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要求

水平井要求
水平井要求

关于水平井地质录井调整建议及资料报送要求目前碎屑岩油藏开发力度加大,大批三叠系等层位碎屑岩油藏开发水平井部署上钻,使得中新生界(三叠系、白垩系)碎屑岩地层划分、对比(包括小层的精细对比)、目的层深度的预测、轨迹调整与控制等工作十分重要,部分录井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许多质量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结合水平井地质录井实际情况,需改进和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重点控制工作

在现有工程技术条件下,跟踪预测目的层顶深、及时指导入靶角度和轨迹,以保证避水高度及井眼平滑稳定,满足后期下套管、筛管等完井要求,达到最佳采油气效果。在整个钻井施工过程中由录井、钻井、定向技术服务、泥浆等多家单位配合完成,其中录井是主导,这是录井队必须明确且坚持的工作信念,并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要求钻井队、定向技术服务方等施工队伍应积极配合,以确保上述目的的实现。

二、调整建议及资料报送格式

1、调整建议报送时间及内容:

A、直导眼完钻后。及时收集校深后的测井曲线、测井解释数据表(测井所配合提供,录井队在现场完井资料验收后交回测井所)等资料做好实钻地层(段)、油气层、油水界面、与设计及邻井的对比表,分析它们的深浅、厚度变化规律并结合构造(构造图、地震剖面图)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斜井段钻遇地层井深;若与设计出入较大,则提出轨迹调整建议,由现场监督签字确认后,上报主管部门、勘探开发研究院,经主管部门批复后按批复意见进行轨迹调整设计和下步施工。

B、斜井段重要层段揭开后。及时做好实钻地层(段)、油气层、油水界面、与设计及邻井的对比表,分析它们的深浅、厚度变化规律并结合构造(构造图、地震剖面图)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目的砂层顶深、以软着陆最佳井斜角进入目的砂层为目标(进入砂层后能以最

小斜井段、最小垂深的进尺转水平钻进、保证避水高度要求);若与设计出入较大,则提出轨迹调整建议,提出轨迹调整建议(附定向提供的轨迹数据表),由现场监督签字确认后,上报主管部门、勘探开发研究院,经主管部门批复后按批复意见进行轨迹调整设计和下步施工。要求在斜井段钻进过程中,如目的层为三叠系下油组,则钻开上、中油组顶底界线时,分别随钻做好岩性、钻时、气测值变化、地层界限厚度对比工作,及时上报。

C、进入目的层后,岩性发生变化情况下,可先停止钻进,同时做好实钻地层(段)、油气层、油水界面、与设计及邻井的对比,定向提供的轨迹数据表、轨迹示意图,根据当前实测的井斜数据计算转水平时的斜深、垂深、水平位移、油柱高度、距砂顶厚度等参数,结合构造(构造图、地震剖面图)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目的砂层内A、B点投影砂层顶深、提出轨迹调整建议(附岩性、钻时、气测资料),由现场监督签字确认后,迅速上报主管部门、勘探开发研究院,经主管部门批复后按批复意见进行轨迹调整后继续钻进。

2、资料内容格式:

A、钻遇地层对比表包括斜深、垂深、海拔深度、垂厚等数据,如附表1。

B、轨迹数据表包括斜深、方位、垂深、北、东坐标、位移、井斜变化率、方位变化率、闭合距、闭合方位、狗腿度等由定向方提供的完整的数据,其中分层深度、油气层深度、井斜90度等关键深度点的数据要注明或插值算出。如附表2。

C、岩性、钻时、气测资料:岩性:附钻时的分段描述;斜井段钻时要备注钻井参数(换钻头、钻压、钻进方式等)的变化;气测资料要备注钻井过程加原油的深度及迟到时间,油气层段要上下放大10米(如4510-4515米为显示段,上报数据则为4500-4525米)。如附表3、附表4。

D、轨迹示意图:要标注直导眼的油气层数据、斜井段的斜深、垂深、海拔深、避水高、井斜、水平位移、与设计对比等数据。如附

图1。

三、实钻中轨迹的调整

因受储层内存在泥质夹层、低渗层、构造趋势变化、预测精度限制等因素影响,存在实钻与设计及批复的差别,因此,现场录井要灵活掌握并且及时指导定向方进行轨迹微调以控制井眼轨迹穿行在物性好的油层中。如附图2、3的情况。

四、完钻资料整理

完钻后及时整理包括上述图表在内的完整资料(地层表、钻时表、油气显示专报、表、轨迹数据表、轨迹图、基础数据表等)尽快上交主管部门及勘探开发研究院。其中基础数据表按直井和水平井两种格式提交,斜井段要同时注明斜深和垂深。

