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设计

合集下载

海洋石油平台电力供应系统设计与优化

海洋石油平台电力供应系统设计与优化

海洋石油平台电力供应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洋石油平台已经成为满足世界对石油需求的重要手段。

然而,为了保证平台正常运行,各种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变得至关重要。

其中,海洋石油平台电力供应系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海洋石油平台电力供应系统是平台运行的动力来源,它不仅要满足平台生产的电力需求,还要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

在设计与优化电力供应系统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供电容量、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持续性。

首先,供电容量是设计电力供应系统时的关键因素之一。

海洋石油平台需要大量的电力来驱动设备和机械。

因此,必须确保电力供应系统具备足够的供电容量,以满足平台的电力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多种电力源,如发电机组、太阳能和风能等,以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其次,海洋石油平台电力供应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是另一个需要优化的关键因素。

由于平台环境恶劣,海风大、波浪大,电力供应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稳定性,以抵御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多种措施,如使用稳压器、备用电源和冗余设备等,以确保系统能够在恶劣条件下正常运行。

第三,安全性是设计与优化电力供应系统时需要重视的另一个因素。

海洋石油平台电力供应系统涉及高压电力设备和线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如设置适当的绝缘保护设备、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并确保系统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

最后,可持续性是设计与优化电力供应系统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在海洋石油平台电力供应系统中,可以采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降低环境影响。

综上所述,海洋石油平台电力供应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供电容量、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为了满足海洋石油平台对电力的需求,必须设计出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系统,并采用多种措施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浅析海洋石油多功能助航式自升式平台电力系统架构

浅析海洋石油多功能助航式自升式平台电力系统架构

浅析海洋石油多功能助航式自升式平台电力系统架构【摘要】多功能自升式助航平台是一艘用于海上油田增产和修井作业的钻修井装置,适合于5-35米范围的海域环境条件下的钻修井作业。

该平台配有专用的发电系统,并由4台柴油发电机组为平台提供3相600V、50HZ的交流电源,通过600 V配电盘、400V配电盘、推进器交流变频驱动配电盘,220V配电盘和一系列的低压电气控制柜为平台配套设备提供动力电源。

本文通过对当前海洋石油90X多功能平台电力系统组成进行分析和研究,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功能自升式平台钻井平台配电系统反供电系统1、海上多功能自升式平台电力系统的概述平台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电网的构成相似,由四部分组成:由电源系统、配电装置、电力网和负载四部分组成。

1 平台电源系统即发电系统,包括主柴油机机组、应急柴油机机组、其他辅助和附属物、主发配电盘、应发配电盘、反供电系统、变压器等。

一般平台配备3-5台发电机组,当其中一台发电机故障时,也不会影响平台钻井作业。

2 配电装置系统,包括配电盘、配电箱等,平台600V母排的电源通过4台主发电机提供。

通过600V变400V的变压器降压之后,提供给400V母排供电后提供给平台设备使用。

通过400V变220V的变压器降压之后,提供给220V配电盘供电后提供给平台设备使用,以满足平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3 电网,由变压器、电力电子设备及其它相关配套设备等,平台通过使用变压器或电力电子设备,将现有电能变为目标电能;4 用电负载,包括泥浆泵、推进器、吊车、辅助泵类设备、平台照明灯、电气仪表、航行和通信设备等。

2、海上多功能自升式平台电力系统的分析与研究2.1 发电系统的组成分析必须有效的做好平台发电系统的保护,确保提高发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平台发电系统主要由主发电系统、应急发电系统组成。

4台(卡特3512B 型)柴油发电机组、4个发电控制配电柜、1个同步控制柜及相关配套设备等组成了发电系统。

海洋平台临时电力系统的设计、组建与分析

海洋平台临时电力系统的设计、组建与分析

海洋平台临时电力系统的设计、组建与分析海洋平台临时电力系统的设计、组建与分析在海上进行勘探、建造和维护等工程时,对电力供应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

海洋平台临时电力系统是为了满足上述需要而建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依靠独立的发电机组、变压器、电缆等设备,为航行在浅水区域的船舶和在海上工作的工程设施提供电力,保障了施工及设备、物资储备的正常运转。

一、电力系统的设计原则电力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原则: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公平合理和适应性。

在设计阶段需考虑到电气系统的使用环境,如作业的时间、海区环境特征以及用户的需求等,同时还需考虑到海上施工和设施维护方便实现的因素。

在现实实际应用中,电力系统的启动、变负荷及停止应具有简单方便等特点。

二、组建电力系统的流程组建临时电力系统需要充分考虑船舶或平台的使用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可遵循以下程序组建电力系统:1.确定电源类型,选择发电机组。

由于海上经常受到风浪、潮汐等因素影响,发电机类型应选用可靠的涵盖各种工况的发电机组。

2.选取合适的变压器变压器要根据负载特点和电缆线路的电压等级来选择,以保证电力分配既经济又合理。

3.布设电缆和配电箱。

需选用防水、耐腐蚀、耐海水腐蚀的电缆线路和配电箱,且必须符合船级社认证标准。

4.设备运行调试。

安全检查、调试及运行测试等必要步骤是组建电力系统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步骤,需要严格执行,并可根据满足不同用户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三、分析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年来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海上施工所需电力的有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促使了海洋平台临时电力系统的发展。

在未来,随着新能源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有望实现海上风力、潮汐和太阳能等能源的利用,推动海洋平台临时电力系统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同时,电力运维技术的提高也将成为发展的关键。

因此,建议在进行电力系统设计时,应尽可能地使用智能设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自动化度及在线维护能力,同时加强人工维护与设施保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施工环节安全有效地推进。

