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9.

合集下载

水力学课件doc资料

水力学课件doc资料

水力学课件doc资料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水和水循环》的第一课时《水的三态》。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以及其特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说出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三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水蒸气的概念以及水的气态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烧杯、玻璃棒、滴管、冰块、热水、PPT课件。

学具:实验记录表、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PPT课件,展示自然界中水的不同状态,如冰川、河流、云雾等,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呈现哪些状态?二、实验观察(15分钟)1. 教师将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引导学生观察热水中的气泡,并提问:这些气泡是什么状态的?它们是从哪里来的?2. 教师用滴管从烧杯中取出一滴水,放在玻璃棒上,引导学生观察水滴的变化,并提问:水滴为什么会变成水珠?这是什么现象?3. 教师将一块冰块放入烧杯中,引导学生观察冰块的变化,并提问:冰块为什么会融化?这是什么现象?三、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水的三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 教师讲解水蒸气的概念以及水的气态特点。

四、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水的三态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水的三态固态:冰川、冰块液态:河流、湖泊气态:云雾、水蒸气作业设计:1.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水的三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答案:水的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包括:水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水从液态变为气态(蒸发)、水从固态变为液态(融化)、水从气态变为液态(凝结)。

2.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水的三态变化。

水力学复习资料汇总

水力学复习资料汇总

第零章绪论0.1水力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了解)水力学的任务是研究液体(只要是水)的平衡和机械运动的规律及其实际应用. 水力学研究的基本规律有两大主要组成部分:一是关于液体平衡的规律.它研究液体处于静止或相对平衡状态时,作用于液体上各种力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称为水静力学;二是关于液体运动的规律,它研究液体在运动状态时,作用于液体上的力与运动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液体的运动特性与能量转换等,这部分称为水动力学.0.2液体的粘滞性(理想液体与实际液体最大的差别)粘滞性当液体处于运动状态时,若液体质点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则质点间会产生内摩擦力来阻碍其相对运动,液体的这种性质就称为粘滞性,产生的内摩擦力叫做粘滞力.0.3牛顿内摩擦定律当液体做层流运动时,相邻液层之间在单位面积上作用的内摩擦力(或粘滞力)的大小与速度梯度成正比,同时和液体的性质有关.即.0.4牛顿内摩擦定律的另一种表述(了解)P70.5运动粘度系数它是动力黏度系数与液体密度的比值,是表征液体粘滞性大小的物理量.其值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温度越高,其值越小(液体的流动性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的)0.6牛顿内摩擦定律只适用于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液体,其特点是温度不变,动力黏度系数就不变P8图0.3)0.7体积压缩率液体体积的相对缩小值与压强的增大值之比.(水的压缩性很小,一般不考虑)0.8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自由表面上液体分子由于两侧引力不平衡,使其受到及其微小的拉力(表面张力仅存在于液体表面,液体内部不存在,其值表示为自由面单位长度受到拉力的大小,并且随液体种类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怎样变化)0.9毛细现象在水力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盛有水或水银细玻璃管做测压计,由于表面张力的影响使玻璃管中液面和与之向连通容器中的液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这就是物理学中所讲的毛细现象.0.10由实验得知,管的内经越小,毛细管升高值越大,所以实验用的测压管内径不宜太小.P10图0.4,0,50.11连续介质在水力学中,把液体当作连续介质看待,即假设液体是一种连续充满其所占据空间毫无空隙的连续体.(水力学所研究的液体运动是连续介质的连续流动,但实际上,从微观角度来看,液体分子与分子之间是存在空隙的,但水力学研究的是液体的宏观运动,故将液体看作连续接介质)0.12把液体看作连续介质的意义如果我们把液体看作连续介质,则液流中的一切物理量都可以视为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的连续函数,这样,在研究液体的运动规律时,就可以运用连续函数的分析方法.0.13理想液体所谓理想液体,就是把液体看作绝对不可压缩,不能膨胀,没有粘滞性,没有表面张力的连续介质.0.14表面力和质量力表面力表面力是作用于液体的表面,并于受作用的的表面面积成比例的力.质量力质量力是指通过所研究液体的每一部分质量而作用与液体的,其大小和液体的质量成比例的力(质量力又称体积力)课后习题0.2第一章水静力学1.1液体在平衡状态下.没有内摩擦力的存在,因此理想液体和实际液体都是一样的,故在静水中没有区分的必要.1.2静水压力静止(或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作用在与之接触的表面上的水压力称为静水压力,常以表示.1.3静水压强取微小面积,令作用在上的静水压力为,则面上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平均静水压力为称为面上的平均静水压强,当无限趋近与一点时,比值的极限值定义为该点的静水压强.1.4静水压强的两个重要特性⑴静水压强的方向与受压面垂直并指向受压面(若不垂直,则必存在一个与液面平行的分力,这样必会破坏液体的平衡状态;静水压强若不指向受压面而是背向受压面,则必会受到拉力,同样不能保持平衡状态)⑵作用在同一点上的静水压强相等(推导过程:在平衡液体内分割出一块无限小的四面体,倾斜面的方向任意选取,为简单起见,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让四面体的三个棱边与坐标轴平行,并让轴与重力方向平行,各棱边长为,四面体四个表面上受有周围液体的静水压力,因四个作用面的方向各不相同,如果能够证明微小四面体无限缩小至一点时,四个作用面上的静水压强都相等即可.令为作用在面上的静水压力, 令为作用在面上的静水压力, 令为作用在面上的静水压力, 令为作用在面上的静水压力.