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复习题2012(完整版)
(完整版)气象学练习题

气象学练习题1、天气明朗时,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小值出此刻【】A.夜晚B.子夜C.日出前后D.正午2、以下哪一种现象的出现可先兆天气晴好?A.雨凇B.平流雾C.辐射雾3、赤道邻近地区没有台风形成,是因为【】D.云【】A.海水温度不够高B.没有热带扰动C.没有地转倾向力D.无风4、向冷气团方向挪动的锋是【】A.冷锋B.暧锋C.准静止锋D.锢囚锋5、天气明朗的午后山区的风多是【】A.从山谷吹向山坡B.从山坡吹向山谷C.没法确立D.静风6、某地地面吹东寒风,则可知【】A.该地东北方有高压B.该地西南方有高压C.该地北方有高压D.该地东方有高压7、风产生的原动力是【】A.气压梯度力B.地转倾向力C.惯性力D.摩擦力8、“清明节气雨纷繁”主要与以下哪个天气系统相关?【】A.暖锋B.锋面气旋C.准静止锋D.气团9、我国绝大多数地域位于大气三圈环流模式中的【】A.东北信风带B.副热带高压带C.西风带D.副极地低压带10、印度季风形成的主要原由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别的季节性变化B.行星热源的散布C.行星风带的季节性位移D.地形11、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集中在()。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12、请列举出 3 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13、我国北方地域秋冬天节雾霾天气屡次发生的原由不包含()。
A.静风天气多B.近地面常出现逆温C.气溶胶粒子多D. 冷空气活动屡次14、对流层大气为什么下热上冷?15、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是(),能量最高的是()。
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16、秋分日,以下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广州B.上海C.北京D.哈尔滨17、秋分日,广州和哈尔滨的昼长关系是()。
A.广州长B.哈尔滨长C.相等D.没法确立18、太阳辐射比地面、大气辐射强的原由是()。
A.太阳温度高B.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C.放射能量的方式D. 太阳的构成1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汲取光谱集中在()。
A.紫外线和可见光B.紫外线和红外线C.可见光和红外线D.可见光20、大气上界水平面太阳辐射强度随太阳高度角的增添而()。
气象学复习题

气象学复习题1、气象、天气、气候的联系?答:气象是大气各种物理、化学状态和现象的统称;天气是以气象要素值和天气现象表征的瞬时或较短时期的天气状况,是指特定时间、地区气象要素综合状况;气候则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状况,包括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通过各种气象的统计量来表示,是天气的综合状况。
2、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联系?答:气象学是关于大气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和过程的科学;天气学是关于天气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天气系统、天气形势和天气现象形成演变规律及分析预报方法;气候学是关于气候形成、分类、变迁的科学。
3、天气、气候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答:(1)干旱,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其结果造成农作物、果树减产,人民、牲畜饮水困难,及工业用水缺乏等灾害。
(2)暴雨使得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排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给农业带来灾害;暴雨甚至会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堤坝决口给人民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热带气旋(台风)造成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等恶劣天气,破坏力很强,给人民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4)冰雹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常砸毁大片农作物、果园,损坏建筑物,威胁人类安全。
(5)雪灾,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讯、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
4、天气、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答:农业生产过程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因素。
而土壤的形成、水热状况和微生物活动等,在很大程度上又受气候条件的制约。
不仅气象灾害给农业造成巨大损失,全球气候变化对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带来巨大的影响。
(1)大气提供了农业生物的重要生存环境和物质、能量基础。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命有机体,其生长发育和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温度、水分、光照、气体成分、气流等气象要素。
气象学复习题

气象学复习题第三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热能1、什么是干洁空气?〔P82〕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
2、什么是一个大气压?〔P86〕气象学把温度为0℃、纬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称为1个大气压,相当于1013.25 hPa。
3、气压随高度的变化与气温和气压条件的关系。
(P87)气压随高度的实际变化与气温和气压条件有关。
从下表3-3可以看出:①在气压相同条件下,气柱温度愈高单位气压高度差愈大,气压垂直梯度愈小,即暖区气压垂直梯度比冷区小;②在相同气温下,气压愈高单位气压高度差愈小,气压垂直梯度愈大。
因此,地面高气压区,气压随海拔上升而很快降低,上空往往出现高空低压。
地面暖区气压常比周围低,而高空气压往往比同高度的邻区高;地面冷区气压常比周围高,而高空气压往往比周围低。
4、什么是“标准大气”?〔P90〕人们根据高空探测数据和理论,规定了一种特性随高度平均分布的大气模式,称为“标准大气”或“参考大气”。
标准大气模式假定空气是干燥的,在86km以下是均匀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为28.9644kg/kmol,且处于静力学平衡和水平成层分布。
5、太阳辐射能由哪些组成?〔P91〕太阳辐射能主要是波长在0.4一0. 76 um的可见光,约占总能量的50%;其次是波长大于0.76 um的红外辐射,约占总辐射能的43%;波长小于0.4 um的紫外辐射约占7%。
6、什么是太阳辐射强度?〔P91〕表示太阳辐射能强弱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
7、什么是太阳常数?〔P91〕×108 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用S0表示〕。
8、为什么天空有时候是蔚蓝色的,有时候又是灰白色的?〔必考〕〔P91-92〕散射和反射作用受云层厚度、水汽含量、大气悬浮微粒粒径和含量的影响很大。
气象学复习题

气象学复习题气象学复习题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科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气象现象无处不在,它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气象现象,我们需要对气象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复习。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复习题来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这些知识。
