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控制制度及措施

合集下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

诊断
传统手工血培养的方法一般孵育7天 自动化血培养系统的标准血培养周期为5天 自动化血培养系统能在3—4天内检出95—97%的有临床价值的细菌和真菌。 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血培养不必延长培养时间。
诊断
婴幼儿血培养
一般采用2只需氧瓶,双侧双瓶法,采血量应少于患者综血容量的1%,每瓶不少于2ml。 新生儿、患慢性口腔或鼻窦感染、蜂窝组织炎、腹腔感染、咬伤、静脉炎以及接受类固醇治 疗的患儿考虑使用厌氧血培养瓶。 新生儿皮肤消毒不能使用含碘消毒,以免造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小于2个月婴儿不能使用洗必泰消毒皮肤。 推荐使用70%的异丙基乙醇
诊断
2、静脉炎:近期插入管道的静脉有硬结 或红斑、发热,疼痛或沿着管道有触痛敏感; 伴有血行感染。 3、导管病原菌定植:5㎝长的导管末端 进行半定量(平皿滚动法)培养,如果生长 >15个cfu;或者对其进行定量(超声法)、 肉汤培养,生长>103cfu,均可认为该菌在 导管上有定植。
诊断
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L):指留置血管内装置的病人出现菌血 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1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的 临床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
诊断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 (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发热>38℃出现疼 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 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断: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 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临床表现如:发热、寒战等,但缺乏特异性。 实验室诊断:学培养阳性是诊断菌血症的依据 从插管对侧肢体抽血做学培养与导管培养的病原体相同,而输注液体培养的结 果阴性可确诊。 或同时做导管和外周血的细菌半量培养,导管血培养的菌落数大于外周血菌落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

(二)监测与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应当包括详细的操作流程、标准化的 无菌操作,详实的记录,严格血管内导管应用的 管理与监测制度,定期考核,对标准执行进行评 估,以及置管后随访等。
提倡建立以ICU为主,包括感染疾病专家, 质量监控专家在内的多元化管理队伍。建立本地 关于医院获得性血行感染的病因学和发生率相关 的数据系统。目的在于监测与总结感染危险因素,
2、并等待消毒液干燥及起效后再操作。 3、更改穿刺部位应重新消毒铺巾并更换无菌手套。
四、插管部位皮肤准备
1、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料前,应 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若患 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可选用碘酒、聚维酮碘或70%酒精。 (ⅠA)
2、尚无研究比较酒精+氯己定和酒精+聚维酮碘皮肤消毒作 用差异。(未明确)
抗菌药涂层的短期中心静脉导管和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
一、教育、培训与人员配备 一)建立专业化的、固定的医护队伍
缺乏置管和护理经验,护理人员不足,人员流动等均可增加 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经严格培训和主动教育,强化标准化 的无菌操作等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通过多种教育模式,多学科、多途径地对专业人员进行导管操 作和预防的相关性教育,包括自我教育和强化被动式教育、演示与 示范性教育、实践指导与考核等。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熟练程度、 无菌操作的依从性,以确保导管应用的安全性。
二、导管及插管部位选择 1、在选择置管部位前,须权衡降低感染并发症和增加机械
损伤并发症(如气胸、刺入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裂伤、 锁骨下静脉狭窄、血胸、血栓形成、客气栓塞,置管错位) 的风险。(ⅠA) 2、对于成人,避免选择股静脉作为穿刺点。( ⅠA) 3、当对成人进行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应选择锁 骨下静脉而非颈静脉或股静脉,以减少感染风险。( Ⅰ B) 4、使用超声引导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如果这项技术可用的 话),以减少反复插管试探次数和机械并发症。超声引导 技术仅供接受过全面培训的人员使用。( ⅠB) 5 、 使 用 能 满 足 病 人 处 理 的 最 少 数 量 端 口 或 腔 道 的 CVC 。 ( ⅠB) 6、当无必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 ⅠA) 7、当遵守无菌技术不能得到保证情况下(如急诊放置导 管),应尽快更换导管,即48小时内。( ⅠB ) 8、需要长时间留置并主要用于静脉营养时应考虑选择PICC, 因其感染率相对较低。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示局部或血流感染,应立即揭开敷料检查插管部位。(ⅠB) 13.鼓励患者及时报告插管部位任何变化或任何新的不适。(Ⅱ)
覆盖透气透明无菌贴膜
填写置管日期、置管人
敷料:穿刺点应覆盖无菌纱布或者无菌、 透明、透气的专用贴膜。敷料出现潮湿、松 动或者有污物时应该及时更换。
七、输液护理
在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触碰、维护导管及更换敷料前、后时,均应严格执行手卫 生程序,可以是传统的皂液和水,或者用酒精擦手液。在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不应再触摸该 部位,除非采用无菌操作
七、输液护理
5. 对于不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不必在96小时内更换连续给药装置,但至少每7天更 换1次。(ⅠA类)
6. 关于间断给药装置的更换,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 7. 关于更换给药针的时间间隔,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 8. 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应在开始输注24小时内更换输液管。(ⅠB类) 9. 输注丙泊酚的患者,根据厂家建议,应在每6或12小时更换输液瓶时更换输液管。(ⅠA类) 10. 关于给药针留置时间,尚无推荐意见。 11、通过使用精密过滤器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堵塞、肺部肉芽肿等并发症保护危重病人及中心静
2. 保持压力监测系统所有部件(包括校准设备和冲洗液)无菌。(ⅠA类) 3. 尽量减少对压力监测装置的操作。应用封闭冲洗系统(即连续冲洗),而不是开放系统(即使用注射
器和三通阀),来保持压力监测导管通畅。(Ⅱ类) 4. 若压力监测装置不是通过三通阀而是隔膜,使用前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隔膜。(ⅠA类) 5. 不可通过压力监测装置输注含葡萄糖或胃肠外营养液体。(ⅠA类) 6. 若不能使用一次性压力换能器,可重复使用的换能器应依据厂家说明书建议的方法进行灭菌。(ⅠA类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血管内留置导管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

