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刘培桐)第四章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名校考研真题(土壤环境)【圣才出品】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名校考研真题(土壤环境)【圣才出品】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名校考研真题第四章土壤环境一、名词解释1.土壤胶体[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颗粒直径小于2μm或小于1μm,具有胶体性质的微粒。

土壤胶体是土壤同体颗粒中最细小的微粒,是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部分,它和土壤一起构成土壤胶体体系。

2.土壤团聚体[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土壤团聚体是指土壤中的矿物颗粒不都是呈单独颗粒存在,大都是互相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较大的结构体。

一般把土壤颗粒(包括单独颗粒、复粒和团聚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及其稳定程度,孔隙的分布和结合的状况称为土壤的结构。

一定条件下,土壤结构有利于植物根系活动,通气、保水、保肥就是土壤结构良好。

3.土壤吸附作用[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土壤吸附作用是指土壤通过生物吸收、机械吸收、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离子交换等方式将周边的物质固定在土壤表面或内部。

其中,生物吸收是指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保蓄作用;机械吸收是指土壤是多孔性、具有巨大表面积的物质,能把大于孔隙的物质阻留,小于孔隙的颗粒也能阻留在土壤中;物理吸收(分子吸收)是指土壤颗粒对分子态物质的吸附作用;化学吸收是指土壤溶液中的可溶性物质相互作用,产生难溶性化合物而固定在土壤中的现象。

4.土壤盐基饱和度[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在土壤胶体的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计算公式为:土壤盐基饱和度与土壤母质、气候等因素有关。

5.土壤潜在酸度[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潜在酸度是指土壤胶体所吸附的可交换性H+及Al3+水解所产生H+的总称,包括交换酸和水解酸。

交换酸是指过量的盐类(KCl、NaCl或BaCl2)与土壤胶体发生交换,将H+及Al3+交换转入溶液所表现的酸度。

水解酸是指用弱酸强碱盐(NaAC)溶液处理土壤时,交换的H+所表现的酸性。

6.土壤污染[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研;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研]答:土壤污染是指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或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

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概论_水利水电专业_刘佩贵_主要内容整理

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概论_水利水电专业_刘佩贵_主要内容整理

环境:指周围所在的条件,人们所在的周围地方与有关事物,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环境的功能特性1. 整体性2. 有限性3. 不可逆性4. 隐显性5. 持续反应性6.灾害放大性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不恰当的生产活动引起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质量恶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自然灾害问题(第一环境问题或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人为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或次生环境问题):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或破坏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一是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出环境承载力,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等现象,即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二是人口激增、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

研究内容1水环境特征2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3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循环和积累的过程与规律4水污染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环境监测5水污染的控制与规划6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7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水体污染与自净第三章生态环境系统第四章水资源保护第五章水质模拟模型第六章水污染控制与规划第七章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指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特征(1)系统的生物多样性(2)系统的生态脆弱性(3)生产力高效性(4)效益的综合性(5)生态系统的易变性湿地三要素湿地水文、生物物理化学、湿地生物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三个平衡点: 1结构上的平衡2功能上的平衡3输入和输出物质数量上的平衡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1)自我调节机制(内部反馈机制)2)人工调节机制保护生态平衡的基本途径1对自然资源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制定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开民利用方案2开展生态系统全面研究,在掌握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NEW)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一章 绪 论第二章 大气环境第三章 水体环境第四章 土壤环境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七章 环境规划第八章 全球环境问题第九章 人口与环境第十章 能源与环境第十一章 资源与环境第十二章 持续发展与环境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一章 绪 论第二章 大气污染第三章 水体环境第四章 土壤环境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七章 环境规划第八章 全球环境问题第九章 人口与环境第十章 能源与环境第十一章 资源与环境第十二章 持续发展与环境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一章 绪 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研]答: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工程环境[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研]答:工程环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包括农业工程环境、工业工程环境以及能源工程环境、交通通讯工程环境、信息工程环境等。

