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第四章野外数据采集
野外数据采集
![野外数据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d5568dd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9.png)
补充: 进口全站仪
拓普康 索佳 徕卡
拓普康
株式会社拓普康成立于1932年。于二十世纪末已发展成为闻名于世界的光机电技术综合厂家,近七十年间在其固有的领先于世界的光学技术基础上,又不断融合精密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逐步形成了光机电一体的先进精密机械制造体系。目前,拓普康公司已在全世界设有17家子公司,遍布美国、欧洲、澳洲、中东、亚洲等地区和国家。
将仪器架设在木制三脚架上。金属的会产生振动。
基座上的固定钮和中心固定螺旋旋紧。
搬动仪器握住提手,运输中减轻震动。
避免温度突变时立即工作。
电源打开时不要将电池取出,存储数据可能会丢失。
课堂总结
野外数据采集模式 数据采集的内容和格式 地图要素的分类和编码 工作草图的绘制 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补充: 国产全站仪
四位编码法
0类:地貌特征点 1类:测量控制点 2类:居民地、工矿企业建筑物和公共设施 3类:独立地物 4类:道路及附属设施 5类:管线与垣栅 6类:水系及附属设施 7类:境界 8类:地貌与土质 9类:植被
101三角点 102小三角点 105导线点 106埋石图根点 108水准点
001一般地形点 002山脊点 003山谷点 004山顶点 005鞍部点
锦上添花的
日本索佳的SET-22D是一佳作。它操作方便、功能齐全、结构稳定,但其不足之处是没有彻底中文化,使国人接受起来有一个过程。 索佳SET-22D 南方NTS-550 南方NTS-550彻底中文化,而且以很实在的价格推向市场。 NTS-550
尽善尽美的
日本拓扑康的GTS-600全站仪是国际最畅销、功能最强的全站仪之一,其优异的软件受到了使用者的好评,但昂贵的价格、不彻底中文化的缺点使它没有在中国普及。 南方NTS-660 日本拓普康GTS-600 南方的NTS-660全站仪解决了这两个难题。 NTS-660
数字测图 第四章 野外数据采集
![数字测图 第四章 野外数据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404ce765caaedd3383c4d3d7.png)
xc c / cos
则正确的水平方向读数为:
L L xc , R R xc
' '
式中 L′、R′—盘左、盘右水平方向读数;
—竖直角。
(3)指标差对竖直角的改正
设指标差为x,则一般垂直度盘竖直角的
计算公式为:
=90 ( L x ) 或 ( R x ) 270
距离偏心法 • 欲测定B点,但B点不能立 标尺或反光镜,可先用极 坐标法测定偏心点Bi(水 平角读数为Li,水平距离为 SZBi),再丈量偏心点Bi到 目标点B的距离△Si,即可 求出目标点B的坐标。
角度偏心法
• 欲测定目标点B,由于B点无法 到达或B点无法立镜,将棱镜安 置在离仪器到目标B相同水平距 离的另一个合适的目标点Bi上进 行测量,先测定至棱镜的距离 (DZB =DZBi),然后转动望远镜照 准待测目标点Bi,读取水平角LB, 则测得B点坐标为:
类
型
符 号 码
及 含 义
坎类(曲) 线类(曲) 垣栅类 铁路类 电力线类 房屋类 管线类 植被土质 不拟合边界 圆形物
K(U) + 数(0-陡坎,1-加固陡坎,2-斜坡,3-加固斜坡,4-垄,5-陡崖,6-干沟) X(Q) + 数(0-实线,1-内部道路,2-小路,3-大车路,4-建筑公路,5-地类界,6-乡.镇 界,7-县.县级市界,8-地区.地级市界,9-省界线) W + 数(0,1-宽为0.5米的围墙,2-栅栏,3-铁丝网,4-篱笆,5-活树篱笆,6-不依比例围 墙,不拟合,7-不依比例围墙,拟合) T +数(0-标准铁路(大比例尺),1-标(小),2-窄轨铁路(大),3-窄(小),4-轻轨铁路(大), 5-轻(小),6-缆车道(大),7-缆车道(小),8-架空索道,9-过河电缆) D + 数 (0-电线塔,1-高压线,2-低压线,3-通讯线) F +数 (0-坚固房,1-普通房,2-一般房屋,3-建筑中房,4-破坏房,5-棚房,6-简单房) G + 数(0-架空(大),1-架空(小),2-地面上的,3-地下的,4-有管堤的) 拟合边界 H - 数(0-旱地,1-水稻,2-菜地,3-天然草地,4-有林地,5-行树,6-狭长灌木林,7-盐 碱地,8-沙地,9-花圃) Y + 数(0半径,1-直径两端点,2-圆周三点) P + (X(0-9),Q(0-9),K(0-6),U(0-6)„) C + 数(0-图根点,1-埋石图根点,2-导线点,3-小三角点,4-三角点,5-土堆上的三角点, 6-土堆上的小三角点,7-天文点,8-水准点,9-界址点)
野外地形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野外地形数据的采集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c0b97ddbe1e650e52ea99a2.png)
➢ 概念
一般用按一定规则构成的符号串来表示地物属性 和连接关系等信息,这种有一定规则的符号串称 为数据编码。
➢ 编码应遵循的原则 (1) 符合国标图式分类,符合地形图绘图规则; (2) 简练,便于操作和记忆,比较符合测量员的 习惯;
(3) 便于计算机处理; (4) 便于GIS等软件的使用; (5)要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扩充性。
设计时第一位为类别号,代表上述10大类;第二、 三位位顺序号,即地物符号在某大类中的序号。 如105,1为第一大类,即控制点,05为图式符号 顺序为5的控制点即是导线点;106为图根控制点。