因导管插入、护理等不当,导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十分常见,部分病人因此而死亡。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项目组的相关要求和我院的具体情况,特制定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措施如下:一、置管时的预防控制措施(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

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二)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

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三)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四)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五)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

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

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

(六)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二、置管后的预防控制措施(一)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二)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

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三)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四)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

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五)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一)管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 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 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2.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 置导尿管的维护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 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3.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的工作措施。 4.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 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 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 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 洁或冲洗尿道口。 (7)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 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 (8)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 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 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 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 病原学检测。 (10)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 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 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11)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 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 严格执行手卫生。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 术指南 (试行)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 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 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 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 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六、插管部位敷料应用
1.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的透明、半透明敷料覆盖插管部位。 (ⅠA) 2.若患者易出汗或插管部位有血液或组织液渗出,应选用纱布 覆盖,直至本问题解决。(Ⅱ) 3.当敷料潮湿、松弛或明显弄脏时,应更换。(ⅠA) 4.除透析导管外,不要在插管部位使用抗菌膏或油脂,因其易 导致真菌生长及抗菌药耐药。 5.不要使导管及插管部位浸入水中。在做好防护措施后(例如 导管与接口用防透水覆盖),可进行淋浴。(ⅠB) 6.对于短期CVC置管部位,每2天更换纱布敷料。(ⅠB) 7.对于使用透明敷料的短期CVC置管,至少应每7天更换敷料。 除非在儿科患者导管被掉出的风险超过敷料更换的益处(ⅠB) 8.覆盖于隧道或植入式CVC部位的透明敷料更换不应频于每周1 次(除非敷料变脏或松弛),直至插入部位愈合。(Ⅱ)
六、插管部位敷料应用
9.保证插管部位护理与插管材料相匹配。(ⅠB) 10.对于>2个月的患者使用暂时性短期导管,在采用基础 预防措施后,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率仍较 高,则可使用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ⅠB) 11.尚无其他类型氯己定相关敷料推荐意见。(未明确) 12.更换敷料时,肉眼观察插管部位或在敷料外进行触诊。 若患者有压痛感、不明原因发热或其他表现提示局部或 血流感染,应立即揭开敷料检查插管部位。(ⅠB) 13.鼓励患者及时报告插管部位任何变化或任何新的不适。 (Ⅱ)
一、教育、培训与人员配备
( 一 )建立专业化的、固定的医护队伍
缺乏置管和护理经验,护理人员不足,人员流动等均可增加CRBSI 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经严格培训和主动教育,强化标准化的无菌操作 等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51-62]。 通过多种教育模式,多学科、多途径地对专业人员进行导管操作和 预防的相关性教育,包括自我教育和强化被动式教育、演示与示范性教 育、实践指导与考核等。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熟练程度、无菌操作的依 从性,以确保导管应用的安全性。 具体措施包括: 1.明确插管指征、正确操作和维护程序及正确感染控制措施。(ⅠA) 2.对进行导管插入和维护的相关人员对指南知晓和遵从程度进行周期性 评估。(ⅠA) 3.只有接受过培训并证明有能力进行周围和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和维护的 人员才能被指派本项操作。(ⅠA) 4.确保ICU适当的护理人员的水准。观察性研究表明,没有经验的护士 或患护比例增加,与ICU中插管相关血液感染(CRBSI)相关。(ⅠB)

