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经济模型分析

合集下载

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模型

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模型
共计
表 2.1.1 某社区家庭每月收入与消费支出统计表 每月家庭可支配收入X(元)
800 1100 1400 1700 2000 2300 2600 2900 3200 3500 561 638 869 1023 1254 1408 1650 1969 2090 2299 594 748 913 1100 1309 1452 1738 1991 2134 2321 627 814 924 1144 1364 1551 1749 2046 2178 2530 638 847 979 1155 1397 1595 1804 2068 2266 2629
称i为观察值Yi围绕它旳期望值E(Y|Xi)旳离差
(deviation),是一种不可观察旳随机变量,又称 为随机干扰项(stochastic disturbance)或随机误 差项(stochastic error)。
例2.1中,个别家庭旳消费支出为:
(*)
即,给定收入水平Xi ,个别家庭旳支出可表达为两部分之和: (1)该收入水平下全部家庭旳平均消费支出E(Y|Xi),称为 系统性(systematic)或拟定性(deterministic)部分。
注意: 这里将样本回归线看成总体回归线旳近似替代

样本回归函数旳随机形式/样本回归模型:
一样地,样本回归函数也有如下旳随机形式:
Yi Yˆi ˆ i ˆ0 ˆ1 X i ei
式中, ei 称为(样本)残差(或剩余)项(residual),代表
了其他影响Yi 的随机因素的集合,可看成是 i 的估计量ˆ i 。
相应旳函数:
E(Y | X i ) f ( X i )
称为(双变量)总体回归函数(population regression function, PRF)。

财政收入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

财政收入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一、经济理论背景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

财政是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

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挥职能,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产品。

但是,国家本身通常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因而必须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

这种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

从这一概念的内容可以看出,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

这就是财政的本质。

我们选取了全国1978-2001年的财政收入,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财政收入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使财政收入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

二、有关财政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①税收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②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GNP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③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例如企业、个人的捐款,国际组织和别国政府的援助等。

④从业人数非农业就业人数为就业报告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主要统计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位变化情形。

非农就业人数主要是反映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其增长,数字减少便代表企业减低生产,经济步入萧条。

⑤进出口额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

我们猜想财政收入的增加或减少与以上五个因素有关。

三、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目的和意义影响财政收的根本性因素济是经发展水平,所以只有大力发展经济,使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财政收入才能增加。

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型

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型

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迅速而稳定的增长趋势,由于分配机制和收入水平的变化,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在达到稳定小康之后,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本文旨在对近几年,我国城镇年人均收入变动对年人均各种消费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我们综合了几种关于收入和消费的主要理论观点;本文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数据,运用一定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而我们建立了理论模型。

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

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和影响消费的一些因素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并找到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回归;Eviews目录摘要 (II)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2)2 经济理论陈述 (3)2.1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理论假说 (3)2.2有关消费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 (4)3 相关数据收集 (6)4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9)5 模型的求解和检验 (10)5.1计量经济的检验 (10)5.1.1模型的回归分析 (10)5.1.2拟合优度检验: (11)5.1.3 F检验 (11)5.1.4 T检验 (12)5.2 计量修正模型检验: (12)5.2.1 Y与的一元回归 (13)5.2.2拟合优度的检验 (13)5.2.3 F检验 (14)5.2.4 T检验: (15)5.3经济意义的分析: (15)6 政策建议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9)城镇居民消费模型分析前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影响不断加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都有了一定的调整,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对其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的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旨在对近15年我国城镇年人均收入变动对年人均各种消费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进行了计量经济的检验,通过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据此建立了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长期均衡模型。

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方法

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方法

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方法本文就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几个哲学基础问题进行讨论。

(一)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检验与发现一般认为的“只能检验,不能发现”,对于狭义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即模型检验而言是成立的,但广义的或者说完整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包括模型设定和模型检验两个阶段,是一个能够作出科学发现的研究过程。

狭义的计量经济学,它以模型估计和模型检为核心内容,说到底,就是回归分析。

那么它显然处于对假说进行检验的位置。

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针对已经设定的总体回归模型,按照随机抽样理论抽取样本观测值,采用适当的模型估计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进行严格的检验,得到样本回归函数,从而完成统计分析的全过程。

