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内能课文分析1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教材教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2a0cabad02de80d5d84059.png)
本章主要学习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主要形式的能量—内能。通过宏观的扩散实验,验证物质从微观结构,从而得出内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通过实验探究,找到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内能的改变方式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现象。
难点: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胡比热容的第二课时:内能
第三课时:比热容
第四课时:比热容的计算
说明
本章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比热容热量的综合计算,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科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科学思维方法。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物理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第十三章《内能》》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本章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学习更为抽象的能的形式,也为后面学习电学打基础,也是学生从前面的研究宏观物体到本单元研究微观分子的转变,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加强,因此本单元在整本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对本章知识的学习直接渗透通过直接感知和宏观现象来推测微观事实的方法。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1、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现象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转换法,将微观问题转化为宏观的外在表现来研究,是突出质疑章重点的关键。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时,要加深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应该在探究比热容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类比法将比热容和密度进行类比,让学生理解和体会,比热容和密度一样,都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内能》PPT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内能》PPT](https://img.taocdn.com/s3/m/f1b29c2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a.png)
内能的 1.任何温度下的物体都具有内能。 特点: 2.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热传递(热量:传递内能的多少)
二、改变物体 内能的方法 `
1.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大。
做功 2.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3.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
滑下时摩 擦发烫了
钻木取火
物体克服 摩擦 做功,内能 增加 ,温度 升高 。
2.做功改变内能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热传递 和 做功 .
2.物体内部 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和
分子势能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
体温度升高 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 必定增加,因
而这个物体的内能 增加 .
3.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 热传递 的方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使分子 具有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微观上,物体内部所有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 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一、内能的定义: •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
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 • 内能的单位:焦耳(J)
看图片思考哪些物体有内能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机 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它的大小与整 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速度、质量、 所处的高度以及弹性形变的大小)。而内能 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情况有关。
法增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
.两手转摩移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用
的方法做增功加手
的内能,在这过程中,
能机转械化能为内能.
4.
请 回 答
5.
6.
1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0℃的冰可从0℃的水中吸热 B.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 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
初中物理_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2内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2内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07945c110a6f524cdbf8569.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3、能说出热量的含义,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过程与方法1、利用类比法,建立对内能概念的理解。
2、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3、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养成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3、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使学生养成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学难点】温度、内能、热量概念的辨析【教学准备】多媒体、铜管、乙醚、绳子、空气压缩引火仪火柴烧瓶、带导管的橡皮塞、打气筒、烧杯、水、便携式打气筒.【教学过程】1、内能2、内能的大小因此具有弹性势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概括能力,通过精当点拨引入内能概念。
)【过渡】物体内部的分子有哪些特点?物体内部的分子具有能量吗?用多媒体同一屏幕在不同的小窗口展示具有动能的视频、分子热运动的动画,弹簧变形后具有弹性势能、分子之间的吸引和排斥等便于学生类比师生交流:运动的物体有动能,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也有动能。
物体间有相互作用力产生了势能,分子之间有相互的作用力所以分子也有势能。
我们将这些能量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引导学生归纳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
明确: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符号J。
【讨论交流】(1)炽热的铁水有内能, 0℃的冰,是否具有内能?(2)一块铁由15℃升高到55℃内能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总结明确】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2内能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2内能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19e4c5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e.png)
3.课堂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解题过程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评价与反馈:开展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提前备课,精心设计板书内容,确保知识点全面、系统。
2.在书写过程中,注重条理性和层次感,突出重点和难点。
3.及时调整板书,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教学进度,适时补充或修改。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内能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内能与热量、能量的关系。