又假定作用在四面体上单位质量力在三个坐标方向的投影为,则总质量力在三个坐标方向的投影分别为…因为液体处于平衡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得:+若…以分别表示四面体四个面的面积,则…将上式都除以,并且有化简可得,上式中分别表示面上的平均静水压强, ,如果微小四面体无限缩小至一点时,均趋近于0,对上式取极限有,同理可证,故作用在同一点上的静水压强相等)1.5等压面在平衡液体中可以找到这样一些点,他们具有相同的静水压力,这些点连成的面称为等压面(对于静止的液体其等压面是水平面,对于处于相对平衡的液体,其等压面与自由液面平行,例如称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绕桶轴做等角速度旋转,其等压面就是抛物面)1.6等压面的两个性质⑴在平衡液体中等压面即为等势面.⑵等压面与质量力正交.1.7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绝对压强以设想没有大气存在的绝对真空状态作为零点计量的压强,称为绝对压强.相对压强把当地大气压作为零点剂量的压强,称为相对压强.1.8P29图1.11中各字母表示的含义1.9真空及真空度真空当液体中某点的绝对压强小于当地大气压强,即相对压强为负值时,就称该点存在真空.真空度真空度是指该点绝对压强小于当地大气压强的数值.(例题1.4 1.5 .16) 1.10压强的液柱表示法1.11水头与单位势能1.12液体的平衡微分方程式(欧拉平衡微分方程式)的推导过程P20,以及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基本公式的推导过程P24.1.13压强的测量(各种压差计的计算)计算中找等压面须注意:①若为连续液体,高度相等的面即为等压面.②若为不连续液体(如液体被阀门隔开或者一个水平面穿过了不同介质,则高度相等的面不是等压面③两种液体的接触面是等压面.1.14作用于矩形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为压强分布图面积.(压力中心的位置:当压强为三角形分布时, 压力中心离底部距离为当压强分布为梯形分布时,压力中心离底部距离为)1.15作用于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分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计算,水平方向方法同作用于矩形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将曲面投影在方向的图形即为矩形,则=为形心点处的压强),竖直方向需画出压力体(压力体包括六个面:曲面本身,自由液面或者其延长面,曲面四个边延长至自由液面的四个面.这里注意自由液面必须是只受到大气压强作用的液面),则,其中为压力体的体积.1.16几种质量力同时作用下的液体平衡1.17作用于物体上的静水总压力,潜体与浮力的平衡及其稳定性第二章液体运动的流束理论2.1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P632.2流线和迹线迹线某一液体质点在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所流经的空间点所连成的线称为迹线,即迹线就是液体质点运动时所走过的轨迹线流线它是某一瞬时在流场中绘出的一条曲线,在该曲线上所有点的速度向量都与该曲线相切,所以流线表示除了瞬间的流动方向.流线的基本特性P672.3恒定流与非恒定流恒定流如果在流场中所有的运动要素都不随时间而改变,这种水流称为恒定流(也就是说,在恒定流的情况下,任一空间点上,无论哪个液体质点通过,其运动要素都是不变的.运动要素仅仅是空间坐标的函数,而与时间无关)非恒定流如果在流场中所有的运动要素都是随时间而改变的这种水流称为非恒定流.注:本章只研究恒定流.2.4流管在水流中任意取一微分面积,通过该面积周界上的每一给点,均可以作一根直线,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管状曲面,称为流管.2.5微小流束充满以流管为边界的一束液流称为微小流束(按照流线不能相交的特性,微小流束内的液体不会穿过流管的管壁向外流动,流管外的液体也不会穿过流管的管壁向流束内流动,当水流为恒定流时,微小流束的形状和位置不会随时间而改变,在非恒定流中,微小流束的形状和位置将随时间而改变.微小流束的很横断面积是很小的,一般在其横断面上各点的流速或动水压强可看作是相等的)2.6总流任何一个实际水流都具有一定规模的边界,这种有一定大小尺寸的实际水流称为总流(总流可以看作由无限多个微小流束所组成)2.7过水断面与微小流束或总流的流线成正交的横断面称为过水断面.2.8流量2.9均匀流与非均匀流均匀流当水流的流线为相互平行的直线时,该水流称为均匀流(直径不变的管道中的水流就是均匀流的典型例子)非均匀流若水流的流线不是相互平行的直线时,该水流称为非均匀流.如果流线虽然相互平行但不是直线(如管径不变的弯管中的水流)或者流线虽直线但不相互平行(如管径沿程缓慢均匀扩散或收缩的渐变管中的水流)都属于非均匀流.2.10均匀流的特性⑴均匀流的过水断面为平面,且过水断面的形状和尺寸沿程不变⑵均匀流中,同一流线上不同点的流速相等⑶均匀流过水断面上的动水压强分布规律与静水压分布规律相同2.11均匀流过水断面上的动水压强分布规律与静水压分布规律相同的推导过程2.12渐变流和急变流渐变流当水流的流线虽然不是相互平行的直线,但几乎近于平行直线称为渐变流急变流若水流的流线之间夹角很大或者流线的曲率半径很小,这话水流称为急变流.2.13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的推导P712.14理想液体恒定流微小流束能量方程的推导P722.15实际液体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的推导P782.15恒定总流动量方程的推导P94第三章液流形态及水头损失3.1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在固体边界平直且无障碍物的水道中,单位重量的液体自一断面流至另一断面所损失的机械能叫做沿程水头损失,常用表示.局部水头损失当固体边界发生改变或液体遇到障碍物时,由于边界或障碍物的作用使液体质点相对运动加强,内摩擦增加,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这种发生在局部范围之内的能量损失叫做局部水头损失,常用表示.(就液体内部的物理作用来说,水头损失不论其产生的外因如何,都是因为液体内部质点之间有相对运动,因粘滞性的作用产生切应力的结果)当固体边界发生改变或液体遇到障碍物时,为什么会产生局部水头损失(了解)P1203.2影响水头损失的液流边界条件3.2.1横向条件(过水段面积,湿周和水力半径)湿周液流过水断面与固体边界接触的周界线叫做湿周,常用表示.(当过水段面积相等时,周长不一定相等,水与固体边界的接触要长些,故湿周对水损会产生影响,同样,当湿周相等时, 过水段面积不一定相等,通过同样大小的流量水损也不一定相等,故用水力半径来表征过水断面的水力特征)水力半径过水段面积与湿周的比值称为水力半径,即 .3.2.2纵向条件P1233.3均匀流时无局部水头损失,非均匀渐变流时局部水头损失可以忽略不计,非均匀急变流时两种水头损失均有(知道).3.4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与切应力的关系,以及半径为r处的(圆管中)切应力计算公式的推导P1323.5计算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的基本公式——达西公式对圆管来说,水力半径 ,故达西公式也可以写做达西公式的推导过程应该不会考3.6层流和紊流层流当留速较小时,各流层的液体质点是有条不紊的运动,互不混杂,这种形态的流动叫层流.紊流当流速较大时,各流层的液体质点形成涡体,在流动过程中,相互混杂,这种形态的流动叫紊流.3.7雷诺试验雷诺试验数据图形(两点三段.两点即上临界流速—水流从层流刚刚进入到紊流状态的速度和下临界流速—水流从紊流刚刚进入到层流状态的速度.三段即层流,过渡区,紊流所对应的曲线段.)P1293.8根据雷诺实验的结果,层流时雷诺试验图形为一条直线,即沿程水损v呈线性的一次方关系,但是由达西公式知与v是平方关系,试解释其原因.P1323.9雷诺数的物理意义(为什么雷诺数可以判别液流形态)P1313.10为什么采用下临界雷诺数而不采用上临界雷诺数来判断水流的型态这是因为经大量试验证明,圆管中下临界雷诺数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值,其值一般维持在2000左右,但上临界雷诺数是一个不稳定数值(一般在12000-2000),在个别情况下也有高达40000-50000.这要看液体的平静程度和来流有扰动而定,凡雷诺数大于下临界雷诺数的,即使液流原为层流,只要有任何微小的扰动就可以是层流变为紊流.