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受难曲

合集下载

马太受难曲 巴赫

马太受难曲 巴赫

宗教音乐的顶峰”。
பைடு நூலகம்
《马太受难曲》
第1分曲就像一部悲剧的序幕,展现了耶稣受难恰内游街 示众的场景; 第72分曲把耶稣四起的悲痛气氛营造出来,将这部宗教悲 剧推向了高潮; 最后的78分曲同第一分区一样是双合唱曲,形成首尾呼应, 只是悲哀的情感已不再强烈,一切痛苦已化成平静的祈祷, “安息吧!安息吧,你那疲惫的圣体!” 在马太受难曲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巴赫其实已经超越了宗 教音乐的局限,将一股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融入其中。在 描绘耶稣受难的背后,宣扬的是为拯救人类的苦难而勇于 自我牺牲的崇高道德,表达出来的是当时身处苦难境遇中 的德国民众的情感。
——第五组
《马太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 》是巴赫创作于 1724——1727 年间,巴赫被称之为 “西方音乐之父”。 这部曲子取材于《圣经》中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这首曲子结构宏大, 共有 78 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 35 首,描述了耶稣被门 徒出卖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绘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 埋葬等场景。 巴赫的音乐是跨越圣咏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至于巴洛克时期的集大 成者,又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出发点,启蒙精神在他的音乐里表现为对 信仰的崇敬、对生命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 他的教堂音乐《马太受难曲》是饱含对人类的热爱的史诗性作品, 代表着巴赫的宗教音乐的最高成就之一,被人们称为“现存
门德尔松
在巴赫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音乐 几乎被人遗忘,直到 19 世纪上半叶,才掀起 “复兴巴赫”的运动,而这正是从恢复上演 《马太受难曲》开始的。 1829 年,也就是巴 赫完成这部作品的 100年后,这部宗教音乐的 经典之作在门德尔松的指挥下在莱比锡获得 公演,成为人们重新审视巴赫的重要转折点。 他也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重要的贡 献。

九部足以影响人生的古典音乐作品

九部足以影响人生的古典音乐作品

九部足以影响人生的古典音乐作品I. 巴赫——《圣马太受难曲》关于它:巴赫生前完成两部“受难”清唱剧之一。

它怎样影响我们:巴洛克音乐绝不仅仅属于在皇宫、城堡里过着优渥生活的贵族。

在巴赫的《圣马太受难曲》面前,所有关于巴洛克音乐的说法都显得微不足道。

《圣经》中到处是关于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的宣言。

对于它们,巴赫都在某种令人窒息的无调性或奇怪的和弦中挣扎,仿佛可以听到他的一次次痛苦地畏缩。

这是一种关于人性的体验,而在那个时期,“人性”恰恰还不是大多数作曲家的创作源泉。

II.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关于它:柴可夫斯基的最后交响曲,被后人称为“悲怆交响曲”。

首演后仅九天作曲家便离开了人间。

它怎样影响我们:许多人最初认为这是一封冗长的遗书。

无疑,柴科夫斯基的一生被太多困扰所纠缠折磨。

有人认为这部交响曲本质上是他最后的倾诉。

有些人认为这只是老柴对于悲剧、感伤、光荣和纵情的艺术呈现。

只要听过“悲怆”,它就会永远留在你身边。

你几乎找不到更好的作品,去感受音乐怎样宣泄如此剧烈、奔放的情感。

III. 马勒——《第二交响曲》关于它:《第二交响曲》因在末乐章使用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诗《复活》,故得名“复活”。

它怎样影响我们:宏大,这样真正的宏大!马勒雄心勃勃地尝试将一切关于“存在”的本质融于这段90分钟的音乐里。

对于更习惯用3分种欣赏一首歌曲的人,这部作品甚至会让你开始相信,完全值得花一个半小时沉浸在一个抽象概念里。

没有其他人可以像马勒这样让死亡的啼哭更令人着迷,或者更有意义。

IIII. 贝多芬——《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大赋格”》关于它:贝多芬为弦乐四重奏写的最后一首作品,是他著名的“晚期”四重奏之一,但这部作品在创作之初却被所有人厌恶。

它怎样影响我们:《大赋格》证明晚年贝多芬的音乐理想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的时代。

历史上很少有作品如此赤裸裸地展示了作曲家如何把自己的斗争和努力付诸于一首作品中,尽管它并不总能令人用享受的状态聆听。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1、清唱剧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与合唱组成的宗教声乐套曲,16世纪末诞生在教堂的祈祷厅里,采用宗教题材,用拉丁语或意大利语演唱。

罗马作曲家卡瓦里埃利1600年写作的《灵魂与肉体的表现》常被称作第一部清唱剧,卡里西米为现代清唱剧的形式确立做出重要贡献,亨德尔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清唱剧,代表作有《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和《犹大·马加比》。

