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及膏方
人体的九种体质的中医药膏方调理精编版

九种体质膏方调理1.1平和质正常的体质状态,表现为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状态。
调理原则:健脾补肾,益气养血,调养心脾。
基本方药:1.2气虚质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根据不同的脏腑又有不同的表现。
平素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后抗病能力弱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劳等病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怯,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虚缓。
调理原则: 益气养血,健脾补中,调和营卫。
基本方药:1.3阳虚质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根据不同的脏腑又有不同的表现。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象沉迟而弱。
调理原则:温阳健脾益肾。
基本方药:1.4阴虚质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根据不同的脏腑又有不同的表现。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平素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
调理原则:滋阴清热,调补肝肾。
基本方药:1.5痰湿质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身重不爽,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
经辨证治疗后酌情服用膏方。
调理原则:健脾理气,化痰渗湿。
基本方药:1.6湿热质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常见表现: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舌质偏红,苔黄腻,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体偏胖或苍瘦,心烦懈怠,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增多,脉象多见滑数。
调理原则:泻肝平胃,清利湿热。
基本方药:1.7瘀血质指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并表现出一系列外在征象的体质状态。
常见表现:平素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著,容易出现瘀斑、易患疼痛,口唇暗淡或紫,舌质黯有点、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膏方

5.2 制作设施的要求
• 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用电量,适当留有 余量,开关、插座等须选择安全配置,并 配有漏电保护装置,合理配置紫外线消毒 灯;根据预设生产量度合理配套燃气流量; 可加设一处药渣出口,须是向外的单向通 道。
5.2 制作设施的要求
• 5.2.5 凉膏区 • 用于凉膏及封装操作。应可控制室内温度、 湿度,室内温度宜控制在10℃以下,湿度 宜控制在45%~65%;适当增加紫外线消 毒灯配置。
5.2 制作设施的要求
• 5.2.4 煎煮区 • 用于提取、浓缩、收膏、分装等工序的操 作。面积以每批可同时生产制作的膏方数 量,对应的大、小炉灶数而合理配备;大 灶和小灶应分设操作台,各大灶灶心间距 应不小于600mm,小灶操作台宽度不小于 800mm;室内通道宽度不小于1200mm; 建筑高度应综合考虑台面、灶具、锅具、 排风等因素,大灶台台面高度一般为 500mm左右,不宜过高;
3 处方、制备和使用的指导原则
• 3.4 膏方加工制备场地要考虑周围空气质量、 四季(以冬季为主)主要风向、水源水质 等条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中药加工生 产相关要求。 • 3.5 膏方加工制备厂房等设施应总体布局合 理,区域分隔清晰,不得互相妨碍。须安 装防止昆虫、鸟类等动物进入的设施,设 置备用照明,并合理配置消防设备。
5.2 制作设施的要求
• 5.2.6冷藏区 • 用于储藏、发放封装好的膏方成品。应可 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室内温度宜控制在 10℃左右,湿度宜控制在50%~70%;适 当配置紫外线消毒灯;领药窗口不宜与藏 区直接相通。
5.3 常用器具的要求
• 5.3.1浸泡容器 • 浸泡饮片用的容器宜选用陶瓷、铜质、不 锈钢等材质的桶或锅,忌用铁质容器。 • 5.3.2煎煮药锅 • 煮药用的锅宜选铜锅,其中以紫铜锅为最 佳,也可用不锈钢锅或砂锅,忌用铁锅; 大药锅一般直径500mm左右,高400mm左 右。
中医调整膏方大全

中医调整膏方大全
中医药在调理身体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中膏方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一份中医调整膏方的大全,供参考使用。
1. 滋阴补肾膏方
材料:
- 黄耆10克
- 熟地10克
- 山药10克
- 枸杞子10克
- 猪肉500克
用法:
1. 将黄耆、熟地、山药、枸杞子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
2. 加入猪肉,煮至熟烂。
3. 将药汁连同煮熟的猪肉一起吃。
功效:
此膏方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的作用,适用于肾阴不足、腰
膝酸软、气血不足等症状的调理。
2. 舒筋活血膏方
材料:
- 三七10克
- 当归10克
- 川芎10克
- 红花10克
- 蜂蜜适量
用法:
1. 将三七、当归、川芎、红花研磨成粉末。
2. 将粉末与适量蜂蜜混合,制成膏状。
功效:
此膏方具有舒筋活血、调理气血循环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疼痛、骨折损伤等症状的调理。
......
以上是中医调整膏方大全的一部分内容,供参考使用。
在使用任何膏方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不可随意使用。
膏方与养生