如201,为居民地类的一般房屋中的混凝土房屋。 这样每一大类中的符号编码不能多于99个。
➢ 三位编码的优点 位数少,简单,便于记忆和输入; 按图式符号分类,符合测图习惯; 与图式符号一一对应,编码就带有图形信息; 计算机可自动识别,自动绘图。
✓ 七位数字编码
1
23
45
67
地物大类码 地物代码 地物顺序码 测点顺序码
地物大类码用来表示10类地物,用0-9表示;每 一大类最多有99个符号,用两位地物代码表示, 用0-99表示;考虑到每一测站上同一类地物有 相同的,为了便于计算机识别,必须对同一测站 上相同的地物进行编号,这就是地物顺序码,用
如1210203 7 测区平房第二幢楼房第三号点方向 向左。
目前国内应用较广泛的地形信息编码由三部分 组成,码长8位。
1 2 3 4 5 67
8
地形要素码 (3位)
连接码(4位) 线型码 (1位)
地形要素码:用于标识碎部点的属性。一般根
据《地形图图式》中各符号的名称和顺序来设 计。用3位表示,位于8位码的前部,表示形式 有三种:三位数字型、三位字符型和数字字符 混合型。
野外数据采集
![野外数据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31d5f18fa58da0116d17494a.png)
野外数据采集数字测图作业通常分为野外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编辑两大部分。
野外数据采集通常利用全站仪或RTK GPS接收机等测量仪器在野外直接测定地形特征点的位置,并记录地物的连接关系及其属性,为内业成图提供必要的信息,它是数字测图的基础工作,直接决定成图质量与效率。
数据编码野外数据采集仅仅采集碎部点的位置(点的坐标信息)是不能满足计算机自动成图要求的,还必须将地物点的连接关系和地物诚性信息(地物类别)记录下来。
通常是用按一定规则构成的符号串来表示地物属性和连接关系等信息,这种有一定规则的符号串称为数据编码。
数据编码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物要素编码(或称地物特征码、地物属性码、地物代码)、连接关系码(或连接点号、连接序号、连接线型)、面状地物填充码等。
一、国家标准地形要索分类与编码按照《1:500 1:1OOO 1:2000外业数字测图规程》(GB/T 14912—2005)的规定,野外数据采集编码的总形式为:地形码+信息码。
地形码是表示地形图形要素的代码。
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中对比例尺为1 : 500、1 : 1000、1 : 2 000的代码位数的规定是6位十进制数字码,分别为按数字顺序排列的大类、中类、小类和子类码,具体代码结构如图8-16所示。
左起第一位为大类码;第二位为中类码,是在大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码;第三、第四位为小类码,是在中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码;第五、第六位为子类码,是在小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码。
代码的每一位均用0〜9表示,例如对于大类:1为定位基础(含测量控制点和数学基础);2为水系;3为居民地及设施;4为交通;5为管线;6为境界与政区;7为地貌;8为植被与土质。
表8-1为8个大类中大比例尺成图中基础地理信息要素部分代码的示例。
图8-16 碎部点编码规则表8-1 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部分代码Xmap数字测图系统的编码是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 : 500 1 :1 000 1:2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GB/T —2007)7位编码方式的基础上,扩展了一位的编码,这扩展用来表示要素的表示方法。
关于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探究
![关于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7d1224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2.png)
关于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探究发布时间:2021-11-26T06:03:42.206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18期(下)作者:穆磊李淼石凯[导读]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数字化测图技术得以高速发展,被广泛用于野外数据采集中。
穆磊李淼石凯陕西省煤田物探测绘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数字化测图技术得以高速发展,被广泛用于野外数据采集中。
文章对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测记法;测绘法前言:数字化测图主要是应用全站仪或GPS接收机和计算机,连接绘图仪等输入输出设备,进行野外地图测绘的一个自动化、数字化过程,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重要基础环节。
数字化测图相比于传统白纸测图,自动化程度较高,测图速度较快,数据存储、传输以及共享方便快捷,成图精度高,使用范围广泛。
野外数据收集属于数字化测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伴随计算机技术于测量应用中的迅速发展,测绘仪器的逐渐数字化,测图技术愈发成熟,野外数据收集方式越来越多。