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举措与整改方案

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举措与整改方案

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举措与整改方案一、质量管理(一)组织架构1.医疗机构应建立预防CRBSl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建立静脉置管及管路维护的专业静疗团队[1]θ完善医院以院感部门为中心的院感防控组织结构,加强感控专职人员建设,形成从临床到医院职能部门的联动组织结构。

2.应当由取得医师/护士执业资格,并通过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的医师/护士实施血管导管置入、维护操作,并定期接受导管相关操作和感染预防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二)标准与规定1.针对临床护理人员制定并落实具有实操性、完整性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护理规范,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职责。

2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环境应当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医疗机构11类环境要求;院感部门加强CRBSl的管控,包括人员、环境、设备、操作流程、细节化管理及监控等方面。

3医疗机构应在全院范围内建立CRBSI上报网络体系,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省内敏感指标上报重点关注CRBS1.开展CRBSl的目标性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感染预防与质量改进措施。

4建立质量考核方法,持续性监测感染发生率和护理实践依从性,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后及时反馈给目标科室以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改进工作[2][9]。

(三)重点环节防控建议1.手卫生[5](1)在评估穿刺部位前应进行手卫生。

(2)置管时,应在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后戴无菌手套(3)在更换敷料前后、采血前后以及在准备这些操作的用物前,应进行手卫生(4)在日常使用导管给予静脉用药前后、冲封管前后均应进行手卫生。

(5)拔管时应在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后戴清洁手套。

(6)脱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2.无菌技术(1)中心导管留置全程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2)在进行中心导管置管时使用最大无菌屏障,操作人员及助手均需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戴口罩和帽子,予患者全身覆盖无菌巾。

(3)如果置管时没有保证无菌操作(如导管在紧急的情况下置入的),则应尽快更换导管,最长不能超过48h。

医院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院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院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目的:预防并降低血流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2、参考文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0 年版《医院感染防控质量与控制实务》(2019 年版)3、内容:3.1定义3.1.1 导管病原菌定植:导管尖端5cm 半定量培养,确认有微生物生长(>15CFU)。

3.1.2 导管相关感染3.1.2.1 出口部位(穿刺部位)感染。

穿刺部位2cm 内的红斑、硬节和(或)触痛;或导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培养出微生物,可伴有其他感染征象和症状,伴有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3.1.2.2 隧道感染。

导管出口部位,沿导管隧道的触痛、红斑(或)>2cm 的硬节,伴有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3.1.2.3 皮下囊感染。

完全植入血管内装置皮下囊内有感染性积液;常有表面皮肤组织触痛、红斑和(或硬节);自发的破裂或溢脓,或表面皮肤的坏死。

可伴有或不伴有血流感染。

3.1.2.4 患者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后48 小时内出现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导管内血和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和真菌阳性,且导管血培养报阳时间比外周静脉早 2 小时以上;或者从导管尖端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3.1.3 导管的主要类型3.1.3.1 按照导管留置时间分类:临时导管和短期导管。

3.1.3.2 按照导管穿刺部位分类:外周静脉导管、锁骨下导管、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颈内静脉导管、股静脉导管、动脉导管、脐带血管导管。