2、康塔塔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组成的歌曲套曲,诞生在17世纪初的意大利,最初是在室内演唱的世俗单声部歌曲,由几组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独唱为主。

康塔塔传入德国后,成为路德派教堂音乐的重要形式,大量运用众赞歌写作,泰勒曼和巴赫都创作了路德教堂康塔塔年集。

3、受难曲根据《圣经》中四部福音书关于耶稣受难的记述而谱写的音乐体裁,形成于4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受难曲呈现“清唱剧受难曲”的特点,在德国发展蓬勃,泰勒曼、马特松等人都创作过此类作品,最杰出的代表作是巴赫的《马太受难曲》。

4、抒情悲剧17世纪法国作曲家吕利创作的歌剧类型,多根据悲剧大师高乃依及歌剧脚本作家泽诺的悲剧谱写而成,融合了独唱宣叙调和咏叹调、合唱以及芭蕾,代表作有《伊西斯》、《阿西斯与加拉蒂亚》等。

5、组曲1750年前后指一组用同一调性写作的舞曲乐章,其前身是16世纪琉特琴或键盘乐器中成对或成组的舞曲。

德国作曲家弗洛贝格尔确立了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基格四乐章舞曲组曲的题材形式,对巴赫和亨德尔的键盘组曲有极大影响。

法国作曲家库伯兰的羽管键琴组曲包含8—15首小曲,多带有描绘性标题,如“恋爱中的夜莺”、“蒙妮卡姐妹”等。

6、宣叙调大型声乐戏剧中的一种歌唱方式,音调和节奏都与语言紧密结合,又称“朗诵调”,16世纪末起源于佛罗伦萨作曲家佩里的歌剧,17世纪以后广泛用于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和其他教堂声乐中。

18世纪后,宣叙调分为“清宣叙调”和“有伴奏宣叙调”两种,前者节奏自由快速,以键盘乐器简单伴奏,后者富于表情,用管弦乐伴奏。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释词康都克特斯:12、13世纪的教会乐曲,它不同于经文歌之处是没有格里高利圣咏声部,所有声部都是由作曲家创作的,因此,就有了作曲家个人情感上的表现。

康都克特斯比较简单,各声部是一个音对一个音的自由乐曲,三个声部同时唱相同的歌词。

猎歌:14世纪意大利较受欢迎的体裁之一,它的内容与狩猎有关,具有标题性和造型性。

常有三个声部,其中低音声部是和声的支柱,另外两个声部以卡农式的手法相互对答。

这正是猎歌体裁的特点和主要技法,并且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

奏鸣曲:在巴洛克早期只是泛指器乐的前奏或声乐曲的器乐间奏,到17世纪中叶以后,奏鸣曲被大大的完善,奏鸣曲有一个带有几部分的乐章或由几个在速度和肢体上大不相同的乐章组成。

奏鸣曲有两种形式:室内奏鸣曲、教堂奏鸣曲。

大协奏曲:巴洛克时代最重要的管弦乐曲,它是由独奏组和管弦乐队协奏而成。

大协奏曲是由几个舞曲性或非舞曲性的乐章组成的套曲,曲式与奏鸣曲相同,大协奏曲体现出那个时代意大利式的激情与狂热。

受难曲:中古时代的受难曲是从格里高利圣咏变化而来的,中古时代以后,在德国产生了经文歌表现受难福音的形式,直至许茨、巴赫才以其独特的样式在受难曲领域拥有自己的天地。

巴赫的受难曲形式与康塔塔一样,有独唱、合唱和管弦乐。

玛祖卡舞曲:这种体裁是直接来自民间,主要是玛祖卡、奥别列克和库亚维亚克三种波兰民间舞曲。

肖邦的玛祖卡舞曲很少直接采用民歌素材,而是把握民歌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进行新的加工,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玛祖卡舞曲。

节奏和旋律是玛祖卡舞曲的灵魂。

波洛涅兹舞曲:原是民间舞曲,16世纪后半叶进入宫廷,成为无词的纯粹器乐曲。

波洛涅兹被采用于爱国歌曲、钢琴曲、提琴曲和管弦乐曲,肖邦的波洛兹涅舞曲有《A大调波洛兹涅舞曲》《c小调波洛兹涅舞曲》简答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审美价值的意义:第一、从音乐审美价值的角度看,音乐创作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人的生活情感成了主要的表现对象,宗教体裁和世俗体裁的作品都包含着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最珍贵的情感特征,是一种高度概括性的人生感受。

