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浅议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
浅议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府制定的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有效实施的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政策的成效和社会效益。
在公共管理领域,政府不仅要制定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政策,更要关注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效果评估,以实现公共管理的理想目标。
本文将就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进行浅议,探讨其关键因素和应对策略。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关键因素1. 政策目标的明确性政策执行的第一步是确立政策目标,只有当政策目标明确且具体时,才能有助于政策的良好执行。
政策目标应该是可衡量和可操作的,帮助政府部门和各级政府机构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清晰明确地了解自己的任务和责任,不至于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混乱和偏离初衷的情况。
2. 行政机构的效率和能力行政机构的效率和能力是决定政府政策执行效果的关键因素。
行政机构需要拥有足够的资源和专业的技术支持,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有清晰的认识和全面的掌握。
政府内部必须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质量。
3. 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和责任心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和责任心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
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并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尽心尽责。
他们应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不推诿、不拖延、不搪塞,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4. 社会环境的支持和配合度政策执行过程中,社会环境的支持和配合度至关重要。
政府需要主动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协商,争取到足够的社会支持和配合。
政府还需要根据社会的反馈情况,适时地对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5. 监督机制的健全性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的健全性对政策执行结果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有健全的监督机制,政府部门和政策执行者才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良好的监督机制也可以有效地发现和纠正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
浅谈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电大分校初审意见
分校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省
级
电
大
复
审
意
见
省级电大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2.3组织结构不合理
现代政府组织是一种科层制结构。确实 ,现代科层制或官僚制奠定了政府执行力的根本组织基础 ,它使现代政府的执行效率和执行能力获得了空前的提升。然而 ,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 ,正是这种官僚制的政府组织结构 ,同时构成了限制政府执行力的根本结构原因。组织层级越多 ,机构部门越多 ,往往越不容易达成组织内部的一致性 ,执行过程中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成本也就越高。此外 ,与科层制相应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执行模式 ,也往往在增加执行成本的同时 ,执行效率却未见提高。
[4]肖鸣政,李鑫,萧志颖.人力资源视角下的政府执行力提升路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9.
[5]何植民,李彦娅.公共精神: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关键因素[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6):39-41.
[6]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强化对财政违法违纪和浪费财政资金行为的责任追究。加大对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财政违法单位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对违法所得依法作出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对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效益低下等问题的,督促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对落实整改责任不力的,要追究部门主要领导人的行政责任。绩效联动,强化责任追究效果
3.2完善政府责任管理体系,明确职责范围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建立健全职能争议协调机制,有效解决各职能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产生的争议,理顺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推进政府职能、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解决职能交叉重叠、责任不清、事权分离和管理真空等问题。科学划分市、区、街道事权,明确市、区、街道政府机构的职能和责任,理顺政府纵向关系。
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
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政府执行力是指公共政策执行者通过贯彻上级部门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并且充分运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并且合理使用和控制,对各种行动进行布置、实施和监控来实现其既定的目标所表现政府机关内部存在的各种能力和效力。
一、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存在的问题.(一)执行主体问题.目前中国许多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者对上级下达的方针、政策并不能完全地理解,并且对政策的传达也是应付,对政策执行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僵硬地照搬照抄,有的甚至只是在形式上执行,而实际上却是不执行。
有些政策执行人员思想庸俗守旧,缺乏从业道德,只注重本身的权力的大小,从不考虑其应尽的责任,他们缺乏较强的事业心,不能全心工作,进而也无所作为。
还有一部分人在面对问题时怕担责任,出现了执行者不敢管也不愿意管的现象。
还有一些政策执行者执行的精神动力弱化,对事务的执行缺乏执行的决心,有的人在执行时持观望态度,把事情拖了较长时间不执行[1]。
这样的行为使得一些执行任务及社会问题久拖不决,已经危害到了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这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地方政府的执行力水平的提高。
(二)公共政策执行缺乏规范.有些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出于自身个人利益考虑,对上级政府的指示、指令进行过滤,他们只选择对本部门有利的政策执行。
选择执行的选择标准主要有两种类型,首先是在上级的一项公共政策中,选择有利于本地区、本部门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执行。
其次是在上级的若干项公共政策中,从中选择有利于本部门、本单位的一项或几项公共政策进行执行。
这必将破坏公共政策的完整性、严肃性,从而使公共政策目标难以实现。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个人对政策的理解,区分软硬指标,然后进行选择。
他们将一些受欢迎的、无约束的政策归入软指标,而将计划生育、征收税费归入必须完成的硬指标。
根据计划生育政策的规定政策执行者要用说服的办法让人们不要违反。
但是,在实际执行进程中,由于这一政策决定着干部的政治前途,而单纯的说服教育无法使人们遵从,很难成功。
浅议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
浅议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制定政策、实现政策和评估结果的重要环节。
但是,许多政策都缺乏有效的执行和监测,这给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问题。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意义和需要公共政策执行的意义在于将公共管理制定的政策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让政策成为现实并造福人民。
尤其是在面对社会各种问题的挑战时,公共政策执行显得更加重要。
