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理论复习纲要

合集下载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第一篇:《武术》复习资料一、武术概念名词解释:《武术》复习题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1、武术答案: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填空题:1、武术是以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攻防技击内外兼修2、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和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答案:套路演练搏斗对抗3、武术在汉代叫,在近代中国也叫。

答案:武艺国术判断题:1、武术在汉代叫国术。

()答案:×2、在近代中国,武术也叫国术。

()答案:√二、武术的特点填空题:1、武术的两个主要特点是和。

答案:技击特点民族特点2、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

答案:技击特点判断题: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技击特点。

()答案:√三、武术的价值填空它:1、武术的五个价值是武术的、、、、。

答案: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简答题:1、武术有哪几方面的价值?答案:武术的价值主要有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武术流派名词解释:武术流派答案: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判断题: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答案:√简答题:武术流派有哪些不同的说法?答案:武术流派不同的说法有:长拳和短打,内家和外家、黄河流域派和长江流域派、南派和北派、少林派和武当派,等等。

五、武术功能分类填空题:武术按功能可分为、、、。

答案: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判断题:武术按功能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

()答案:×六、竞技套路简答题:竞技套路包括哪些项目?答案:主要内容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和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项目、集体项目。

七、其他拳术填空题: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

答案:形意拳、八卦、八极。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3.套路运动:是指意义技击动作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

按照练习时的人数多少,套路运动又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

4.单练:指个体独自进行套路练习的方式。

根据练习时是否手持器械,单练又分为拳术和器械运动两类。

5.对练:是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联练习的套路形式。

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6.集体演练:是指多人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的演练的套路形式。

7.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智斗、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8.防身自卫:即防身术,是依照法律规定,为维护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其他权益免受侵害而以自卫防身为目的,运用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斗技击方法,制服对方保护自己的专门技术。

9.马步:两脚平行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

10.武德:即武术道德,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11.劲力:是指演练武术时完成技术动作的所需力量的表现。

12.节奏:主要指对动、静、快、慢之间关系的处理技巧。

13.净打2分钟:指每局比赛除暂停之外的实际比赛时间,即计时员听到台上裁判员“开始”的口令后随即开启计时表、“停”的口令立即停表。

当开表时间累计达到两分钟时,鸣锣通告一局比赛结束。

14.消极8秒:是指台上裁判员用“指定进攻”的手势指定一方运动员进攻后,运动员在8秒钟后仍不进攻的行为。

15.消极搂抱:指为了达到不让对方进攻或反击的目的而一味采取抱缠的行为。

16.冲拳:开立步抱拳预备。

右拳拳心向上,从腰间向前伸臂冲出,接近顶点时拳加速拧转,手臂伸直,使拳心内旋向下;上体拧腰左转,目视右拳。

武术理论知识点

武术理论知识点

武术理论知识点一、武术概述部分1.武术的称谓:春秋时期称技击,汉代称武艺,清初称武术,民国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武术”。

2.武术的概念:狭义上讲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其运动形式的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称为武术运动。

广义上讲,武术是一种包含攻防技击的人体文化,是属于体育而高于体育的。

武术的概念是人们认识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仅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

从历史上看,早期人类生存竞争、狩猎及战争中技能形态与武术初期的技术形态同源同构,甚至在一定时期交织,然而随着历史变迁,武术发展至今,体育功能日渐显著,并归属与体育范畴,其内容、形式和手段的体育化特点更趋明显。

因此从这个角度,我们将其视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武术的属性:从武术概念中可看到内涵的三个属性:武术是中国传统技击术,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4.武术的本质属性:攻防技击性5.武术的四击:踢、打、摔、拿6.武术的传统文化内涵:涵摄了古典哲学、兵学、中医学、古典美学、民俗、宗教等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其影响。

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以及人生观、宇宙观等在武术中有集中反映。

7.武术“内外兼修”的内涵:追求外在形键和内在神韵,达到形神兼备;强调内练外练;要求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追求高度协调和统一;追求德艺双修。

