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地理环境差异及对于文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具有代表西方文化的美国与我国建立越来越密切,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中美的社会关系,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风俗和社会礼仪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美国文化主张谦虚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荒诞粗俗。

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略的问题。

关键词:中美差异文化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政治的多元化的发展,各国的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然而文化是沟通各国之间的桥梁,但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的文化特点也不相同,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历史性,呈现了人类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中美文化是人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美文化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

但对美国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了。

在美国,人们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崇为个人取得的成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与赞美。

但是中国人却很谦虚,不喜欢张扬性格。

文化障碍的确会影响跨文化交际。

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2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差异2.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①美国人的个人荣誉感美国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崇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美国人的这种个人荣誉感与其崇尚的个人奋斗不无联系。

在美国人看来,个人荣誉的取得是建立在个人奋斗的基础上的。

没有个人孜孜不倦的勤奋努力,就不会有所成就,当然也就谈不上荣誉感。

因此,在他们取得荣誉后,他们会毫不掩饰的加以炫耀,而不是“深藏不露”。

以至于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美国人是毫不谦虚的。

②中国人的谦虚谨慎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大国,其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尤为显著。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以期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中美两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概述,包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独立与依赖、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的差异。

随后,文章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克服文化价值观差异带来的障碍,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二、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的表现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这些差异在日常交往、社会行为、思维模式以及价值取向上都有明显的表现。

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上,美国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鼓励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

个人在美国社会中被视为最重要的单位,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往往被放在首位。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更强调集体主义,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

在权力距离上,美国文化倾向于低权力距离,即人们更倾向于平等和民主,尊重他人的观点,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参与。

而在中国文化中,高权力距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人们往往尊重权威和传统,对领导者和长辈的决策持有高度的信任和尊重。

再次,对于不确定性的态度上,美国文化倾向于鼓励冒险和创新,对于不确定性和未知的事物持开放和探索的态度。

而在中国文化中,由于强调稳定和安全,人们往往对未知的事物持有谨慎和保守的态度。

在性别角色上,美国文化更加强调性别平等,鼓励女性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男性也被期望在家庭中扮演更加平等的角色。

而在中国文化中,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男性被期望在职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女性则更多地承担家庭责任。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1)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1)

搏慧慧譬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一饶纪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与合作中常常会产生文化冲突,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

本文论述了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分析了导致中美文化差异的渊源。

文章旨在说明:了解中美两种文化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东西方文化,更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儒家思想[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5)04—0164—03饶纪红(1961一),女,江西抚州人,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江西南昌330013)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

然而,由于我们不熟悉西方社会文化,因而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交流中遇到不少误解与挫折。

“白象牌”电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白象”(whiteelephant)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但在西方国家,它却代表着一种费钱而又无用的东西。

以“白象”为商标的电池在中国广受欢迎,但在西方市场却倍受冷落,究其原因,即是西方人从“白象”这个商标联想到电池的性能,因而不敢问津。

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而美国是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其主导文化为欧洲文化。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文化间存在巨大的差异:1.价值观的差异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

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

基于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764面丽体利益。

中国人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要成为集体的一员并在其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

浅谈中美文化差异

浅谈中美文化差异

浅谈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摘要:中国与美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

中国文化重集体,美国文化重个人;中国文化重综合,美国文化重分析:中国与美国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非言语交际上也各有不同。

从历史地理、传统思想、认知系统、文字等方面分析了中关文化差异的成因。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美国文化;差异;成因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性格、思维方式等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它为一个语言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有,也为这个语言社会所独有。

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虽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变得越来越像个“地球村”,中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但是中美文化差异依然存在。

一、中美文化差异现象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沉淀,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却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它是两国人民交流和理解的障碍和鸿沟。

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复杂而多面的。

(一)文化观念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也就是说,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并受到等级观念的制约。

例如,晚辈见到长辈为表尊重要主动打招呼;学生要尊敬老师。

而美国文化主要承袭了基督教中的新教思想,等级观念淡薄。

美国人更注重个人权益,追求人人平等,没有辈份间过多的礼节。

子女对父母、学生对教师都直呼其名,子女可以与父母争论问题.或提出自己个性主张。

在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中,人情占很重要的地位。

人情在中国社会中有其一定的社会结构性,人情与面子是相互联系的,讲情面的人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地回报别人的情谊。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自我评价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及互相交往的情谊中建立和实现的。