在实际工程中扰动总是存在的,所以上下临界雷诺数之间的液流是极不稳定的,都可以看作紊流,因此判别液流型态以下临界雷诺数为标准:实际雷诺数大于下临界雷诺数的是紊流,小于下临界雷诺数的是层流.3.11雷诺实验虽然都是以圆管液流为研究对象,但其结论对其他边界条件下的液流也是适用的.只是边界条件不同,下临界雷诺数的数值不同而已.例如明渠的雷诺数,其中R为水力半径(知道).3.12紊流的特征P133(4点,后两个特点很重要)3.13粘性底层在紊流中并不是整个液流都是紊流,在紧靠固体边界表面有一层极薄的层流存在该层流层叫粘性底层.3.14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⑴即液体处于层流状态,只与雷诺数有关,而与相对光滑度无关,且⑵即液体处于从层流进入紊流的过渡区,只与雷诺数有关,而与相对光滑度无关.因其范围很窄,实际意义不大.⑶即液流进入紊流状态,这时决定于粘性底层厚度和绝对粗糙度的关系:①当较小时粘性底层较厚,可以淹没,抵消管壁粗糙度对水流的影响,从而只与雷诺数有关,而与相对光滑度无关.②继续增大, 粘性底层厚度相应减薄,一直不能完全淹没, 管壁粗糙度对水流产生影响, 从而既与雷诺数有关,又与相对光滑度有关.③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粘性底层厚度已经变得很薄,已经不能再抵消管壁粗糙度对水流的影响,这时管壁粗糙度对起主要作用,从而只与相对光滑度有关,而与雷诺数无关.(因这时与v是平方关系,故该区又叫做阻力平方区)3.15谢齐公式和曼宁公式谢齐公式 ,其中J为水力坡度,/l ,R水力半径.曼宁公式 ,其中n为粗糙系数,简称糙率.第四章有压管中的恒定流4.1简单管道简单管道管道直径不变且无分支的管道.4.2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自由出流管道出口水流流入大气,水股四周都受大气压强的作用,称为自由出流淹没出流管道出口如果淹没在水下,则称为淹没出流4.3短管和长管短管管道中若存在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它在总水损中占的比重较大,不能忽略不计的管道称为短管.长管若管道较长,局部水损和流速水头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管道叫做长管.4.4简单管道的水力计算(以下均属于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的具体应用)总原则首先确定按长管还是短管计算.若按短管计算,则沿程损失,局损和流速水头都要计算;若按长管计算,只需计算沿程损失, 局部水损和流速水头可以忽略不计;在没有把握估计局损的影响程度时,均按短管计算.(先按短管计算,求出具体的沿程损失和局损数值,比较后可确定到底如何计算,若无法确定具体数值一般的,给水管道按长管计算,虹吸管按短管计算,水泵吸水管按短管计算,压水管根据情况而定.4.4.1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的水力计算自由出流上游存在行近流速,即有一个行近水头,列能量方程需计算在内(但其值一般很小,在计算结果以忽略不计,即公式中的).淹没出流上游存在行近流速,即有一个行近水头,列能量方程需计算在内(但其值一般很小,在计算结果时可以忽略不计,即公式中的). 下游也存在一个流速水头,但由于管道的过水断面积很小,而下游过水断面积很大,水流速度在下游已经变得很小,可以忽略,不需计入能量方程.4.4.2几种基本类型4.4.3虹吸管和水泵装置的水力计算4.4.4串联管道整个管道的水头损失等于各支管水损之和.4.4.5并联管道并联管道一般按长管计算,各支管的水损相等(各支管的水损相等,只表明通过每一并联支管的单位重量液体的机械能损失相等;但各支管的长度,直径及粗糙系数可能不同,因此其流量也不同,股通过各并联支管的总机械能损失是不相等的)4.4.6分叉管道在分叉处分为若干个串联管道进行计算.4.5沿程均匀泄流的水力计算本章的水力计算题均是围绕这能量方程来设计的,所以熟练掌握能量方程的应用,加上对各个类型的管道特点的了解,不用背繁琐的公式也可以解决本章的计算题,当然背下来更好第五章明渠恒定均匀流5.1明渠恒定均匀流(知道)明渠恒定均匀流当明渠水流的运动要素不随时间而变化时,称为明渠恒定流.否则称为明渠非恒定流.明渠恒定流中,如果流线是一簇相互平行的直线,则水深,断面平均流速和流速分布沿程不变,称为明渠恒定均流,否则称为明渠恒定非均匀流.(明渠均匀流中,摩阻力与重力沿水流方向的分力相平衡)5.2矩形,梯形横断面水力要素的计算梯形中,为梯形与水平面的夹角.5.3底坡明渠渠底的纵向倾斜程度称为明渠的底坡, 以符号表示.且,其中为渠底线与水平面的夹角.5.4顺坡,水平和逆坡明渠当明渠渠底沿程降低时,称为顺坡明渠;沿程不变时称为水平明渠;沿程升高时称为逆坡明渠.(在水平明渠中,由于故在其流动过程中,只存在摩阻力;在逆坡明渠中,摩阻力与重力沿水流方向的分力方向一致,因此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产生明渠均匀流;只有在顺坡渠道中才可能产生明渠均匀流)5.5明渠恒定均匀流的特性及其产生条件5.6明渠均匀流的计算公式(连续性方程和谢齐公式, 谢齐系数采用曼宁公式) 5.7矩形和梯形水力最佳断面的推导过程5.8允许流速不冲允许流速能够避免渠道遭受冲刷的流速.不於流速能够保证水中悬浮的泥沙不淤积在渠槽的流速.5.9明渠均匀流的水力计算第六章明渠恒定非均匀流6.1明渠非均匀渐变流和明渠非均匀急变流(知道)在明渠非均匀流中,若流线是接近于相互平行的直线,或流线间的夹角很小,流线的曲率半径很大,这种水流称为明渠非均匀渐变流.反之为明渠非均匀急变流.(本章着重研究明渠非均匀渐变流的基本特性及其水力要素沿程变化的规律) 6.2正常水深(知道)因明渠非均匀流的水深沿流程是变化的,为了不致引起混乱,把明渠均匀流的水深称为正常水深.并以表示.6.3明渠水流的三种形态一般明渠水流有三种形态,即缓流,临界流和急流.6.4明渠水流三种形态的判别方法(5种:微波波速法,比能曲线法,Fr法,临界水深法,临界底坡法)6.4.1微波波速法微波波速的描述(了解)P216当 v<,水流为缓流,干扰波能向上游传播;v=,水流为临界流,干扰波恰不能向上游传播;v>,水流为急流,干扰波不能向上游传播.要判别流态,必须首先确定微波传播的相对速度,相对速度的推导过程(了解)P217(如图6.3,对平静断面1-1和波峰所在断面2-2列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1-1断面流速为,2-2断面流速为,最后令即可得出=,这就是矩形明渠静水中微波传播的相对速度公式.如果明渠为任意形状时,则有=.式中为断面平均水深,A为断面面积,B为水面宽度.在实际工程中水流都是流动的,设水流断面平均流速为v,则微波传播的绝对速度应是静水中的相对波速与水流速度的代数和,即,正号为顺水方向,负号为逆水方向)6.4.2 Fr法当 Fr<1,水流为缓流;Fr=1,水流为临界流;Fr>1,水流为急流.对临界流来说,断面平均流速恰好等于微波相对波速,即,该式可改写为,其中称为弗劳德数,用符号Fr表示.弗劳德数的两个物理意义P2186.4.3比能曲线法断面比能把基准面选在渠底,所计算的单位液体所具有的能量称为断面比能,并以表示.则,在实际应用上,因一般坡底较小,,故常采用 .比能曲线当流量Q和过水断面的形状及尺寸一定时, 断面比能仅仅是水深的函数,按照此函数可以绘出断面比能随水深变化的关系曲线,该曲线称为比能曲线.比能曲线上存在可以使断面比能取最小值的K点.K点把曲线分成上下两支,上支即为缓流所对应的曲线,下支即为急流所对应的曲线.(比能曲线见P220图6.5)比能曲线与弗劳德数的联系()及其推导过程(了解)P2216.4.4临界水深法临界水深相应于断面比能最小值的水深称为临界水深,以表示.当 h> ,Fr<1,水流为缓流;h= ,Fr=1,水流为临界流;h< ,Fr>1,水流为急流.临界水深的计算在矩形断面明渠中,临界流的流速水头是临界水深的1/2,而临界水深则是最小断面比能的2/3.(原题)P221(将.对水深h求导,并令其等于0.得,规定对应于临界水深的水利要素以脚标K,则.对于矩形断面明渠, ,代入得 ,即临界流的流速水头是临界水深的1/2.再代入 ,得,即临界水深是最小断面比能的2/3.断面为任意形状时,临界水深的计算(了解)见P222(试算法和图解法)重要例题:例题6.16.4.5临界底坡法(只适用于均匀流)第七章水跃7.1水跃当明渠中的水流又急流状态过渡到缓流状态时,会产生一种水面突然跃起的特殊局部水力现象,即在较短的渠道内水深从小于临界水深急剧的跃到大于临界水深.这种特殊的局部水力现象称为水跃.跃高跃后水深与跃前水深之差跃长跃前断面至跃后断面的水平距离完全水跃有表面旋滚的水跃。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