武术所谓的“内”指心、神、意、气。

所谓“外”指手、眼、身、步的活动。

在武术练习中,强调形是神的外部表现,神是形的内在实质。

8.武术的分类方法:地域分类法、名山大川分类法、姓氏分类法、技术特点分类法、形式与类别分类法和功能分类法。

9.形式与类别分类:两种运动形式(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内含五个类别(拳术、器械、对练、集体项目、攻防技术),对武术内容进行归纳。

10.功能分类法:根据武术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学校武术11.套路运动: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素材,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武术理论1、武术概念;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武术是人与人之间的搏杀技巧。

在商周时期,“田猎”和“武舞”成了武技训练的主要手段。

公元702年(长安二年)建立了武举制。

3、1910年在上海成立“精武体育会”。

1914年修订的《中华新武术》一1917年被定为军警必学之术。

武术作为一种尚武强国的重要教育手段推向学校。

1915年4月通过“各学校强投中国旧有武技”1918年10月通过“全国中学校一律添习武术。

1953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标志着武术作为体育项目进入竞赛领域。

5、1923年4月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单项武术。

1957年确定了武术为正式比赛项目。

1988年亚奥理事会通过决议将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90年11届亚运会起,武术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91年在北京举行了第一界世界武术锦标赛,以后每4年一次;1997年第8届全运会开始,武术成为全运会的唯一非奥运项目。

散打1988在兰州举行了第一次设台比赛后,以擂台形式进行比赛就被确定下来。

7武术分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8、武术的特点: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9、武术的作用;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交流技艺,增进友谊;10、武德是指在从事武术活动群体中形成的对练习武者行为要求的总和。

11、武术的主要文化特征:“兼容并包”、“道德至上”、“宗族中心”、“务实精神和恒久意识”、“崇尚权威”的文化特征。

14、识图自学方法与步骤;个人自学法是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借助一定的条件进行自学套路和动作的方法。

步骤;看图和动作名称、看文字说明、深化提高。

15、识图自学的注意事项;掌握必备的基本功、基本动作知识和技能;了解武术图解知识,采用灵活的学习方法;注意眼睛的配合,探求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了解所学套路的风格特点。

武术考试要点总结

武术考试要点总结

名词解释:1.武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棚、挤、按、採、挒、肘、靠等技法,双方粘连黏随,寻机借劲发力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

3.集体表演集体表演是指多人(竞赛中通常要6人以上)徒手、器械活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演练的套路形式。

练习时可变换队形,可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4.功法运动: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主要为武术套路和攻防格斗服务。

5.提膝平衡:左臂向上伸直,手外翻右臂背后,手做勾手,右腿支撑,左腿屈膝提起,脚面绷直,并垂扣于左腿前侧,两眼向左平视。

6.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快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7.仆步:两脚开立,一腿全蹲,大小腿贴紧,全脚掌着地,膝关节外展;另一腿侧扑伸直,脚尖内扣,全脚掌着地;开跨,挺胸,塌腰,上体微前倾。

仆左腿为左仆步。

8.立圆舞花:两手握住棍身中段,使棍贴紧身体两侧,由上向前,向下绕立圆转动。

填空题1.;四击:踢、打、摔、拿八法: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

2.1987日本横滨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 1988亚奥理事会通过决议,把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3. 崇尚武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

4. 散打的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腿;禁止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5. 传统拳有:长拳,南拳,太极拳6. 腰部的练习方法有:下腰,涮腰,翻腰,甩腰7. 腰功练习方法:俯卧起坐,俯卧体后驱、肋木举腿,握杠涮腰。

8. 刀:刀身、刀柄;刀身有刀尖、刀刃‘刀背组成;刀柄有护手、柄首组成,并配置刀彩和刀鞘。

9. 直摆性腿法:正踢、侧踢、里合、外摆屈伸性腿法:弹腿、蹬腿、侧踹 10. 武术图解知识:记录套路时先从下肢、然后上肢,最后目视方向【武术的内容和分类:1.功法运动:内壯功、外壮功、轻功’柔功2.套路运动:单练、对练、集体演练3.搏斗运动:散打、推手、短兵、长兵】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主要包括运动方向.动作路线.附加图.往返路线.运动方位.动作名称.术语的运用.要领说明.常用叙述词等方面的内容判断题:1.武术图解中的文字叙述过程中,一般先写上肢,再写目视方向,最后强调下肢。

