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色
职业教育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职业教育的内涵及主要内容职业教育是一种旨在锻炼和发展特定职业技能和知识的教育。
它旨在帮助学生获得证书,并能够满足社会对特定职业的需求。
在当今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正在加剧,这也使得更多的人意识到,其目的不仅在于培养个人的技能,同时也在于满足社会的需求。
首先,要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需要探讨它的定义和核心目的。
通常来说,职业教育是用来发展和锻炼特定职业技能和知识的方式。
它旨在帮助学生获得专业技能所需的证书,以便满足社会对某种职业的需求。
有时,职业教育只需要进行一系列短期课程即可,以获得掌握本行业所需技能的证明;有时,学习者需要完成更长时间的学习,以获得更高层次职业认证。
其次,职业教育的内涵还包括专业技能的教育。
一般来说,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本行业的各种技能,以获得职业认证和技能证书。
由于不同行业的技能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参与职业教育的学习者需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背景,来选择合适的课程,以便能够有效地掌握必要的技能。
此外,职业教育的内涵还包括专业的知识教育,这种知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
例如,为了参加电子技术行业的职业教育,学习者可能要学习相关的电子技术知识,比如电路分析、功能原理、信号处理和设备维护等。
该学科是关于技术知识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行业所需的知识,为他们建立职业技能,以便能够在技术领域取得成功。
最后,职业教育还将包括人际关系技能的教育。
这种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
学习者学习如何开放地接受新的想法,以做出合理的决定,以及如何解决工作上的矛盾、分歧和争议。
此外,还要学习如何合理地管理和控制团队的气氛,帮助团队中的成员更好地相处,以及积极沟通和研讨,实现协作和分享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职业教育的内涵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以及人际关系技能,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个人的技能,同时也在于满足社会对特定职业的需求,以及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
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
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内容提要】职业教育的现代性内涵体现为: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根本动力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塑造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打破单一的、工作定向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模式是学术内容与职业技术的有机整合。
为此,既要从宏观着眼,以普通教育为基础,并与之相互融通,又要从微观着手,在课程编制、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摘要题】理论经纬【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培养目标/整合/内涵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定性与现代社会、现代职业、现代人的内涵共生和交织,表现为职业教育既要准确地反映和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职业对人的要求,又要为现代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上和制度上的保证。
因此,职业教育的现代性内涵应当从以下三个角度加以研究和确定。
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根本动力: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配置劳动力并且协调就业决策的市场称为劳动力市场”,(注:[美]伊兰伯格·史密斯著,潘功胜、刘昕译.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它是以一定的工资率将工人配置于工作岗位。
这种配置不仅符合个人的需要,也适应社会的需求。
通过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企业、行业、职业和地区。
个体与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关系体现为就业和转业两方面。
其间,职业教育有三重任务:一要为个体进入工作岗位作一般性准备;二要为个体从事哪种职业作准备;三要为个体在工作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角色作准备。
这三项任务又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组成密切相关。
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理论,劳动力市场可分为普通劳动力市场、职业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三种。
第一种又被称为二级劳动力市场,后两者被称为一级劳动力市场。
二级劳动力市场不要求任何特殊的知识技术和严格的准入条件;这里的劳动力与经济的低技术部分联系最紧密;雇主通常找寻那些用最少量的训练便能工作的工人,且不一定存在长期合约;工人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水平低,个人升迁机会极少。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指将传统的职业教育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通过改革创新,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质量,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社会需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才。
通过分析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进行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使之更贴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引入现代教育理念。
职业教育现代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开放性。
采用现代化教育理念,如问题导向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探究实践。
3. 创新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现代化要求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借鉴和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采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设在线课程、远程教育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 发展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现代化要求学校与实践基地和企业紧密合作,将学校的教学和实训与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进行真实的实践操作和工作体验,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
5. 强化教师培训和素质提升。
职业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为此,需要通过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广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使其能够适应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6. 结合国际化发展。
职业教育现代化要与国际接轨,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培养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才。
与此也要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关于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育环境和教师素质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旨在提高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和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
而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一直备受关注。
那么,什么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它具有哪些特征呢?本文将从内涵和特征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1 知识结构现代化的职业教育首先要求学习者具备广泛的知识结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变革,各行各业的知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职业教育的知识结构也需要与时俱进。
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综合知识,使其具备强大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技能素质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还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
在当今社会,技能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技能,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1.3 创新意识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市场需求,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新的挑战。
