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重点(药学专业)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1夏科氏三联征是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三个症状需此顺序出现)急性胆管炎的典状。
2.痈: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3.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4.骨折: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中断。
5.疖是:由于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炎症常扩展到皮下组织6.膀胱刺激症:是指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也称尿道刺激征。
7.无症状细菌尿:又称隐匿性细菌尿,是一种隐匿性尿路感染,即指患者有真性细菌尿而无任何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
8.糖尿病:由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其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灭菌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煮沸法、火烧法、药物浸泡消毒法、甲醛蒸汽熏蒸法9.黄疸:指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殖,而人体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又分为带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
19.三凹征:患者上呼吸道阻塞,吸气时由于呼吸肌运动而使胸内负压极度增大,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称之为三凹征20.蜂窝织炎:为广泛的皮肤和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感染。
21.郭霍现象:即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初感染和再感染表现出的不同现象。
22.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最后导致尿毒症和肾功能完全丧失,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生化、内分泌等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
23.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24.体格检查: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传统的检查器具来了解机体健康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25.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26.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和持续时间20.高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病理性超过正常水平的疾病状态。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的90%以上。
临床医学概要重点笔记
临床医学概要重点笔记
临床医学概要是一门涵盖医疗、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也是医学学士学位课程中的一部分。
以下是临床医学概要的重点笔记:
1. 疾病诊断
- 诊断过程:确定疾病的原因和类型,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 常见症状:了解常见症状的意义和可能的原因。
- 常见体征:了解常见体征的意义和可能的诊断。
- 辅助检查:根据病史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以确定疾病的诊断。
2. 治疗
- 药物治疗: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根据疾病的性质和手术适应症选择手术治疗。
- 非手术治疗: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症状和非手术治疗适应症选择非手术治疗。
- 康复治疗:提供康复治疗以改善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
3. 疾病预防
- 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如饮食、锻炼、健康生活方式等。
- 疾病检测:应用新方法和技术进行疾病的检测和监测。
- 疾病预测:研究疾病的风险因素和预测模型,以提高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4. 临床医学实践
- 实践课程:让学生掌握临床医学实践技能,包括疾病诊断和治
疗的基本技能。
- 实践教学:采用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临床医学实
践的重要性。
- 实践案例:通过实践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上是临床医学概要的重点笔记,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课程,掌握临床医学概要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广东药学院10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重点部分)考试:1月6日上午,2201考试题型1、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2、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3、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4、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按授课专题归类,除了以下内容外,还需要结合任课教师课堂上要求的重点进行复习。
1、诊断学部份:常见症状(发热的分度、热型、正常体温、发热的原因;水肿的类型与特点;正常呼吸音、呼吸困难的类型、常见原因与特点;疼痛的分析要点;腹膜刺激征;咯血的常见原因;基本体查的方法,生命征及其正常值;病理黄染的突出部位。
(1)发热类型症状:指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和异常感觉。
体征:指医生或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发热、呼吸困难、腹痛、呕血和咯血、水肿、昏迷发热的临床分度(摄氏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正常体温的波动范围: 36 ~ 37(腋下),36.3~37.2(口腔) ,36.5~37.7(肛门)发热的原因: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发热,为主要原因)、非感染性发热(皮肤散热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补充:内分泌与代谢障碍、抗原-抗体反应、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多数患者发热是由致热原所致。
热型定义: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形成体温曲线。