膏方的组方原则
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属大方、复方 范畴,且服用时间较长,因此,制定膏方更应注 重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应该针对患者的疾 病性质和体质类型,经辨证后配方制膏,一人一 方,量体用药,方能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 目的。另外,膏方中多含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 其性黏腻难化,若不顾实际情况,一味纯补峻补, 每每会妨碍气血。故配伍用药,至为重要。组方 时尤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膏方的分类
• 清膏 中药煎煮浓缩后直接收膏者为清膏 • 蜜膏 收膏时加入蜂蜜称为蜜膏,适合年
老体弱、有慢性病者 • 素膏 由中草药组成,不易发霉,四季均可 服用 • 荤膏 含有动物胶或胎盘、鹿鞭药,多属温 补之剂,且不易久存,一般冬季服用
膏方的特点
• 一、膏方具有补虚和治病两大特点
一些春夏易发之病,如果能在冬季将身体调养好, 就不易发作,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我 国民间素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有道是“三九补一冬, 来年少病痛”,“冬令进补,来春打虎”。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冬天气温低,热量耗散多, 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其他季节强,生理机能的旺盛有 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可以更多地转化为自身 物质。人体在冬季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此时适当补 养,可调解和改善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抵 抗力,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膏方的存放方法
首先在膏方制作后,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盖。可以 让它存放在瓷罐(锅、钵)中,亦可以用搪瓷烧锅存放, 但不宜用铝、铁锅作为盛器。 由于膏方用药时间较长,尽管时值冬季为多,但遇暖 冬时就要小心发生霉变了。一般情况下,多放在阴凉处, 若放在冰箱冷藏更佳。若放在阴凉处而遇暖冬气温连日 回升,应让其隔水高温蒸烊,但是忌直接将膏锅放在火 上烧烊,这样就会造成锅裂和底焦。在每天服用膏方时, 应该放一个固定的汤匙,以免把水分带进锅罐里而造成 发霉变质。 一旦气候潮湿,或者天气变暖,在膏方上出现一些霉 点,此时宜用清洁水果刀刮去表面有霉点的一层,再用 隔水高温蒸烊。如果霉点很多且在膏面的深处也见有霉 点,这样就不能服用了。
中医传统膏方

中医传统膏方
第6页
服用膏方季节
由此可见: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 进补最好季节。在冬天 内服滋补膏方, 强壮身 体, 到了明年春天, 精 神抖擞, 步行矫捷, 思 维灵敏。
中医传统膏方
第10页
(三) 老年人 伴随年纪增加, 而趋向衰退, 而冬令进补, 则能增强体质, 延缓衰老。
膏方适应人群 (四) 女性 女性以血为用、 以血为本, 有经、带、胎、产生理特点易耗血伤气、阴阳失衡, 临床上也以虚证为主, 所以女性非常适
合采取膏方调补 。意思是女性35岁开始就出现衰老迹象。
中医传统膏方
中医传统膏方
第1页Biblioteka 膏方, 又叫膏剂 。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基础上, 依据人不一样体质、不一样临床表现而确立不一样处方, 经浓煎后掺入一 些辅料而制成一个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补气养血, 滋阴润肺
一 、什么是膏方 美容养颜, 改进睡眠
膏方, 延缓衰老, 增强免疫 又叫膏剂。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基础上, 依据人不一样体质、不一样临床表现而确立不一样 处方, 经浓煎后掺入一些辅料而制成一个稠厚状半 流质或冻状剂型。
( 一 ) 服用方法
◎每个医院制作加工膏方 不一样, 所以服用方法 和储存方法亦有不一样 。
◎本院膏方均选取道地中
药材及辅料, 由有经验
中医教授开具处方, 由
专业中医师亲自制作加
工。
中医院膏方
中医传统膏方
第14页
膏方服用方法和储存方法
优点在于: 服用方便、便于储存、 携带方便、 口感极佳、 效果显著。
自制养生膏方 中医养生膏方