浅谈海上油田群230 kV供电方案

浅谈海上油田群230 kV供电方案

摘要:不同于国内相对规模较小型油田群,海外大型油田群的电气负荷总量可达数百兆瓦,陆地电网选用两路230 kV冗余海底电缆给油田群变电站提供初级电力,且230 kV开关柜采用双母线四分段,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

海上次级供电采用69 kV海缆,交流系统中性点工作接地形式为直接接地和低阻接地,保护接地全部采用接地电缆构成的接地网来实现可靠接地。

关键词:海底电缆;冗余;可靠性0引言海洋石油平台一般距离陆地较远且比较分散,考虑工程项目经济性,通常采用自设主发电机来满足平台设备的用电需求,这也是目前国内多数海上油田采用的供电方案。

本文介绍了某海外油田群的陆地供电方案,该油田群已历经多期滚动开发,陆地供电方案相对成熟可靠,希望对国内油田陆地供电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1陆地供电工程该项目需新建两条230 kV高压架空线,将陆地230 kV变电站电力输送到海底电缆登陆点附近的架空线与海缆连接站。

海底电缆登陆段埋地敷设至连接站地下,穿护管延伸至地上与230 kV钢芯铝绞线连接。

图1是在海缆登陆点就近建设的连接站,主要由电缆沟、高压门架结构、绝缘子、避雷器、站内道路、围墙等组成。

230 kV架空线来自陆地230 kV变电站,新建架空线路应尽量避免与其他架空线交叉,如无法避免,应保证高压等级架空线在低压等级架空线之上,架空线交叉角度尽量选择90°。

架空线与陆地石油管道交叉角在45°~135°,架空线的基础杆塔应距离石油管道30 m以上,架空线高度应距离石油管道9 m以上,以避免高压架空线在石油管道上产生过高的感应电压,同时影响管道的交流腐蚀问题。

2海上供电工程国内常规海上石油平台供电采用自建发电站,通常为燃气透平发电机和原油发电机,发电机电压等级一般不超过10.5 kV,油田群内电力组网电压等级一般最高为35 kV,这与国内海洋石油平台规模、用电负荷大小密切相关,下面对某海外项目海上石油平台供电方案进行介绍。

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工程中优先脱扣技术的应用研究

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工程中优先脱扣技术的应用研究

■设计与分析yuFenxi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工程中优先脱扣技术的应用研究王雅乾$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研发中心,天津300452)摘要#首先分析了海洋平台优先脱扣系统的意义与作用,然后介绍了传统优先脱扣技术与目前电力组网工程中通过EMS系统实 现的智能优先脱扣技术,并举例说明了优先脱扣CASE的设定原则与方法,以期为类似工程中优先脱扣系统的设置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优先脱扣;EMS0引言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系统的稳定是支持其安 的一。

早期海洋平台电力系统 运行模式,为了避免局部 电力系统 •设置了优先脱扣系统。

,海上平台电力系统 电力组网工程的实,模式为联网运行,系统 程 ,智能 平 提 。

为 电网的安 稳定运行,传统的优先 脱扣方式 法 ,更加智能化的优先脱扣技术运。

1传统优先脱扣技术实现方式(3) 优先脱扣 的合理分级措施。

针脱扣进行分级管理,达优先的目的,并可以根据不同工况调节 级别。

(4) 根据同的扰动工进行针卸。

注发电机组 的情况,还 海缆、组网变压 线的/过键节点短路、电网解列 ,根据 计算进行动作。

(5) 考虑孤岛运行局部组网运行的工况。

电网中平台可能运行 部组网 ,EMS系统包含较为见的特殊工运行逻辑。

3智能优先脱扣C A S E的设定原则与方法期海洋平台电力系统 是 运行的模式,即一个电中心 平台。

其 发 的为 台发电组运行其中一台组发,其发电组法 部 油电。

为 ,优先脱扣系统 ,其 通过电PLC来实现,为发电 组的 过 ,并 的设置为脱扣目。

发电 ,脱扣部分部,以电。

方式确实提了电力系统的稳定,:(1)发电组的$2)脱扣稳定 ,是 运行态没有进行 ,可能出现 够的(3)脱掉较少 的,进行造成必的损失与资源的浪费,即卸过多。

2智能优先脱扣技术实现方式随着海上平台电力组网技术的发展,优先脱扣系统普遍纳入EMS系统以进行电网统筹 ,更合理地实现了 网的优先脱扣功能。

我国第一个海上油田群电网系统投运 -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我国第一个海上油田群电网系统投运 -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我国第一个海上油田群电网系统投运《国家电网报》12月11日二版头条12月5日15时,由福建省电力设计院承担设计的我国第一个海上油田群电网系统——中海油涠西南油田群电力组网项目一期工程并网成功,正式投运。

这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电网系统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对我国海上油田开发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海上油气田开采模式,基本是每一个油气田平台建一个电站独立供电,一旦机组故障将导致平台失电。

为此,每一平台需配置容量相当的备用发电机组,因而投资大、供电可靠性较差,且挤占石油平台宝贵的空间。

为增强平台供电可靠性,降低油田建设和运行成本,2007年年底,福建省电力设计院受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委托,在位于南海北部湾涠洲岛西南方向的油田群,规划和设计我国第一个海上电网系统,将各平台电源组网供电,构建多电源且由高压联络线路与低压配电网络组成的电力系统。

