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参考资料推理题中有关矛盾关系的解题方法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考察考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常见的经典题型和有效的解题思路,对于在这一部分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一、直言命题推理直言命题是表达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不是勤奋的”。
解题思路:1、对当关系:要清楚“所有是”与“有的非”、“所有非”与“有的是”之间的矛盾关系;“所有是”与“所有非”的反对关系;“有的是”与“有的非”的下反对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可以快速判断真假。
2、换位推理:比如“有的 A 是B”可以换位为“有的 B 是A”,但“所有 A 是B”换位后只能是“有的 B 是A”。
例题:已知“所有的玫瑰花都是带刺的”,以下哪项必然为假?A 有的玫瑰花不带刺B 有的带刺的是玫瑰花C 所有不带刺的都不是玫瑰花D 有的带刺的不是玫瑰花解析:因为已知“所有的玫瑰花都是带刺的”,所以其矛盾命题“有的玫瑰花不带刺”必然为假,答案选 A。
二、联言命题推理联言命题表示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
例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解题思路:1、全真则真:只有当联言支全部为真时,整个联言命题才为真。
2、一假则假:只要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整个联言命题就为假。
例题:如果说“小李会英语并且会法语”这个命题为假,那么以下各项中为真的是:A 小李会英语但不会法语B 小李不会英语也不会法语C 小李要么不会英语,要么不会法语D 小李不会英语或者不会法语解析:因为“小李会英语并且会法语”为假,根据联言命题一假则假的原则,可知小李不会英语或者不会法语,答案选 D。
三、选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比如“小明或者喜欢数学,或者喜欢语文”。
解题思路: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不相容选言命题,比如“要么今天下雨,要么今天晴天”。
解题思路: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整个命题为真。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之矛盾关系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之矛盾关系【答题妙招】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在真假性上很特别,必有一句真话和一句假话。
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在做真假话类型的问题时,若能找出矛盾关系,就能很快推理出正确答案。
【例1】小李、小张、小马、小王在一起讨论N地区的廉租房建设情况,小李说:“N 地区的廉租房建设得都不错。
”小张说:“N地区没有廉租房建设得好。
”小马说:“N地区有的廉租房建设得不好。
”小王说:“N地区还是有廉租房建设得不错的。
”假如小张和小马都说错了,那么,可以推出()A.小李说错了B.小李和小王都说错了C.小王说错了D.小王说对了【答案】D。
解析:根据小张的话“N地区没有廉租房建设得好”为假可推出“有的廉租房建设得好”,即小王的话为真;再根据小马的话“N地区有的廉租房建设得不好”为假可以推出“N地区所有的廉租房都建设得好”,即小李的话为真。
则小李和小王的话都是对的。
故答案选D。
【例2】甲、乙、丙三人推销各自的产品。
这三样产品中,有一样是仿冒品,其余两样是真品。
甲说:“我的产品是真品,乙的产品是仿冒品”;乙说:“我的产品是真品,丙的产品是仿冒品”;丙说:“乙的产品是真品,甲的产品是仿冒品”。
已知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位两句话都是真的,有一位一句是真话、一句是假话,还有一位两句都是假话。
那么,推销仿冒品的是()A.甲B.乙C.丙D.不能确定【答案】A。
解析:甲乙丙三人的话可写为:甲:①甲真②乙假;乙:③乙真④丙假;丙:⑤乙真⑥甲假。
其中,①和⑥、②和⑤相互矛盾,必有两真两假。
由题干可知三人的话为三真三假,则③④也为一真一假。
假设③为真,则④为假,即乙真、丙真,根据题干“有一样是仿冒品,其余两样是真品”可知,①②均为假,⑤⑥均为真,推销仿冒品的是甲。
假设④为真,则③为假,可知乙和丙的产品都为仿冒品,与题干矛盾。
故选A。
【例3】一次逻辑考试后,兰兰、晶晶、玲玲在一起讨论考试成绩。
兰兰说:“如果我能得100分,则晶晶也能得100分。
判断推理之矛盾关系解题技巧资料
判断推理之矛盾关系解题技巧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市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一直都是考察的重点和难点,其考察形式多样,涉及内容广泛,是考生最头痛的部分。
而“矛盾”类试题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反复出现,更加。
解析凸显其重要性。
对于如何解这类试题,下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快速解题技巧。
第一、明确矛盾相关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
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2、矛盾的特性: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那么,无论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的情况,这“一真”和“一假”都包含于矛盾命题中,其余命题的真、假就完全明确了。
如:在只有“一真的”情况下,这个“真”包含在矛盾中,其余的命题就都是假的无疑;反之亦然。
3、矛盾关系:矛盾关系一般有三种:所有是和有些非互为矛盾;所有非和有些事互为矛盾;某个是和某个非互为矛盾。
第二、分析题干。
1、分析问法。
矛盾命题的问法一般为“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如果几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是?”“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等。
2、找突破口。
在这类题型的考察中,根据矛盾的特性,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根据这一特性代入题干分三步走:(1)找出矛盾关系(2)撇开矛盾关系(3)根据已知确定信息推理。
