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三段十八步行茶法解说词
乌龙茶茶艺解说(盖碗)[最终版]
乌龙茶茶艺解说(盖碗)[最终版]第一篇:乌龙茶茶艺解说(盖碗)[最终版]铁观音茶艺解说各位考师好,我是茶艺师XXX ,下为大家冲泡的是铁观音: 神入茶境:品茶,需要静心细品,方得茶的真味。
茶具展示:乌龙茶茶艺所有茶具有:茶盘:用于陈设茶具。
盖碗:也称三才碗,盖为天,杯身为人,托为地,三才合一。
茶海:用来均匀茶汤,也称公道杯。
品茗杯:用来品茗和观赏茶汤。
茶荷,用来盛取和观赏茶叶。
茶道六君子:茶漏:置于壶口,防止茶叶外漏。
茶则:量取茶叶。
茶夹:夹取品茗杯。
茶拨:拔取茶叶。
茶针:疏通壶口。
随手泡:保证泡茶过程的水温。
茶滤:用于过滤茶渣。
茶托:托取品茗杯。
茶巾:拈拭壶底及杯底的余水。
沐霖瓯杯:沐霖瓯杯也称“热杯烫盏”,铁观音讲究热饮,温杯能使茶香更好地散发出来。
若琛出浴:用开水烫洗本来就已经干净的品茗杯,使杯身杯底做到至清至洁,—尘不染。
叶嘉酬宾:清香型铁观音,其颜色青中常翠,外形为包揉形,以匀称、紧结、完整为上品。
观音入宫:用茶拨将铁观音轻轻拨入盖碗中。
悬壶高冲:铁观音冲泡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悬壶高冲,可以使茶叶在盖瓯中翻滚,促使早出香韵。
也叫醒茶。
春风拂面:用壶盖绕碗口一圈,去掉表面的茶沫。
凤凰三点头:乌龙茶讲究高冲低斟,我们用凤凰三点头的方式高冲茶,同时向客人表示敬意。
观音出海:把盖瓯中的铁观音茶茶水倒到茶海中,观音出海是为了保持每杯茶水的浓淡均匀,也是为了表达对各位品茗者的平等和尊敬。
祥龙行雨:将公杯中的茶水斟至各杯七成满,茶敬七分最适宜,留下三分是人情。
敬奉香茗:把泡好的茶汤恭恭敬敬奉给嘉宾。
轻闻幽香:铁观音有天然的兰花香、桂花香。
鉴赏汤色:铁观音的汤色呈金黄明亮。
细品佳茗:三口品得观音韵。
茶艺表演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老师的光临。
第二篇: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即是通过点燃我手中的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您心旷神怡,也愿您的心能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一个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武夷茶艺十八道
武夷茶艺十八道清寂茶业2012-2-28 11:46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使大家心旷神怡。
也但愿您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一个神奇而高雅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在总结泡茶经验时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煮沸这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在这里我们借助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各位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茶具。
1、这为茶盘,又可称为茶海;2、这把是产自江苏宜兴的紫砂壶,我们用它来泡茶,可称为泡壶或母壶;3、这把也是产自江苏宜兴的紫砂壶,我们用它来储备泡好的茶汤,可称为母壶或子壶;4、这为闻香杯,我们用它来闻取杯底的留香;5、这为品茗杯,我们用它来品茶;6、这套统称为茶道组,又可细分为:茶则,我们用它来量取茶叶;茶匙,我们用它来输送茶叶;茶斗,我们用它来扩大壶口的面积(防止茶叶外溢);茶针,我们用它来疏通壶嘴;茶夹,我们用它来清理杯具或夹取泡后的茶叶。
“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各位嘉宾先观赏我们武夷岩茶的外观形状,待会再请各位品鉴她所特有的岩骨花香,感悟那令人销魂的岩韵。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自清代以来大都把较为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
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和提高壶温。
武夷岩茶属乌龙茶类中的珍品,所以当我们把武夷岩茶拨入紫砂壶内,称为乌龙入宫,宫即为紫砂壶的代称。
放入的茶叶量因人而异,适浓者可多加喜淡者则少放,一般茶叶量为壶的三分之二。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高山流水即悬壶高冲。
借助开水的冲力使茶叶在壶内随水浪翻滚。
“春风拂面”是指用壶盖轻轻刮去茶壶表面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的清澈洁净。
乌龙茶十八道茶艺
乌龙茶十八道工序
焚香精气:焚品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叶嘉酬宾:出示所泡茶叶让客人观赏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火煮沸
孟臣淋漓::既汤洗茶壶,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壶喻为孟臣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悬壶高冲:又称高山流水,把盛开水的壶提高冲水,充分激荡茶叶,使茶叶翻动,清洁茶叶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叶更清洁(不喝)
重洗仙颜:用开水淋洗茶壶,即洗净茶壶外表又提高壶温
若琛出韵:即汤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长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茶杯喻为若琛瓯
玉液回壶: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个茶壶使茶汤更为均匀
游山玩水:依次来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关公巡城:沿着杯壁斟茶一圈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少许时,则往各杯点斟茶水(又称蜻蜓点水或观音滴水)
三龙护鼎: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三根手指比喻三龙,此时另一手可做护杯姿势
喜闻幽香:即闻乌龙茶的香味
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种颜色,故称三色