中国人强调家族及阶级层次。

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

人们之间相互信赖,团结合作,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集体利益总被放在首位。

中美地貌景观比较

中美地貌景观比较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美地貌景观比较姓名: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职称:年月日成人教育学院制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中美两国地貌的对比 (2)二、中美两国景观上的对比 (2)(一)中美两国公园入口的对比 (3)(二)中美两国山间园林小路的比较 (4)(三)高校住区广场的比较 (5)(四)中美两国绿地栽植的对比 (5)三、结论 (7)致谢 (8)参考文献 (8)中美地貌景观比较专业学生指导教师摘要:由于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推崇亲近大自然,导致出现草坪热、推进大广场和进行古树名树的移植等各种各样形式主义的跟风,这种形为已经受到各界有关人士的批评。

作者通过对美国和中国的一些城市的风景地貌和特殊地理环境的大量走访和调查,希望通过对两国的公园入口或学校园区等场所的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对比收获一些有利于我国今后园林规划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中美两国;地貌环境;景观规划;引言:通过对比中美地区地貌景观,找出我国景观设计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很多的景观设计还存在诸多问题,爱搞面子工程,爱搞大门面,问题的根本与中国多年来的浮夸风和小农意识等历史原因关系密切,我们应当尊重自然,理解大自然,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受惠于大自然,才能一代一代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一、中美两国地貌的对比美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之间,地域宽广,三面临海,受海洋气候的影响,一年四季气候温暖湿润.处于热带位置的夏威夷州是个水份和热量都十分丰富的地区,非常适合农业生产的发展.与美国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不同的是,我们国家西高东低,且较大部分都是以山地为主,可用耕地少,而美国拥有占全国总面积约一半以上的平原地形,拥有的耕地面积大约占全世界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而且土质优良肥沃,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

美国的西部是著名的落基山脉,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低缓,中部地区都是广阔的平原,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大半,拥有全世界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十的肥沃土地,西靠太平洋,东面是太西洋,南面与墨西哥湾相连,而北面是加拿大,有着得天独厚的农耕条件。

中美文化差异和习俗交流的特点和阻碍

中美文化差异和习俗交流的特点和阻碍

中美文化差异和习俗交流的特点和阻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世界各国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文化交流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中美两国是全球两个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其间的文化差异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聚焦这个话题之前,我们来梳理一下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指一种社会中的思维方式、习惯行为、价值观念、习俗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组成的体系,涵盖了种族、宗教、语言和历史等众多方面。

虽然说中美两国同属于大国,但是由于不同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别,两国文化的差异也很大,这也是中美文化交流面临的挑战之一。

首先,我们来说说中美文化的特点。

中美两种文化的特点各有千秋。

中国文化注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追求“和谐”的生活方式,重视家庭和礼仪之道。

中国人往往会把家庭和工作分开看待,重视家庭中老人和长辈的地位,而对下一代的教育也很重视。

此外,中国人还非常注重礼仪和传统节日,如过年、中秋和清明节等。

中秋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一节日被看作是一个家庭欢聚的机会,他们会亲友团聚,共同观赏月亮,品尝美食,表达祝福。

不过,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年轻一代对传统习俗和礼仪的理解和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美国文化则主张个人主义和竞争,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实现。

在美国,每个人都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成功,而成功通常被看作是个人的价值和成就。

与中国不同,美国人更注重工作和家庭的平衡,他们会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来享受生活。

美国人也很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对随意干涉他人的生活较为敏感。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文化兼容并包,接受多元文化并通过混搭和融合创造新的文化体验,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呈现出不断的变化。

虽然说中美两国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是不断增多的。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能够帮助两国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和信任,同时也可以让两国之间创造更多的机遇和互动。

然而,中美文化交流面临的阻碍也很明显。

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语言障碍。

中英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很大,而这种差异很容易造成交流的障碍。

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

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

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一、概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大国,其文化差异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高低语境文化的不同。

