第6期Chin J Clin Lab Sci ,Nov.2010,Vol.28,No.6·469·764X (2010)06-469-03文章编号:1001-·质量管理研究·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AFP 的空白限、检出限和定量检测限的建立与评价*温冬梅,张秀明,王伟佳,黄福达,何娟,肖礼红,欧阳能良,吴剑杨,李曼,庞嘉琳(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广东中山528403)摘要:目的建立并评价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胎蛋白(AFP )的空白限(LoB )、检出限(LoD )和定量检测限(LoQ )。
方法参A 文件,考CLSI EP17-将AFP 空白样品和系列低浓度样品在Bayer Centaur 240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上进行检测,依据数据LoD 和LoQ ,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确定血清AFP 的LoB 、同时用传统方法建立AFP 的检测低限(LLD )、生物检的分布规律,测限(BLD )和功能灵敏度(FS )。
结果A 方案建立的LoB 为0.80ng /ml,LoD 为2.60ng /ml,LoQ 为3.30ng/ml;应用EP17-应用两种方法建立的LoB 和LLD 均低于BLD 为2.20ng /ml,FS 为2.20ng /ml。
结论用常规方法建立的LLD 为1.00ng /ml,Bayer Centaur 240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AFP 的分析灵敏度得到验证确认;实验室在验证仪仪器说明书声明的灵敏度性能,器声明的LoB 时,应同时建立检测系统的LoD 和LoQ ,以便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检验结果。
两种评价方案均具有实用性,国内实验室可视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案。
关键词:甲胎蛋白;方法学评价;分析灵敏度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1]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医时取不同浓度的低浓度样品各1支,待溶解混匀后与常规标本同等条件下进行测定。
电化学发光甲胎蛋白正常值范围
电化学发光甲胎蛋白正常值范围
电化学发光甲胎蛋白(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简称ECLIA)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产生发光信号进行检测的检验方法。
它是一种亲和层析法,利用抗体选择性地吸附抗原,从而实现对目标分子的检测。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人体胚胎中广泛存在的糖蛋白,成人体内AFP水平极低。
AFP的测定对于胎儿的异常、肝细胞癌、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电化学发光甲胎蛋白测定中,常用的正常值范围为0-7ng/ml。
但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实验室,其正常值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正常值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值只是一种参考范围,单纯的正常值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健康水平。
人体的健康状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年龄、性别、生理周期、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等等,因此,在诊断疾病时,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电化学发光甲胎蛋白测定可以有效地评估人体AFP水平,对于肝细胞癌、胚胎性肿瘤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在使用电化学发光甲胎蛋白测定时,需要了解其正常值范围有限制性,不能单纯依靠正常值做出诊断,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病情分析才是正确的方法。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是一种新兴的生命分析技术,其利用磁性微粒进行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的信号放大和检测。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速度和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在医学诊断、实验室科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特定的化学试剂固定在磁性微粒表面,在发生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的过程中,磁性微粒会发出特定的化学发光信号。
该技术的优势在于,磁性微粒可以通过外加磁场,快速而准确地聚集或分散,从而更快速、更准确地检测样品中的目标分子。
1.制备磁性微粒:将特定的功能化试剂修饰在磁性微粒表面,形成专门的磁性微粒试剂。
2.样品处理:将待检样品与磁性微粒试剂混合,进行反应。
3.检测:通过测量样品中的生物/化学荧光信号,来确定目标分子是否存在于样品中。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主要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如血清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领域。
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未来的医疗体系中,该技术可用于诊断癌症、病毒感染等疾病,为医疗行业提供快速、准确和无创的检测方法。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的发展,为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带来了新的机会,也为实现个性化医疗和预测性医学铺平了道路。
近年来,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该技术在血清学领域中已经成功应用于癌症、糖尿病和炎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其优点在于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检测时间短、成本低等。