统计分析给出的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经济行为中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一定能够通过表征经济行为的数据的统计分析而得到检验。

如果不能通过必要性检验,在表征经济行为的数据是准确的和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前提下,只能质疑所设定的经济关系的合理性和客观性。

但是反过来,如果在统计分析中发现了新的数据之间的统计关系,并不能就此说发现了新的经济行为关系,因为统计关系不是经济关系的充分条件。

毫无疑问,从这个意义上讲,计量经济学模型只能检验理论而不能发现理论。

尽管狭义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功能是有局限的,只能检验,不能发现,但它仍然是任何科学的经济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

经济研究以至于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没有实验室,不可能通过实验室的实验来检验理论假设,那么回归分析就成为不可替代的检验方法。

广义的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的结合。

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完整框架是:关于经济活动的观察即行为分析关于经济理论的抽象即理论假说建立总体回归模型获取样本观测数据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我们不妨称之为“广义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

大量有价值的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实证经济研究成果,并不是“没有理论的检验”,都是首先提出理论假说,然后进行检验。

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型

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型

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迅速而稳定的增长趋势,由于分配机制和收入水平的变化,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在达到稳定小康之后,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本文旨在对近几年,我国城镇年人均收入变动对年人均各种消费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我们综合了几种关于收入和消费的主要理论观点;本文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数据,运用一定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而我们建立了理论模型。

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

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和影响消费的一些因素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并找到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回归;Eviews目录摘要 (II)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2)2 经济理论陈述 (3)2.1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理论假说 (3)2.2有关消费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 (4)3 相关数据收集 (6)4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9)5 模型的求解和检验 (10)5.1计量经济的检验 (10)5.1.1模型的回归分析 (10)5.1.2拟合优度检验: (11)5.1.3 F检验 (11)5.1.4 T检验 (12)5.2 计量修正模型检验: (12)5.2.1 Y与的一元回归 (13)5.2.2拟合优度的检验 (13)5.2.3 F检验 (14)5.2.4 T检验: (15)5.3经济意义的分析: (15)6 政策建议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9)城镇居民消费模型分析前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影响不断加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都有了一定的调整,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对其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的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旨在对近15年我国城镇年人均收入变动对年人均各种消费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进行了计量经济的检验,通过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据此建立了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长期均衡模型。

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分析

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分析

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分析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以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学科。

在实践中,计量经济学主要通过建立各种经济模型来分析和预测现实经济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分析。

一、单因素模型单因素模型是一种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其特点是只考虑一个因素对经济变量的影响。

例如,研究公路通行费对公路使用量的影响,或者研究利率对消费者支出的影响。

在这种模型中,经济变量(因变量)被解释为一个单独的影响因素(自变量)的函数。

通常,单因素模型采用线性回归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为:Y= a + bX + ε其中,Y是因变量(例如,需求或价格),X是自变量(例如,收入或成本),a和b是常数,ε是误差项(通常性质是随机的)。

a反映了Y在X=0时的值,b反映了Y随X的变化。

单因素模型在经济学实践中应用广泛。

例如,研究收入水平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通货膨胀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以及研究贸易政策对贸易流量的影响。

单因素模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来评估影响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是一种计量经济学模型,它允许解释因变量在多个自变量(或因素)下的变化。

该模型的形式为:Y= a + b1X1 + b2X2 +......+ bnXn + ε在此模型中,Y是因变量,X1、X2、...、Xn是自变量(或因素),a、b1、b2等是回归系数,ε是观测误差。

回归系数反映了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回归系数越大,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越大。

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例如,它可以用于研究成本对价格的影响,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此外,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单因素模型无法实现的。

三、时间序列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是一种专门用于描述和预测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按时间顺序收集的数据。

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模型

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模型

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模型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和经济理论的工具,研究经济现象。

其中回归分析模型是计量经济学中最为常见的分析方法之一、回归分析模型主要用于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统计推断来解释这种关系。

回归分析模型中的关系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

线性回归模型是回归分析中最为常见和基础的模型。

它可以表示为:Y=β0+β1X1+β2X2+...+βkXk+ε其中,Y代表因变量,X1,X2,...,Xk代表自变量,β0,β1,β2,...,βk代表回归系数,ε代表随机误差项。