自制养生膏方中医养生膏方自制养生膏方中医养生膏方,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自制养生膏方中医养生膏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自制养生膏方川麦雪梨膏:川贝母、细百合、款冬花各15克,麦门冬25克,雪梨1000克,蔗糖适量。
将雪梨榨汁备用,梨渣同诸药水煎2次,每次2小时,二液合并,兑入梨汁,文火浓缩后纳入蔗糖400克,煮沸即成。
每次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
可清肺润喉、生津利咽。
补肺膏:生地1000克,光杏仁60克,生姜,白蜜各120克。
共捣如泥,隔水蒸熟即成。
每服3匙,一日2次。
可滋阴润肺、生津止咳。
桔饼膏:桔饼120克,南沙参、麦冬、天冬、花粉、枇杷叶(去毛)、甜杏仁、核桃、冰糖各250克,川贝母粉60克,白蜜6斤。
将前八味药加水煎熬,共3次,去渣,合并煎液,浓缩,加入川贝母粉、冰糖、白蜜,煎透收膏。
瓷瓶收贮。
每服15克,每日2次,白开水冲服。
功用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母冬膏:川贝母30克,天冬、麦冬、冰糖各500克。
川贝母研极细末,将天冬、麦冬煎汁滤清,加冰糖熬膏,待冷,加入川贝母粉,和匀,瓷瓶收贮。
每服10克,一日2次,白开水冲服。
功用润肺化痰。
治疗肺胃燥热,干咳痰稠,咽喉干燥而渴,舌红少津等证。
中医养生膏方地黄藕梨膏:鲜地黄250克,鲜藕、鲜梨各1000克,蜂蜜适量。
将鲜梨榨汁,将梨渣与地黄、鲜藕水煎取汁,共煎2次,二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对入梨汁与等量蜂蜜煮沸混匀,每次20毫升,每日2~3次,温开水冲饮。
可养阴清热、生津润肺、润肠通便。
枇杷叶膏:枇杷叶200克,瓜蒌皮、麦冬各80克,白糖半斤。
用水煎透,取汁,加白糖和匀,收膏。
每次1匙,每日3次。
功用治疗咳嗽多痰,咽痛音哑,痰中带血等。
秋梨膏:秋梨20个,红枣1000克,鲜藕1500克,鲜姜300克,冰糖400克,蜂蜜适量。
先将梨、枣、藕、姜捣烂取汁,热熬膏,下冰糖溶化后,再以蜜收之,可早晚随意服用。
可清肺降火、止咳化痰、润燥生津、除烦解渴,适用于虚劳咳嗽、口干津亏、虚烦口渴、酒精中毒等。
中医膏方中医疾病膏方大全 收藏学习!!!

中医膏方中医疾病膏方大全收藏学习1.青春期月经失调膏方案例:女,14岁,学生。
患者禀赋不足,肾气不充。
初潮至今,经事不调,量多先期,甚至崩漏。
体质虚弱,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继发贫血。
脉细且软,舌淡苔薄。
病久正虚,值此封藏冬令之际,拟益气养血,调摄肝肾。
此冀经调体健,以膏代煎,缓缓图治。
配方:生晒参30克(另煎待收膏时入)西洋参50克(另煎待收膏时入)潞党参120克生黄芪90克全当归90克细生地90克大熟地90克杭白芍60克枸杞子90克桑椹子90克菟丝子90克女贞子90克旱莲草120克仙鹤草50克茜草根90克芡实90克莲须90克川杜仲120克桑寄生120克炒川断120克巴戟肉90克肉苁蓉90克炒谷麦芽(各)60克生甘草60克地骨皮60克粉丹皮60克制香附60克青陈皮(各)60克胡麻仁60克藕节炭60克陈阿胶250克龟板胶100克湘莲90克胡桃肉120克白蜜150克文冰500克陈酒400ml 龙眼肉60克提醒:本膏中参芪补气,虚人为宜;旱莲草、仙鹤草、茜草根、藕节炭凉血止血;桑寄生、杜仲、川断等补肝肾强筋骨;桑椹子、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等平补肝肾,用之不腻;诸药配制成膏,补而不腻。
2.小产膏方案例:女,28岁,婚后二度流产,气血耗伤,经脉失养,关节酸楚冷痛,小腹胀痛,经事稍前,量多挟块,带下粘稠色黄。
脉沉细,舌偏红,苔薄腻。
证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经脉失养。
时值冬令,治以养肝肾、调气血、疏经脉。
膏以代煎,冀来年体健痛除,胎孕乃成。
配方:生晒参100克西洋参50克党丹参各120克生熟地各120克全当归120克赤白芍各90克抚川芎60克川杜仲120克炒川断120克桑枝寄生各120克伸筋草150克川桂枝60克金狗脊120克炙川乌40克炙草乌40克鸡血藤150克络石藤150克广地龙120克秦艽120克大红藤150克炒薏仁120克炒谷麦芽各60克佛手60克青陈皮各60克苍白术各60克枸杞子90克炙甘草60克陈阿胶250克鹿角胶100克胡桃肉150克黑芝麻150克小红枣60克冰糖500克湘莲120克陈酒400克蜂蜜250克提醒:本膏中重用生晒参,大补元气而不滞,气旺而祛瘀;党参、沙参合用气阴两补;丹参、生地、当归、赤白芍养血之药同用,使其血旺而气行;川芎、川杜仲、桑寄生、狗脊、川断行气,补肝肾强筋骨;川桂枝、炙川乌、炙草乌温经通络;鸡血藤、络石藤、广地龙、秦艽、大红藤搜风通络,使外来之邪无可归避,邪去正安;炒薏仁、炒谷麦芽、苍白术调理脾胃,安后天之本;佛手、青陈皮理气调经。
中医调理膏方大全