3.1.3.3 根据导管是否存在皮下隧道分为:皮下隧道式导管、非皮下隧道式导管。

3.2质量控制和持续培训3.2.1 留置导管的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的无菌操作。

3.2.2 对血管插管的医生和护理血管导管的护士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规范的插管操作、规范的护理操作、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措施等。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21
CRBSI的诊断
实验室(不保留导管)
从独立的外周静脉采两套血,同时在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 剪下导管尖端5cm或近心端,一并送细菌室培养
导管尖端 + -
+ -
外周静脉I + +
-
外周静脉II
结果判断
+/-
CRBSI
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属,并缺
+/-
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
CRBSI
-
导管定植菌或污染菌
3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现况
在美国
每年有近7百万个CVC,4百万个PICC,5百万个动脉导 管,以及1亿8千万个外周导管在使用
每年约有248000例血源性感染发生,其中大部分与中心 静脉导管有关
导管相关性感染病死率为10%-20%,ICU甚至高达25%或 以上
——参照《静脉输液治疗手册》
4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
-
非CRBSI
22
血液抽出后,立即以无菌方式注入血培养瓶,充分混合后送检。 如不能立即送检,应室温存放,切勿放入冰箱保存
23
CRBSI是后果严重而又可预防的感染 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使CRBSI明显减少
24
CRBSI的预防
置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 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 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导管的附加装置 附加装置可增加污染发生率 导管留置时间 放置时2、操作相关因素
穿刺部位 无菌操作规范性
置管的熟练程度
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操作人员和患者皮肤上的表皮葡萄球菌是最 主要的病原菌来源。维护时消毒不严格可将 细菌带入管腔 置管的熟练程度与感染发生率成反比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留置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的医疗操作技术。

置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危险。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为有效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特制定以下预防控制措施:一、置管时的预防控制措施1、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

2、置管操作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3、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

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4、置管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6、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7、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

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

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

8、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二、置管后的预防控制措施1、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

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但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3、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

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2018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文档资料

2018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文档资料

六、插管部位敷料应用
9.保证插管部位护理与插管材料相匹配。(ⅠB) 10.对于>2个月的患者使用暂时性短期导管,在采用基础
预防措施后,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率仍较 高,则可使用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ⅠB) 11.尚无其他类型氯己定相关敷料推荐意见。(未明确) 12.更换敷料时,肉眼观察插管部位或在敷料外进行触诊。 若患者有压痛感、不明原因发热或其他表现提示局部或 血流感染,应立即揭开敷料检查插管部位。(ⅠB) 13.鼓励患者及时报告插管部位任何变化或任何新的不适。 (Ⅱ)
(3)小剂量肝素封管可能有助于减少导管血栓形成。
6、压力监测装置
1. 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压力换能器每96小时更换,同时更换系统其 它部件(包括输液管、连续冲洗装置和冲洗液)。(ⅠB类)
2. 保持压力监测系统所有部件(包括校准设备和冲洗液)无菌。 (ⅠA类)
3. 尽量减少对压力监测装置的操作。应用封闭冲洗系统(即连续冲 洗),而不是开放系统(即使用注射器和三通阀),来保持压力 监测导管通畅。(Ⅱ类)
3、抗生素/消毒剂软膏:在插管操作完成及每次透析后,在 血液透析管出口处可使用聚维酮碘消毒剂软膏或杆菌肽/短 杆菌肽/多粘菌素B软膏。须根据制造商的建议,保证透析 导管的材料不会与油膏发生反应。
5、抗凝剂:
(1)对于多数患者,不要常规抗凝来减少导管相关感 染的风险。
(2)ICU中静脉血栓发生率约33%,其中15%是导管 相关性血栓。股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21.5%,而颈内 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是锁骨下的4倍。导管继发血栓 形成患者的CRBSI发生率为非血栓患者的2倍之多。
十、抗菌药/消毒剂涂层导管
对于导管预计留置超过5天的患者,若采用综 合措施仍不能降低CLABSI率,推荐使用氯己定/ 磺胺嘧啶银或米诺环素/利福平包裹的CVC。综 合措施应包括至少有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教育人 插入和维护导管的工作人员、使用最大无菌屏障 措施、置管时使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 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ⅠA)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7页/共41页
第8页/共41页
三、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
在放置深静置管时或更换导丝时,应进行最大 无菌屏障措施,包括佩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 无菌手术衣,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ⅠB)
第9页/共41页
三、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
无菌操作前准备: 手卫生、无菌手套、口罩、 帽子、无菌手术衣
(3)小剂量肝素封管可能有助于减少导管血栓形成。
第28页/共41页
6、压力监测装置
1. 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压力换能器每96小时更换,同时更换系 统其它部件(包括输液管、连续冲洗装置和冲洗液)。(ⅠB 类)
2. 保持压力监测系统所有部件(包括校准设备和冲洗液)无菌。 (ⅠA类)
3. 尽量减少对压力监测装置的操作。应用封闭冲洗系统(即连 续冲洗),而不是开放系统(即使用注射器和三通阀),来 保持压力监测导管通畅。(Ⅱ类)
七、输液护理
5. 对于不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不必在96小时内更换连续给药装置,但 至少每7天更换1次。(ⅠA类)
6. 关于间断给药装置的更换,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 7. 关于更换给药针的时间间隔,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 8. 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应在开始输注24小时内更换输液管。(ⅠB类) 9. 输注丙泊酚的患者,根据厂家建议,应在每6或12小时更换输液瓶时更换输液管。
第26页/共41页
十二、其他
1、全身性抗生素预防:不要在插管前或留置导管期间,为预 防导管定植或CRBSI而常规全身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2、抗菌药物封管、抗菌导管冲洗和导管封管预防:对于长期 置管患者,虽然最大程度地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但仍有多 次CRBSI史,可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溶液封管。