附图2

水平段要控制在对

应于该物性好的油

层中

低渗层

附图3 过TK120H井口-A点-B点地震时间偏移剖面图

附表1 TK911H井上、中、下砂体直导眼实钻深度与设计深度及邻井对比表

水平井录井技术及难点对策探讨

水平井录井技术及难点对策探讨 受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程度不断加深的影响,优质储层勘探开发领域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勘探开发所针对的储层非均质性强等影响,需要越来越多应用水平井,给水平井录井提出更大挑战,笔者结合丰富的水平井录井工作经验,对当前水平井录井技术的应用难点和对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这对于提高水平井录井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标签:水平井录井对策 1引言 我国的水平井钻井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虽起步较早但进展缓慢,在1990年列为“八五”攻关项目,通过水平井的理论研究、软件开发以及水平井的钻井液、测井、固井、射孔、完井等一系列配套技术的引进、交流合作和自主研发,水平井钻井技术进步很快,水平井技术基本趋于成熟,年钻水平井数量大幅上升。当前,油田开发中后期,主要油区含水量上升,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同时由于储层岩性致密、厚度薄、夹层多等特点,使得水平井钻井应用更加广泛,在这一背景条件,决定水平井钻探成败的关键即为水平井录井技术水平的高低,一是卡准着陆点(即入口点),卡准着陆点意味着水平井的钻探成功了一半;二是如何做好地质导向工作,保证钻头始至在目的层中水平穿越,防止钻探过程中穿盖或穿底。因此,笔者结合大量工作实践及多年工作经验,对水平井录井技术应用及难点对策探讨如下。 2水平井应用领域及优势 在某油田的张海502KH井向海里延伸4000多米,日产原油289立方米,天然气2万多立方米,与在滩海上修堤和建岛打井相比,不仅能实现海油陆采,还能提高生产储运作业的安全系数,便于保护海洋环境,节省大约40%的综合成本。从此油田开发案例来看,水平井在以下领域应用优势明显:(1)开发裂隙性油层或低渗透油气层;(2)多套含油层系、且富集好、产能高的复式断块油田,采用定向钻井,达到一井多靶的目的;(3)高效开发剩余油富集区,改善开发效果(减少含水率),提高产能;(4)一井多底或平台拖3米即可钻探,或在原采油井开窗侧钻,节约搬迁费用,提高效益,也便于试、采油工程;(5)可以实施由于地面条件限制(高山、建筑物、河流等)不能靠近的钻探。 3水平井录井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3.1岩屑录井 (1)技术难点。水平井钻井普遍采用“PDC钻头和螺杆钻具结构”的钻井工艺来提高钻井速度,从而造成岩屑细碎,加上为了防漏填加堵漏剂,不开振动筛等情况,能否采集到足够的真实岩屑是关键。

647.2-2013_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作业技术规范_第_2_部分:钻井作业(出版稿)

Q/SYCQZ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CQZ 647.2—2013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作业技术规范 第2部分:钻井作业 2013-12-22发布2014-01-22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钻井工程设计 (1) 4 井眼轨迹控制 (2) 5 防碰作业 (3) 6 水平段安全钻井 (3)

前言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作业技术规范》分为五个部分: ——第 1 部分:丛式井组井场布置; ——第 2 部分:钻井作业; ——第 3 部分:油基钻井液; ——第 4 部分:水平段油基钻井液固井; ——第 5 部分:井控。 本部分为第 2 部分。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写和表述。 本标准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西钻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德军、赵晗、卓云、叶长文。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作业技术规范第2部分:钻井作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气丛式井组钻井工程设计、井眼轨迹控制、防碰作业、水平段安全钻井等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川渝地区页岩气井的钻井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 1296 密集丛式井上部井段防碰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SY/T 5088-2008 钻井井身质量控制规范 SY/T 5416 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SY/T 5435-2003 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与轨迹计算 SY/T 5547 螺杆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 SY/T 5619 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方法 SY/T 6332-2004 定向井轨迹控制 SY/T 6396 钻井井眼防碰技术要求 Q/SYCQZ 001 钻井技术操作规程 Q/SYCQZ 372-2011 丛式井井眼防碰技术规程 3 钻井工程设计 3.1 井身结构 3.1.1 表层套管应封隔地表漏层和垮塌层,相邻两井表层套管下深错开20 m以上。 3.1.2 水平井技术套管下入位置井斜应不低于60°,若井下出现严重垮塌、钻遇高压油气,可提前下入技术套管。 3.1.3 油层套管尺寸不小于 11 4.3 mm,抗内压强度与增产改造施工压力之比>1.25。 3.1.4 水平段长度宜控制在800 m ~ 1400 m。 3.2 靶区 3.2.1 靶区半径设计符合SY/T 5088-2008的规定,且满足井眼轨迹控制要求。 3.2.2 水平段井眼方向与地层最小主应力方向的夹角不小于 15°。 3.3 井眼轨道 3.3.1 每口井地下靶心与井口位置连线相互之间不宜空间交叉。

水平井综合地质导向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7, 39(4), 78-82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4719375.html,/journal/jogt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214719375.html,/10.12677/jogt.2017.394040 Research on Integrated Geosteering in Horizontal Wells and Its Application Youjian Li, De’an Zhang Logging Company of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Puyang Henan Received: May 30th, 2017; accepted: Jun. 7th, 2017; published: Aug. 15th, 2017 Abstract The integrated geosteering while drilling technology was great significance of drilling of horizon-tal wells.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echnical difficulties in the horizontal drilling process and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essential data acquisition and fusion technology, near-bit lithology rapid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prediction technology of geological profile along horizontal well trajectory, horizontal well trajectory control technology, and target layer microstructure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 integrated geosteering technology combining mud logging while drilling for the horizontal wells,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logging in traditional straight wells, was proposed, and it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several horizontal wells in Si-chuan-Chongqing Area. Its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ology can provide effective geosteering in horizontal wells, with an average target drilling encounter rate of over 90%. Keywords Ultra-deep Horizontal Well, Integrated Geosteering, Integration of Logging and Recording, Trajectory Prediction and Control