体温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2)水肿的类型与特点按部位分:全身性水肿有(特点: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弥漫性分布):1)心源性水肿(病因:右心衰竭;特点:身体下垂部位,站立位脚踝部,按压时,可出现指压痕,手指抬起后,凹陷慢慢平复)2)肾源性水肿(病因:肾炎、肾病;特点:首先出现于颜面或眼睑,然后遍及全身)3)肝源性水肿(病因:肝硬化失代偿期;特点:腹水)4)营养不良性(病因:营养不良-长期低蛋白饮食;特点:下垂部位→全身)5)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①粘液性水肿:(病因:甲状腺功能低下,特点:非凹陷性水肿,以口唇、眼睑及下肢径前为明显)②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特点:眼睑、踝部以及手部轻度水肿,可伴乳房胀痛及盆腔沉重感)③药物性水肿④特发性水肿(病因:未明,被认为是内分泌功能失调与直立体位的反应异常,特点:身体下垂部分)⑤其他(妊娠中毒症、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局部性水肿(特点:液体积聚在身体某一局部组织):炎症性、静脉阻塞性、局部静脉炎、肢体血栓、丝虫病。
大学临床医学概论重点
1.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它是医生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的根据,也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3.体征:是医生能够检查到的客观改变,有些症状本身也可以是体征。
4.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在39~40度以上的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
5.弛张热:又称为败血症,体温常在39度以上,波动范围大,24小时内超过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6.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动度大,甚至张口呼吸、鼻翼煽动、端坐呼吸、紫绀,往往伴有呼吸节律、频率或者呼吸深度的改变。
7.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可分为全身性水肿与局部性水肿。
8.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所引起,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和昏睡,严重的意识障碍为昏迷。
9.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地中断或完全丧失。
10.肺炎: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11.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传染病。
12.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13.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
14.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得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5.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你临床综合征。
16.心肌梗死: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减少或中断,是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
17.猝死:18.贫血:指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健康参考知道的下限,其中血红蛋白浓度最为重要。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总结(全)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范围第一篇诊断一常见症状(一)发热1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而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水平成人正常体温:36-37℃,正常情况下24h内体温波动<1℃2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①外源性致热源: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炎性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②内源性致热源:白细胞致热源(2)非致热源性发热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②产热过多:甲亢③散热减少:大面积皮肤病(银屑病)3病因(1)感染性发热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2)非感染性发热①无菌坏死组织吸收(大手术)②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③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甲亢④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脑出血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夏季低热4临床表现:发热分度:低热37.3℃-38℃中等 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1℃(1)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区(2)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是指将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体温记录在体温单上,体温曲线的特点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1℃(大叶性肺炎)弛张热:败血症热, T>39℃ 24小时内体温波动>2℃ (败血症)间歇热:体温骤升后持续数小时,而后骤降至无热期,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见于结核病回归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天,而后骤至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性出现,见于霍奇金病波状热:体温逐渐升至39℃,数天后逐渐降至正常,反复数个周期,见于布氏杆菌病毒(二)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指患者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用力甚至鼻翼煽动,张口耸肩,辅助呼吸肌与呼吸运动,可伴有发绀,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异常。