此外,在政府的组织结构中,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政策执行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高效的执行机构和有效的执行方法,在国家和人民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公共政策的执行往往意味着前期的制定和后期的评估。
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和挑战。
如:1.领导意愿不坚定,导致政策不有效地执行。
2.地方保护主义导致政策在不同地区实施不平衡。
3.政策执行人员素质和操作能力不足,导致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
4.政策执行成本过高,导致执行难度大。
5.政策执行的监督和评估不足,经常出现满足于表面宣传的情况。
三、提高公共政策执行效率的途径和措施为了解决公共政策的执行问题,提高公共政策执行效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上级领导与基层管理的联系和沟通,让政策贴近实际情况。
2.完善政策的制定、协调、实施和监测体系,建立政策实施的统一监督。
3.加强政策执行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执行效率和质量。
4.设立政策执行的奖惩机制,激励执行人员更好地执行政策。
5.开展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策执行方案。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政策的执行效果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因此,政府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政策执行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和质量,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于提高政府执行力
关于提升政府执行力、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的建议陕西经贸管理学院院长市政协委员李刚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因此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是当前迫切的政治任务。
而行政人员作为政策的执行者,每个人能力直接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因此,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关键在于提升行政人员的整体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七大以来,从总体来看,政府行政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各级政府间仍然存在亟待改善的问题,行政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仍有很大的提高的空间,地方政府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执行观念落后。
官本位思想严重,公共利益、公共服务意识淡薄,一些行政人员从官本位的私利出发,粗暴执行政策或消极抵抗,不与群众沟通,导致政策偏差,“人治”思想根深蒂固。
整个社会对法治既谈不上信仰、渴求,也谈不上实行、遵守,特别是行政机关的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在工作作风上习惯于我行我素,甚至以言代法,在发号施令、作出决定时不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对执法部门及其人员放松领导,疏于监督,任由他们随意行政,执行失效、执行失灵。
二、执行程序繁琐。
我国行政体制是典型的官僚制政治体制,虽然具有举国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很多地区、部门在行政执行过程中,预设了很多前置程序,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需要经历许多不必要的行政环节,并且这些环节又不公开,不仅浪费纳税人的宝贵时间,而且影响行政效能的提升,延缓行政目标的实现。
执行程序繁琐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三、执行效率低下。
效率是执行的灵魂。
但一些执行机关会有针对性地对有关政策进行选择排队,一推二托,如果上级机关压得狠、催得急则马上办理,否则可能仅仅限于向下级传达和告知,然后则搁置一旁,这样的结果必然造成执行力减弱。
另外,地方政府或职能部门为了彰显自己的部门权威,或在规则范围内故意抬高办事门槛,将行政运行程序复杂化,延长办事周期,或直接违反规定吃拿卡要,提高办事成本,最终导致执行不能在体制内解决,而通过体制外运行又使执行效率大大降低。
提升政府执行力
提升政府执行力宋世明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前言今天,我跟大家探讨一个全新的题目,叫提升政府执行力。
我们尊敬的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首次提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特别是2006年9月4号,温家宝总理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上有一个讲话,当中有一段: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政令不畅、执行不力;二是违法违规,失信于民。
必须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再一次提出:“严肃法纪政纪,坚决改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
”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提升政府执行力。
借一句总理的一句话来说,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突出问题,其中突出问题之一那就是“政令不畅、执行不力”。
在公共管理这个学科当中,一般是从四个角度来解释提升政府执行力的价值和作用。
第一,当组织处于重大转折点的时候,战略是关键性因素;当战略已经确定,执行力就是关键性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有三个大的重要的战略转折点,一是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一九九二年,三是二零零三年战胜非典之后。
二零零三年战胜非典之后,我们的执政党,我们的国家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说,自从我们二零零三年战胜非典以来,我们执政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们的战略已经确定。
下一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全面创造性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第一个角度。
第二,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战略,易于复制;执行,不容易模仿。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我的敌人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我一瞬间敌人、包围敌人、消灭敌人,很可惜,我的敌人不知道我毛泽东在何时、何地、何种时机采用这种战略。
”所以战略,易于复制;执行,不容易模仿。
提出一个战略,绝不允许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培训落实培训。
第三,没有执行力,任何规则都是一纸空文。
从公共价值的视角看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View on the Promotion of Government's Execution Pow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ublic Values
作者: 孙杨杰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厦门361005
出版物刊名: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1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公共价值;执行力;政府;公共政策
摘要:公共价值的最高战略原则和执行力的政府施政评价指标已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政策过程中的共识。
然而,现阶段我国仍然存在政府政策执行力不足的现象,这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影响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满足公民需求,实现公共价值,提升政
府执行力,不仅要培育执行主体素质,营造政策执行力文化氛围,更要加强政府政策监督体系,健全
问责制等执行力提升的机制建设。
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
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摘要】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加强政策制定中民意调查、建立监督机制、法治化水平和加强宣传沟通四个方面探讨了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策略。
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要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需加强民意调查、建立监督机制、法治水平和加强宣传,重视社会反馈和民意表达,同时加强法治和宣传沟通。