该技术也可用于环境水质监测、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
那么,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如何呢?由于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具有高速、高灵敏度的特点,它已成为血清学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可以使用新型纳米材料,在检测目标生物分子时提高检测限,从而提高普通酶标测定未能检测出的低水平血清学标志物的检出率。
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这种方法可以更精确地检测出疾病的早期标志物,有望深入发掘影响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在环境监测方面,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fp化学发光法
afp化学发光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AFP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高度灵敏的生物分析技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信号来检测目标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临床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从原理介绍、应用领域和实验步骤三个方面对AFP化学发光法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应用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将介绍AFP化学发光法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将深入介绍AFP化学发光法的原理、应用领域和实验步骤。
结论部分将对AFP化学发光法进行总结,分析其优势与局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整个文章将对AFP化学发光法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和知识。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和探讨AFP化学发光法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实验步骤,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该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深入探讨其优势与局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本文的阐述,也可以促进AFP化学发光法在医学、生物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其发展和进步。
2.正文2.1 原理介绍AFP化学发光法(Amplified Luminescent Proximity Homogeneous Assay)是一种基于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生物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发光标记物和增强液的相互作用,产生强化化学发光信号,从而实现对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检测。
在AFP化学发光法中,首先将待检测的生物分子与特异性抗体或核酸探针结合,形成复合物。
然后引入化学发光标记物,它通常是一种发光底物或发光底物的结构类似物,能够与生物分子结合并产生化学发光信号。
接着加入增强液,与化学发光标记物发生特异性的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强化的化学发光信号。
最后利用化学发光仪器检测和测量产生的光信号强度,根据信号强度的变化来定量分析待检测的生物分子的含量。
甲胎蛋白 化学发光法 参考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甲胎蛋白化学发光法参考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一种胚胎期间合成并在胎儿血液和胎盘中存在的蛋白质。
它起源于胎儿的肝脏和胚胎瘤细胞,并在出生后逐渐减少。
甲胎蛋白的检测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用于诊断和监测某些类型的癌症,如肝癌和睾丸癌。
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高度敏感的检测方法,能够测定样品中微量的甲胎蛋白。
它基于一种特殊的生化反应,即通过某些荧光标记的试剂与甲胎蛋白结合后产生可见光。
通过测量产生的光信号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甲胎蛋白的浓度。
研究甲胎蛋白化学发光法的参考值是为了建立一个可靠的参考范围,使得医生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是否超过正常范围。
这些参考值通常是根据大量健康人群的数据统计得到的,而这些人群没有癌症或其他严重疾病的影响。
参考值的研究对于正确评估甲胎蛋白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可以提高癌症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总之,本文旨在介绍甲胎蛋白的化学发光法,并研究其参考值。
我们将首先介绍甲胎蛋白的概述,包括其起源和临床应用。
然后,我们将详细解释化学发光法的原理及其在甲胎蛋白检测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将探讨对甲胎蛋白化学发光法参考值的研究,并给出结论和总结。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深入了解甲胎蛋白化学发光法及其参考值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分为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介绍甲胎蛋白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在文章结构中,说明本文的整体架构和组织方式。
在目的部分,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甲胎蛋白的介绍和化学发光法的原理两个小节。
在甲胎蛋白的介绍中,详细介绍甲胎蛋白的定义、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在化学发光法的原理中,解释了化学发光法是一种检测甲胎蛋白的常用方法,包括原理、步骤和相关的仪器设备。