初品奇茗:观看、闻香后开始品茶汤味道(三口为一品)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茶农栽种,制作佳茗,恩典感谢茶艺小姐尽心热情敬献茶艺、茶礼。
乌龙茶解说词(范文)
乌龙茶解说词乌龙茶解说词乌龙茶解说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铁观音的茶艺表演。
一、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我们所选用的茶具:1、茶船:茶盘,用来摆放茶具同时可以盛装废水;2、主泡:今天我们选用盖碗作为主泡;盖碗又称三才杯。
盖象征天,杯身象征人,托象征地。
将托、杯身、盖合在一起寓意天地人三才合一。
3、茶海:又称公道杯,用来均分茶汤;4、品名杯:用于品取香茗;5、闻香杯:用于闻茶之香气; 6、茶道组又称茶组合,有“茶中六君子”之称,其中包括有:茶则:用于量取茶叶的多少;茶匙:用来拨动茶叶至壶中;茶夹:用来夹取闻香杯和品名杯;干茶漏;用来过滤茶叶;茶针;用于疏通壶嘴,防止堵塞。
二、今天我们所选用的茶叶为铁观音。
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圆结,带砂绿色,形式“青蛙腿、螺旋体、蜻蜓头”,色润、香郁,味道醇厚,汤色金黄,香气馥郁持久,因形式观音重似铁而得名!三、下面为你进行茶艺的展示:1、温杯洁具。
用滚烫的开水清洗一遍本来就干净的茶具。
观音投桥。
即投茶。
用茶匙把茶荷中的茶叶拨到盖碗中。
润泽仙颜。
即洗茶。
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头一泡冲出的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
2、高山流水。
乌龙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高山流水是指将开水壶提高,向壶内冲水,使壶内茶叶随水浪翻滚,借水流之高冲之势击打出杂质,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
3、春风拂面。
是指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盖表面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玉液移壶。
是指将盖碗中的茶倒入公道杯中。
4、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茶海中的茶汤快速均匀的依次注入闻香杯,称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
当茶海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将巡回快速斟茶改为点斟,这时手势一高一低有节奏地点斟茶水,形象地称其为“凤凰点头”,象征想和嘉宾行礼致敬。
茶艺解说词
武夷山功夫茶茶艺大红袍十八道工序解说词大红袍的冲泡方法,武夷山市艺术团团长李丽春茶艺表演叶嘉酬宾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若琛出浴玉液回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游龙戏水等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
”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
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
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高山流水即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
“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清沏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品饮武夷岩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
因为武夷岩茶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意喻为第二次冲水。
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冲泡武夷岩茶时要备有两把壶,一把紫砂壶专门用于泡茶,称为“泡壶”或“母壶”;另一把容积相等的壶用于储存泡好的茶汤,称之为“海壶”或子壶。
现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壶来储备茶水。
乌龙茶18式泡法
乌龙茶18式泡法各位嘉宾,我们是来自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会展旅游专业的学生。
欢迎大家观看由我们奉献的乌龙茶茶艺表演,这套茶艺共分为18道程序。
第一步、备具迎客寒夜客来茶当酒,孔雀开屏迎嘉宾。
器为茶之父,精美的功夫茶具既是冲泡乌龙茶的必备工具,亦是向来宾表达敬意的桥梁。
茶具主要分为茶道具、盛茶具、洁茶具、冲泡具、品茶具等。
第二步、清泉初沸出山泉水自清莹,流入玉壶待佳茗。
佳茗还需好水冲泡,才能尽得佳茗风韵。
今天我们为大家准备的是纯净水,水质清冽甘甜,十分宜于泡茶。
第三步、鉴赏佳茗今天我们将要为大家冲泡的是台湾冻顶乌龙茶——,它的特点是外形卷曲呈半球形,色泽墨绿油润,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高,有花香略带焦糖香,滋味甘醇浓厚,耐冲泡。
第四步、孟臣沐淋(温杯洁具)惠孟臣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大家,以擅制小壶驰名于世,后人就将孟臣作为紫砂壶的代称。
孟臣沐淋是将开水注入紫砂壶,并加盖,然后浇淋壶身。
同时将热水注入品茗杯和闻香杯。
如此方有利于茶性的发挥。
第五步、乌龙入宫中国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国家,古代将紫砂壶比作宫殿,将乌龙茶置于壶中就成为“乌龙入宫”,冻顶乌龙圆结紧实,置茶量一般应放置壶的1/3量。
第六步、净洗尘缘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凡。
山迢迢,水遥遥,不知何样的缘分,茶跋涉千里才来到我们面前。
我等爱茶之人用一壶清泉,洗去它一身的凡尘。
洗尘之水归入茶仓。
第七步、悬壶高冲谁人解得乌龙韵,高山流水觅知音。
茶在火中涅磐,在水中复活。
一汪清泉注入玉壶,茶在水中慢慢苏醒。
第八步、重洗仙颜仙子沐浴,佳茗重生。
山泉化作甘露雨,洒遍玉壶洗仙颜。
沸腾的泉水浇淋在壶身上,内外加温,茶香蓄势待发。
第九步、若琛出浴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西湖月在天。