病因(1)呼吸系统疾病①气管、支气管疾病:气道堵塞(支气管哮喘)②肺脏疾病:肺淤血、肺不张、肺水肿③胸廓、胸膜疾病:气胸,胸腔积液④神经-肌肉疾病:呼吸肌麻痹⑤膈肌运动障碍:腹水(2)循环系统疾病:心力衰竭(3)急性中毒:①代谢性酸中毒②急性药物中毒(吗啡、巴比妥)③急性毒物中毒(4)血液系统疾病重度贫血、大出血休克(5)神经精神因素:①颅脑疾患(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②癔病临床表现(1)肺源性呼吸困难(呼吸系统)a.吸气性呼吸困难具体表现①吸气困难②三凹征: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吸气时明显凹陷,伴干咳喉鸣b.呼气性呼吸困难具体表现①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双肺哮鸣音 C.混合性呼吸困难具体表现①吸气呼气均困难,多伴有呼吸浅速及病理性呼吸音(2)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①劳力性呼吸困难:干体力活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可缓解②端坐困难:平卧时加重,坐位时减轻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④急性肺水肿,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3)中毒性呼吸困难(4)伴随症状①发热②哮鸣音③意识障碍④胸痛⑤咳嗽、咳痰(三)咯血咯血: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由口腔排除的表现。
药学概论重点(最终版)
第一章绪论1.药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事件:1)第一阶段(远古时代到19世纪)利用天然资源,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开发出各种剂型以方便患者用药,对于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有深入研究,代表药物——吗啡,这是现代药学的珍上里程碑。
2)第二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五十年代)大量化学药物被合成应用于疾病治疗。
代表药物——青霉素、磺胺类药(人工合成)。
3)第三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生物化学有巨大进展,对激素和各种维生素的分离和鉴定,反应停事件(1962年),代表药物——激素、维生素、受体拮抗剂、酶抑制剂,是药物发展史第二次飞跃的标志。
4)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生物技术药物时代,代表药物——人胰岛素、人生长素、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白介素2.新药的研发要经历哪几个阶段(简答)新药研发包括五个阶段:①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②药物临床前研究、③药物临床研究、④药品的申报与审批、⑤新药检测期的管理;3.药学: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第二章生药学1.生药的定义和炮制方法:生药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炮制方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P282.生药的产地加工:产地加工凡在产地对药材进行初步处理如清洗、修整、干燥等,称为产地加工。
产地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有效成分的含量,保证药材的品质,达到医疗用药的目的,并且便于包装、运输和储藏。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产于东北三省。
功效:性温、味甘、微苦。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主产于云南、广西。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山楂: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总结全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总结全临床医学概论是医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医学知识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
本文将对临床医学概论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该学科的基本要点。
一、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是临床医学的基石,涉及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权益保障和医疗行为规范等方面。
医务人员应具备尊重患者的自主权、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保密性的能力,并遵循医疗伦理原则,如以患者为中心、公正和公平、谦虚和谦逊等。
二、医学史与发展了解医学史与发展有助于理解临床医学的演变过程和基本原理。
医学史的研究可追溯到古代文明,通过学习历史案例,可以了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伦理进步。
三、临床诊断与治疗临床诊断与治疗是临床医学的核心内容,包括采集患者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诊断思维等方面。
同时,治疗则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三个层面,医务人员需根据病情和患者特点,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四、医学统计学与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与流行病学研究的是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帮助医务人员预测疾病的趋势和制定控制措施。
学习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有助于增强医务人员的科学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基因与遗传学基因与遗传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新兴学科,涉及疾病的遗传风险、基因检测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
医务人员需了解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应用,并能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六、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质量与安全是临床医学的关键问题,包括医疗事故的预防、医疗风险管理和医疗质量评估等方面。
医务人员需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与满意度。
七、临床药学与药物治疗临床药学与药物治疗是医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药物的合理应用、剂量计算和不良反应的监测等方面。
医务人员需具备药物知识,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与有效性。
总结:本文对临床医学概论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医学史与发展、临床诊断与治疗、医学统计学与流行病学、基因与遗传学、医疗质量与安全以及临床药学与药物治疗等方面。
临床医学概论--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药学专科复习资料
临床医学概论4套历届考试真题临床医学概论试题一、填空题1、根据“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健康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良好、道德良好。