AFP临床应用及其检测
AFP临床应用及其检测AFP临床应用及其检测1. 简介AFP(Alpha-fetoprotein),又称甲胎蛋白,是一种在胎儿中产生的蛋白质。
AFP在正常情况下在胎儿怀孕期间被产生,然后在出生后迅速下降至低水平。
然而,在一些疾病状态和恶性肿瘤中,AFP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因此,AFP检测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早期肿瘤筛查和肝癌、睾丸癌等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2. AFP检测方法2.1 血清AFP测定血清AFP测定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血液样本中的酶免疫化学发光法(ECLIA)或免疫层析法等技术手段,测定血清中的AFP浓度。
结果可快速得出,具有简便、快速、非侵入性等优点。
2.2 妊娠前诊断在孕妇妊娠期间,AFP水平的异常变化可以用于妊娠并发症的早期筛查,如神经管缺陷等。
妊娠期AFP的检测常通过血清AFP测定或羊水中的AFP测定实现。
2.3 肝癌检测与诊断AFP的水平在肝癌患者的血清中常常升高。
因此,在高危人群中的AFP检测常用于早期肝癌的筛查和诊断。
结合其他检测指标如肝功能、超声、磁共振等,能提高肝癌的检测准确性。
2.4 睾丸癌检测与监测AFP的水平在睾丸癌患者的血清中往往升高。
AFP的检测可以用于睾丸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监测。
3. AFP检测的临床应用3.1 肿瘤筛查AFP的测定常用于肿瘤筛查,旨在早期发现和诊断肝癌、睾丸癌等恶性肿瘤。
3.2 肝癌患者的监测AFP的水平可以用于监测肝癌患者的疗效和复发情况。
通过定期检测AFP,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进展和复发。
3.3 妊娠并发症筛查AFP的检测可以用于早期筛查妊娠期间的并发症,如神经管缺陷等。
4. 附件本文档涉及下列附件:- 附件1:AFP检测结果表格样本- 附件2:AFP测定方法详细说明5. 法律名词及注释- AFP(Alpha-fetoprotein):甲胎蛋白的英文缩写,是一种在胎儿和少数成人中产生的蛋白质。
- ECLIA(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酶免疫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常用于血清AFP测定的技术手段。
两种方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比较
两种方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比较邝妙欢;林翠杏;刘万里;欧阳文婷;姚少羽;邱瑞芬;钟义富【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03(009)022【摘要】目的对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微粒子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作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抽取150份临床送检的标本,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微粒子酶联免疫法测试甲胎蛋白的含量,对测试数据进行相关性试验、线性试验、精密度试验、回收试验.结果两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电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线性范围较宽(1-980ng/ml),重复性较好(批内CV值3.4%,批间CV值3.5%),回收率较高(97.2%).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优于微粒子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总页数】2页(P9-10)【作者】邝妙欢;林翠杏;刘万里;欧阳文婷;姚少羽;邱瑞芬;钟义富【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060;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广东,广州,510060;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06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060;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1【相关文献】1.比较GP73和AFP联合检测与AFP单项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的meta 分析 [J], 杨盛力;王云霞;赵志辉;潘晓莉;司志龙2.两种方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的结果比较 [J], 王拥军3.胃癌术后肝转移致血清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1例报道 [J], 周继;谭长军;史颖弘;樊嘉4.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 [J], Nasteho Haj Bashir;鲍海华5.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 [J], Nasteho Haj Bashir;鲍海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FP的对比研究
规范性 。传统检测 A P多采用放射免疫法( I ) 自上 F RA , 世纪 9 0年代 末 , 随着化 学 发 光免 疫 ( LA) 发 明和 引 CI 的 入 J逐 渐 以其 精 准 、 速 、 , 快 重现性 好 等优 势 占领 了 医疗 市场 , 体现出较长远的发展前景 。本研究选取我院2 1 0 1 . 年1 至 1 月 2月 间共 10例 临 床 血 清 样 本 进 行 A P检 22 对 比实验 对 比实验 直线 回归 方程 相 关 系数 r= 2 F 095, 种检 测方法 经 比较无 显著 差异 ( > .5 。 .9 两 P 00 ) 测, 旨在探 讨 C I LA较 RA 的临床优 势和 效果 。 I 23 精 密度实验 低 、 高值 的精密实验结果显示 . 中、 1 材 料 与方法 C I 复性 较好 。结 果详见 表 2 LA重 。 11 标本 来源 10例样 本 血 清 均来 源 于 我 院 门诊 及 . 2
住 院的 临床患 者 , 中男性 6 其 0例 , 性 6 女 0例 , 年龄最 小 3 8岁 , 大 7 最 2岁 , 均 (2 6±8 1 岁 ; 除 有 黄疸 、 平 5. .) 排 溶
血、 脂血 患者 。
表 2 RA与 C I I LA检测的精密度 比较
12 仪 器 及试 剂 .