水力学教学辅导第八章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衔接与消能【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泄水建筑物下泄水流的特点和衔接消能方式。

2、掌握底流消能的水力设计方法,会进行消力池尺寸的计算。

3、了解挑流消能的基本概念【学习指导】8.1 概述(1)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的消能方式经堰、闸、桥、涵、陡坎等泄水建筑物下泄的水流,流速高,动能大,必须采取工程措施消耗水流多余的能量,防止其对下游河床的严重冲刷和淤积,避免破坏水工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常用的消能方式有3种:底流消能、挑流消能、面流消能。

此外还有兴建消力戽的消能方式。

①底流型衔接消能底流式消能就是在泄水建筑物下游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使沿建筑物下泄的急流贴槽底射出,利用水跃原理,有效地控制水跃发生的位置,使下泄的高速水流通过水跃转变为缓流,通过主流在水跃区的扩散、混掺达到消能的目的。

这种衔接消能方式中,高流速的主流位于底部,故称为底流型衔接消能。

如图所示。

②挑流型衔接消能挑流型衔接消能就是利用下泄水流所挟带的巨大动能,采用挑流鼻坎因势利导将水股挑射空中,后跌落在离建筑物较远的下游,使射流所造成的冲刷坑不会危及水工建筑物的安全。

下泄水流的余能一部分在空中消散,大部分则在水股跌入下游冲刷坑水垫塘之后,通过水股前后两侧的水滚而消除。

如图所示。

③面流型衔接消能面流型衔接消能就是在建筑物的出流部分采用跌坎,将泄出水流导入下游水域表层(当然要求下游水深比较大而且比较稳定),主流和河床之间由巨大的底部漩滚隔开,避免了高速主流对河床的冲刷。

余能主要通过水舌扩散、流速分布的调整以及底部漩滚主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消除。

由于衔接消能段高速主流位于表层,故称为面流型衔接消能。

如图所示。

④戽流型衔接消能戽流型衔接消能是在溢流坝末端建造一个具有较大反弧半径和挑角的形同戽勺的鼻坎,下泄水流由于受到下游水位的顶托,在戽内形成表面漩滚,主流则仍然贴着戽壁沿鼻坎挑起,形成涌浪,并向下游扩散,同时在鼻坎下产生一个反向漩滚,涌浪后面产生一个微弱的表面漩滚,即“三滚一浪”是戽流型衔接消能的典型流态。

水力学辅导材料

水力学辅导材料

水力学辅导材料一、是非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理想液体就是不考虑粘滞性的实际不存在的理想化的液体。

(√)2、图中矩形面板所受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与受压面的形心点O重合。

(×)3、园管中层流的雷诺数必然大于3000。

(×)4、明槽水流的急流和缓流是用Fr判别的,当Fr>1为急流。

(√)5、水流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向压强小的地方流动。

(×)6、水流总是从流速大的地方向流速小的地方流动。

(×)6、达西定律适用于所有的渗流。

(×)7、闸孔出流的流量与闸前水头的1/2次方成正比。

(√)8、渐变流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测压管水头都相同。

(√)9、粘滞性是引起液流运动能量损失的根本原因。

(√)10、直立平板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就是平板的形心。

(×)11、层流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仅与雷诺数有关。

(√)12、陡坡上出现均匀流必为急流,缓坡上出现均匀流必为缓流。

(√)13、在作用水头相同的条件下,孔口的流量系数比等直径的管嘴流量系数大。

(×)14、两条明渠的断面形状、尺寸、糙率和通过的流量完全相等,但底坡不同,因此它们的正常水深不等。

(√)15、直立平板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与平板的形心不重合。

(√)16、水力粗糙管道是表示管道的边壁比较粗糙。

(×)17、水头损失可以区分为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18、牛顿内摩擦定律适用于所有的液体。

(×)19、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静水压强数值相等。

(√)20、明渠过流断面上各点的流速都是相等的。

(×)21、缓坡上可以出现均匀的急流。

(√)22、静止水体中,某点的真空压强为50kPa,则该点相对压强为-50 kPa。

(√)24、满宁公式只能适用于紊流阻力平方区。

(√)25、水深相同的静止水面一定是等压面。

(√)26、恒定流一定是均匀流,层流也一定是均匀流。

(×)27、紊流光滑区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仅与雷诺数有关。

水力学资料

水力学资料

3 计算渠道通过的流量 Q 10.55 m s 小于设计流量。所以该渠道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渠道过流能力计算及断面尺寸设计
【 例5-2 】 某梯形断面渠道,土质为粘土,其底宽 b=0.4m ,边坡系数m=1.5 , 渠道底坡i=0.001 ,糙率 n =0.025 ,渠道的设计流量QP =0.55m3 / s ,渠底至 渠顶高差为0.86m ,渠顶的安全超高为0.2m ,试校核 渠道的输水能力和流速。
根据实测过水断面的尺寸、底坡及渠道通过的流量,求解 渠道的粗糙系数(糙率)n值。由明渠均匀流基本公式可得
n A 2 / 3 1/ 2 R i Q
渠道过流能力计算及断面尺寸设计
【例5-4】某梯形断面土质渠道,渠中正常水深h0=1.2m, 底宽b=2m,边坡系数m=1.5,通过的流量 Q 2.0(m / s) ,底坡 i=0.0002。试求该渠道的糙率n值
渠道水力计算
项目
建筑物壁面静水荷 载分析与计算 有压管道水力分析 与计算
单元1:明渠均匀流特点、计算公式 单元2: 明渠非均匀流的三种流态及判别
单元3:急流缓流转换现象——水跌与水跃 单元4: 渠道过流能力计算及断面尺寸设计 单元5:渡槽水力计算
渠道水力分析
与计算
单元6:水面线分析基础
单元7:棱柱体渠道水面线分析 单元8:
v Q 0.554 0.604 (m / s) A 0.917
所以,渠中流速满足 v不淤
[v] v不冲
,渠道是稳定的。
渠道过流能力计算及断面尺寸设计
二)确定渠道的底坡
设计流量确定后,渠道的渠底高程差或水面落差都可归纳为 求渠道的底坡i的问题,即已知渠道的糙率、设计流量、断 面形状和尺寸,求所需的底坡。 计算底坡的公式为

水力学

水力学
③流线一般不会相交,也不会转折(驻点除外)。 推论:过流场中一点,只能引一条流线。
流线为什么不能相交? 因流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代表该点的流速方向,如果流 线相交,在交点出就会出现两个切线方向,而同一时刻同 一点流体质点不可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运动。
3.3.3 均匀流与非均匀流
①定义:总流中沿同一流线各点流速矢量相同 ②性质:1流线相互平行;2过水断面是平面;3沿流程过水断面形 状和大小不变,流速分布图相同 非均匀流 :沿同一根流线各点流速向量不同 在均匀流中,位于同一流线上各质点的流速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有空间点上的运动情况,构成整个液体的运动。
用欧拉法描述液体运动时,液体质点的加速度应是当地加 速度与迁移加速度之和。
3.2 水流的分类
表征液体运动的物理量,如 流速、加速度、动水压强等 恒定流
按运动要素是否随时间变化
非恒定流
一元流 按运动要素随空间坐标的变化 二元流
三元流
均匀流 按流线是否为彼此平行的直线 非均匀流 急变流
Px hc Ax
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水平分力等于曲面在铅垂投影面上 的静水总压力。
Pz Vp
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垂直压力等于压力体内的水体重。 静水总压力
P Px2 Pz2
Pz tan Px
Pz arctg Px
例:某半圆柱面挡水建筑物,半径R=2m,宽度 b 2 m
代入到上式
0.6 pa 0.6 98060 V2 2 g H 2 9.806 2.8 20.78(m/s) g 9806
• 所以管内流量
qV