它们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但反过来它们又成了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条件。

3环境问题[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从广义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一般情况下,人们多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它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环境学概论》_(刘培桐)_考研知识点归纳

《环境学概论》_(刘培桐)_考研知识点归纳

《環境學概論》知識總結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聚落环境: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产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5、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6、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7、环境自净能力:当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因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物化和生化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逐渐自然降低的现象称为环境自净能力。

第二章大气污染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生成危害的现象。

2、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SO2、CO、NOx、颗粒等。

3、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硫酸、硫酸盐气溶胶、硝酸及硝酸盐气溶胶、臭氧、光化学氧化剂Ox,以及许多不同寿命的活性中间物(又称自由基)。

4、气溶胶: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他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

5、总悬浮颗粒(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流量在1.1——1.7m3/min)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通常称总悬浮颗粒。

6、飘尘: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质称为飘尘。

其粒径主要是小于10μm的微粒。

7、降尘:降尘是指用降尘罐法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一章 绪 论1.1 复习笔记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 大气环境2.1 复习笔记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 水体环境3.1 复习笔记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 土壤环境4.1 复习笔记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5.1 复习笔记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6.1 复习笔记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七章 环境规划7.1 复习笔记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章 全球环境问题8.1 复习笔记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九章 人口与环境9.1 复习笔记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章 能源与环境10.1 复习笔记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 资源与环境11.1 复习笔记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二章 持续发展与环境12.1 复习笔记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一章 绪 论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环境。

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地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①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结构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

②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③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考研知识点归纳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考研知识点归纳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考研知识点归纳一、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环境概念:环境指各种外部客观条件和要素对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2.环境学定义:环境学是研究环境演变规律、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3.环境学的特点: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系统性。

二、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1.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2.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环境保护的原则:预防原则、治理原则、控制原则、资源化利用原则。

三、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1.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规律,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管理:通过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对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3.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可继续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预防性原则。

四、环境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评价:对环境质量、生态效益、资源利用、社会经济等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2.环境影响评价:评估计划和政策、计划和项目、规划和设计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五、环境规划与环境政策1.环境规划:对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措施进行科学的组织和安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2.环境政策:政府为解决环境问题而制定的方针、原则、目标和措施。

六、生态学与生态系统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包括物种、群落、生态圈等级别的研究。

2.生态系统:生物组合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功能单位。

七、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1.气候变化:长期的气候状况变化,主要包括温度变化、降水模式变化等。

2.全球变暖: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地球气候变暖。

八、环境法律与环境治理1.环境法律:为保护环境和生态,规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环境治理:通过制度建设、法规管理、技术手段等手段,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

九、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1.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行为。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概念: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①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指①是环绕于人类周围①客观事物①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

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①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①总体。

环境法中①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①各种天然①和经过人工改造①自然因素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①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①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①科学。

其目①在于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①影响及其环境质量①变化规律,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①各个独立①、性质不同①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①基本物质组成。

环境问题:指自然过程突变或人类活动引起①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①不利影响。

其原因是人类认识①局限性和环境①复杂多变性。

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①,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①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①环境问题。

第二章大气环境概念:干结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①整个混合气体。

主要成分是氮气(78.09%)和氧气(20.94%)。

其次是氩气(0.934%体积)和二氧化碳(0.033%体积)。

空气中水①体积百分含量在0.1-0.5%之间,其余①大气成分为稀有气体。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①浓度,达到了足够①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①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①现象。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①场所,设备和装置。

