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ca72325727a5e9856a6196.png)
摘要 :采 用 多 因素 综合 评 价 及 数理 统 计 方 法, 对 农一 师 四 团耕 地 整 治 潜 力进行 测算 分 级, 结果表明: 四 团耕地 整 治潜 力较 大 : 不同 潜 力级 别 的连 队应 采取 相应 的 整 治模 式, 明确 整 治 时序 ,为土 地 整理 规 划提 供 依据 。 关键 词 : 四团 ;耕 地 整理 :潜 力: 分级 中图分 类号 :F 3 0 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0 4 3 2( 2 0 1 3 )一 O 1 — 0 0 3 6 — 1
2 0 1 3 年第0 1 期 ( 总第2 9 9 期)
吉 林 农 业
J I LI N AGRI CULTURE
NO. 0 1. 2 01 3
( C u mu l a t i v e t y NO. 2 9 9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中耕 地整治潜 力分析
孙 盼盼 ,李亚芳
( 新 疆 生产建 设 兵 团农一 师勘 测 设 计院 ,新 疆 阿 克苏 8 4 3 0 0 0 )
温宿 县 为邻 ,距 阿克 苏市 l l O k m ,距乌 什县 4 0 k m , 与吉 尔吉斯 坦 国 渠 、 路 、林 基 本 配套 ,A 值为1 6 % 。经 过测 算 ,该 团进 行 耕 地 整 接壤 ,是 兵 团5 8 个 边境 农牧 团场 之一 。 治 ,增 加耕地 系数 为3 . 9 2 % ~1 3 . 2 6 % 。 2耕 地整理潜 力分析 2 . 4 耕地 整 治潜 力分 级 2 . 1耕 地 整治 潜 力 的 内涵 在 团场范 围内 , 以连 队为基 本 单元 ,以新 增耕 地 系数 为 分级 耕 地 整 治潜 力 , 是 指通 过综 合整 治耕 地及 其 间 的道 路 、 林 指标 ,划分耕 地整 治潜 力级 别 ,潜力 分级标 准 如下表 所示 。 网、沟 渠 、 田坎 、坟 地 、 零星 建 设用 地 和 未利 用地 等 ,提 高 耕 地 表1耕 地整 治潜 力级 别表 质量 ,可 增加 的有 效耕 地面 积 。 潜 力 级 别 l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2 . 2耕 地 整治 潜 力 的调 查 2 . 2 . 1 调 查 方 法 以连 队为 单位 ,采 用 实地 抽 样调 查 方法 分 别选 新 增 耕 地 系 数I / > 0 . 2 0 . 2 - 0 . 1 < 0 . 1 取 典 型样 区 ,调 查 了一 连 、三 连 、五 连 、六 连 、七 连 、 八连 六 个 该 团耕 地 整治 潜 力 区面 积 7 8 8 1 . 6 6 公 顷, 可新 增 耕地 6 4 9 . 0 9 连 队 ,对 耕地 中沟 渠 、道 路 、林 带 、 田坎 、其 他零 星 地类 及 未 利 公 顷 。其 中 : I I 级潜 力 区 面积 3 6 3 1 . 1 9 公 顷 ,可 增 加 耕地 4 2 1 . 1 7 用 土地 等 面积 之 和 占待 整 理耕 地 区面 积 的 比例 ,与稳 定 的 当前 社 公 顷 ;I I I 级 潜 力 区面 积 4 2 5 0 . 4 7 公 顷 ,可 增 加耕 地 2 2 7 . 9 2 公顷。 会 、经 济 和技 术 条 件 下 ,集约 利 用水 平 较 高耕 地 内沟 渠 、道 路 、 以下 是 各 连 具 体 情 况 ( 增加耕地 面积/ 待 整 理 区 总 面 积 ,增 加 林 网 、 田坎等 面 积 之和 占耕地 区面积 的 比例 之 间 的差 异 为指 标 , 耕 地 系数 ): 八 连 ( 6 0 . 0 2 公 顷/ 5 8 6 . 4 1 公 顷 ,o . 1 0 2 ) 、十 三 连 测 算 可增 加耕 地 的 系数 。在调 查 过程 中, 根据 各连 对 耕地 的实 际 ( 6 8 . 5 2 公 顷/ 6 5 3 . 4 2 公顷 , 0 . 1 0 5 )、十 四连 ( 8 3 . 7 5 公 顷/ 7 5 7 . 3 6 情 况 ,选 择规 则 条 田和 不 规整 地 块 ,分 别 选取 样 区进 行 测算 ,最 公顷 , 0 . u1 ) 、十 八 连 ( 1 1 6 . 5 8 公 顷/ 8 7 9 . 0 8 公 顷, 0 . 1 3 3 )、 民 后 根据 不 同耕 地 类 型 占耕 地 总面 积 的 比例 进行 加权 平 均 ,取 得 各 族 连 ( 9 2 . 3 公 顷/ 7 5 4 . 9 2 公 顷, 0 . 1 2 2 ) ;I I I 级潜 力 区 分布 在 :一 连 队 耕地 整 治 可增 加 耕地 的潜 力 系 数 ,各 连 队调 查 典型 样 区面 积 连 ( 3 1 . 9 8 公 顷/ 4 7 6 . O 1 公 顷, 0 . 0 6 7 ) 、三连 ( 1 5 . 4 2 公 顷/ 3 5 9 . 8 9 不 低于 该连 队耕 地总 面积 的5 % 。 公 顷, 0 . 0 4 2 )、五 连 ( 3 3 . 5 6 公 顷/ 5 4 3 . 3 7 公顷, 0 . 0 6 2 ) 、六 连 2 . 2 . 2 调 查结 果 四 团耕地 质量 总 体处 于 中下等 水平 ,I 等地 面 积 ( 2 8 . 3 8 公顷/ 5 4 6 . 2 3 公顷, 0 . 0 5 2 )、 七连 ( 3 8 . 6 公 顷/ 5 7 5 . 3 公 1 0 1 6 公 顷 ,只 占耕 地 的1 8 . 3 8 % ;I I 等地 面 积 1 1 9 5 . 1 公顷 , 占耕 地 顷, 0 . 0 6 7 )、 九连 ( 3 3 . 5 3 公顷/ 6 1 O . 1 9 公顷, 0 . 0 5 5 ) 、十 一 连 面 积 的2 1 . 6 2% ;I I I 等 地2 4 3 4 . 4 2 公 顷 , 占耕 地面 积 的4 4 . 0 4 % ;I V ( 2 2 . 3 9 公 顷/ 5 2 5 . 1 3 公 顷, 0 . 0 4 3 )、十 二连 ( 2 4 . O 6 公 顷/ 6 1 4 . 3 5 等 地8 8 2 . 8 3 公 顷 , 占耕地 面 积 的1 5 . 9 6 % 。可 见在 现 有 的耕地 中低 公顷 , 0 . 0 3 9)。 效 农 田 占的 比重高达 6 0 % 。现 有耕 地 中存 在着 零星 夹荒 地 、废弃 沟 3结 论 渠 、 条 田不 规 整等 ,通过 整理 可 新 增耕 地 面积 达8 % 左 右 ,可 见 潜 四团耕 地整 治 的主 要 目的就 是在 增加 耕 地面 积 、提 高耕 地 质 力 较大 。 量和 产 出率 两 个方 面 。不 同潜 力 级 别 的连 队应 采 取相 应 的 整治 模 2 . 3 耕地 整 治 潜力 的 分析 测算 式, 明确 整 治 时序 , I 级潜 力 区可 通 过建 立 示 范 区 优 先整 理 ; I I 选用 测算 方法 进行 测算 : 级潜 力 区可 作 为 中期 目标 规 划 ;I I I 级潜 力 区作 为远 期 目标 进行 规 a d i =A d i - A b 。 ( : 1 为典 型样 区的个 数 ) 2 … 划。