回归模型的核心是确定回归系数。

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系数,使得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差异最小化。

最小二乘法通过使得误差的平方和最小化来估计回归系数。

通过对数据进行拟合,我们可以得到回归系数的估计值。

回归分析模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比如价格与需求的关系、生产力与劳动力的关系等。

此外,回归分析模型还可以用于政策评估和决策制定。

通过分析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可以判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并进行政策建议和决策制定。

在实施回归分析模型时,有几个重要的假设需要满足。

首先,线性回归模型要求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其次,回归模型要求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即自变量之间没有高度相关性。

此外,回归模型要求误差项具有同方差性和独立性。

在解释回归分析模型的结果时,可以通过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来判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显著性水平一般为0.05或0.01,如果回归系数的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则说明该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显著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确定系数R^2来评估模型的拟合程度。

R^2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异的百分比,值越接近1,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越好。

总之,回归分析模型是计量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它通过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解释经济现象和预测未来走势。

在应用回归分析模型时,需要满足一定的假设条件,并通过回归系数和拟合优度来解释结果。

计量经济学GMM模型

计量经济学GMM模型

计量经济学GMM模型计量经济学GMM模型是指基于计量经济学的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GMM)模型。

它是一种基于有限数学参数来解释经济现象的模型,它利用最优估计技术来拟合大量数据,预测和分析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模式。

为了使用GMM模型来估计价格、需求、收入、消费、投资和其他宏观变量,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运行。

一、计量经济学GMM模型基本原理计量经济学GMM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在极大似然估计(MLE)的基础之上。

它假设某一经济现象的行为是由一个有限、可估计参数的定量模型来建模的,这些参数的估计值可以使模型的残差最小化。

模型除了参数之外,还规定了模型对应的经济现象的一般特征(比如相关性)。

因此,计量经济学GMM模型是通过最小化函数来拟合实验数据,以确定参数值的一种方法。

二、计量经济学GMM模型特点1.有效性:由于GMM模型能够在有限数据情况下得到准确估计,因此是一种十分可靠的估计方法。

2.准确性:与其他经济数据加工方法(如典型回归模型)相比,GMM的准确性要好得多,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参数估计。

3.便捷性:GMM模型也是一种简单便捷的预测方法,可以轻易地从历史数据中抽取出参数,从而把它们应用到现实经济中。

4.减小噪音:GMM模型能够准确地对数据进行拟合,可以有效地压制测量误差的影响。

三、计量经济学GMM模型的应用1. 价格预测:GMM模型可以通过利用时间序列上的历史数据、均衡条件以及其他特征,预测出最终的物价变动情况;2. 投资分析:使用GMM模型,可以施行完整性的投资分析,以便估计未来对投资报酬的影响程度;3. 消费预测:使用此模型预测消费行为,可以估计预算支出,并调节它以达到给定的消费预算。

4. 估计协整模型:GMM模型可以被用来估计协整模型,这样可以用来衡量不同的经济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总之,计量经济学GMM模型对于对数据拟合和通过数据估计市场变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具有有效性、准确性、便捷性和减少噪音的特点;并且可以被广泛用于价格预测、投资分析、消费预测和估计协整模型等领域。