学发 光仪检 测血清 A P, 别进行 回收实验 、 F 分 线性 实验、 对比 实验、 密度 实验。结果 C I 精 LA呈较 好的 回收率和 线性关 系: 比实验 直线 回归方程 , 对 相关 系数 r:0 95 两种检 测方法经比较无显著 差异 ( > .5 ; .9 , P 0 0 ) 分别对低 、 高值 的精 中、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是一种现代化的分析技术,它采用高灵敏度的磁微粒分子来检测和诊断物质中的活性物质,从而提供可靠的结果。
它在分析及检测松散分散的气体及液体样品中可以极具优势。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主要是利用分子吸附技术来加速分子吸附过程,使分子更有效地吸附在表面上,处理的样品也更多,并且能够更好地检测多种气体和液体样品。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是采用磁性微粒分子技术,通过在磁性微粒表面吸附分子,并通过照射入射光来检测吸附在表面的分子活性物质。
该技术能够快速准确检测病原微生物样本中的活性物质,从而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磁微粒化学发光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结果,可以使用多种样品,而且灵敏度高。
同时,它也具有占用场地小,设备易携带,运行费用低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总之,磁微粒化学发光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活性物质,为分析和检测气体及液体样品提供可靠的结果,从而推动病原微生物诊断。
- 1 -。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和磁微粒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和磁微粒化学发光1.引言1.1 概述概述激光诱导的化学发光技术是一种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新型检测方法。
该技术利用发出的激光照射样品中的化学发光微粒子,通过测量微粒子发出的光信号来获得样品中所含目标物质的信息,并达到快速、敏感、特异性的检测效果。
与传统的免疫分析方法相比,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具有更低的检测下限和更高的灵敏度,可以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此外,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是一种结合了磁性微粒与化学发光的检测方法。
通过将磁性微粒与特定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高选择性识别,再利用化学发光原理进行信号放大和检测。
与传统的免疫检测方法相比,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更强的稳定性和更低的检测下限。
它在生物医学、生物分析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介绍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首先,将对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其原理和应用领域。
随后,将介绍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案例。
最后,将对这两种技术进行总结和展望,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它们在生物医学和环境检测等领域的优势和潜力,为科学研究和应用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和磁微粒化学发光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接着阐述了本文的目的,即探讨这两种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主要章节: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和磁微粒化学发光。
在每个章节中,首先介绍了其原理,详细阐述了这两种方法的工作机制和关键步骤。
接着,分析了它们在生命科学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具体地介绍了相关的实验设计、实验结果以及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具体案例。
甲胎蛋白(AFP)标准操作规程
甲胎蛋白(AFP)标准操作规程1.【实验目的】为了保证癌胚抗原(CEA)可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2.【职责】2.1 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2 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3.【样品类型及实验前准备】3.1 样本准备:3.1.1人血清,采集在肝素(钠或锂)的血浆或羊水样本可以在ARCHITECT AFP检测中使用。
其它抗凝血剂没有对是否适用于ARCHITECT AFP检测进行验证。
按照生产商有关血清或血浆采集管的处理指导进行。
3.1.2羊水必须在无菌的条件下,由适当的经过训练的人员,采取对胎儿以及母体安全相关的适当预防来进行采集。
明显血污的样本应该依据使用Kleihauer – Betke技术检查胎儿血液细胞的存在,和/或依据电泳,免疫电泳或其他可用技术检查胎儿血色素。
为胎儿血液污染的羊水样本可能出现异常高AFP值,这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曲解。
3.1.3血清或血浆样本应该进行无菌采集,这是一种避免溶血的方式。