2.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影响实验效果和观察结果。
3.问题导向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内能实验器材(如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内能的变化。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进行内能实验,如酒精灯加热实验、热胀冷缩实验等,观察内能变化。
2.问题讨论:设置一些与内能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生活实例分析:提供一些生活中涉及内能转化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2.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效果。
初中物理_十三章内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十三章内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b3618f569eae009581bece8.png)
内能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课题:十三章内能教学目标:1、说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能识别扩散现象并通过实例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2、运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描述内能的影响因素;3、通过实例说出改变内能的途径;4、陈述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过程、方法,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并会解释简单的现象;5、会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教学重点: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内能、热量及改变内能的途径;3、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内能及比热容的概念.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2、合作交流3、质疑讨论4、师生互动5、练习及应用教学方法:1、引导自主学习2、组织组内交流、讨论 3 鼓励展示、辩论 4、演示实验 5、靖江。
实验准备:火柴、粗铁丝、冷热各一杯水等设计流程1 学案导学,引导自学 2创设情境,引出课题3目标导学,展示效果 4网略构建,深度整合5经典剖析,提炼方法 6课堂达标,能力内化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实质↑温度内容与机械能不同热传递→热量←→比热容↓↑↑↑扩散→分子动理论→内能→改变内能↓↓↓↓识别例证影响因素做功↓实质教学反思:【学情分析】_内能_物理_初中__学生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已经初步了物质由分子构成的认识,对分子的特征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同时,学生初三一年的学习对学习物理的方法如实验、观察、应用已经有了较深刻的感受,同事,对控制变量法、转化法也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已经初步培养起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物理的能力。
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但鉴于学生年纪较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好奇心较强,也给教学设计和教学推进带来挑战。
本课题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列举大量来自学生生活的生动实例、设计了针对教学重、难点的,生动的形象化的课件,演示了一些可感、可触、好玩的演示实验以及采用合理分组,交流合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学习激情饱满,思维活跃,展示踊跃。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第1节 热机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第1节 热机](https://img.taocdn.com/s3/m/97f8b35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0.png)
C
D
知识点 3 柴 油 机
喷油嘴
柴油机的构造
柴油机结构和汽油机相似,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柴 油机通过压缩空气直接点燃柴油。柴油机的汽缸顶部没 有火花塞,而有一个喷油嘴。
吸入物质也只有空气,在压缩冲程结束时,压缩空气 的温度已经超过柴油的燃点,此时从喷油嘴喷出的雾状 柴油遇到热空气就立刻燃烧起来。
柴油机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能力提升题
1. 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如图所示为 ___做__功___冲程,若飞轮转速为3600r/min, 该汽油机活塞1s对外做功___3_0___次。
2. 根据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汽油机汽缸顶部有一个火花塞,柴油机汽缸顶部是
一个喷油嘴 B. 汽油机吸入的是空气,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和柴
化为内能的是
压缩冲程。
基础巩固题
1.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工作物质被压缩,汽缸中的 ( C)
A.压强增大,温度降低 B.压强减小,温度升高 C.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D.压强减小,温度降低
2. 汽油机和柴油机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汽
油机吸入的是空气 B.在压缩冲程中它们的压缩程度是一样的 C.柴油机里推动活塞做功的燃气的压强比汽油机
汽油机由汽缸、火花 塞、进气门、排气门、活 塞、曲轴、连杆组成。
汽油机的构造
汽油机工作时,活塞在 汽缸内做往复运动,从 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 一端的过程,叫作一个 冲程。
汽油机一个工作 循环有四个冲程:吸 气冲程、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汽油机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点击播放:了解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里的高 D.在压缩冲程末,汽油机汽缸内的温度比柴油机
《内能》 说课稿
![《内能》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560314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1.png)
《内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内能》。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内能》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是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物体内部能量的形式和转化。
内能是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温度、热量等概念密切相关,是理解热现象和热力学定律的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回顾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引出内能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和实例,探讨了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教材内容的编排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建立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分子热运动的基本概念,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内能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虽然对热现象有一定的感受,但对于内能的本质、改变内能的方式等知识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实验、实例和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内能的概念,理解内能与温度、做功和热传递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能用做功和热传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内能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通过对改变内能方式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内能的概念。
(2)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f33a6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0.png)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教案一. 教材分析《内能》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物理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通过对内能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为后续学习热力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物体运动、力、声、光、电等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等内容还需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改变方式,包括做功和热传递。