土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张正峰)
![土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张正峰)](https://img.taocdn.com/s3/m/10729bd13186bceb19e8bbbb.png)
2
一、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
1、土地整治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 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0年10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 编制工作的通知》 2010年12月,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47号) 2011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
土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 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农用地整理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土地复垦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土地开发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土地整治潜力的汇总
各乡镇的平均等别
乡镇调查 Text
29
三、农用地整理潜力的调查与测算
质量潜力 以提高的产能表示。两部分组成,一是原有耕地等级
提高所带来的潜力;二是新增耕地产生的潜力。原有
耕地部分,假定各乡镇的平均利用等别通过整治可达 到该乡镇的最高利用等别,新增耕地部分假定新增耕 地均能达到该乡镇的平均利用等,依此计算农用地整 理的质量潜力。
二、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
农用地整理潜力 农用地整理:采取平整土地、归并地块,建设灌溉、 排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措施,通过 综合整治农用地及其间的零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
,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田集中
连片程度,促进农田适度规模经营,改善农业生产条 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16
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政策工具的运用转变。
4
欧洲部分国家土地整治目标(多元化)
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共3篇
![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587e3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7.png)
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共3篇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1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土地被征收、拆迁,土地碎片化和空地闲置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因此,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整合和优化,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需要制定科学的农村土地整理计划。
而科学的计划制定离不开准确的潜力测算。
下面我们将从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的方法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制定农村土地整治计划。
方法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主要分为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个层面。
宏观分析是对一个地区土地整理潜力进行全面、系统和综合的评估和预测。
微观分析则确定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先决条件和可行性。
宏观分析1. 统计学方法通过对各类基础数据(如土地资源、经济社会、人口等)进行建模、计算和分析,评估一个地区土地整治的可行性。
2. 现场调查法通过对现场卫星影像等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评估一个地区的土地整治潜力(如用地适宜性、基础设施等)。
微观分析1. 地形参数法通过采集势能、坡度等地形参数信息,并综合考虑水土保持、排水等因素,评估一个单元地块的整治潜力。
2. 地质勘探法通过具体的地质勘探和分析,评估一个地块的土壤水分、PH 值、有机质含量等参数,以此推测出一个地块的整治潜力。
实践在实践中,农村土地整理计划的制定需要结合当地实际。
以下是农村土地整理计划实施中的一些普遍规律:1. 充分听取当地民众的意见。
在制定方案的初期就要征求当地民众的意见,这样可以更好地听取到群众的声音和反馈,增强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方案执行的成功率。
2. 有科学的计划和预算。
在制定农村土地整理计划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计划和预算。
预算要合理、可行,这样才能保证项目进行的顺利。
3. 建立征收政策和公正法制。
在实施中,应建立征收政策和公正法制,并将征收政策和法律程序发布给社区,保障社区居民权益。
第七章++耕地供给量之耕地分等与产能测算(潜力)
![第七章++耕地供给量之耕地分等与产能测算(潜力)](https://img.taocdn.com/s3/m/eae4977df242336c1eb95ede.png)
4)其它参数
黄陂区
新洲区
1806
1859
857
888
5)指标体系构建
作业与讨论:
1)试结合家乡所在城市或武汉市分析各类建
设用地潜力的来源? 2)如何开展规划期间的耕地需求量预测,大 概的步骤或程序是什么?