武术理论复习纲要

武术理论复习纲要

理论考试复习指导纲要一、名词解释1、套路运动2、长拳3、完整教学法4、棍术5、武术图解6、搏斗运动7、武德8、分解教学法9、武术 10、分组练习法 11、散打 12、对练二、填空判断1、武术个人项目的比赛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其周围至少2米宽的安全区;集体项目的场地长为16米、宽为14米,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2、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运动形式分为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3、套路运动是指武术动作以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4、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5、长拳中的三种基本手型为:拳、掌、勾;五种基本步型分别为: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6、棍术扫棍力点在棍前端,点棍力点在棍稍,撩棍力点在棍前端,劈棍力点在棍前端。

7、拳是由拳眼、拳轮、拳面、拳心、拳背等部分组成。

8、传统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和孙式等较有影响的五大流派。

9、刀的长度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尖不低于本人的上耳端。

10、1910年,在上海成立了“精武体育会”。

武术初学者在做弓步时常出现后脚跟离地,后腿屈膝;弯腰和上体前俯等问题;在做虚步时则容易出现虚实不分,后腿蹲不下去等问题。

11、掌是由掌心、掌指、掌背、掌外沿、掌根等部分组成。

12、武举制始于唐朝。

13、1954年,各地体育院校开始把武术列入正式课程。

14、1987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

15、1984年国家批准设立武术硕士学位;1996年,国家批准设立武术博士学位,博士授予权属上海体育学院。

16、武术套路由若干段(趟)构成,各段的往返路线,通常是单数段向左,双数段向右。

17、武术套路竞赛中规定棍最短必须等于本人身高。

18、大跃步前穿系初级长拳第一段第六个动作。

19、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的时期。

20、简化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之上创编而成的。

武术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武术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武术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武术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它通过各种技巧和动作来强化身体、提升意志力和培养团队精神。

在现代社会,武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体育活动和健身方式,深受人们喜爱。

在武术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提高他们的技能。

1. 基本功基本功是武术学习的基础,包括步法、身法、手法、腿法、站桩和呼吸等。

步法是武术运动的基本环节,主要有前行步、后退步、左步、右步等。

身法指的是身体的姿势、转动和移动等动作。

手法和腿法是武术中常用的攻防动作,需要练习手臂和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站桩是一种静态的练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呼吸是武术练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保持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

2. 招式武术中有许多不同的招式,例如进攻技巧、防御技巧、投技和摔技等。

每一种招式都有其特定的动作和用法,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

进攻技巧主要包括拳、腿、掌、指、肘、膝等多种动作,可以用于攻击对手。

防御技巧则是用来抵御对手的进攻,需要练习各种闪避、格挡和化解技巧。

投技和摔技是武术中常见的擒拿和摔跤动作,需要学习如何利用对手的力量和重心来完成技术动作。

3. 器械武术器械是武术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刀、枪、剑、棍、锏等武器和器械。

学习武术器械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器械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

刀、枪、剑等武器是武术中常用的攻击工具,需要学习如何运用它们进行攻击和防御。

棍、锏等器械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长短兵器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 内功内功是武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气功、太极、内家拳等。

学习内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调节情绪和提升意志力。

气功是武术中常见的一种内功练习,主要通过呼吸和动作来调节身体的气息和能量。

太极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内功练习方法,通过练习太极拳、太极剑等动作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武术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武术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武术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武术的起源和发展1.武术的起源:武术起源于古代战争,是古代人民为了自卫和捍卫国家的生存而追求的一种武士修炼功夫的技艺。

它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武术文化。

2.武术的发展:中国武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流派,例如太极拳、少林拳等。

这些流派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特色,同时也结合了古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哲学观念。