掌握了这些知识方法点和,就可以用“锁定”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问题。
下面通过几道国家和地方的行测真题来讲解矛盾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1、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
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
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A. 甲B. 乙C. 丙D. 无法判断[解析] (1)题中“甲说‘我会’”和“丙说‘甲不会’”矛盾,必有一句真、一句假。
矛盾命题的推理过程
矛盾命题的推理过程
矛盾命题的推理过程:
矛盾关系推理是根据直言命题逻辑方阵中的矛盾关系而进行推
演的直接推理。
矛盾命题是一种逻辑推理,它的推理过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1、确定前提:首先确定矛盾命题的前提,即给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比如A 和-A(表示A的否定)。
2、根据矛盾关系推导出等价命题:根据矛盾关系,我们知道A 和-A 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等价的,即A 和-A 均等于对方。
3、使用逆否命题:在矛盾命题的推理中,我们可以使用逆否命题来进一步推导。
我们知道逆否命题是两个命题的否定关系,即如果A 则B 的逆否命题是如果-B 则-A。
因此,如果A 和-A 均等于对方,那么我们可以使用逆否命题来推导出结论。
4、得出结论:根据逆否命题的推理规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如果A 和-A 均等于对方,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A 则-B。
例如,假设前提是A 表示“所有的鸟都会飞”,B 表示“所有的鸟都不会飞”。
根据矛盾关系,我们知道A 和-B 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等价的。
同时,我们知道逆否命题是两个命题的否定关系,即如果A 则B 的逆否命题是如果-B 则-A。
因此,如果A 和-B 均等于对方,那么我们可以使用逆否命题来推导出结
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有的鸟不会飞则有的鸟会飞。
总之,矛盾命题推理的核心在于利用矛盾关系和逆否命题推理规则来得出结论。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中,有一类非常高频并且较难的考点,就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在考试中如何表达又如何解。
一、考虑假如明天天下雨,那无我们就放假。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觉得我骗了你?答案:明天天下雨了,我却没给你们放假。
题干信息可以写成明天天下雨→我们放假(p→q),觉得我欺骗你们的情况应该是:天下雨这件事情发生了,也就是放假的条件满足了,我却不给你们放假,即明天天下雨且我们不放假(p且非q) 规那么:p→q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才能训练1、判断以下命题间是否具有矛盾关系“假如一只熊很饥饿,那么它是危险的”和“假如一只熊很饥饿,那么它不是危险的”答案:不是。
【解析】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联命题),即p发生,非q也发生才可以,而后面这个命题是一个假言命题,即p和非q发不发生并不知道。
正确的矛盾命题应该是“一只熊很饥饿且它不是危险的”二、应用1、直接考察例:在承受了阻击敌人的任务后,连长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我还活着,鬼子就休想跨过昆仑关。
以下哪项假如为真,那么上述断定不成立?①连长还在,鬼子跨过了昆仑关②连长牺牲了,但鬼子没能跨过昆仑关③连长牺牲了,鬼子跨过了昆仑关A.只有①B.只有②C. ①和②D.①和③答案:A。
【解析】由问法:哪项为真,上述断定不成立,即考察一真一假的问题,就需要大家能看出考察的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可以把题干信息写成“连长活着→鬼子不跨过昆仑关”矛盾命题即为“连长活着且鬼子跨过了昆仑关”,所以只有①,答案选择A2、真假话问题例:某机关年终考核时,群众对周、吴、郑、王四位处长的考核结果有多种说法,其中,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①假如周处长考核优秀,那么吴处长考核也优秀;②考核优秀者是郑处长;③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但吴处长考核不是优秀;④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或王处长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①B.②C.③D.④答案:A。
逻辑推理题中有关矛盾关系的解题方法
逻辑推理题中有关矛盾关系的解题方法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中,逻辑推理部分往往是考生觉得比较难的一部分,解题花费时间较多,从而间接影响了考试成绩。
通过对逻辑推理题的研究发现,其实对于直言命题来说,存在着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通过了解这些关系的特点,可以在解答过程中找到捷径,大大节省做题时间,提高做题效率。
首先对于矛盾关系来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
比如说“所有同学考试都及格了”和“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之间、“小王在家”和“小王不在家”之间以及“所有同学考试都不及格”和“有些同学考试及格了”之间都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下面我们就以这道题为例来分析解答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例1】某珠宝店被盗贼窃走价值10000美元的钻石,经调查,作案者肯定是甲乙丙丁四个中的一个,于是,让这四人作为重大嫌疑对象接受审讯,这四个人的供词分别为:甲:不是我作的案乙:丁就是罪犯丙:乙是盗窃钻石的罪犯丁:乙是有意诬陷我;现在假定四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