聆听巴赫的《受难曲》

聆听巴赫的《受难曲》

聆听巴赫的《受难曲》作者:来源:《音乐爱好者》2016年第07期聆听巴赫的《受难曲》(Hearing Bach’s Passions)作者:梅兰姆德(Daniel R. Melamed)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分社,2016年出版J.S.巴赫的两首受难曲始终是百演不衰的巴洛克核心声乐曲目。

不过今天上演巴赫的受难曲存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它的情景距离现代社会挺远,起码与十八世纪的莱比锡差别甚大。

学者梅兰姆德可能料想到了这一点,在书中并未采取一个个乐段依次分析的枯燥办法,而是从较宏观的角度向读者介绍了一些早期音乐实践方面的饶有趣味的问题。

例如他说,巴赫时代的受难曲设定较为灵活,所用音乐常会从其他作品里不显山露水地“回收、转化”而来,但如今,我们更倾向于将音乐与文本视作一种固定搭配。

本书的前四章主要讨论了“冥想”与“叙述”的概念是如何区别于后来的戏剧作品的,而最末一章则涉及另外三首与巴赫相关的受难曲:仅存歌词、音乐散佚的《马可受难曲》(BWV 247)、作者存疑的《路可受难曲》(BWV 246)及另一部名字不详的受难曲。

过去谈论受难曲的书籍总是“板着面孔”,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次,非专业的你也能读懂。

《指挥勃拉姆斯的交响曲》(Conducting the Brahms Symphonies)作者:克里斯多夫·迪蒙特(Christopher Dyment)英国Boydell出版社,2016年出版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出版你知道勃拉姆斯当初是如何指挥他自己的四首交响曲的吗?当其他指挥家们接过指挥棒,他又将怎样臧否?最重要的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早期录音到底能否反映出作曲家的初衷?迪蒙特第一次系统而严肃地阐释了这些疑问。

他先从最早期的莱维、里希特和尼基什说起,方才不慌不忙地进入了我们最熟悉的托斯卡尼尼。

自然,富特文格勒与阿本特罗特这样与勃拉姆斯传统紧密联系的人物也是不会被略过的。

不过,本书最关注的人物是弗里茨·施坦巴赫(Fritz Steinbach),因为他是传说中“真正攫取到作曲家精神”的那一位,虽然未留下任何录音。

巴赫 马太受难曲

巴赫 马太受难曲

巴赫马太受难曲Bach - St. Matthew Passion, BWV 244指挥: John Eliot Gardiner 加德纳演奏: The English Baroque Soloists, The Monterverdi Choir格劳特在《西方音乐史》中对巴赫有一句很精辟的总结,他说:“埋葬与复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来描绘巴赫的音乐历史”,在巴赫生前他的许多作品被冷落,身后近百年时间这些名作被埋没,无人问津,直到门德尔松大力推动巴赫音乐普及之后局面才有所改变,有人甚至把1829年3月11日《马太受难曲》在莱比锡复排首演定为巴赫音乐的“复活节”,而在这些被“埋葬”的作品中,《马太受难曲》无疑是最杰出的一部。

《马太受难曲》是巴赫一生5部受难曲创作中最完美,也是最出名的一部,受难曲这种从公元4世纪前后便出现的体裁在巴赫手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同以往素歌、众赞歌为主的古代受难曲相比,巴赫的受难曲更加接近清唱剧风格,戏剧冲突强烈,人物也更丰富,咏叹调、宣叙调、合唱、众赞歌的混合运用使巴赫的受难曲更动听,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巴赫对合唱的灵活运用,有时合唱是情节中的人物,是民众、门徒或者罗马士兵等,有时又象是个健谈的旁观者,参与讲述受难故事,这种做法在古希腊戏剧中很常见,但在德国北部却少有人问津。

巴赫在作曲方面从来就是富于创见的,譬如在古代受难曲中福音史家与民众的话都是无伴奏的,《马太受难曲》却全部配上了数字低音,还有当日在首演的圣托马斯大教堂巴赫将两个成人合唱团相隔15米分列圣坛两侧,两支乐队与两台管风琴相互配合,在教堂的回廊上巴赫安排了童声合唱团,加之教堂建筑本身良好的扩声效果,这样的安排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立体声环境。

《马太受难曲》是巴赫在1729年于莱比锡根据亨里奇(C. F. Henrici)在1728年从《圣经》中《马太福音》26及27章中所编写的文字谱曲。

全曲共分两部分:第1—35 首为第一部,第36—78首为第二部。

听马太受难曲

听马太受难曲

听《马太受难曲》《马太受难曲》是德国著名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品。

在巴赫所有的作品中,他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

其中《马太受难曲》是巴洛克时期宗教音乐中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对于《马太受难曲》这个作品,我听第一遍的时候,完全没有听懂,只觉得音乐有点深沉。

也许是对宗教音乐形式的不了解,感觉他就像《结婚进行曲》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是欢快的,一个是深沉的。