二、武术的基本概念1.武术的定义: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一种自卫和战斗的技艺。

它通过强化身体的各项素质,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培养人的自信和勇气,从而达到自卫和强身健体的目的。

2.武术的特点:武术具有独特的生命力、情感和审美价值。

它强调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统一,注重根本性、练兵的运动特征、道家和儒家思想、道德和精神建设等。

三、武术的基本功法1.集体操:集体操是武术中最基本的训练方式,主要练习动作的基本功法,包括手、足、哆嗦和侧身动作等。

通过集体操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同时也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毅力。

2.单独操:单独操是指在集体操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的练习。

它主要包括武术动作的练习、拳法和棍法的技巧训练等。

通过单独操的练习,可以加强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美感,同时也可以提高个人的斗争能力和应变能力。

3.器械操:器械操是武术中另一种重要的训练方式。

它主要通过练习器械的动作和技巧,包括刀、枪、剑、棍等。

通过器械操的练习,可以提高武术技法的熟练度和实战能力。

四、武术的技术和动作1.拳法:拳法是武术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它包括直拳、背拳、极拳、搏强拳等多种动作和技巧。

通过练习拳法,可以提高身体的柔软度、力量和速度,同时也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勇气。

2.棍法:棍法是武术中使用器械的一种技术。

主要包括直棍、竹棍、编棍、拳棍等。

通过练习棍法,可以提高人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控制力,同时也可以提高防御能力和应变能力。

3.剑法:剑法是武术中另一种重要的技术。

武术复习资料

武术复习资料

1.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2.抱拳礼:又称“文武手”。

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

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

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3.散打:又称散手,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的、竞技体育项目。

4.对练:是在各种武术单练项目的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攻防格斗规律和预先编排好的套路所进行的假设性实战练习5.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有蹦蹿跳跃,闪转腾掷,起伏转折,跃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6.四击八法:四击指踢、打、摔、拉,八法指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呼吸、劲力、功力7.图解:是指记载武术动作和套路的图与文字,用图来表示动作姿势,方向,路线,用文字来说明动作过程,方法和要领。

8.跃步:后脚提起前摆,前脚蹬地起跳,接着向前落地9.语言法:讲解口令,口头评论成绩10.直观讲解法:是通过正确示范和利用录像,挂图和照片,电影以及观摩表演等形式的直观方法,是学生获得较完整的正确动作概念11.完整教学法:是将套路动作完整地演练的一种教学方法。

12.综合练习法:是指综合运用某些练习法的特点而组成的练习方法。

13.变换练习法:是指在变换的条件下进行的练习方法。

14.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15.武术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16.弓步:前脚微内扣,全脚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与脚尖垂直,另一脚挺膝伸直,脚尖内扣,斜向前方,全脚着地。

17.马步:两脚平行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3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膝部不超过脚尖,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地,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18.虚步:两脚前后开立,右脚外展45°屈膝半蹲,左脚脚跟离地,脚面绷平,脚尖稍内扣,虚点地面,膝微屈,重心落于后腿上,两手叉腰,眼向前平视。

武术理论复习重点

武术理论复习重点

武术理论复习重点:一、基础理论:1.武舞出现于什么时期?答:商周时期2.武举制始于哪个朝代?答:唐朝3.什么时期,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开展?答:两宋时期4.什么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各种流派林立,拳种纷呈?答:明清时期5.“精武体育会”成立于什么时间?答:1910年在上海成立6.中央国术馆成立于什么时间,并举行了几届? “国术国考”答:1928年在南京成立,举行了两次“国术国考”。

7.什么时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正式竞赛项目? 答:国家体委于1957年确定了武术为正式比赛项目。

8.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于什么时候,现有协会会员多少个?答成立于1990年10月,目前已拥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员。

二、武术教学:9. 武术按照运动形式分类可分为哪三种形式?答: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