希望地方政府在今后的政策实施中能够贯彻执行这些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关键词】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地方政府、民意调查、监督机制、法治化、宣传、沟通、社会发展、建议、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逐渐凸显,执行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群众满意度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
这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信誉,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提升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执行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之间的鸿沟,政策制定缺乏实地调研和民意征集,导致政策脱离实际、难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政策执行过程中监督不到位,责任不清晰、执行不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较为突出,使得政策执行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拟通过加强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民意调查、建立健全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法治化水平、加强宣传和沟通等方式,探讨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路径和策略,促进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推动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繁荣。
1.2 问题提出地方政府在执行公共政策时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执行不到位、效率低下、部门间协调不畅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一些政策无法有效落实,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何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执行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公共政策的执行力,以更好地服务民众,推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试论增强政府执行力的意义
试论增强政府执行力的意义傅琼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高政府执行力”。
这是“执行力”概念第一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从而为我国政府执行力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么,什么是政府的执行力呢?笔者认为,政府执行力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依法按照公共管理目标付诸组织实施、协调控制、推进实行的行为能力。
它包含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对政策、法令的理解力、判断力,又包含它们在推进计划过程中的组织力、指挥力、协调力、推动力、控制力。
政府执行的过程就是一个依法行政过程,它是贯穿政府行政活动全过程,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最具体、最直接、最重要的行为。
它既是一个综合的、多变的动态行为,又是政府治理活动固定的、常规的行为。
政府治理活动由行政决策—执行—监督—反馈—控制等环节构成,在整个治理活动中,决策、执行、监督是最重要的行政活动,科学的决策是有效执行的先决条件,强有力的执行是将决策付诸实现的重要实践,监督是检验决策、执行正确与否的有效环节。
从政府治理诸环节看,执行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的桥梁。
如果没有执行,再好的决策也只能是束之高阁的计划,有没有实效性还有待于执行。
因此,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执行力的大小、强弱直接反映政府治理的绩效。
从行政管理角度上看,政府行使着公共权力,管理着公共事务。
政府公共权力运用是否得当,公共事务处理是否及时,公共服务是否满足了公众的公共需求?这些都要靠政府执行力强弱决定。
因此,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可或缺的,提高政府执行力实现政府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
(一)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浅议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
浅议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领域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它涉及到政策的具体实施和落地,决定了政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着重论述了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法。
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共政策制定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改善公共服务,但政策只有在执行阶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政策执行是政策从理念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政策目标的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社会的反馈等因素。
一个成功的公共政策执行不仅能够解决社会问题,还能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公众的满意度,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和信任度。
公共政策执行面临着诸多挑战。
政策的制定者通常并不了解实施的具体情况和细节,这导致政策制定与实施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政府机构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存在问题,政策的执行往往受到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影响。
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遭遇行政效率低下、腐败和官僚主义等问题,导致政策的执行延误或失效。
公众参与度不足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公众对政府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不够,容易导致政策的执行失误或偏离初衷。
针对以上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
政策制定者应该与执行者充分沟通和协商,了解执行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出更具可操作性的政策。
政府机构之间应加强协调和合作,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共同推进政策的执行。
政府应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打击腐败和官僚主义现象,提高政府的执行能力和效率。
政府应积极推动公众参与,通过公众听证、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公众意见,增加公众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和参与。
浅议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
浅议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对社会资源和公共事务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的过程和活动。
而公共政策执行则是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落实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将政策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成果。
在公共管理中,公共政策执行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政府能否有效地履行职责,实现政策目标,满足公众的需求。
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浅议公共政策执行的一些关键问题和挑战。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意义和作用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和成果的过程。
在公共管理中,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最后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政策是否能够实现预期效果,满足社会需求。
公共政策执行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实现政策目标。
政府制定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生活。
而政策执行是政策能否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具体的行动和措施,才能实现政策目标。