耕地产能核算:
以分等单元自然质量等指数和理论产能核算模型为
基础得到系列核算成果: 分等单元理论标准粮单产 各自然等别平均理论标准粮单产 县域理论标准粮单产 耕作制度区理论标准粮单产 各自然等别理论产能 县域耕地理论产能 耕作制度区理论产能
湖北省各指标区理论标准粮单产
指标区 川鄂湘黔浅山区 鄂豫皖丘陵山地区 盆周秦巴山区 最小值 635.07 820.14 721.01 1004.80 661.19 最大值 1177.18 1301.50 1268.56 1393.89 1500.87
耕地产能核算:
实际产能测算依据:
实际产能 实际单产
农业统计数据
指定作物总产
分作物修正
分等别修正
三种产能比较修正
实际产量调 查样本修正
耕地产能核算:
耕地利用强度 理论利用强度反映农业科技利用的水平,数值上等 于可实现单产与理论单产的比值。 可实现利用强度反映目前可实现生产能力的发挥程 度,数值上等于实际单产与可实现单产的比值。
m
光温水土
理论潜力
2、武汉市耕地分等
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85626e783e0912a2162ab2.png)
土地整理潜 力分析
李丹妮 王 占岐 毛 显后
( 中国地 质大学 ( 武汉 ) 土地资源管理 系, 湖北武汉 4 0 7 30 4)
摘要 对土地 整理 潜力 的 内涵、 表现 、 来源和 评价 方 法进 行 分析 , 探讨 我 国在 土地 整理 潜 力分析 方 面的不 足之 处。 关键词 土地 整理 ; 耕地 ; 村居 民点 ; 农 潜力 ; 评价
即通 过耕 地整理 完 善和提 高 农 田水 利 、 通等 基础 设施 。 交 从
耕 地整 理 的对 象 来 看 , 一般 涉 及 到耕 地 本 身 、 农村 道 路 、 田
涵 养水 分 、 化空 气 等改 善农 田周 围地 区 的大气 环境 质 量 ; 净
二 是 通 过耕 地 综 合 整理 , 成 “ 形 田成 方 、 成 行 、 林 渠相 通 、 路 相连” 的景 观 . 高该 区域 的景 观价 值 。 提
2 . 生 产成 本 的降 低 。生 产成 本 的降 低 表 现为 耕 地整 理 .4 1
了 灌溉 成本 。 22 农 村居 民 点整理 潜 力 的表现 与来 源 . 农 村居 民 点是 指 建制 镇 以下 农村 居 民 的聚 居 地 ,按其 政 治 、 济地 位和 人 口规 模 , 经 可分 为集 镇 、 村庄 两 类 。 村 居 农
在潜 力才可 获得 释放 。
2 土 地整 理潜 力 的表现 与来 源
民点 整理 的 目标 是挖 掘现 有农 村居 民 点用 地 的潜 力 ,增 加 农 用 土地 面 积 。 善 中心 村的 基 础设 施和 生 活设施 , 完 为农 民
创 造 良好 的生 活居 住环 境 。 221 土地 利 用空 间 的扩 展 。土 地利 用 空 间 的扩 展是 指 通 ..