该系统供电经济性十分显著,油田群内多一个石油平台,就可以少安装一个发电机组,节省投资1亿多元。

同时,遇台风等恶劣天气,人员撤离石油平台时,还可通过远方控制装置控制电气设备,实现油田不间断生产。

该电网系统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是在涠洲岛终端和海上石油平台间,通过32.5千米的35千伏海底电缆连接构成小型电力系统。

其中包括接入的9台机组,4台变压器,以及预留给待开发平台供电的出线间隔,能满足涠西南油田群年产1500万吨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

由于在国内没有海上组网的先例,工程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对组网系统进行了多方案的比选和优化,针对海上石油生产平台电网的特点,创造性地解决了小电网励磁涌流问题、海缆线路并网运行中的发电机自激问题以及长海缆线路充电功率大等多项难题;同时提出了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线安控及电站综合自动化等功能为一体的能量管理系统(EMS)建设方案,解决了小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问题。

(通讯员罗晓东记者傅娟芳)延伸阅读油田群电网显著优势油田群电网集中发电、供电,不仅减少天然气消耗,消化了钻井平台的剩余负荷(原先单平台所发电量用不完就会造成浪费),又将降低海上油田的停电概率。

海上石油平台电网的特点及其组网技术

海上石油平台电网的特点及其组网技术

海上石油平台电网的特点及其组网技术摘要:海上石油开采目前使用的油田在一个中央平台上建造了一座单独的主电站站,为周围地区提供充足的电力。

但是,电供应不可靠和安全缺乏,因为这种电力模式下的电力供应是较单一的,没有连接到海上油田的每个电站。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低成本、安全的电力组网形式,使各种电源组网平台能够供电,并建立一个多电源系统。

电源组网不仅能降低维护成本,而且能提高能源质量。

关键词:海上石油平台;电网的特点;组网技术海上石油平台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实践需要更多的实际工作。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和监测海上石油平台的结构问题,通过简化措施和工具,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工作的整体效果。

一、海上石油平台电网的特点及其组网必要性我国石油平台大部分都存在供电问题,即单个电站冲击强度低。

如大型设备的注水泵启动不正常,经常出现故障;供电可靠性不足;电网布线比较复杂,增加了后续维护和石油开采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组网有很大的优势。

第一,它可以高冲击载荷承受,如压缩机及注水泵处理,从而提高性能和质量。

第二,石油平台供电站之间联网实现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电网抗灾力及可靠性供电,最终防止因故障而停电。

这也大大减少了备件数量,进而导致投资和后续费用。

最后,海上石油平台两个可以备用电站共享,减少设备投资,节省空间。

二、EMS在海洋石油平台电网中的应用1.EMS结构。

包括计算机、操作、支持、SCADA、电源管理和网络分析。

所有EMS功能分为两个部分:独立电源管理系统和培训模块,EMS不仅提供高效的电源管理,而且模拟整个培训系统。

2.EMS应用程序。

由三个主要模块EMS应用程序系统组成:收集数据、管理电源和分析网络模块,包括模拟培训。

操作可以实时进行,也可以在研究模式下进行。

数据采集旨在实时接收和电力系统数据监控,电源管理配置决策提供,控制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网络分析模块提供全系统的分析和决策,以提高企业安全性、统一安全性和成本效益。

海上油气平台输电系统分析与设计

海上油气平台输电系统分析与设计

海上油气平台输电系统分析与设计摘要:在海上油气田输电系统中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方式,可有效提高输电距离、减小设备占地面积、提高运行可靠性,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文章探讨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某海上油气田(A油气田)中的应用,通过对A油气田调整工程和输电要求的调研,给出了对应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主接线和接地方式等设计方案。

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经济性分析,给出了相关主回路参数设计。

最后,搭建了仿真模型,验证了本文分析和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海上油气平台;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主接线;接地方式0引言随着海上油田平台的大范围联网和向深海进军,海上输电的容量将更大、距离将更远。

若采用传统的中高压交流供电方式[1-2],由于受限于海底电缆的充电容量,有功负荷一般偏小,控制电压过高,容易击穿海缆,将严重影响平台的正常生产[3-5]。

而若采用常规直流,由于海上平台主要为大功率高压电动机等变频负荷,本身需要消耗无功,无法为换流站提供换流容量,因此无法使用。

相比中高压交流输电和常规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不存在交流输电功角稳定性问题、充电容量小;不需借助受端电网换相,可以为海上平台的无源负荷供电;并且谐波电流小、无需滤波装置,可减小海上平台的占地面积[6-10]。

因此,在海上平台输电系统中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方式,尤其是在长距离输电方面,可以有效地突破输电距离限制,降低系统造价,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是具有高度灵活性的海上平台输电系统新型输电方式。

本文将探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某海上油气田(简称A油气田)中的应用。

相比同类工程,A油气田工程由岸上直接向海上平台供电,输电距离更远、容量更大、可靠性要求更高。

文中将根据A油气田的调整工程和输电要求,给出对应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主接线和接地方式等设计方案。

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经济性分析,给出相关主回路参数设计。

最后,给出仿真分析结果。

1A油气田调整工程及输电要求目前,在A油田群所在区域内共设有以下生产设施:6坐平台和一艘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如图1所示。