3.让学生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明确内能是物体的一种能量形式,而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和速度而具有的能量。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实验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内能的概念及内能的改变方式。
2.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问题引导、实例分析、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冷水、玻璃棒等。
3.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引入:冬天用热水取暖,热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冷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提问:这是怎样的一种能量转移?这种能量与物体的温度有什么关系?2. 呈现(10分钟)呈现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接着介绍内能的单位、测量工具等。
3. 操练(10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观察温度变化。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内能的变化。
4. 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改变方式,如:烧水时,水温升高,内能增加;用手摩擦物体,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初中物理 评《内能》一课
![初中物理 评《内能》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a005e03fe87101f69e31957d.png)
评王莹老师的《内能》一课
听了王莹老师的《内能》,觉得她的导入环节很好,通过两个学生实验,(1)请学生想办法使实验台上的钢尺的温度升高(可借助实验台上的工具,也可利用周围环境)。
将学生们所想的办法归纳,得出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2)给一个气球充气,然后迅速放气,感觉它的温度的变化,讨论交流,得出: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一步步深入,向着目标方向不断发展,通过浅而易见的事例,使学生得到启发。
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理解问题的愿望,调动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的内容。
而且这两个实验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给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使他们产生新奇感,所以是一个良好的导入。
第1页共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三章内能(含辩误,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三章内能(含辩误,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84aa4e6195f312b3169a582.png)
13.2内能1.内能(1)分子动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同理,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分子由于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
(2)分子势能: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而使分子所具有的能叫分子势能。
(3)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①“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含义,是指所研究物体内部的全部分子,而不是该物体内部的一部分分子。
②“总和”的含义,这里的总和指的是该物体内部全部分子所具有的动能和全部分子具有的势能之和。
(4)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5)内能与温度的关系①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有内能................。
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的内能不能为零。
②同一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谈重点内能的大小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它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因此分子的动能变大,导致物体内部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增加。
例如,一个铁块在烧红时的内能比它冷却时的内能大。
对于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不能错误地理解为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内能的大小除了与温度有关,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内能的概念较难理解,我们得出物体具有内能时使用了什么方法?类比法!我们可以将运动的分子和具有动能、势能的物体进行类比,得出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自由下落的物体和地球相互吸引,物体具有势能,相互吸引的分子具有势能,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相互排斥,弹簧具有势能,相互排斥的分子具有势能。
【例1-1】物理学中把“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小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解析: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小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答案:C【例1-2】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的水没有内能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解析:错解:A、C、D正解:B错解分析:误以为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容易错选A;误以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容易错选C;误以为温度是决定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容易错选D。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87be8356137ee06eef91862.png)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
《内能》选自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
章第二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内能的概念、影响物体
教材分析 内能的因素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本节课的重点是对
内能、热量概念的理解,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的理解;
难点是内能概念的建立。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
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培养观察和
教学目标 分析能力,并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类比的方法
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激发主动
我们的课堂要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有和谐的师生 关系,才能有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我们不仅 课例研究综 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自己教的方法和交给学生学习的 述 方法,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环节的设计采用层层设问的模式,建构一种高效课
人教版内能说课稿
![人教版内能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39102b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a.png)
人教版内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内能》这一章节。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内能》这一章节位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热学部分,是学生在学习了温度、热量等基本概念之后,对热现象深入理解的重要内容。