水平井射孔工艺技术(科普)

水平井射孔工艺技术 1、简介 水平井工程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稀井高产”的重要手段。水平井技术已成为近50年来石油技术进步的代表象征,这从勘探到提高采收率各个阶段均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在实现井网调整,控制流向和完井类型,减少液流损失和调整油藏压力等方面的灵活性,已成为一种油藏完井新方法,而水平井射孔技术则是水平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石油测井公司早在1994年就对水平井射孔技术开始了立项研究,经过几年的研究和现场试验,形成了一整套中、长半径的水平井射孔工艺技术,该技术国内领先,部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0年技术创新二等奖。 水平井套管井射孔完井既有利于提高产量又有利于以后进行增产措施和封堵作业。但水平井射孔井段长达几百米甚至上千米,要求射孔一次作业成功;要求向水平两边或两边以下30°定向发射以免造成砂子沉降和底水突进;要求长达几百米的射孔枪顺利通过造斜段下入和起出。实践证明,我们已经解决了上述难题并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主要特点 2采用液压延时分段起爆方式能完成长水平段的射孔作业。 2采用弹架旋转的内定向方式,定向精度高且与枪身旋转的外定向方式相比,在相同套管内径下可选择更大直径的水平井射孔枪。 2采用接头旋转扶正环和滚珠枪尾可大大减少起下射孔枪时的摩擦力。 2接头与枪体之间,公母接头之间采用防退扣装置,避免了落枪的可能。 2最新研制的起爆开孔装置可实现水平井的再射孔而不会将井液挤到地层中去。 2可实现全井筒氮气加压起爆方式完成水平井的射孔作业。 2可实现限流压裂的水平井射孔作业。 2利用独创的旁通传压起爆系统能完成水平井的射孔测试联作。 2采用地面监测系统能监测井下各段射孔枪的发射情况。 3、主要技术参数 2射孔枪外径:Ф89mm 、Ф102mm 、Ф127 mm 2最高工作压力:90MPa 、105MPa 、90MPa 2延时时间:5—7min 2定向方式:内旋转定向 2定向精度:±5° 2定向率:>95% 2发射率:>99% 2孔密:10-20孔/米 2枪体抗弯能力:30°/30米。 4、施工工艺 (1)起爆方式 水平井射孔起爆不同于一般直井射孔,不能采用投棒起爆方式,也不同于一般斜井射孔,它属于超长井段射孔,不宜采用一个压力起爆器的起爆方式。在水平段各点压力值相等,它可以实现几个乃至几十个射孔段的同时起爆,完全满足水平井一次射孔多段的要求,将大大提高工效。四川石油测井公司已成功地应用了三种负压起爆方式,分别是:①液垫或气垫加压力延时起爆器;②油压开孔装置加压延时起爆器;③旁通传压装置加压力起中爆器。

水平井要求

关于水平井地质录井调整建议及资料报送要求目前碎屑岩油藏开发力度加大,大批三叠系等层位碎屑岩油藏开发水平井部署上钻,使得中新生界(三叠系、白垩系)碎屑岩地层划分、对比(包括小层的精细对比)、目的层深度的预测、轨迹调整与控制等工作十分重要,部分录井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许多质量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结合水平井地质录井实际情况,需改进和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重点控制工作 在现有工程技术条件下,跟踪预测目的层顶深、及时指导入靶角度和轨迹,以保证避水高度及井眼平滑稳定,满足后期下套管、筛管等完井要求,达到最佳采油气效果。在整个钻井施工过程中由录井、钻井、定向技术服务、泥浆等多家单位配合完成,其中录井是主导,这是录井队必须明确且坚持的工作信念,并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要求钻井队、定向技术服务方等施工队伍应积极配合,以确保上述目的的实现。 二、调整建议及资料报送格式 1、调整建议报送时间及内容: A、直导眼完钻后。及时收集校深后的测井曲线、测井解释数据表(测井所配合提供,录井队在现场完井资料验收后交回测井所)等资料做好实钻地层(段)、油气层、油水界面、与设计及邻井的对比表,分析它们的深浅、厚度变化规律并结合构造(构造图、地震剖面图)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斜井段钻遇地层井深;若与设计出入较大,则提出轨迹调整建议,由现场监督签字确认后,上报主管部门、勘探开发研究院,经主管部门批复后按批复意见进行轨迹调整设计和下步施工。 B、斜井段重要层段揭开后。及时做好实钻地层(段)、油气层、油水界面、与设计及邻井的对比表,分析它们的深浅、厚度变化规律并结合构造(构造图、地震剖面图)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目的砂层顶深、以软着陆最佳井斜角进入目的砂层为目标(进入砂层后能以最