浅谈海洋采油平台电气系统的配电自动化设计

浅谈海洋采油平台电气系统的配电自动化设计

浅谈海洋采油平台电气系统的配电自动化设计Summary:根据与海岸线位置的关系,海洋钻井采油平台分为3种采油开发模式:滩海、浅海、深海。

其中深海石油开发模式,由于深海采油距离陆地较远,其电气系统通常具有独立性和特殊性。

滩海和浅海采油平台通过陆地海洋变电站通过海底铺设电缆对采油平台进行配电。

本文主要介绍了深海采油平台电气系统的配电自动化设计,从实质上对采油平台的配电系统的发展提出改良意见。

Keys:海洋平台电气系统配电自动化目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外对于石油的开采力度不断加大,陆上油田的开采规模也不断扩大,使陆上油田石油开采工作越来越困难,勘探开发难度不断增大,使陆上石油开采的成本不断提升,对海上油田的勘探开发已经是目前石油开采的主要方向之一。

一、海上采油平台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以及相关设计1.1海上采油平台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目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对我国海上采油平台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影响较大,自动化的配电系统能够显著促进配电网络性能的提高。

深海的石油开采平台自身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距离陆地相对较远,而且其平台的配电系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智能仪器仪表推广使用之后,石油开采平台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

智能的自动化配电系统能够对海上采油平台配电系统进行调控,全面监控平台的配电运行状况,能够对配电柜开关进行有效控制,在平台上出现事故之后,能够及时对相关设备采取跳闸断电措施,触发报警,保证海上采油平台的正常运行。

1.2对海上采油平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海上采油平台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满足能够对平台运行的数据及时收集,并且能够有效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运算,并将分析的结果传送到相关的子系统的服务器,最后再将信息传递到各级单元。

不同的单元设备之间互不干扰,运行相对独立,不论是哪一个单元的设备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数据采集处理。

浅析海上平台电力系统扩容供电设计方案

浅析海上平台电力系统扩容供电设计方案

Sheji yu Fenxi!设计与分析浅析海上平台电力系统扩容供电设计方案左志鹏张天仪刘伟岭(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天津300451)摘要:随着海洋新建平台日益增多,海上电网规模逐步增大,对电网扩容及电网结构的优化需求日益增加[现以南海某电网扩容升级为例,列举工程实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对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起到指°关键词:电网扩容升级;电平0引言海上平台电力系统是集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于一体的整,随着石油的需求逐年增加,海上平台规模逐步增大,逐步增加,平台的电网规模大,,电网扩容以及电网结构的优化是摆在海洋石油电.统设计的问题。

以南海某电网为例,列举工程实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电网背景情况南海某电网6平台,中电平台2,平台4;平台海电[电网方设计;及电;多;扩容电网结构,供配电网容于,平台设张。

,电网于的一些;发电容!实际大出2.8MW和4.6MW),海缆距离相对较长(总长约53km),组网变压器容量大(10MVA),于相状态,组网变大、难等问题。

复的况下,按照项目求,需通过新设7.4km海新建井口平台D;最大电量约9900kW,占原电网电力负荷总量(11830kW)的84%,这无疑给原本复的电网况增加了新的挑战。

2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从老电网升级,提高电力系统结构稳定性,保障供电可靠性出发,并满足新建平台新电网的求,在电气设计中对电网了充分的析考量,对于电网的上述问题,采取下手段处理:(1)选择合适的电网,灵活采用了微型透平燃气机组与原电网并网电,补充电量缺口。

(2):发电机出口快速限卩限故障电。

(3)采用16MVA大容量油浸式组网高压变压器,节省空间的,在设计中也考虑了限制涌流倍。

(4) 1.2Mvar三挡抽头油浸式电抗,节省的基础上,灵活解决了电网在不工况下容抗大致使发电相的问题[2.1电量不足,就地微透保生产电网电11830kW,新井口平台D大负荷9900kW,电站平台A共设主机4台,其中4600kW机组2台,2800kW机组2台,电站平台B共设4600kW机组3台,考虑电站备用原则,电率达90%以上,电网供电出现不足。

浅析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安全设计措施

浅析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安全设计措施

浅析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安全设计措施摘要:在海洋石油项目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气消耗,而这和我国正在推行的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策略是背道而驰的,本文就海洋石油电气设备设计进行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从电气设备的安全、电气线路的设计以及电缆铺装方面入手。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备安全设计要具有适应海洋环境特殊情况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我国海洋石油平台的作业能力。

关键词:海洋石油、电气设备、安全设计一:海洋石油化工电气设备设计和安全管理的意义海洋石油电气设备是生产工作的重要支撑,也是安全运行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

海洋石油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运维主要包含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一是电气设备的设计, 海洋石油项目是一个多因素构成的生产环境。

与一般的项目不同,电气设备的设计除了要考虑线路问题外,还需要考虑点燃源、释放源、爆炸源以及腐蚀等问题,主要是因为海洋环境存在大量的特殊性,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与设计存在着直接关系,设计不当会引起停产改造等重大事故的产生,带来重要的损失,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类影响因素。

二:海洋石油开采中电气设备的影响海洋石油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的恶劣,长期受到腐蚀性气体、凝露和霉菌等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具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是海洋石油平台中的电气设备长期处于高湿度的工作环境当中,很多电气设备的绝缘性会逐渐下降,且在盐雾的长期侵蚀下,电气设备的外部绝缘材料逐渐老化,从而给电气设备埋下了漏电事故隐患。

若没有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的漏电隐患,将其投入到石油开采作业工作当中,非常容易造成漏电事故。

不仅给海洋石油的开采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且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

其二在海洋石油开采的过程中充满了很多可燃性的油雾和油气,这些物质在遇到电气设备的一些不安全操作时,会直接引燃油雾与油气,从而造成较为严重的开采事故。

如海洋石油电气设备在工作期间出现了中性点不接地的情况,从而引起了电气设备单相接地的故障,而由于电气设备的电力故障无法在第一时间排除,从而使得配电盘发出了安全预警。