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方法

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方法

计量经济学上机模型分析方法总结一、随机误差项的异方差问题的检验与修正模型一:Dependent Variable: LOG(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7/29/12 Time: 09:03Sample: 1 31Included observations: 31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1.602528 0.860978 1.861288 0.0732LOG(X1) 0.325416 0.103769 3.135955 0.0040LOG(X2) 0.507078 0.048599 10.43385 0.0000R-squared 0.796506 Mean dependent var 7.448704 Adjusted R-squared 0.781971 S.D. dependent var 0.364648 S.E. of regression 0.170267 Akaike info criterion -0.611128 Sum squared resid 0.811747 Schwarz criterion -0.472355 Log likelihood 12.47249 F-statistic 54.79806 Durbin-Watson stat 1.964720 Prob(F-statistic) 0.000000(一)异方差的检验1、GQ检验法模型二:Dependent Variable: LOG(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7/29/12 Time: 09:19Sample: 1 12Included observations: 12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3.744626 1.191113 3.143804 0.0119LOG(X1) 0.344369 0.082999 4.149077 0.0025LOG(X2) 0.168904 0.118844 1.421228 0.1890R-squared 0.669065 Mean dependent var 7.239161 Adjusted R-squared 0.595524 S.D. dependent var 0.133581 S.E. of regression 0.084955 Akaike info criterion -1.881064 Sum squared resid 0.064957 Schwarz criterion -1.759837 Log likelihood 14.28638 F-statistic 9.097834 Durbin-Watson stat 1.810822 Prob(F-statistic) 0.006900模型三:Dependent Variable: LOG(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7/29/12 Time: 09:20Sample: 20 31Included observations: 12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0.353381 1.607461 -0.219838 0.8309LOG(X1) 0.210898 0.158220 1.332942 0.2153LOG(X2) 0.856522 0.108601 7.886856 0.0000R-squared 0.878402 Mean dependent var 7.769851Adjusted R-squared 0.851381 S.D. dependent var 0.390363S.E. of regression 0.150490 Akaike info criterion -0.737527Sum squared resid 0.203824 Schwarz criterion -0.616301Log likelihood 7.425163 F-statistic 32.50732Durbin-Watson stat 2.123203 Prob(F-statistic) 0.000076进行模型二和模型三两次回归,目的仅是得到出去中间7个样本点以后前后各12个样本点的残差平方和RSS1和RSS2,然后用较大的RSS除以较小的RSS即可求出F统计量值进行显著性检验。

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

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市政府支出驱动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1979~2009一.问题的提出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已经圆满落下帷幕,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这场持续184天的盛会向世界呈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

所谓城市化,就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农村向城市转化的过程,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城市消费、投资持续增加,进而改变经济发展的空间方向和基本方式。

二.模型设定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政府支出以及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都有了显著的上升,因此,我们把这四个指标作为反映城市化的变量。

根据GDP 的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的基本原理,这四个变量应该可以很好的解揭示城市化对经济的驱动作用。

本实验主要选取1979~2009年的以下数据:1.城市化率:该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城市人口规模。

2.经济增长:大多数的研究采用的是以人均GDP表示经济增长,也有使用单位资本GDP 来体现的,我们采用了前者。

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城市政府支出:这里较为理想的指标是城镇人均政府支出,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采用的是人均政府消费支出作为替代。

这是因为,政府消费支出多集中于城镇级别的政府,而农村基层行政部门消费支出比重较低。

5.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这里采用城镇人均消费水平,而不是全社会人均消费水平以便能更好的反映出城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模型形式的设计:Y=β1+β2X1+β3X2+β4X3+β5X4+μ其中,Y:人均GDPX1:城市化率X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3:城市政府支出X4: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三.数据的搜集本实验获取的是1979~2009年的数据,如下表:年份人均GDP 城市化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1978 381 17.92 343.4 1122.09 405 1979 419 18.96 405.0 1281.79 425 1980 463 19.39 477.6 1228.83 489 1981 492 20.16 500.4 1138.41 521 1982 528 21.13 535.3 1229.98 536 1983 583 21.62 564.6 1409.52 558 1984 695 23.01 652.1 1701.02 618 1985 858 23.71 739.1 2004.25 765 1986 963 24.52 900.9 2204.91 872 1987 1112 25.32 1002.1 2262.18 998 1988 1366 25.81 1180.2 2491.21 1311 1989 1519 26.21 1373.9 2823.78 1466 1990 1644 26.41 1510.2 3083.59 1596 1991 1893 26.94 1700.6 3386.62 1840 1992 2311 27.46 2026.6 3742.20 2262 1993 2998 27.99 2577.4 4642.30 2924 1994 4044 28.51 3496.2 5792.62 3852 1995 5046 29.04 4283.0 6823.72 4931 1996 5846 30.48 4838.9 7937.55 5532 1997 6420 31.91 5160.3 9233.56 5823 1998 6796 33.35 5425.1 10798.18 6109 1999 7159 34.78 5854.0 13187.67 6405 2000 7858 36.22 6280.0 15886.50 6850 2001 8622 37.66 6859.6 18902.58 7113 2002 9398 39.09 7702.8 22053.15 7387 2003 10542 40.53 8472.2 24649.95 7901 2004 12336 41.76 9421.6 28486.89 8679 2005 14185 42.99 10493.0 33930.28 9410 2006 16500 43.90 11759.5 40422.73 10423 2007 20169 44.94 13785.8 49781.35 11904 2008 23708 45.68 15780.8 62592.66 13526 2009 25575 46.59 17174.7 76299.93四.模型的估计与调整(一).散点图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2000030000Y(二).OLS 回归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19/11 Time: 23:27 Sample(adjusted): 1979 2008Included observations: 30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675.936 502.4538 3.335504 0.0027 X1 -85.42903 23.51347 -3.633196 0.0013 X2 0.694786 0.332357 2.090482 0.0469 X3 0.161081 0.034738 4.636982 0.0001 X40.3637490.2269861.6025140.1216R-squared0.998932 Mean dependent var 5882.433 Adjusted R-squared 0.998761 S.D. dependent var 6258.838 S.E. of regression 220.3462 Akaike info criterion 13.77929 Sum squared resid 1213812. Schwarz criterion 14.01282 Log likelihood -201.6893 F-statistic 5843.189Y=1675.936-85.42903X1+0.694786X2+0.161081X3+0.363749X4由此可见:该模型的R^2=0.998932,Adjusted R-squared=0.998761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值为5843.189,明显显著。