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规范

《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规范》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水平井技术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油田开发的高效手段之一,尤其是能实现本地区低渗-超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而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是油田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基础和前提。 专业技术人员在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过程中,涉及油藏精细描述、开发动态分析、产能预测等多方面专业技术,编制油藏地质专业图件、关键设计参数表格等大量复杂的专业技术图、表。尤其是油藏地质特征认识要求极高,只有正确认识油藏,才能为科学高效开发油藏提供重要依据。水平井开发与常规井开发有所不同,由于是对单油层开发,对油藏描述的准确性要求更高,更注重精细地质研究、井位筛选和整体部署、轨迹要求和参数优化、产能预测和效益评估等。同时,由于水平井单井投资大(超过1000万元)、井段长(水平段达1000米以上)、风险高,在油藏描述、地质模型建立、井位优化、实施规范等方面必须更加严格要求,才能保障水平井实施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科学制定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规范的地方标准有利于形成油田开发新技术业务制度、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和利用效率,有利于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同时为本地区油田开发提供技术保障,对于油田开发技术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因此,该标准的制定,在技术规范、安全环保、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 前期调研发现,国内仅有胜利油田《水平井单井地质设计技术要求》(Q/SL1321-1997)有相关企业标准,中国石化集团在其基础上编写了《水平井地质设计技术要求》(Q/SHSLJ1321-2002)和《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规范》(Q/SH 0084-2007)。但是其适应的油藏类型、水平井井网等与鄂尔多斯盆地差异较大,不符合陕西省油田开发需求,无法引用作为陕西省水平井开发的规范。随着低品位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陕西省石油产出量快速增长,不但成为石油能源输出大省,而且产生了国内油气开发的龙头企业,为中国能源供需平衡做出了巨大贡献。省内石油钻井工作量巨大,有必要结合国内石油行业常用设计流程和本地区开发实践认识,通过建议性标准规范每年上千口水平井开发流程,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指导和优化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

水平井压裂起裂规律研究现状

水平井压裂起裂规律研究现状X 冯彦田,王继波,胥元刚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摘 要:介绍了国内外在水平井压裂裂缝起裂规律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运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法两种不同方法,研究了水平井井筒周围地应力分布对裂缝起裂的影响,破裂压力及起裂方位,指出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水平井压裂;地应力;破裂压力;起裂方位;研究现状 水力压裂油气井是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利用地面的高压泵组将高粘度液体泵入井中,当目的层段的液体压力超过一定值后,岩石破裂,随着支撑剂的运移和沉降,逐渐形成一条高渗的填砂裂缝。水平井压裂与常规直井压裂相比,水平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钻遇地层情况复杂。因此,水平井压裂起裂与直井压裂起裂有很大的区别:水平井压裂裂缝的起裂与井筒周围的应力分布、射孔、完井方式、井筒压力以及天然裂缝都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水平井压裂方面的相关研究在国外一些发达的产油国得到了较早、较全面的认识、研究;而我国在近十年对水平井的开发利用以及压裂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从Gig er[1]首次提出水平井水力压裂的概念以来,水平井水力压裂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和深刻的研究。从那时开始,伴随着水平井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水平井施工过程中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地质构造方面复杂性、多变性的存在,为了提高水平井压裂的成功率,在进行水平井压裂设计时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钻井、射孔后原始地应力在井筒以及孔眼周围的重新分布;起裂条件的分析以及起裂压力的计算以及裂缝的起裂形态研究等。因此,对于水平井压裂裂缝起裂规律的研究分析无疑是后续工作的基础又是水平井压裂成功的关键。1 地应力分布模型的发展现状 在地应力场的研究方面,已经有许多学者专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M.M.Hossain[2]给出了斜井井筒应力分布的计算模型,并运用叠加原理在斜井周围应力分布的数学模型下经推导得出了柱坐标系下水平井井筒水平段任意一点处的应力分布;余雄鹰[3]等根据Yew[17]改进的坐标系统,利用三维弹性力学建立了斜井井筒应力分布模型;陈勉等[4]考虑到岩石介质孔隙压力、压裂液渗流效应及作业条件对裂缝起裂的影响,利用多孔弹性理论,采用叠加原理建立了斜井井筒周围的应力分布;程远方等[5]假设岩石是小变形多孔弹性体,利用叠加原理并考虑到钻井液渗流效应,建立了井眼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徐严波[6]考虑了地层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应力的影响,建立了新的水平井筒周围应力分布的数学模型;王培义等[7]初步研究了水平井水力压裂机理,建立了水平井井眼的应力分布模型;刘翔[8]运用解析方法研究了射孔后孔眼围岩的地应力分布;而胡永全等[9]首次将射孔井套管和岩石化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按线弹性有限元方法计算近井地带应力场。 2 地应力对裂缝起裂的影响 从上面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出:研究地应力分布时考虑的因素在逐渐增多,运用的方法更加成熟、完善,这为研究地应力对裂缝起裂的影响提供了基础。Skoczylas F等[10]的研究结果表明,裂缝起裂时受到井壁围岩应力集中的影响,将在垂直于局部最小主应力的方向破裂;而在井壁应力集中区以外,裂缝主要受主应力场控制;Z.Chen等[11]通过具体实例计算研究了水平井井轴与最大水平主应力之间的夹角对裂缝起裂的影响:得出当井眼轴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平行时,裂缝起裂压力最小,井眼轴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垂直时,裂缝起裂压力最大的结论;金衍、陈勉等[12]根据地层地应力状态及天然裂缝的产状,建立了裂缝性地层斜井水力裂缝3种起裂方式下起裂压力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水力裂缝起裂方式和起裂压力的判别方法,现场实例表明:该模型能成功地解释天然裂缝性地层的破裂压力;付永强等[13]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结合岩石的抗拉破坏准则(C.H. X收稿日期:2009-06-23 作者简介:冯彦田,现为西安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工程硕士,主要从事采油气工程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水平井录井技术难点