1.4 完善教育体系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教育体系。
这不仅包括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更需要建立起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培训和教育服务。
1.5 社会适应性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即使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但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工作环境,也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职业教育现代化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2.1 实践性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较少涉及实际操作。
而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2.2 与产业结合紧密现代化的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着产业的发展需求。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职业教育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发展1.职业教育的内涵:是指适应个体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培养人们获得一定职业资格,以及继续深造、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2.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黄炎培说:“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体现了职业性。
3.职业教育的分类的原则: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分为8大类,66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
4.职业教育的萌芽阶段:学徒制(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职业教育的产生时期:从产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
我国职业学校的产生:洋务运动的兴起。
我国最早的职业学校:1866年6月由左宗棠奏设的福建船政学堂。
5.《技术教育法》——1889年英国;《巴尔福尔教育法》——1902年英国;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休斯法”——以振兴中等职业教育为目标。
6.国际上职业教育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巴洛夫VS福斯特。
7.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1903年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北洋政府于1922年颁布了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壬戌学制,《学制系统改革案》——第一次从学制上确立了职业学校的名称。
8.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
黄炎培被称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
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9.世界职业教育的八大发展趋势(解答题):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二、职业教育国际化,三、职业教育终身化,四、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化,五、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六、职业教育全民化,七、职业教育协同化,八、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功能1.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职业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一、职业教育为发展现代经济输送大量的技能技术型人才;二、职业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三、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内涵和特色
职业教育内涵和特色
职业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作为教育目标,为学生提供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支持的教育形式。
职业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技能教育:主要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与职业相关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2. 职业素养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养,提高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综合素质。
3. 实践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职业的本质和特点,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4. 职业规划教育:主要是指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和职业发展前景,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提高职业发展能力。
职业教育的特点主要有:
1. 实践性强: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注重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应用和提高职业技能。
2. 引导性强:职业教育不仅强调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3. 适应性强: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具备适应职业市场和职业需求的能力。
4. 专业性强: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备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职业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内涵
5、强化行业指导 因为:行业最了解产业发展的技术前沿、市场 运作的内在规律、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 行业和企业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主体力量; 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重要 途径; 行业指导是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 要求和重要力量; 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
指导内容: 行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在 “教学指导、实习指导、教材指导、评价指导、 规划指导、教师队伍指导、人才需求指导、专业 布局指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行业指导的重要作用: 行业部门、行业组织、行业专家作为统筹规 划、宏观管理的依靠力量; 指导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 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 实施学校科学管理的推动力量。
人才类型与作用
学校类别
中等职业学校 高等职业院校
培养人才 技能型人才
高端技能型人才 复合型、应用型 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 研究生
作用 基础 引领 探索 探索
备注
职教本科培养Βιβλιοθήκη 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内涵
1、要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 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 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 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 求; 必须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坚持学校教育与各类职业培训并 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 必须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坚持就业导向,明确人才培养 规格、梯次和结构; 必须 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 业竞争力的能力。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 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 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 用人才队伍。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300万人。到2020 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800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2年, 每个行政村主要特色产业至少有1-2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 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 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 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