历史的烽烟湮灭了多少事,多少人。
茶具上品若琛杯白如玉,洁如雪,是品饮乌龙茶的绝佳器具。
此杯以制作者若琛之名命名,然而人们至今仍不知若琛何许人也,就让我们虔心洗杯,来表达对这位先贤的敬意吧。
第十步、玉液琼汁玉液一壶酬知己,琼汁数盏待嘉宾。
最详细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最详细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最详细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俗语有曰:谁人寻得观音韵,便是百岁不老人。
我们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乌龙茶之铁观音茶艺表演,铁观音品饮艺术,讲究茶叶之优质、泉水之纯净、茶具之精美、茶艺之高雅、茶境之和谐。
茶艺出自茶道,始于唐代。
铁观音茶艺,源于民间功夫茶,浓缩着中华茶艺的精华。
细腻优美的动作,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神妙境界,使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启发人生的感悟。
下面请大家欣赏铁观音茶艺:焚香静气,丝竹和鸣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香炉,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您的心能伴随着这支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宁静的境界。
孟臣壶乃紫砂壶中之精品,所以温壶雅称为“孟臣淋霖”,即向壶中注入少量沸水,轻轻摇动紫砂茶壶,使壶体内外均匀受热,以达到清洁和温润茶壶的效果!鉴赏佳茗;铁观音茶条卷曲、沉重匀整、色泽油亮,有沙绿带白霜的特征。
还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
又称置茶,用茶拨将茶叶从茶荷轻轻拨入入壶中,置茶量为壶身的三分之二为宜,留少许茶叶供大家观赏!悬壶高冲功夫茶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悬壶高冲,高冲水使茶叶随水上下翻滚,使茶叶吸水后片片舒展开来,这是初泡也名温润泡,起到洗茶的作用。
用壶盖将茶汤表面的白色泡沫轻轻刮去,使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用沸水淋浇壶身,使壶体内外温度保持一致!“即烫洗品茗杯。
冲泡乌龙茶讲究的是头泡汤,二泡茶,三、四泡是精华。
因此乌龙茶的头泡茶又称洗茶,用头泡茶汤来烫洗闻香杯和品茗杯,既能清洁茶具又能使品茗杯中带有茶香。
第二次冲泡。
这次冲水需加盖后用热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玉液回壶把紫砂壶中的茶汤注入公道杯中,称之为“玉液回壶、再注甘露”观音出海点水流香将茶汤快速均匀的倒入闻香杯中,我们称之为观音出海将杯中的茶水用点斟手法均匀地分给每个闻香杯,我们称之为点水流香。
闽式乌龙茶茶艺
闽式乌龙茶茶艺乌龙茶冲饮方式特别,技艺细致而考究,素有功夫茶之称,这套乌龙茶茶艺共有十八道程序。
第一道:备器候用准备泡茶用具。
第二道:叶嘉酬宾(请客人观赏茶叶)“叶嘉”是苏东坡用拟人手法,比喻茶中佳美。
第三道:活煮山泉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泡茶用山泉水为上,煮到初沸为宜。
第四道:孟臣沐淋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名家,后代把明茶壶喻为孟臣壶。
第五道: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第六道:悬壶高冲高冲水可使茶叶上下翻动,使茶叶的有效成分更易溶出。
头泡茶不喝,润茶。
第七道:凤凰三点头表示对各人来宾的欢迎和敬意。
第八道:春风沸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的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第九道: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即洗净壶的外表,又能提高壶温。
第十道: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是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的茶杯喻为若琛杯。
第十一道:游山玩水即刮去壶底之水,防其滴入杯中。
第十二道:关公巡城即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第十三道: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第十四道;敬奉香茗将冲泡好的乌龙茶,恭敬地奉献给各位嘉宾。
第十五道:三龙护鼎以此手法持杯饮茶,即稳当又雅观。
第十六道: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种颜色。
第十七道:喜闻幽香即嗅闻茶香。
第十八道: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第十九道:收杯尽具将收回的杯子重新烫洗一遍,以示对各位来宾的谢意。
三段十八步行茶法师父版
三段十八步行茶法范师版一、丝竹和鸣——准备茶具、挂画、点香、演奏音乐、等待嘉宾。
茶会有一期一会之说,每一次的茶会可能都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所以要以很虔诚的心来做准备工作,以很喜悦的心来等待嘉宾的来临。
二、恭迎嘉宾——打开煮水器、置杯就定位。
学茶艺的目的在提升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泡茶要有顺序,动作要文雅。
三、临泉松风——水沸。
陆羽《茶经》有水三沸之说,静坐炉边听水声,初沸如鱼目,水声淙淙似名泉,二沸三沸声渐奔腾澎湃,如秋风萧飒扫过松林。
四、孟臣温暖——温壶。
先温壶,稍后放入茶叶冲泡热水时,才不至冷热悬殊。
明朝工艺大师惠孟臣制有孟臣壶,乃工夫茶四宝之一。
五、精品鉴赏——赏茶。
评茶四步骤,首先在赏干茶。
以好茶饷客,当请客人先观赏茶叶,油亮美观的茶叶,还未冲泡,已令人神往。
六、佳茗入宫——茶置壶中。
宫者,室也。
苏轼曾有诗言:「从来佳茗似佳人。
」将茶叶轻置壶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七、润泽香茗——温润泡。
先温润泡,将紧结的茶叶泡松,可使未来每泡茶汤,汤色维持同样的浓淡。
八、荷塘飘香——温润泡的茶水倒入茶海中。
茶海虽小,油茶汤注入则茶香拂面,能涤昏昧,清精神,破烦恼。
九、旋律高雅——泡茶时两手的动线以向内画圈为原则,如音乐的旋律,画出高雅的弧线,表现有韵律的动感。
十、沐淋瓯杯——温杯。