1数字化测图概述信息时代下,数字化技术作为一个基础性运用平台,可实现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和再现等工作。
数字化测图技术应用宗旨,是将所采集的有关地貌和地物,通过数据接口,以数字形式,传递给计算机,经相应处理后,形成电子地图,利用电子计算机图形设备,如显示器和绘图仪等,实现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地图的绘制。
其主要作业流程分为数据采集和处理,图形编辑与输出。
数字测图系统工作流程见图1。
数字化测图不同于传统测图,其具有良好的优势。
传统测图数据采集方式直接运用白纸,借助测距仪和经纬仪,以及地形标尺,开展野外现场采集,速度较慢,低精度。
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出现,可运用数字化,采集、处理、储存和传输数据,实现无纸化作业。
测量形成的地形图具有高精度优点,不容易因图纸变形而产生影响,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更新,便于远程传输和管理,应用十分方便,可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无级缩,它可以用于多种用途。
野外数据采集步骤
![野外数据采集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4276d20f242336c1eb95e67.png)
1.草图法数字测图的流程:外业使用全站仪测量碎部点三维坐标的同时,领图员绘制碎部点构成的地物形状和类型并记录下碎部点点号(必须与全站仪自动记录的点号一致)。
内业将全站仪或电子手簿记录的碎部点三维坐标,通过CASS传输到计算机、转换成CASS 坐标格式文件并展点,根据野外绘制的草图在CASS中绘制地物2.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步骤①置仪: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检查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旋紧,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开机。
②创建文件:在全站仪Menu中,选择“数据采集”进入“选择一个文件”,输入一个文件名后确定,即完成文件创建工作,此时用来保存采集到的坐标数据。
③输入测站点:输进入数据采集之输入数据窗口,按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及标识符、坐标、仪高,后视点点号及标识符、坐标、镜高,仪器瞄准后视点,进行定向。
④测量碎部点坐标:仪器定向后,即可进入“测量”状态,输入所测碎部点点号、编码、镜高后,精确瞄准竖立在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坐标”键,仪器即测量出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保存到前面输入的坐标文件中,同时将碎部点点号自动加1返回测量状态。
再输入编码、镜高,瞄准第2个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坐标”键,仪器又测量出第2个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保存到前面的坐标文件中。
按此方法,可以测量并保存其后所测碎部点的三维坐标。
3.下传碎部点坐标:完成外业数据采集后,使用通讯电缆将全站仪与计算机的COM 口连接好,启动通讯软件,设置好与全站仪一致的通讯参数后,执行下拉菜单“通讯/下传数据”命令;在全站仪上的内存管理菜单中,选择“数据传输”选项,并根据提示顺序选择“发送数据”、“坐标数据”和选择文件,然后在全站仪上选择确认发送,再在通讯软件上的提示对话框上单击“确定”,即可将采集到的碎部点坐标数据发送到通讯软件的文本区。
4.格式转换:将保存的数据文件转换为成图软件(如CASS)格式的坐标文件格式。
执行下拉菜单“数据/读全站仪数据”命令,在“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对话框中的“全站仪内存文件”文本框中,输入需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在“CASS坐标文件”文本框中输入转换后保存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
野外地形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野外地形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f52ff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b.png)
野外地形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一、地形点的描述信息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定点位,直接测定点的坐标确定点位,或者通过测量水平角、竖直角、距离来确定点位。
数字测图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自动处理(自动识别、自动检索、自动连接、自动调用图式符号等),自动绘出所测的地形图。
因此,对地形点必须同时给出点位信息及绘图信息。
数字测图中地形点的描述必须具备3类信息:1.测点的三维坐标;2.测点的属性,即地形点的特征信息; (地貌点还是地物点)测点的连接关系。
3.其中,第一项是定位信息,后两项是绘图信息。