水平井录井技术难点及对策 一、引言 随着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勘探对象由简单构造变为复杂断块构造,油田开収中后期,主要油区含水量上升,开収难度大、成本高,加之好多地区(包括深层地层)岩性致密,储层薄、夹层多,等等,想有效解决这些难题,最好的办法应该是钻水平井或大位移井。而在老油区为完善开収井网,愈来愈多的地面绕障井也逐渐被提到钻井日程上来,同时,由于直井受储层裸露面积和地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油层单井产量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为提高单井利用率,尽可能地多収现或多钻穿油气层,扩大产层裸露面积、提高油层采收率的水平井越来越多的被利用。 然而,水平井的钻井施工与直井相比有较大的风险性,如钻井事故增多、达到地质目的的难度增大等,所以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和工程预报是水平井成功钻探的关键。同时水平井钻井也给现场地质彔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工程需要使用pdc钻头来提高钻井时效以及钻具结构、井眼复杂所带来的岩屑运移方式的改变形成的岩屑细小混杂,代表性差等等,造成岩屑描述困难,油气显示落实和归位难度增加,钻时不能准确反映地层岩性和物性,而且水平井钻井为减少钻具"磨阻"往往要使用有机和混油钻井液,这又会极大的影响荧光彔井、气测彔井的作用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在降低彔井资料的采集品质、岩性和油气层符合率的同时,削弱现场彔井对钻井施工的地质导向作用。 结合我们在水平井彔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难点,现加

以认真分析研究,探讨出一种水平井地质彔井方法,有望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尽可能的収挥其应的作用。 二、技术难点 1、受水平井固有的特点和钻井新工艺的影响,钻井岩屑变得十分细小,甚至呈粉末状,由于pdc钻头的使用,被钻头破碎的岩屑在井底返出井口的过程中,不断受到钻头与井壁、套管壁的碰撞、研磨而多次破碎,岩石变得更加细小,特别是螺杆驱动的反复研磨使细小的岩屑呈粉末状悬浮在环空,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彔井中的岩屑细小,甚至捞不到真岩屑。迚而增加了岩屑描述的难度,直接影响了岩屑描述的准确性,使岩屑彔井工作根本无法按常规方法迚行。 2、岩屑荧光显示微弱。特别是对于一些轻质油藏,细小的岩屑在井眼中经过长时间的冲刷和浸泡,油气散失严重,用常规的荧光彔井方法较难収现和落实油气显示。 3、井深大、井眼结构复杂,使得迟到时间长,岩屑失真,难以准确恢复地层真实剖面。 4、由于欠平衡液气分离器的使用,使气测彔井变得复杂化。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使井底油气层流体压力大于钻井液柱压力,有利于油气渗入钻井液;另一方面,井眼返出的钻井液先流经液气分离器迚行初步"脱气",然后才经过彔井仪的脱气器,使得色谱分析检测到的气测值整体变低,不能准确反映钻井液中的气体含量。当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总结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总结 百度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总结》的范文,这里给大家转摘到百度。 篇一: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及其应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及其应用摘要: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为改善水平井水平段渗流条件、提高单井产量了技术支持。 本文从我国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入手,以应用最为广泛的裸眼水平井封隔器分级压裂技术为重点,以该技术在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苏区块的现场应用为例,对水平井压裂技术及其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水平井分段压裂封隔器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因其具有泄油面积大、单井产量高、穿透度大、储量动用程度高等优势,在薄储层、低渗透、稠油油气藏及小储量的边际油气藏等的开发上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成为提高油气井产量和提升油田勘探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然而在低渗透油藏开采中因其渗透率较低、渗透阻力大、连通性较差,导致水平井单井产量也难以提升,难以满足经济开发的要求,水平井增产改造的问题便摆在了工程技术人员的面前。 而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改善水平井水平段渗流条件、提高单井产量了技术支持。 一、我国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现状我国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及

配套工具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对于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开展广泛的研究开始与十一五期间,近几年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应用。 目前国内应用规模较大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 年我国在四川广安--井第一次实施了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试验,范文当时是由的技术。 目前该技术在我国的现场应用仍然以国外技术为主,主要采用由、、等公司的装置系统,我国应用总规模约~口,占去了水平井分段压力工艺实施的/左右,分段数最多达到段。 我国在该技术方面上处于研发和现场试验阶段,现场试验分段数能达到段,所采用的压裂材质、加工工艺等方面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水平井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 年,首先由提出了水力喷射压裂工艺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水平井压裂。 我国于年在长庆油田引进配套技术,首次成功的完成了靖平井的分段压裂。 目前该技术在我国大部分油田都得到了广泛的现场试验和应用,总实施口数达到口以上,分段数在段以内。 套管完井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 该技术在我国应用和研发的规模较大,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且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总结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总结 篇一: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及其应用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为改善水平井水平段渗流条件、提高单井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从我国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入手,以应用最为广泛的裸眼水平井封隔器分级压裂技术为重点,以该技术在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苏75区块的现场应用为例,对水平井压裂技术及其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水平井分段压裂封隔器苏里格气田 水平井因其具有泄油面积大、单井产量高、穿透度大、储量动用程度高等优势,在薄储层、低渗透、稠油油气藏及小储量的边际油气藏等的开发上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成为提高油气井产量和提升油田勘探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低渗透油藏开采中因其渗透率较低、渗透阻力大、连通性较差,导致水平井单井产量也难以提升,难以满足经济开发的要求,水平井增产改造的问题便摆在了工程技术人员的面前。而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改善水平井水平段渗流条件、提高单井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我国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现状 我国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及配套工具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三大石