主人将茶海中的温润泡茶水,平均倒入闻香杯中,客人将自己闻香杯中的茶水用左手倒入品茗杯中,再以右手将品茗杯中的茶水倒入水方中。
若深瓯是工夫茶四宝之一,即喝茶用的小杯。
等待第一泡茶的时间,先闻香暖手。
泡茶要注意动作的平衡,所以用左手操作闻香杯,右手操作品茗杯;左手操作煮水器,右手操作主泡器,以显示左、右手动作的平衡。
十一、茶熟香温——斟茶。
茶先斟入茶海中再分倒到客人杯中,可使每位客人杯中的茶汤浓度相同,故茶海又名公道杯。
十二、茶海慈航——分茶入杯。
主人将茶海中的茶,平均斟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中。
中国人说:「斟茶七分满,斟酒八分满,盛饭九分满。
乌龙茶茶艺解说词
第一道:“孔雀开屏”,是孔雀向它的同伴展示它美丽的羽毛,在泡茶之前,让我借“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大家展示我们这些典雅精美,工艺独特的工夫茶具。
茶盘:用来陈设茶具及盛装不喝的余水。
宜兴紫砂壶:也称孟臣壶。
茶海:也称茶盅,与茶滤合用起到过滤茶渣的作用,使茶汤更加清澈亮丽。
闻香杯:因其杯身高, 口径小,用于闻香,有留香持久的作用。
品茗杯:用来品茗和观赏茶汤。
茶道一组,内有五件:茶漏:放置壶口,扩大壶嘴,防止茶叶外漏。
茶折:量取茶叶。
茶夹:夹取品茗杯和闻香杯。
茶匙:拔取茶叶。
茶针:疏通壶口。
茶托:托取闻香杯和品茗杯。
茶巾:拈拭壶底及杯底的余水。
随手泡:保证泡茶过程的水温。
第二道:“火煮山泉”泡茶用水极为讲究,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时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今天我们选用的是纯净水。
第三道:“叶嘉酬宾”叶嘉是宋代诗人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是请大家鉴赏茶叶,可看其外形、色泽,以及嗅闻香气。
这是铁观音,其颜色青中常翠,外形为包揉形,以匀称、紧结、完整为上品。
第四道:“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的制壶名家(惠孟臣),后人将孟臣代指各种名贵的紫砂壶,因为紫砂壶有保温、保味、聚香的特点,泡茶前我们用沸水淋浇壶身可起到保持壶温的作用。
亦可借此为各位嘉宾接风洗臣,洗去一路风尘。
第五道:“若琛出浴”茶是至清至洁,天寒地域的灵物,用开水烫洗一下,本来就已经干净的品茗杯和闻香杯。
使杯身杯底做到至清至洁,—尘不染,也是对各位嘉宾的尊敬。
第六道:“乌龙入宫”茶似乌龙,壶似宫殿,取茶通常取壶的二分之一处这主要取决于大家的浓淡口味,诗人苏轼把乌龙入宫比做佳人入室,他言:“细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诗句中把上好的乌龙茶比作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轻移莲步,使得满室生香,形容乌龙茶的美好第七道:“高山流水”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第八道:“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推掉壶口的茶沫。
茶道三段十八步的介绍
茶道三段十八步的介绍茶源于中国,中国历史最久,因此,也最懂得情趣。
茶道有着三段十八步,茶道三段十八步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三段十八步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茶道三段十八步的介绍第一步:丝竹和鸣准备茶具、挂画、点香、演奏音乐、等待嘉宾。
茶会有「一期一会」之说,每一次的茶会,可能都是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所以要以很虔敬的心来做准备工作,以很喜悦的心来等待嘉宾的来临。
第二步:恭迎嘉宾打开煮水器、置杯就定位。
学茶艺的目的在提升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泡茶要有顺序,动作要文雅。
第三步:临泉松风水沸。
陆羽《茶经》有水三沸之说。
静坐炉边听水声,初沸如鱼目,水声淙淙似鸣泉,二沸、三沸声渐奔腾澎湃,如秋风萧飒扫过松林。
第四步:孟臣温暖温壸。
先温壸,稍后放入茶叶冲泡热水时,才不致冷热悬殊。
明朝工艺大师惠孟臣制有孟臣壶,乃工夫茶四宝之一。
第五步:精品鉴赏赏茶。
评茶四步骤,首先在赏干茶。
以好茶饷客,当请客人先观赏茶叶,油亮美观的茶叶,还未冲泡,已令人神往。
第六步:佳茗入宫茶置壶中。
宫者,室也。
苏轼曾有诗言:「从来佳茗似佳人。
」将茶叶轻置壶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第七步:润泽香茗温润泡。
先温润泡,将紧结的茶叶泡松,可使未来每泡茶汤,汤色维持同样的浓淡。
第八步:荷塘飘香温润泡的茶水,倒入茶海中。
茶海虽然小,有茶汤注入则茶香拂面,能涤昏昧,清精神,破烦恼。
第九步:旋律高雅泡茶时两手的动线以向内画圈为原则,如音乐的旋律,画出高雅的弧线,表现有韵律的动感。
第十步:沐淋瓯杯温杯。
主人将茶海中的温润泡茶水,平均倒入闻香杯中,客人将自己闻香杯中的茶水用左手倒入品茗杯中,再以右手将品茗杯中的茶水倒入水方中。
若深瓯是工夫茶四宝之一,即喝茶用的小杯。
等待第一泡茶的时间,先闻香暖手。
泡茶要注意动作的平衡,所以用左手操作闻香杯,右手操作品茗杯;左手操作煮水器,右手操作主泡器,以显示左、右手动作的平衡第十一步:茶熟香温斟茶。
乌龙茶茶艺武夷岩茶十八道茶艺介绍
乌龙茶茶艺武夷岩茶十八道茶艺介绍乌龙茶茶艺武夷岩茶十八道茶艺第一道:焚香静气即焚点一柱檀香,营造祥和肃穆祥的氛围,让各位嘉宾更快的进入茶之最佳境界。
古人常说:品茶即品人,茶品即人品,茶是清静之物,当然要求品茶者也要清静而坐,才能品出茶的真神真韵,希望这柱香的点燃能带领我们一起进入茶境。
第二道:叶嘉酬宾出示茶叶给各位观赏。
叶嘉出自宋代诗人苏东坡的《叶嘉传》,意为茶叶之嘉美。
在这篇文章中通篇拟人的手法描绘了茶的君子之德,君子之能。
第三道:岩泉初沸意即水开了。
中国茶圣陆羽在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也就是说泡茶水是至关重要的。
茶圣提出应以山里奔流的山溪水为第一,江河湖泊之水为次,而井下之水只能排在第三了,今天我们选用的是天然矿泉水。
第四道:孟臣沐淋孟臣,即为明代人,以擅长制作紫砂壶而闻名,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上好的紫砂壶称不孟臣壶,孟臣沐淋是提高壶温之意。
第五道:若琛出浴是烫洗茶杯之意,若琛清初人,以擅制碗状的小瓷杯而出名,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上好的小瓷杯称为若琛杯。
若琛出浴为烫洗茶杯之意,其目的是使其清新洁净,又提高了它们的温度。
这样我们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茶香不易外漏,因为茶要热喝才有香气。