4
d 2V2 0.785 0.12 2 20.78 0.235(m 3/s)

水力学课件doc资料

水力学课件doc资料
水力学

第三章 液体一元恒定总流基本原理


液 体 一 元 恒 定 总 流 基 本 原 理
水力学
第 三
3.1 概述
章 本章重点:

体 1.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元 恒
2.描述液体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

总 流
3.一元恒定总流的三大方程的实际应用

本 原
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

水力学

三 3.2
质点在空间的位置坐标( x, y, z )
章 表示为质点起始坐标(a, b, c)和时间t的函数。


x = x ( a ,b, c, t )
一 元
y = y ( a, b, c, t )
恒 定
z = z ( a, b, c, t )

流 基
式中a, b, c, t 称为拉格朗日变数。



水力学
水力学
第 三 章
液 体 一 元 恒 定 总 流 基 本 原 理
水力学
第 三 章
下列是管道过水断面流速分布及断面平均流速分布图 液 体 一 元 恒 定 总 流 基 本 原 理
水力学
第 三 章 下列是管道过水断面流速分布及断面平均流速分布图
液 体 一 元 恒 定 总 流 基 本 原 理
水力学
第 均匀流、非均匀流
三 章
➢ 各点的运动要素 不随时间变化的流动

随时间变化的流动











恒定流 非恒定流
水力学
第 三

水力学辅导材料5-9章

水力学辅导材料5-9章

水力学辅导材料第5章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教学基本要求】1.熟悉层流与紊流流态的特点和形成条件,掌握流态判别标准。

2.了解流动中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的两种形式,掌握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的计算方法。

【学 习 重 点】1.层流与紊流流态及其判别标准,雷诺数的表示方法和物理意义,2.均匀流基本方程,圆管均匀流的流速分布规律,层流沿程阻力系数的确定,3.尼古拉兹实验及其确定紊流沿程阻力系数的方法,紊流沿程阻力系数的计算。

4.局部阻力系数的确定。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5.1两种流态和判别标准通过雷诺实验可以观察到运动的流体存在两种流态,即层流与紊流。

层流与紊流的过渡区可以近似用过渡区下限转变点代替。

用无量纲雷诺数来描述流体运动时,转变点上的雷诺数为临界雷诺数,它是两种流态的判别标准。

当雷诺数小于临界雷诺数时,流态为层流;当雷诺数大于临界雷诺数时,流态为紊流。

管流中临界雷诺数为2000。

在理解两种流态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掌握雷诺数νμρvd vd ==Re 的表达式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弄清临界雷诺数来源,牢记管流中临界雷诺数为2000的层流与紊流的判别标准。

5.2 边界层与边界层分离现象简介本节不要求掌握。

5.3 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的关系由于流体运动接触到的边壁形状不同,边壁对流体的阻碍作用不同,流体流动受到的阻力也不同。

流动阻力分为两种,即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对应这两种阻力的能量损失是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

了解不同边壁形状与流动阻力的关系,注意区分流动系统中的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掌握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的表达式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5.4均匀流基本方程根据均匀流定义、能量方程和力的平衡方程,推导出沿程损失与管径、切应力等物理量的关系。

能量方程中的能量损失是过流断面的平均值,过流断面上各点的能量损失均相等,由此可以得到切应力分布与管径的线性、正比关系。

这一沿程损失与管径、切应力等物理量的关系或切应力分布与管径的线性、正比关系就是均匀流基本方程。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10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10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10: 一、第10章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相似现象和流动相似的特征。

2、了解水力学模型设计的相似原理和重力相似准则、阻力相似准则,能进行模型比尺和对应物理量的计算。

3、了解量纲和谐原理的基本概念。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这一章要求学员进行一般的了解,重点掌握重力相似准则、阻力相似准则以及模型比尺和对应物理量的计算。

实际工程中的水流现象非常复杂,仅靠理论分析对工程中的水力学问题进行求解存在许多困难,模型试验和量纲分析就是解决复杂水力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因此要求我们对模型试验和量纲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有初步的了解。

通过本章学习,会根据不同的水流模型试验,依据重力相似准则和阻力相似准则进行相似比尺设计和原型与模型对应的物理量的计算。

10.1 相似现象和流动相似的特征相似是人们常遇到的概念,最常见的是指图形的相似,即两个几何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的角都相等。

流动相似是图形相似的推广。

流动相似具有三个特征,或者说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动力相似。

其中几何相似是前提,动力相似是保证,才能实现运动相似这个目的。

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是表示原型和模型两个流动对应的点速度、压强和所受的作用力都分别满足确定的比例关系。

10.2相似理论和牛顿相似准则相似原理是进行水力学模型试验的基础,它是指实现流动相似所必需遵循的基本关系和准则。

在满足几何相似的前提下,动力相似是实现流动相似的必要条件,即要求模型和原型中作用在液体上的各种力都成比例。

用数学式可以表达为:(Ne )P =(Ne )M (10—1)式中牛顿数 表示某种力与惯性力的比值,F 可以是任何种类的力,下标P和M 分别表示是原型和模型的物理量。

这就是实现流动动力相似的牛顿相似准则。

10.3重力相似准则和粘滞力相似准则22Ne υρL F=作用在液体上有许多种力,其中主要作用力是重力、惯性力和阻力,阻力又可分为粘滞阻力和紊动阻力。

水力学讲义

水力学讲义

水 力 学 讲 义
2、水头损失:水流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水流阻力而消耗的 能量称为水头损失。其中边界是外因,粘滞性是内因。 3、根据边界条件的不同,水头损失分两类:对于平顺的 边界,水头损失与流程成正比,称为沿程水头损失,用hf 表示;由于局部边界急剧改变,导致水流结构改变、流速 分布调整并产生旋涡区,从而引起的水头损失称为局部水 头损失,用hj表示。
这里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 圆管层流运动的沿程阻力系数λ与雷诺数Re成反比。从沿程水 头损失等式中也可看出hf与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这个结果与雷诺 实验的结论相一致,为后面讨论紊流的λ变化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
水 力 学 讲 义
3.6 紊流 一、紊流运动要素 紊流的一系列参差不齐的涡体连续通过某一定点时, 此处的瞬时运动要素(如流速、压强等)随时间发生波动, 叫做运动要素的脉动。 某一瞬间通过定点的液体质点的流速称为该定点的瞬时 流速;任一瞬时流速总可分解为三个分速ux、uy、uz。
1 ux T

T
0
u x dt
第三章 液流形态及水头损失
二、紊动附加切应力 紊流切应力的计算,由两部分所组成:相邻流层间的粘 滞切应力和由脉动流速所产生的附加切应力,即 2 du 2 du l dy dy
水 力 学 讲 义
三、紊流粘性底层 在紊流中,紧靠固体边界的地方,粘滞切应力起主要作 用,液流型态属于层流。因此紊流并不是整个液流都是 紊流,在紧靠固体边界表面有一层极薄的层流层存在, 叫做粘性底层。在层流底层以外的液流才是紊流。称为 紊流流核。
3.3 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与切应力的关系 ----均匀流基本方程
在均匀流中,任意取出一段总流来分析。 如图,对1-1,2-2写能量方 程:hf=(z1+p1/r)-(z2+p2/r) 通过力的平衡分析可得:

水力学辅导材料

水力学辅导材料

水力学辅导材料9一、 第8章 渠系连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教学基本要求】本章主要是工程水力设计计算,包括渡槽、跌水以及渐变段等实际工程的水力计算。