导管相关血感染流预防和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血感染流预防和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血感染流预防和控制措施
1、严格掌握中央导管留置指征。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采取最大无菌屏障。

3、根据患者病情尽可能使用腔数少的导管。

4、置管不宜选择股静脉。

5、进行皮肤消毒宜使用含量大于等于2g/L-乙醇(70%体积分
数)溶液局部擦拭2-3遍。

6、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管。

7、保持穿刺点干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征象。

8、若无感染征象,不宜常规更换导管,不宜定期对穿刺点涂
抹送微生物检测。

当怀疑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若无禁忌,应立即拔管,导管尖端送微生物检测,同时送静脉血送微生物检测。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控措施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控措施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管理措施
1、导管维护:
(1)评估导管使用的必要性
(2)静脉导管维护前后进行手卫生
(3)每次接入前接口部位进行消毒.,用力擦拭15秒
(4)敷料完好,按时更换,透明贴7天/次,纱块2天更换
(5)三通锁闭保持清洁,发现污垢和残留血液及时更换
2、置管检查
(1)置管前是否手卫生
(2)置管部位皮肤消毒范围
(3)实行最大消毒隔离屏障:置管者着装规范:戴口罩帽子,穿无菌衣、手套;给患者全身铺巾。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监测
1、经实验室证实的血流感染
2、且发生在(1)患者留置中心静脉管理>2天后且在留置期间;或(2)留置>2天后且
在拔管当天和1天
3、且血中病原体与其它感染部位无关
导管和外周血阳性者,需要是同种而且药敏谱一致的病原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监测数据统计:
感染率=感染例数/导管日数× 1000%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反馈:及时、定期(每季),书面+现场,反馈回临床一线。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防控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防控
➢ 选择导管及置管部位必须评估患者,以满足患者治疗需要、 病情要求、安全置入为前提。兼顾患者经济实力。
品质优良的PICC
:光 滑
其他PICC
充满裂纹
* 100X电镜下的显微结构对比
➢置管后每天评估导管,掌握拔管时机 。
➢ 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 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PICC置管后出现皮肤反应
• 全身症状
寒战 发热
• 局部症状(置管部位)
红肿 硬结 脓液
实验室诊断 外周血培养 导管内血培养 导管尖端送检
导管内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比外周血早两个小时有诊断意义 导管内血培养菌落计数比外周血高5-10倍预示CRBSI 导管尖端5cm送检细菌数大于等于15CFU为阳性
➢1.在寒战、高热时采集
➢ 2.启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
➢ 3.应同时抽取双份血培养,分别为导管内血和外周静 脉血。两个采血时间必须接近。,不大于五分钟。部 位不同
➢ 4.对标本收集瓶口处建议使用酒精或碘酊或酒精氯己 定进行消毒。消毒液充分自然带干,以减少血液培养 的污染机会。(采血部位的消毒)
➢严重脓毒症 ➢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心内膜炎 ➢ 敏感药物治疗72小时以后,血培养仍为阳性
冲封管应注意 1.注射器一人一管一用 2.多剂量小药瓶只能
使用于一名患者。 3.推荐使用独立包装
的冲封管液 4.脉冲式冲管 5.输血、血制品及高营养液后要进行脉冲式冲管。
穿刺部位换药 ➢ 时间:
1.无菌透明敷料至少7天更换1次,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
天更换1次。
2.当敷料潮湿、松动,有明显污染时应更换敷料。 3.穿刺部位出现渗血、渗液时应更换敷料 4.PICC置管后24小时后常规换药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如使用抗菌药物、更换导管等,以 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
预防措施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通过对比实施预防措施前后的感染发生率、感染类型、患者 症状等,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
调整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对预防措施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以提高预 防效果。
05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原体和耐药性问题。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家庭护理的 能力,以降低感染风险和促进康
复。
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以应 对跨国界的感染问题和共同应对
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感染防控流程制定
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感染防控流程,包 括导管插入、维护、拔除等各个环节 。