包括:天然源(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入污染物①污染源。

环境学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学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学导论课程代码:22704209课程类别:必修课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授课对象:2011级地理科学学生教材: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ISBN: 9787040052008),第二版,1995-05-01;一、前言本课程的任务: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当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解决的途径,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必备的专业知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一、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二、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三、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及问题第二节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一、环境科学研究内容二、环境科学分科第三节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环境科学发生二、环境科学发展阶段基本要求:1.了解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2.掌握环境的概念和特点3.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4.了解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5.了解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6.了解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第二章大气环境第一节大气的结构和组成一、大气的五个圈层二、大气的质量及化学组成第二节大气污染和污染物一、大气污染的发生二、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三、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和类型第三节大气污染中污染物的化学转化一、大气的光化学特性二、硫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三、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四、“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第四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一、大气温度场二、大气水平运动与湍流三、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四、影响大气污染的其它因素第五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一、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二、大气环境标准基本要求1.掌握大气的结构和组成2.掌握逆温的形成原因与分类3.掌握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危害4.掌握大气污染类型及形成原因5.了解“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的形成机理6.了解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过程7.掌握主要的烟型及产生条件8.了解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法及大气环境标准第三章水体环境第一节水体环境概述一、天然水在环境中的循环二、当前主要的水环境问题三、水体概念及水体污染四、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五、主要的水体污染物种类第二节污染物在水中的扩散一、污染物在水中的运动特征第三节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化学转化一、水体中耗氧有机物降解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三、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第四节水环境污染控制及管理一、水体污染的防治与管理二、城市污水的处理基本要求:1.理解水体、水体污染的概念2.掌握水体污染物质的来源和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3.理解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量、总需氧量的概念5.掌握水体中耗氧有机物进行降解时的基本概况;掌握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了解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6.了解天然水在环境中的循环、天然水的水质7.了解水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废水处理方法第四章土壤环境第一节土壤的组成和性质一、土壤的组成和结构二、土壤的氧化还原状态第二节土壤环境污染一、土壤的污染和净化二、土壤污染物质的分类三、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第三节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一、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二、环境背景值的概念三、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第四节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一、化学农药的分类二、化学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三、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降解及残留第五节土壤污染的防治一、土壤污染的预防措施二、治理土壤污染的措施基本要求:1.了解土壤环境问题2.了解土壤的三相组成及土壤的氧化还原状态3.掌握土壤污染物的种类4.掌握土壤污染的概念及土壤净化的途径5.了解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6.了解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7.掌握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8.掌握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第一节固体废弃物概述一、固体废物基本概念二、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一、固体废物资源化概念二、固体废物资源化手段基本要求:1.理解固体废物与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概念2.理解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及其资源化系统3.了解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污染途径及其危害第六章环境质量评价第一节环境质量评价概述一、环境质量概念二、环境质量评价类型与基本内容三、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第二节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程序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内容三、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概述二、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方法基本要求:1. 理解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及基本内容、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2. 掌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内容及方法3. 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不确定性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4. 了解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5. 了解环境质量的概念6.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意义和作用、环境影响评价类型第七章环境规划一、环境规划的意义与作用二、环境规划制定的原则三、环境规划的类型四、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及内容基本要求:1. 理解环境规划的概念2. 了解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及内容3. 了解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4. 了解区域环境规划决策方法、区域环境规划优化方法、环境承载力、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的概念及量化方法5. 了解环境规划的意义和作用、环境规划制定的原则、环境规划的类型第八章全球环境问题第一节全球气候变化第二节臭氧层破坏第三节生物多样性的被损害一、生物多样性被损害的基本情况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基本要求:1. 了解目前全球环境主要问题及成因第九章人口与环境一、人口的增长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基本要求:1. 了解人口增长特点2. 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第十章能源与环境一、能源的利用二、电能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三、探索和开发新能源四、我国能源的前景基本要求:1. 掌握目前能源的利用类型及特点2. 了解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第十一章资源与环境一、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环境基本要求:1. 熟悉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类型2. 了解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三、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一) 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的有关污染治理部分,在讲授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习题课、答疑课以及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现场讲解等教学环节。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汇总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汇总
生态平衡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
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他们相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统一的状态。
第四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 大气圈:
概念:在自然地理学上,把由于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叫作大气 圈. 大气圈结构:
均质层分为: 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 非均质层中又分: 暖层(电离层)和散逸层(外层) 大气污染: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向大气排放出各种污染物,当污染物超过环境所 能允许的极限(环境容量)时,大气质量发生恶化,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健康、 精神状态、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到恶劣影响和破坏,此类现象称为大气 污染 。
七、能源、资源短缺 八、森林锐减 九、垃圾成灾 十、有毒化学品污染
十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 公众环境意识不高 人口压力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第三章 生态学基础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环境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 传递功能的统一体,是生态学的基本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的特征: 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值和这些能量在流动中 巨大损失,因此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不会超过 5-6 个 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悬浮物质、溶解物质、胶体物质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不影响水的正常用途的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 或自身调解净化并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水的自净能力:是指水体受到污染后,由于其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的作 用,使水体在一定时间内及一定条件下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的现象。