这部分不内容作为本课程考试的要求,但是实际工程中会经常遇到。

希望学员们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去学习。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8.1 渠系连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基本公式1. 明槽渐变段的水力计算公式明槽渐变段的上下游水位差△z :进口收缩渐变段 t L J gv g v z z z ⋅+-+=-=∆)22)(1(21122221ααζ 出口扩散渐变段 t L J g v g v z z z ⋅---=-=∆)22)(1(22221112ααζ明渠渐变段的长度L t : )(min max B B L t -⋅=ηη为系数:对进口的收缩段,η取1.5~2.5;对出口的扩散段,η取2.5~3.0。

)(1212z z h h ---=∆2.渡槽的水力计算公式槽身段流量与断面尺寸的关系: i R AC Q ⋅=槽身段水面降落值: L i z z ⨯=-32进、出口渐变段的水力计算公式与明槽渐变段的水力计算公式相同。

3.跌水的水力计算公式矩形断面进口 23012H g mb Q d ε=bH K 0121ζε-= 流量系数m 按堰流确定;K ζ按图8-6所示选用。

梯形断面进口 23011112H g b m Q d = , 23022222H g b m Q d =118.0H ctg b b θ+=, 228.0H ctg b b θ+=消能段中的跌水射程:当坎为宽顶堰时, 000)25.0(0.4H H P m L +⋅=当底坎为实用堰时: 000)3.0(34.3H H P m L +⋅=消力池的长度: j b L L L 8.00+=消力池的深度 t c h h d -''=05.1消力墙的高度 H h c c -''=05.18.2 渠系连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的基本概念1. 渐变段的分类急流渐变段与缓流渐变段;收缩渐变段与扩散渐变段;曲线型渐变段与直线型渐变段;直线型渐变段又包括:楔型、圆弧型、八字型和直角型渐变段。

《水力学》课程复习提纲汇总

《水力学》课程复习提纲汇总

《水力学》课程复习提纲2010-2•第1章绪论考核知识点:1.液体运动的基本特征,连续介质和理想液体的概念;2.液体主要物理性质:惯性、万有引力特性(重力)、粘滞性、可压缩性和表面力特性;3.物理量量纲的概念和单位;4.作用在液体上的两种力:质量力、表面力。

考核要求:1.了解液体的基本特征,理解连续介质与理想液体的概念和在水力学研究中的作用;2.理解液体5个主要物理性质及其特征值和度量单位,重点掌握液体粘滞性及粘滞系数、牛顿内摩擦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了解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液体的可压缩性和表面张力特性;3.了解量纲的概念,并且能表示各种物理量的量纲和单位;4.了解质量力、表面力的定义,理解单位表面力(压强、切应力)和单位质量力的物理意义。

• 第2章静力学考核知识点:1.静水压强及其两个特性,等压面概念;2.静水压强基本公式及其物理意义;3.静水压强的表示方法、单位和水头的概念;4.静水压强的量测和计算;5.作用于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6.作用在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1.理解静水压强的两个特性和等压面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静水压强基本公式,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3.理解静水压强三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注意真空度的概念,理解表示压强的单位和位置水头、压强水头、测压管水头的概念;4.了解静水压强量测原理和方法,掌握静水压强的计算;5.掌握绘制静水压强分布图和计算作用在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图解法和解析法。

6.掌握压力体剖面图的绘制和计算作用在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水平分力和铅垂分力的方法。

•第3章液体运动的基本理论考核知识点:1.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2.液体运动的分类和基本概念;3.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4.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及其应用;5.有势流动和有涡流动的概念。

考核要求:1.了解描述液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方法和欧拉法;2.理解液体流动的分类和基本概念(恒定流与非恒定流,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渐变流与急变流;流线与迹线,元流,总流,过水断面,流量与断面平均流速,一维流动、二维流动和三维流动等),并能在分析水流运动时进行正确判断和应用;3.掌握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的不同形式和应用;4.掌握恒定总流能量方程的形式、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理解能量方程的物理意义、水头线绘制方法和水力坡度的概念,能熟练应用恒定总流能量方程进行计算;5.掌握恒定总流投影形式的动量方程、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正确分析作用在控制体上的作用力和确定作用力及流速投影分量的正负号,能熟练应用恒定总流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和连续方程求解实际工程中的水力学问题;6.了解有势流动和有涡流动的概念及特点。

职业技能培训课件水力学PPT资料(正式版)

职业技能培训课件水力学PPT资料(正式版)


第一节 水的性质
❖ 三、水的化学成分
❖ (一)水的分解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火场上的消防水柱射流触及高温设备,
液窒在体息这的 作 些体用情积况随下压,▪C力需. 冰增要加采。水而用减高在小压常的大性流温质量下称、为射为液水液体有的效体压射,缩程性远在。的常消防压水下炮进、行水灭火温超过100℃时, 凝结成固体称为
冷用却水作 可用以扑灭易▪B.溶(于一水的)固水体的物质比火灾热;容
分散射流时,水▪ 滴粒径水平均温小升于1高001um℃时,时称,为喷单雾位水射体流积。 的水需要吸收的热量,称为比热容。若将水 (压1缩)性喷小雾,水膨枪胀的性分的小类比和用热途作B. 为1,则其他液体的比热容均小于1,水比任何液体的比热容都大。 使消防队员难以接1近L火的源实水施温射水升,高或遇1大℃风消,防需水枪要射吸流会收被4冲2散00J的热量。若将1L常温的水(20 ℃)
职业技能培训课件水力学
学习提纲
第一节 水的性质 第二节 水的灭火作用 第三节 消防射流 第四节 消防水力学基本知识习题
第一节 水的性质
❖ 水是无嗅无味的液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它取用方便,
常见的射流类分型布有密广集射泛流,和分同散射时流由两种于。 水在化学上呈中性,无毒,且冷却效果非常好, 2消N防a+水2H池2的O特因高点温此是2射N水程aO远是H、+最水H量2常↑大+热。用量的灭火剂。
水体积
00.9897
30 0.9853
40 0.9810
50 0.9766
第一节 水的性质
❖ 从表中可以看出,水体积变化不大。因此,在一般计算中,通常把水看成
是不可压缩的液体。即认为水的密度P和容重y为一常数,但个别特殊情况, 液体的压缩性不能忽略。如水枪上的开关突然关闭时,会产生一种水击现象, 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就必须考虑液体的压缩性。

水力学辅导例题 课本 武汉大学出版社 李大美

水力学辅导例题 课本 武汉大学出版社 李大美

例题1:如下图所示,一圆锥体绕自身轴线等速旋转,锥体与固定壁面间的距离为K ,空隙全部被动力粘滞系数为μ的牛顿流体所充满。

当旋转角速度为ω,锥体底部半径为R ,解:M=⎰⎰⎰⎰⎰====HHdhh R Kdhr KdA rKdAr Ku dAr 033332cos 2cos 2απμωαπμωωμμτ=H K Rαπμωcos 23而22cos RHH +=α;故:M=2232RHKR +⨯πμω例题2:涵洞进口处,装有与水平线成600倾角而边长为1m 的正方形平板闸门(AB=1m ),求闸门所受静水总压力的大小及作用点。