也许这正是大音乐家的不同吧,他的作品不是普通人可以听懂的。

就像巴赫在世音乐不被理解一样。

只有像贝多芬这样的欣赏者会感叹:这哪是小溪(Bach)啊,这明明是大海呀!于是我反反复复总共听了好几遍,既是对巴赫的尊重,也是对音乐的尊重。

“受难曲”给我的感觉就是悲痛,就像有人在诉说自己的经历。

整部作品是以合唱加乐器的方式完成的。

一开始,作品音乐很低沉,在诉说着悲痛的心情,特别是后面的合唱部分让人悲伤不已,诉说人生苦痛,悲惨经历。

女高音表现的抒情动人,男高音的宣叙调唱出,有点像旁白,但又不完全脱离出音乐主体。

歌词:"come , you daughters , help me grieve ! Behold , whom ? The bridegroom ! Behold , what ? Behold his forbearance ! ......",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曲乐既包含着一种对上帝对耶稣的崇敬之情,又包含着一份深深的感伤。

整个音乐有悲痛,有祈祷,有激动,有伤心,有落魄,有沉重,有平静......听完之后,我不经感叹,巴赫要经历怎样的情感世界才能创作出这样一部举世骇俗的巨作啊。

我听得这个音乐视频总共198分钟,这个作品有三个合唱队,听完之后整个思想沉浸在作品之中无法回归现实,既为耶稣的不幸经历悲伤,又为巴赫的才华感叹。

巴赫“复活”的“起点”——回溯门德尔松1829_年指挥上演巴赫《马太受难曲》

巴赫“复活”的“起点”——回溯门德尔松1829_年指挥上演巴赫《马太受难曲》

在西方音乐史中,巴赫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他卷帙浩繁的作品垂范后世,他的创作思维和技法也为多名作曲家效仿,巴赫声名的广泛建立以及对音乐史产生大范围的影响是从1829年开始的。

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在作为一位卓越的作曲家的同时,生前的指挥活动也对同代及身后的音乐生活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在公众对巴赫还相对陌生的情况下,门德尔松即深刻认识到了巴赫的伟大,1829年他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重新搬上舞台,将巴赫重新介绍给世人,由此开启了巴赫接受史上的新篇章,巴赫和门德尔松这两位相隔一个多世纪的作曲家的名字由此紧紧相连。

[1]一、门德尔松及19世纪柏林犹太音乐发展背景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c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8)是十九世纪德国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早期代表人物。

当今,门德尔松为世人熟知的身份是作曲家,在交响曲、协奏曲、钢琴音乐、清唱剧、艺术歌曲等领域都留下了杰出的作品,但是在他生前,指挥家的身份更为著名,他常年担任欧洲最声名卓著的乐团的指挥并在许多重大音乐节、音乐会等活动中频繁出现。

在门德尔松辉煌的指挥生涯中,《马太受难曲》这部作品意义非凡,正是1829年在柏林歌唱学院对这部作品的重新上演使他在指挥界崭露头角、声名远播,推动“复兴巴赫”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

《马太受难曲》是巴赫18世纪20年代为教堂的宗教仪式创作的一部音乐作品,78首分曲中蕴含的戏剧性和思想内涵早已超越了一部宗教仪式音乐,令人遗憾的是,该作品首演后很快被搁置。

19世纪20年代末,在精心的策划和删减后,门德尔松在柏林歌唱学院的音乐厅中重新演绎了这部作品。

当然,时隔一百年后的演出,将一部教堂仪式音乐脱离宗教环境放置进公众音乐厅中演出,这部作品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8世纪之前,尽管犹太音乐一直在犹太教堂和民间活动中持续存在,但是由于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因素,很少有犹太人成为职业音乐家。

受难曲实体书

受难曲实体书

受难曲实体书
《受难曲》是法国作家米歇尔·惠伦贝克的小说,也是他的第二部小说。

该小说于1956年出版,是惠伦贝克以非常大胆的方式描写法国殖民统治下的阿尔及利亚战争的作品。

故事背景设定在1950年代的法属阿尔及利亚,描写了一位叫拉慕尔的法国军官被派往执行任务并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的故事。

小说通过拉慕尔和其他角色的视角,展示了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严重问题,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和社会的道德沦丧。

《受难曲》以其对殖民主义和阿尔及利亚战争的深刻描写和思考而闻名,被视为法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它引起了当时的争议和讨论,并在法国文学界和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受难曲》的实体书可以在各大书店或在线书店购买,例如亚马逊、京东等。

受难乐的名词解释

受难乐的名词解释

受难乐的名词解释受难乐-探寻音乐中的痛苦与美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传达丰富的情感与意义。