对于母体血清或血浆分析,血液样本应该在羊水诊断开始前进行采集。
有证据表明,在羊水诊断后,在母体的血清或血浆中,出现了AFP的水平增加。
3.1.4如果检测时间超过24小时,则将血清或血浆从凝集物,血清分离器或红细胞中取出。
检测前,样品可以在2-8℃下最长7天时间。
如果检测用时超过7天,则将样品贮存于-20℃或更低温度下。
为了对结果进行优化,样本应该无纤维,血红细胞,或其他微粒物质。
使用前,对含有纤维,血红细胞,或其他微粒物质的样本进行离心分离,以确保结果的一致性。
3.2 患者准备:实验前正常饮食,晨起空腹,安静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条件特殊情况下可空腹抽血检测。
3.3 容器,添加剂类型:血清(包括在血清分离器管中采集的血清),血浆(EDTA三钾、肝素锂、肝素钠),使用玻璃管或塑料管分离样本。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原理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原理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的新型技术,它可以
用于检测生物标志物,例如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激素等。
该技术的原理是基于化学发光原理和磁性微粒的性质来实现的。
磁性微粒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微小颗粒,它们可以被磁场所控制,
可以通过外加磁场被聚集在一起形成磁性组分,也可以通过磁场分散
得更广。
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中,首先将磁性微粒和生物标记物(如抗体、DNA)标记在一起。
当磁性微粒和生物标记物与生物样本中的目标分子
结合时,就会在样本中形成磁性微粒标记的某种复合物。
接下来,这个复合物会与发光试剂相互作用,从而发生化学荧光
反应。
当发光试剂受到某种激发条件(例如光、电流或热等)时,就
会释放能量并发出荧光。
通过对荧光发射强度的测量,可以确定生物样本中的目标分子的
存在和浓度。
另外,由于磁性微粒的应用,该技术还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和不需洗涤步骤的特点。
总的来说,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在生物分析和医学诊断中应用广泛的新型检测技术,它为生物检验证明了一种更加方便、高效、可靠的检测方法。
甲胎蛋白(AFP)测定(化学发光法)
4 操作步骤
1 开机前检查
a 察看电源是否正常安全通电
b 推主机下部的前门,打开后检查洗净水与分注液的用量是否满足当日
用量废试样杯与废吸嘴是否丢弃
2 开机
a更换75%酒精,放置基质液
b 打开电脑主机及AIA-1800电源, 点击主业面进入root
c 试样吸嘴的设置及酶标识试剂,检体稀释液的设置,按主机操作版面
Reagent/Tip键,LED指示灯变为绿色,打开试剂吸嘴护罩,将酶
标识试剂,检体稀释液设置在试剂托架上,将条形码
标识面朝前
d 试剂杯的设置,按主机操作版面的Cup Sorter键,LED指示灯
变为绿色,拉开分类器抽屉将试剂托盘设置在分类器托盘上,将分类器
抽屉推到底
3 开机日检
4 日检通过后,进行标本检测,在树形菜单上进入界面设置标
本检测项目,Assay键点击开始测定
5 测定完毕后,按主机操作版面的Cup Sorter及Reagent/Tip键,LED指
示灯变为绿色,打开试剂吸嘴护罩及分类器抽屉,收集试剂放入冰箱,
更换基质液,放置75%酒精
6 点击关机,待窗口消失,关闭AIA-1800电源,在关闭电脑及主电
源
5 质量控制:
每批试剂都要使用东曹公司标准品作质量控制,请参见AIA-1800仪器操作手册。
化学发光法afp8
化学发光法afp8.7
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光来测定物质浓度或其他参数的方法。
其中的化学反应通常涉及到发光反应物和发光剂。
发光反应物是待测物质与其他试剂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化学发光。
而发光剂是一种能够增强发光反应的亮度和稳定性的试剂。
AFP 8.7是一种用于测定甲状腺功能的指标,主要用于甲状腺
肿瘤的检测。
使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时,会将待测物体样品与特定试剂进行反应,产生的化学发光与AFP 8.7浓度相关。
通过测量发光的强度或其他相关参数,可以推算出样品中
AFP 8.7的浓度值。
化学发光法具有灵敏度高、快速、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在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发光法的应用要求样品中的其他干扰物质对光信号的干扰要尽量减少,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AFP
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AFP、CEA的应用关键词】癌胚抗原【摘要】目的研究磁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的可靠性及方法学评价。
方法利用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CEA,并进行精密度、灵敏度、特异性、回收率方面的探讨。
结果化学发光法测定AFP的线性范围0.30~1380μg/L,CEA的线性范围0.51~1067μg/L。
测定AFP的批内精密度CV值为1.16%~3.53%,批间为1.49%~4.67%;CEA的批内精密度CV值为0.87%~4.47%,批间为1.92%~4.71%。
AFP的最低检测限度0.30μg/L;CEA 的最低检测限度0.51μg/L。
AFP的回收率97.7%~99.0%;CEA的回收率98.4%~101.65%。
黄疸、脂血、溶血对AFP、CEA的测定无明显影响。