1. 什么是气象学?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科学。
它涉及大气的组成、结构、运动、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等方面的研究。
气象学通过观测、实验和数学模型来研究和预测天气现象,为人们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的趋势。
2. 大气的组成是什么?大气主要由氮气(78%)和氧气(21%)组成,还包括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水蒸气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它对地球的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3. 大气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大气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层次,大部分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里。
平流层是对流层上方的层次,大气在这里的运动主要是水平的。
中间层是平流层上方的层次,大气在这里的运动主要是垂直的。
热层是最外层的层次,大气在这里的温度逐渐上升。
4. 什么是气压?气压是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它是由大气的重力和分子的撞击引起的。
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为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5. 什么是风?风是大气中空气流动的现象。
它是由于气压差异引起的。
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了风。
风的方向是指风来自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过的距离。
6. 什么是湿度?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度量。
它可以通过相对湿度来表示,即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含量与饱和水蒸气含量之间的比值。
湿度对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高湿度通常会使人感到闷热,而低湿度则会使人感到干燥。
7. 什么是云?云是由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形成的可见物体。
它们通常由水蒸气在上升空气中冷却和凝结而成。
云的形状、高度和颜色可以提供有关天气的重要信息。
常见的云的类型有积云、层云和卷云等。
2012年春季学期

2012年春季学期《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考试试卷(B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对流层、平流层2. 7,13.增强4. 下降5. 地转,左6. 梅雨7. 西太平洋,狂风暴雨8. 0.65,CO29. 东亚,南亚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BDCAD 6-10:DCC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 10、×四、读图分析题(每空1分,共20分)1、(1)冷锋(2)B,A(3)寒潮2、(1)下沉(2)暖(3)暖(4)西北,东北3、(1)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2)信风带,西风带(3)高纬环流(极地环流)4、(1)③,温带海洋性气候(2)②,地中海气候(3)①(4)④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4时、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大小与纬度、季节及天气状况有关(2分);(2)年变化: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和最冷月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海洋上最热月和最冷月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南半球则相反。
气温日较差大小与纬度、下垫面条件及天气状况有关(3分)。
2、(1)低纬环流,又称哈德莱环流,是一个直接热力环流圈(正环流),1分;(2)中纬环流,又称为费雷尔环流,是间接热力环流圈(反环流),1分;(3)高纬环流,又称极地环流,是一个直接热力环流圈,1分;(4)低纬环流圈最强,高纬环流圈最弱,1分;(5)三个环流圈夏季向高纬移动,冬季向低纬移动,1分。
3、(1)发生时间:秋末春初,即每年11月至次年4月(2分);(2)移动路径:西路、中路、东路(1分);(3)天气特征:大风、降温、霜冻(2分)4、太阳辐射(1分)、宇宙地球物理因子(1分)、环流因子(1分)、下垫面因子(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冰雪覆盖等)(1分)、人类活动影响(1分)六、论述题(共10分)(1)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气象科学考试试题

气象科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 下列哪个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空气温暖程度?A. 气温B. 风速C. 湿度D. 气压2. 盛行气流主要与地球的哪个因素有关?A. 自转B. 公转C. 静止D. 离心力3. 下列哪个分类代表较高的云层?A. 层状云B. 卷层云C. 积雨云D. 积雨层云4. 云的类型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A. 湿度B. 风向C. 温度D. 高度5. 暴风雨多发生在哪种气压分布的环流系统中?A. 高压B. 低压C. 霜冻D. 干燥6. 风向常表示为从哪个方向吹来的?A. 正南B. 正东C. 东南D. 西北7. 降水一般在哪种气象情况下发生最频繁?A. 晴天B. 阴天C. 阵雨D. 大雨8. 气温升高时,相对湿度会发生什么变化?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以上均可9. 冷锋是由何种气团形成的?A. 暖气团B. 冷气团C. 普通气团D. 干冷气团10. 下列哪个气象现象不属于自然灾害?A. 龙卷风B. 霜冻C. 干旱D. 化学雾11. 摩擦力会对风产生什么影响?A. 加快风速B. 降低风速C. 改变风向D. 不产生影响12. 晴空万里的日子,气温会有怎样的特点?A. 倒春寒B. 初夏热C. 严寒冬天D. 中度暖和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高压和低压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 请简述云的类型及其特点。
3. 请解释湿热空气与干冷空气在大气环流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就气象图的解读方法进行论述。
2. 请详细论述冷锋和暖锋的形成和气象特点。
3. 请以实例说明气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以上题目均为气象科学考试试题,希望参考者认真作答,把握时间,仔细审题,准确回答。
祝愿大家考试顺利!。
气象考试题及答案

气象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大气压力是指()。
A. 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施加的压力B. 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体积施加的压力C. 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质量施加的压力D. 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长度施加的压力答案:A2. 气象学中,温度是指()。