经济分析方法详解

经济分析方法详解

经济分析方法详解引言经济分析是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并做出评估和预测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用一系列的经济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经济政策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经济分析方法。

1.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经济学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利用统计学原理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估计和分析。

回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作出相应的预测。

回归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适当的模型、收集数据、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拟合程度和预测未来值。

在回归分析中,常用的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

2.计量经济学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的方法。

它通过运用统计学原理和经济理论,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和估计。

计量经济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运行的机制,并预测未来的经济变动。

计量经济学模型常用的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因子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经济变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能力。

3.灰色系统分析灰色系统分析是一种用于处理少量数据或数据不完备的方法。

它利用少量的数据,通过建立灰色模型来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预测。

灰色系统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分为发展规律已知的已知数列和规律未知的未知数列,通过建立灰色模型对未知数列进行预测。

这种方法适用于短期经济预测和对小样本数据的分析。

4.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一种对经济决策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的方法。

在进行经济投资或政策制定时,风险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考虑可能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风险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概率分析、敏感性分析、蒙特卡洛模拟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决策方案的风险程度,并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

结论经济分析方法在理解经济现象、预测经济变动和制定经济政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回归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灰色系统分析和风险分析是常用的经济分析方法。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的脉搏,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

计量经济学模型报告

计量经济学模型报告

计量经济学模型报告引言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统计和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介绍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模型的应用。

第一步:确定研究目标在开始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

例如,我们可能希望了解某个经济政策对就业率的影响。

确定了研究目标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选择适合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分析。

第二步:收集数据在建立模型之前,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就业率、经济增长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等。

在收集数据时,我们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模型的分析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三步:建立模型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关键步骤。

在建立模型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变量和假设,以及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分析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时,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来建立数学关系。

第四步:估计模型参数在建立模型后,我们需要通过统计方法来估计模型的参数。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和方向。

常用的估计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法。

第五步:模型诊断和评估在估计模型参数后,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诊断和评估。

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能力。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残差分析和模型假设检验。

第六步:模型应用和政策建议最后,我们可以利用已建立的模型来进行预测和政策分析。

通过模型分析,我们可以评估不同政策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例如,在就业率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模型分析来评估不同就业政策对就业率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政策的建议。

结论计量经济学模型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

通过步骤性的思维和严谨的分析,我们可以建立有效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数据的质量和模型的限制,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1] 大卫·格里纳斯等著. 经济学原理.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8.[2] 杰弗里·伍德等著. 计量经济学导论.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3] 黄宇航等著. 计量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计量经济学的模型

计量经济学的模型

计量经济学的模型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运用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经济数据的学科。