中医调理膏方大全中医调理膏方大全核心提示:一勺膏方的药效相当于一袋汤药.膏方在调理方面有三个特点,高效、缓补、持续。
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调理为最佳。
1.益气活血膏方【适应症】畏寒自汗,易于感冒,倦怠无力,精神萎顿,头昏耳鸣,心悸气短,疼痛固定不移,瘕瘕肿块,肌肤甲错,唇舌暗紫,或见瘀点、瘀斑、血缕,或有肢体痿废不用,脉沉涩无力。
【配方】生黄芪250克,党参200克,赤芍药150克,白芍药150克,川芎90克,当归120克,桃仁90克,红花90克,白术120克,青皮90克,陈皮90克,柴胡90克,生蒲黄(包煎)90克,黄精100克,丹参120克,升麻90克,炙甘草60克,广地龙90克,五灵脂90克,檀香45克,砂仁(后人)30克,茯苓100克,香附90克,山药250克,防风100克,神曲100克,山楂90克,牛膝120克,生地黄120克,枳壳100克,麦门冬120克,牡丹皮100克,延胡索100克,泽兰叶100克,乌药90克。
【制备】将以上药物放人清水中浸泡一昼夜,然后用快火连煎三汁,用细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再以文火慢慢煎煮浓缩。
另用鳖甲胶200克,以黄酒400毫升浸泡烊化,冰糖或蔗糖500克,连同50克参三七粉,趁热一同冲入药中收膏,待冷却以后便可服用。
【分析】本方为气虚血瘀的病证而设,因为气为血帅,气能行血,气的生化不足或气的消耗过多,导致气虚证。
另外气与血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虚直接影响着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气的推动无力,血行迟缓不畅而成瘀。
所以方中一组药物用生黄芪、党参、白术、黄精、茯苓、山药、炙甘草等益气扶正,推动血液运行;另一组以赤芍药、白芍药、川芎、桃仁、红花、丹参、广地龙、山楂、牡丹皮、泽兰叶、参三七粉等活血化瘀;更用生蒲黄、五灵脂、延胡索等化瘀止痛。
以上益气、活血、化瘀三者为本方的主要治疗思想。
同时配合应用鳖甲胶软坚消积;当归、生地黄、麦门冬补血养阴;青皮、陈皮、柴胡、檀香、枳壳、乌药等行气理气;以升麻升发清阳;防风与黄芪、白术共同益卫固表;砂仁、香附、神曲健脾助运。
养生膏配方及制作方法

养生膏配方及制作方法
1、【功效】脑力疲劳【配方】熟地黄、制何首乌、山药、牛骨髓、炙甘草各500克,桑椹子、茯神、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各300克,山茱萸、炙远志各200克,黑芝麻粉、核桃仁粉各150克,紫河车250克。
【制作方法】上药除黑芝麻粉、核桃仁粉、鹿角胶、牛骨髓之外,余药用冷水浸泡2小时,入锅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榨渣取汁,合并滤汁,去沉淀物,加热浓缩成清膏。
牛骨髓洗净后入锅煮成稀糊状,调入清膏中,和匀。
鹿角胶研成粗末,用适量黄酒浸泡,隔水炖烊,冲入清膏中,和匀。
加入炒制过的白糖300克,和匀。
最后调入黑芝麻粉、核桃仁粉,搅匀,再煮片刻即成。
【用法用量】每次20~30克(约1
汤匙),每日2次。
2、【功效】睡眠障碍【配方】党参、白术、酸枣仁、炙远志、柏子仁、红枣、桂圆肉、百合各250克,东阿阿胶、怀小麦、茯神各300克,夜交藤、丹参各500克,合欢花、木灵芝各200克,炙甘草50克。
【制作方法】将阿胶敲碎,酸枣仁去小壳,研成细末,备用。
余药用冷水浸泡2小时,入锅加水煎煮3次,每次40分钟,榨渣取汁,合并滤液,去沉淀物,加热浓缩成清膏。
加入阿胶碎块,烊化后,加白糖300克收膏。
最后调入酸枣仁粉,不停地搅拌,加热
5~10分钟即成。
【用法用量】每次20~30克(约1汤匙),每日2次。
养身膏方