2. 保障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公共利益,而政策执行是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
只有通过有效的执行,政府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保障公众的权益。
3. 提高政府效能。
政府的效能表现在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地得到实施和实现。
而政策执行是政府效能的一个重要检验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信誉。
二、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关键问题在公共管理中,公共政策执行存在一些关键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直接影响着政策的实施效果和社会效益。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1. 政策实施的难度。
许多政策由于受到种种制约和阻力,导致实施的难度较大。
涉及到人口迁移、资源配置和利益博弈等方面的政策,通常都会受到各种利益集团和社会力量的阻挠,使得政策的实施难度增加。
2. 执行力量的不足。
政府的执行力量直接关系到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地得到实施。
由于种种原因,政府机构的执行力量往往存在不足的情况,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3. 信息不对称。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通常难以获取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浅议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
浅议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政府的权力行使、政策目标的达成以及民众的福祉。
本文将对公共政策执行进行浅议。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府根据制定的公共政策,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实施政策内容。
政策执行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政策目标的实现、资源的分配以及行动的合法性等因素。
公共政策执行的目标是改善社会公共利益,提升政府公信力,增加政府的有效性,并改善民众的福祉。
公共政策执行需要政府具备一定的能力和资源。
政府在执行公共政策时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以保障政策的有效执行。
政府还需要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来支持政策的实施。
只有政府具备了这些能力和资源,才能够顺利地执行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执行需要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方合作。
公共政策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众多,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
在执行政策时,政府需要与这些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并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通过合作与协商,才能够达成共识,提高政策执行的效果。
公共政策执行需要监督和评估。
监督和评估是保障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手段。
政府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政策执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政府还需要进行评估,评估政策的影响和效果,为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公共政策执行需要政府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道德水平。
政府在执行政策时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协调各方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
政府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水平,确保公共政策的执行不偏不私,真正为民众谋福祉。
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在执行公共政策时需要具备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并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同时还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
政府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道德水平。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确保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从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公共管理法与政府效能提升
公共管理法与政府效能提升在一个社会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效能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尤为关键。
为了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效能,公共管理法的制定和执行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公共管理法为政府提供了法律框架和指导,使其能够更加科学地运作和管理公共事务。
首先,公共管理法对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职权进行了明确规定,使政府内部的权责清晰可见。
这有助于避免权力滥用和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政府运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其次,公共管理法还规定了政府对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原则,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效能,还能保护社会成员的利益。
在公共管理法的执行过程中,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确保法律得以正确执行。
为了保障政府的效能,需要加强对公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执行公共管理法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公务人员的工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激励和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
此外,政府还应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
例如,可以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政府的信息共享和高效决策,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除了政府自身的努力,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也是提升政府效能的关键因素。
公共管理法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法律符合社会的需要和利益。
此外,政府还应主动向社会公开政府运作的信息和决策,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公众的参与不仅可以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还可以提供政府运作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的自我改进。
在公共管理领域,还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首先,公共管理法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统筹各方利益,确保各方都能从中受益。
特别是在涉及资源分配和利益调整的时候,需要政府的公正和公平来处理。
此外,公共管理法的执行还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法律原则,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总之,公共管理法与政府效能提升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
公共管理视角下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路径选择
公 共部 门 的 管理 能力 和 治 理 能 力 , 公 共 部 门更 好 地 提 供 服 使
务 , 加 社 会 的 民 主 。它 跳 出 了 原 来 的 意 义 范 畴 , 政 府 执 增 使 行 力 的 范 围 更 加 扩 大 , 政 府 执 行 力 由 执 行 到 管 理 或 者 治 理 使
关 键 词 : 共 管 理 ; 方 政 府 执 行 力 ; 入 机 制 公 地 准
中 图分类号 : 6 0 编号 :6 1— 84 2 0 ) 6— 0 6— 2 17 7 6 ( 0 9 0 0 7 0
地方 政 府 执行 力 是 地 方 政 府 及 其 公 共 部 门 和 工 作 人 员
3 公 共 部 门 的 界 定 .