2、发热的临床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期上升期、高热期、下降期。
3、叩诊可分为直接叩诊、间接叩诊两种,主要用于判断脏器的边界、官腔是否改变、有无实变、有无积液等情况。
4、血清脂质的检测除作为脂质代谢紊乱及有关疾病的诊断外,还可用于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的协助诊断,检测主要项目包括总胆固醇测定、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5、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按其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分为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6、正常人空腹血糖≤7.7 m mol/L 和餐后血糖< 11.1 m mol/L。
7、脑卒中患者常出现“三偏”指偏直、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8、泌尿系结石又称尿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
9、消化性溃疡症状的主要特点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
10、由于病因有异,抽搐的临床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一般分为全身性抽搐和局限性抽搐。
11、尽管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之间可以组成很多种流感病毒血清型,但是可造成人感染的猪流感病毒血清型主要有 H1N1 、 H1N2 、 H3N2 。
12、引起恶心、呕吐的病因很多,按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以下几类胃肠源性呕吐反射性呕吐中枢性呕吐、神经性呕吐13、血清脂质检测主要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
14、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 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15、叶酸、维生素B12 缺乏或某些药物影响核苷酸代谢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造成的贫血称巨幼细胞贫血(MA) 。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全身性水肿? (C )A、心源性水肿B、肝源性水肿C、血栓阻塞下肢静脉导致水肿D、肾源性水肿2.目前我国最常见的肝炎病毒 (B )A 、HAVB 、HBVC 、HCVD 、HDV3. 人体维生素D 的主要来源是( A )A、皮肤合成的内源性维生素DB、蛋黄中的维生素DC、猪肝中的维生素DD、牛奶中的维生素D4. 下列哪项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主要表现(B )A、发热B、剧烈胸痛C、心律失常D、水肿5.以下那项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 B )A、健康教育B、饮食治疗C、体育锻炼D、自我监测6.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 D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利尿剂C、细胞毒药D、糖皮质激素7.异位妊娠最常发的部位是( A )A、输卵管B、卵巢C、腹腔D、宫颈8.急性扁桃体炎全身并发症( C )A、扁桃体周围脓肿B、急性中耳炎C、急性关节炎D、咽白喉9.沙眼主要是哪个组织的病变(A )A、结膜B、眼睑皮肤C、晶状体D、玻璃体10.伤寒的典型热型是 (B )A、弛张热B、稽留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1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时间最长不超过:(A)A、24小时B、12小时C、8 小时D、6 小时E、3 小时12、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最主要的特点是:(D)A、呼吸不规则B、发绀明显C、呼吸深而慢D、出现“三凹征”E、以上都不是13、引起咯血最常见的病因是(E)A、慢性支气管炎B、肺脓肿C、肺炎D、肺癌E、肺结核4、糖尿病慢性特异性并发症是:(A )A、大血管并发症B、微血管病变C、急性代谢紊乱D、感染性并发症E、酮症酸中毒。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1、发热: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而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水平,称发热2、呼吸困难:指患者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用力,甚至鼻翼煽动、张口耸肩,辅助呼吸机参与呼吸运动,可伴有发绀,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
3、咯血:指喉及喉部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由口腔排出的表现。
4、呕血:指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由口腔呕出,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临床表现5、意识障碍:因颅脑疾病或严重全身性疾病损伤大脑皮层及皮质下脑干网状系统,导致这种应答能力减退或消失,称意识障碍6、体格检查:指医生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诊断工具,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的诊断方法7、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分型:单纯型和喘息型8、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9、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出现缺O2,伴或不伴CO2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0、肺炎球菌肺炎:由肺炎球菌引起,是院外感染的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以往常作为大叶性肺炎的典型,为肺叶或肺段的急性炎症实变。
11、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心血量基本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排血量降低,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征12、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13、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免疫介导的,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好发于儿童青年。
14、尿路感染:指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尿路炎症,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15、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素合成而发生的贫血16、三凹征:由于吸气肌张力过高,胸腔负压增大而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吸气时明显凹陷,称为三凹征17、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症18、伤寒的再燃:当伤寒患者进入缓解期,体温波动下降,但尚未达到正常时,热度又再次升高,持续5-7天后退热,常无固定症状19、急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可以由细菌、化学、物理损伤等因素引起。