土地整治潜力
![土地整治潜力](https://img.taocdn.com/s3/m/499be922cfc789eb172dc8a1.png)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
(1)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 (2)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 (3)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或城镇体系规划法 (5)问卷调查法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分析测算 Qt=Q0×(1+r)t±ΔQ St=Qt×B ΔS=S0-St
α=ΔSg/ S0 式中:Qt——目标年农村人口总数;Q0——基期年农村人口总数; r——人口自然增长率; t——规划期; ΔQ——人口机械变动量;St——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B——人均用地标准(参照村镇建设标准和当地宅基地标准, 并通过对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农民收入水平、农居质量和农村建房 周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调查,分析确定规划期末农村居民点规划 建设用地标准); ΔS——潜力面积; S0——基期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ΔSg——节约用地面积; St——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α—— 节约用地系数。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建设用地潜力内涵
建设用地整治,从对象上来讲,是以建设用地,特别是城镇用地
和农村建设用地为整治理对象的土地整治;从其过程上来讲,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该区域公共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 土地生态环境,使每宗地块都能得到高效的合理利用,并重新 划定其边界,土地产权以原位或交换方式进行再分配,达到改 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土地资产价值和维护生态环境的一项 整体性、综合性的 土地利用调整和整治过程。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2.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1)根据潜力的特征和评价目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2)运用特尔斐法或其他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确定 各因素对综合潜力的影响程度(大小); (3)对各项指标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 (4)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确定综合潜力等级; (5)信息反馈处理,对明显偏离对初步潜力等级结果进行验证;
第四章 土地整治潜力
![第四章 土地整治潜力](https://img.taocdn.com/s3/m/631939ed551810a6f524861b.png)
a
第三节 农用地整治潜力
2、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 测算方法二 △S=
(adi Si)(i 1,,n; 其中n为坡度级别的个数)
i 1
n
adi Adi Abi(i 1,,n; 其中n为坡度级别的个数 )
1、公式中,adi为典型区新增耕地面积系数(%); 2、Adi为典型样区中沟渠、道路、林网、旧坎、零星建设 用地和未利用地等面积之和占典型样区面积的比例(%); 3、Abi为设定的与典型样区同坡度类型区集约利用水平较 高的耕地中沟渠、道路、林网、田坎等面积之和占耕地区 面积的比例(%); 4、Si为与典型样区同坡度级别的待整理耕地区面积
第三节 农用地整治潜力
(一)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 1、确定新增耕地面积系数 新增耕地面积系数主要是根据典型土地整治项目的新增 耕地面积系数,经调查统计分析后确定。 2、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 n 测算方法一:△S= ( ai Si) ( i=1,…,n;n为测算单元 i 1 个数) =△S/S △S为区域新增耕地面积(hm2), ai为测算单元新增耕地 面积系数(%);Si 为测算单元待整理区面积(hm2),a 为 测算单元新增耕地面积系数(%);S为测算待整治区总面 积
第一节 土地整治潜力的概念、特征和测算
土地整治潜力
农用地 整治潜力
农村建设用 地整治潜力
城镇工矿建设 用地整治潜力
宜农未利用 地整治潜力
土地复 垦潜力
是指可整 治的农用 地规模和 整治后耕 地质量提 高的等级
是指可整 治的农村 建设用地 规模和节 约土地的 规模
是指可整治的 城镇工矿建设 用地的规模、 节约土地的规 模和土地价值 的可提升程度
是建设用地,特别是城镇工矿建设 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为整治对象
区域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新增耕地潜力培育
![区域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新增耕地潜力培育](https://img.taocdn.com/s3/m/d081f3cc102de2bd960588d0.png)
区域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新增耕地潜力培育作者:韦钊来源:《科技信息·上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新增耕地是最有效的土地开发整理方式,在提高整体的土地规划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文章概述了当前新增耕地的实施现状,分析土地整理区域的类型,进而提出土地开发整理中增加耕地潜力的措施。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类型;潜力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范围逐渐扩大,利用方式也逐渐增多,慢慢形成系列的土地开发整理体系。
土地开发整理是区域之间最直接、最有效的补充耕地的途径,有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占补平衡,不仅能够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还能推进节约用地和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的土地开发整理已成为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开发,其中新增耕地是最有效的土地开发整理方式。
对不同耕地利用功能的开发,有助于实现整体的土地规划,而且具有较大的潜力。
2新增耕地实施现状新增耕地是指新增加的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另外根据《土地分类》的通知规定,新增耕地面积除新增耕地外,还包括新增可转为耕地的园地、人工草地、养殖水面等。
因为国家对耕地平衡问题非常重视,因此在不同地区都在逐渐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很多新增耕地只考虑了资金投入,而没有对其数量和方便性以及用途进行分析。
另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新增耕地大多分布在自然资源较多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西北、东南沿海等),在资源匮乏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少(如西南山区)。
就目前的土地整理新增耕地而言,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①新增耕地质量较低,主要是由于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时对土地的鉴定、质量验收和开发成果管理等方面缺乏强力有效的监督,使新增耕地难以形成真正的生产力。
②新增耕地面积不真实,很多地区受耕地有偿调剂的利益驱使,在上报新增耕地面积是存在较大的“水分”,比如将抛荒耕地、农村宅基地内的耕地、重复地区的耕地等都视为有效新增耕地。
3土地整理区域类型分析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改造、整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的过程。
川西平原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分析——以彭州市三界镇清凉村为例
![川西平原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分析——以彭州市三界镇清凉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dc4e958f01dc281e53af022.png)
关 键词 : 民 集 中建 房 整 理 ; 村 居 民 点 ; 地整 理 潜 力 农 农 土
An l ss p t nta iy o ur lr sde ta n W e t r c a a n- ak ng a y i o e i lt fr a e i n i li se n Sihu n pl i t i
此户均法适用 于此类村庄居民点潜力 的测算, 且简便易行 , 计算
公式为:
技 术 与 市 场
专 题 研 究
AS S A = - M
() 2
式 中 :s △ 为农 村居 民点整理潜 力 ;为农 村居 民点现状 面 S
积; A为规划户均居 民点用地标准; 为参与农 民集 中建房 整理
12 研 究 方 法 .