那么请问罪犯是谁?A 甲B 乙C 丙D 丁解法:丙与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则必有一真必有一假,而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则可以确定的是甲和乙说的都是假话,可以推出甲是罪犯,丁不是罪犯。
因此可很快的得出答案选A,即甲是罪犯。
对于矛盾关系的总体解题思路是,首先要发现矛盾,然后避开矛盾,最后从矛盾之外寻找答案,由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首先发现矛盾,即丙与丁是矛盾关系;然后避开矛盾,即由矛盾的性质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可知,则丙和丁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最后从矛盾外寻找答案,则由四人中只有一句真话可知丙和丁这对矛盾关系以外的甲和乙说的都是假话,则可得到答案。
许多同学在做这类题时,往往会陷入矛盾之中,即发现丙和丁是矛盾关系以后,就开始假设丙是真话而丁是假话,如果符合题意就得到答案,不符合则要重新假设,即假设丙是假话而丁是真话,这样虽然也能得到正确答案,但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势必会浪费时间,而国家公务员考试讲究的就是做题速度,只有速度提高了,才有可能拿到高分。
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中的矛盾关系(二)
逻辑推理中的矛盾关系(二)华图教育何晓鹏在上篇文章中,我们详细的介绍了集合矛盾,那么接下来,我们来介绍考试中另一组常见的矛盾关系即推理矛盾:A→B与A且—B。
这一组矛盾关系对于考生来说是个难点,大家往往并不能准确的理解这组矛盾关系,并且在考试当中,在真假推理的题目中并不能准确的找到这组矛盾关系。
那么接下来华图带着大家一起来详细的了解这组矛盾关系。
对于A→B与A且—B这一组推理矛盾,我们同样那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来帮助大家进行理解。
我们假设,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公务员,那么我就给你买辆汽车。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这句话中有着明显的逻辑关联词,我们就可以讲句子翻译为:考上公务员→买车。
当乙考上公务员之后,甲食言了,并没有给乙买车。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确定,甲是在骗乙。
那么,同样在这里我们发现了转折关系。
我们都知道转折关系事实上是“且”关系的替代表达方式。
所以,我们可以将这句话表述为“考上公务员且没有买车”。
我们将其中的重要信息符号化,可以写为A→B与A且—B这两中推理形式。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A→B与A且—B事实上属于一组矛盾关系。
同样,这组矛盾关系同样也是考试中的常见的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在理解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其进行应用。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看看在考试中如何对其进行应用。
例: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关于事故原因,甲、乙、丙、丁四位负责人有如下断定:甲:如果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那么肯定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乙:确实有人违反操作规程,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不是设备故障。
丙: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确实是设备故障,但并没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丁: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断定哪一项为真?()A.甲的断定为真,有人违反了操作规程B.甲的断定为真,但没有人违反操作规程C.乙的断定为真D.丙的断定为真这道题首先给了我们若干论断,然后根据设问可以确定这些论断有真有假,最后,让我们确定到底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是假的。
判断推理之矛盾关系解题技巧
判断推理之矛盾关系解题技巧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市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一直都是考察的重点和难点,其考察形式多样,涉及内容广泛,是考生最头痛的部分。
而“矛盾”类试题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反复出现,更加。
解析凸显其重要性。
对于如何解这类试题,下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快速解题技巧。
第一、明确矛盾相关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
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2、矛盾的特性: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那么,无论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的情况,这“一真”和“一假”都包含于矛盾命题中,其余命题的真、假就完全明确了。
如:在只有“一真的”情况下,这个“真”包含在矛盾中,其余的命题就都是假的无疑;反之亦然。
3、矛盾关系:矛盾关系一般有三种:所有是和有些非互为矛盾;所有非和有些事互为矛盾;某个是和某个非互为矛盾。
第二、分析题干。
1、分析问法。
矛盾命题的问法一般为“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如果几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是?”“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等。
2、找突破口。
在这类题型的考察中,根据矛盾的特性,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根据这一特性代入题干分三步走:(1)找出矛盾关系(2)撇开矛盾关系(3)根据已知确定信息推理。
掌握了这些知识方法点和,就可以用“锁定”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问题。