它的核心是建立经济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估计和验证。

计量经济学模型通常由一组方程式组成,这些方程式描述了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常见的模型是线性回归模型,它假设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在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例如变量的选择、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模型的假设和限制等。

为了确保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统计检验和诊断,例如拟合优度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自相关检验等。

计量经济学模型可以用于预测经济变量的未来走势、评估政策的效果、检验经济理论的正确性等。

它在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产业经济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总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经济数据,为政策制定和经济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计量经济学经济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的要点

计量经济学经济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的要点

计量经济学经济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的要点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通过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对经济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性关系,并建立经济模型来解释和预测经济行为。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计量经济学中经济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的要点。

一、经济数据分析经济数据是计量经济学的基础,它描述了经济现象以及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经济数据分析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要点:1. 数据收集:经济数据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局数据、企业报表等方式进行收集。

在进行数据收集时,我们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避免数据的偏倚和遗漏。

2. 数据质量检验: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检验。

主要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合理性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3. 数据描述统计:数据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概括,主要包括数据的中心位置、分散程度、分布形态等方面的统计指标。

常用的描述统计指标包括均值、方差、标准差等。

4.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经济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散点图、折线图、柱状图等。

二、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它用数学语言描述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建立经济模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假设的设定:经济模型基于一定的假设前提,这些假设用于简化现实情况,并突出研究重点。

在建立模型时,我们需要合理设定假设,并对其进行合理性检验。

2. 变量选择:在经济模型中,我们需要选择具有经济意义的变量进行建模。

变量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其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和可测度。

3. 变量间关系的确定:在建立经济模型时,我们需要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形式。

常用的函数形式包括线性关系、非线性关系、概率分布等。

4. 模型参数的估计:经济模型的参数估计是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常用的估计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法等。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一、问题提出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 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所有常住机构单位或产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包括全部生产活动的成果,是一个颇为全面的经济指标。

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析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可以充分地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因此,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具体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他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

对预测国民经济发展态势,制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模型变量的选择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Y。

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比较多,根据其影响因素的大小和资料的可比以及预测模型的要求等方面原因, 文章选择以下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量(X1 ) 、财政支出总量(X2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X3 )、进出口总额(X4 )、上一期国内生产总值(X5)、职工工资总额(X6)。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重要保障,影响效果显著;财政支出是扩大内需的保证,有利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城乡居民储蓄能够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扩大投资的重要因素,但是过多的储蓄也会减缓经济的发展;进出口总额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上期国内生产总值是下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职工工资总额是国内生产总值规模的表现。

三、数据的选择文中模型样本观测数据资料来源于2006 年《中国统计年鉴》,且为当年价格。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1995-2005 年的数据取自2006 年统计年鉴,1991-1994 年的为搜集自其他年份统计年鉴。

详细数据见表1。

表1四、模型的建立通过散点图可以发现,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1、X2、X3、X4、X5、X6 之间大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于是可以设该模型的理论方程:Y =β0 +β1X1 +β2 X2 +β3 X3 +β4 X4+β5 X5 +β6X6+u (1)五、模型的参数估计对于理论模型运用OLS进行参数估计,再用Eviews软件进行运算,得到的结果如下:Y(^)=-2343.173-0.232209X1+0.285821X2-0.090052X3+0.265575X4+0.653820X5 +3.810634X6 (2)t =(-0.867663)(-0.663590)(0.569626)(-0.295743)(1.144851)(3.051578)(3.743547)R²=0.999342 D.W.=2.181505 F=2023.923六、模型的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上面模型(2)可以看出β1<0,这表明随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反而减少,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不能通过经济意义检验,把此变量剔除。

计量经济学简单模型分析

计量经济学简单模型分析

计量经济学简单模型分析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借助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模型来描述、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简单模型分析是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计量经济学简单模型分析。

首先,进行计量经济学简单模型分析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和目标。

确定研究问题需要考虑实际背景和理论依据,确定模型的目标是为了回答研究问题。

其次,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包括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等。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较性。

接下来,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是计量经济学中最简单的模型之一,适用于单一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分析。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数学形式为:y = β0 + β1x + ε,其中y是因变量,x是自变量,β0和β1是模型的参数,ε是误差项。

建立模型后,需要进行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是估计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最常用的方法,它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来估计模型的参数。