在音乐中,有一种特殊的风格,叫做受难乐。

这种风格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融合了痛苦与美的元素。

本文将近距离探讨受难乐的名词解释,并试图理解其魅力所在。

受难乐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assio”(痛苦),它最初被用来形容基督教中描述耶稣受难过程的音乐作品。

后来,这一概念逐渐扩展到音乐中的其他作品,用以唤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受难乐的特点在于它能通过音乐中的和谐与不和谐、紧张与放松的对比,诠释人类生活的痛苦与挣扎。

在音乐中,受难乐通常以强烈的情感和悲伤的旋律为特征。

通过悲壮的和声和有力的节奏,它让人们感受到情绪的冲击和转化。

受难乐往往给人一种沉思和反思的空间,引发内心深处的共鸣。

它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寻求美的过程,透过痛苦,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超脱。

德国作曲家巴赫的《一首为耶稣而作的小赞美曲》就是一个典型的受难乐作品。

这部作品以音乐的方式描绘了耶稣受难的过程,其庄严肃穆、情感震撼的特点令人难以忘怀。

通过巴赫的旋律和和声,听众仿佛能够亲身体验到耶稣的苦难,以及内心的挣扎与希望。

受难乐的魅力在于其能够引起听众情感上的共鸣。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痛苦与挣扎,而受难乐正是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有机会用美妙的旋律来释放内心的压力与不安。

它引导我们面对痛苦,并带来心灵上的宁静与震撼,使我们体会到痛苦与美的细微差别。

正因为如此,受难乐成为了许多人的心灵寄托,能够给他们带来慰藉与希望。

与此同时,受难乐也具有一种深思熟虑和思辨的品质。

它不仅仅是一种感性的体验,更是一种理性的思考。

通过对痛苦的描绘和表达,它引发人们对生活和人性的反思。

受难乐能够唤起人们对于苦难与困境的思考,引导我们从中寻找力量与勇气,面对生活的挑战。

受难乐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于痛苦和美的无尽追求。

尽管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总是希望从中寻找到美的存在。

西方音乐史 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 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1.古希腊乐器:里拉琴是崇拜阿波罗(理性)的仪式所用的乐器,阿夫洛斯管是崇拜狄俄尼索斯(感性)的仪式所用的乐器2.格里高利圣咏:定义:中世纪宗教音乐的核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圣咏,俗称“格里高利圣咏”或“格里高利素歌”。

它节奏灵活自由,没有伴奏的单声部歌曲,歌词来自圣经,用拉丁语演唱。

格里高利圣咏最终于8-9世纪时被固定下来,成为欧洲天主教礼拜音乐中统一的圣咏形式。

演唱方式可分为中齐唱、交替对唱和应答轮唱三种。

节奏:无重音、无固定节拍,由文字和自然音调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旋律风格可分为三种: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

谱式:采用四线谱。

3.罗马教会的圣咏可分为日课和弥撒两大类。

常规弥撒: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附有降幅经)和羔羊经。

继续咏:是圣咏中阿莱路亚的扩展段落。

旋律冗长,有多节歌词,除去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中间的歌词是两两相对的,即两节歌词的音节和重音格局完全相同,而且配以完全相同的旋律,形成a bb cc dd…n的结构`4.骑士阶层艺术体现了军人道德的人格准则:荣誉、忠诚和爱情。

骑士文化给予吟游诗人丰富题材。

中心主题:骑士与贵妇人的爱情。

5.游吟诗人发原于法国东南部经济和文化最为繁荣的普罗旺斯地区。

南部成为“特罗巴杜尔”北部成为“特伦威尔”。

南部使用卢瓦河以南方言“奥克语” 北部使用方言“奥依语”(后成为现代法语)6.德国的吟游诗人——恋诗歌手,社会背景与法国吟游诗人很相似,多为贵族和骑士,擅长吟诗作曲。

7.华丽奥尔加农:形式为素歌旋律在下方声部,被拖长值,上方旋律自由、活跃,多个音配以下方的一个音,形成华丽流动的花唱式风格。

其实质已成为衬托上方旋律的“持续低音”,13世纪后被称为“固定声部”或“定旋律”8.克劳苏拉:只有曲调没有歌词的复调短歌,以迪斯康特风格写作。

12世纪末,在原无词的上方声部填上歌词,就成了一种新体裁——经文歌。

9.13世纪后经文歌成为最重要的音乐体裁。

后基督教时代的巴赫诠释——论汉斯·布鲁门伯格的《马太受难曲》

后基督教时代的巴赫诠释——论汉斯·布鲁门伯格的《马太受难曲》

作者简介:毕琨(1983~ ),男,柏林洪堡大学音乐学系博士。

① 胡继华:《神话与启蒙的共生之环—略论布鲁门伯格及其〈神话研究〉》,《书屋》2014年第10期。

② 〔德〕卡尔·达尔豪斯:《绝对音乐观念》,刘丹霓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96页。