种综合的 、 统的能力 , 系 主要 包 括 理 解 力 、 断 力 、 合 力 、 判 结
推 进 力 和 纠 错 力 。 地 方 政 府 执 行 力 是 政 府 能 力 的 重 要 组 成
部分 , 是维 系一 个 执 政 党 和 政 府 生 存 与 发 展 的决 定 性 力 量 。 我 国政 府 采 取 了多 项 措 施 提 升 政 府 执 行 力 , 取 得 了显 著 成 并 效 , 在 一 些 地 方 和 部 门存 在 违 法 违 规 、 信 于 民 和 政 令 不 但 失 畅 、 行 不 力 等 突 出 问 题 。 推 动 公 共 管 理 , 立 政 府 与 社 会 执 建 的 平 等 合 作 伙 伴 关 系 , 高 社 会 自治 与 自 我 服 务 能 力 , 当 提 是
贯 彻 执 行 国 家 大 政 方 针 、 律 法 令 和 公 共 政 策 的 能 力 , 是 法 它
基于公共管理的行政管理效率提升措施研究
基于公共管理的行政管理效率提升措施研究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公共管理的效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有效的行政管理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满足民众的需求。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措施,希望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二、背景行政管理效率是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最低成本和时间的管理方式,是评价一个政府部门运转能力的关键指标。
高效率的行政管理能够推动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社会发展。
不过,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冗员现象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
三、分析与探讨1. 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和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政务服务的互联网化,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政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透明度。
2. 推动业务流程再造政府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繁琐的业务流程和多层次的审批制度,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要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就需要推动业务流程再造,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工作流程,减少繁文缛节,提高办事效率。
3. 强化绩效评估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利益,因此需要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通过对政府工作的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价,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进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4. 加强人才培养政府部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政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只有提升政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够推动政府的工作效率。
5. 实施改革创新政府在工作中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因此需要实施改革创新,推动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通过改革创新,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的服务水平,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结论本文针对基于公共管理的行政管理效率提升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信息化建设、业务流程再造、绩效评估、人才培养以及改革创新等措施。
公共管理视阈下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公共管理视阈下政府执行力的提升“政府执行力”是维系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及其生存的决定性因素,可以保持政令的畅通,提高行政效率。
文章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影响政府执行力的因素,并就提升政府执行力的途径提出相应的建议。
标签:公共管理;政府执行力;提升一、概念界定在行政管理学方面,政府执行力是指政府组织为达到既定目标,通过使用、调度和控制各种组织资源,从而有效地执行政府的日常事务和有效贯彻实施法律、政策、决策、法令、战略计划的政府内在的能力和力量。
二、影响政府执行力的因素(1)政府相关的制度和程序。
完善的行政立法制度可以确保政策的制定和良好执行,从根本上提升政府执行力。
完善的行政执法制度和程序可以确保政策有效落实,所以完善行政立法制度和行政执法制度、程序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2)政府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
政府组织层次是否分明、权责是否明确,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政府政策决定能否有效执行;而在政策、法律制度框架内,行政人员的个人素质会直接影响执行水平,因此政府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是决定政府执行力最直接的因素。
(3)政策、方针、法规等的合理和合法性。
政策、方针、法规等是否合理合法直接关系到政府的执行效果。
既符合法律法规又能切合民情民意的好政策和方针等可以减少执行落实的阻力,甚至让广大群众主动参与。
可见,政策、方针、法规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是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必需因素。
(4)政府绩效考核和财务审核。
绩效考核是监督政府行为的一种方式,也是对政府执行情况进行奖惩的重要参考;财务审核为政府行为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力支持,以政府成本收益分析为基础,倡导“节约行政”的理念,要求政府用最少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执行效果。