A. 空气的热能B. 空气的动能C. 空气的势能D. 空气的内能答案:D3. 风速的单位是()。
A. 米/秒B. 千米/小时C. 节D. 以上都是答案:D4. 气象学中,相对湿度是指()。
A. 空气中水汽的实际含量与最大可能含量之比B. 空气中水汽的实际含量与最小可能含量之比C. 空气中水汽的最大可能含量与实际含量之比D. 空气中水汽的最小可能含量与实际含量之比答案:A5. 气象学中,露点是指()。
A. 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B. 空气达到过饱和时的温度C. 空气达到不饱和时的温度D. 空气达到稳定时的温度答案:A6. 气象学中,云的分类依据是()。
A. 云的高度B. 云的形状C. 云的颜色D. 云的密度答案:A7. 气象学中,降水量是指()。
A. 一定时间内降水的深度B. 一定时间内降水的重量C. 一定时间内降水的体积D. 一定时间内降水的面积答案:A8. 气象学中,热带气旋的强度等级划分依据是()。
A. 风速B. 气压C. 温度D. 湿度答案:A9. 气象学中,季风是指()。
A. 季节性风向变化的风B. 季节性风速变化的风C. 季节性风向和风速变化的风D. 季节性风向和风速不变的风答案:A10. 气象学中,气候是指()。
A. 某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B. 某个地方多年的极端天气状况C.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变化D.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和气候状况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压力?()A. 海拔高度B. 温度C. 湿度D. 地球自转答案:ABCD12. 气象学中,哪些现象属于降水?()A. 雨B. 雪C. 冰雹D. 雾答案:ABC13. 气象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气温?()A. 纬度B. 海拔C. 地形D. 季节答案:ABCD14. 气象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风速?()A. 高压和低压系统B. 地形C. 温度梯度D. 湿度答案:ABC15. 气象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相对湿度?()A. 温度B. 气压C. 空气中水汽含量D. 风速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气象学中,气压带和风带是固定不变的。
气象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下列哪个术语表示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A. 气压B. 湿度C. 温度D. 风速2.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气象学研究的范畴?A. 地震B. 台风C. 暴雨D. 干旱3. 气象学中的“锋面”是指什么?A. 两个不同温度的气团相遇的边界B. 云层的厚度C. 风的方向D. 降水的强度4.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是由气旋引起的?A. 雷暴B. 龙卷风C. 沙尘暴D. 寒潮5. 气象学中,什么叫做“对流”?A. 空气的垂直运动B. 空气的水平运动C. 空气的旋转运动D. 空气的扩散运动6. 气象学中,下列哪个术语表示大气的垂直分层?A. 气候B. 季风C. 气候带D. 层结7. 以下哪个现象是全球变暖的直接结果?A. 冰川融化B. 地震C. 火山爆发D. 潮汐现象8. 气象学中,下列哪个术语表示大气的垂直稳定度?A. 气压B. 温度C. 湿度D. 位温9.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是由冷锋引起的?A. 暖锋B. 冷锋C. 静止锋D. 飑线10. 气象学中,什么叫做“气旋”?A. 一种大气环流系统B. 一种天气现象C. 一种气候类型D. 一种气象仪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12.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13.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分布和变化。
14.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变化。
15.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16.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17.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年平均值。
18.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月平均值。
气象学复习题

气象学复习题
1. 气象学的定义是什么?
2. 描述大气的组成及其在气象学中的重要性。
3. 解释以下气象术语:气团、锋面、气旋和反气旋。
4. 描述全球气候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5. 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6. 阐述大气环流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天气模式的影响。
7. 列出并解释影响天气的主要气象要素。
8. 描述温度、湿度和气压在气象学中的作用。
9. 简述风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天气预测的重要性。
10. 描述降水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11. 阐述气象卫星和雷达在现代气象预测中的作用。
12. 描述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
13. 讨论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龙卷风、洪水和干旱)的形成条件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4. 简述气象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5. 列举并解释气象学在农业、航空、海洋学等领域的应用。
16. 描述气象学在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17. 讨论气象学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18. 阐述气象学在能源生产和分配中的作用。
19. 描述气象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的贡献。
20. 讨论气象学在科学研究和教育中的重要性。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球的物理特性B. 大气中的物理过程C. 海洋中的物理过程D. 地球的化学成分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气象学中常用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华氏度C. 开尔文D. 牛顿答案:D3. 气象学中的风速是如何测量的?A. 使用温度计B. 使用风速计C. 使用气压计D. 使用湿度计答案:B4.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气象学的研究范畴?A. 雷暴B. 洪水C. 地震D. 龙卷风答案:C5. 气象学中,气压是指什么?A. 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垂直压力B. 大气对地球表面的水平压力C. 大气对地面的压力D. 大气对海洋的压力答案:A6. 以下哪个是气象学中常用的降水量测量工具?A. 雨量计B. 风速计C. 气压计D. 温度计答案:A7. 气象学中,湿度是指什么?A.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B.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气象学中常用的风向测量工具?A. 风速计B. 风向标C. 气压计D. 温度计答案:B9. 气象学中,云层的分类主要依据是什么?A. 云层的高度B. 云层的形状C. 云层的颜色D. 云层的厚度答案:A10. 以下哪个现象是气象学中常见的天气现象?A. 潮汐B. 极光C. 彩虹D. 日食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________是用来表示大气压力的单位。