2 世纪以来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 , 1 建设用地供求矛盾 E益凸显 , t 耕地作为重要 的生产资料也正被
不 断的吞食 而迅 速减少 , 与此 同时 , 农村居 民点用地普遍存在
浪 费现象 , 农村人均 占地面积居高不下。实施农 民集 中建房整 理, 挖掘农村居 民点土地整理潜力 , 是实现耕地 占补平衡 、 提高 土地利用率 、 缓解用地矛盾 以及改善农村 生态 环境 、 优化农村
专 题 研 究
T C E HNo oGY AN RK T L D MA E
Vo .9 . , 0 2 11 No 6 2 1
川 西平原农村居 民点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以彭州市三界镇清凉村为例
王 姣
( 成都理 工 大学 管理科 学 学院 , 四川 成都
摘
605 ) 10 9
要 : 四 川省 彭 州市 三界 镇 清 凉村 为例 , 用人 均建 设 用 地 标 准 法 和 户 均宅 基 地 标 准 法 测 算 研 究 区 农 村居 民 点 土 地 以 采
农村宅基地整理可行性与潜力分析
![农村宅基地整理可行性与潜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781727a5e9856a56126042.png)
农村宅基地整理一.前言自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来,中国虽然在保护耕地上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使全国耕地总面积目前仍没有突破18亿亩的保护底线。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耕地减少的速度得到了延缓,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加以杜绝和遏制,即使按照目前的低速度,突破警戒线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事实上,加快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急剧膨胀的人口、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频繁的自然地质灾害以及目前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8%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政府启动的4万亿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所涉及的七大领域无不需要土地的有效支撑,这些投资项目将有可能催生出新一轮的圈地热。
等因素成为中国保护耕地的主要障碍,进而会加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脆弱性,而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又弱化甚至扭曲了中国现有耕地保护制度,这些都充分暴露出中国现有耕地保护制度的缺陷。
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视了耕地保护,导致大量优质耕地资源被占用,过去11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25亿亩,这一数字超过了产粮大省河南的全部耕地面积。
这种现像产生原因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对耕地保护意识不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确实没有多少存量建设用地可供使用,于是只能铤而走险占用耕地了。
针对这种现象,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解决的办法与意见,我认为可以通过整理农村粗放利用的宅基地来缓解这部分矛盾。
二.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的问题及原因本文此处选取浙江省余姚市作为范例,但该市农村宅基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代表了全国普遍的情况。
(一)是村庄规模小,居住分散。
经过2002年全市行政村撤、扩、并后,目前全市由过去的824个行政村撤并为265个,但仍有自然村2150个,平均每个行政村有8个自然村,其中居住人口不足100人的自然村有524个。
如鹿亭乡,全乡现有12个行政村,近两万人口,有大小自然村92个,分散在7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二)是庭院面积大,土地浪费惊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综合整治——以甘孜州炉霍县为例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综合整治——以甘孜州炉霍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18aba9c6bec0975f465e2d4.png)
土地 综合 整治是在 一定的区域 内 , 照土地 利用总体 规划确 定的 目标和 按 用途 , 以土地 整理 、 垦、 复 开发和城 乡建设 用地增 减挂钩 为平台 , 动 田、 、 推 水 路 、林 、村综 合整 治,改善 农村 生产 、生 活条件 和生态环 境 ,促 进农 业规模 经营 、人 1集 中居住 、 业聚集 发展 , : 3 产 推进城 乡一体 化进程 的一项 系统工 程 。 土地 综合整 治是一 项综合性 的复 杂系 统工程 ,是对 土地 关系和 土地利 用结构 的综 合整治 ,规模 大 ,时 间长,涉及 到方方面 面 ,关 系到国计 民生 ,必须 引 起高 度重 视。 1研 究 区域 土地综 合整治 目标 炉霍县 位于 四川西部 , 甘孜藏 族 自治州 的北部 。县东邻道 孚 , 南接 新龙 , 西 与甘孜 县毗连 ,北交 色达县 ,东北 部与阿 坝州的壤 塘县 、金川县 接壤 。幅 员 面积 40 .6 6 09 平方 公里 。全县 土地开 发复垦 整理 以增 加有 效耕地 面积 ,改 善 耕地 尤其是基 本农 田区内的耕作 条件 ,调 整土地 利用结 构 ,提高 土地 利用 率 和 区域 农业 综合生产 能力 ,形成 合理 、高 效 、生态 环境 良好的土地 利用 格 局 为总 目标 。20 ~22 年全 县规划土地 整治 补充耕地 10 .0公顷。 06 00 3 30
1 1土地 整理 结合 四川省 专项土地 整理设 用地 减
少相挂 钩 项 目开展 ,继续推进我 县土地整 理工程 的实施 ,充分 挖掘农 用地 和农村 宅基地 整理潜 力 , 努力增 加有效 耕地面 积。到 22 , 县通过 土地 00年 全 整理 可新增耕 地不 少于 4 .3公顷 。 53 1 2 土地复垦 . 规 划期 内通过 土地 复垦可 新增耕地 面积 为 l .7 O 2 公顷 。
土地整治潜力分析评价专题(可编辑)
![土地整治潜力分析评价专题(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30e6751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2.png)
铁岭市清河区土地整治研究专题之一铁岭市清河区土地整治潜力分析评价研究(初稿)铁岭市清河区人民政府二O一二年六月前言1第一章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3一、自然条件 3二、社会经济现状 4三、土地利用现状 5第二章土地整治潜力调查 6一、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内涵 6二、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内容 6三、潜力功能区划分7第三章农用地整理潜力调查分析评价9一、清河区农用地资源现状9二、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9三、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目标10第四章后备耕地资源开发潜力调查分析评价12一、宜农土地现状分析12二、宜农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12第五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调查分析评价 16一、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16二、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16三、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17四、其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潜力19第六章土地复垦潜力调查分析评价20一、采矿用地现状分析20二、采矿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20 第七章专题研究成果23一、文本成果23二、图件成果23前言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
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是深化改革和严格土地管理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地区长远发展的大事。
在新的形势下,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开展土地整治规划,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统筹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性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整治必然从增加耕地面积的单目标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目标方向发展。
因此,科学分析土地整治潜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科学编制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及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需要。
为此,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提出要深入分析土地整治潜力。