测点是要标明点号,点号在测图系统中是惟一的,根据它可以提取点位坐标。
二、地形编码计算机是通过测点的属性信息来识别测点是哪一类特征点,用什么图式符号来表示,数字测图中是用编码来代替地物的名称和代表相应的图式符号以表明测点的属性信息。
地形编码是一种人为的约定,是联系内业与外业的一种纽带。
我国一推出了关于地形图图式,地形图要素分类代码等国家标准:如《1: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图式》,1 :《5000 1 :10000 地形图图式》,1 :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代码》,《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1804-93》等等。
这些标准是我们制定地形编码的重要依据。
地形信息共分九大类,并挨次细分为小类、一级和二级。
分类代码由四位数字码组成:X大类码代码1X小类码名称测量控制点X一级代码代码2X二级代码名称居民地11 平面控制点111 三角点1111 一等1112 二等1113 三等1114 四等在《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13923-92》中,在上述编码基础上又扩充一位:识别位。
(一)、地形编码的原则1. 符合国标、图式分类,符合地形绘图的习惯;2. 力求简洁,便于操作和记忆,符合测量员的习惯;3. 便于计算机处理;4. 编码要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扩充性。
(二)、常见编码方法按照《1:500 1 :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地形要素分为十类:(1) 测量控制点(2) 居民地(3) 共矿企业建造物和公共设施(4) 独立地物(5) 道路及附属设施(6) 管线及垣栅(7) 水系及附属设施(8) 境界(9) 地貌与土质(10) 植被常见编码1. 三位整数编码2. 四位整数编码3. 五位整数编码4. 六位整数编码5. 七位整数编码6. 八位整数编码7. 拼音字母编码8. “无编码”系统9. “无记忆编码系统”三、连接信息连接信息可分为连接点和连接线型。
浅析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
![浅析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b8a232ec941ea76e58fa046a.png)
浅析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摘要:系统介绍了数字化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方式,并通过对各种采集方式的比较,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提出了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字化测图;测记法;测绘法;GPS-RTK采集On the digital mapping of the field data collectionZhu TangYongDing YuanfengHu Gang Abstract: The system introduces digital mapping of the field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an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various collection methods,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proposed field of digital mapping data acquisition development.Keywords: Digital Mapping; measured notation; mapping method; GPS-RTK acquisition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站仪、GPS-RTK技术等先进测量仪器和技术的广泛应用,地形测量开始向自动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化测图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数字化测图技术正日益成为测绘行业的应用主流。
从传统的模拟白纸测图法的经纬仪、电子测距仪采集,到数字化测图的全站仪、GPS采集,以至于航空摄影的空中采集,野外测图的数据采集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我局从九十年代起便开始了数字化测图方面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相继引进了全站仪、天宝GPS等多种测量仪器,以及清华山维公司的电子平板系统测图系统,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数字化测图的测量作业体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野外数据采集
![野外数据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35b270659ec3d5bbfc0a745e.png)
野外数据采集数字测图作业通常分为野外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编辑两大部分。