10. 套路运动按演练形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

11. 功法运动按形式可分为什么?答:内壮功、外壮功、轻功和柔功。

12. 传统太极拳的流派主要包括那些?答: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和孙式。

13. 武术训练课组织练习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答:1.集体练习2.分组练习 3.单人练习 4.双人练习 5.综合练习 6.实战练习14. 武术教学的特点是什么?答:1.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2.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3.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4.强调动作规范,突出不同拳种风格5.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15.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是什么?答:1、起式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9、单鞭10、云手11、单鞭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16. 长拳的“四击”“八法”“十二型”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答:1. “四击”指:踢、打、摔、拿。

大学考试 武术史复习提纲

大学考试  武术史复习提纲

复习作业:1、蚩尤作五兵,即:;2、武术萌芽的标志是什么?3、青铜兵器出现在,剑起源于,戟创制于代;4、“拳”字最早出现在哪部古代典籍中:5、西周的射礼,按等级制度区分为、、、四种;6、周王朝贵族所习“六艺”,是练哪些具体内容?哪几项与武术有关?7、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发展的特点:8、“相剑家”是指有什么专长的人?9、铁剑在我国最早出现于那个历史时期;10、《吴越春秋》所载越女向勾践阐述剑术理论,谈到了哪些属于对立统一关系的范畴?11、“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出自;12、儒家、兵家、道家对武术有何影响?13、战国时期倡导胡服骑射的是;14、武艺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肖统《皇太子释奠会诗》;15、解释:手搏;角抵;相扑;武学;府兵制:角抵;翘关;扛鼎;手搏;武举制16、手搏六篇和剑道三十八篇最早见于专著17、剑作为主要作战武器是从什么时代开始逐渐为刀所取代的?18、府兵制起于何时?盛于何时?19、钩镶这种兵器出自于,环柄刀出自;20、“部曲”是指什么?21、拍张指什么?22、射箭银杯赛出自代;23、少林寺建于,至今有年;24、武举制创于,武举考试的内容包括:;25、《武经七书》包括;p18926、相扑朋是什么组织?出自代;(摔跤、唐代)27、唐玄宗时,人称李白的,裴旻的,张旭的为当世三绝;28、唐代表演艺术对武术有何影响?29、唐代的刀制有四:、、、;p17330、《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出自;17931、“恪守信义,重人轻己,重义轻生”出自于先秦家;32、教法格是什么?33、最早提到十八般武艺的是:;19134、神臂弓是宋神宗时所研制的精良武器;35、解释:相扑、武学、瓦舍、勾栏、白打;36、宋代的武艺结社组织有哪些?37、宋代武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38、明代内家、外家有何区别?39、内家拳五字诀是什么?40、“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出自的;41、宋朝相扑比赛,比赛时筑台,称为,上台比赛,叫做裁判被叫做42、俞大猷《剑经》是论述何种技法的?43、明代少林棍包括哪些?小夜叉六路、大夜叉六路、阴手六路、排棍六路、穿梭棍一路、五虎棍;44、《纪效新书》、《练兵实记》、《武编》、《阵纪》、《耕余剩技》、《武备志》、《内家拳法》的作者是谁?45、明代武术发展的特点?46、清代武术发展的特点?47、太极拳、形意、八卦的创始人是谁?48、秘密结社组织有哪几种?49、《苌氏武技书》、《手臂录》的作者是谁?其主要内容是什么?50、精武体育会的创始人是,它以为主旨;51、中华新武术的发起人是谁?它的内容主要有哪些?52、第一次国术国考比赛的项目有;53、孙中山曾赠给精武会的匾额;尚武精神54、年,德国承办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国派出国术表演队赴德国表演;55、《少林武当考》、《少林拳术秘诀考证》、《中国武艺图集考》的作者是谁?唐豪56、简述武术发展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从武术史的角度来谈)57、1978年邓小平应日本众议院副议长三宅正和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恳求,写了题词;58、“武术之乡”的评选活动是从何时开始的?59、国家体委向全国颁布了《武术运动技术等级》,段位制是从年开始实行。

武术复习提纲

武术复习提纲

武术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武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击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散打:散打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

3、套路运动: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

4、拳术:拳术是指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5、武德:武德即武术道德,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称。