美国,作为一个低语境文化国家,其交流方式直接、明确,重视个人主义和表达自我。

相比之下,中国则是一个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国家,交流方式含蓄、间接,强调集体主义和语境理解。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特点,深入探讨这两种文化在日常生活、教育、商业交流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从而增进对两国文化差异的理解,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还可以为中美两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沟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大国,其交往的密切程度与日俱增。

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制度等多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在文化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之一就是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两国人民的日常交往,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商务、教育、政治等领域的沟通方式。

对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从研究背景来看,中美两国在高低语境文化上的差异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两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成为了建立良好国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从研究意义来看,对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两国文化的本质和特点,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这种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交流中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避免误解和冲突,推动国际合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这种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可以为跨文化沟通学、国际关系学等相关学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对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教育文化差异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教育文化差异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教育文化差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 ,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

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1.中国文化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形成了神秘而古朴的东方文化。

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

中国文化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由善到美,带有浓厚的人化色彩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崇礼重德的伦理观。

其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沉稳。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

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

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

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

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电影片名:《刮痧》英文片名:Gua Sha Treatment剧情介绍: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

许大同来美八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但是随后降临的一件意外却使许大同梦中惊醒。

五岁的丹尼斯闹肚发烧,在家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而这就成了丹尼斯一次意外事故后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

法庭上,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和证词,使许大同百口莫辩。

而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又无法解释通过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

面对控方律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全新解释”,许大同最后终于失去冷静和理智……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不准他与儿子见面。

恼怒的许大同与朋友昆兰之间产生误解和冲突;为让儿子能留在家里得到母亲的照顾,许大同搬出了家;父亲也决定回国,为了让老人临行再见一面孙子,许大同从儿童监护所偷出儿子丹尼斯到机场送别。

受到通缉的许大同带着儿子逃逸,和大动干戈围追堵截的警察兜圈子,玩了一场追车游戏,“从容地”在逃亡中享受父子团聚的片刻快乐。

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决裂,工作丢失……接连不断的灾难恶梦般降临,一个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努力多年、以为已经实现了的美国梦,被这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

贫民区的破旧公寓里,偷偷相聚的大同夫妇借酒浇愁,抱头痛哭。

圣诞之夜,许大同思家团圆盼子心切,只有铤而走险,装扮成“圣诞老人”,从公寓大厦楼外的水管向高高的十楼——自己家的窗户悄悄爬去,结果引来警车呼啸而至……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从跨文化视角看中美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从跨文化视角看中美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从跨文化视角看中美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在跨文化交流领域,翻译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重要文化交流方式,翻译的顺利进行必然涉及一种或者多种语言的介入。

翻译过程注重发挥两种语言之间的良好沟通实效,因为翻译不仅仅需要传达字面意思,还应如实生动反映情境。

中美文化差异的存在必然需要翻译工作过程中结合各自的文化特色,处理好语言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障碍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策略。

标签:跨文化文化差异翻译策略引言从社会文化角度进行分析,翻译与语言文化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翻译过程无论是从现代角度分析还是从传统角度分析都不是单纯的两种语言之间的机械转换。

英汉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的存在必然加大翻译难度,所以应该采取有策略的多种翻译尝试。

一、文化差异的体现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来自不同语系的语言,存在很大的语言结构差异。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典型的汉藏语系。

语系的差别必然引起文章原意差异的把握难度加大。

从总体分析,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1.地理环境和习俗差异地理环境差异是指因为地区差异引发的文化差异。

英语国家和汉语国家之间的生活地区差异引起两个民族的事物认知和语言文化习惯的全然不同。

要想达到良好的语言翻译效果,必须对两种语言的地理环境和习俗差异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认识。

同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传统和文化习俗的差异导致了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的差异[1]。

英语和汉语在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特色鲜明的文化习俗,在进行文字翻译时应该关注深层次的语言社会历史习俗背景,比如中西方对“龙”的形象解释各不相同。

在中国龙象征着吉祥和富贵,如“龙凤呈祥”、“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等。

但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龙却被看作是邪恶的怪兽形象,如电影《指环王》系列中的恶龙形象。