摘 要:德国哲学家汉斯·布鲁门伯格的专著《马太受难曲》反思了巴赫的同名音乐作品,它为后基督教时代中生命个体的感性体验予以理论性的支持。

这部专著隐含着19世纪早期浪漫派的美学、20世纪的音乐史学以及恩斯特·布洛赫的音乐哲学的影响。

布鲁门伯格认为,处于后基督教时代的人们能够打破陈旧的神学教条的束缚,对现代性的听众而言那逝去的神性并不会影响对《马太受难曲》的接受,相反,在新的现代性视域之中,听众可以收获一种更为纯粹的音乐性体验。

关键词:布鲁门伯格;《马太受难曲》;视域;绝对音乐;意义汉斯·布鲁门伯格(Hans Blumenberg)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凭借他的著作《隐喻学的范式》(1960)、《新时代的合法性》(1966)、《哥白尼世界的起源》(1975)与《神话研究》(1979),布鲁门伯格提出了以“隐喻”(Metapher)作为哲学语言的基本要素、恢复那种形成于古希腊时代的对理论的“好奇心”和以神话减轻脆弱的现代性人类的内心负担等观点。

作为与于尔根·哈贝马斯齐名的德国哲学家,布鲁门伯格的晚期著作《马太受难曲》(Matth äuspassion )于1988年由法兰克福的苏尔坎普出版社出版。

由于浸润在德语原作中的神学、解释学、音乐史学与音乐哲学相交融的特点,造成了读者接受上的困难:它的英译本直到2021年才面世,而中国音乐学界至今尚未有学者发表与之相关的论文。

作为布鲁门伯格的唯一一部以音乐为研究对象的专著,《马太受难曲》延续并深化了《神话研究》中的议题,即如何在具有压迫感的现代性中坚持自我,找到一种审美化的自我和解的方向。

考研中西方音乐史习题:巴洛克时期音乐史

考研中西方音乐史习题:巴洛克时期音乐史

巴洛克时期音乐1.名词解释•通奏低音(basso continuo,又称数字低音):•清唱剧(oratorio):•康塔塔(cantata):•受难乐(passion):•托卡塔(toccata):•赋格曲(fugue):•法国组曲•协奏曲(Concerto)2.主观题•简述巴罗克音乐的含义及其风格特点。

•简述巴罗克时期歌剧在意大利的产生与发展。

•巴罗克时期的器乐有哪些重要体裁?•简介蒙特威尔第的音乐创作观念。

•简述A.斯卡拉蒂对意大利歌剧的贡献。

•D·斯卡拉蒂在音乐上有哪些成就?•维瓦尔迪在音乐上有哪些成就?•简述法国抒情悲剧与吕利。

•简述英国的早期歌剧与普赛尔。

•库普兰在音乐上有哪些成就?•拉莫在音乐上有哪些成就?•巴赫在音乐上有哪些成就?•亨德尔在音乐上有哪些成就?•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与以往的音乐有哪些不同?3.名词解释:巴洛克含义•1600至1750年,是音乐史上的巴罗克时期。

•西方建筑、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新的风格特征,它主要表现为新的雄伟、奇异、夸张的艺术风格代替了文艺复兴时期和谐、对称、明净、优美的艺术理想。

•Baroque:来自葡萄牙文(Barroco的)法语词,意为不规则的珍珠。

•--音乐中的夸张炫技•--眼花缭乱的建筑风格•--艺术的时期。

4.论巴洛克时期音乐特征•(1)确立了稳固的大小调和声体系•(2)数字低音•(3)旋律连绵不断,节奏律动频繁,在乐曲大段落间有鲜明的力度对比•(4)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大型综合性声乐体裁,以及奏鸣曲、三重奏鸣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等器乐体裁得到了确立和发展。

5.名词解释:“卡梅拉塔”(Camerate)•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沙龙小组。

•“卡梅拉塔”小组,意为沙龙),•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由文艺赞助人、诗人、画家、音乐家组成•宗旨:力求复兴古希腊的悲剧艺术,创作出诗歌、戏剧、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戏剧形式。

6.《达芙尼》《尤里迪西》填空:1597年上演了由利努契尼写剧本、佩里作曲的_______,由于该作品的乐谱只留下残片,所以人们通常把1600年上演,保留完整的,由利努契尼写脚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_______视为最早的一部歌剧。

巴赫《马太受难曲》的人文精神浅析

巴赫《马太受难曲》的人文精神浅析

巴赫《马太受难曲》的人文精神浅析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以其神圣的音乐,宏伟的结构和丰富的情感,成为宗教音乐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巴赫最优秀的宗教作品之一。