油公司对于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开展广泛的研究开始与“十一五”期间,近几年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应用规模较大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20XX年我国在四川广安002-H1-2井第一次实施了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试验,当时是由Schlumberger提供的技术。目前该技术在我国的现场应用仍然以国外技术为主,主要采用由BakerHughes、weatherford、Packersplus等公司提供的装置系统,我国应用总规模约300~500口,占去了水平井分段压力工艺实施的1/3左右,分段数最多达到20段。我国在该技术方面上处于研发和现场试验阶段,现场试验分段数能达到10段,所采用的压裂材质、加工工艺等方面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2.水平井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1998年,首先由Surjaatmadja提出了水力喷射压裂工艺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水平井压裂。我国于20XX 年在长庆油田引进Halliburton配套技术,首次成功的完成了靖平1井的分段压裂。目前该技术在我国大部分油田都得到了广泛的现场试验和应用,总实施口数达到200口以上,分段数在10段以内。 3.套管完井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该技术在我国应用和研发的规模较大,且技术以区域成熟,尤其是在中石油吉林油田国内研发和应用规模较大。此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还有:吉林油田的油套两段压裂技术、大庆油田实施的双封单卡拖动 篇二:国内外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研究 国内外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进展

水平井压裂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_曾凡辉

[收稿日期]2010 07 02 [基金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08ZX05006 005 002)。 [作者简介]曾凡辉(1981 ),男,2004年大学毕业,博士,讲师,现主要从事压裂酸化理论与现场应用研究工作。 水平井压裂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曾凡辉 (西南石油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四川成都610500) 郭建春,苟 波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 袁 伟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开发事业部油藏工程部,新疆库尔勒841000) [摘要]水平井是薄、低渗透以及小储量边际油气藏开发的有效方式。对于渗透率极低、渗流阻力大、连 通性差的油气藏,往往压开多条裂缝来增加油气渗流能力。水平井段跨度大,压裂时如何实现各段间的 有效封隔,是保证水平井改造有效性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广泛调研了国内外水平井现有压裂工艺,对 限流法、封隔器分段、封隔器+滑套分段、水力喷射分段、不动管柱滑套式水力喷射分段压裂工艺的特 点、适应性及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列举了相关应用实例。针对不同的水平井完井情况,推荐了相适 应的分段压裂改造工艺,对以后水平井压裂改造工艺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平井;压裂;分段压裂;工艺现状;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T E357 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9752(2010)06 0294 05 水平井在开发油气藏过程中具有泄油面积大、单井产量高、储量动用程度高等优点,它是薄储层、低渗透、稠油油气藏以及小储量边际油气藏的有效开发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开采效果,往往需要采取水力压裂工艺对水平井压裂形成多条裂缝增加油气井产量。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的难点在于水平段跨度大,为了实现各改造段间有效封隔,要求分段工具能够 下得去、封得住、取得出 。为此,笔者广泛调研了目前各种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的工艺现状,分析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对分段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对以后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1 水平井压裂增产机理 水平井压裂后的裂缝形态主要取决于水平井筒轴线方向与地层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关系。水平井压裂后裂缝形态主要有3种:水平井筒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形成纵向裂缝;水平井筒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垂直,形成横向裂缝;水平井筒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形成扭曲裂缝[1]。水平井压裂的增产机理在于压裂改变了渗流模式:压裂前的径向流流线在井底高度集中,井底渗流阻力大;压裂后的流线平行于裂缝壁面,其渗流阻力相对小很多。高渗透、裂缝性储层水平井压裂后形成纵向裂缝有利于提高改造效果,低渗透储层水平井压裂形成横向裂缝对改造有利[2]。 2 水平井压裂工艺现状 为了充分利用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的压裂施工一般是沿着水平井筒压开多条裂缝。与单裂缝压裂工艺相比,需要解决压开多条裂缝的有效隔离问题。目前压开多裂缝的技术主要有限流法压裂和分段压裂两类。 2 1 限流法压裂 采用套管作为压裂管柱,在低密度布孔前提下,压裂液高速通过射孔孔眼进入储层时会产生摩阻, 294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10年12月 第32卷 第6期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J JPI) Dec 2010 Vol 32 No 6