答案:帕斯卡(Pa)2. 当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低于________时,水会结冰。
答案:0摄氏度3. 气象学中,________是用来测量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仪器。
答案:湿度计4.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的现象。
答案:降水5.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从云层中落下的现象。
答案:降雨6. 气象学中,________是指大气中水蒸气直接凝结成冰晶并从云层中落下的现象。
(整理)气象学复习题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大气1、大气是由干洁大气、水汽和液态和固态微粒组成的混合物。
2、什么是干洁大气?干洁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氩。
干洁大气是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是在太阳紫外辐射作用下形成的,大气中臭氧浓度最大的高度是 20~30km 。
4、大气中的臭氧具有什么作用?大气中的臭氧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够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
1)从气象的角度来看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温作用,形成了平流层逆温,在25km 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在50km附近形成了一个暖区;2)从地面生物的角度来看,大气臭氧层有着极为重要的保护作用,避免大量紫外线到达地面而对地面生物造成伤害,而透过少量紫外线则能够对植物形成有利的影响并杀灭一些有害病菌。
5、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白天、晴天、夏季比黑夜、阴天、冬季小。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什么作用?1)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制作用;2)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温作用;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4)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
6、列举大气中水汽的重要作用。
水是实际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气、液、固三态相变的成分,故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角色。
水汽的相变会引起云、雾、雨、雪、霜、露等一系列的天气现象产生,并伴随热能的释放和吸收,导致地表和大气内部的水分和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进而在世界各地形成各种各样的天气和气候。
同时,水汽还能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出长波辐射,对对地面存在保温效应。
因此,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对地面和大气的温度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7、列举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的重要影响。
1)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也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2)缓冲地面辐射冷却,部分补偿地面因长波有效辐射而失去的热量;3)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能见度;4)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雾及降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气象学习题(总)

⽓象学习题(总)第⼀章绪论⼀、名词解释:1、⼤⽓:地球表⾯被⼀层厚厚的⽓体包围着,这层⽓体通常称之为地球⼤⽓,简称⼤⽓。
2、⽓象:⼤⽓中不断地进⾏着各种各样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
3、⽓象学:就是研究⼤⽓中所发⽣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形成原因,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4、⽓象要素:⽤来表⽰⼤⽓中的物理过程、物理现象及⼤⽓状态的各种物理量统称为⽓象要素。
5、天⽓:指⼀个地区短时间内各种⽓象要素的综合表现的现象。
6、天⽓学:指研究天⽓形成及其演变规律,并肩负着对未来天⽓作出预报的⼀门科学。
7、⽓候:指⼀个地区多年的⼤⽓平均统计状况。
包括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8、⽓候学:是研究⽓候的特征及其形成和变化规律,综合分析评价各地⽓候资源及其与⼈类关系的学科。
9、应⽤⽓象学:是将⽓象学的原理、⽅法和成果应⽤于⼈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同各专业学科相结合⽽形成的边缘性学科。
10、农业⽓象学:就是研究⽓象条件与农业⽣产相互关系及相互作⽤规律,并运⽤⽓象科学为农业⽣产服务的⼀门学科。
11、农业⽓象条件:在⼀定时期内各种农业⽓象要素的的某种组合。
12、农业⽓象要素:⽓象要素中和农业⽣产密切相关的要素称为农业⽓象要素。
13、农业⽓候条件:⼀个地区多年的农业⽓象条件的特征。
14、平⾏观测:即在进⾏各项⽓象要素观测的同时,也进⾏农作物⽣长、发育状况、农业⽓象灾害的观测及⽥间管理⼯作的记载等。
15、⼲空⽓:⼤⽓中,除⽔分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体,称为⼲洁空⽓,简称⼲空⽓。
16、⼤⽓中的固体杂质:⼤⽓中悬浮的各种固态和液态微粒,统称杂质17、⼤⽓污染:由于⾃然过程和⼈类活动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把⼤⽓正常成分之外的⼀些物质和能量输⼊⼤⽓中,其数量和强度超出了⼤⽓的净化能⼒,以致造成伤害⽣物、影响⼈类健康的现象称⼤⽓污染。
18、极光:在⾼纬度地区,⾼空中⼤⽓稀薄的地⽅出现的⼀种光的现象。
⼆、简答:1、天⽓和⽓象的区别答:⽓象在时空范围上是泛指,⽽天⽓的时空范围要⼩得多。
气象学考试题(含答案)教学内容

气象学考试题(含答案)第三篇《气象学》一、填空题1、气象学就是研究地球外围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这些现象的演变规律的科学。
2、大气以下面四种形式储存能量显热能、位能、潜热能和动能。
3、湿度可用多种方式来表征,常用的有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比湿、饱和差、露点温度等六种。
4、实验证明,蒸发速率决定于蒸发面的性质、大小,蒸发面上空气的相对湿度,风速、气压、蒸发体的温度及水中所含杂质的多少等因素。
5、玻璃液体温度表球部的容积越大,毛细管横截面越小,视膨胀系数越大,则灵敏度越高,读数越精确。
6、在同温同压下,湿空气的密度比干空气的密度小。
7、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现象有云、雾、露、霜、雾凇、雨凇等。
8、影响太阳直接辐射的因子是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地理纬度。
9、影响气温日变化的因子是纬度和季节、地形、下垫面性质、天气状况、海拔高度。
10、凝结高度是指未饱和湿空气在其绝热上升到变为饱和状态开始发生凝结的高度。
11、动力引起的垂直运动,根据其形成条件,主要有地形引起的、辐合辐散引起的和波动引起的三种。
12、云的形成和消散的公式形式为上升运动+水汽→云形成、下沉运动→云消散。
13、云的分类方法基本上有二种,一种是形态学分类,另一种是发生学分类。
按照形成云的上升运动的不同形式,将云分成对流形成的云、大范围的规则上升运动形成的云、波动形成的云、乱流形成的云四大类。