海上石油平台电网的特点及其组网技术

海上石油平台电网的特点及其组网技术

S Z 3 6 — 1 C E P等 ,分 别 从 组 网 条 件 、组 网结 构 、 电压 等 级 及其 关键 技 术几 方面 给予 详细 分析 。 1 . 组 网 条 件 。 首 先 ,该 平 台 各 个 电站 原 发 电机 组 具 有 齐 全 的 保 护 功 能 ,且 自身 拥 有 组 网能 力 。其 中 S Z 3 6 - 1 C E P 、 L D 1 0 - 1 C E P等 自备 电站 拥有相 同的 电压等级及 电制 、 频率等。其次,拥有较成熟的能量管理 系统、发电机远程 监 控 系 统 、继 电保 护 装置 、开 关 过程 管 理 系统 及其 同期装 置等相关技术 ,其功能较齐全,为组 网技术奠定基础 。最 后 ,可将 S Z 3 6 —1 C E P、L D l 0 — 1 C E P的独立 电网实现 组 网 , 相应增加光 电复合型海底 电缆、无功补偿装置、能量管理 系统等,这些设备的维护都较方便 , 且拥有较高的经济性。 2 . 组 网 结 构 。该 平 台 中现 有 的 L D 1 0 - 1 C E P 、S Z 3 6 - 1 C E P实现组网,拥有 自身的备用发电容量 ,并不需要 另 外 配置 发 电机 组 ,通 过 组 网可 实现 相 应 的 电力效 益 ,在 构 建 其他 电力 系统 时还 应 充分 利 用 电 网中 的剩 余容 量 ,提 高 资源利用率。本次设计中主要是考虑链式与环网两种组网 方式 ,其中链式组 网结构较简单 ,且运行调度及其控制较 方便 ,但 稳 定 性相 对 而 言较 差 ;而 环 网结 构 能够 合理 分 配 电负荷 ,缩短供电距离 ,提高负荷端的电压质量。若其中 某一条线路 出现故障时 ,则可相应对故障部位给予隔离 ,
D OI :1 0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8 9 7 2 . 2 0 1 4 . 1 9 . 0 1 9

海洋石油工程平台设计方案

海洋石油工程平台设计方案

海洋石油工程平台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增加,海洋石油工程平台的设计和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海洋石油工程平台通常位于海洋深水区域,其设计需要考虑到海洋环境的严酷条件和高强度的承载能力。

本文将针对海洋石油工程平台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设计需求1. 海洋环境的考虑:海洋石油工程平台所处的海洋环境通常具有高风高浪、强烈的海流和盐雾腐蚀等特点,因此平台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这些严酷的自然条件。

2. 承载能力的要求:海洋石油工程平台需要具备对重型设备和人员的承载能力,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平台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安全性和环保性:海洋石油工程平台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包括对泄漏和污染的防范措施以及紧急救援设施的设置等。

三、设计原则1. 结构合理性:平台的结构设计需要合理,确保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内部设备的安全性。

2. 操作性和维护性:平台的设计应考虑到人员操作和设备维护的方便性,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维护成本。

3. 可持续性:设计应考虑到平台的寿命和维修成本,以保证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使用。

四、设计方案1. 平台结构设计海洋石油工程平台的结构通常包括作业区、居住区、设备区和船坞等。

平台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同时确保最大限度地提高使用空间和设备的布局合理性。

此外,平台结构的耐用性和安全性也需要得到充分考虑,特别是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下。

2. 材料选用海洋石油工程平台的建设材料应具备良好的耐海水腐蚀性和耐磨损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其重量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材料的选用上,不仅需要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3. 设备布置平台的设备布置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包括对作业设备、生活设施和紧急救援设备等的布置。

设备的合理布置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操作风险,同时还能够确保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紧急救援设施考虑到海洋石油工程平台所处的特殊环境和行业的高风险性,平台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紧急救援设施的设置。

滩海油田海洋平台的三级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滩海油田海洋平台的三级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t m nt n o ma i n ma a e n a e t r e i oifr t o n g me tl y rnewo k,c n r ll y r n t r n e d d v c a e e wo k.Th s g r c d r s a d i l me t — o t a e e wo k a d f l e i e l y r n t r o i e de i n p o e u e n i e n a np
而 下分为 信息管 理层 网络 、 制层 网络 和现场 设备 层 网络 , 绍 了三级 网络控 制体 系在滩 海油 田海 洋平 台 中的应 用 , 控 介 阐述 了各 系统 的 设计 过程 及实现 功能 。应用 表 明, 系统 运行 安全 、 该 可靠 , 完全 满足平 台远 程控制 的要 求 。
滩 海 油 田海 洋 平 台 的 三级 网 络控 制 系统 设 计
李庆涛 , 等
滩 海 油 田海 洋平 台的三 级 网络 控 制 系 统 设 计
De i n o h r e ly rNe w or n r lS s e f a h Se lel a f m sg ft e Th e — e t a k Co to y t m orBe c a Oii d PItOr f
关键 词 :过 程控 制系统
中 图 分 类 号 :T 2 3 P 7
冗余 通信 网络
现 场设备 层
可靠性
远 程监 控
文 献 标 志 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Ab t a t Th e e o sr c : e d v lpme tmo e o ri c a s a d + s t l t l t r f r b a h s a o li l e u s s v r g e e f t e c n r ls se n d f a t i lil n i f a e l e p a o m o e c e i e d r q e t e y hih lv lo h o to y t m i f f i e fa d a t ma i n. Ba e n t e c n e t o c n r lz d ma a e n n iti u e o to ”I h h e — a e e wo k a c ie t r k s t l n u o t s o s d o h o c p f” e ta ie n g me t a d d s rb t d c n r l t e t r e l y rn t r r h t c u e ma e t e e tr y t m o b i i e i r r h c l n a c r n e wi he f n to s t o r i a i n a n h s h e a e s o e c me h ia — h n ie s se t e d v d d h e a c i a l i c o da c t t u c i n ,he c o d n t mo g t e e t r e l y r v r o s t e d s d y h o v n a e fta i o a y t m. W i e t i l t r i o a y a x mp e,t e a p i a i n o e t r e l y r n t r o to k st e s s a t g s o d t n ls se r i t c ran p af m n B h iBa s e a l h o h p l t ft h e -a e ewo k c n r lma e h y — c o h