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结合规划编制重点,做好补充调查,全面分析测算土地整治潜力,包括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规模、质量、条件和空间分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及其节约土地的规模和范围等。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7b22fd10661ed9ac51f324.png)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作者:王薇,商梅来源:《吉林农业·C版》2010年第11期摘要: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这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耕地的急剧减少,国家决定从全民族切身利益出发,要打一场耕地保卫战,于是有了温总理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十一五”期末耕地保有量不得底于18亿亩的底线。
在“一要建设,二要吃饭”的问题上,笔者认为只有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基础,在耕地的后备资源开发潜力上下功夫才是治本之策。
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种潜力。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土地管理制度中图分类号:S3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031-11 在生态条件可行下,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新增耕地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对土地实行用途管制制度,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建设用地具有不可逆性,未利用地开发现有应用技术还不成熟,所说的耕地后备资源多指农用地。
据国土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量1.13亿亩,但分布背景却不容乐观,大部分位于北方和西部干旱地区。
鉴于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的现状,在开发耕地时一定处理好开发与规划、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耕地的开发质量。
1.1 在宜农用地的耕地后备资源中聚零为整地开发耕地在耕地后备资源中荒草地多为首选,如我们熟知的昔日北大荒成了今日的北大仓,就是荒草地成功开发的范例。
由于没有一套开发耕地的制约机制,很多位于田间地头的荒草地已被农户零散开发,有些成片的地块,也是谁有能力谁就开发一块。
零碎地开发即不便管理又浪费了耕地资源,也不利于国家对耕地后备资源的整体规划调配,影响国家产业政策的执行。
针对这种乱开发、无组织行为,建议政府部门介入,成立专门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开发,这样才能使为数不多的耕地后备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c4a6e90008a1284ac950433d.png)
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旱地是单县耕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广泛分布于全县的各个乡村,其次是水浇地,占耕地面积的比例也很大。
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占用的耕地。
近年来基本农田的调整划定工作已经完成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成果在农用地转用和违法用地查处等方面得到了初步应用。
一、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单县地处鲁西南“偏、边、远”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收入渠道少,长期以来收不抵支,对土地的投入不够。
基础设施量少质差,防灾抗灾能力弱,靠天种地,对自然的依赖性极强,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差、年久失修、损毁的多,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少。
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耕地土层薄,加之降水偏少,雨季集中,极易形成面蚀。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有效性差,肥力低,土地生产力水平低。
二、土地利用对策及措施分析按照巩固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严格耕地的保护和管理,努力提高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增加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切实做好基本农田“五不准”:即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化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除法律规定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外,不准非农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
中低产田肥力较低,宜种性窄,耕地质量差,产出水平低。
应采取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有效面积。
以中低产田土改造为重点,配套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实施耕地地力建设,进行土地整理,调整田形,增厚土层,提高耕地基础肥力,实施标准粮田建设项目。
建设农田工程,实施耕地培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耕地分析报告
![耕地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4390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f.png)
耕地分析报告1. 简介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耕地的分析是农业生产规划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本报告将对耕地进行分析,包括土地利用情况、土壤质量、农作物适宜性以及土地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2. 土地利用情况分析2.1 土地利用类型根据现有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该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地。
其中,农业用地占据了大部分面积,建设用地则主要分布在城市和发展区域。
2.2 农业用地分布在农业用地中,不同作物的分布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关键。
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得出该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和蔬菜等。
并且,不同作物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小麦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水稻则主要分布在水田地区。
3. 土壤质量分析3.1 土壤类型通过对土壤样本的采集和分析,建立了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样本分析结果,该地区的土壤类型主要包括沙质土壤、粘土质土壤和壤土。
其中,沙质土壤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3.2 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是评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土壤样本的化验,得出该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以及pH值等信息。
根据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较为丰富,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具体而言,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含量较高,但也存在一些土壤贫瘠的地区。
4. 农作物适宜性分析农作物适宜性是评估土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气候、土壤和水分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结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评估了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的适宜性。
根据分析结果,小麦、水稻、玉米和蔬菜等作物在该地区具有较高的适宜性,可获得较好的产量。
这主要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质量以及水资源等因素有关。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某些农作物在特定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的适应性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5. 土地可持续性评估土地可持续性评估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方面。
通过综合分析土地利用、土壤质量和农作物适宜性等因素,评估了该地区的土地可持续性。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7c1a2a915f804d2b16c1c4.png)