医学临床药学知识点
医学临床药学知识点在医学临床领域中,药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和使用等多个方面。
医学临床药学知识点是医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医学临床药学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药理学基础知识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及其机理的学科,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
医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药理学知识,包括药物的途径、作用机制、副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等内容。
二、药物分类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和临床用途等不同特点,药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等。
医学生需要了解各类药物的特点和适应症,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正确使用药物。
三、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药物剂型是药物制剂的物理形态,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而给药途径则是药物进入体内的途径,如口服、注射、局部外用等。
医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的特点,以及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
四、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中毒反应、药物依赖等。
此外,不同药物之间也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毒性。
医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五、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指在医疗实践中,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医学生需要掌握合理用药的原则和方法,做到科学用药,避免药物滥用和不当使用。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到医学临床药学知识点包括药理学基础知识、药物分类、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合理用药等内容。
医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重视这些知识点,提高药学水平,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国药科大学临床医学概论最全吐血整理
5.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根据组织起源分类)
良性肿瘤
一般称为××瘤
脂肪瘤
癌:上皮组织肿瘤
鳞状细胞癌
恶性肿瘤 肉瘤:间叶组织肿瘤
纤维肉瘤
母细胞瘤:幼稚组织肿瘤
神经母细胞瘤
恶性××瘤:不宜用上述
恶性黑色素瘤
习惯用法:白血病
霍奇金淋巴瘤
交界性肿瘤 良恶性难分辨的肿瘤
一般原则:部位(器官)和/或组织(细胞)的名称+肿瘤学分类
2.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常见类型 发病机理:1.生化代谢障碍 多巴胺假说 (多巴胺能活性过度) 五羟色胺(5-HT)传递障碍假说 (5-HT 能活性降低)
2.高级神经活动症理生理学假说 3.免疫学假说 4.心理学发病机理
5.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平衡学说 常见类型:一、偏执型:又称妄想型 二、单纯型:青少年,以精神活动逐渐减退为主要表现。行为孤僻,懒散,被动。 三、青春型:青春期,精神活动活跃且杂乱多变为主。 四、紧张型:青春期、中年,以紧张性木僵或紧张性兴奋为主要表现。
2)肝癌 肝癌的大体分型 块状型、结节型、弥漫型、小肝癌型 组织学分型 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混合型 肝癌的症状 肝痛、乏力、纳差、消瘦是最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1.肝区疼痛 2.消化道症状:胃纳减退、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 3.全身表现:乏力、消瘦、全身衰弱。发热一般为低热。 4.转移灶症状 5.伴癌综合症 肝癌的体征 1.肝肿大(进行性)2.脾肿大 3.腹腔积液 4.黄疸 5.肝区血管杂音 6.肝区磨擦音 7.转移灶相应体征 从外科临床需要出发可将临床表现归纳为下列类型 1.早期肝癌 2.典型的临床型肝癌 3.急腹症型 4.寒热型 5.黄疸型
(完整版)临床医学概论重点(药学专业)
(完整版)临床医学概论重点(药学专业)诊断学常见症状:发热、呼吸困难、咯血、呕血、腹痛、水肿、昏迷。
发热正常体温:36~37℃1.发热: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2.热型:(1)稽留热:39~40℃,24h波动<1℃,持续数日、数周。
大叶性肺炎,伤寒。
(2)弛张热:>39℃,24h波动>2℃(但高于正常体温)。
败血症,化脓性感染。
(3)间歇热:高热和无热反复交替。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波状热:渐渐升39℃,渐渐降至正常热,如此反复。
布鲁杆菌病。
3.发热病因:(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
(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内脏梗死、组织坏死。
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
内分泌代谢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产热多。
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输出量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出血。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低热。
呼吸困难1.类型、特点、病因:肺源性呼吸困难:(1)吸气性:吸气时间长,三凹征。
上气道阻塞(2)呼气性:呼气时间长,哮鸣音。
下呼吸道阻塞,肺泡弹性减弱(3)混合性:呼吸音异常,病理性呼吸音。
换气功能障碍。
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不全影响最大):(1)劳力性呼吸困难:活动时出现加重休息减弱。
心功能不全早期。
(2)端坐呼吸:仰卧时发生或加剧坐位时减轻。
心衰。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发作,被迫坐起,咳嗽,喀粉红色泡沫痰,喘息、奔马律、肺部湿罗音。
急性左心衰。
中毒性呼吸困难:深大呼吸。
酸中毒。
呼吸加快。
急性感染、急性传染病。
呼吸缓慢、变浅、节律异常。
镇静类药物中毒。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神经)呼吸浅慢,节律改变。