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管理系统设计探讨

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管理系统设计探讨

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管理系统设计探讨刘琳魏春先周雷徐建东(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451)摘要:依据某海洋石油平台区域电网电站组网情况,介绍电站管理系统中主站、子站的排布和控制方式。

主要探讨主站、子站及电力设施之间的信息联络和控制方式的设计方法,为后期项目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海洋石油平台;电站管理系统;EMS;通信协议0引言随着海洋石油平台电网规模的增大,一般情况下,一个海洋区域电网有可能涉及多个电站(中心平台)及用电平台(井口平台)。

电站运行方式多样,用电设备数量多,运行工况复杂,电站管理工作极为复杂。

EMS(Electrical managementsystem)即电站管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石油平台,主要作用是根据现场实际负荷需求,有效管理电站中投入发电机的数量和功率,使得发电机输出经济效益最大化,碳排放量最小化。

所以,完善的设计方案对海洋石油平台电网的安全运行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1电力组网的构成本开发项目电力组网共涉及Ⅰ期油田七个平台和Ⅱ期油田四个新平台。

Ⅰ期油田主要包括Ⅰ期S CEP、Ⅰ期S WHPA、Ⅰ期S WHPB三个平台。

Ⅰ期S CEP与Ⅰ期S WHPA通过栈桥连接,电力及通信经过通过栈桥的电缆和光纤传输;Ⅰ期S CEP与Ⅰ期S WHPB 间连接海缆,电力及通信通过海缆传输;Ⅰ期CEP、Ⅰ期WHPA 两个平台及Ⅰ期J CEPA、Ⅰ期J WHPB两个平台,Ⅰ期CEP与Ⅰ期WHPA栈桥连接,电力及通信经过通过栈桥的电缆和光纤传输,Ⅰ期J CEPA、Ⅰ期J WHPB与Ⅰ期S CEP间连接海缆,电力及通信通过海缆传输。

Ⅱ期油田包括综合处理平台Ⅱ期S CEPF、井口平台Ⅱ期S WHPC、Ⅱ期S WHPD和Ⅱ期S WHPE,其中Ⅱ期S CEPF与井口平台Ⅱ期S WHPE通过栈桥连接,电力及通信经过通过栈桥的电缆和光纤传输;井口平台Ⅱ期S WHPC和Ⅱ期S WHPE间连接海缆,电力及通信通过海缆传输;Ⅱ期S WHPD和Ⅱ期S WHPE间连接海缆,电力及通信通过海缆传输。

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工程同期技术应用研究

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工程同期技术应用研究

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工程同期技术应用研究随着海上油田的滚动开发,海上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期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同期点的设置也会越来复杂。

基于此,本文以某电网为例分析了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工程同期技术的应用。

标签:海洋平台;电力组网;同期技术电网工程中在设计电气主接线时,当开关两侧出现不同源电源时需要设置同期点。

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系统随着电力组网工程的日益发展,同期点已不仅局限于发电机出口、母线联络开关等处。

海洋电网各电站中心在何处实现组网互联,减少并网冲击,如何设置同期点可便于操作而又经济变得极为重要。

1电力组网的必要性1.1平台间可互供电力、互为备用,减少事故及大型负荷启动备用容量,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同时增强其抵抗事故能力,实现事故情况下的相互支援,最终提高电站安全水平和供电可靠性,避免因电站平台出现问题造成整个平台供电的中断。

1.2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如注水泵、压缩机等冲击负荷,从而有利于改善提高电能质量。

1.3可减少备用机组数量,节省投资及运行维护成本。

两平台可通过共享一台备用电站,从而节省投资及平台的占用空间。

2电网同期技术的重要性电力系统同期并车三要素:频率、电压、相角。

在电力组网工程实施前,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系统通常为放射性网络结构,即一个电站中心平台或FPSO设置若干台发电机组作为电站中心,通过变压器为低压400V、230V系统供电,或通过升压变压器、海缆为油田群内其他终端平台供电。

该系统同期点一般设置于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同期功能由发电机控制系统完成;发电机设置为3台或以上时发电机出口母线及对应低压400V系统母线一般设置为双母线分段形式,在中、低压系统母联处设置同期点。

以往同期功能通常由继电器或PLC实现,通过装置自动或人员手动调节发电机组电压与频率,在合适相角差角度(一般为±5°)内实现合闸并车操作。

海洋平台实施电力组网工程后,电网通常由两、三个甚至更多的电站中心互联而成,仅发电机出口及母联开关具备同期功能显然无法满足电网操作的需求,必须在电站中心互联路径关键节点设置电网同期点,以完成各电站平台均已起机带生产的情况下电网的并车。

海洋平台高压电站的输电线路设计与优化

海洋平台高压电站的输电线路设计与优化

海洋平台高压电站的输电线路设计与优化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海洋平台高压电站作为一种新型的发电方式应运而生。