野外数据采集通常利用全站仪或RTK GPS接收机等测量仪器在野外直接测定地形特征点的位置,并记录地物的连接关系及其属性,为内业成图提供必要的信息,它是数字测图的基础工作,直接决定成图质量与效率。
数据编码野外数据采集仅仅采集碎部点的位置(点的坐标信息)是不能满足计算机自动成图要求的,还必须将地物点的连接关系和地物诚性信息(地物类别)记录下来。
通常是用按一定规则构成的符号串来表示地物属性和连接关系等信息,这种有一定规则的符号串称为数据编码。
数据编码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物要素编码(或称地物特征码、地物属性码、地物代码)、连接关系码(或连接点号、连接序号、连接线型)、面状地物填充码等。
一、国家标准地形要索分类与编码按照《1:500 1:1OOO 1:2000外业数字测图规程》(GB/T 14912—2005)的规定,野外数据采集编码的总形式为:地形码+信息码。
地形码是表示地形图形要素的代码。
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中对比例尺为1 : 500、1 : 1000、1 : 2 000的代码位数的规定是6位十进制数字码,分别为按数字顺序排列的大类、中类、小类和子类码,具体代码结构如图8-16所示。
左起第一位为大类码;第二位为中类码,是在大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码;第三、第四位为小类码,是在中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码;第五、第六位为子类码,是在小类基础上细分形成的要素码。
代码的每一位均用0〜9表示,例如对于大类:1为定位基础(含测量控制点和数学基础);2为水系;3为居民地及设施;4为交通;5为管线;6为境界与政区;7为地貌;8为植被与土质。
表8-1为8个大类中大比例尺成图中基础地理信息要素部分代码的示例。
图8-16 碎部点编码规则表8-1 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部分代码Xmap数字测图系统的编码是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 : 500 1 :1 000 1:2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GB/T —2007)7位编码方式的基础上,扩展了一位的编码,这扩展用来表示要素的表示方法。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6f03319aec3a87c24028c42b.png)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一、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一)图根控制测量野外数据采集包括两个阶段,即图根控制测量和地形特征点(碎部点)采集。
测区高级控制点的密度不能满足大比例尺数据测图的需求时,应加密适当数量的图根控制点,又称图根点,直接供测图使用。
图根控制布设,是在各等级控制下进行加密,一般不超过两次附合。
在较小的独立测区测图时,图根控制可作为首级控制。
图根控制点(包括已知高级点)的个数,应根据地形复杂、破碎程度或隐蔽情况而决定其数量。
如果利用全站仪采集碎部点,就常规成图方法而言,一般以在500m以内能测到碎部点为原则。
一般平坦而开阔地区每平方千米图根点的密度,对于1/2000比例尺测图不少于4个,对于1/1000比例尺测图不少于16个,对于1/500比例尺测图不少于64个。
图根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可采用图根导线、图根三角、交会方法和GPS RTK 等方法。
还可采用“辐射法”和“一步测量法”。
辐射法就是在某一通视良好的等级控制上,用极坐标测量方法,按全圆方向观测方式,一次测定周围几个图根点。
这种方法无需平差计算,直接测出坐标。
为了保证图根点的可靠性,一般要进行两次观测(另选定向点)。
“一步测量法”就是将图根导线与碎部测量同时作业。
利用全站仪采集数据时,效率非常高,可少设一次站,少跑一遍路,适合数字测图,现在有很多测图软件都支持。
“一步测量法”的步骤归结为(如图5-1所示):先在已知坐标的控制点V501上设测站,在该测站上先测出下一导线点C1(图根点)的坐标,然后再施测本测站的碎部点30,36,56,50的坐标,并可实时展点绘图。
搬到下一测站C1,其坐标已知,测出下一导线点C2的坐标,再测本站碎部点40,41点坐标…,待导线测到C5测站,可测得V511坐标,记作V511′点。
V511′点坐标与V511点已知坐标之差,即为该附合导线的闭合差。
若闭合差在限差范围之内,则可平差计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为提高测图精度,可根据平差后的坐标值,重新计算各碎部点的坐标,然后再显示成图。
数字测图的作业过程野外数据采集方法及成图方法资料PPT优选版
![数字测图的作业过程野外数据采集方法及成图方法资料PPT优选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c84e18f90f76c660371a0c.png)
已知点、定向点的点号是否输错; 坐标是否输错; 所调用于检查的已知点的点号、坐标是否有误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有故障等。
在野外采集时,能测到的点要尽量测,实在测不到的点可利用皮尺或钢尺量距, 利用电子手簿的间接量算功能,生成这些直接测不到的点的坐标. 在一个测站上所有的碎部点测完后,还要找一个已知点重测,以检查施测过程中 是否存在因误操作,仪器碰动或出故障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检查确定无误后,关 机、搬站。 到下一测站,重新按上述采集方法、步骤进行施测.