水平井投产技术要求DOC

一、常规作业技术要求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在参考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油田的实际情况规定了油水井(含水平井)常规小修作业的相关技术要求。 2.小修作业设计编写技术要求 2.1设计形式要求 所有小修设计必须采取三项设计,即:地质设计、工程设计和施工设计。 2.2地质设计内容要求 2.2.1井号、相对地理位置、施工内容。 2.2.2井身数据,包括:完钻时间、联入、井深、井斜、固井质量及井段、各级套管规范、特殊套管及油层段接箍位置、完井方法等相关数据。 2.2.3油层及射孔基本数据,包括:层段数据、射孔时间、射开厚度等相关内容。 2.2.4本井生产基本情况 2.2.4.1油井近三个月的生产情况 抽油机工作制度、产液、产油、含水、油套压力、动液面、油气比、生产方式等相关数据。 2.2.4.2水井近三个月的生产情况 转投注时间、注水方式、注水层段、各层段配注量、实际注入量、累计注水量、正常注水时的油套压力、目前压力灯相关数据。 2.2.5其他基本情况提示,包括: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情况;落物、套变、套返情况;最近措施项目及时间等相关提示。 2.2.6施工目的及要求,包括:深井泵沉没度控制要求、排量要求、入井液密度控制要求等相关地质需求。 2.2.7健康、安全、环保及井控提示和要求 包括:有毒有害气体防护、地层压力预测与控制等相关要求。 2.2.8井身结构示意图 2.3工程设计内容要求 2.3.1井号、施工内容、施工目的 2.3.2作业井目前井下工艺管柱及相关数据,包括;井下所有工具、配件及杆管的规格、数量、尺寸及位置。 2.3.3近三次或五次作业情况,包括:施工内容、施工目的及作业现场写实。 2.3.4其他情况提示,包括:套变、套返及落物等其他情况。 2.3.5施工准备要求,包括作业队伍资质、能力要求;入井材料准备要求;特殊设备、工具、用具的需求等。 2.3.6本次作业工艺要求,包括:洗井、探砂、冲砂、工艺管柱类型、泵径、泵挂深度、防冲距、特殊工艺及技术等相关内容。编写过程中保证施工工艺满足地质设计要求。 2.3.7健康、安全、环保及井口要求,包括:所在油田关于健康、安全、环保的具体要求;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相关数据选择压井液和井控装备;对各工序的井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2.3.8工艺管柱示意图,包括:压裂、分测等中间工艺的管柱示意图和完井工艺管柱示意图。 2.4施工设计内容要求 2.4.1井号、施工内容、施工目的 2.4.2施工准备,包括:工具、用具、设备、材料、压井液等相关准备工作 2.4.3施工步骤及要求,在完成施工目的必须工序的基础上,保证工程设计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全部落实。工序设计过程中要明确各工序的质量标准。

水平井段内多裂缝压裂用暂堵剂评价报告

企业简介 东方宝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是国内独资石油专业技术服务公司, 主要从事石油技术研发、现场服务与咨询业务,特色业务包括油藏增产措施、水 平井建井优化、油气田开发经济评价及开发决策。著名压裂大师 Michael J. Economides 和美国两院院士 Christine A.Ehlig-Economides 为公司董事及高级技 术顾问,并与美国A&M 大学和休斯顿大学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拥有裂缝性储层缝网压裂技术、非常规气藏(致密气、页岩气)体积压 裂技术、低伤害胶塞控制压裂技术、C02清洁压裂液技术、可降解纤维压裂液技 术、超高温清洁压裂液技术、水平井段内多裂缝体积压裂技术、多井同步压裂技 术等多项特色技术,公司还承担或参与体积压裂改造技术的理论研究、软件开发、 压裂液体系研发、工艺创新等国内前沿先进压裂成套技术的科研工作。 目前公司 在国内的主要客户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所属的各大油气田。 塔里木油田 华北袖to ;冀东抽田 「一辽河袖田 丸大爲油田 ? 胜和油田 普吃%田 滇黠蛙沽田

技术原理 裸眼水平井段内多裂缝控制技术是应用专用水溶性暂堵剂在压裂中暂堵前 次缝或已加砂缝,从而造出新的裂缝。 控制技术的实施方法是在施工过程中实时地向地层中加入控制剂, 该剂为粘 弹性的固体小颗粒, 遵循流体向阻力最小方向流动的原则, 控制剂颗粒进入地层 中的裂缝或高渗透层, 在高渗透带产生滤饼桥堵, 可以形成高于裂缝破裂压力的 压差值 ,使后续工作液不能向裂缝和高渗透带进入,从而压裂液进入高应力区或 新裂缝层, 促使新缝的产生和支撑剂的铺置变化。 产生桥堵的控制剂在施工完成 后溶于地层水或压裂液,不对地层产生污染。 针对不同储层特性、 不同封堵控制的作用, 经过拟合计算确定不同的有效用 量。通过特殊工艺技术 ,可实现支撑剂均匀分布在裂缝中、控制裂缝延伸有效长 度、实现多裂缝的形成、实现裂缝转向等。 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 (相对小剂量 ), 可以使支撑剂均匀分布在裂缝中; 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 (相对中剂量 ), 可以控制裂缝的有效缝长; (相对大剂量 ), 在加砂中或二次加砂前 ,可以形成多裂 缝; (相对大剂量 ), 可以形成新的裂缝 ,在地应力决定条件下 可以使裂缝方向发生变化。 技术特点 强度高:具有很高的承压能力; 形成滤饼:在地层可以形成滤饼,封堵率高,封堵效果好; 可溶性好:在压裂液中可以完全溶解,不造成新的伤害; 有利于返排:内含F 表面活性剂,有利于助排; 方法操作简单:投入方法简单,不会给压裂设备带来新的负担; 时间可控:所需的压力和封堵时间,可以通过应用量剂大小、成分组成、颗 粒大小控制。 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 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