结论磁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宽、精密度好、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关键词】磁微粒子化学发光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近十年来通过不断改进和发展,使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成为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测定时间短,无放射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在临床和科研[1]。
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是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它们的测定有助于肿瘤病人的诊断、治疗及术后疗效观察。
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ACCESS型免疫分析仪,即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我们用此法对血清中的AFP和CEA的测定,作了精密度、分析灵敏度、回收试验及干扰试验等实验,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ACCESS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1.2 试剂 AFP和CEA试剂盒由BECKMAN COULTER公司提供配套试剂。
1.3 方法按仪器操作手册,用配套试剂盒测定定值、样品。
数值在标定值允许的范围内,继续做精密度、灵敏度、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等相关实验。
CMIA法测定血清DCP与AFP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CMIA法测定血清DCP与AFP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毛丽萍;王跃国;王健;黄圣勇【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前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CC)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MIA)测定2017年6月~2018年4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HBV感染相关的HCC患者110例(HCC组)、肝硬化(LC组)54例和慢性乙型肝炎(CHB组)63例治疗前血清DCP和AFP水平.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DCP与AFP相关性,分析DCP和AFP诊断HCC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ROC-AUC)、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HCC组DCP和AFP水平均显著高于LC组和CHB组(Z=-8.75,-4.89,-9.24和-5.37,均P<0.001).DCP与AFP水平在LC组与CHB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558,-0.077;P=0.577,0.939).当对照组分别设为LC+CHB及LC组时,DCP 诊断HCC的ROC-AUC均显著大于AFP(0.922 vs 0.741,Z=4.56;0.921 vs0.735,Z=4.15,均P<0.001).当对照组设为LC+CHB时,DCP诊断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AFP(88.18%vs 58.18%,χ2=25.22;92.31%vs75.21%,χ2=12.57,均P<0.001).DCP/AFP方案不能提高诊断HCC的敏感度(χ2=1.98,P=0.159).DCP+AFP方案对诊断HCC的特异度有所提高(P=0.019).当对照组设为LC组时,DCP诊断HCC的特异度显著高于AFP(94.17%vs72.22%,χ2=4.79,P<0.05).DCP与AFP具有弱相关性(r=0.367).DCP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0.633).结论 DCP与AFP相比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两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HCC患者的检出率.【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3)006【总页数】5页(P38-42)【关键词】肝细胞癌;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作者】毛丽萍;王跃国;王健;黄圣勇【作者单位】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 226006;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江苏南通 226001;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 226006;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 226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R730.43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肝癌[1,2],是男性罹患的第四大癌症[3]。
甲胎蛋白(化学发光法)检测操作规程
甲胎蛋白检测操作规程【检验原理】产品采用双抗体来心法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的含量。