14、气象学上把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一大团空气称为气团。
15、用玻璃液体温度表测温时,被测物体的热容量越大、温度表的热容量越小,则测出的温度越接近被测物体原有的温度。
16、在北半球,反气旋区的梯度风应按顺时针方向沿等压线吹,气旋区的梯度风应按逆时针方向沿等压线吹。
17、在其他条件相同,水滴冰晶共存时,其大小变化是:冰晶增大,水滴减小;冷、暖水滴共存时,暖水滴减小,冷水滴增大;大小水滴共存时,大水滴增大,小水滴减小。
气象复习题(整理版)

第一章天气: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段时间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1、大气的组成地球大气由三个部分组成:干洁大气(即干空气)、水汽、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2、大气的结构及其主要特点大气的铅直结构:大气在铅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变化,根据温度、成分、电荷等物理性质,并考虑大气的垂直运动情况,可将大气分为五层。
一.对流层特点:主要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
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平均高度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5℃。
)空气具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和不规则的乱流运动。
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二.平流层特点:25km以下,气温保持不变;25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3℃)。
空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无明显的垂直运动。
水汽和尘埃含量极少,晴朗少云,大气透明度好,气流比较平稳,适宜于飞机航行。
三.中间层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下降,顶部气温可降至-83℃以下。
空气有强烈的垂直运动,故又称之为“高空对流层”。
四.四.热层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
空气质点在太阳紫外辐射和宇宙高能粒子作用下,产生电离现象。
五.五.散逸层特点:这一层中的大气物质具有向星际空间散逸的特性,是大气圈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
气温随高度升高很少变化。
空气质点的运动速度很快,受到的地球引力很小,可逃逸到星际空间。
3、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二氧化碳的作用: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
臭氧的作用:(1)能强烈地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特别是对生物有很强伤害作用的波长小于0.29微米的紫外线)。
(2)对人和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起到了屏障和保护作用。
(3)对高层大气有“加热”作用,使10至50km高度的气层温度增高。
水汽的作用:(1)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出长波辐射,对大气起着“温室效应”。
气象学qasz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气象学:研究大气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并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变化的科学。
2、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强称为水汽压。
3、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之差。
6、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7、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
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
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10、锋面气旋——温带气旋中常含有锋面,又称锋面气旋。
11、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风向大致相反)。
12、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1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14、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5、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6、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气象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气象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气象电报中,SS表示A、扬沙B、沙暴C、浮尘正确答案:B2.下述何种现象是强烈雷暴的特征A、有积冰和飞机颠簸B、有大阵雨和冰雹C、有雷电和阵风正确答案:B3.在红外云图上,中云一般表现为A、浅灰色B、灰色C、黑色正确答案:A4.METARZSSS120500Z32006MPSCAVOK30/26Q1008=依据上述METAR报,ZSSS站报告的地面能见度是A、大于等于10公里B、大于5公里C、小于10公里正确答案:A5.机组在起飞时获悉,他们的目的地机场正处在一条静止锋的锋面之下,他们可以想象目的地机场此时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层状云,小雨,有低云或雾造成的低能见度B、有卷云,辐射雾和强的乱流C、有积状云,阵雨和雷暴,能见度好正确答案:A6.飞行员在飞行中发现前方的云有如下特征:孤立分散的小云块,底部平坦,顶部呈圆弧形凸起,像小山丘,这种云应是A、淡积云B、浓积云C、层积云正确答案:A7.下属何种过程可使辐射雾消散A、风速由2米/秒增大到5米/秒B、黎明前云量减小C、地面水汽蒸发正确答案:A8.在重要天气预告图上,“CAT”表示A、碧空B、晴空颠簸C、满天云正确答案:B9.ZHWHSIGMET5VALID171000/171600ZHHH-WUHANFIRSEVICE(FZRA)EMBDTSHVYGRFCSTFL060TOFLI80SOFN40MOVEWKN根据上面的SIGMET报,可知该情报区内有什么样的天气活动?A、预报在北纬40°以南,有严重积冰,隐嵌的雷暴和强雹B、有严重积冰,向东移动,强度增加C、有严重颠簸,强度减弱正确答案:A10.层积云包括()A、碎层云、雨层云、高层云、层云B、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C、层积云、高层云、卷层云、碎层云正确答案:B11.雷暴消散阶段的特征是A、出现强烈的湍流、积冰和闪电B、云中充满下降气流C、内部都是上升气流正确答案:B12.某次飞行的高度是9000米,飞行前,飞行员要了解航线高度上的气压和风的分布情况,他应参考A、500百帕等压面图B、200百帕等压面图C、300百帕等压面图正确答案:C13.可见光云图上森林、草地显示什么颜色A、黑B、灰白C、深灰正确答案:C14.下列关于气团形成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地理区域B、空气能够在气团源地长期停留或缓慢移动C、垂直方向上小范围地理区域正确答案:C15.如果进入了下击暴流,飞机将在何处遇到最强的下降气流?A、飞出下击暴流时B、下击暴流的中心C、刚进入下击暴流时正确答案:B16.飞机从暖气团一侧穿过锋面时,真空速不变,表速如何变化?A、变小B、变大C、不变正确答案:B17.飞机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形成厚度为9cm的冰层,说明其遇到了A、弱积冰B、强积冰C、中度积冰正确答案:C18.为了使在航线上飞行的飞机都有相同的零点高度,应该按()来调整高度A、修正海平面气压B、标准海平面气压C、本站气压正确答案:B19.下面有关山谷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白天风由山谷吹向山坡B、气流越山而过,称为山风C、山谷风是由于海陆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正确答案:A20.SPECIZBAA241115Z05012G20MPS0500NESS-依据上述SPECI报,ZBAA站报告天气是A、东北风12m/s、阵风20m/s、东北方向能见度500m,沙暴B、西南风12m/s、阵风20m/s、东北方向能见度500m、扬沙C、东北风12m/s、阵风20m/s、能见度500m、浮尘正确答案:A21.在对流层,大气乱流形成的原因A、温度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B、地转偏向力的作用C、气流经过粗糙不平的地表或地面受热不均正确答案:C22.下列哪个地区最容易形成冷锋?A、平原B、沿海C、山区正确答案:A23.卫星云图上,下面何种天气系统呈现出螺旋状云系A、高空槽B、成熟的气旋C、活跃的冷锋正确答案:B24.寒冷的冬季在我国北方地区飞行,真高()表高。