浅谈水平井录井方法

浅谈水平井录井方法 随着近年来大庆油田水平井钻井数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的要求,水平井录井技术得到全面应用和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水平井录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从样品采集、真假油气判断、气测异常和地化谱图特征等方面论述了综合录井技术地质导向方法,在改进录井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确保水平井地质导向成功和准确发现油气层的措施,宗旨在于提高水平井录井技术水平。 标签:水平井;地质导向;录井方法 水平井是最大井斜角保持在90°左右,并在目的层内维持一定长度的水平井段的特殊井,是常规定向井钻井技术的延伸和发展。水平井与直井相比,具有高产量、低成本的优势。是增加单井油气产量、减少勘探开发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钻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水平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 地质导向在水平井钻井工程中的作用 所谓地质导向,就是利用随钻测量数据和随钻地层评价测井数据,以人机对话方式来控制井眼轨迹的技术。具体来说地质导向就是要解决以下问题:(1)目的层A点准确入靶;(2)井身参数实时计算与预测;(3)测井、地质实时解释与井轨迹最优化调整。地质导向不同于工程导向,工程导向的目标是固定的,而地质导向的目标是随实际情况可以做出调整的。在井轨迹控制时要利用前期地质模型与当前测井、录井资料做出综合分析,确定下一步钻进井斜与方位。如果利用的是有方向性的LWD测井仪器就可以利用测井曲线反演出当前轨迹与地层界面的距离与方向关系,反过来对地质模型进行调整。如果是无方位的LWD仪器就只能完全依靠前期模型的准确性。在水平井作业过程中,控制井眼轨迹,确保钻头尽可能地在目的层中穿行是关键。 2 在录井过程中,通过现场分析、实验和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水平井录井的方法 2.1 目的层有2个以上小层的情况下,如何来区分钻头所处小层,(1)通过综合录井的气体参数,尤其是H2和CO2等气体含量特征。(2)根据岩屑的颜色特征。(3)根据砂岩岩屑的粒度特征和胶结程度。 2.2 目的层只有1个小层的情况下,判断钻头钻出油层的方向。(1)通过上下围岩的岩性、颜色特征的不同(葡萄花顶部砂层,上为黑泥岩,下为绿灰色泥岩)。(2)同一目的层内上下部的岩性的不同。如:双平1井的目的层是泉四段FⅡ油层。在该油层水平钻进过程中,录井队发现岩屑连续出现明显含钙特征,由于扶杨油层砂层一般有底钙特征,同时,气测值也发生明显变化,录井队通过分析,判断目前钻头已接近该油层的底部,录井队把这个判断结果及时通知了甲方,甲方结合LWD资料综合分析后,肯定了录井队的想法,决定上挑钻进,确

水平井压裂技术现状与展望

第31卷 第6期2009年12月石 油 钻 采 工 艺 OI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Vol. 31 No. 6Dec. 2009 文章编号:1000 – 7393( 2009 ) 06 – 0013 – 06水平井压裂技术现状与展望 李 宗 田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摘要:水平井具有泄油面积大、单井产量高、穿透度大、储量动用程度高、避开障碍物和环境恶劣地带等优点,在石油工业的科研和实践中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钻遇在低渗透油气藏的水平井,由于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连通性差,产量达不到经济开发要求,必然要面临增产改造的问题。水平井水平段压裂与直井压裂改造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为此阐述了国内外水平井技术发展概况、水平井压裂设计、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水平井压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水平井压裂技术发展趋势,为同类油藏的改造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压裂;现状;展望中图分类号:TE348;TE357.43 文献标识码:A Prospect of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technology LI Zongtian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 SINOPEC , Beijing 100083, China ) Abstract: Horizontal well has many advantages including large drainage area, high penetrating capacity, high recovery ratio, and the?ability?to?avoid?obstacles?and?harsh?environment?areas,?etc.?So?it?has?become?a?focus?of?people’s?attention?of?in?scientific?research?and?practice?of?petroleum?industry.?Because?of?the?low?permeability,?strong?filtrational?resistance,?poor?connection,?production?of?horizontal?wells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it is inevitable to tackle the problem of stimulating. Hydro-fracturing emphasis betwee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ells is different. This paper presents domestic and overseas horizontal well technical state-of-the-art, design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horizontal well, the technique of segmentation fracturing for horizontal well, main problems in hydro-fracturing for horizontal well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horizontal well. Key words: low permeability oil and gas reservoir;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current state; prospect 作者简介: 李宗田,1997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首席科学家。E-mail :lizt@https://www.360docs.net/doc/2214719375.html, 。 国内外油气田开发的实践表明[1-5]:对于薄储 层、低渗透、稠油油气藏以及小储量的边际油气藏等,水平井开发是最佳的开发方式。水平井技术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40年代付诸实施,80年代相继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得到工业化应用,并由此形成研究、应用水平井技术的高潮[6-7]。 近年来,水平井钻完井总数几乎成指数增长,全世界的水平井井数为5万口左右,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69个国家,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占88.4%。在国内,水平井钻井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在 多个油田得以迅速发展,其应用油藏有低压低渗透砂岩油气藏、稠油油藏、火山喷发岩油气藏、不整合屋脊式砂岩油气藏等多种类型。中国石化从1991年开始发展水平井,2002年底共钻水平井325口,至2008年底,中国石化共完成水平井1711口。中国石油从2002年加大力度发展水平井,2006年当年完钻522口,2007年完成水平井600口,2008 年突破水平井1000口。中海油2000年以来每年水平井数量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