数字测图
数字测图的作业过程
数字测图
数字测图的作业过程
注意事项: 在一个测站上所有的碎部点测完后,还要找一个已知点重测,以检查施测过程中是否存在因误操作,仪器碰动或出故障等原因造成的 错误.检查确定无误后,关机、搬站。 五、野外数据采集方法及成图方法 点号、定向点起始方向值,一般把起始方向值置零; 注意事项: 地形图的编辑,包括地物图形文件生成、等高线文件生成、图形修改、地形图注记、图廓生成等。 一步测量法就是将图根导线与碎部测量同时作业,即在一个测站上,先测导线的数据,接着就测碎部点.这是一种少安置一轮仪器、 少跑一轮路,大大提高外业工作效率的测量方法。 通知持镜者开始跑点; 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软件具有以下功能: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有故障等。 1、 作业员进入测区后,根据事先的分工,各负其职。 一般来讲,施测的第一点选在某已知点上 测点进入手簿坐标被记录下来。 一般来讲,施测的第一点选在某已知点上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Digital Mapping 通知持镜者开始跑点; 计算机地形图编辑是操作测图软件(或菜单)来完成的。 点号、定向点起始方向值,一般把起始方向值置零;
数字测图
浅析坐标法测图野外数据采集
![浅析坐标法测图野外数据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c01ee27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7.png)
制定测量方案 和计划,包括 人员分工、设 备配置、安全
措施等
控制点布设
确定控制点位 置:根据测区 大小、地形情 况和测量精度 要求,合理选 择控制点位置
建立控制网: 根据测区大小、 地形情况和测 量精度要求, 建立相应的控
制网
坐标测量:使 用测量仪器对 控制点进行坐 标测量,并记
录数据
数据处理:对 测量数据进行 处理,计算出 各控制点的坐
野外作业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装 备,如防护服、安全帽、手套等, 以防止意外伤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 技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 自身安全。
在高海拔、陡峭地区等危险区域 作业时,应有专人负责安全监管, 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质量保证措施
测量仪器校准: 确保使用精度高、 稳定性好的测量 仪器
实时化:坐标法测图野外数据采集将实现实时化,能够快速获取和处理数据,提高测量 精度和效率。
集成化:未来坐标法测图野外数据采集将更加集成化,实现多种测量技术的融合,提高 测量精度和效率。
在野外数据采集时,应保持与指挥中心的通讯畅通,以便及时获取支持和指导。
坐标法测图野外数据采集的应用领域
城市规划与 建设
土地资源调 查
矿产资源勘 探
水利水电工 程
坐标法测图野外数据采集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坐标法测图野外数据采集将更加智能化,减少人工干预,提 高数据精度和效率。
自动化:自动化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坐标法测图野外数据采集的效率和精度,减少人为误差。
摄影测量法:通过摄影技术获取 地形影像,通过像片处理和解析 几何计算目标点的坐标,适用于 地形复杂、难以直接测量的地区。
第4讲数字测图外业
![第4讲数字测图外业](https://img.taocdn.com/s3/m/bffa142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49.png)
绘图仪的性能指标
1、精度
矢量绘图仪精度包括:定位精度、重复精度、动态精
度和总精度,通常以误差的大小来描述精度的高低。 1)定位误差
如图,当绘图笔从A点绘到B点,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使绘图 笔不到B点,而是落在C点或D点,其偏差BC或BD定义为绘图仪的定
位误差。目前绘图仪的定位精度达到+0.1~0.001mm。
4.1.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1 控制测量 2 仪器器材与资料准备
4.1.2 野外数据采集
1 测记法施测 2 电子平板法施测 3 一步测量法
4.1.3 测量硬件
2022/2/8
2022/2/8
4
第4页,共85页。
野外数据采集概述
数据采集就是采集供自动绘图用的绘图信息,是数字测图 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同的数据源、不同的作业模式有不同 的数据采集方式,有内业数据采集与外业数据采集之分, 有手工输入、半自动输入、自动输入之分。一个优秀的数 字测图系统通常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方式。目前大比例尺野 外数字测图主要使用全站仪采集数据,故本书主要介绍使 用全站仪实施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