下面通过几道国家和地方的行测真题来讲解矛盾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1、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
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
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A. 甲B. 乙C. 丙D. 无法判断[解析] (1)题中“甲说‘我会’”和“丙说‘甲不会’”矛盾,必有一句真、一句假。
行测判断推理: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在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中,有一类非常高频并且较难的考点,就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今天中公教育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在考试中如何体现又如何解。
一、思考:如果明天天下雨,那无我们就放假。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觉得我骗了你?答案:明天天下雨了,我却没给你们放假。
题干信息可以写成明天天下雨→我们放假(p→q),觉得我欺骗你们的情况应该是:天下雨这件事情发生了,也就是放假的条件满足了,我却不给你们放假,即明天天下雨且我们不放假(p且非q)规则:p→q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能力训练1、判断下列命题间是否具有矛盾关系“如果一只熊很饥饿,那么它是危险的”和“如果一只熊很饥饿,那么它不是危险的”答案:不是。
【中公解析】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联命题),即p 发生,非q也发生才可以,而后面这个命题是一个假言命题,即p和非q发不发生并不知道。
正确的矛盾命题应该是“一只熊很饥饿且它不是危险的”二、应用:1、直接考察例:在接受了阻击敌人的任务后,连长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我还活着,鬼子就休想跨过昆仑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上述断定不成立?①连长还在,鬼子跨过了昆仑关②连长牺牲了,但鬼子没能跨过昆仑关③连长牺牲了,鬼子跨过了昆仑关A.只有①B.只有②C. ①和②D.①和③答案:A。
【中公解析】由问法:哪项为真,上述断定不成立,即考察一真一假的问题,就需要大家能看出考察的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可以把题干信息写成“连长活着→鬼子不跨过昆仑关”矛盾命题即为“连长活着且鬼子跨过了昆仑关”,所以只有①,答案选择A2、真假话问题例:某机关年终考核时,群众对周、吴、郑、王四位处长的考核结果有多种说法,其中,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①如果周处长考核优秀,那么吴处长考核也优秀;②考核优秀者是郑处长;③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但吴处长考核不是优秀;④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或王处长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①B.②C.③D.④答案:A。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在行测备考中,合适的技巧和方法非常重要。
那么一起来学习一下直言命题中的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在同一个素材的两个命题在所有情况下都满足一真一假的情况,则这两个命题是矛盾关系。
如果两个命题是矛盾关系,那么它们就是“非此即彼,永远是一真一假”的关系。
我们可以在命题前加并非,或者将关键词进行转化来找到矛盾。
许多必然性推理的题目都可以通过找矛盾关系进行解题。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例1: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
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
”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
”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
”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
”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
由此可以推出: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解析:根据题干,第一块牌子和第三块牌子之间是矛盾关系,必定是一真一假。
而题干中已知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则第二块和第四块牌子的话则为假。
说明第二个草屋中有猎枪,第四个草屋没有草药。
结合选项,则选择D项。
例2:北京市某公司发现有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人员未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能确定真假?Ⅰ.北京市某公司所有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人员都未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Ⅱ.北京市某公司所有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人员都申报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Ⅲ.北京市某公司有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人员申报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Ⅳ.北京市某公司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小李申报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A、Ⅰ、Ⅱ、Ⅲ和ⅣB、Ⅰ、Ⅲ、ⅣC、Ⅰ和ⅢD、Ⅰ和Ⅳ解析:第Ⅰ句话中有些非无法推出所有非,所以Ⅰ无法确定真假。
逻辑推理真话假话做题技巧