2.宗教和社会历史差异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文化的差异体现也涉及宗教信仰和社会历史。

宗教信仰可以引发一系列与意识文化相关的特色社会内容,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带来民族语言个性的鲜明独立。

《2024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跨文化分析——以电影《刮痧》为例》范文

《2024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跨文化分析——以电影《刮痧》为例》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跨文化分析——以电影《刮痧》为例》篇一一、引言中西方文化差异一直是国际交流与沟通的重要课题。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往往能够生动地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现象、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本文以电影《刮痧》为例,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跨文化分析,探讨两国文化的异同及影响因素。

二、电影《刮痧》概述《刮痧》是一部以中美文化碰撞为主题的电影,讲述了主人公在美国生活时因文化差异而引发的种种误会和冲突。

影片通过生活琐事、家庭矛盾等细节,展现了中美两国在家庭观念、价值观念、社交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1. 家庭观念的差异:在电影中,中国家庭的亲情观念和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中国家庭注重亲情、孝道和家族荣誉,而美国家庭更强调个人独立和自由。

这种差异在处理家庭矛盾和解决问题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2. 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社会重视集体主义,强调和谐、尊重和谦逊;而西方社会则更注重个人主义,强调独立、竞争和表达。

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在电影中表现为对是非观念、道德标准和生活态度的不同理解。

3. 社交习俗的差异:中西方在社交习俗上存在很大差异,如礼节、称呼、交往方式等。

电影中展现的中美两国在社交习俗上的差异,往往导致双方误解和冲突。

四、影响文化差异的因素1. 历史背景:中西方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这些历史因素对两国的文化观念、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多样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而西方国家地理环境相对单一,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文化传统。

3. 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制度导致了两国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差异,进而影响到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五、跨文化交流的启示电影《刮痧》为我们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习俗,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和冲突。

中美文化冲突

中美文化冲突

中美文化冲突------ 读《中国老人在曼哈顿》有感摘要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美中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中美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中美文化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逐渐阻碍了中美之间的正常的交际。

然而要解决中国老人在美国的窘境,必须要认识中西人际之间的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尽可能地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文化差异;《中国老人在曼哈顿》一文讲到纽约亚裔研究机构亚美联盟去年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老人有3.9万人,是最大的族群。

改革开放后中国来美留学人数的逐年递增带来的父母移民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拿到学位的留学生,大部分是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他们选择留美工作意味着父母别无选择。

很多活动中心设在唐人街等华人集中的地区,会员多是讲广东话的老移民,对于大部分中国大陆来的老人,和其他会员无法语言沟通,也就很难从集体活动中得到乐趣。

另外留学生毕业后并不像老一代移民一样集中居住,而是分散到天南海北,使老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中国大陆的“常驻老人”们从上飞机起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自己去美国不是游山玩水,而是照顾儿孙。

有人把中国老人在美国的境遇形容为“五子登科”——听不懂英语是聋子,看不懂是瞎子,不会说话是哑子,不会开车是拐子,拿起电话不会答,手抖得像呆子。

其中还介绍了许多因为中美文化的不同,造成的众多“冲突事件”。

比如一次孙子吃午饭时把蔬菜全都捡出来扔掉,邢先生的巴掌忍不住落了下来。

孙子不哭不闹,拿起电话叽里呱啦讲了一通。

以为他是向儿子媳妇告状呢,15分钟后,一辆车停在了门口,原来他报了警。

中美文化之间的冲突的原因如下:中美经济之间的差异中美之间的经济的差异是导致文化之间的冲突的最主要原因。

美国的经济发达生产资料巨大丰富。

华人在美国基本都有房有车,而在中国在有可能成为房奴,车奴。

这就导致中国人经常住在一个出租屋里,要一起克服困难,一起面对困难。

基于跨文化视野探讨中美文化差异

基于跨文化视野探讨中美文化差异

基于跨文化视野探讨中美文化差异在当今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本文着眼于中西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中美两国,建立在跨文化视野下,探讨了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方面,并分析了这种差异背后的因素。

标签:跨文化视野中美文化差异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加,跨文化交际这一时代主题也因此逐渐走向历史的舞台。