因此,政府绩效考核和财务审核是政府执行力的物质保证和强力监督。
(5)公共管理理念。
我国以前长时间推行计划经济,全能型政府扮演了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能型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政府规模的无序扩大,导致政府执行成本高而且执行力低下。
论政府执行力的提升_以昆明的公共治理为例_谢庆奎
时下,在发展中国家,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在中国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的落后地区,最短缺的是什么?是资源,是政策,是人才,还是政府执行力?在这些地区,资源一般来说都是比较丰富的;大政策已定,小政策缺乏;人才也短缺,但最短缺的是政府执行力。
长期以来,各级国家机关,包括政党机关,特别是政府执行机关,被官僚主义和陈腐俗气所侵袭,敷衍塞责,拖拉扯皮,得过且过,能躲就躲,无人负责,也无人问责,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样的机关和风气,能够产生效率吗?当然不能。
而且,中国的执行系统的传统做法是,以会议贯彻会议,大会、小会连续开,从中央开到地方,开完会就完成任务了,之后少有过问。
中间也曾穿插调研、考察、观摩、检查等环节,但大都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很少产生正效应。
如果遇上为了应付检查而弄虚作假的地方,得到了一些虚假信息,还会产生负效应。
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不仅落后的、中间状态的地方普遍存在,在比较发达的地方也有。
在这种情况下,摆在各级领导面前最紧迫的问题和最紧要的工作是加强政府执行力的建设,大力提升政府执行力,以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仇和在主政江苏沭阳、宿迁和云南昆明十多年的时间里,以锐意改革,大力提升政府执行力,迅速改变了这几个地区的落后面貌。
本文以昆明的公共治理为例,研究仇和是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来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从而实现公共治理的跨越式发展。
一、概念分析:政府执行力的概念、要素与塑造路径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政府执行力”;“执行力”概念第一次被写进了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并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范畴之一。
紧接着,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并把集中精力狠抓落实提高到检验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政治高度。
从此,“政府执行力”成为我国公共行政学界时下流行的分析工具。
而如果从学术上来探讨我国此一分析工具的本土资源,那么仇和“督查”创新工作应该是重要的理论知识之一。
政府执行力与公共管理绩效的关系研究
政府执行力与公共管理绩效的关系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公共管理绩效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政府执行力作为推动公共管理绩效的关键驱动力,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政府执行力与公共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如何提升政府执行力以提高公共管理绩效。
二、政府执行力对公共管理绩效的影响政府执行力是政府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效率的体现。
政府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共管理绩效的水平。
一方面,政府执行力高的地区能够迅速、高效地推进政策和项目落地实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加民众满意度。
另一方面,政府执行力低下的地区则容易出现政策停滞、项目拖延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和社会不稳定。
政府执行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官僚体制繁重、缺乏监督与问责机制、行政效率低下等。
因此,提升政府执行力需要从宏观制度和微观管理两个层面入手。
三、宏观制度层面的改革在宏观制度层面,政府需要进行深化改革,优化政府职能和体制机制,以提升政府执行力。
首先,要简化行政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其次,应加强政府内部机构协同与配合,增强政府整体执行力。
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激发政府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政府执行力。
另外,政府执行力还需要依托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手段。
发展智能化的行政管理系统和数据共享平台,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政府工作与社会需求更好地对接,提高公共管理绩效。
四、微观管理层面的改进在微观管理层面,政府应强化组织管理,建设高效团队,提升政府内部的协同与执行能力。
首先,应加强人才选拔和培养,提高公务员的专业素质和执行能力。
其次,要推行科学的工作流程和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此外,政府部门间要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提升公共管理绩效。
政府执行力还需要依靠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来保障。
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管,减少腐败和权力滥用现象,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共管理绩效。
公共管理视阈下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公共管理视阈下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许英凤
【期刊名称】《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政府执行力是政府组织不可忽视的核心要素,决定着政府执行有关政策决策时能力的高低.本文拟从公共管理的视角透视政府执行力不佳这一政府公共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构建和提升政府执行力的价值取向.