逻辑推理真话假话做题技巧一、判断逻辑关系在逻辑推理题目中,首先需要判断给出的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般来说,题目中会给出若干个陈述句,这些陈述句之间可能存在矛盾、相容或关联的关系。
通过判断这些逻辑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信息和找出解题线索。
二、寻找矛盾在逻辑推理题目中,矛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通过寻找矛盾,可以发现陈述句之间的不一致之处,从而确定哪些陈述句是假的或哪些陈述句是真的。
寻找矛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定题目中的陈述句数量和内容;仔细阅读每个陈述句,并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矛盾的地方;通过比较和分析,确定哪些陈述句之间存在矛盾。
三、利用假设法假设法是逻辑推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假设某个陈述句是假的或真的,然后根据这个假设进行推理,看是否能够推出矛盾或符合题目的条件。
如果推出矛盾,则说明假设不成立;如果推出符合题目的条件,则说明假设成立。
在使用假设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定假设的内容和范围;根据假设进行推理,并注意不要引入新的矛盾;通过分析和比较,确定假设是否成立或矛盾。
四、排除法排除法也是逻辑推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排除某个陈述句为假或真,然后根据排除后的结果进行推理,看是否能够推出符合题目的条件。
在使用排除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定需要排除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排除后的结果进行推理,并注意不要引入新的矛盾;通过分析和比较,确定排除后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的条件。
五、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逻辑推理中的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归纳和总结题目中的信息和推理过程,可以得出最终的结论。
在归纳总结时,需要注意回顾整个推理过程,确保每一步推理都是正确的;总结题目中的信息和推理结果,确保没有遗漏。
矛盾律推理题
矛盾律推理题摘要:一、矛盾律推理题的概念与特点1.矛盾律推理题的定义2.矛盾律推理题的特点二、矛盾律推理题的解题方法1.分析题干中的矛盾关系2.利用矛盾律进行推理3.总结解题经验与技巧三、矛盾律推理题的实战演练与案例分析1.实战演练题目2.案例分析四、矛盾律推理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提高逻辑思维能力2.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五、总结正文:矛盾律推理题是一种逻辑推理题,它要求我们根据题干中给出的矛盾关系进行推理。
矛盾律推理题的特点是题干中存在一对互相矛盾的概念,如“所有A都是B”和“存在一个A不是B”。
解题的关键在于发现并利用这对矛盾关系。
要解决矛盾律推理题,首先需要分析题干中的矛盾关系。
这需要我们理解题干中的陈述,并找出其中的矛盾之处。
然后,利用矛盾律进行推理。
矛盾律指出,如果一个命题P与另一个命题非P同时成立,那么它们之间存在矛盾关系。
因此,当我们找到题干中的矛盾关系时,就可以利用矛盾律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答案。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总结解题经验与技巧。
例如,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所有”、“存在”、“必须”等,这些关键词往往暗示了矛盾关系的存在。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现矛盾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矛盾律推理题,我们可以通过实战演练与案例分析来提高解题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尝试解答一些经典的矛盾律推理题,如“所有人都会死”和“存在一个人不会死”之间的矛盾关系。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矛盾律推理题的解题方法。
矛盾律推理题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使我们能够更清晰、更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商务谈判、辩论、写作等方面,掌握矛盾律推理题的解题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具说服力。
总之,矛盾律推理题是一种有趣的逻辑推理题,通过解答这类题目,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矛盾命题解题方法
矛盾命题解题方法在数理逻辑中,矛盾命题也称为不可满足命题,是一类无论如何取值都不可能为真的命题。
解题矛盾命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直接证明法和间接证明法。
直接证明法是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证明过程来证明矛盾命题的不可满足性。
其基本步骤如下:1. 首先,假设矛盾命题为真,即假设矛盾命题的前提成立,然后通过一系列推理、推导来得出一个明显的矛盾结论。
2. 在推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命题的逻辑结构和已知的前提条件来运用各种逻辑规则和推理法则,以及谬误检测原则,通过演绎推理进行推导。
3. 推导结束后,如果得出了一个明显的矛盾结论,则证明了矛盾命题是不可满足的。
例如,对于命题“如果今天下雨,则今天是晴天”,可以用直接证明法来证明其不可满足性。
我们假设今天下雨为真,则根据这个前提,可以得出一个明显的矛盾结论,即今天既下雨又是晴天,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原命题是不可满足的。
间接证明法是一种用反证法来证明矛盾命题不可满足性的方法。
其基本思路是:假设矛盾命题为真,然后通过推理和推导来得出一个矛盾结论,再通过反证法证明这个矛盾结论是错误的,从而证明了矛盾命题的不可满足性。
间接证明法的步骤如下:1. 首先,假设矛盾命题为真,即假设矛盾命题的前提成立。
2. 然后,通过一系列推理和推导得出一个矛盾结论。
3. 接下来,假设这个矛盾结论为真,并分析这个结论推导过程中的前提条件。
4. 最后,通过反证法证明这个矛盾结论是错误的,即证明矛盾结论的前提条件是不成立的。