在微孔版的孔内先包被了识别抗AFP的单克隆抗体,用辣根过氧化酶标记另一株与之配对的单克隆抗体。
待测孕妇血清样本中的AFP与包被的和酶标记的两株单克隆抗体形成夹心抗原抗体反应。
再加上发光底物,用微孔板发光分析仪读取发光数值,发光值与待测血清中AFP含量成正比。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试剂盒于2-8℃避光贮存,不得冻存,有效为12个月。
开封有效期:板条开封后2-8C存放效期为3个月,其他液体组份同成品试剂盒效期。
【检测仪器及试剂】仪器:重庆科斯迈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潍坊康华甲胎蛋白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样本要求】抽取静脉血3mL,置一次性采血管内,充分离心,吸取血清,不应有溶血及细胞颗粒:血清标本4℃存放最好不要超过3天,若不能及时检测,应-20℃冻存,检测时应将标本融化后混合均匀,并避免反复冻融。
【检验方法】手工操作步骤:1、将在冷藏环境中贮存的试剂室温平衡30分钟2、,将浓缩洗涤液按1:40的比例稀释,摇匀备用,作为应用洗涤液3、根据AFP参考品、质控品及待测标本确定所需孔数。
4、直接取AFP参考品、质控品及标本各25微升加入相应孔内,再每孔加入50 微升AFP酶结合物,用振荡器振荡30秒钟(此步非常重要),盖上封板膜,置37℃温浴1小时。
5、取出,用应用洗涤液洗涤5次,洗涤时每孔注满洗涤液,停留10秒后吸尽拍干。
6、根据使用量,将底物液A、B按1:1混匀,现用现配。
每孔加入50微升,用振荡器振荡20秒钟,设定每孔测量时间为1秒,于10-20分钟内测定结果。
仪器操作步骤:按照重庆科斯迈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操作规程检测。
【参考区间】测定正常人血清样本并结合参考文献的报道,建议正常参考值范围如下:正常人血清中AFP浓度<20ng/mL若用于产前筛查,应结合相应的风险分析评估软件使用。
由于地区及人群的差异,以上范围仅供参考,各实验室在长期实践中应建立本实验室自己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四项在临床上的应用
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四项在临床上的应用
卓小兰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01(012)006
【摘要】@@ 目前,我院应用化学发光系统已开展了肿瘤标志物如AFP、CEA、GIM、PSA、CA125、CA153、第三代TSH等十多种项目。
特别是一些有特点项目的应用,为临床提供了快捷准确的诊断依据。
rn 1. 材料与方法rn 检测对象:240例患者均在我院住院确诊的病例,其中肝癌50例,肺癌55例,鼻咽癌38例,直肠癌30例,前列腺癌27例,胃癌40例,均为男性,年龄20岁—82岁之间。
对照组:健康男人50例。
rn 2. 检测方法:化学发光法。
【总页数】1页(P63)
【作者】卓小兰
【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在术前四项定量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J], 朱小燕;黎兴盛;李智珍;陈秀荣
2.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SA在临床上的应用 [J], 李建华
3.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作为传染四项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探讨 [J], 周俊;袁帆;潘涛;安垣奇
4.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联合检测四项肿瘤标记物及其临床应用 [J], 周剑波;纪成斌
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探讨 [J], 杨晓芳;郭炜;王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AFP、CEA的应用
关键词】癌胚抗原
【摘要】目的研究磁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的可靠性及方法学评价。
方法利用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CEA,并进行精密度、灵敏度、特异性、回收率方面的探讨。
结果化学发光法测定AFP的线性范围0.30~1380μg/L,CEA的线性范围0.51~1067μg/L。
测定AFP的批内精密度CV值为1.16%~3.53%,批间为1.49%~4.67%;CEA的批内精密度CV值为0.87%~4.47%,批间为1.92%~4.71%。
AFP的最低检测限度0.30μg/L;CEA 的最低检测限度0.51μg/L。
AFP的回收率97.7%~99.0%;CEA的回收率98.4%~101.65%。
黄疸、脂血、溶血对AFP、CEA的测定无明显影响。
结论磁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宽、精密度好、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关键词】磁微粒子化学发光甲胎蛋白癌胚抗原
近十年来通过不断改进和发展,使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成为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测定时间短,无放射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在临床和科研[1]。
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是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它们的测定有助于肿瘤病人的诊断、治疗及术后疗效观察。