本章节通过对内能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物质内部能量的概念,并理解内能与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实验和现象的观察,引导学生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与温度、热量的关系,以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及其与温度、热量的关系;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内能这一抽象概念。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前一章节关于热量和温度的知识,引出内能的概念,并提出问题:“物体内部的能量是如何存在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探究新知首先,通过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示不同温度下物体内能的变化。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其次,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内能的变化,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进行解答,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内能的概念、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改变内能的方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课时 内 能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课时 内 能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aacb2000242a8956aece47e.png)
第2节内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圣哲学校蔡雨欣第一课时内能【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物体的机械能类比推出物体的内能的概念.2.通过探究找到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多种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重点】内能的概念及单位.【难点】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点一内能【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8,完成以下问题:1.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每个分子都具有__动__能.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和斥力,并且有间隔,因此分子间还存在__势__能.2.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__动__能以及分子__势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它的单位是__焦耳__,用字母__J__表示.【合作探究】演示一分子的动能如图所示,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运动着的分子呢?答:由于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则运动的分子也同样具有动能,且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大,它们的动能也就越大.演示二分子的势能如图所示是两乒乓球与弹簧组成的模型,当弹簧发生形变时具有势能,同理,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呢?答: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分子势能.【教师点拨】1.物体内部所有的__分子动能__和__分子势能__的__总和__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的内能是对__一个物体__而言,不能说单个分子具有内能.知识点二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和联系【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完成以下问题:内能__不同于__机械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__机械运动__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__内部分子的热运动__和__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__情况有关.【合作探究】演示三比较静止在地面上的球和运动在空中的球所具有的机械能和内能.答:静止在地面上的球没有机械能,运动在空中的球具有机械能;但无论在地上还是在空中,它们都具有内能.【教师点拨】物体的内能与运动状态__无关__,所以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同时__一定__有内能,但有内能的物体__不一定__有机械能,内能与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知识点三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完成以下问题:1.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__热运动越剧烈__,分子动能越__大__,内能越____.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__不会停止__,所以一切物体__都具有内能__.2.同一物体,温度__越高__,内能__越大__;同种物质,相同温度,质量__越大__,内能__越大__,如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0 ℃的水和0 ℃的冰,水的内能比冰的大.物体的温度、质量、体积和状态__均不同__时,__无法比较__内能的大小.【合作探究】演示四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是否具有内能?答: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很剧烈,它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虽然温度很低,但其内部的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它具有内能.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说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教师点拨】1.一切物体在__任何情况下__都具有内能.因为不论温度高低,物体内部的分子都在__做无规则运动_,只是温度低时比温度时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__弱__一些.2.温度不是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当物体的质量、体积、状态发生变化时,内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跟进训练】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物体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D.0 ℃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动能也不具有势能2.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内能和机械能各自包含动能和势能,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B.运动物体的内能有可能为零C.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它的内能永远不可能为零D.物体的机械能变化时,它的内能一定发生变化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教学视频见课件.【素材积累】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的利用》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的利用》单元教材教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0b7021a58da0116d174925.png)
第二节热机的效率:各种热机都要靠燃烧燃料来获得能量得到动力,教材首先介绍了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反映燃料放热本领的大小.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不能全部被热机利用来获得机械能,自然引出热机的效率,教材有一幅内燃机的能流图,指出了燃料燃烧时能量的去向.教材还介绍了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二、热机的效率
热值的概念是初中阶段又一个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复习前面应用比值法定义的速度、密度等物理量,引导学生作出类比分析,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热值的概念.在讲述热机的效率时,可以利用教材中热机的能流图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热机的效率.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能量比较抽象,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使学生对各种形式的能量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现象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分析这些实验中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在学生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再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就会容易一些.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的利用》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物理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内能的利用》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热学内容分为两章,本章是在前面学习内能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内能的转化和实际应用的工具——热机.