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点作者:于立蕾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18期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纲要”)2010年7月29正式全文发布。
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中央要求,2013年9月教育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社部、农业部、扶贫办等部门筹备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在系统调研行业、企业、学校及社会等方面需求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这两个文件共同构成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文件,提出了发展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总目标,即“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普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自此新时期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被正式提到了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
1.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根据维基百科,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建立在就业或职业基础上的教育(education based on occupation or employment),也可称为职业和技术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CTE)或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TVET)。
它为来自工程,会计,护理,医学,建筑,制药,法律等领域的不同层次的行业,手艺,或专门技师培训人才。
手工艺通常是以体力或实际活动为主,从传统上说是非学术性的,与一特定行业,职业,或工作有关。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指将传统职业教育与现代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手段相结合,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并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应用技能水平的过程。
下面将从内涵和特征两个方面来探讨职业教育现代化:一、内涵(一)以实际需求为导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最大特色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跟随经济发展方向,将实际产业需求作为教学的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开展多元化和多层次职业教育,为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技能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注重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也表现出越来越突出的国际化特点。
这体现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了国际合作交流,吸引了不少外籍学生和外教来我国进行学习和授课,加强了国际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相互促进,提高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
(三)突出实践技能传统职业教育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职业教育现代化则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职业教育要紧密贴着实际工作需求,充分发挥职业实训中心的作用,通过模拟实战演练和岗位实践等方式,较好地培训了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的技能素质,为学生实现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教育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也成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推动教育信息化,为职业教育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且还能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扩大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提高职业教育的竞争力。
二、特征(一)多元化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特点,是一种通过不断拓宽教育类型和形式来适应不同学生需求的教育体系。
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班级开设,不仅可以充分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
(二)实用化职业教育现代化强调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职业教育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职业教育的内涵及主要内容职业教育是指对所有社会成员的职业技能的学习。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个人的职业技能,提高其就业市场价值。
职业教育以及它的内涵和内容,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职业教育的内涵职业教育的内涵是指个体获得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过程。
它旨在帮助个体学习有关技能,并能够成功适应社会环境。
通过职业教育,学习者可以掌握与工作任务有关的技能,从而获得职业能力,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
此外,职业教育还可以增强个人的职业技能,使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及经济环境。
二、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职业教育包括各种形式的学习,它可以是全日制课程,也可以是非正式的自学课程。
职业教育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主业及配业学习等。
1、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它是以技能和知识为基础的培训。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环境。
课程设置既可以是学科性的,也可以是专业性的,主要有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计算机、管理学、财务会计等。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工作任务有关的实际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的内容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包括实习、职业技能考核、职业认证培训等。
3、主业及配业学习。
职业教育的内容不仅仅限于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及配业技能的学习。
主业学习是指学生掌握有关职业的专业知识,而配业学习是指学生学习有关工作环境规定、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的知识等。
职业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形式,它以技能与知识的培养,帮助个体掌握职业技能,实现职业发展的目标。
职业教育的内涵及内容涵盖范围很广,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主业及配业技能学习等,为个体赢得职业能力,增强其在市场上的价值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一、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现代化发展需要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他们应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能力和素质。
职业教育现代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
二、注重实践教学和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现代化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教育现代化也强调产教融合,即学校与企业合作,通过实习、实训等形式,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四、注重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
职业教育现代化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个人特长。
职业教育现代化也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五、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合。
职业教育现代化要求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有机结合。
这不仅包括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融合,也包括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融合。
职业教育现代化要求通过调整和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六、注重国际化发展和国际合作。
职业教育现代化要求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国际化水平。
这不仅包括学习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经验,还包括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开展教育交流和合作项目。