海洋平台高压电站不仅可以将海洋能转化为电能,还能解决远离陆地的海洋平台通电的问题。

然而,海洋平台高压电站的输电线路设计与优化是保证电能传输效率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首先,海洋平台高压电站的输电线路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

在选择输电线路的路径时,应考虑到海洋平台的位置、地形条件、海洋环境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输电线路的长度、电流载荷、电压等参数,以确保输电线路能够满足电能传输的需求,并合理分配电能传输的负荷。

其次,在输电线路设计中,必须考虑到海洋平台的特殊环境因素。

海洋平台高压电站所处的海洋环境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风浪、海流、盐雾等。

这些环境因素对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输电线路设计中应采用防潮、防腐蚀、抗风振等措施,以增加输电线路的抗海洋环境能力。

另外,为了提高海洋平台高压电站的输电效率,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优化。

首先,要考虑输电线路的电阻和电感损耗。

传统的输电线路采用铜质导线,而在海洋环境中,腐蚀会使铜质导线的电阻增加,从而导致电能损耗。

因此,可以考虑使用具有较好导电性能和抗腐蚀能力的材料来替代铜质导线,如铝合金等。

其次,可以采用线路互补技术来减小线路的电阻和电感损耗,提高输电效率。

此外,为了减小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可以采用变压器来提高输电线路的电压。

通过升高输电线路的电压,可以降低电流的大小,进而减小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

同时,还可以采用无功补偿技术来改善输电线路的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

在海洋平台高压电站的输电线路设计与优化中,还应考虑到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输电线路时,需要合理布置变电站和开关站,以确保电能从海洋平台高压电站到达用户的稳定可靠性。

综上所述,海洋平台高压电站的输电线路设计与优化是确保电能传输效率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加工设计优化途径探析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加工设计优化途径探析

海洋石油平台电气加工设计优化途径探析摘要:石油能源是当前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能源种类之一,航空航天、陆路交通、海洋运输、建筑施工以及工业生产都离不开石油资源。

海洋石油资源开采是近些年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石油开采方式,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很多技术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在我国海洋石油钻井作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石油平台施工作业效率,更好的保证了施工作业安全。

本文主要分析海洋石油平台电气设计优化途径探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海洋石油平台;应用引言近年来,为了促进海上油气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油气田作业区陆续部署了各类电气设备的监测系统。

然而,各系统监测对象单一、功能单一;未充分挖掘海量数据的潜在价值,不能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预判和提供有效的管理意见;各系统相互独立,信息不完全共享,操作管理不便;不适应海上平台的无人化、智能化、信息共享化发展趋势。

1、石油平台施工中的电气设备分析交流电动机和照明设备等在石油平台作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属于用电设备范围。

通过将各类电气设备加入到石油平台作业过程中去,在提高平台作业水平、效率等方面非常关键,主要起到驱动作用。

平台的运行离不开电气设备的帮助,想要节约更多电气作业设备消耗的能量,提升其功率因数,还需要在电气设备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运行水平和效率,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感性负载两端并联容器,可以有效提高运行水平,还能够真正的实现节约能源的目标。

当工作人员参与到节能设计过程中后,需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明确电气专业设备的主要特点,然后展开科学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电子设备真正的实现节能运行,为石油平台工作有序、顺利的展开保驾护航。

2、影响海上石油平台电气设备的主要因素2.1油雾因素油雾因素是影响海上石油平台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问题。

因本身海上石油的油气含量就十分高,这使得空气中油雾的比例也十分高,如若工作中的空气温度高于安全值,或是让油雾触碰到明火,都较容易引发海洋石油工程爆炸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的设计
摘要:本文以工程实例探讨了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的设计,包括电力组网电压等级的选择、电网运行方式计算、电力系统一次设计和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能量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海上平台电力组网的必要性
电力组网供电较单个的电站独立供电有明显的优势,具体如下:(1)平台之间可互供电力、互为备用,减少事故及大型负荷启动备用容量,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同时增强电网抵抗事故能力,实现事故情况下的相互支援,最终提高各电站安全水平和供电可靠性,避免因平台电站出现问题造成整个平台供电的中断。

(2)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如注水泵、压缩机等冲击负荷,从而有利于改善提高电能质量。

(3)可减少备用机组数量,节省投资及运行维护成本。

两平台可以通过共享一台备用电站,节省投资及平台的占用空间。

二、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方案设计
图1 为南海相邻约24.5 km 的两个油田区块,分别设有一座带有原油主电站中心平台的南海dppa 和一座南海dppb。

在南海dppa 西南方向约12 km处,设有一座井口平台南海whpa,南海whpa上未设主电站。

南海dppa、南海dppb 与南海whpa 三个平台的用电负荷分别为
19.8 mw、18.9 mw 和4.5 mw。

南海dppa及南海dppb分别设置4台10.5 kv、50 hz、7 600 kw的原油发电机组,通过海底电缆对其进行电力组网。

两个平台可共享备用发电机组。

2.1 电力组网电压等级的选择
南海dppa 与南海dppb 两端均设有原油主电站,海缆线路输送的潮流较轻。

海缆存在分布电容,轻载输送时充电功率较大,将导致受端电压高于送端,而线路充电功率与电压等级平方成正比,110 kv充电功率是35 kv的近9倍。

经济性上,35 kv绝缘要求远低于110 kv,其线路及变电装置造价仅为110 kv 的1/3~1/2。

因此海缆线路电压等级推荐采用35 kv。

2.2 电网运行方式计算
本实例对南海dppa 与南海dppb 平台原油发电机的单机最大出力按90%额定功率6 840 kw 考虑,平台负荷的功率因数按0.86 考虑。