环境学知识点整理

环境学知识点整理

环境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环境:周围的事物,是相对于主题的客体。

(人类生存的环境,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2、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变化。

也包括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3、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①人类无限制地追求更高生活标准的欲望,导致盲目地、无限度地索取和排放废物;②环境向人类提供物质基础的能力有限,即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生存空间和各种资源是有限的;③环境的自净能力有限并且缓慢。

4、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是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的,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

5、认识:1)寂静的春天(1962年环保类书籍);2)增长的极限(1972年):1968年在意大利成立罗马俱乐部。

罗马俱乐部1972年出版了《增长的极限》,是对地球的第一份会诊报告;3)第一次联合国会议(1972):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通过《人类环境宣言》,该宣言的内容:主要是环境污染及其治理问题;4)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联合国提出的报告):最重要内容是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5)第二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通过《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该宣言内容:寻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与发展相协调。

◇1991年6月,北京举行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6、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1)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发展规律:这是研究环境科学的前提。

2)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这是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

3)探索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的全球性变化:这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长远目标。

4)开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制定环境管理法则:这是环境科学的应用方面。

><7、环境科学的分科:①环境地学—{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地理学;环境海洋学;环境土壤学;污染气象学} ②环境生物学③环境化学④环境物理学⑤环境医学⑥环境法学⑦环境经济学⑧环境管理学⑨环境工程学><8、人类的环境观:①天命论——天定胜人②地理环境决定论③征服论——人定胜天④协调论——人地归一9、环境伦理:是伦理学一个分支,研究环境责任的道德基础。

环境学概论 考验知识点归纳 刘陪同综述

环境学概论 考验知识点归纳  刘陪同综述

環境學概論》知識總結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聚落环境: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5、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6、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7、环境自净能力:当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因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物化和生化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逐渐自然降低的现象称为环境自净能力。

二、简答1、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①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结构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②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③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④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3、理论环境学的主要任务:运用有关的现代科学理论,总结利用和改造环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继承和发展有关的环境科学理论,以建立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总结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总结

一、名词解释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育,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力或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

大气污染: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过程,使得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到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生成危害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大气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总悬浮颗粒物: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

生态系统:在一定时空内,由生命系统(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环境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

水体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体中N、P等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使水体溶解氧下降,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

生化需氧量(BOD):水体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每升水样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

化学需氧量(COD):即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

水质标准:是指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在综合水体自然环境特征,控制水体环境污染的技术水平及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所规定的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容许含量、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等技术规范。

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时,引起土壤质量恶化,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进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的现象。

土壤净化:是指土壤通过吸附、分解、迁移和转化等作用,使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消失,最终可使土壤恢复到原有的结构与功能的过程。

环境学概论

环境学概论

《环境学概论(双语)》复习要点注意:须掌握每一章上课强调过的专业词汇及互译。

第一章:(1)什么是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发展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境问题的分类?1、 原生环境问题(只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

2、 次生环境问题:由认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

3、 当前全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1、 全球环境问题有:1、全球气候变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损失。