第六道:乌龙入宫壶烫好之后,并将武夷岩茶投入壶内,由于武夷岩茶统称为乌龙茶,因此称之为乌龙入宫。
这为茶漏,可防止茶叶外漏;这为茶折,通常用它装出三下的茶叶,这样泡出的茶汁即不浓也不淡;这为茶捣,因为武夷岩茶的外形为粗枝大叶,通过这小小的茶漏无法直接到达壶内时,不妨用茶捣将其轻轻的推入,经过这几道程序,乌龙入宫也就完成了。
第七道:乌龙入海冲泡武夷岩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将第一泡茶直接倒入茶海称为乌龙入宫第八道:悬壶高冲范仲淹称为高山流水,高冲可使茶叶在壶内上下翻滚。
第九道:春风拂面这时壶表层会有一层细致而均匀的泡沫,用壶盖轻轻的刮去,称为春风拂面,这样可使茶叶更为清净。
第十式潜龙腾渊第十一道:玉液回壶通常冲泡武夷岩茶要一分到一分半钟,在此其间我们不妨先斟出一杯来观其汤色的浓度,然后在返回壶内,我们称之为玉液回壶,这时茶就冲泡好了。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及介绍词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及介绍词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及介绍词(精选8篇)茶艺表演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特色文化,彰显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还能完美地展示茶艺师的魅力。
你知道乌龙茶的茶艺解说词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提供的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供大家参考借鉴!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及篇1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各位品茶赏艺,很荣幸今天能为各位主泡。
精美的茶具整洁的摆放犹如孔雀开屏喜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它美丽的羽毛。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之茶具)今天我借助这个程序向大家介绍一下泡茶所用的茶具:1、名壶名炉随手泡:用于加热水温。
2、茶盘又称茶船:上为盘、下为舱,盘用来呈放闻品杯组、紫砂壶等必备用品,舱是用来呈放废水的。
3、紫砂壶又称孟臣壶:孟臣是古代一位制壶名匠,所以后人就将烧制的上好壶称孟臣壶。
因其透气性好,保温性强,是泡制乌龙茶的上好茶具。
4、公道杯又称茶海:用来均匀茶汤。
5、茶洗又称茶叶过滤网:用来过滤茶渣。
6、闻品杯组:高的为闻香杯(因其造型独特,拢气性好,故用来闻取茶叶的淡淡香气),低的为品茗杯(用来品茶及鉴赏汤色)。
7、杯托:用来呈放闻品杯组。
8、茶巾:用来保持整个茶式过程中的情洁。
9、茶道组:外为圆形称茶筒;茶漏用来扩大壶口面积,防止干茶外溅;茶则用来量取茶叶;茶匙用来拨茶入壶;茶夹用来夹洗闻品杯组;茶针用来疏通壶嘴及气孔。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之开始表演)茶具就为各位介绍到这,现在开始为您泡茶。
今天大家要品评的是乌龙茶系里的上品铁观音。
一、鉴赏佳茗:这里面呈放的是您今天所点的。
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盛产与福建安溪,据《清水岩志》记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蔼,食之能疗百病。
二、活煮山泉:《阳羡茗壶系》里就说过:壶供真茶,正在新全活火,汤力香茗,以尽色声香味之蕴。
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为此,我们选用的是知名的羊山清泉水。
三、孟臣沐霖:泡乌龙茶讲究温度,所以在泡茶前先把壶的温度提起来,我们把烫洗茶壶称之为孟臣沐霖。
乌龙茶十八道茶艺解说词
乌龙茶十八道茶艺解说词茶针:用来疏通壶口,以便水流畅通.茶漏:放在紫砂壶口,扩大壶口面积,以便我们更方便的投入茶叶. 茶则:用来量取干茶.茶匙:用来拔取干茶.茶夹:用来夹取闻香杯与品茗杯._.杯托:用来放置闻香杯与品茗杯._.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鉴赏汤色._.紫砂壶:用来泡制乌龙茶._.茶巾:用来点抹擦试外溢的积水._.过滤网:用来过滤茶渣._.闻香杯:用来闻取茶香._.品茗杯:用来品茶.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 活水还须活火烹. 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这壶中之水.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嘉宾们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工夫茶茶具.这是茶盘,又称之为茶海;这把是江苏宜兴制作的紫砂壶,是用来泡茶用地泡壶,又称之为母壶;这把是储备茶汤用的海壶,又称之为子壶;这对统称为母子壶;闻香杯用来闻杯底留香;品茗杯用来品茶;这套统称为茶组合;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提高壶温.时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现在我们把茶叶投入母壶中,称为乌龙入宫.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高山流水即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润茶的作用.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沏洁净.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品饮武夷岩茶,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用来闻杯.将剩余的茶汤直接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像蚊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意喻为第二次冲水.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把母壶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壶,就像母亲嘴对嘴地哺育自己的婴儿一样,所以我们形象地称之为母子相哺 .台湾著名茶专家范增平先生说得好:一壶茶,要品出人情.相亲.亲情和友情,我们茶人最看重的是人间的真情.