大学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气象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地球的大气层B. 地球的海洋C. 地球的岩石圈D. 地球的生物圈答案:A2. 以下哪个是气象学中常用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开尔文C. 华氏度D. 以上都是答案:D3. 气象学中,对流层顶通常位于:A. 5公里B. 10公里C. 15公里D. 20公里答案:B4.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属于对流运动?A. 台风B. 龙卷风C. 雾D. 霜答案:B5. 气象学中,风速的单位通常是:A. 米/秒B. 公里/小时C. 米/小时D. 公里/秒答案:A6. 以下哪个是气象学中描述大气湿度的参数?A. 相对湿度B. 绝对湿度C. 露点D. 以上都是答案:D7. 气象学中,大气压力的单位是:A. 帕斯卡B. 毫巴C. 毫米汞柱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种云属于高层云?A. 积云B. 层云C. 高积云D. 卷云答案:C9. 气象学中,降水量通常是指:A. 降雨量B. 降雪量C. 降雨和降雪的总和D. 降雨和降雪的总和,但不考虑蒸发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气象学中描述大气稳定性的参数?A. 温度梯度B. 湿度梯度C. 风速梯度D. 气压梯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的辐射平衡?A. 太阳辐射B. 地表反射C. 大气吸收D. 云层覆盖答案:A, B, C, D2. 以下哪些现象属于大气环流?A. 季风B. 极地涡旋C. 热带气旋D. 温带气旋答案:A, B, C, D3. 以下哪些是气象学中常用的观测仪器?A. 风速计B. 温度计C. 湿度计D. 气压计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的湿度?A. 温度B. 气压C. 蒸发D. 降水答案:A, C, D5. 以下哪些是气象学中描述大气运动的参数?A. 风速B. 风向C. 温度梯度D. 湿度梯度答案:A, B, 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气象学中,大气层从地面向上依次是____、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
气象学复习题2012(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大气1、大气是由干洁大气、水汽和液态和固态微粒组成的混合物。
2、什么是干洁大气?干洁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氩。
干洁大气是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是在太阳紫外辐射作用下形成的,大气中臭氧浓度最大的高度是20~30km。
4、大气中的臭氧具有什么作用?大气中的臭氧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够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
1)从气象的角度来看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温作用,形成了平流层逆温,在25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在50km附近形成了一个暖区;2)从地面生物的角度来看,大气臭氧层有着极为重要的保护作用,避免大量紫外线到达地面而对地面生物造成伤害,而透过少量紫外线则能够对植物形成有利的影响并杀灭一些有害病菌。
5、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白天、晴天、夏季比黑夜、阴天、冬季小。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什么作用?1)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制作用;2)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温作用;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4)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6、列举大气中水汽的重要作用。
水是实际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气、液、固三态相变的成分,故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角色。
水汽的相变会引起云、雾、雨、雪、霜、露等一系列的天气现象产生,并伴随热能的释放和吸收,导致地表和大气内部的水分和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进而在世界各地形成各种各样的天气和气候。
同时,水汽还能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出长波辐射,对对地面存在保温效应。
因此,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对地面和大气的温度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7、列举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的重要影响。
1)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也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2)缓冲地面辐射冷却,部分补偿地面因长波有效辐射而失去的热量;3)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能见度;4)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雾及降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大学气象学复习试题 气象学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大气: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聚集在地球周围的一层深厚的空气层。
2.气象学:应用物理学原理、数学物理方法研究大气中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科学。
3.气象要素:定性或定量描述大气物理现象和大气状态特征的物理量。
4.天气:一个地方某一瞬间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5.气候:一个地方多年间发生的大气状态,既包括极端状态,也包括平均状态。
6.干洁大气:大气中除水汽和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7.气压:单位水平面积上所受的大气静压力,其大小等于单位水平面积上大气柱的重量。
8.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9.水汽压:大气中所含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强。
10.饱和水汽压:在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到最大时所产生的分压强。