根据平台上的电站开机台数以及平台的负荷情况,对组网后的六种较典型的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

方式一、三分别为南海dppb 通过海缆联络线向南海dppa 端输送电力为一台发电机组和两台发电机组最大出力的工况;方式二、四分别为南海dppa通过海缆联络线向南海dppb 端输送电力为一台发电机组和两台发电机组最大出力的工况;方式五、六分别为平台利用海底电缆为另一个待恢复生产平台输送最小电力的工况。

六种典型运行方式下各平台电站的出力、平台用电负荷、海缆的潮流分布以及平台电压情况如图2~7 所示。

经过以上潮流分析,通
过调整各平台发电机无功出力与变压器分接头,各平台电压及发电机功率因数均符合要求。

2.3 电力系统一次设计
(1)主变容量选择
南海dppa 与南海dppb 分别配置两台35±4×2.5%/10.5 kv,12.5 mva 有载调压变压器,变压器接线组别为yn、d11。

(2) 35 kv 主接线方式
南海dppa 与南海dppb 35 kv 侧主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

南海dppa 35 kv 出线回路为两回,一回出线至dppb 平台,另一回出线至whpa;南海dppb 35 kv 出线回路为一回,出线至dppa
平台。

上述两平台10 kv 侧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3)同期点的设置
南海dppa 与南海dppb 之间的同期点设置于dppa 和dppb 之间35 kv 海底电缆两头断路器处及主变的10 kv 断路器侧,同期装置单独设置,布置于相应开关柜内。

(4) 35 kv 线路
为充分利用发电机的发电能力,同时考虑周边可能的负荷发展,dppa与dppb之间的海缆选择为240 mm2,dppa与whpa之间的海缆选择为120 mm2。

根据海缆厂家提供的海缆参数,利用电缆单相接地电流计算公式得出南海dppa 与dppb 24.5 km 海缆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为84 a,dppa 与whpa 12 km 海缆单相接地电容电流33 a,其均超过规程允许值(10 a),系统中海缆的电容电流约为117 a。

本工程海缆要求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dl/t 620-1997 3.12 规定,故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每个中心平台的两台35 kv 变压器中性点共用一组消弧线圈补偿装置,通过联动开关实现消弧线圈的投切,消弧线圈的容量为3 191 kva;选择3 300 kva消弧线圈,电压等级21.22 kv(> 35/),装设于主变中性点上,调节范围为65~145 a。

(5)无功配置
经过潮流计算分析,各平台无需配置电容器。

考虑到为增加电压调节手段,避免负荷低谷期时出现电压过高,发电机进相运行等情况。

考虑在南海dppa、南海dppb 及南海whpa 三个平台分别安装一组容量为0.5 mva 的10 kv 可投切电抗器。

(6)励磁涌流解决方案
为解决变压器空载合闸时最大励磁涌流为额定电流的6~10 倍
的情况,经过方案论证,在主变压器高压侧配置涌流抑制器,该涌流抑制器通过变压器断电时电压的分闸相位角获知此路剩磁的极性,下一次合闸时选择在相近的相位角,从而避免变压器铁芯磁通的突变产生励磁涌流。

2.4 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应用
本工程在全电网配置了高度自动化的ems 系统,来实现各平台发供电设备的监控、负荷的管理及平衡等工作。

它包括ems 系统南海dppa 中心站以及ems 系统各平台站(dppa、dppb、whpa)。

它的特点是功能高度集成化,即电网的全部监视、控制需由一个系统来完成。

因此ems 系统功能需包括scada/ems、在线安控和电站自动化等三个功能应用群。

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通道速率要求高,ems系统的在线安控功能信息传输实时性为毫秒级,陆上电网ems 系统实时性为秒级。

因此传统的厂站与主站系统之间的调度数据网络、专用通道已不能满足信息传输要求,要求具备更加高速可靠的通道。

(1) ems 系统的总体功能及技术要求
dppa 中心站可以完成对全电网监视和控制,包括对电网数据的采集和安全监视(scada);发电调整和控制(agc);电压调整和控制等。

(2) ems 系统在总体结构方面可分为三层:
a. 信息层。

信息层包括南海dppa 的ems 工作站和工程师工作站,各站的主机/操作员工作站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

各平台主机/操作站经授权,可以相互备用。

b. 站控层。

站控层包括各平台的现场控制器、通信服务器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

主要完成与间隔层设备的通信并实现在线安控、电站自动化等功能。

c. 间隔层。

间隔层包括各平台的继电保护测控装置、测控装置,包括35 kv 线路保护测控装置、主变压器保护及测控装置、发电机
保护测控装置、10 kv 保护测控装置、公用测控装置、ups 等其他智能装置。

站控层的现场控制器通过现场总线对上述间隔层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实现对各间隔电气设备的保护、测量和控制。

三、结论
本设计对海上石油平台的电力组网进行了实践,解决海缆小型孤立电网组网的技术难题,为海上平台电源系统的设计开辟了新的思路。

根据海洋石油开发的特点,电网的规模随着资源优化配置范围的扩大而扩大,海上电网的发展也必然要经历从区域小网到海域大网这一发展过程,因此海上油田的电力组网在制定方案时除了要满足本期工程的需要,还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建奎,李长伟.海洋石油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探究[j].电气应用,2008,27(22):44-46.
[2]陈戎生,戈东方,钟大文,等.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m].1 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