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乘着壶热再冲开水,称之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将海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依次注入闻香杯,称之为祥龙行雨 ,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当海壶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将快速巡回斟茶改为点斟,称之为凤凰点头 ,象征着向嘉宾行礼致敬.第八道:夫妻和合,鲤鱼翻身闻香杯中斟满茶后,将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称之为夫妻和合,也称为龙风呈样 .把扣合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跃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所有家庭美满幸福.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传盅通过捧杯敬茶.众手传盅,可使在座的宾主们心贴得更紧,感情更亲切,气氛更融洽.第十道:鉴赏双色,喜闻高香请大家用左手扶杯,右手将闻香杯慢慢地提起,这时还要注意观察杯中的茶汤是否呈清亮艳丽的琥珀色.喜闻高香是武夷品茶三闻中的头一闻,请大家闻一闻杯底留香.第一闻主要是闻茶香的纯度,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三龙护鼎是请大家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三根手指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故这样的端杯姿势称为三龙护鼎.初品奇茗是武夷山品茶三品中的头一品.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使茶汤与舌尖.舌根.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品悟出奇妙的茶味.初品奇茗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芷再斟流霞是指为客人斟第二道茶.宋代范仲淹有诗云: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二探兰芷是请大家第二次闻香,请大家细细地对比,看看这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云腴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对茶叶的美称, 二品云腴即请大家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贡茶中的珍品,后人常用来代表武夷茶. 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 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品啜武夷岩茶,闻香讲究三口气 ,即不仅用鼻子闻,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人茶香,然后从鼻腔呼出,连续三次,这样可以全身心感受茶香,更细腻地辨别茶叶的香型特征.茶人们称这种闻香的方法为荡气回肠 .第三次闻香还在于鉴定茶香的持久性.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岩韵含英咀华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 品茶应含英咀华井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其中的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华即在品茶时像是在嘴里含着一朵小花一样,慢慢地咀嚼,细细地玩味,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武夷岩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 ,无此美妙的岩韵.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 ,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口白开水.喝这口白开水千万不可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一样慢慢地咀嚼,细细地玩味,直到含不住时再吞下去.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嘴吸一口气,这时您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多数人都会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淡总是真.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龙戏水好的武夷岩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请大家自己动手泡茶.看一看壶中的茶泡到第几泡还能保持茶的色香味.游龙戏水是请大家观赏泡后的茶叶,行话称为看叶底 .武夷岩茶是半发酵茶,叶底三分红,七分绿.叶片的周边呈暗红色,叶片的内部呈绿色.称之为绿叶红镶边 .由于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玩水,故名游龙戏水 .第十八道:宾主起立,尽杯谢茶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曾说: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饮茶之乐,其乐无穷.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修身的途径.生活的享受.友谊的纽带,在茶艺表演结束时,请大家同干了杯中的茶,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冲泡乌龙茶茶艺解说词
茶艺表演解说词
茶艺表演解说词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您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是用旺火煮沸这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