职业教育现代化要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人才,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主要体现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注重实践教学和产教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注重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合、注重国际化发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这些特征使得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做出贡献。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发展趋势教学目标--------------------------------------------------1.了解职业的涵义及分类;2.理解职业教育的属性;3.了解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了解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内涵一、职业与职业分类职业活动源于社会分工,其产生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反映。
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断地改变社会分工体系,社会分工体系的变化又直接促使职业的分化与演变。
(一)职业的涵义及特征1.职业的涵义“职业”一词,最早见于《国语·鲁语》:“昔武克赏,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略来贡,使勿忘职业”。
这里的“职”指执掌之事;“业”是古代记事的方法,把要做的事在木棒上刻成锯齿状,有多少事情就刻多少个齿,做完一件就刻一个齿,即“修业”,所以“业”的含义是事。
“职”、“业”即为份内应做之事,与一定的社会分工和完成某件事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相联系。
基于不同的角度或侧重点,人们对职业的涵义有着不同的理解:(1)1988年7月出版的《辞源》对“职业”的界定1[①]:①职,指官事;业,指士、农、工、商所从事的工作。
《荀子·富国》:“事业所恶也,功利所好也,职业无分: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
”“职业,谓官职及四人(民)也。
”也泛指所从事的主要工作。
②份内应作之事。
(2)周广德于1989年主编的《职业技术教育词典》对“职业”的界定2[②]:一种相对固定的并要求工作(生产)者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劳动能力的劳动活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一定职责和专门业务。
(3)顾明远于1998年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职业”的界定3[③]: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4)2000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对“职业”的界定4[④]:①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②专业的,非业余的。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五大内涵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五大内涵
文 / 张晨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2010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 能否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
“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结果, 的分水岭。事实上,面向市场开放办学对职业教育而言并非
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 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
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 商职业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因此,要实现职业
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国务 教育现代化,首先要有开放办学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理念。要
通高中招生796.6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01.20万人,普通 展。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招生规模是中职学校的1.33倍;同年,全国高等教育普通 服务国家战略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正处
本专科在校生2625.30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数1048.60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 到2020年, 继承发扬大职业教育观,让职业教育的管理者、办学者、教
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 师和学生都能有需求导向的意识,主动对接市场,促进产教
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 融合、校企合作,而不是在学校和教室里闭门造车,“ 所学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 地、服务民生、做出贡献是其生命之泉和活力之源。近年来
的位置,更好地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另一方面,创新型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相对较好,正是抓住了围绕“ 服务贡献”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指将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于职业教育中,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职业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
其核心在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度定制化和智能化。
职业教育现代化要根据不同职业领域的需求,量身定制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使得所教授的技能更适应市场需求。
同时,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智能化地管理学生学习情况,推动教学过程从教师为中心到教与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紧密融合产教融合。
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要能够与不同行业的企业深度结合,贴近产业发展、市场需求,把企业视为教学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并采用学生实践、工作坊、职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
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
职业教育现代化突破了时空限制,应用大量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及网络教育技术,丰富了教育方式和手段,使得传统的面授与远程教育相结合,多种学习方式并行不悖。
四、企业与学校合作共育。
职业教育现代化要实现有效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借鉴企业管理和运营的先进经验、学生培训的实践需求和教育资源,实现企业内部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促进企业的创新和成长。
五、学习与评估相结合。
职业教育评估要从单纯的考试方式走向全方位的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性评估、能力素质量化评估、实务操作评估等多种方式。
学生通过与企业合作的实习、项目实践等学习活动,不仅掌握了职业技能,而且充分展现了自身的能力和潜力。
六、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更强调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明,并培养学生进入市场创业的意愿和能力。
总之,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必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以适应持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内涵和特征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1.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现代化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充分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适应性强、就业率高的专业技能人才。
适应性的职业教育项目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结合国际发展趋势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要与国际发展趋势结合,紧密联系国际市场,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积极开展国际化教育,培养能够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需要的人才,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加其国际竞争力。