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不同文化之间所存在差异而产生交流障碍,一般大多都是人们对于其他地区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甚少或存在偏见而引起的。

鉴于中西方中国和美国分别为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将从跨文化视野入手,来探讨中美文化差异和其产生的原因。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却是一个仅有两百年历史但快速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彼此成长背景等方面差异很大,这样带来的文化差异也必然会有很大的不同。

下面从伦理观、等级观、时间观、价值观这四个方面来分析。

1.伦理观的差异。

在中国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颇多,所以其文化内涵的主要组成是忠、礼、恕等伦理观。

“忠”的内涵是自我牺牲,即尽忠于自身的责任,有着尽全力帮助别人的思想和为他人自我牺牲的精神。

“礼”的内涵是“敬”,即人与人之间的礼节与相互尊敬,这对维系并改进人际关系有奇效。

“恕”即宽恕,这是一种宽仁之道,也是人之间交际的基本原则之一。

这些儒家伦理观点,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人与人之间得以和谐共处的保障。

而美国文化则是受基督教伦理观影响颇深,即提高个人信仰、增强个人责任以获救赎。

比如父母只在孩子成年之前有抚养责任,孩子对于年迈父母却没赡养责任,家庭内部的温情感相对缺乏。

在这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下,为了享受自我权利与自由而不顾法律约束的人很多,因此美国出台了许多的法律以对这种行为进行约束。

2.等级观的差异。

等级观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对于等级观的衡量标尺也不同。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

中美西部开发历史对比中美两国的西部地区都经历了长期的开发历史,但由于其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两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历史有着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中美两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历史进行对比,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评价两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情况。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中美两国的西部地区在地理环境上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的西部地区主要是以青藏高原、新疆等地为主,地势高大,气候寒冷,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为艰苦。

而美国的西部地区则以洛矶山脉、科罗拉多河流域、加利福尼亚等地为主,地势平坦,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自然条件相对较为优越。

二、历史沿革的不同中国的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边远贫困地区,长期受到地理、历史和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西部地区一直处于相对闭塞的状态,发展相对滞后。

而美国的西部地区则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经历了一场著名的西部大开发运动,由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引发了大规模的西部移民潮,大量的移民涌入西部地区,并开始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农业、工业和商业等相关产业,使得美国的西部地区得以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和城镇社会。

三、政策导向和实施的差异中国的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中央政府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政策,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和资源倾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而美国的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西部开发,鼓励个人和企业主体参与西部的开发建设,同时也提供了土地、资源和税收等优惠政策,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不同中国的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以资源型经济为主,以农业、矿产、畜牧等传统产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模式相对滞后。

而美国的西部地区则是经过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相对较为先进。

中美教材的地理实践力比较

中美教材的地理实践力比较

中美教材的地理实践力比较随着地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地理实践力逐渐成为地理教育中备受的核心能力之一。

地理实践力指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包括地图绘制、地理调查、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本文选取了中美两国的中学地理教材,对它们的地理实践力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和改进提供借鉴。

中美教材在地图绘制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美国教材中的地图种类繁多,质量较高,且都符合标准。

例如,它们常常采用交互式地图和动态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数据。

而中国教材中的地图数量较少,质量相对较低,且缺乏标准化。

虽然也有一些交互式地图,但整体上来说,地图的表现形式和功能相对较为简单。

美国教材非常注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教材编写了大量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地理调查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美国教材强调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通过问题解决、探究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

而中国教材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方面相对较为欠缺,实践活动数量较少,且过于依赖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美国教材在提升地理实践力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美国教材中的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安排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美国教材还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中国教材在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方面的作用和价值相对较为有限,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综合以上比较分析,中美教材在地理实践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美国教材在地图绘制、地理实践力培养和提升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而中国教材在这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加强。

具体来说,中国教材需要增加地图绘制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地理实践活动的安排和设计,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中国教材还需要进一步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中美传统节日对比看节日的文化内涵

从中美传统节日对比看节日的文化内涵

从中美传统节日对比看节日的文化内涵摘要:由于中美地理环境位置的不同,导致中美之间文化方面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其主要表现之一是节日文化,节日文化对于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需要所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