中枢直接受压力感受器刺激(精神)呼吸浅快,伴随手足抽搐。
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
血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加速,心率加快。
重度贫血,红细胞携氧量减少。
咯血1.常见病因:支气管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炎结核。
临床医学概论题库 药学
临床医学概论题库药学
临床医学概论题库涵盖了广泛的医学知识,包括药学。
药学是研究药物的成分、性质、作用机制、应用和制备等方面的学科。
在临床医学概论中药学的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分类:了解药物的分类和特点,如抗生素、抗病毒药、抗肿瘤药、心血管药等。
2. 药物作用机制:掌握药物的作用原理和作用机制,如药物如何与靶点结合、如何影响细胞信号通路等。
3. 药物不良反应:了解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肝毒性、肾毒性等,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
4. 药物相互作用:掌握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以及如何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后果。
5. 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了解不同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如口服给药、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以及各种剂型的优缺点。
在临床医学概论题库中,药学相关的题目可能涉及到以上几个方
面的知识。
为了更好地应对药学相关的考试题目,建议在复习过程中多关注药物分类、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相互作用以及剂型和给药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
1.临床医学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包括临床医学的定义、临床医学的特征、临床医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临床医学的学科划分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历程等。
2.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涉及临床医学的伦理原则、临床医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临床医学的实践方法和基本原则等。
3.临床医学的相关学科: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精神科学、口腔医学、眼科学、麻醉学等。
对每个学科的基本知识、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4.临床医学的诊断与治疗:包括临床医学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手段,以及基本的治疗方法和原则,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5.临床医学的常见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疾病等,对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6.临床医学中的专科知识:包括临床药学、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等专科知识,对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进行详细介绍,以及基于临床情况的合理用药原则等。
7.临床医学的病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临床病例,综合运用各种临床学科的知识,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培养临床医学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
8.临床医学的疑难病例:介绍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需要采用特殊技术或特殊治疗方法的疾病,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以上是临床医学概论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药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好基础,提高临床技能和判断能力。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一、临床医学概述1.临床医学的定义和特点2.临床医学的历史发展3.临床医学的分类和分支学科二、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1.医学伦理的概述2.医学职业道德的重要性3.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关系4.医学伦理决策模型5.医学伦理问题中的常见伦理原则和价值观三、临床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的概述2.临床研究的种类和设计3.临床试验的概述4.临床观察研究的概述5.临床研究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四、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1.病史采集的目的和方法2.病史采集的内容和技巧3.体格检查的目的和方法4.体格检查的常用方法和技巧五、疾病诊断1.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2.临床诊断的逻辑思维过程3.临床诊断的技巧和方法4.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六、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1.医学统计学的概述2.常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3.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4.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和应用七、临床医学常用的检查与治疗技术1.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技术2.化验结果的解读和诊断意义3.影像学检查技术和常见影像学表现4.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技术八、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1.疾病预防的概念和分类2.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3.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和预防接种4.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和内容九、医疗质量与病例管理1.医疗质量的基本概念和标准2.医疗质量管控的方法和措施3.病例管理的重要性和流程4.病例管理中的质量评估和改进以上是临床医学概论的复习提纲,主要包括临床医学的概述、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临床研究方法、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疾病诊断、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常用的检查与治疗技术、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医疗质量与病例管理等内容。