、 1四君子膏——适合脾虚的人,表现是腹胀、腹泻或大便稀、面色萎黄、容易累、齿痕舌、肿眼泡、每天下午会小腿浮肿。
如果有2-3项符合你,就说明脾虚。
2、四物膏——适合血虚引起的贫血、经少、痛经、闭经3、八珍膏——八珍膏是四君子膏和四物膏合在一起后按照新的配比,再加入红枣和生姜作为药引子熬得膏,气血同补,适合气血不足的人。
4、蒲公英膏——适合湿热体质。
心烦易怒,前胸和后背爱长痘痘,大便沾马桶,有脚气的人比较多是湿热体质5、快便膏——老便秘的救星6、龟鹿二仙膏——阴阳同步,尤其补肾7、秋梨膏——生津止咳,咽喉炎的人,还有靠嗓子吃饭的人适合8、阿胶糕——这个不用说了,超级好吃,露珠的拿手好戏,一次包你学会,出去尽情显摆吧四君子膏用料是:党参84克、甘草32克、白术63克、茯苓63克、蜂蜜50克、麦芽糖250克1、浸泡(图2)。
所有药材在砂锅中加水2000克浸泡8-10小时2、煎煮(图3-图6)。
将第一步中的药材和浸泡的水一起,大火烧开改文火慢炖1.5小时,滗出药汁备用;砂锅中再加入1000克水,大火烧开改文火慢炖1小时,滗出药汁备用;砂锅中第三次加入800克水,大火烧开后改文火慢炖半小时,滗出药汁备用;药渣倒掉不要。
3、浓缩(图7-图8)。
把上面三次的药汁合并,大火烧开后中火收汁浓缩,浓缩的过程要不断搅拌防止糊锅,同时撇掉表面的浮沫。
然后垫上3层纱布或者120目的筛网过滤,得到清膏。
我称了一下是232克,相当于一袋百利包牛奶的大小。
4、收膏(图9-图11)。
收膏用到了麦芽糖和蜂蜜。
将250克麦芽糖兑入清膏中搅拌均匀,继续蒸发多余的水分,直到“滴水成珠”的程度。
关掉火,再一次撇掉表面的浮沫,这时四君子膏已经初见雏形,待温度不那么烫时,兑入蜂蜜拌匀,就算是做好啦!麦芽糖和蜂蜜具有缓中、补血、生津、润燥的功效。
用它们来收膏可以让药效稳定、缓慢地释放出来,利于吸收;同时改善口感;蜂蜜还具有杀菌的作用,利于膏滋的保存。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前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主要起草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主要起草人:忻玮,徐陆周,常海沧。
本规范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引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的膏方养生的处方配伍、制作加工和服用等各环节的规范性文件。
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开展膏方服务的机构、从业中医师、生产加工人员,以及服用膏方的人群提供指导,使膏方养生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使之能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
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9年4月,《膏方》初稿完成并提请邓铁涛、余瀛鳌、颜德馨等著名中医专家审定。
2009年5月,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召开《规范》编撰论证会,同时对编写内容进行了分工并提出具体要求。
《规范》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领域权威专家编写。
每一具体技术规范以权威专家为核心形成编写团队,并广泛听取相关学科专家意见,集体讨论后确定。
2009年8月,召开《规范》编撰截稿会议。
中医膏方养生ppt课件

状态的免疫系统有调整作用,能增 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和杀菌能力。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可扩张血管, 降低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 对机体和细胞代谢的影响:可使细 胞的生理过程增强,对蛋白质代谢
有促进作用。
13
.
茯苓 味甘、淡,性平;能健脾补中、养心安神、利水渗湿。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具有促进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作用。 具有抗肿瘤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少。
这些又往往是阴虚质人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禀赋,真正了解自己的 体质情况才是保持健康的基础。
6
.
中医体质学辨证论治提供的是纯个体化 的诊疗,中医养生同样遵循因人、因时 制宜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
知道自己的体质类型,进行健康调养, 才能有的放矢,起到改善体质、养生保 健之作用。
膏方服用剂量要根据病情或患者的身体情况及药物性质 决定,与患者消化功能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服膏 方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如成人每日先服一汤匙, 约10—15克,如果消化功能正常,1周后改为1天服两次, 即早晨起床后与晚上睡前1小时各空腹服用1次。
31
.
膏方禁忌
在服用膏方期间,如因误食所忌饮食,常能使膏方的疗 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如服含有人参、黄芪等补气 的膏方时,应忌食生萝卜,因萝卜是破气消导之品。
服膏方时一般不宜用茶叶水冲饮,因茶叶能解药性而影 响疗效。
失眠多梦的中医养生膏方熏蒸推荐