A kp p 807.91807.9=⨯=aB kp p 300.18)231(807.9=+⨯=mh h Ay I y y C C C C C D 705.1050.0655.160sin 433.112160sin 433.1160sin 121160sin 03=+=+=⨯⨯+=+=KNp p P BA 050.14112=⨯⨯+=0=D x值矩形:2h y C =123bh I C =圆形:r y C = 44rI C π=例题3:一直立矩形闸门,用三根工字梁支撑,门高及上游水深H 均为3m,把此闸门所受静水压强分布图分为三等份,每根工字梁分别设在这三等份的重心,求三个工字梁的位置? 解:设静水压力分布图的面积为A m h H A h 3,21313211221=∴⨯==γγm h H A h 45.2,213232212222=∴⨯==γγmh h h h m h h c 091.22718.0121212=-+==-m Ah J h y c xc c 11.2718.0091.212)718.0(091.2322=⨯+=+= mh H h h m h H c 725.2255.02232=-+==-m Ah J h y c xc c 73.2725.212)55.0(725.22333=+=+=m h h h h h h h y m h y 11.22)(31,15.1322121121211=++-+===。

水力学学习方法指导

水力学学习方法指导

水力学教学辅导第三章水动力学基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描述液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的内容和特点。

2、理解液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流线和迹线,元流和总流,过水断面、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一元流、二元流和三元流等。

3、掌握液体运动的分类和特征,即恒定流和非恒定流,均匀流和非均匀流,渐变流和急变流。

4、掌握并能应用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

5、掌握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理解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和动能修正系数的物理意义,了解能量方程的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能熟练应用恒定总流能量方程进行计算。

6、理解测压管水头线、总水头线、水力坡度与测压管水头、流速水头、总水头和水头损失的关系。

7、掌握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及其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掌握动量方程投影表达式和矢量投影正负号的确定方法,会进行作用在总流上外力的分析。

8、能应用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和连续方程联合求解,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9、了解液体运动的基本形式:平移,变形(线变形和角变形),旋转。

10、理解无旋流动(有势流动)和有旋流动的定义。

11、初步掌握流函数、势函数的性质和流网原理。

【学习重点】1、液体运动的分类和基本概念。

2、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及其应用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课程讨论工程水力学问题的基础。

3、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的形式及应用条件。

4、恒定总流能量方程的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并会用能量方程进行水力计算。

5、能应用恒定总流的连续方程和能量方程联解进行水力计算。

6、掌握恒定总流动量方程的矢量形式和投影形式,掌握恒定总流动量方程的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重点注意和影响水体动量变化的作用力。

7、能应用恒定总流的连续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进行水力计算。

8、流函数、势函数的性质及求解方法。

9、流网原理及流网法求解势流问题。

【学习指导】3.1 概述本章讨论液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建立恒定总流的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作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础。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1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1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1:一、水力学学习方法指导水力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科)必修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是研究以水为代表的液体的平衡和机械运动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工程中的应用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水流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能正确区分不同水流的运动状态和特点;掌握水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并能运用水流运动基本理论分析小型水利工程中一般的水力现象;学会常见水利工程中的水力计算,能进行水力荷载的确定、过水能力和过流建筑物尺寸的设计计算,以及水流衔接和消能的水力设计,了解水流运动要素的量测方法,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员们学习使用的是由李国庆、刘之平主编的为开放试点教育编写的水力学教材。

教材每一章包括基本要求、学习重点、本章内容、小结和练习题。

学员在学习每一章内容前,可以预先阅览基本要求和学习重点,以便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

在学习完每一章的内容后,要对本章进行小结,并用后面的思考题检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习题练习,掌握水力计算的基本方法,这些水力计算方法是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的。

如果在学习中有疑难问题,可以通过信件、电话或网上联系,由教师进行答疑。

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水力学问题,也欢迎来信来电联系。

认真完成习题是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培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应认真、独立完成思考题和规定的作业。

解题时要审明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要求的水力参数,绘出简图,理顺解题思路,确定应用的公式、图表,做到分析有依据,计算准确,步骤清楚,书写整洁,答案完整。

每个习题解题过程应包括:已知条件、所求的问题、简图和求解过程。

求解过程应包括引用的公式及其编号、必要的坐标、计算过程及答案,还要注意物理量的单位。

计算的程序为:计算公式未知量表达式代入数据重要计算过程答案。

还需要强调的是,在练习题中通常把基本条件和参数都告诉了你,根据这些已知条件你可以直接进行分析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力学网上辅导材料9:一、 第8章 渠系连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教学基本要求】本章主要是工程水力设计计算,包括渡槽、跌水以及渐变段等实际工程的水力计算。

这部分不内容作为本课程考试的要求,但是实际工程中会经常遇到。

希望学员们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去学习。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8.1 渠系连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基本公式1. 明槽渐变段的水力计算公式明槽渐变段的上下游水位差△z :进口收缩渐变段 t L J gv g v z z z ⋅+-+=-=∆)22)(1(21122221ααζ出口扩散渐变段 t L J gv g v z z z ⋅---=-=∆)22)(1(22221112ααζ 明渠渐变段的长度L t : )(min max B B L t -⋅=ηη为系数:对进口的收缩段,η取1.5~2.5;对出口的扩散段,η取2.5~3.0。

)(1212z z h h ---=∆2.渡槽的水力计算公式槽身段流量与断面尺寸的关系: i R AC Q ⋅=槽身段水面降落值: L i z z ⨯=-32进、出口渐变段的水力计算公式与明槽渐变段的水力计算公式相同。

3.跌水的水力计算公式矩形断面进口 23012H g mb Q d ε=bH K 0121ζε-= 流量系数m 按堰流确定;K ζ按图8-6所示选用。

梯形断面进口 3011112H g b m Q d = , 23022222H g b m Q d =118.0H ctg b b θ+=, 228.0H c t g b b θ+=消能段中的跌水射程:当坎为宽顶堰时, 000)25.0(0.4H H P m L +⋅=当底坎为实用堰时: 000)3.0(34.3H H P m L +⋅=消力池的长度: j b L L L 8.00+=消力池的深度 t ch h d -''=05.1 消力墙的高度 H h c c-''=05.1 8.2 渠系连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的基本概念1. 渐变段的分类急流渐变段与缓流渐变段;收缩渐变段与扩散渐变段;曲线型渐变段与直线型渐变段;直线型渐变段又包括:楔型、圆弧型、八字型和直角型渐变段。

2. 渐变段的作用:平顺过渡水流,避免产生较大的水面变化和水头损失。

3. 渐变段水力计算步骤在流量和上下游渠道的断面形状、尺寸已知的条件下:⑴ 根据工程对渐变段水流条件的要求,先选定渐变段的型式和尺寸(即平面轮廓尺寸和底部轮廓尺寸);⑵ 计算渐变段需要的长度L t ;⑶ 计算渐变段内的水面上升或下降值(即上下游水位差△z );⑷ 校核△z 是否满足工程要求,若不满足,重新选择渐变段的型式和尺寸,重复上述计算,直到满足为止;⑸ 计算渐变段底部高程升降值△。

4.渡槽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和特点渡槽的过水部分组成:槽身段,进口渐变段,出口渐变段。

槽身段是渡槽的主要部分,它输运水流跨越山谷或河流。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减少工程量,常取槽身段的断面面积小于上下游渠道的断面面积,而底坡则比上下游渠道的底坡为陡。

当渡槽的长度大于10倍以上上游渠道中的水深时,槽内水流可近似当作均匀流计算。

进口渐变段是连接上游渠道和渡槽中的水流,使其平顺过渡。

进口渐变段为收缩渐变段,水面跌落,而底部升高。

出口渐变段是连接渡槽和下游渠道中的水流,使其平顺过渡。

出口渐变段为扩散渐变段,水面有所回升,而底部降低。

5. 渡槽水力计算的内容和步骤渡槽的水力计算主要是指:根据设计流量、允许的水位落差和上下游渠道均匀流的正常水深和流速,确定渡槽的横断面尺寸和纵坡,选定进、出口的渐变段型式和尺寸。