3. 教育教学模式创新通过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信息技术、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打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就业的实现率。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等,使学生在多个方面都能得到提升和发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1. 多样化的课程设置现代职业教育注重针对市场需求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开设面向不同行业和不同职业领域的专业课程,满足社会多元化的经济发展需求。
2. 实训基地齐全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具备完备的实训基地和实习实训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
3.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现代职业教育需要拥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指导和帮助。
4. 与企业合作紧密现代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是其重要特征之一,通过与企业合作,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实力,实现学习与实践的高度融合。
5. 职业素质教育现代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专业技能人才,使学生在职业成长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
浅论新时代职业教育职业性
浅论新时代职业教育职业性当前,新时代职业教育正处在深刻变革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也成为了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际技能,而职业性则是其特点之一,本文将从职业性的内涵、特点及其影响进行探讨。
一、职业性的内涵职业性,简单来说就是指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均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性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实际工作的劳动者,从而实现个人的生计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具体来说,职业性教育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要有愿意为职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并且要有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2. 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岗位。
3. 职业发展的指导:职业教育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市场需求进行职业规划,了解职业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
4. 职业实践的推动: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增强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职业性教育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职业性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也使得职业性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
1. 贴近职业需求:职业性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以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注重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
2. 实用性强:职业性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
3. 就业导向:职业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顺利就业,因此在职业性教育中会有一系列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
4. 灵活多样:职业性教育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灵活,包括实训、实习、课程项目等多种形式,并且通常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机会。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现代化措施,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把高素质劳动力的培养作为中心目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需要。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和特征。
一、建立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现代化要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包含各种不同等级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实现全民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全覆盖,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制,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校企合作的水平。
二、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现代职业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探索、实践和创新。
同时,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应该与当前社会的职业需求密切相关,努力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以企业为导向,紧密结合产学研一体化,促进职业学校与其产业链上游和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
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要求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形式灵活,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发展多样化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如职业实训、实习、实践教学等,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四、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职业教育现代化不仅要关注办学规模和效益,还要注重教育质量。
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和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实现工匠精神的培养,确保教育质量可控、可评估和可持续发展。
五、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合作现代化职业教育要面向全球化和国际化,学校要开展国际化合作和交流,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和人才流动,提高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采用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和加强国际化合作,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需要,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成就经济的长足发展。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指将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其主要特征包括:1. 适应市场需求:职业教育现代化注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育的方向和内容,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
教育机构要密切关注产业结构变化,及时调整开设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
2. 外向联动:职业教育现代化需要与企业、行业和社会相互联系,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职业教育可以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技能需求,提高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灵活多样:职业教育现代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
它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和培养模式,包括全日制教育、非全日制教育、远程教育、在线教育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5. 信息化支持:现代职业教育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过程和评估等方面,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6. 质量导向:职业教育现代化强调质量导向,以培养具有实际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教育机构要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配备和教材编写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