4、酸雨。

5、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6、荒漠化。

2、 办法:全球将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发展规划并采取措施,加强节能,提高效能,发展可再生能源、增森林碳汇、绿色循环经济。

加强臭氧层工作的领导,开展保护臭氧宣传、国际科研合作等。

通过法律、法规、规划,实施就地、迁地保护。

削减SO2排、控制NOx的排放量。

开展义务植树,提高防沙成效。

2001.5.23中国政府签订“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严格按此公约执行。

鞠美庭,邵超峰,李智.环境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3、 我国的环境问题:(1)生态(森林森态功能较弱、草原森态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水旱灾严重、水资源缺乏)。

(2)污染严重(水、气、声、渣)二、解决根本途径:(1)人口增多、增加消耗、增加环境压力。

(2)需经济实力并长期努力。

(3)科技进步、发展引发环境问题需科技解决。

何强等.环境学导论(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第二章:(1)What is ecology? What is ecosystem?1、Stud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environment1、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An ecosystem includes all of the living things in a given area,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and also with their non-living environments .(2)What are the major parts of the earth’s life supportsystems?Organic and inorganic(3)What are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an ecosystem?Abiotic abd biotic cimpotents(4)What happens to matter and energy in ecosystems?能量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土壤环境一名词解译1.原生矿物:是直接来源于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作用的碎屑,其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未有改变。

2.次生矿物: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生成的矿物,包括各种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铝硅酸盐类矿物等统称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是土壤矿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粒径<0.001mm)具有胶体特性,影响土壤许多物理化学特性。

3.土壤质地(土壤的机械组成):自然界的土壤都是由很多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各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重量百分数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也叫做土壤质地。

4.土壤结构:一般把土壤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及其稳定程度,孔隙的分布和结合的状况称为土壤的结构。

5.土壤胶体:土壤中颗粒直径小于2微米或1微米,具有胶体性质的微粒。

6.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具体地说,污染物质是指与人为活动有关的各种对人体和生物有害的物质,包括化学泻药、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病原菌等。

7.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氧化—还原、络合-螯合作用及化学沉淀等作用而使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形态改变,难以被植物所吸收而暂时退出生物小循环,脱离食物链或被排出土壤之外的过程。

8.溶胶:胶体微粒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称为溶胶。

凝胶:胶体微粒相互凝聚呈无定形的凝胶。

凝聚作用:由溶胶凝聚成凝胶的作用。

分散作用:由凝胶分散成溶胶的作用。

9.环境背景值:是指环境中诸因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10.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内自然状态下未受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

11.活性酸度:由土壤溶液中的H+ 所引起的酸性和活性酸底。

酸度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的[H+ ]。

土壤胶体所吸附的可交换性H+及A13+水解所产生H+总称为潜在酸度(包括交换酸和水解酸)。

二简答题1.土壤胶体包括哪些?胶体的性质有哪些?答: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直径小于2微米或1微米,具有胶体性质的微粒。

包括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质和生物活动的产物,直径在20—40nm之间)胶体的性质:(1)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

物质的比表面越大,表面能也越大(每100g腐殖质胶体的交换容量平均约为2000mo l)。

(2)电荷性质。

土壤胶体微粒具有双电层,微粒的内部称微粒核,一般带负电荷,形成一个负离子层,其外部由于电性吸引,而形成一个正离子层,即合称为双电层。

(3)凝聚性和分散性。

2.土壤的吸附与交换包括哪些?答:土壤的吸附作用:生物吸收(指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保蓄作用)、机械吸收、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物理-化学吸收;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阴离子交换。

3.土壤酸碱性的来源及分类?答:土壤中的氢离子主要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有机物分解产生有机酸以及某些少数无机酸、铝离子水解产生氢离子。

氢氧根离子主要来自土壤溶液中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以及胶料表面交换性钠,它能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