模型的检验包括拟合优度检验、统计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等。

拟合优度检验用于评估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统计检验用于检验模型的假设条件是否成立,计量经济学检验用于评估模型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最后,需要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解释。

模型的参数估计值是解释模型的关键,β1表示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增加量。

需要分析模型的假设条件是否成立,以及模型的预测能力。

如果模型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总之,计量经济学简单模型分析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通过简单模型分析,我们可以描述、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的发展,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技术将不断得到完善和创新,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更加精确和实用的工具。

计量经济学4种常用模型

计量经济学4种常用模型

计量经济学4种常用模型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及其解释。

在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模型有四种,分别是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和离散选择模型。

下面将对这四种模型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种模型是线性回归模型,也是计量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模型之一。

线性回归模型是通过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来解释经济现象的模型。

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自变量通常包括经济学理论认为与因变量相关的变量,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得到经济现象的解释。

线性回归模型的优点是简单易懂,计算方便,但其前提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第二种模型是时间序列模型,它主要用于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模型。

时间序列模型假设经济现象的变化是随时间演变的,通过分析时间序列的趋势、周期性和随机性,可以对经济现象进行预测和解释。

时间序列模型的常用方法包括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等。

时间序列模型的优点是能够捕捉到时间的动态变化,但其局限性是对数据的要求较高,需要足够的时间序列观测样本。

第三种模型是面板数据模型,也称为横截面时间序列数据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是将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同时考虑个体间的差异和时间的变化,因此能够更全面地解释经济现象。

面板数据模型的常用方法包括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等。

面板数据模型的优点是能够控制个体间的异质性,但其需要对个体间的相关性进行假设。

第四种模型是离散选择模型,它主要用于分析离散选择行为的模型。

离散选择模型假设个体在面临多种选择时,会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选择,通过建立选择概率与个体特征之间的关系,可以预测和解释个体的选择行为。

离散选择模型的常用方法包括二项Logit模型、多项Logit模型等。

离散选择模型的优点是能够分析个体的选择行为,但其局限性是对选择行为的假设较强。

综上所述,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模型有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和离散选择模型。

计量经济学模型

计量经济学模型
○51位获奖者中8位直接因为对计量经济学发展的贡献而获 奖
1969 R. Frish J. Tinbergen 1973 W. Leotief 1980 L. R. Klein 1984 R. Stone 1989 T. Haavelmo 2000 J. J. Heckman D. L. McFadden ○16位担任过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 ○ 30位左右在获奖成果中应用了计量经济学 ○“二战以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Samuelson ○“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 的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 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描述。例如,生产函数可描述为: Q Aet K L 公式描述了技术、资本、劳动与产出量之间 的理论关系,认为这种关系是准确实现的。利用数理经济 模型,可以分析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为 控制经济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但是,数理经济模型并没有 揭示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在上式中,参数是未知的。
解释:如何正确地选择解释变量
• 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中暗含的经济学理论和 经济行为规律。这是正确选择解释变量的基础 – 例如,在上述生产问题中,已经明确指出属于供给不足的情况, 那么,影响产出量的因素就应该在投人要素方面,而在当前,一 般的投人要素主要是技术、资本与劳动 – 如果属于需求不足的情况,那么影响产出量的因素就应该在需求 方面,而不在投入要素方面。这时,如果研究的对象是消费品生 产,应该选择居民收人等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如果研究的对象是 生产资料生产,应该选择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变量作为解释变量。
• 经济计量模型由系统或方程组成,方程由 变量和系数组成。其中,系统也是由方程 组成。
怎样看待计量经济模型?
• 广义地说,一切包括经济、数学、统计三 者的模型;

计量经济学中的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

计量经济学中的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

计量经济学中的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和数据分析已成为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

作为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计量经济学通过运用统计方法和经济理论,来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效应。

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作为计量经济学的两大核心,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数据分析是计量经济学中的首要步骤。

经济学家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海量数据中,应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

数据分析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描述统计分析,它通过均值、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对数据的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

另一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是回归分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解释和预测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归分析能够帮助经济学家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行政策的制定和评估。

经济模型是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工具。

经济模型是对经济行为和现象进行抽象和简化的表达方式,以便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