本文主要针对从中美传统节日对比看节日文化的内涵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此来找到中美传统节日的特点,从中体会内涵所在。

关键词:传统节日;中美对比;文化内涵引文:传统节日可以映射出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等文化的表现,寄托着人文对未来的憧憬。

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的传统节日有着明显差异,不同民族之间传统节日的差异,具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也是一个国家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表现。

一、历史发展因素中传统节日的对比由于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经过五千年文化的沉淀,创造过丰富的节日文化并传承下来。

美国的建国历史到今日也接近三百年,在此之前受到英国殖民地和不同国家移民人的思想,所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例如:1.中国的春节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人们为了迎接春天的来临,进而通过各种欢迎仪式祈求风调雨顺;端午节也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人们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所进行的一种活动。

一般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包含中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通常是来源于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和纪念某个历史人物所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美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来源于从前的十七世纪欧洲移民。

圣诞节起源于最早来自英格兰早起基督教徒引入美国,为纪念耶稣的生日;情人节起源于三世纪的罗马帝国。

这些传统节日在引入进来与美国当地进行结合,从而拥有新的特征。

二、文化发展因素中传统节日的对比中美国家关于如何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也不同。

中国普遍存在着“过节享受”的思想,所以当传统节日来临时,有着不同节日的不同美食,重视集体主义,通常在庆祝传统节日时,会和身边的人一同庆祝,举办集体的户外庆祝活动。

美国通常认为个人努力高于体积,提倡个人主义与英雄主义,从而使自身商业和个人获得成功。

国际交流了解不同国家与文化的差异与联系

国际交流了解不同国家与文化的差异与联系

国际交流了解不同国家与文化的差异与联系国际交流:了解不同国家与文化的差异与联系国际交流是当今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不同国家的人们交流和互动,能够增进对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人们借助国际交流的平台,能够深入探索并体验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从而促进全球化的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语言差异、社会习俗、饮食文化和传统艺术等方面探讨国际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带来的差异与联系。

一、历史发展通过国际交流,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例如,中美两国的历史发展截然不同。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而美国则重视个人主义和个人价值。

这种历史的差异导致了两国在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二、语言差异语言是文化的核心,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差异是交流的一大挑战。

例如,中文和英文是世界上使用广泛的两种语言,它们在语法、语音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通过国际交流,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语言的特点,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社会习俗不同国家的社会习俗体现着其独特的文化特点。

举例来说,中国人注重尊重长辈,重视家庭团聚,而西方国家则更加崇尚个人独立和自由。

通过国际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国家的社会习俗,增进与他人的沟通和理解。

四、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是每个国家独特的文化象征。

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和菜肴种类各异,反映了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饮食文化强调荤素搭配,讲究色香味俱全;而印度则追求辛辣丰盛的口味。

通过国际交流,我们能够品尝到各种美食,了解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同时也能将自身的饮食文化传播给他人。

五、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是每个国家独特的文化遗产,通过国际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并欣赏到各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的京剧、法国的巴黎时装周、印度的卡拉奇舞蹈等等。

这些艺术形式反映了每个国家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特色,丰富了我们的文化体验。

国际交流架起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桥梁,让人们有机会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与联系。

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1. 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然而,尽管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依然存在。

本文将从社交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探讨中美文化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2. 社交礼仪2.1. 问候礼仪在中美两国,问候礼仪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通常会以握手和鞠躬的方式来表达问候,而在美国,人们更倾向于用握手和拥抱的方式来问候。

这一差异反映了两国在对待个人空间和身体接触方面的不同态度。

2.2. 宴会礼仪在中美两国,宴会礼仪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人们通常会坐在圆桌周围,共同分享食物,而在美国,人们更习惯于在个人盘中享用自己的食物。

在中国,人们更重视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而在美国,个人主义更为突出。

3. 价值观念3.1. 家庭观念中美两国的家庭观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家庭被视为重要的核心,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紧密。

在美国,个人独立和自主的观念更为强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较松散。

3.2. 教育观念中美两国的教育观念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教育被认为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很高的期望,重视记忆和应试能力。

而在美国,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

4. 思维方式4.1. 时间观念在中美两国,时间观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更倾向于强调长期规划和长远目标,注重稳定性和持久性。