第4讲数字测图外业
2022/2/8
2022/2/8
1
第1页,共85页。
2022/2/8 2022/2/8
第四章 数字测图外业
樊文有 13397119008
2
第2页,共85页。
内容提要
4.1 野外数据采集
4.2 碎部点坐标测算方法及数学原理
2022/2/8
2022/2/8
3
第3页,共85页。
4.1 野外数据采集
集时,利用全站仪适当用极坐标法或照准偏心法测定
一些“基本碎部点”,再用半仪器法(只测方向)、勘
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
![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8f60da6e69dc5022abea007d.png)
编辑ppt
24
测站点的测定
• (1)增设测站点的条件 • 数字测图时应尽量利用各级控制点作为测
站点。在地物、地貌复杂零碎的特殊情况 下,可利用控制点增设测站点。
• (2)增设测站点的方法 • 增设测站点是在控制点或图根点上,采用
极坐标法,支导线法,辐射法等测定。
编辑ppt
25
二、碎部测量数据采集
自由设站的优点: ➢ 自由设站要求的控制点数目少,设站基本不受图形限制; ➢ 自由设站的平面坐标按间接平差计算,具有较高的平面精度, 其高程可按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求得。
编辑ppt
20
(一)自由设站法
自由设站的步骤:
设在一个自由设站点P上观测了N个控制点(观测方向数受 电子手簿提供的程序限制,一般不超过5个方),根据观测值 (方向值和距离)和控制点坐标先计算出设站点P的近似坐标, 然后列出方向和边长的误差方程式,再组成法方程,解算法方 程式,计算坐标。
自由设站的分类(根据连测控制点数的不同):
➢ 用方向和距离连测两个控制点;
➢用多余观测进行自由设站;
➢用方向连测三个控制点,该方法和通常的后方交会相同,没 有多余观测和检查条件,一般不宜采用。
编辑ppt
21
自 由 设 站 程 序 框 图
编辑ppt
22
(二)一步测量法
概念: 在电子平板中提出了图根控制与碎部测量同步进行的测量
算法: xQ=x1+S·sinZ·cos(H0+H) yQ=y1+S·sinZ·sin(H0+H) zQ=z1+S·cosZ+Hi-Th
编辑ppt
31
2、视距法
当使用经纬仪施测时,采用极坐标法测量的数据项与全站仪不同,同时 数据要由人工键入。其中 水平角:H 竖直角:V 视距切尺读数(上下丝读数):M,N 中丝读数:Th 为已知。
数字化测图的数据采集
![数字化测图的数据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1e2e2ba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f.png)
第四节 数字化测图的数据采集利用全站仪的数字采集功能和存储管理模式进行数字化测图,获得野外控制点和碎部点的坐标数据文件,以便在室内利用成图软件绘制平面图、地形图或地籍图,也可以直接与掌上测绘通连接,在野外采集并成图,在室内进行编辑,还可以在野外与笔记本电脑(作电子平板)直接成图。
一、数据采集数字化测图的关键是在野外进行数据采集,GTS-332可将测量数据存储在内存中。
内存划分为测量数据文件和坐标数据文件,文件数最大可达30个,被采集的数据存储在测量数据文件中,测点数目最多可达8000个点,但必须注意的是,当关闭电源时应确认仪器处于主菜单显示或角度测量模式下,这样可以确保存储输入过程的完结,避免存储数据可能出现丢失。
1、数据采集操作过程(图5-34)数据采集在菜单模式下分三步进行,首先选择一个文件,用来保存采集数据,然后,第一步设置测站点坐标,第二步设置后视边方位角,第三步进行碎部点的数据采集。
1)、数据采集的原理(图5-35)数据采集的关键是将全站仪置于坐标系中的一个已知点上,输入测站点坐标,然后照准另一个已知点(后视点),并使其水平角等于后视边的方位角,再开始对碎部点进行测量,此时每照准一个碎部点,其水平角正好等于方位角,因而可计算出碎部点的坐标。
2)、数据采集文件的选择按菜单键,选择数据采集模式。
3)、选择坐标文件(供数据采集用)在启动数据采集模式之前,可出现文件选择屏,由此可选一个文件,既可在已存储的数据文件中选择调用,也可直接由键盘输入一个新文件的文件名。
4)、输入测站点测站点坐标既可从内存的坐标数据文件中调用来设定,也可直接由键盘输入。
5)、设置后视点方位角后视点方位角设置是数据采集过程中很关键而又容易出错的一步,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其一是直接调用内存坐标数据文件中的后视点坐标,其二是直接键入后视点坐标,这两种方法在照准后视点后,必须按“测量”,并选择一种测量方法(角度、斜距、坐标),这样后视点方位角才被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 坎类(曲) 线类(曲)
垣栅类
铁路类
符号码及含义 K(U) + 数(0-陡坎,1-加固陡坎,2-斜坡,3-加固斜坡,4-垄,5-陡崖,6-干沟)
X(Q) + 数(0-实线,1-内部道路,2-小路,3-大车路,4-建筑公路,5-地类界,6-乡.镇 界,7-县.县级市界,8-地区.地级市界,9-省界线) W + 数(0,1-宽为0.5米的围墙,2-栅栏,3-铁丝网,4-篱笆,5-活树篱笆,6-不依比例围 墙,不拟合,7-不依比例围墙,拟合) T +数(0-标准铁路(大比例尺),1-标(小),2-窄轨铁路(大),3-窄(小),4-轻轨铁路(大), 5-轻(小),6-缆车道(大),7-缆车道(小),8-架空索道,9-过河电缆)