11.绝对湿度: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即水汽密度。
12.比湿:单位质量湿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
13.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14.饱和差: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
15.露点温度:在气压和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二、填空1.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Ar、O2、N2和、CO2。
2.大气中O3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短波紫外线;CO2主要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
3.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水。
4.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的温度分布、扰动状况和电离状态,WMO世界气象组织统一将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5个层次。
5.相对湿度为80%,当时空气中的水汽压为20hPa,则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是25hPa。
6.写出下列气象要素的常用单位:辐射通量密度(w/m2)、气压(hPa)、绝对湿度(kg/m3)、相对湿度(%)、降水量(mm)、热容量(J/(m3s))。
7.一团气压为1000hPa,温度为20℃,体积为1m3的干空气,如果使其等压降温至10℃,则其体积为0.9659m3;如果使其等温变化至体积为0.8m3,则其气压为1250h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球大气1、大气是由干洁大气、水汽和液态和固态微粒组成的混合物。
2、什么是干洁大气?干洁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氩。
干洁大气是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是在太阳紫外辐射作用下形成的,大气中臭氧浓度最大的高度是 20~30km 。
4、大气中的臭氧具有什么作用?大气中的臭氧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够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
1)从气象的角度来看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温作用,形成了平流层逆温,在25km 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在50km附近形成了一个暖区;2)从地面生物的角度来看,大气臭氧层有着极为重要的保护作用,避免大量紫外线到达地面而对地面生物造成伤害,而透过少量紫外线则能够对植物形成有利的影响并杀灭一些有害病菌。
5、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白天、晴天、夏季比黑夜、阴天、冬季小。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什么作用?1)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制作用;2)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温作用;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4)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
6、列举大气中水汽的重要作用。
水是实际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气、液、固三态相变的成分,故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角色。
水汽的相变会引起云、雾、雨、雪、霜、露等一系列的天气现象产生,并伴随热能的释放和吸收,导致地表和大气内部的水分和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进而在世界各地形成各种各样的天气和气候。
同时,水汽还能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出长波辐射,对对地面存在保温效应。
因此,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对地面和大气的温度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7、列举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的重要影响。
1)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也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2)缓冲地面辐射冷却,部分补偿地面因长波有效辐射而失去的热量;3)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能见度;4)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雾及降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8、根据大气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将大气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
9、对流层大气有哪些主要特点?1)集中了3/4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为复杂的层次,主要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2)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高度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5℃。
)3)空气具有强烈的直运动和不规则的乱流运动;4)各种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第二章辐射1、名词解释太阳辐射强度、可照时数、光照时间、太阳常数、太阳高度角、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单位W〃m-2可照时数:不受任何遮蔽时每天从日出到日落的总时数。
光照时间/昼长:日出至日末的时数。
太阳常数:当地球位于日地平均距离时(约为1.496×108km),在地球大气上界投射到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
以S0表示,目前我国采用的数值为1382W/m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最小夹角。
(0°≤h≤90° h大于90 °取补角)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地面净辐射: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亦称地面辐射差额。
光合有效辐射:能被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色素合成、光周期现象和其他生理现象的太阳辐射波谱区,称生理辐射(PAR)。
在这个波谱区内量子能量使叶绿素分子呈激发状态,并将自身能量消耗在形成有机化合物上,故这段波普称光合有效辐射。
2、太阳高度角的影响因素。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太阳高度角的影响因素:1)一年中太阳直射纬度的位臵;2)一天中太阳直射点的位臵。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课本(P39),分别计算春分日、夏至日和冬至日广州、上海和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广州:23N,上海:31N,北京:40N)3、北半球昼长的变化规律。
北半球日出日落太阳方位角的变化规律。