自编写以来,它一直受到众多艺术家和观众的喜爱,这表明了它在宗教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部宗教作品,《马太受难曲》旨在唤起人们对基督教教义的认知,它的思想深刻,旨在提醒人们要敬畏上帝,让人们明白自身的脆弱和暂缓的生命,并且明白那些拥有完美的生活机会的人是多么幸福。

歌曲中,巴赫将痛苦与宁静融为一体,寓意深远,使人们对基督教教义感到赞叹。

此外,歌曲还表达了孤独和苦难的主题,以及人们如何在苦难中保持坚定的信念。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马太受难曲》囊括了大量元素,如坚持信念、虔诚、宽容、坚韧、自尊、仁慈、勇气等,从而实现了圣经的基本理念,即爱神,仁慈,以及自己和他人”。

它不仅提倡宗教信仰,还引导人们活出基督徒的生活,让观众感受到宗教的圣洁和祝福。

另一方面,《马太受难曲》还向人们传达了一种象征文化的信息,即能够把握人生的价值,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尊重他人,并且学会宽恕。

它鼓励人们承认自己的脆弱性,作出积极的人生选择,以及担负起宗教信仰所赋予的责任。

此外,它还敦促人们把精力放在追求自由和信仰上,而不是财富或权力上,因为这些都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通过从结构、乐谱、技巧、情感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太受难曲》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无论是赞美神的崇高敬意,还是要求人们尊重他人、宽恕自己和他人、追求自由和爱,都反映了巴赫在作曲时的人文理念。

因此,歌曲不但在艺术上赢得了巨大成功,也受到了众多人文主义者的崇敬。

综上所述,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以其神圣的音乐,让观众对基督教教义感到赞叹,且表达了一种象征文化的信息,反映出巴赫在作曲时的人文理念,因此受到了众多人文主义者的崇敬。

《马太受难曲》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精神上的礼物,使人们明白了宗教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

受难曲感受

受难曲感受

巴赫《受难曲》的音乐鉴赏高一(12)班邓彬我认为巴赫这部受难曲,不仅继承了中世纪后受难曲的传统,还和当时音乐的各种崭新技法和要素相溶合,使这部受难曲拥有了永恒的艺术生命,成为圣乐作品中的精品、经典之作。

这是一部具有内在性格的音乐,纵然也有热情的场面,但绝不做出表面的夸大。

随着音乐的发展,任何人都会感受到一股沁人肺腑的“慈爱之情”。

妇女们围绕着耶稣遗体旁,哭着说的话,能超越时代,深深地植根于今天人们的心灵深处。

妇女们的形象在这首受难曲中有着突出的意义。

这作品中男女平等,曾使当时的莱比锡深受感动。

因为那时,女人们被禁止在宗教仪式中担任积极角色,连圣咏都由男童代表女声。

可在《马太受难曲》中,在基督受苦受难中,表达人类慈爱与温暖之情的,全是妇女们。

《马太受难曲》取材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书第26、27两章的故事。

它的歌词由三部分组成:一、圣经的原文,它担负叙述整个事件过程的任务。

其中有以第三人称的福音史家(男高音)的叙述,也有以第一人称出现的故事中的角色,如耶稣、犹大、彼得、彼拉多以及群众等;二、巴赫友人皮堪达尔创作的诗词,它以旁观者的身份抒发着对眼前发生的事件的种种感触;三是历代流传下来新教圣咏的原词,是虔诚信徒们的感叹和呼声。

巴赫调动了一切音乐手段描绘耶稣一生中最悲惨的经历:受难前最后几天所遭遇的苦难、屈辱和死亡。

它虽然只有几天,却是最震撼人心的时刻。

《马太受难曲》共有七十八曲,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最后的晚餐到被捕前,经文是马太福音26章l-56节。

第二部分是耶稣被捕到钉十字架,经文是马太福音26章57节到27章终了。

共有十六个场面:第一部分:l、序幕;2、阴谋;3、在伯大尼受膏;4、犹大;5、最后的晚餐;6、橄榄山;7、客西马尼国的祷告;8、出卖。

第二部分:9、序幕;10、议会受审;11、彼得三次不认主;12、犹大之死;13、彼拉多审问;14、嗣髅地;15、三点钟;16、埋葬。

在欣赏《马太受难曲》时,还需要说明的是:全曲中,十六世纪由哈斯勒(1564-1612)所作的受难圣咏《充满鲜血,伤痕累累的头颅太经巴赫的改编加工,使这首圣味不仅获得了新的生命,并且以;其深刻的悲剧性而激发着每一位信徒的灵性体验,震颤着每位听众的心灵。

欣赏课马太受难曲教案

欣赏课马太受难曲教案

欣赏课《马太受难曲》教案教学目标:1聆听《马太受难曲》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风格。