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ACCESS型免疫分析仪,即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我们用此法对血清中的AFP和CEA的测定,作了精密度、分析灵敏度、回收试验及干扰试验等实验,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ACCESS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1.2 试剂 AFP和CEA试剂盒由BECKMAN COULTER公司提供配套试剂。
1.3 方法按仪器操作手册,用配套试剂盒测定定值、样品。
数值在标定值允许的范围内,继续做精密度、灵敏度、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等相关实验。
2 结果
2.1 精密度采取批内和批间差异来确定。
分别取AFP和CEA高、中、低浓度各三份混合血清标本,其中一半重复测定20次,计算均值、方差,及批内CV值。
另外一半分成20份,装入塑料离心管置于-20℃冰箱,每天1次连续测定20天,计算均值、方差及批间CV 值。
结果见表1。
表1 AFP和CEA批内、批间变异值(略)
2.2 分析灵敏度分别对AFP和CEA空白零标准作批内20次检测,分别记录发光强度并作统计,再计算检测低限(LLD)[2]。
公式:LLD=均值BLK+2SBLK。
结果AFP低限为0.30μg/L,CEA为0.51μg/L。
2.3 回收试验取不同浓度的混合血清(AFP为4.34、2
3.85、138.21;CEA为1.89、15.23、58.65)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定值血清的AFP和CEA。
分别测定AFP和CEA的含量,用公式:(测定值-混合血清值)/定值血清值×100%计算回收率,结果AFP的低、中、高标本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98.5%、99.0%。
CEA的低、中、高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6%、98.4%、99.5%。
2.4 干扰试验(1)黄疸的影响,在不同程度的黄疸血清中加入AFP、CEA标准液,观察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结果在胆红质浓度高达168μmol/L情况下,对化学发光法测定AFP、CEA无明显影响。
(2)溶血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5g/L、10g/L、20g/L、40g/L 中,分别加入AFP、CEA标准液,观察测定结果,不受影响。
(3)乳糜的影响,通过对乳糜血清脱脂前后AFP、CEA测定,观察脂血对化学发光法测定AFP、CEA的影响。
结果在甘油三酯浓度高达29.05mmol/L情况下,对化学发光法测定无明显影响。
2.5 线性试验将AFP测定值在1000~2000ng/L范围内五份血清混合,反复测定4次,取其均值作为原倍血清测定值即理论值。
将此混合血清做5点倍比稀释,随机排列测定顺序,各复测4次,以原倍血清测定值为标准按稀释倍数算得理论值,并进行回归分析。
Y=0.0612X+0.9999R=0.9999,AFP:0.30~138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
同理求出CEA的线性回归方程Y=1.8290X+0.9952CEA:0.51~1067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
3 讨论
本方法研究AFP、CEA检测结果表明,ACCESS型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役分析系统采用经典的免役学原理,具有高度特异性,不受黄疸、脂血、溶血等因素影响。
且以磁性微粒子为载体,最大限度扩大包被面积,以碱性磷酸酶标记抗原、抗体,采用最灵敏的发光底物AMPP,磁性微粒子包被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使化学发光法的线性范围更宽[3] ;光电倍增管接受发光强度信号(发光稳定后,记录11次/s,取9次均值为结果);超声波清洁系统,防止交叉污染(〈1PPM),使得检测结果更为稳定可靠。
ACCESS型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试剂有效期相对较长,具有稳定和无毒的优点,随到随做,快速方便。
彻底解决了放射免疫检测的污染问题以及方法烦琐。
并且在不断开发新的灵敏、快速、简便、测定线性范围宽、应用范围广的全自动仪器分析试剂盒,将进一步推广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临床和科研中广泛应用。
已加入样品血清或血浆的反应杯,应及时检测,最好在2~4h内测完,因为常温放置时
间过长,水分蒸发导致检测结果偏高5%~30%,如果不能及时测定,请把标本转移到有紧密塞子的贮存管中。
并确认转移的标本不含纤维蛋白或有形细胞成分;对于没有使用分离胶的血浆,应避免把紧贴于红细胞上方的白细胞/血小板层中的有形成分转移到贮存管中,否则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当AFP>1380μg/L;CEA>1067μg/L时,仪器只报告大于多少,超出线性范围,样品需稀释后再测定,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张丽明.化学发光标记及发光免疫分析.基础医学与临床,1995,15(4):247.
2 Diamadis E P,Yu H,Melegos DN.Ultrasensitive prostrate-specific antigen assay an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Clin Chen,1995,42(6):853.
3 王自正.现代医学标记免疫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17-26.
(编辑海涛)
作者单位:200431上海仁和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