北半球昼长的变化规律:1)相同纬度,昼长随季节变化,冬短夏长,春秋介于二者间;2)夏季昼长随纬度升高而加长,冬季昼长随纬度升高而缩短,春、秋分昼长不随纬度变化,全球各纬度上均昼夜平分北半球日出日落太阳方位角的变化规律:除北极外,春分日和秋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夏半年,日出东偏北,日落西偏北;冬半年,日出东偏南,日落西偏南。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有吸收、散射和反射。
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的因素有大气质量数和大气透明系数。
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的特性,其吸收光谱主要是紫外线和红外线。
6、分子散射的特点,分子散射造成的大气现象有哪些。
解释晴朗的天空呈蓝色,旭日和落日呈橘红色的原因。
分子散射的特点:只改变辐射的方向,使原来传播方向上的太阳辐射减弱;晴朗的天空呈蓝色,旭日和落日呈橘红色的原因:当晴朗无云、大气干洁时,被散射的光线以波长较短的蓝光为主,故天空呈现蔚蓝色;而清晨和傍晚时,波长较长的红光则被散射减弱得较少而蓝紫光散射损失较多,加之大气对红橙光透明度大,大气对红橙光透过得较多而对蓝紫光则透过得较少,这就是旭日及落日时因为通过的大气量大,蓝紫光被散射殆尽,遂呈现红色的原因。
P447、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强度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大气质量数和大气透明系数。
太阳高度角如何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太阳总辐射与太阳高度呈正相关关系。
太阳高度角愈小,阳光穿透的大气量愈多,太阳直接辐射愈低,故太阳总辐射低;8、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 0.15~4μm 之间,其中,可见光区的能量占总能量的 50% ,红外线占 43% ,紫外线占 7% 。
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光谱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随着太阳高度角降低,太阳直接辐射光谱中,波长较长的部分逐渐增加,波长较短的部分逐渐减少;太阳高度角增大,散射辐射中波长较短的部分逐渐增大,波长较长的部分逐渐减少P48-499、什么是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 CO2、H2O、CH4等。
10、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素有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云况、风力、海拔、地面状况和植被等。
为什么多云的夜间地面温度比晴朗的夜间高?云多云厚时,地面辐射受阻,大气逆辐射显著增强,从而地面有效辐射就减弱,地面降温慢。
11、植物光合作用中最有效的光谱成分是红橙光和蓝紫光。
光合有效辐射的波长范围是 380~710nm 。
第三章温度1、名词解释导热率、温度年较差、干绝热变化、湿绝热变化、大气稳定度、逆温导热率(热导率):指物体在单位厚度间、保持单位温度差时,其相对的两个面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用λ表示,单位J/(m·S·℃)(或W/(m·℃))温度年较差:指一年中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之差干绝热变化:指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团的绝热变化P77湿绝热变化:饱和湿空气团的绝热变化(气块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称为湿绝热直减率)大气稳定度:处在静力平衡状态中的大气,空气因受外力因子的扰动后,大气层结(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有使其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或程度,称之为大气静力稳定度P79 逆温:在一定条件下,气温随高度的增高而增加,气温直减率为负值的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出现逆温的气层称为逆温层)γ<02、影响土壤热容量、导热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解释潮湿紧密土壤温度日较差小于干燥疏松土壤的原因。
影响土壤热容量、导热率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孔隙度,它随随土壤含水量增多而增大,导致潮湿土壤表层昼夜温差变化比较小;它土壤孔隙度增加而减小,导致孔隙度大的的干燥土壤昼夜温差大。
故潮湿紧密土壤温度日较差小于干燥疏松土壤。
3、热量收支的主要方式有辐射热交换、传导热交换、流体流动热交换和潜热交换。
其中,地面与近地气层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辐射热交换,土壤中热交换的主要方式是传导热交换,大气中以流体流动热交换为主。
4、一天中,一般地面温度的最高值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P68-69一天中最高温度在地面累积热量最多时出现,一般为午后13时左右原因:在12时以后,太阳辐射开始减弱,但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与通过其他方式所得的热量之和,仍比支出的热量多,地面贮存热量还在增加,低温继续升高。
到了午后一定时间以后,地面热量收支差额就会由于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和随着地面其他方式失热的增多,地面累积热量由正值变为负值,这时地面温度就开始下降。
于是地面最高温度就出现在地面热量收支相抵的这个时刻。
5、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类型有日射型、辐射型、清晨过渡型和傍晚过渡型。
各类型的代表时间分别是 13时、 01时、 07时和 19时。
6、分析水面温度的变化比土壤表面要小得多的原因。
水的热容量很大,约比土壤大一倍,热量收支相同的情况下,水面升温和降温幅度比土壤小一倍;水是半透明体,太阳辐射可透入相当深的水层中,所以水面升温比土壤表面小得多;水面消耗于蒸发的热量大于陆面,水面升温因而缓和;水是流体,具有流体的特性,它传递热量的主要方式是乱流和对流,通过乱流和对流,能将水面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相当厚的水层中;另外,水体中还有平流运动,造成热量的水平输送。
因此,使水面温度的变化比土壤表面要小得多。
P72-737、一天中,通常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13~15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8、气温日较差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有何特点?P751)纬度,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2)季节,一般夏季大于冬季,一年中春季最大;3)地形,凸出地形比平地小,低凹地形比平地大,山谷(盆地)大于山坡;4)下垫面性质,陆地大于海洋,干燥疏松土壤大于潮湿紧密土壤;5)天气状况,晴天大于阴天,大风时气温日较差小。
特点:一般小于土温日较差,随着距地面高度增加而减小,位相也不断落后。
9、简述绝热增温和绝热冷却过程。
P781)绝热增温:当气块在下降过程中,因外界气压增大,外界对气块做功,在绝热的条件下,所做的功只能用于增加气块的内能,因而气块温度升高,这种因气块下沉而使温度上升的现象,称为绝热增温。
;2)绝热降温:当气块在上升过程中,因外界气压减小,气块体积膨胀对外界做功,在绝热的条件下,做功所需的能量只能由其本身内能来负担,因此气块降温,这种因气块绝热上升而使温度下降的现象,称为绝热冷却。
10、大气稳定度分为稳定、不稳定和中性三种情况。
如何判断大气稳定度?“头重脚轻”气层容易发生对流运动的原因。
(ϒ-温度直减率;ϒd-干绝热直减率;ϒm-湿绝热直减率):P80-811)ϒ越大,大气越不稳定2)当ϒ<ϒm时,气层绝对稳定3)当ϒ>ϒd时,气层绝对不稳定4)当ϒm<ϒ<ϒd时,对未饱和气团是稳定的,对饱和气团是不稳定的11、按形成原因,逆温可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和下沉逆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