经济模型通常基于一定的经济理论基础,通过建立数学方程或其他形式的表达,来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经济模型可以包括多个变量和参数,并利用计量方法来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

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有助于经济学家深入理解经济现象的本质,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研究中,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往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数据分析为经济模型提供实证基础和参数估计,而经济模型则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的结果,并进行进一步的推断和预测。

例如,在政策制定中,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建立经济模型来评估政策的潜在影响,并根据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

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的结合,可以使经济研究更加深入、准确和可靠。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的应用需要结合适当的统计方法和经济理论,避免误解和误导。

准确和科学地运用数据分析和经济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对于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变量因素分析
2010级工程管理赵莹 2010002711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扩张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大,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拉动作用。

我国经济逐步由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社会消费需求不足,居民消费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特别市对于如何启动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及时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国民消费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我选取了全国1990年-2009年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资料,详
一、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
导入数据后得到下表:
表2
由表2可知,模型估计的结果为:
550.78004.0023.0403.0ˆ3
21-+-=X X X Y (0.046) (0.016) (0.006) (50.521) t= (8.743) (-1.442) (0.802) (-1.555)
999564.02=R 999483.02=R F=12239.64 n=20 D.W.=0.9217
二、异方差性的检验
用怀特检验进行异方差性的检验,得出下表:
表3
由表3可知,35292.11n 2
=R ,由怀特检验,在α=0.05的情况下,查可
知92.16905
.02
=)(χ
>35292.11n 2=R ,表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三、序列相关性的检验
由表2中结果可知D.W.=0.9217,D.W.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n=20,k=2,查表得20.1d =L ,41.1d =U ,由于0<D.W.=0.9217<20.1d =L ,故存在正自相关。

得出残差图如下:
表4
由残差图可知,残差的变动有系统模式,连续为正和连续为负,表明残差项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接下来确定是否存在序列相关性,得出结果如下表:
表5
由表5可知8.414207n 2
=R ,查表可得 3.84105
.02
=)(χ,8.414207n 2=R > 3.84105
.02=)(χ,RESID(-1)未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存在一阶序列相关性。

表6
由表6可知,8.826830n 2
=R > 5.99205
.02=)(χ
, RESID (-2)未通过5%
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性。

表7
由表7可知,一阶广义差分的估计结果为
0.707AR(1)36.626012.0039.0321.0ˆ3
21+++-=X X X Y (0.083) (0.029) (0.010) (163.732) (0.273) t= (3.889) (-1.336) (1.271) (0.224) (2.587)
999686.02=R 999597.02=R D.W.=1.454231
由于 1.40d =U <D.W.< 1-U d ,判断是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表8
由表8可知, 2.730207n 2
=R < 3.84105
.02=)(χ
, RESID(-1)未通过5%的显
著性检验,说明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性。

此时经过修正后的模型为
0.707AR(1)36.626012.0039.0321.0ˆ3
21+++-=X X X Y (0.083) (0.029) (0.010) (163.732) (0.273) t= (3.889) (-1.336) (1.271) (0.224) (2.587)
999686.02=R 999597.02=R D.W.=1.454231
四、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由消除序列相关性后的模型可知,145.2)5-19()-(t 025.02/==t k n α,其中X2、和常数的参数估计值未能通过t 检验,故认为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
表9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个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相关系数较高,证实存在多重共线性。

分别作Y对X1、X2、X3的一元回归,结果如下:
表10
由表10可知,22X321
2R X X R R >>,以X1为基础,顺次加入其他变量逐
步回归。

结果如下:
表11
由表11可知,X1、X2回归时通过t 检验。

再加入X3进行检验。

表12
由表12可知,X3不能通过t 检验,因此剔除解释变量X3。

此时的模型为
101.269011.0439.0ˆ2
1--=X X Y (0.011) (0.004) (41.380) t= (40.664) (-2.910) (-2.447)
999547.02=R 999494.02=R D.W.=1.009424
五、随机解释变量问题
因为该数据中的变量均为确定型变量,因此不存在随机解释变量问题。

因此,最后建立的经济模型为101.269011.0439.0ˆ21--=X X Y。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