**县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县人民政府二00※年七月目录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2)一、自然条件 (2)(一)地理位置 (2)(二)地质地貌 (3)(三)气候 (3)(四)水文 (4)(五)土壤和植被 (5)二、社会经济条件 (6)(一)行政区划 (6)(二)人口 (6)(三)社会经济发展 (7)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9)一、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9)(一)农用地结构 (13)(二)建设用地结构 (19)(三)未利用地结构 (24)二、土地利用结构定量分析 (25)(一)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 (25)(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33)三、规划实施期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37)(一)农用地动态变化 (37)(二)建设用地动态变化 (44)(三)未利用地动态变化 (51)(四)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54)(五)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分析 (57)四、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59)(一)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59)(二)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61)(三)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62)(四)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63)五、土地利用特点 (65)(一)土地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大 (65)(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明显 (65)(三)土地利用以耕地、其他土地和林地为主,建设用地比重小 (66)六、土地利用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66)(一)土地利用优势 (66)(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68)七、合理利用土地的对策建议 (70)(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耕地保护 (70)(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充分挖掘土地生产潜力 (71)(三)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土地集约水平和综合效益 (72)(四)加强未利用地管理,防止水土流失 (72)第四节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74)一、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74)(一)耕地整理的潜力分析 (74)(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80)(三)土地复垦潜力分析 (87)(四)土地开发潜力 (90)(五)新增耕地综合潜力分析 (97)二、园地潜力分析 (99)(一)规划期间园地减少去向分析 (99)(二)规划期间园地增加潜力分析 (99)(三)规划期间园地综合潜力分析 (100)三、林地潜力分析 (103)(一)规划期间林地减少去向分析 (103)(二)规划期间林地增加潜力分析 (103)(三)规划期间林地综合潜力分析 (104)四、牧草地潜力分析 (108)五、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108)(一)城镇及独立工矿用地潜力分析 (109)(二)农村居民点整理为建设用地潜力分析 (114)(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潜力分析 (114)第一节概述**县地处**省中部偏北,**市西北郊,拥有位处**市“一核五片区”发展规划中的核心区,地处京九铁路与昌九高速公路交汇处等综合区位优势,具有在**市、甚至**省率先崛起的优势和潜力。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bc5cb0240c844768eaee38.png)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土地利用是人类以土地为劳动对象,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经济活动过程。
我国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经全面启动,其面临的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问题之一便是:如何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本文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主要从以下几点研究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确定全县规划基期(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全县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分析和评价全县土地利用潜力,特别要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和最新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全县的土地利用潜力进行科学测算,系统地提出规划期间土地资源开发整理的理论潜力和到2020年的现实潜力数据,以及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的政策措施;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土地利用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和区域背景,明确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土地利用总量调控、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人称“鄂中宝地”、“江汉明珠”。
是湖北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县级试点区,研究仙桃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对全省乃至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借鉴作用。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耕地整理潜力分级方法比较经验分析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耕地整理潜力分级方法比较经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3fa4f97375a417866f8fd8.png)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耕地整理潜力分级方法比较经验分析发表时间:2017-10-24T16:37:20.0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作者:刘一海[导读] 摘要:事实上,耕地整理潜力单因素评价方法侧重于耕地整理数量潜力的评价,对基础资料的要求不多,方法也比较简单,操作性也比较强;耕地整理潜力多因素评价方法侧重于耕地整理数量、质量潜力所构成的综合潜力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必须占有大量的基础资料,方法也比较复杂。
讷河市国土资源局黑龙江省讷河市 161300摘要:事实上,耕地整理潜力单因素评价方法侧重于耕地整理数量潜力的评价,对基础资料的要求不多,方法也比较简单,操作性也比较强;耕地整理潜力多因素评价方法侧重于耕地整理数量、质量潜力所构成的综合潜力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必须占有大量的基础资料,方法也比较复杂。
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看,土地整理尤其是耕地整理工作在增加耕地面积并提高土地利用率、调整人地关系、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耕地整理潜力;分析一.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耕地整理潜力的概念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对特定区域范围内未来较长时期的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方面所作的统筹安排与综合协调,是通过对区域内土地资源状况与土地利用潜力的分析和评价,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目标和任务,划定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重点区域,安排重点工程,提出重点项目,制定补充耕地的区域平衡方案,估算土地开发整理所需投资,评价预期综合效益,并制定实施规划的对策措施。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合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措施,是选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依据。
搞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于科学指导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合理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保障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精神及杭州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做好市、乡两级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科学指导土地整治活动,特编制工作方案。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统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要求,以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整治,不断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努力挖掘耕地后备资源。
提升耕地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指导原则。
依法依规科学规划。
二、指导思想分析