通过对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大致了解内燃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情况;了解内燃机在现代生活,特别是交通方面的应用.通过具体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利用燃料的内能方面,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内能转化和转移到其他方面,因此要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并与机械效率作联系和类比,之后自然引出能量守恒定律.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正面作用的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负面污染问题.在本章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来自于经验或兴趣方面的知识,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对提高教学效果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来自于生活的经验和体验,会使他们更多地关注技术关注社会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分析: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分析:内能](https://img.taocdn.com/s3/m/fe5565ae852458fb760b5667.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分析:内能13.2 内能1. 热量的概念【知识点回忆】〔1〕定义:在热传递进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2〕单位:焦耳〔J〕〔3〕物体自身没有热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拟两个物体热量的大小.〔4〕热量与内能、热量与温度的主要区别①〝热量是在热传递进程中物体内能改动的量度〞.反映了热量与内能的内在联络.但是,内能与热量又是两个实质不同的物理量,不能混为一谈.内能是〝形状量〞,一个物体在一定的形状下具有一定的内能;而热量是〝进程量〞,它是在热传递进程中用来量度物体内能改动多少的物理量.分开热传递的物理进程,谈热量的多少是毫有意义的.②热量和温度也不能混为一谈,温度是〝形状量〞,热量是〝进程量〞,它们之间的联络只表如今热传递的进程,绝不能以为〝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命题方向】常考题: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少B.水和煤油,假设温度也相反,水比煤油热量多C.质量越大的物体,它所含的热量多D.物体温度降低时,向外放出热量剖析:〔1〕热量是进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流进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热量不是形状量,不能说含有或许具有热量.〔2〕当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高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降低.解:A、物体所含有的热量,这种说法错误,不能说含有或许具有热量,故A错误;B、不能说物体的热量,水比煤油热量多,这种说法错误,不能说含有或许具有热量,故B 错误;C、物体所含有的热量,这种说法错误,不能说含有或许具有热量,故C错误;D、当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高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故D说法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察对热量的了解.知道热量不是形状量,不能说含有或许具有热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解题方法点拨】热量是一个进程量,只要发作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才干讨论热量效果,因此,热量的大小与物体的多少、物体的温度的上下没有关系.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拟两个物体具有的热量的多少.2.内能【知识点回忆】〔1〕分子有质量,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那么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之间还具有势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外部一切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单位:内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字母J表示.〔3〕内能的特点:①任何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具有内能.②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够准确地知道一个物体具有多少内能.③内能是可以变化的.④对单个分子或大批分子谈内能是有意义的.〔3〕决议物体内能大小的要素①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外局部子的无规那么运动越猛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②物体的内能与质量有关.在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分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③物体的内能还和形状有关.如:一定质量的固态晶体熔化为同温度的液体时,内能增大.【命题方向】常考题: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相反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增加B.物体内能添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反剖析: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动内能;结合这些知识可解答此题.解: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同一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将减小;故A正确;B、改动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添加,能够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能够外界对它做功;故B错误;C、物体的内能是由于物体外部少量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而发生的能量,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C错误;D、水的内能不只与温度有关,还和水的质量有关;故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的内能不同;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考察了物体内能方面的知识,包括内能的概念、改动内能的方法〔做功、热传递〕等;温度影响物体的内能,运用所学的内能方面知识可处置此题.【解题方法点拨】〔1〕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络:〔2〕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外部一切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由于物体分子的运动是永远不会停息的,所以物体在任何温度下、任何时辰都具有内能.3.物体内能的改动【知识点回忆】改动系统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1〕做功和热传递在改植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动系统的内能,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都能惹起系统内能的改动,但是它们还是有重要区别的.〔2〕做功和热传递在实质上是不同的.做功使物体的内能改动,是其他方式的能量和内能之间的转化〔不同方式能量间的转化〕.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改动,是物体间〔或物体不同局部〕内能的转移〔同种方式能量的转移〕.〔3〕内能改动的量度①做功使物体内能发作改动的时分,内能的改动就用功数值来量度.外界对物体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添加多少;物体对外界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②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发作改动的时分,内能的改动是用热量来量度的.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添加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a.用功的数值来量度,在做功的进程中,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物体内能就添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就增加,此时有W=△E.b.用热量来量度,外界传给物体热量,或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就添加;物体传给外界热量,或物体放出热量,物体内能增加,此时有Q=△E.【命题方向】第一类常考题: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了,那么〔〕A.一定经过做功的方式使它的内能添加B.一定经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它的内能添加C.能够是经过做功的方式,也能够是经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它的内能添加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剖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植物体的内能,二者在改动内能上是等效的.