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嘉宾们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茶盘:茶船又称为茶海;紫砂壶:采用江苏宜兴出产的,此壶是用来泡茶所用称为泡壶,此壶用来储存茶汤所用称为海壶;闻香套杯:细长高脚的为闻香杯,用来品尝茶汤及鉴赏汤色。
茶道组合(茶艺六君子):茶则;衡量茶叶的准则;茶匙:用来拔取茶叶所用;茶漏:置于紫砂壶口防止茶叶外漏;茶捏:烫洗茶杯夹取叶底;茶针:疏通壶嘴;茶刷;用于洗养壶身。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
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茶叶的外观形状。
(介绍茶叶)第三道:孟臣沐霖,乌龙入宫孟臣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件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
所以后人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孟臣壶。
孟臣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茶壶烫洗干净后,将茶叶置入壶内,喻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泡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洗茶的作用。
接着用壶盖轻轻的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新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品饮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
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似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意喻为第二次冲水。
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乌龙茶解说词
铁观音茶艺解说词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和利用茶的国家,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艺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一份美学。
品茶艺术,注重韵味,茶佳水好茶具美,似红花绿叶相映生辉。
有心泡好茶才能细心品佳茗,也唯有细心品茗才能得茶趣,有诗云:“识得此中滋味,觅来天上清凉。
”现在,请各位静下心来,慢慢品尝这茶中之趣。
1.神入茶境2.展示茶具:紫砂壶,茶盅,茶滤,闻香杯,品茗杯,杯托,茶叶罐,茶艺六君子,茶巾,随手泡。
3.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茶壶喻为孟臣。
4.乌龙入宫,把茶叶放入紫砂壶,"宫"是形容紫砂壶的重要性。
5.悬壶高冲,冲泡功夫茶,讲究高冲水,可使茶水充分激荡,此泡也叫温润泡或称洗茶。
6.凤凰三点头,表示向各位嘉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
7.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8.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
9.若琛初浴,既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10.平分秋色,即把已泡出的茶水倒入公道杯,使茶汤均匀,隐含了中国茶道中公平待人的道理。
11.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斟茶七分满,留有三分情。
斟茶时不分富贵贫贱,每个杯中皆斟七分满,倒的是同一把壶中同样浓淡的茶汤。
如观音普渡,众生平等。
12.鲤鱼翻身,把扣好的品、闻杯一并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
13.敬奉佳茗。
14.喜闻幽香,喜闻幽香是品茶之闻中的头一闻,即请客人闻一闻杯底留香。
15.三龙护鼎,鉴赏汤色。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
16.品啜佳茗,品字三个口,一为舌品、二为颊品、三为喉品,铁观音的滋味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有“七泡有余香”的美誉。
17.谢茶礼。
乌龙十八道茶艺解说词
乌龙十八道茶艺解说词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您的心能伴随着这支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各位嘉宾介绍我们精美的茶具。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今天我们所泡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史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它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历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
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和提高壶温。
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称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冲泡乌龙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高山流水即悬壶高冲,借助水的冲力使茶叶在茶壶内随水浪翻滚达到洗茶的目的。
“春风拂面”是指用壶盖轻轻地刮去冲水时所翻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品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头泡茶汤我们一般不喝,而是用来温杯,将剩余的茶汤注入茶海,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第二次冲泡。