定期对流程进行评估和更新,以适应 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合适的手卫生和防护设备的使用
提供充足的手卫生设施和用品, 确保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前 、中、后都能正确进行手卫生。
监督和定期检查手卫生执行情况 ,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手卫生行为
导管更换规范
确定更换指征
当导管出现故障、感染、堵塞等 情况时,应及时更换导管,避免
问题的扩大。
严格无菌操作
在更换导管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 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整个操 作过程中手部和器械的清洁。
选择合适的导管
应选择适合患者和临床需求的导管 ,避免使用不合适的导管而导致感 染和其他问题。
04
CATALOGUE
感染风险因素
CRBSI的发生与多种风险因素有关, 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导管类型和置管 技术、医疗环境和护理质量等。以下 是一些常见的感染风险因素
导管类型和置管技术:如中心静脉导 管、动脉导管等,以及置管过程中的 无菌操作、皮肤消毒等,对感染的发 生也有影响。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控制制度及措施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控制制度及措施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控制制度及措施-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控制制度及措施为了加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并规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1、严格执行留臵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

2、有留臵血管内导管(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和周围动脉导管)的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

3、应用半透明的半浸透性的聚5、护理人员是控制临床输血感染的最后环节,应严格执行输血前的三查七对制度及操作规程,认真履行血液交接双签字制度,对血液存在质量问题的血液坚决拒领拒收。

(八)、眉山结石病医院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控制制度及措施为了加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并规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1、严格执行留臵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

2、有留臵血管内导管(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和周围动脉导管)的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

3、应用半透明的半浸透性的聚亚安酯敷料,覆盖纱布或覆膜变湿、弄脏时,能及时更换。

4、三通锁闭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能及时更换。

5、定期进作重点部位病原学检查,在符合“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在4 小时内获得抗菌药治疗,72 小时重复病原学检查。

6、有完整的操作与观察处臵记录。

7、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控制制度及措施
为了加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并规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严格执行留臵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

2、有留臵血管内导管(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和周围动脉导管)的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

3、应用半透明的半浸透性的聚
5、护理人员是控制临床输血感染的最后环节,应严格执行输血前的三查七对制度及操作规程,认真履行血液交接双签字制度,对血液存在质量问题的血液坚决拒领拒收。

(八)、眉山结石病医院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控制制度及措施
为了加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并规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严格执行留臵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

2、有留臵血管内导管(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和周围动脉导管)的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

3、应用半透明的半浸透性的聚亚安酯敷料,覆盖纱布或覆膜变湿、弄脏时,能及时更换。

4、三通锁闭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能及时更换。

5、定期进作重点部位病原学检查,在符合“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在4 小时内获得抗菌药治疗,72 小时重复病原学检查。

6、有完整的操作与观察处臵记录。

7、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