前者是能量的转化进程,后者是能量的转移进程.解:由于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植物体的内能,二者在改动内能上是等效的.所以,假设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了,说明内能增大,那么能够是经过做功的方式,也能够是经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它的内能添加.故只要C选项的说法正确.应选C.点评:知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植物体的内能,且二者在改动内能上是等效的,便可顺利解答此题.第二类常考题:在停止热学实验时,我们通常要经过划燃火柴或经过打火机来扑灭酒精灯,以下关于这两种扑灭酒精灯的方法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划燃火柴是经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动了火柴头的内能B.火柴头在熄灭时,高温的火焰经过热传递的方式将酒精灯扑灭C.打火机打着火时,高温的火焰经过做功的方式将酒精灯扑灭D.打火机打着火的原理相似于柴油机的火方式剖析:剖析两种扑灭火柴的方法,然后结合改植物体内能的方法即可失掉答案.解:A、火柴在与火柴盒摩擦时,摩擦生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火柴的内能添加,温度降低,使火柴熄灭.这是经过做功的方法改动了火柴的内能.应选项A错误;B、熄灭的火柴头温度很高,放在酒精灯上,内能由温度高的火柴头传递到温度低的酒精灯上,使酒精灯扑灭.这是经过热传递的方法使酒精灯扑灭的.应选项B正确;C、打火机打着火时,高温的火焰经过热传递的方式将酒精灯扑灭.应选项C错误;D、电子打火机是靠电子收回的电火花扑灭,相似与汽油机的点火方式,柴油机是压燃式.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中火柴和酒精灯火焰的内能都添加了,但方法不同,充沛表达了做功与热传递在改植物体内能上具有等效性.【解题方法点拨】虽然做功和热传递改植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做功的进程属于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属于内能的转移,但二者在改植物体的内能上却是等效的,例如,一根锯条的温度降低了,内能增大了,能够是由于摩擦生热,也能够是放在火上烤的结果,假设没有看见内能改动的进程,就无法判别内能是经过哪种方式改动的.4. 热传递【知识点回忆】〔1〕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局部传递到高温局部的现象,叫做热传递.没有做功而使内能改动的物理进程叫做热传递.〔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①传导--热量经过接触物体由高温局部向高温局部传递②对流--经过液体或气体〔流体〕自身的活动由高温局部向高温局部传递③辐射--热量不经过物体媒介,直接由高温物体发射到高温物体的传递〔3〕热传递的实质:热传递实质上传递的是能量,结果是改动了系统的内能.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热量来量度.〔4〕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局部传递到高温局部,不会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局部传递到高温局部.【命题方向】第一类常考题:质量和温度相反的铜块和水,使它们区分放出相反的热量后,将铜块迅速投入水中后,它们的内能变化正确的选项是〔〕A.铜块的内能减小,水的内能增大B.铜块的内能增大,水的内能减小C.铜块和水的内能都增大D.铜块和水的内能都减小剖析:处置此题要知道发作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铜块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由热量的变形公式可知,当热量、质量相反时,比热容小的温度变化大.解:质量和温度相反的铜块和水,使它们区分放出相反的热量后,由公式可知,铜块降低的温度大;即水的温度高于铜块的温度,二者放在一同后,热量由水传向铜块,故铜块内能增大,水的内能减小;应选B.点评:处置此题要知道热传递的条件,并且会依据热量公式剖析末温,并会剖析热传递的方向.第二类常考题:两个物体之间发作热传递,当热传递中止时〔〕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剖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解:用热传递的方法改植物体的内能,实践上是能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的进程,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时,热传递中止;应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先生对:热传递的条件及实质的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点拨】〔1〕热传递是指能量从高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局部传给高温局部〕.热传递是改植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2〕发作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或物体的不同局部间存在温度差.〔3〕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到高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局部到高温局部.5. 做功【知识点回忆】〔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添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加.〔2〕做功使物体的内能改动的实质:其他方式的能量〔如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命题方向】第一类常考题:飞机在万米空中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取得新颖空气,必需运用紧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进程中,紧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A.温度降低内能添加B.温度降低内能增加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D.温度降低内能添加剖析:此题要抓住做功与内能的改动,主要有摩擦生热和紧缩气体做功.解: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添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增加.紧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降低内能添加.A、紧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降低内能添加,契合题意.B、紧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降低内能增加,不契合题意.C、紧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降低内能增加,不契合题意.D、紧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降低内能添加,不契合题意.应选A.点评:此题考察了做功与内能的改动.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添加,温度降低.第二类常考题:如下图,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大批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进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以下关于该实验的剖析错误的选项是〔〕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剖析:改植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热传递.对物体做功〔例如克制摩擦做功、紧缩气体做功、弯折铁丝做功等〕物体的内能添加、温度降低;物体对外做功〔气体收缩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解:AB、瓶子里装有一些水,往瓶内打气,紧缩瓶内气体做功,使瓶内气体内能添加、温度降低,故A正确、B错;CD、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故CD都正确.应选B.点评:这是一个典型的对外做功〔气体收缩做功〕,内能增加的例子,要记住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的出现.【解题方法点拨】用做功的方式改植物体的内能,实质是不同方式的能之间的转化.外界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内能添加〔如:摩擦生热、紧缩气体做功〕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增加〔如:气体收缩〕。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内能内能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内能内能](https://img.taocdn.com/s3/m/22dfcac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77.png)
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教学目标:内能的理解教学重难点:内能的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教学过程:一: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二、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
(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W=△E)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内 能
学习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播放视频】:蒸汽火车和火箭升空 提出问题:推动火车和火箭的能量来自哪里?