失眠多梦的中医养生膏方熏蒸推荐失眠多梦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不小的困扰。
在中医养生领域,有很多传统的膏方熏蒸推荐可以帮助缓解失眠多梦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中医养生膏方熏蒸推荐,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健康的睡眠。
1. 熏蒸推荐方一:黄精党参膏黄精党参膏是一个有效的中草药组合,可以帮助缓解失眠多梦的问题。
它由黄精、党参、茯苓等草药组成,具有滋补补肾的作用。
其中,黄精可以养血安神,党参可以补充精气神,茯苓可以消除湿气。
将黄精党参膏放入热水中蒸馏出草药的香气,然后躺在被子下面进行熏蒸,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2. 熏蒸推荐方二:安神补脑膏安神补脑膏是另一种有效的中医养生膏方熏蒸推荐,适用于失眠多梦的人群。
它由延胡索、地龙、茯苓等草药组成,具有平肝安神、补脑益智的作用。
将安神补脑膏熏蒸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然后进行蒸汽吸入,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多梦的问题。
3. 熏蒸推荐方三:东方明珠膏东方明珠膏是一种经典的中医养生膏方熏蒸推荐,适用于失眠多梦的人群。
它由五味子、迷迭香、百合等草药组成,具有补益心脾、宁神安眠的作用。
将东方明珠膏放入熏蒸器中进行熏蒸,可以帮助平复情绪、减轻焦虑,达到改善睡眠的效果。
4. 熏蒸推荐方四:安宫牛黄膏安宫牛黄膏是一种经典的中医养生膏方熏蒸推荐,对于失眠多梦的人群同样有效。
它由天麻、石菖蒲、牛黄等草药组成,具有清热安神、益智健脑的作用。
将安宫牛黄膏放入熏蒸器中进行熏蒸,可以改善失眠多梦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虽然以上的中医养生膏方熏蒸推荐可以缓解失眠多梦的问题,但是在使用之前仍然需要谨慎。
首先,需要确保自身无对草药过敏的情况;其次,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熏蒸,以免影响日常生活。
此外,建议在咨询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膏方熏蒸,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总之,失眠多梦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中医养生膏方熏蒸是一种有效的缓解方法。
黄精党参膏、安神补脑膏、东方明珠膏和安宫牛黄膏都是中医养生膏方熏蒸推荐,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多梦的问题。
中医养生知识:如何进行中医膏方使用

中医养生知识:如何进行中医膏方使用中医膏方是中药的一种,它们是由多种中药药材研制而成的,具有多种功效,如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痒祛湿等。
通过外敷或内服使用,能够有效缓解疾病症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但是,中医膏方的使用方法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否则就会影响疗效。
一、中医膏方的分类中医膏方按照使用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内服膏方,一类是外用膏方。
内服膏方是指将中药膏方煮制成糊状,加入一定量的糖、蜜等调味品,口服后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外用膏方是指将中药膏方涂于患处,通过皮肤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中医膏方的使用方法1、内服膏方内服膏方需要按照剂量使用,不能随意增减剂量。
通常情况下,成人使用内服膏方每次剂量为10-20克,每日3次,儿童剂量则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确定。
在服用内服膏方的时候,需要用清水将膏方煎开后,冷却至适宜的饮用温度,再饮用该药物。
注意,内服膏方需要在饭后2小时服用,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2、外用膏方外用膏方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湿润敷贴法,另一种是热敷法。
湿润敷贴法是指将膏方涂于患处后,用纱布将患处包裹起来,以防止药物挥发。
热敷法则是在膏方敷贴之后,用温水热敷患处,增加药物渗透速度。
在使用外用膏方时,需要坚持每天2-3次,连续使用7-10天。
三、中医膏方使用的注意事项1、用药前应该保证身体清洁,患处清洗干净,以提高药物吸收率。
2、使用中医膏方需要贴近医生建议,按照剂量使用,不能自行增减剂量或者频率。
3、在使用外用膏方时,切勿涂抹于进行热敷的患处。
4、患者在使用中医膏方时,应该避免进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大蒜等。
5、内服膏方时不要空腹食用,以免引起胃肠不适。
四、中医膏方的储存方法中医膏方应该储存在阴凉、干燥、密闭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环境。
开封后的膏方应该尽快使用,避免长时间存储。
总之,中医膏方是一种中药治疗方式,能够缓解疾病症状,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但是,在使用中医膏方的时候,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够达到最佳疗效。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II)膏方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II)膏方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膏方的术语和定义、处方、制备和使用的指导原则、药材选配、生产条件、制作方法、质量分级与检测以及服用膏方应注意的问题等。
本《规范》适用于有关部门对于膏方养生服务行业的管理,指导膏方处方专业人员合理开具处方,规范膏方制作加工机构的规模化生产,以及指导个人正确服用膏方等。
个人自行加工膏方的,也可以此作为参照。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 膏方Oral Paste“膏方”是以养生保健为主要目的所服用的中药膏剂,又称“膏滋”。
这类口服膏剂是由资深的中医药学专业人员,根据服用者的体质状况,遵循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思想,选择单味药或多味药合理配伍组方,经过严格的特定工艺加工而成,主要用于滋补强身、抗衰延年、防病调理。
2.2 荤膏 Meat Paste膏方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加入有动物胶(如阿胶、龟板胶等)或动物药(如胎盘、鹿鞭等),称为“荤膏”。
2.3 素膏 Vegetarian Paste膏方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加入动物胶(如阿胶、龟板胶等)或动物药(如胎盘、鹿鞭等),称为“素膏”。
2.4 蜜膏 Sugary Paste膏方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加入有糖类(如蜂蜜、冰糖、白糖、红糖、饴糖等),称为“蜜膏”。
2.5 清膏 Sugarless Paste膏方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加入糖类(如蜂蜜、冰糖、白糖、红糖、饴糖等),称为“清膏”。
2.6 饮片 Ordinary Herbs指膏方处方中的常规药物,是膏方药材组成的主体部分。
2.7 细料 Valued Herbs是膏方处方中较为贵重药物的统称,是体现补益虚损的重要部分。
2.8 药胶 Medical Gelatin是常规膏方中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等的统称,有补益虚损,助于膏滋固定成形的作用。
2.9 熬糖 Process Sugar in Advance是糖类在用于膏方制作前的预加工方法。
膏方养生原理