【总页数】3页(P77-79)
【作者】许英凤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0.1
【相关文献】
1.行政文化视阈下政府执行力提升分析 [J], 蔡新燕
2.新公共管理视域下政府执行力提升研究 [J], 姜佳英
3.公共管理视角下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路径选择 [J], 孙德营
4.公共管理视阈下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J], 杨立新
5.执行主体视阈下服务型政府执行力提升探析 [J], 商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公共管理中行政管理效率提升.docx
浅谈公共管理中行政管理效率提升引言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开展公共管理工作,根本目标是为人民服务,为群众造福,使人民享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红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公共管理工作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因而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当前的经济文化发展形势下,政府部门应优化行政管理工作,整合行政管理资源,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效能。
一、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的原则(一)以人为本原则在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进一步凸显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将为人民造福贯穿到行政管理工作中,坚持通过行政管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使人民群众能够感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高质量公共服务,便利人们的生活。
(二)公共服务原则行政管理工作是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为人们在公共领域,如经济、文化、就业、卫生、医疗等领域提供服务与帮助,使人民享受更高水准的生活。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加快公共管理中的行政管理建设,重点是做好行政管理制度层面的建设,使各项行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将公共服务的原则融入到行政管理工作中。
(三)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赢得人民信赖与支持的关键点。
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各级政府机关要秉承公平正义的原则,推进党建民主、行政法治建设,做到各项事务依法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才能彰显行政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并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实现行政管理的深入改革。
二、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的措施(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在“四个全面”伟大战略布局的背景下,要坚持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为行政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动力,推进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开展。
为此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并构建与之适配的行政管理体制。
首先,在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过程中,政府要秉承以人为本、公共服务的原则,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建设,落实工作责任制,使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均有制度的保障,明确行政管理各项工作职责,加快推进行政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对部门社会责任重大缺失的责任追究实行重大事故或重大事件行政机关责任检讨制度,实施严格的责任倒查制度,出现问题要层层追究。对重大责任事故的有关责任人,严厉追查,依纪依法严惩。行政处理涉及政府部门行政首长的,由同级政府通报调查处理情况。完成重大事故或重大事件调查处理工作后,相关责任部门必须在3个月内在政府系统内部通报调查处理情况。
参考文献
[1]宁国良,刘辉.成本-效益分析:公共政策执行力研究的新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0(6):61-64.
[2]张创新,韩艳丽.服务型政府视阈下政府执行力提升新探[J].中国行政管理,2010(10):31-34.
[3]胡象明,孙楚明.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71-75.
2.3组织结构不合理
现代政府组织是一种科层制结构。确实 ,现代科层制或官僚制奠定了政府执行力的根本组织基础 ,它使现代政府的执行效率和执行能力获得了空前的提升。然而 ,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 ,正是这种官僚制的政府组织结构 ,同时构成了限制政府执行力的根本结构原因。组织层级越多 ,机构部门越多 ,往往越不容易达成组织内部的一致性 ,执行过程中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成本也就越高。此外 ,与科层制相应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执行模式 ,也往往在增加执行成本的同时 ,执行效率却未见提高。
强化对财政违法违纪和浪费财政资金行为的责任追究。加大对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财政违法单位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对违法所得依法作出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对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效益低下等问题的,督促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对落实整改责任不力的,要追究部门主要领导人的行政责任。绩效联动,强化责任追究效果
完善监督机制,整合监督资源。建立行政监督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实行行政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监察部门牵头定期召开由发展改革、财政、审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人事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互通情况,及时交换工作信息,共同研究解决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财政部门的财政监督报告、审计部门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法制部门的行政执法检查报告应在报告市(县、市、区)政府的同时抄送同级监察部门。
对政令落实不力、影响政府工作整体推进的,要严肃追究部门领导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加大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对行政执法部门不作为、执法不力等突出问题要进行重点督查。加强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对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中违反法律规定、群众满意度较低的部门,责令限期整改;考评不合格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部门领导的行政责任。对行政执法检查和考评中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过错责任。对违反法定程序发布规范性文件或者不执行行政执法协调意见的,对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对不履行或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部门,责令限期履行;限期内仍不履行的,对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不依法提交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材料,造成案件败诉的,对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监察、财政、审计、法制、人事部门和政府督查、政府目标管理机构按照各自的职责开展绩效评估工作。监察部门会同法制、编制部门负责各部门行政许可及其他行政审批登记事项实施情况的评估;财政、审计部门负责重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及执行财经法纪情况的审计评价、评估;法制部门负责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考评,建立重要政府规章施行后的绩效评估制度;人事部门负责公务员绩效管理的评估;政府督查机构负责政府部门重点工作目标及市领导交办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估。政府目标管理部门就年初下达的各项政府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各县(市)区及政府各部门进行评估、考核。
2.5有效沟通不足