通过复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梳理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临床医学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学常见症状:发热、呼吸困难、咯血、呕血、腹痛、水肿、昏迷。
发热正常体温:36~37℃1.发热: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2.热型:(1)稽留热:39~40℃,24h波动<1℃,持续数日、数周。
大叶性肺炎,伤寒。
(2)弛张热:>39℃,24h波动>2℃(但高于正常体温)。
败血症,化脓性感染。
(3)间歇热:高热和无热反复交替。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波状热:渐渐升39℃,渐渐降至正常热,如此反复。
布鲁杆菌病。
3.发热病因:(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
(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内脏梗死、组织坏死。
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
内分泌代谢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产热多。
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输出量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出血。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低热。
呼吸困难1.类型、特点、病因:肺源性呼吸困难:(1)吸气性:吸气时间长,三凹征。
上气道阻塞(2)呼气性:呼气时间长,哮鸣音。
下呼吸道阻塞,肺泡弹性减弱(3)混合性:呼吸音异常,病理性呼吸音。
换气功能障碍。
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不全影响最大):(1)劳力性呼吸困难:活动时出现加重休息减弱。
心功能不全早期。
(2)端坐呼吸:仰卧时发生或加剧坐位时减轻。
心衰。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发作,被迫坐起,咳嗽,喀粉红色泡沫痰,喘息、奔马律、肺部湿罗音。
急性左心衰。
中毒性呼吸困难:深大呼吸。
酸中毒。
呼吸加快。
急性感染、急性传染病。
呼吸缓慢、变浅、节律异常。
镇静类药物中毒。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神经)呼吸浅慢,节律改变。
中枢直接受压力感受器刺激(精神)呼吸浅快,伴随手足抽搐。
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
血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加速,心率加快。
重度贫血,红细胞携氧量减少。
咯血1.常见病因:支气管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炎结核。
肺部疾病:肺结核。
心血管疾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左心衰。
(引起肺动脉高压)全身性疾病: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传染病:肺出血性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
腹痛1.类型:急性腹痛、慢性腹痛2.发生机制:内脏性腹痛:疼痛部位不准确,接近中线。
疼痛感模糊,多为不适、痉挛。
伴随恶心。
躯体性腹痛:疼痛部位准确,腹部一侧。
程度剧烈持续。
随体位咳嗽变化加重。
牵涉痛:疼痛部位准确,肌紧张,感觉过敏。
(阑尾炎)3临床表现:(1)部位(2)性质、程度:突发、刀割样、灼痛。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3)诱发因素:油腻进食,胆囊炎、胆结石。
酗酒、暴饮暴食,急性胰腺炎。
(4)发作时间、体位:餐后,胆胰疾病;周期饥饿痛,胃、十二指肠。
水肿体格检查1.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2.生命征:(1)体温:口测法:36.3~37.2℃,较准确且方便。
腋测法:36~37℃,不交叉感染最常用。
肛测法:36.5~37.6℃,值稳定,神志不清者和婴幼儿者。
3.呼吸:16~18次/min4.脉搏:60~100/min(婴幼儿可达130/min)5.血压: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黄染:主要见于黄疸,常见于弹道阻塞,肝细胞损害或溶血性疾病。
脑血管病1.按病理分类:缺血性卒中: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
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2.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高血压2.心脏病3.糖尿病4.TIA和脑卒中史5.吸烟酗酒、动脉粥样硬化6.高脂血症3.“三偏”: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4.*脑出血患者早期死因:出血—血肿—脑组织受压移位—脑疝形成。
5.缺血性脑血管(卒中)常用检查:头颅CT、MRI;血管造影(DSA、MRA);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每次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超过24小时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常反复发作。
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循环系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易患因素:①不可控制因素:年龄、性别、遗传;②可控制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肥胖;③其他危险因素:嗜酒、职业、缺乏体育锻炼、社会心理因素、高半胱氨酸血症。
2.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①部位:典型的为心前区或胸骨后,常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内侧。
②性质:典型的胸痛为压迫或紧缩性,也可有发闷、焦灼感、心焦感。
③诱因:胸痛常在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作,终止活动往往可自行缓解。
④持续时间:常小于30分钟,一般3~5分钟内消失。
⑤硝酸甘油的缓解作用:舌下含服大多数2~5分钟缓解。
3.临床类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4.心绞痛发作时的治疗:①立即停止活动;②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0.3~0.6mg(首选);③亚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硝酸甘油喷雾剂,救心丸等5.心肌梗死显著症状:剧烈胸痛;全身发热;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休克;心力衰竭心电图特征:①病理性Q波②ST波弓背向上抬高③对称性T波倒置标志物:①肌红蛋白②肌钙蛋白I或T阳性③CK的同功酶CK-MB治疗措施:心肌再灌注6.WHO/ISH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什么?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能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1.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肥胖;膳食影响;吸烟等)。