同时调整渡槽进出口底部高程,使通过设计流量时上下游渠道中保持均匀流。

渡槽的水力计算步骤为:⑴ 根据允许的水位落差,拟定渡槽的底坡i ;⑵ 根据设计流量Q d ,拟定渡槽的横断面形式和尺寸;⑶ 计算渡槽中的正常水深h 0;⑷拟定进、出口渐变段的形式和尺寸,并计算相应的长度、水面跌落或回升值、底部高程升降值等。

⑸校核计算结果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若不满足,重新选择进、出口渐变段的型式和尺寸或渡槽断面的形式和尺寸,重复上述计算,直到满足为止。

6.跌水的类型和组成跌水分为单级跌水和多级跌水两种。

单级跌水由进口段、跌水墙和消能段三部分组成;多级跌水是由若干个单级跌水首尾相连而成的。

根据天然地面落差的大小,可决定修建单级跌水或多级跌水。

当天然地面落差小于3~5米时,常做成单级跌水;当落差太大时,则将落差等分成高差相同的若干级,使水流呈阶梯状逐级下跌,做成多级跌水。

7.单级跌水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特点进口段的作用是使水流平顺通过跌坎,并控制上游渠道的水位,避免上游渠道产生过大的跌落或壅高。

其几何特征是:宽度收缩(宽度小于上游渠道宽度),底部水平(P s=0)或抬高(P s>0),断面形状有矩形、梯形和曲线型。

其过流特点与自由出流的实用堰流或宽顶堰流相同。

跌水墙一般做成垂直或略有倾斜的墙。

可按墙体的结构稳定性要求设计,水力学方面没有特殊要求。

消能段的作用是消除跌落水流的剩余能量,使下游渠道免受冲刷。

消能段常做成消力墙式消力池或降低护坦高程形成的消力池。

水流跌落时,进入消力池之前为自由射流,入消力池之后产生淹没度不大的水跃,与底流消能的水流特点相同。

设计消力池长度要考虑水流跌落时的射程外,其它与底流消能的水力计算相同。

8.跌水的设计流量Q d跌水的设计流量Q d的选择原则是:由Q d决定的跌坎尺寸,当Q=Q d时,上游渠道为均匀流;当Q = Q max和Q = Q min时,上游渠道的壅水和跌落值为最小。

对于矩形断面进口,在Q max和Q min之间选择一个满足上述要求的值作为设计流量Q d;对于梯形断面进口,在Q max和Q min之间可以选择两个设计流量Q d1和Q d2,由这两个设计流量设计的跌坎尺寸,可保证当Q = Q max和Q = Q min时,上游渠道的壅水和跌落值为最小。

二、第9章渗流【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渗流现象和渗流的基本概念,理解渗流模型的内容和建立的条件。

2、掌握渗流运动的基本定律,包括达西定律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了解渗透系数k的确定方法。

3、了解地下河槽均匀渗流的计算方法,掌握杜比公式应用的条件。

对照明槽水面曲线分析,了解浸润线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4、了解井和井群的水力计算方法。

5、初步了解求解渗流的其他方法。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本章研究的渗流运动是指水在有孔隙的土壤或岩石中的流动,如在土坝、井、闸坝基础内均存在地下水的渗流运动。

渗流属于水力学的一个专门问题,它同其它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9.1 渗流基本概念(1)无压渗流:位于不透水地基上并且具有自由面(也称为浸润面)的渗流。

无压渗流主要求解渗流流量和地下水面线(浸润线)的分析计算。

(2)有压渗流:位于不透水层之间的渗流。

有压渗流除计算渗透流量,还要计算水工建筑物底板受到的扬压力。

(3)水在土壤中存在形式有四种:气态水、薄膜水或附着水、毛细水和重力水。

渗流是研究重力水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

(4)根据土壤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均匀和非均匀的、等向和非等向的。

水力学中的渗流主要研究重力水在均质等向土壤中的运动规律。

9.2渗流模型由于自然界土壤组成的复杂性,地下水在土壤孔隙中流动的真实情况难以完全了解和表达,因此,引入了渗流模型的概念。

渗流模型是指:忽略全部土壤颗粒的体积(或存在),认为地下水的流动是连续地充满整个渗流空间的连续流动。

但是建立渗流模型必须与实际渗流保持相同的边界条件、渗流流量和水头损失。

引入渗流模型,就可以把渗流的运动要素看作是在渗流场空间内的连续函数,可以用前面的一般水力学方法对渗流进行研究。

还需要注意的是:土壤中实际渗流的流速是大于在渗流模型中计算得到的渗流流速,在渗流中讨论的都是模型渗流流速。

9.3渗流基本定律——达西(H·Darcy)定律达西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到均匀层流渗流的过水断面平均流速为v= kJ(8—1)式中:J是渗流水力坡度(渗透坡降);k是土壤的渗透系数,表示土壤渗透能力的大小,它具有流速的量纲。

根据实验条件,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恒定均匀层流渗流,并且土体结构没有被破坏,或者说不存在土体的渗透变形。

层流渗流也称为线性渗流,这时渗流流速与渗透坡降J 的一次方成正比。

紊流渗流也称为非线性渗流,达西定律表达式对紊流渗流不适用。

渗透系数k 是渗流计算中的重要参数,通常由室内或在施工现场进行测定,初估时可以根据经验总结的资料或经验公式确定。

9.4地下河槽恒定渗流由达西定律推广可以得到计算无压渐变渗流断面平均流速的杜比(Dupit )公式(8—2) 式中:H 是基准面以上的测压管水头,或称为水面高程, 是渗透坡降。

对于渐变渗流,同一过水断面上的渗透坡降可以认为是常数,因此同一渗流断面上各点的流速为定值。

对于地下河槽均匀渗流的断面平均流速和单宽渗流流量可以用下式计算:v = k i (8—3) q = kih 0 (8—4) 式中:i 是不透水层的底坡,对于均匀渗流,i 等于渗透坡降J 。

h 0为均匀渗流的水深。

9.5地下河槽渐变渗流的浸润曲线地下河槽渐变渗流浸润曲线的分析与明渠恒定渐变流水面曲线的分析相类似。

由于地下无压渗流不存在临界水深h k 和临界底坡i k ,因此地下河槽的浸润曲线分析中存在i >0, i = 0,i < 0三种底坡和四条水面曲线。

因此地下渗流的浸润曲线比明渠水面曲线分析更为简单。

上述三种底坡上的浸润曲线计算公式为:i >0时, (8—5) i =0时, (8—6) i <0时, (8—7) 式中:η1=h 1/h 0 ,η2=h 2/h 0 ,h 1 和h 2分别表示地下河槽中相距s 的上下两个断面处渗流水深,h 0为均匀渗流水深。

i '是反坡的绝对值,即i '=│i │,h '0是以虚拟的底坡为i '时的均匀渗流水深,η'= h / h '0 。

9.6井、井群和集水廊道的渗流计算(1)无压完全井的渗流计算渗流出水量 (8—8) 式中:H 为无压含水层的水深,h 0为井中水深,R 是井的影响半径,r 0是井的半径。

(2)无压非完全井的渗流流量计算)11g 3.2(12120l --+-=ηηηηi h s )'1'1g 3.2''(''12120l ηηηη+++=-i h s )(22221h h s k q -=)/lg(36.10202r R h H k Q -=s Hk d d -=υJs H =-d d非完全井是指底座落在透水层上的井。

由于井底也向井内渗水,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非完全井的出水量应该大于完全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