政策执行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执行过程中的沟通正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有效地利用沟通传播,将大大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有效沟通甚至可以说是有效执行的先决条件。
3、提升路径
3.1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规范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重大决策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制度,实行政府重大决策事项的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重要地方性法规草案、重要的政府规章、政策措施、社会管理事务、大型项目和关系社会稳定等重大决策事项,在提交市政府全体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前,应先经专家咨询论证,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
浅谈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政府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核心能力,它决定了政府制定的政策、决策最终落实的程度及效果。没有有效的政府执行,政府绘定的宏伟蓝图便无从实现。在改进政府、提升政府能力的道路上,各国政府一直努力探索。
1、研究现状
政府执行力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当前,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政府执行力的提升问题。有的学者从效益分析了公共政策执行力问题,有学者探讨了政府执行力的提升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相关性,还有学者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政府执行力弱化进行分析。政府行政人员有效执行所需的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认知力、理解力、实际行动能力和实施能力。政府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核心能力,它决定了政府制定的政策、决策最终落实的程度及效果。没有有效的政府执行,政府绘定的宏伟蓝图便无从实现。在改进政府、提升政府能力的道路上,各国政府一直努力探索。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西方国家并迅速席卷全球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成为发达国家改进政府最流行的工具,在欧美发达国家成功实践。在其风行30年后的今天,新公共管理对政府行政仍有积极意义,各国政府的实践证明了它并不是“流行一时的时尚”,在提升政府执行力方面,新公共管理仍将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实行重大工作事项进展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实施跟踪督查。各级政府部门要编制季报表,定期向政府报告重点工作、重大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政府重大决策、重大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抄送同级监察部门。政府办公厅(室)、监察部门要对报告事项的进展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效率评估的重要依据。加强政府决定事项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凡需要政府领导出面协调的事项,只协调一次,只出一个纪要。凡是决定事项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的,必须查找原因,限期解决。凡属推诿扯皮、不作为的,都要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给予行政处理。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行政监督方式,建立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各部门的行政审批效率实时监控、考评,定期在媒体上公布各部门的审批绩效。
把绩效评估作为部门年度考核的依据,对受到过错责任追究的部门,取消年度评先资格。把责任追究与公务员年度考核相结合,对受到过错责任追究的,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对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以及一年内犯一般过错达三次、经调查确定均负有直接责任的,年度考核不得定为称职;对受到撤职处分的,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并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3.3加强绩效评估监督,提高行政执行效率
建立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制度,实施行政效率评估与监督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每个部门的行政效率及行风评议结果予以量化,作为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逐步推动绩效评估制度化和绩效评估结果公开化。每年根据部门的法定职责、党委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和部门责任白皮书公布的工作指标,对政府各部门履行法定职责、完成工作目标、使用财政资金、依法行政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7]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学生(签名):
2013年月日
(可另附页)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初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答
辩
记
录
答辩主持人
答辩评审成员
秘书
答辩日期
答辩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情况
1.
2.
3.
4.
5.
6
7
8.
答辩小组评语
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月日
答辩成绩
答辩主持人(签名):
[4]肖鸣政,李鑫,萧志颖.人力资源视角下的政府执行力提升路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9.
[5]何植民,李彦娅.公共精神: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关键因素[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6):39-41.
[6]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完善听证和协商制度,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举行听证会;凡涉及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项,决策前进行民主协商,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建立和完善民主科学决策监督、督查机制和决策责任制,建立健全决策反馈纠偏机制,明确决策实施前各个环节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需承担的相应责任。
积极推行公共政策、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率先在市政、环保、行政执法、交通、公安、房地产管理、卫生、食品安全、教育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试行,按年度向社会公布部门职责、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列入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部门绩效考核和行政监察内容。
进一步优化行政流程,精简办事环节,明确办事程序和时限,并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健全岗位责任制,积极推行职位说明书制度,将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工作目标科学、明确地分解落实到内设机构、各个岗位及承办人员,建立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形成内设机构之间、岗位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条,明确工作责任和规程,使每项工作职责、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都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规范行政机关罚款自由裁量权,建立罚款自由裁量阶次制度,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权威性。
2、影响因素
公共管理下影响政府执行力有五方面因素
2.1政策质量不高
影响政府执行力的首要因素 ,无疑是政策质量本身。从政策过程的阶段上说 ,先有决策 ,再有执行。通常而言,政策质量较高 ,执行起来就比较顺畅 ,执行效果也比较显著。
2.2主体素质较低
政策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 ,是影响执行力的最直接因素。近年来 ,在我国各级政府的决策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的同时 ,因政策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而导致的执行效率低下、执行效果不佳、执行失误和偏差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