2.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我国以脑血管意外最为常见。
3.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什么?主要治疗药物?1.降压的目标:①一般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②糖尿病患者及肾病患者降至130/80mmHg以下;③65岁及以上老年人收缩压应降150mmHg以下,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2.药物:①利尿剂:氢氯噻嗪、氯噻酮、呋塞米、阿米洛利等;②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卡维地洛、拉贝洛尔等;③钙通道阻滞剂(CCB):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尼群地平等;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纳普利、雷米普利、赖诺普利等;⑤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伊贝沙坦、坎地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等。
妇产科1.妊娠分期(总共40周280天):早期:妊娠开始~第13周末中期:第14周~第27周末晚期:第28周以后2.早孕反应:头晕、恶心、乏力、嗜睡、晨起呕吐、厌油食、纳差。
(妊娠12周左右消失)3.早期妊娠表现:(1)停经(2)早孕反应:半数妇女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
(3)尿频(4)乳房:乳房体积增大,自觉有胀痛感,乳晕周围出现蒙氏结节。
(5)生殖器:停经6~8周妇科检查,阴道壁子宫颈充血紫蓝色。
黑加征。
4.辅助检查:(1)妊娠试验:临床多用早孕试纸,阳性。
(2)超声检查:B型超声检查、超声多普勒法(3)宫颈粘液检查:宫颈粘液涂片干燥后光镜下,排列成行的椭圆体。
(4)基础体温测定:停经后高温相持续18日不下降。
(5)黄体酮实验:肌注黄体酮20mg,连用3~5日,停药后7日内阴道未出血。
*:唯一能确诊早孕的:B超下见孕囊和胎心搏动。
5.决定分娩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娩出的通道,分骨产道、软产道)、胎儿、精神心理因素。
6.总产程和产程分期:总产程:分娩全过程,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到胎儿胎盘娩出。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有规律的子宫收缩开始到宫口全开。
11~12h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宫口全开到胎儿娩出。
1~2h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
5~15min(不应超出30min)7.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法(5项体征):每分钟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皮肤颜色8.胎心率:120~160/次。
9.盆腔炎高危因素:(1)年龄:15~25岁高发。
(2)性生活:性活跃期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携带性传染病者高发。
(3)下生殖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炎、宫颈炎。
(4)盆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5)性卫生不良习惯: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
(6)邻近器官感染蔓延:阑尾炎、腹膜炎。
(7)盆腔炎再次急性发作。
10.盆腔炎致病病原体:外源性病原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
内源性病原体: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
11.盆腔炎治疗: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1)门诊治疗:患者情况好,口服或肌内注射抗生素。
(2)住院治疗:病情严重,支持疗法加抗生素治疗(静脉滴注)。
手术治疗抗生素无法控制的脓肿。
(3)中药治疗: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药物。
12.功能性子宫出血:排卵型功血、无排卵性功血13.功能性子宫出血病因:(1)全身性因素:不良精神创伤,营养不良。
(2)HPOU轴功能失调(3)子宫和子宫内膜因素(4)医源性因素,如甾体类避孕药。
14.肿瘤1.肿瘤发生的相关因素:外界因素:化学、物理(电离辐射、紫外线)、生物因素(病毒)。
内在因素:遗传、内分泌、免疫、不良生活习惯、饮食营养与癌症2.恶性肿瘤的转移方式:直接转移、淋巴道转移、种植性转移、血道转移3.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肿块、疼痛(刺痛、灼热痛、放射痛)、溃疡、出血、梗阻、转移症状。
2.全身症状:良性和早起恶性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仅有非特异性症状,如贫血、低热、消瘦乏力。
4.恶性肿瘤最主要诊断依据:恶性肿瘤多无包膜,表面血管丰富或表面温度较相应部位高,生长迅速,扩展快,局部紧张而质感硬,浸润生长者边界不清且肿块固定。
5.良性与恶性肿瘤鉴别诊断:良性:大多有包膜。
生长方式为膨胀性,生长慢,无转移。
恶性:大多无包膜。
生长方式为浸润性,生长快,易转移。
6.肿瘤的诊断检查方法:全身检查;局部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窥镜检查;病理学检查7.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预防性手术(癌前病变);根治性手术(ⅠⅡⅢ早);诊断性手术;扩大根治术(乳癌);姑息性切除术;其他手术(2)抗癌药物疗法(化疗)(3)放射疗法(4)内分泌治疗(5)免疫治疗(6)中医中药治疗肺癌1.病因:吸烟(最重要);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与营养;其他2.临床表现: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及发热。
症状及体征与其部位、大小、类型、发展阶段、有无并发症或转移有密切关系。
3.诊断:肺癌的诊断应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等综合考虑。
4.早期肺癌的检查与治疗方法:(1)检查:常规X射线检查、CT检查、病理学诊断。
(2)治疗:早期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
结肠癌2.诊断:早期症状多轻或不明显。
(1)粪便变稀,带血和黏液。
(2)近期内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部不适、腹胀或腹痛。
(3)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4)腹部可扪及肿块。
(5)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减轻、乏力。
乳腺癌1.好发年龄:40~49岁2.好发部位:外上象限(约1/3)3.转移方式:(1)局部转移:皮肤、胸大肌、胸筋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