– 第一位数字(2)表示:地形要素分类; – 第二、第三位数字(01)表示:地形要素次分类; – 第四、第五、第六位数字(015)表示:类序号; – 第七、第八位数字(03)表示:特征点序号。
数字测图第四章野外数据采集
CASS数字测图系统的编码主要参照GB/T 7929-1995的章节号 为所有的地形符号进行了编码。编码统一为6位数字,其规则 是“1(或2、3)+图式序号+顺序号+次类号”。 其中3~9章的内容第一位数字为1,10~12章的内容第一位数 字为2,对于地籍测量的内容第一位数字为3; “图式序号”指GB/T 7929-1995版中符号的章节号 “顺序号”为此类符号顺序号,从零开始; “次类号”指同一图式章节号中不同图式符号,从零开始。 对于有辅助符号位的编码,在其骨架线编码后加“-顺序号”,
第四章 野外数据采 集
数字测图第四章野外数据采集
§ 4.1 数据编码
➢ 野外数据采集仅仅采集碎部点的位置(点的坐标信 息)是不能满足计算机自动成图要求的,还必须将地 物点的连接关系和地物属性信息(地物类别等)记录 下来。
➢ 一般用按一定规则构成的符号串来表示地物属性和 连接关系等信息,这种有一定规则的符号串称为数据 编码。
数字测图第四章野外数据采集
1.类别码 类别码(亦称地物代码或野外操作码), 是按一定的规律设计的,不需要特别记忆。 2.关系码 关系码(亦称连接关系码),共有4种符 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和“P”配合来描 述测点间的连接关系。其中“+”表示连接线 依测点顺序进行;“-”表示连接线依相反方 向顺序进行连接,“P”表示绘平行体;“A$” 表示断点识别符 3.独立符号码 对于只有一个定位点的独立地物,用A×× 表示,如A14表示数字水测图井第四,章野外A数7据0采表集 示路灯等。
电力线类 房屋类
D + 数 (0-电线塔,1-高压线,2-低压线,3-通讯线) F +数 (0-坚固房,1-普通房,2-一般房屋,3-建筑中房,4-破坏房,5-棚房,6-简单房)
管线类 G + 数(0-架空(大),1-架空(小),2-地面上的,3-地下的,4-有管堤的)
植被土质 拟合边界
不拟合边界
H - 数(0-旱地,1-水稻,2-菜地,3-天然草地,4-有林地,5-行树,6-狭长灌木林,7-盐 碱地,8-沙地,9-花圃)
n-
本点与下n点相连,连线依测点顺序相 反方向进行
p 本点与上一点所在地物平行
np 本点与上n点所在地物平行
+A 断点标识符,本点与上点连 $
-A“$+”断、点“标-”识符符号,本的点意与义下:点(连“+”、“-”表示连线方向)
数字测图第四章野外数据采集
数字测图第四章野外数据采集
四、其他编码方案
× × ×× ××
大类 中类 小类 子类
数字测图第四章野外数据采集
分类代码 要素名称
100000 定位基础
110000 测量控制点
110101 大地原点
……
……
110103 图根点
110202 水准点
110300
卫星定位控 制点
……
……
300000
居民地及设 施
分类代码 310000 310100 310300 310500 310600 311002
➢ 基本内容包括:地物要素编码(或称地物特征码、地 物属性码、地物代码)、连接关系码(或连接点号、连接 序号、连接线型)、面状地物填充码等。
数字测图第四章野外数据采集
一、国家标准地形要素分类与编码
按照GB 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的规 定,野外数据采集编码的总形式为:地形码+信息码。地形 码是表示地形图要素的代码。
例如:K0──直折线型的陡坎,U0──曲线型的陡坎,W1──土围墙 T0──标准铁路(大比例尺),Y0数12字.5测─图─第以四该章点野为外圆数心据半采径集为12.5m的圆
符含 义 号
+
本点与上一点相连,连线依测点顺序进 行
- 本点与下一点相连,连线依测点顺序相
n+
本点与上n点相连,连线依测点顺序进 行
数字测图第四章野外数据采集
三、简编码方案
简编码就是在野外作业时仅输入简单的提示性编 码。经内业简码识别后,自动转换为程序内部码。 CASS系统的有码作业模式,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简编 码输入方案。
CASS系统的野外操作码(也称为简码或简编码) 可区分为:类别码、关系码和独立符号码3种,每种 只由l~3位字符组成。
1、快结构编码
编码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名称 天文点 三角点 小三角点 土堆上三角点 土堆上小三角点 导线点 埋石图根点
340503
380201
380403
要素名称 居民地
城镇、村庄 普通房屋 高层房屋
棚房 地下窑洞
邮局
围墙
凉台
数字测图第四章野外数据采集
二、全要素编码方案
• 全要素编码要求对每个碎部点都要进行详细的 说明。全要素编码通常是由若干个十进制数组 成。其中每一位数字都按层次分,都具有特定 的含义。
• 如某一碎部点的编码为20101503,各位数字的 含义如下:
圆形物 Y + 数(0半径,1-直径两端点,2-圆周三点)
平行体: P + (X(0-9),Q(0-9),K(0-6),U(0-6)…)
控制点
C + 数(0-图根点,1-埋石图根点,2-导线点,3-小三角点,4-三角点,5-土堆上的三角点, 6-土堆上的小三角点,7-天文点,8-水准点,9-界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