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市、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整治规模和范围、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工程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的全面实施。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
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上下结合相互协调,坚持上下结合。
充分考虑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等,统筹安排土地整治目标任务。
加强部门协调,重点做好与城乡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的衔接。
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
加强规划的咨询论证。
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三、工作任务
土地整治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以2011-2020年为规划期。
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深入分析土地整治潜力,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成果,结合规划编制重点,做好调查。
全面分析测算土地整治潜力。
重点是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规模、质量、条件和空间分布,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等。
明确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研究提出规划期间土地整治的基本方针、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
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布局安排。
以土地整治潜力为基础,新农村建设建新区复垦区、科学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确定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提出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安排方案。
制定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包括经济、科技、行政等措施和手段。
重点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整治土地权属调整和建立统筹推进土地整治等政策的研
究
四、技术路线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工作采用建德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所
形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基础,结合dom影像图,调查乡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潜力,依据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确定农村土地整治范围及规模。
组织准备和资料准备阶段,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技术组等组织机构,对乡镇及国土所进行土地整治专题培训,编制工作计划制定技术方案,收集、整理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资料及其他基础资料。
调查汇总分析阶段,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成果等资料,编制调查底图,以图表结合的方式,查清各类可供整治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
分析评价土地整治潜力,摸清乡镇中心村建新区类型、数量及规模。
编制规划方案阶段,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拟定规划初选方案。
土地综土地综土地综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合
整治专项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合整治专项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合
整治专项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成立领导协调机构,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开展工作动员和技术培训。
召开座谈会、资料收集、填报情况、问卷调查、实地踏勘、走访农户等。
调查重点调查重点调查重点调查重点。
耕地利用情况调查;村镇用地调查;土地整治潜力调查。
分析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潜力分
析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潜力分析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潜力分析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潜力。
农用地整理潜力农用地整理潜力农用地整理潜力农用地整理潜力。
理论生产潜力理论生产潜力理论生产潜力理论生产潜力。
增加耕地潜力增加耕地潜力增加耕地潜力增加耕地潜力。
改善农业条件改善农业条件改善农业条件改善农业条件。
提高耕地生产水平的潜力提高耕地生产水平的潜力提高耕地生产水平的潜力提高耕地生产水平的潜力。
建设用地复垦潜力建设用地复垦潜力建设用地复垦潜力建设用地复垦潜力。
农村建设用地拆并理论潜力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拆并理论潜力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拆并理论潜力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拆并理论潜力测算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户均宅基地标准法;农村建设用地闲置率法。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理论潜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理论潜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理论潜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理论潜力根据地形坡度、土壤质地、水源条件、水利设施、交通等因素,分区片测算可复垦增加耕地系数,确定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理论潜力。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农村建设用地拆并潜力级别。
现实潜力测算现实潜力测算现实潜力测算现实潜力测算现实潜力是指在目前的自然环境、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制度供给等约束条件下,在规划期内可以实现的新增有效土地面积。
可采取构建限制条件修正系数指标体系。
制约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经济、社会、成本和效益等因素。
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未利用地开发潜力。
评价的对象评价的对象评价的对象评价的对象。
评价原则评价原则评价原则评价原则:经济合理性原则;生态环境优化原则;技术可行性原则。
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安全性、自然适宜性和经济可行性三大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五、确定土地综合整治目标确定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1、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和整治的潜力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4、农民对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拆迁意愿
5、经济投入和融资能力
6、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确定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项目。
根据土地整治潜力、整治分区和土地综合整治目标,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生产规划、水利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县乡道路规划和水土保持规划等相衔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项目。
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项目。
农用地整理项目、建设用地整理复垦项目、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单项重大项目和以上项目中两项或两项以
上项目组成土地综合整治重大项目。
六、结束语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首先涉及土地利用类别划分及获取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目前我国采用统一土地利用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获取是一项复杂庞大且重要的工作,需要集技术、专业人才、物力的配合进行全面调查。
参考文献:
[1]严金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
[2]吴次芳,潘文灿等.国土规划的理论方法.科学出版
社,,2003.9
[3]束克欣,叶燕妹等.土地管理基础.地质出版社,2004.6
[4]江景波,华楠.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5]习朱红波,刘海容,张安录.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思考.城镇规划。
[6]崔光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借鉴与思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