这次冲水需加盖后用热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玉液回壶,再注甘露把紫砂壶中的茶汤注入公道杯中,称之为“玉液回壶、再注甘露”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均匀地斟入闻香杯中,称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
当公道杯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改为点斟的手法,这里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以示向嘉宾行礼致敬。
第八道:龙凤呈祥,鲤鱼翻身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称为龙凤呈祥。
把紧扣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
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大家家庭和睦,事业飞黄腾达!第九道:捧杯献礼,敬奉香茗这道程序是通过敬茶使大家心贴的更近,感情更亲近,气氛更融洽。
[精华]台式乌龙28式讲解词
台式乌龙二十八式一、恭请上座——请客人就坐。
二、活火煮泉——古人说七分茶十分水,好茶需有好水来沏。
井水次、河水中、泉水上,沏泡乌龙茶的水温要用100度的热水。
三、孟臣净心——孟臣是明代制造紫砂壶的名匠,他做的紫砂壶被后人奉为至宝。
现在许多名贵的壶都被称为孟臣壶。
这式是用热水将紫砂壶温一下,四、高山流水——把壶高高提起,犹如泉水从山中流下。
五、佳叶鉴赏——佳叶是宋代大文毫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铁观音形如观音重如铁。
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美称。
六、乌龙入宫——用茶导将茶叶拔入壶中。
七、芳草回春——茶叶在水的冲泡下徐徐展开,好比春天刚刚发芽的小草。
八、荷塘飘香——茶人讲究一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第一遍的茶汤我们把它倒掉。
九、高冲低卙——将水壶高高悬起,逐渐接近紫砂壶注入热水。
十、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的刮去壶口的沫浡。
十一、涤净凡尘——将壶的外表冲洗干净,在是增加壶的温度,让茶汤更好的浸泡出来。
十二、内外养生——为保持茶壶的温度用茶巾将壶包起来称为内养生。
十三、玉杯展翅——将闻香杯和品名杯由外向内轻轻的翻转过来,动作要缓慢柔美.十四、分承香露——将第一遍洗茶之水用来温热品茗杯与闻香杯。
十五、游山玩水——将闻香杯的茶汤倒入品茗杯,并在杯中旋转,取出杯口向上放之。
十六、狮子滚绣球——将品茗杯倾斜九十度放入另一杯中由外向内转动一周。
十七、关公巡城——关公全名关羽,把闻香杯杯紧靠在一起,用茶壶沿著四个小杯打转地注入茶水,这个动作是巡迴的运动,目的是要把茶水的份量和香味均勻地分配給四只杯子,以免厚此薄彼。
这动作就像关公巡城,处处具到一样。
十八、韩信点兵——用于茶汤的均匀,好使每一杯茶的香气与口感达到一样。
十九、喜庆加冕——将品茗杯反扣在闻香杯之上,是祝各位加官进爵,前途似锦。
二十、扭转乾坤——拇指压住品茗杯的杯底,有中指和食指夹住闻香杯,由外向内轻轻倒转。
二十一、敬奉香茗——双手将沏好的茶汤敬与客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龙茶三段十八步行茶法
1、恭迎嘉宾
老师好,我是***,今天由我来为您冲泡乌龙茶。
2、展示茶具
A.茶艺六用(茶道六君子)
①茶则:用来盛取干茶。
②茶匙:将干茶叶拨至壶中。
③茶夹:用来夹闻香杯和品茗杯。
④茶漏:放置壶口防止拨茶时,干茶外溢。
⑤茶针:当茶叶堵塞壶嘴时用来疏通。
⑥茶桶。
B.茶荷:盛放干茶,供客人观赏。
C.茶船:用来盛放茶具。
D.杯垫、闻香杯、品茗杯。
E.紫砂壶又名孟臣壶:多产自江苏宜兴,此壶耐高温透气性好,用它泡茶味道比较甘醇。
F.茶海又名公道杯:用于均匀茶汤的浓淡。
G.滤网:用来过滤细小的茶末,滤网架。
H.随手泡、茶巾用来擦拭茶具。
置杯定位:摆放杯垫,杯垫是用来摆放闻香杯、品茗杯。
启杯,矮的是品茗杯用来品尝茶汤的味道;高的是闻香杯用来闻茶汤的香气。
3.孟臣温暖:温壸。
先温壶,稍后放入茶叶冲泡热水时,才不致冷热悬殊。
温盅(温公道杯),温滤网。
4.精品鉴赏:赏茶。
今天为大家冲泡的是产自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此茶条索卷曲,色泽砂绿,形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有天然的兰花香。
5.佳茗入宫:茶置壶中。
宫者,室也,苏轼曾有诗言:“戏作小诗人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将茶轻置壶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茶的用量斟酌茶球的紧结程度约放壶的1/2或1/3。
6.润泽香茗:温润泡,将紧结的茶叶泡松,可使未来每泡茶汤,汤色维持同样的浓淡。
7.荷塘飘香:温润泡的茶汤注入茶海中,散发出飘逸的茶香。
池塘不在大,有源头活水注入则清;茶海虽然小,有茶汤注入则茶香拂面,能涤昏味,清精神,破烦恼。
8.沐淋瓯杯:温杯,目的在于提高杯子的温度,温润泡的茶汤一般不作饮用。
9.旋律高雅:第一泡茶冲水。
10.清洗杯具:洗杯,铁观音茶是乌龙茶中的珍品,以春茶品质最好,色泽青褐油润,外形紧结匀整,冲泡后汤色金黄明亮,茶汤滋味甘醇,兰香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誉”。
10.茶熟香温:斟茶。
茶先斟入茶海,再倒入每位客人杯中,可使每位客人杯中的茶汤浓度相同,故茶海又名公道杯。
11.茶海慈航:分茶入杯。
中国人说:“茶斟七分满,留得三分是情谊”。
主人斟茶时无富贵贫贱之分,每位客人皆斟七分满,斟的是同一把壶中泡出浓淡相同的茶汤,如观音普渡,众生平等。
12.敬奉香茗:双手奉茶,用右手的伸掌礼表示“请品茶”。
13.热汤过桥:左手持闻香杯,将杯中的茶汤缓缓倒入品茗杯中。
14.幽谷芬芳:闻香。
高口的闻香杯底,有如开满百花的幽谷,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散发出不同的芬芳,有高温香、中温香、冷香,值得细细体会。
15.杯里观色:观赏汤色。
好茶的茶汤清澈明亮,从翠绿、蜜绿到金黄,令人观之赏心悦目。
16.听味品趣:品茶。
茶艺的美包含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即感官的享受和人文的满足。
所以,品茶时要专注,眼耳鼻舌身意,全方位的投入。
17.品味再三:品茗时,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品字三个口,一小口一小口饮尽杯中茶,方可品出茶之味,茶之情,茶之韵,用心体会茶之美。
18.和敬清寂:相聚品茶,是缘份,也是福份,以茶结缘,以福相托,清心、诚意,和平、宁静的氛围中,进入无忧的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