2初步了解“巴洛克音乐”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

3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聆听、分析《马太受难曲》体会宗教音乐风格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概念教具:录音机、磁带、钢琴教学方法:聆听与讨论法相结合教学过程作者简介: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尔和泰勒曼齐名。

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

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

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作品简介:《马太受难曲》由德国著名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创作于十六世纪。

共分为78首分曲,真实的再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被捕、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这部作品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是巴赫最伟大的宗教音乐作品,也是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

创作背景: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中队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

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区,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第二部分有43首。

师生教学活动与设计意图教学评价设计:(一)你了解宗教音乐特点了吗?(二)请你对自己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基础一个客观的评价(参与学习的态度、热情、参与成效、创作激情、学习成果等)。

(三)请你给宗教音乐一个评价(喜欢、不喜欢、一般),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四)请你对老师本单元的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定要实事求是。

教学探究请用小短文的形式,写出宗教音乐给你的感受,以及复调、主调音乐给你的感受。

聆听巴赫的《受难曲》

聆听巴赫的《受难曲》

聆听巴赫的《受难曲》(hearing bach’s passions)作者:梅兰姆德(daniel r. melamed)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分社,2016年出版j.s.巴赫的两首受难曲始终是百演不衰的巴洛克核心声乐曲目。

不过今天上演巴赫的受难曲存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它的情景距离现代社会挺远,起码与十八世纪的莱比锡差别甚大。

学者梅兰姆德可能料想到了这一点,在书中并未采取一个个乐段依次分析的枯燥办法,而是从较宏观的角度向读者介绍了一些早期音乐实践方面的饶有趣味的问题。

例如他说,巴赫时代的受难曲设定较为灵活,所用音乐常会从其他作品里不显山露水地“回收、转化”而来,但如今,我们更倾向于将音乐与文本视作一种固定搭配。

过去谈论受难曲的书籍总是“板着面孔”,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次,非专业的你也能读懂。

《指挥勃拉姆斯的交响曲》(conducting the brahms symphonies)作者:克里斯多夫?迪蒙特(christopher dyment)英国boydell出版社,2016年出版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出版你知道勃拉姆斯当初是如何指挥他自己的四首交响曲的吗?当其他指挥家们接过指挥棒,他又将怎样臧否?最重要的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早期录音到底能否反映出作曲家的初衷?迪蒙特第一次系统而严肃地阐释了这些疑问。

他先从最早期的莱维、里希特和尼基什说起,方才不慌不忙地进入了我们最熟悉的托斯卡尼尼。

自然,富特文格勒与阿本特罗特这样与勃拉姆斯传统紧密联系的人物也是不会被略过的。

不过,本书最关注的人物是弗里茨?施坦巴赫(fritz steinbach),因为他是传说中“真正攫取到作曲家精神”的那一位,虽然未留下任何录音。

1886年,冯?彪罗曾将自己的乐队交到了三十一岁的施坦巴赫手里,勃拉姆斯表示认可,而施坦巴赫的门下还走出了弗里茨?布什。

一条比较可信的线索是:施坦巴赫的风格处于富特文格勒的另一端,英国指挥家鲍尔特(adrian boult)则回忆说“只能听见木管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公元1250年以后, 这种表演已接近早期 的宗教剧,因为它开 始由三位牧师用不同 的音域和节拍速度来 分别表现基督、群众 和叙述者。
到了14世纪后半叶,群 众开始用单声部齐唱来 代表。这种由单声部的 圣咏构成的受难乐也叫 做“素歌受难乐”,它 代表了受难乐体裁发展 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15世纪开始,复调 手法开始被运,这种 受难乐叫做“应答受 难乐”。
巴赫的《约翰受难曲》和《马太 受难曲》是受难曲创作的巅峰。 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 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 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审,被钉十字 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谢 谢 观 赏
1550年前后,德国作曲家约翰•瓦尔 特用路德翻译成德文的圣经歌词写了 两部受难乐。 法国作曲家安多万•德•朗古瓦尔的受 难乐在德国也很流行。 意大利的斯堪代罗把他的《约翰受难 乐》带到了德语国家。 德国作曲家许茨创造了一种更有戏剧 性的受难乐。
1650年以后,受难乐发 展进入了“受难清唱剧” 阶段。
什么是受难乐?
受难乐(passion)是用 音乐表现《圣经》福音 书中有关耶稣受难故事 的一种古老的体裁
受难曲发展历程:
从公元5世纪起,罗马天主教仪式 中就有在复活节前一周内演唱耶稣 受难故事的传统。例如在复活节前 的星期日要演唱《马太福音》书的 有关内容,在星期三要演唱《路加 福音》书,而在耶稣受难日,即复 活节前的星期五,则要演唱《约翰 福音》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