【思维拓展2】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吗?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出谋献策】 普通的一根铁丝,我们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
(即使它的内能增加) (1)两人一组讨论,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
(2)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B、用力来回弯折 E、放在沙子上磨 F、用锤子敲打
小结: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所以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一、内能
1.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同样具有动能,而分子间具
有相互作用力,又使得它们具有势能。
分子和足球、孩子是否有相似之处?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知识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你能回答出这些问题吗?
1.物体由于______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_____和________。
3.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______
。
4.分子热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
热传递的本质: 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实验观察1
实验观察2
两个实验中,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玻璃容器内空气的内能?
做功
结论: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量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讨论交流】 (1)一块铁由15℃升高到55℃内能是否发生变化? (2)0℃的冰,温的火焰是否具有内能? (3)根据以上两个问题,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物体温度有关,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
1.第一眼看到你会被那抢眼、近乎妖 艳的色 彩震撼 ,更会 迷醉于 她独特 的,蕴 涵巫女 般迷幻 魔力的 风格之 中。
•Leabharlann 2.她选择以代表强烈欲望的紫色来包 装其化 妆品系 列,以 黯紫色 为主色 的包装 ,周围 布满了 红艳的 蔷薇, 像极了 年代妩 媚的面 粉盒; 复古俏 丽的化 妆品系 列让城 中女子 爱不释 手。
1.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2.内能的改变
1.判断一个物体内能发生了改变——观察其温度变化。 2.热传递:①发生的条件——存在温度差;②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3.做功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②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 低。 4.做功和热传递的本质①做功: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②热传递:内能的转移;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3.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5.在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紧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往瓶内打气时,瓶内的水是没有内能的 B.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减小 C.塞出跳出时,瓶口有白雾出现,是汽化现象 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小
•
3.古琦品牌时装一向以高档、豪华、 性感而 闻名于 世,以 “身份 与财富 之象征 ”品牌 形象成 为富有 的上流 社会的 消费宠 儿,一 向被商 界人士 垂青, 时尚之 余不失 高雅。 古琦现 在是意 大利最 大的时 装集团 。
•
4.继承着法国高级女装的传统,始终 保持高 级华丽 的设计 路线, 迎合上 流社会 成熟女 性的审 美品味 ,象征 着法国 时装文 化的最 高精神 。
结论: 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请解释下列现象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课堂小结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达标训练
1.什么是内能?改变内能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温度减小时内能_________,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__ 3.判断 (1)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 ) (2)对物体做功内能一定增加 ( )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思维拓展1】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还有哪些呢? (1)1kg的铁块和一个100g的铁钉,温度都是15℃,它们的内能一样 大吗? (2)0℃的冰加热熔化变成0℃的水,它的内能一样大吗? (3)根据以上两个问题,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状态有关.
•
5.多年过去了,这个名字依然引领着 世界的 流行时 尚。然 而在这 些辉煌 的业绩 后面, 我们所 看到的 是一个 活生生 的,他 充满着 深情, 极为害 羞,又 极为幽 默,他 便是永 远的。
•
6.迪奥的设计,注重的是服装的女性 造型线 条而并 非色彩 。他的 时装具 有鲜明 的风格 :裙长 不再曳 地,强 调女性 隆胸丰 臀、腰 肢纤细 、肩形 柔美的 曲线, 打破了 战后女 装保守 古板的 线条。 这种风 格轰动 了巴黎 乃至整 个西方 世界, 给人留 下深刻 的印象 。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2.物体的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
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 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 一种形式的能。
【人教版初中物理】内能PPT下载2
•
7.服装与其他名牌做法不同,它从不 将任何 “”或 “”等 明显的 标志放 在衣服 上,而 衣标上 的字样 ,则是 其唯一 的辨识 方法。
•
8.推出的服装款式向顾客传递积极、 开放的 生活理 念,倡导 时尚的 生活方 式。专 为成熟 时尚的 都市女 性设计 。她们 的着装 风格典 雅、性 感;精 于对服 装款式 、颜色 、面料 及配饰 的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5.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观察对比】 1.运动的篮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吗?
小结:分子作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 2.树上苹果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具有势能,分子间也存在相互吸引 的力,分子具有势能吗?
小结:互相吸引的分子具有势能
3.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有 没有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