膏方养生原理
膏方养生原理是中医养生的一种方法,通过选择和搭配中草药以及其他天然成分,制成膏剂或糕点等形式,通过食用来达到调理身体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膏方养生原理基于中医理论,包括“伤风感冒论”、“湿热积聚论”和“气血不足论”等。
根据不同的体质和健康问题,选择适合的中草药材料和配方,制作成膏剂或糕点供人食用。
膏方养生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滋补强身:膏方中的中草药和天然成分富含丰富的营养物
质和活性成分,能够滋补身体,增强体质,改善免疫力和抵抗力。
2.调节气血:中草药具有不同的功效,某些中草药可以活血
化瘀、调理血液循环,达到平衡和调节气血的效果。
在膏方中加入这些草药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和平衡。
3.疏导湿热:湿热是中医中常见的身体不适因素,可以导致
消化不良、疲劳、暗疮等问题。
膏方中加入一些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中草药,可以帮助疏通湿热,调理体内湿气。
4.调整脾胃功能:膏方中的食材一般具有温补脾胃、助消化
的作用,有助于提升脾胃的功能和补充体能。
5.强化气机:膏方中的某些草药可以增强体内气机的运行,
调节人体的阳气和阴气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膏方养生原理并非一种通用的方法,配方的选
择和用量应该根据个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具体的需求来确定。
国家级名中医王坤根:养生在食,食膏方而补四季