7. 个性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关注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潜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支持。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它要求职业教育与社会、产业和技术密切结合,注重实践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以质量导向为核心,以信息化支持为手段,促进人力资源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职业教育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职业教育的内涵及主要内容职业教育是指引导学生获得职业资格的系统性教育,主要是为了协助学生学习职业技能,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现代社会,职业教育变得尤为重要,是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职业教育的内涵包括职业规划、岗位建模、职业技能培训、职场社交训练等。
职业规划是指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专业素质、职业需求、就业环境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以此决定学习方向和专业内容,为学生寻找最适合的职业路径。
岗位建模是指分析岗位需求,整理出岗位需要的技能、素质、经验等,为岗位装备有针对性的人才提供重要参考。
职业技能培训是指根据岗位建模,教授学生技能专业知识,综合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在某一领域特定岗位上作最佳贡献的能力,以及相关领域核心素质和技能。
此外,职场社交训练是指提高学生职场沟通、技能、管理协调等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技能,为学生的职场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识别自身的职业定位,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择业就业,发挥自身价值。
它让学生具有职业技能,同时更加关注职业发展趋势,掌握发展领域的技能。
职业教育的重点是教学及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把握机遇,动态发展自己的职业。
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实践性职业教育、职业规划策略和职业发展手段,职业咨询服务、职前训练、就业训练等。
实践性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方向,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职业规划策略是帮助学生分析专业特长、就业环境等,并根据分析结果,为自身定位职业规划,以便更好地实现自身职业发展;职业发展手段是指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招聘信息、就业培训、公共招聘会等,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资源;职业咨询服务是指为学生提供有关职业咨询和就业咨询,帮助学生正确识别职业,获得意向职业的技能;职前训练是指根据职业规划,提供各种职前训练活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就业训练是指为学生提供就业训练,教授学生口头表达、面试技巧、职业礼仪等,帮助学生在职场上竞争良好的社会综合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色
1.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
根据维基百科,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建立在就业或职业基础上的教育(education based on occupation or employment),也可称为职业和技术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CTE)或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TVET)。
它为来自工程,会计,护理,医学,建筑,制药,法律等领域的不同层次的行业,手艺,或专门技师培训人才。
手工艺通常是以体力或实际活动为主,从传统上说是非学术性的,与一特定行业,职业,或工作有关。
它有时也被称为技术教育,因为受教育者可直接在某一特定类技巧里获得专业知识或技能。
职业教育教授的是过程性知识,而不是高等教育所特有的抽象的概念知识和在广泛科学意义上的宣言性知识。
然而,随着劳动力市场越来越专业化,经济发展也不断要求更高水准的技能,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通过公办培训机构和资助企业里的学徒和培训等措施,增加对于未来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
高等职业教育由技术学院,大学或社区学院提供。
笔者认为目前一种广义的职业教育内涵界定相对来说能够客观地反映当前职业教育这一现象。
即将“职业教育”理解为“职业和技术的教育与训练”,它包括以在校生为主要对象的“职业准备教育”和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在就业培训”。
并且随着新型工业化的
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终身教育思想深入人心,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2.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
2.1.现代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职业教育应以职业为本,教育是手段,职业才是目的。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实践价值诉求。
职业教育虽然属于教育的一种,但是它同时又跨越教育和职业两大范畴。
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导向,所培养的人才最终将面对具体职业标准的检验,它有特定的岗位要求、职业道德、内容、情境等,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职业教育过程要以解决学生的职业问题为价值诉求,要培养他们健康和谐、富有个性的职业道德素养。
对职业教育的教育性的追求,如果脱离实际价值取向,必将造成教育的虚化和泛化,也就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为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人才,难以实现职业教育目的。
2.2.现代职业教育的社会性
从社会学的观点看,教育本身即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制度而存在的。
而职业教育因其特有的在社会中的功能、发展及其制约机制,从一诞生之初便与所在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经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教育。
这里的人人指的就是它的社会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张,其社会性也愈发凸显。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的是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保就业、惠民生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创造更大人才红利,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由此可见,现代职业教育与当今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2.3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放性
职业教育体系内部。
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服务一线劳动者的职业成长。
拓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通道,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
在确有需要的职业领域,可以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
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可以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
学习者可以通过考试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
普通高等学校可以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并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
职业院校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专业体系、培养方式和质量标准。
畅通一线劳动者继续学习深造的路径,增加有工作经验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学生中的比
重,建立在职人员学习-就业-再学习的通道,实现优秀人才在职业领域与教育领域的顺畅转换。
2.4现代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性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终身学习制度已成为世界性潮流。
目前,三大“客户”的需求——市场、雇主和学习者个体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主要驱动力。
这三大因素中,没有一个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我们的客户在变,我们的职业教育岂有不变之理。
美国进入21世纪后其职业教育的改革主题“从学校到工作”(SCHOOL-TO-WORK)逐渐被“从学校到生涯”(SCHOOL-TO-CAREER)所取代;强调面向“大众”的“全民”的“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与面向“个体”职业发展的“全程”的“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
这进一步反映了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即以人为本,着眼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2014年6月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也充分考虑到了职业教育这一重大特点,指出职业教育分成职业辅导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
普通教育学校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职业发展辅导。
各类职业院校则是继续教育的重要主体,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为所有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机会。
(《东方教育》于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