土壤酸度:活性酸度、潜在酸度、交换酸、水解酸;土壤碱度4.土壤酸碱度分为五级:。

通常把交换性钠离子占交换量的百分数称为碱化度。

5.土壤的氧化还原性大致分为无机体系和有机体系。

无机体系中有:氧体系、铁体系、锰体系、硫体系、硫体系和氢体系。

有机体系可以包括6.质的化学组成:糖类、木质素、有机氮、脂肪、蜡质、单宁、木栓质、角质、有机磷、灰分等。

7.影响土壤氧化-还原作用因素有哪些?答:⑴土壤通气善,通气良好,电位升高;通气不良,电位下降;⑵土壤有机质状况,土壤有机质在嫌气投机倒把下分解,形成大量还原性物质,在浸水条件下Eh下降;⑶土壤无机物状况,一般还原性无机物多,还原作用强,氧化性无机物多,氧化作用强。

8.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离子包括:K+、Na+、Ca2+、Mg2+、NH4+及括H+和A13+;其中K+、Na+、Ca2+、Mg2+、NH4+称为盐基性离子。

盐基饱和度=交换盐基离子总量(mol/100g±)/阳离子交换总量(mol/100 g±)9. 简述重金属元素的种类及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

(2005年)10.土壤污染源有哪些?答:1.工业污染源,主要是工业三废,工业“三废”以废渣形式作为肥料放入农田,或用汗水灌溉等多种形式经长期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而造成污染;2.农业污染源,化学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牲畜排出的废物;3.生物污染源,人粪尿、生活污水和被污染的河水均含致病的各种病原菌和寄生虫等;其他污染源:I自然状况:火山喷发、自然灾害等。

II大气污染源:沉降物、非工业污染物。

III含重金属或放射性元素矿床矿山附近的土壤:风化、分解。

11.简述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

答:(1)水体污染型(2)大气污染型(3)农业污染型(4)固体废弃物污染型12. 简述土壤具有净化功能的原因。

(2006年)答:I.由于土壤中含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对外界进入土壤中的各种物质都能分解转化。

II.由于土壤中存在有复杂的有机和无机胶体体系,通过吸附、解吸、代换等过程,对外界进入土壤中的各种物质起着“蓄积作用”,使污染物发生形态变化;III。

封是绿色植物生长的基地,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土壤中的污染物质起着转化和转移的作用。

13.土壤污染物质的种类有哪些?答:(1)有机物类,主要是化学农药、除草剂等(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工业“三废”中的酚、油类、多氯联苯、苯并芘等; (2)重金属污染物,包括汞、镉、铅、铜、锌、铬、镍、砷等;(3)放射性物质,元素如铯、锶等;(4)化学肥料,氮类和磷类化学肥料;(5)致病的微生物,源于人粪便及用于灌溉的污水,如肠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肠寄生虫(蠕虫)、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

14.代换剂可提取的、次生矿物中的、原生矿物中的。

15.简述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的调查研究方法。

答:(一)平均值加标准差法,即在一定区域内的土壤中用重金属元素自然含量的平均值加二倍或三倍标准差的方法。

(二)差异检验法,即用表、底土层间的化学元素含量的差异显著性去判别。

(三)富集系数法,利用含量较高的抗风化物质TiO2或Al2O3作为指示矿物。

(四)富集系数=[土壤中元素含量/土壤中TiO2含量]/[岩石中元素含量/岩石中TiO2含量];元素相关分析法。

16.请简述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污染特征。

答:(1)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一般不易随水移动,不能为微生物分解,而在土壤中累积。

(2)甚至有的可能转化成毒性更强的化合物(如甲基化合物),它可以通过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富集转化,对人类带来潜在的危害。

(3)各种重金属化学性质不同,而造成的污染危害也不相同;(4)植物对各种重金属的需求有很大差别,有些是植物生长发育并不需要且对人体直接危害明显(Hg、C d、Pb)等,有些微量元素是必需的;(5)不同类的重金属污染对作物生长危害不同;(6)其危害作用还与它们的存在形态有关。