6、集体演练:集体演练是指多人(竞赛中通常要求6人以上)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演练的套路形式。

7、搏斗运动: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二、简答题1、武术的作用:a、壮内强外的健身 b、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c、培养道德情操 d、丰富文化生活 e、增进交流2、太极拳的教学方法与要求:教学方法:a、语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b、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相结合 c、形象联想比喻教学 d、正误对比、纠正错误 e、音乐辅助练习要求:a、太极拳的教学应从基本动作开始 b、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 c、示范动作完整准确 d、结合攻防定义进行示范讲解3、武术教学的特点与要求:特点:a、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 b、重视直观教学,以领为主 c、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 d、强调动作示范,突出不同拳种风格 e、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要求:a、注重示范教学,运用多种形式教学 b、了解各拳种风格和特点 c、提高安全教育意识4、长拳的传统技法“四击”“八法”:“四击”是指踢、打、摔、拿“八法”是指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即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5、中学武术的教学要求:a、注意武德教育 b、突出难点,围绕重点 c、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d、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e、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内容 f、注意中学教学的特殊性,以集体教学为主 h、加强安全教育6、太极拳的健身原理:4个:a、太极拳的动作姿势有利于气血运行 b、太极拳的技术特点有利于新陈代谢 c、太极拳动作与意念的协调配合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保健 d、太极拳健身的科学性要求二、填空题1、中国武术套路的共同特点是由哪些攻防动作组成:踢、打、摔、拿、击、刺、劈2、人体最容易受伤的薄弱环节:眼睛、鼻部、耳部、颈部、后脑、胸腹部、裆部、胫部3、武术组合分为那几种:4个:拳术组合、实用攻防技术组合、器械组合、对练组合4、长拳单练套路分为哪些:5、身体素质包括那几个方面:5各方面: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6、搏斗包括那几个方面:4个:散打、推手、短兵、长兵7、个人自学方法有哪些:12个:单操练习法、组合练习法、成套练习法、超套练习法、静耗练习法、对镜练习法、默想练习法、空击练习法、影子练习法、击打练习法、游戏与比赛练习法、实战练习法8、套路分为那几个方面:3个:单练、对练、集体演练9、武术比赛场地的长和宽: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复习用的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复习用的

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复习资料、一:武术的概述定义: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

起源: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二:在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程1910年上海成立了精武体育会1918年成立中华武士会1926年成立致柔拳社武当太极拳社汇川太极拳社、、、1928年国民党在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1928年至1933年在南京举行了两届国术国考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武术表演1950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武术座谈会1953年在天津举行武术表演竞赛1954年各地体院开始把武术列入正式课程1956年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武术正式定为表演项目。

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1958年国家体委制定了第一版普及面较广的长拳太极拳南拳为竞赛内容的武术竞赛规则19834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武术硕士学位1987年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竞标赛三:武术的形式、内容、分类按运动形式分两类:套路运动搏斗运动套路运动:是武术动作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重点是拳术:长拳:它是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型和弓步、马步、仆步、歇步为其基本步型,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那、起伏转折、跌普滚翻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拳术。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集体表演:是以6人以上的徒手或者器械集体表演。

武术的特点:寓技击与体育之中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广泛得到适应性刚柔相济的艺术性武术的作用:改善和增强体质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磨练意志,培养道德情操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武术教学特:注意直观教学法,以领做为主强调动作规范,突出劲力精神结合攻防动作进行讲解示范武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过程:传授技术—接受技术、组织练习—进行练习、检查纠错—巩固提高、考查考试—独立演练。

传授过程: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和对练套路—攻防技术和搏斗项目。

武术理论复习提纲.doc

武术理论复习提纲.doc

武术理论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你知道的中国武术拳种有: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地躺拳、通臂拳、咏春拳等。

2.长拳的三种基本手型为:拳、掌、勾。

长拳的五种基本步型是: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3.棍术的主要棍法有:戳棍、劈棍、抡棍、摔棍、盖把。