而在美国,人们更重视眼下的成果和即时反馈,更加注重效率和变革。

4.2. 沟通方式在中美两国,沟通方式也有一些不同。

在中国,人们更加注重间接和含蓄的表达方式,善于借助非言语语言沟通。

而在美国,人们更加直接和开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原因分析中美文化差异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

首先,历史和地理背景的差异导致了文化的差异。

中美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截然不同,这种差异在现代社会仍然存在。

此外,社会制度和政治环境的不同也对文化产生了影响。

例如,中国社会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而美国社会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

文化多样性的地理格局

文化多样性的地理格局

文化多样性的地理格局文化多样性是指世界上各个地区所拥有的不同文化特征和传统习俗。

地理格局则是指这些文化特征和传统习俗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分布规律。

文化多样性的地理格局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如地理环境、历史遗留、人口迁移等。

本文将从不同地理区域的文化特征入手,探讨文化多样性的地理格局。

1. 亚洲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也是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亚洲地区的文化特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

例如,东亚地区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上,这与东亚地区的农业经济和人口密集有关。

而南亚地区的文化特征则受到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较大,这与南亚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有关。

此外,西亚地区的文化特征则主要体现在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上,这与西亚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密切相关。

2. 欧洲地区的文化多样性欧洲地区是一个文化多样性较为显著的地区。

欧洲地区的文化特征主要受到历史遗留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例如,南欧地区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地中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这与南欧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有关。

而北欧地区的文化特征则主要受到维京文化和北欧神话的影响,这与北欧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东欧地区的文化特征则主要受到东正教的传播和发展的影响,这与东欧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密切相关。

3. 非洲地区的文化多样性非洲地区是一个文化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

非洲地区的文化特征主要受到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影响。

例如,北非地区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伊斯兰教的传承和发展上,这与北非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有关。

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文化特征则受到部落文化和传统宗教的影响,这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东非地区的文化特征则主要受到斯瓦希里文化和伊斯兰教的影响,这与东非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密切相关。

4. 美洲地区的文化多样性美洲地区是一个文化多样性较为显著的地区。

美洲地区的文化特征主要受到历史遗留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地理特征差异及其影响的研究摘要: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同处于北半球的中国和美国,分别居于亚欧大陆东端与北美大陆中部,在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和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地理环境是中、美两国文化形成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两地的地理特征差异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的差异,中国形成了典型的农耕文明,呈现出明显的大陆性文明特点;而美国文化则是以工商文明为主,呈现出海洋文明的特征。

本文着眼于对中美两国地理环境特征的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地理环境对于民族和文化形成的影响,从而为增进对美国地理条件的了解和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差异,文化一、前言地理特征即一个区域内对于地理条件整体状况的描述,可分为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

对于自然地理特征的讨论主要从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进行,而人文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一个区域内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条件。

地理特征是一个区域内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条件,一个地域的文化往往带有与地理特征相对应的特性,例如:草原地区地形平坦,植被大多为温带草原或温带草原,气候大多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草原上的人们大多数从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业,没有固定的交通线;而草原文化同时带给人的正是像草原本身一样粗犷豪放的感觉:蒙古长调悠扬宽广,蒙古族舞蹈热情奔放,草原生生活的民族民风也是追求自由,不受拘束。

可见,地理特征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也体现着养育它的这方水土。

二、地理特征比较(一)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中国的地形总体描述为: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西南部为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包含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以及准噶尔盆地,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东部沿海地区为第三级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

整体地形呈高—中—低三级分布。

美国的总体地形也分为西、中、东三大区域。

西部是广阔的山地,以科迪勒拉山系所属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以及喀斯喀特山脉等,;中部则是密西西比河长期沉积作用形成的中央大平原,东部则包含阿巴拉契亚山脉以及大西洋沿岸低地。

整体地形呈高—低—次高三级分布。

2、气候中国的气候整体特征可以用“气候复杂多变,大陆季风性气候显著”来概括。

中国的气候主要受地形和季风的影响,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为部分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南方广大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北方地区则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西北内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另外,青藏高原以及部分高山高原地区分布有高山高原气候,气温随海拔上升而减少。