17.简述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态及影响汞迁移转化的因素。

(2007年)答: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成有离子吸附和共价吸附的汞、可溶性汞(HgCl2)、难溶性汞(HgHPO4、HgCO3及HgS)。

影响汞迁移转化的因素主要有:⑴吸附剂的种类:土壤中的腐殖质胶体和无机胶体对汞有很强的吸附力。

pH等于7时,无机胶体对汞的吸附量最大;有机胶体在pH值较较低时,能达到最大的吸附量。

非离子态汞也可被胶体吸附;当溶液中有氯离子存在时,可显著减弱对二价汞离子的吸附;⑵氧化还原状况⑶植物对汞的吸收和累积:土壤中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离子交换与植物的根蛋白进行结合,发生凝固反应。

18.试以砷为例说明土壤中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的来源、存在形态及其迁移转化过程。

(20分)答:来源:①自然界的土壤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主要来自原生岩石。

原生岩石中重金属元素的组成和含量,决定着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组成特征。

②人类大规模的地球活动;③金属矿物加工的产物和尾矿部分地进入到土壤中;④每年以肥料形式向土壤中施入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中也含有微量重金属元素。

土壤中砷的形态可分为水溶性砷、交换性砷和难溶性砷三种。

砷在土壤溶液中迁移过程中可与其他组分发生一系列反应:(1)与碱金属化合,可生成亚砷酸盐,砷与重金属化合也可形成亚砷酸盐类。

除碱金属与砷反应生成的亚砷酸盐如Na3AsO3溶解度较大,易于迁移外,其余的亚砷酸盐类溶解度均较小,限制了砷在溶液中的迁移。

(2)土壤中的砷大部分为胶体所吸附,或与有机物络合、螯合,或与土壤中的铁、铝、钙等结合形成难溶性化合物,或与铁、铝等氢氧化物形成共沉淀。

(3)吸附于粘粒表面的交换性砷,可被植物吸收,而难溶性砷化物很难为作物吸收,并累积在土壤中。

(4)土壤中各种形态的砷可发发生转化。

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值以减少低价砷酸盐的形成,降低其活性可有效防止砷的污染及危害。

19.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包括受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都能引起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存在形态的差异,从而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主要有:①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②土壤酸碱度③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无机和有机胶体,对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具有明显的固定作用);④土壤中重金属的络合-螯合作用。

(金属离子浓度高时,以吸附交换作用为主,而金属离子浓度低时,则以络合—螯合为主),(羟基与氯离子两无机配位体与重金属的络合作用是影响重金属难溶盐类溶解重要因素;土壤中腐殖质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具有与重金属离子牢固螯合的配位体,如氨基、亚氨基、酮基、羟基及硫醚等基团。

)答:土壤中镉的存在形态分为水溶性镉和非水溶性镉。

旱地土壤中多以CdCO3(为主)、Cd 3(PO4)2和Cd(OH)2形态存在(1)离子态CdCl2、Cd(NO2) 2、CdCO3和络合态如Cd(OH)2呈水溶性的,易迁移,可被植物吸收,而难溶性镉的化合物如镉沉淀物、胶体吸附态镉等为难溶性镉,不易迁移和为植物吸收。

(2)土壤氧化还原条件和施磷肥;(3)作物对镉的吸收,随土壤pH值的增高而降低,(4)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能与镉螯合成螯合物,从而降低镉的有效性;(5)氧化还原电位也影响作物对镉的吸收,Eh低或降为零,则有利于形成难溶性的硫化镉;(6)镉还受Pb2+、Cu2+、Fe2+、Mn2+、Ca2+等伴生离子的影响。

21、简述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产生的不良后果。

(2009年)答:⑴有机氯农药不仅对害虫有杀伤毒害作用,同时对害虫的“天敌”及传粉昆虫等益虫益鸟也有杀伤作用,因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⑵长期使用同类型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因而增加了农药的用量和防治次数,也大大增加了防治费用和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