4.长拳传统“四击”为:踢、打、摔、拿。

5.武术套路运动包括: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集体套路等。

6.长拳的基本手法主要有:迎耋、推窒、砸耋、穿掌等。

7.格斗文化自古以来就在国内外广泛存在,并与现代竞技体育进行了较好融合,目前进入奥运会的格斗类竞技项目有:拳击、击剑、摔跤、柔道、跆拳道等。

8.较为流传的四种太极拳是: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等。

二、基本概念1.武术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2.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变成的整套练习。

三、简答题1.简要叙述武术的特点。

(1)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

(2)具有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运动特色。

(3)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4)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

2.简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1)体松心静;(2)缓慢圆活;(3)动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

3.简述武术课的组织练习的形式。

(1)集体练习(2)分组练习(3)单人练习(4)双人练习4.简要叙述武术教学中讲解的内容。

(1)动作规格(2)基本技术方法(3)攻防意义(4)关键环节(动作要领)(5)易犯错误5.简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1)体松心静(2)连贯柔和(3)动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

6.按顺序填写出十六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左右搂膝拗步;5进步搬拦捶;6如封似闭;7 单鞭;8手挥琵琶;9左右倒卷肱;10左右穿梭;11海底针;12闪通背;13公手;14左右揽雀尾;15十字手;16收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考试复习指导纲要
一、名词解释
1、套路运动
2、长拳
3、完整教学法
4、棍术
5、武术图解
6、搏斗运动
7、武德
8、分解教学法
9、武术 10、分组练习法 11、散打 12、对练
二、填空判断
1、武术个人项目的比赛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其周围至少2米宽的安全区;集体项目的场地长为16米、宽为14米,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2、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运动形式分为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3、套路运动是指武术动作以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4、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5、长拳中的三种基本手型为:拳、掌、勾;五种基本步型分别为: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6、棍术扫棍力点在棍前端,点棍力点在棍稍,撩棍力点在棍前端,劈棍力点在棍前端。

7、拳是由拳眼、拳轮、拳面、拳心、拳背等部分组成。

8、传统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和孙式等较有影响的五大流派。

9、刀的长度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尖不低于本人的上耳端。

10、1910年,在上海成立了“精武体育会”。

武术初学者在做弓步时常出现后脚跟离地,后腿屈膝;弯腰和上体前俯等问题;在做虚步时则容易出现虚实不分,后腿蹲不下去等问题。

11、掌是由掌心、掌指、掌背、掌外沿、掌根等部分组成。

12、武举制始于唐朝。

13、1954年,各地体育院校开始把武术列入正式课程。

14、1987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

15、1984年国家批准设立武术硕士学位;1996年,国家批准设立武术博士学位,博士授予权属上海体育学院。

16、武术套路由若干段(趟)构成,各段的往返路线,通常是单数段向左,双数
段向右。

17、武术套路竞赛中规定棍最短必须等于本人身高。

18、大跃步前穿系初级长拳第一段第六个动作。

19、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的时期。

20、简化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之上创编而成的。

21、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教师示范时,尤其是分解示范和领做示范都拌有口令。

一般采用的口令有三种。

即:常用口令、间有分解动作的口令和提示性口令。

22、武术教学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具有本身独立的特点。

其特点有三:一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二、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三、结合攻防动作进行讲解与示范。

23、1927年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了两次国术国考,进行了拳术、长兵、短兵、散手和摔跤等项目的比赛。

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表演。

三、简答问答
1、简述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2、简述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教师需要讲解的内容有哪些?
3、简述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教师讲解示范的位置有何规律?
4、简述武术的教育价值。

5、试写出初级三路长拳第二段的动作名称。

6、武术套路教学中有那些教学方法?如何运用其中的一些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初级长拳中第一段的弓步冲拳为例。

7、试写出“冲拳”的动作说明、要点与要求、练习步骤、易犯错误和纠正办法。

8、试述武术抱拳礼方法及其具体含义
9、谈谈你对“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10、武术套路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示范位置、示范面、和领做示范位置?请分别举例说明。

11、试写出24式太极拳的所有动作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