2022.0223祝您健康名人与养生国家级名中医王坤根:养生在食,食膏方而补四季◎ 赵非一王坤根,国家级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脾胃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曾任浙江省中医院院长以及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省名中医研究院副院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省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业医四十余载,以诊治老年病,包括消化、心血管、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养生保健等见长,尤善膏方调理养生。
2022.0224祝您健康名人与养生王老虽然已经不做院长,但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如今仍旧活跃于教学、临床和科研的一线,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带教进修生。
所以采访匆匆忙忙,我们和王老只是简单聊了一下,更多是从他的学生口中,得知了王老的一些情况。
第一次和王老见面的人,肯定都猜不出他的年纪。
只因王老仿佛任何时候都是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步履健劲、他的学生甚至告诉我们,有时候跟着王老查房、走路,总要一路小跑才能跟上,王老的体力丝毫不输年轻人。
而当我们问及王老的养生之道,老人家笑笑说:“中医养生讲究整体观、均衡观,现在我养生,靠的就是神体一致、劳逸结合、饮食均衡。
”作为脾胃科的大夫,王老最注重顾护脾胃,尤其是“吃”这件事,王老非常看重。
王老的学生告诉我们,平时有电视台、报社来采访王老,他最爱说的四个字就是:膳食均衡。
他解释说,《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中提出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即膳食要荤素搭配、果蔬相参。
对现代流行的素食主义,王老坦言,他其实不主张刻意去做素食者,而是觉得顺其自然更好。
他解释说,现在很多老人为了抵御三高,就仿佛和荤菜做了“冤家”能不吃就不吃,最好顿顿吃素,殊不知,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看,其实也并不提倡将素食主义进行到底。
“临床上,许多骨质疏松和骨折的老年人其实还是由于钙离子大量流失。
而更令人堪虞的是,甚至许多人还存在仅靠晒太阳就能补充人体所需钙质的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应四季气候变化
常用养生方法
情志养生 生活起居养生 运动养生 房事养生 食疗养生 推拿养生 针灸养生 药物养生 外治养生
药物养生
冬令进补 “冬令进补,来年打虎” 膏方
膏方含义
膏方:在中医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的理论指 导下,根据人体脏腑阴阳气血虚实之变化, 综合考虑个体体质特征,组成配伍严谨的方 剂,经过严格的加工工艺,制成可存放较长 时间的膏滋药
➢ 顺应气候——“秋冻” ✓ 初秋时节,暑热未尽,阳气尚未潜入于内,适应
气候变化能力强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冬日养阴重在养肾: ➢ 肾属水,与冬相应,主封藏 ➢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以使志藏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 多食苦、辛:化生津液,润燥益肾以藏精 ➢ 顺应气候——“冬藏” ✓ “冬不藏精,春必温病” ✓ 不要过汗、过劳
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 多食甘而少食酸:春天肝旺,多食酸易肝火旺, 损伤脾胃(木克土)
➢ 顺应气候——“春捂” ✓ 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 ✓ 机体代谢功能较弱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夏日养阳重在养心: ➢ 心属火,与夏相应,主藏神 ➢ 重视心神的调养,调息静心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中医养生
指导思想——治未病
《黄帝内经》养生原则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保养生:根据自然界四季气候的变化 规律制定相应的养生方法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四时养生: 掌握四季变化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 春季养生:养生——夜卧早起。早起床,晨练
保养精、气、神
人生之本——精 先天之精 肾(遗传) 后天之精 脾
保养精、气、神
万物之本—— 气
先天精气(肾) 水谷精气(脾) 自然界清气(肺)
保养精、气、神
死生之本—— 神
广义:生命活力
狭义:精神活动 (意识、思维、情感等)
保养精、气、神
人之三宝—— 精、气、神
神由精气所生 神能调节精气活动
➢ 多食酸、咸而少食苦:夏季心火旺,多食苦易心 火刑金,损伤肺气
➢ 热盛于外,阴潜于内 ✓ 贪凉饮冷,损伤脾阳,出现吐泻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秋日养阴重在养肺: ➢ 肺属金,与秋相应,司呼吸而主清肃 ➢ 保持神志安宁,注意收敛神气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 多食酸而少食辛:秋天宜收不宜散,燥易伤津, 多食滋阴润肺之品,应“补而不腻,补而不滞”
✓ 燥是秋季的主气 ✓ 燥邪易伤肺津,可食生梨、银耳以润肺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 冬季养生:养藏——早卧晚起。避开清晨、黎明 的寒气,保暖驱寒
✓ 不损伤阳气为原则 ✓ 多食鱼类、肉类等高热量食品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日养阳重在养肝: ➢ 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 ➢ 调畅情志为首要: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使肝
代表补品:人参
气虚
人参 选用
西洋参:用于气阴虚之高血压、糖尿病、冠 心病、慢性肝炎、更年期综合征
野山参:用于气虚严重者
红参:用于气虚偏寒者
白参:用于单纯气虚者
血虚
临床表现:相似于现代医学的贫血症,指 经常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失眠、 多梦、月经过多等症状
血虚
代表补品:阿胶、当归等。阿胶又叫“驴皮 胶”,被称为“补血圣药”,性味甘平,具 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等功能
中医养生及膏方
人类祈望
健康长寿
《尚书.洪范》中提出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 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其中3点与健康长寿有关
人类寿数
?
《素问.上古天真论》:“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 百岁乃去。”《左传》说:“上寿百二十年, 中寿百岁, 下寿八 十。”人的天年应该是两个六十年运气周期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重视阳气的固秘(抵抗力)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 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避免外邪致病
《素问.上古天真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 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 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膏方六大特点
注重整体,全面调理:膏方是有经验的中医 师通过对患者详细询问、诊察,将望、闻、 问、切四诊合参,综合既往病史和身体现 状,辨证论治而成,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调 理的用药特色
膏方六大特点
辨病施治,针对性强:中医师根据患者的体 质和病情,通过辨证,确立用药思路,开出 能够充分考虑每一位患者个体特征的膏方, 因此,更适合患者的体质、病情特点,针对 性强
血虚
新阿胶偏热性,建议可将刚买来的优质新阿胶, 放置于家中阴凉处,等3、5年后,变成陈阿胶, 再自行烊化使用
由于阿胶是胶体,肠胃道不好的人不可随意服 用,否则可能伤胃
阴虚
临床表现:是指营养人体的血液、津液、阴精 皆不足,是血虚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体征表 现为形体消瘦,午时面色潮红、口干少津、手 足心热等
进补时间
从冬至到立春
(12月下旬—2月上旬)
依 据
顺应自然:冬藏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特 点
机体消耗少,吸收好
膏方功能
功能:滋养脏腑,培补正气,祛除病邪、 消除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膏方适应人群
气虚 血虚 阴虚 阳虚
四大虚证
气虚
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疲乏力、气短、倦怠 等,也就是指全身精神不佳,体力不济
阴虚
代表补品:石斛,又名枫斗,性味甘、微寒。有 滋阴清热,养胃生津,明目益精之功效。为清养 之品,清热而不过于寒凉,养阴而不偏于滋腻
阳虚
阳虚:一般是指除了气虚证之外,还有畏 寒、怕风、四肢发凉等症状
阳虚
代表补品:鹿茸 鹿茸的壮阳功能较强,可磨粉或浸酒后服用。 但阴虚内热者应禁忌,否则有可能造成出血、 烦热不安等不良反应
(微汗出),通过锻练激发机体阳气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 夏季养生:养长——夜卧早起。早起床,出户锻 练,使阳气宣发于外
✓ 初夏:暑气不重,是接触阳光的好时机------“日 光浴”
✓ 盛夏:暑气已重,居处凉爽通风------防暑降温, 可食西瓜、绿豆汤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 秋季养生:养收——早卧早起。起床应较春夏 迟,有利于阳气的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