美国本土大部分属于北温带。

以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中部大平原和东北部沿海以及五大湖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国土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部高山地区为高山高原气候,太平洋北部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南部则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3、水文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影响,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在中国的境内主要有松花江、海河、黄河、长江、珠江、额尔齐斯河五大外流河流域,以及塔里木河等内流河流域。

湖泊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以及青藏高原地形区。

美国的河流同样受地形影响,贯穿中央大平原的密西西比河整体流向为自北向南,支流众多。

湖泊主要是分布在东北部,由于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五大湖区,通过圣劳伦斯河通往大西洋。

4、植被与气候带相对应,中国境内的植被类型分别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以及温带荒漠。

塔里木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

美国的植被类型与中国大致相似,东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中部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西部沿海地区分别有温带常绿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二)人文地理特征在人文地理特征方面,首先的要素是人口。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庞大的人口,总数在14亿以上且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而美国人口较少,总数在4亿左右,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

其次,城市方面,由于中国属于新型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镇人口于近些年才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在城市化方面位于世界前列。

再次,农业方面,由于地形和气候原因,中国的粮食作物以小麦和水稻为主,经营方式为小农经营,精耕细作;美国则是大规模种植小麦,机械化水平高,农业发展呈现集约化的特征。

最后,在工业方面,中国主要的工业区为东北地区,因其一度丰富的煤铁资源,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某些省份则是轻工业聚集的地区,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贸易。

出于同样的原因,美国的主要工业区也处在东北部的五大湖区,另外在西部太平洋沿岸还坐落着“硅谷”等高科技电子产业工业园。

三、地理特征对于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是孵化一种文化的“温床”。

中国古代长期以来领土范围在亚欧大陆东段的平原地区,从事着安稳的种植业生产方式,人与土地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因而形成了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性格特点,中国人历来对于土地十分重视,在他们看来,土地是他们生活的来源,是维系家族繁衍必不可少的因素。

美国人则不同,在历史上,美国早期居民(除印第安人)为欧洲的殖民者,欧洲文化所带有的海洋性、扩张性也随之来到了欧洲。

尤其是在18世纪美国政府倡导开拓西部的运动中,随着人们不断地深入西部广大的但自然环境恶劣的土地的时候,再向西部进军的过程中,实用主义随之产生,它是美国产生自己哲学的标志,而这正是为了迎合开拓西部的需要。

美国人耕地较少,大部分的耕地都是以大农场的方式进行机械化经营,很少需要劳动力,因而美国文明具备鲜明的工业性特点。

这些都是地理条件对于文化的影响。

四、总结在历史上,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延续性特征,这离不开中国广阔的领土,丰富的资源等多样的地理条件;美国的独特地理环境同样造就了美国人乐于探索、追求独立的性格。

中国与美国在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制度、文化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的特色,体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当然,地理环境因素不是历史发展与区域文明形成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但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对一个文化进行研究时,不能避免对于这个文化所处环境的探究,了解一种文化的地理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文化的特点,从而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化解文化矛盾与冲突提供有益的参考。

AbstractAs the saying goes:one side of the soil and water to raise a kind of people.With China and America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were living in the eastern end of the Eurasia continent and North America,central and in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topography,climate,hydrology,vegetation,etc.)and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population,cities,agricultural,industrial,etc.)there are differences.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the process in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formation of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in a considerable extent influence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history,culture and development road,China has formed a typical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showing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ental civilization; and American culture is dominat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ivilization,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civilization.This paper looks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effect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for national and cultural formation,thu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American geography condition and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参考文献:[1]咏林.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地域差异的影响[J].时代农机,2015,11:170-171.[2]雷兰.从人文地理环境管窥中美贸易摩擦——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1930年关税法》修正案为例[J].现代商业,2012,16:63.[3]薛慧芳.浅析地理环境对美国经贸发展的作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49-50.[4]张德举.美国农业地理特征[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87,03:10-11.[5]郭慧泉,张国友,何书金.近年来美国地理学研究热点问题[J].地理研究,2013,07:1375-1377.[6]侯学煜.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对于植被和农业的影响[J].生物学通报,1965,0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