例如,对于命题“如果今天早上下雨,那么今天一定是阴天”,可以使用间接证明法来证明其不可满足性。
我们假设今天早上下雨为真,然后推导得出一个矛盾结论,即今天一定是晴天。
然后,假设今天一定是晴天为真,分析这一结论的前提条件,即今天早上下雨。
最后,通过反证法证明今天早上下雨是错误的,即证明了命题的不可满足性。
总结起来,解题矛盾命题的方法一般有直接证明法和间接证明法。
直接证明法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证明过程来证明矛盾命题的不可满足性,而间接证明法则是通过假设矛盾命题为真,并通过推理和反证法来证明矛盾结论是错误的。
矛盾律推理题
矛盾律推理题摘要:1.矛盾律推理题的定义与特点2.矛盾律推理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3.矛盾律推理题在逻辑思维培养中的作用正文:一、矛盾律推理题的定义与特点矛盾律推理题,又称悖论推理题,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逻辑推理题目。
这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题干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或反对的条件,要求通过分析与推理,找出符合所有条件或解决矛盾的答案。
矛盾律推理题在锻炼思维能力、提高智力水平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二、矛盾律推理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1.抓矛盾: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找出矛盾点或反对的条件,这是解决矛盾律推理题的关键所在。
2.排除法:根据矛盾点,逐一排除选项。
有时,通过排除法可以迅速确定正确答案。
3.假设法:在排除法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假设某个选项成立,然后检验这个假设是否符合题干中的所有条件。
如果符合,则该选项可能是正确答案;如果不符合,则继续尝试其他选项。
4.逻辑分析:在解题过程中,要充分运用逻辑分析能力,分析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出潜在的矛盾点。
5.借助图形或表格:对于一些复杂的矛盾律推理题,可以尝试用图形或表格的形式来表示题干中的条件,以便更直观地理解问题,找出矛盾点。
三、矛盾律推理题在逻辑思维培养中的作用1.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矛盾律推理题要求参与者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从复杂的条件中抓住矛盾点,进行有效的推理。
2.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矛盾律推理题需要运用分析、推理等多种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参与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创新意识:矛盾律推理题通常具有较高的难度,需要参与者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思路,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
4.提高智力水平:矛盾律推理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智力的挑战,通过不断练习,可以提高参与者的智力水平。
总之,矛盾律推理题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逻辑推理题目,对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智力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矛盾命题解题方法
矛盾命题解题方法
矛盾命题是两个或多个不可同时为真的命题组成的逻辑表达式。
解决矛盾命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观察法:通过观察命题的形式和内容,判断其是否为矛盾命题。
如果命题中存在矛盾的条件或矛盾的真值关系,则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2. 推理法: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矛盾命题。
可以使用推理规则和逻辑运算规则进行推导,最后得出结论。
3. 反证法:假设矛盾命题为真,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推导出矛盾,从而证明该矛盾命题是假的。
4. 归谬法:假设矛盾命题为真,并从这个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一个明显的荒谬结论,从而证明该矛盾命题是假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决矛盾命题时,要熟悉逻辑运算规则和推理规则,并严格按照逻辑原则进行推理和分析。
在使用推理法、反证法和归谬法时,需要细致推理,严密逻辑,确保推导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运用矛盾律的推理题
运用矛盾律的推理题
(最新版)
目录
1.矛盾律推理题的概述
2.矛盾律推理题的解题方法
3.矛盾律推理题的实际应用
正文
一、矛盾律推理题的概述
矛盾律推理题是一种基于逻辑推理的题目,其特点是题目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或反对的条件,要求通过分析和推理找出正确的结论。
这种题目在我国的各类考试中较为常见,如中考、高考等,旨在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矛盾律推理题的解题方法
1.抓矛盾:首先要快速找出题目中存在的矛盾关系,这通常是题目的关键所在。
矛盾关系可以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条件,也可以是两个反对的条件。
2.排除法:根据矛盾关系,先排除掉与矛盾关系相悖的选项,缩小答案范围。
3.推理法:通过分析和推理,结合题目的其他条件,找出与矛盾关系相符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
4.验证法:将找到的答案代入题目中,验证其与题目条件是否矛盾,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三、矛盾律推理题的实际应用
矛盾律推理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侦探推理、法庭辩论
等。
掌握矛盾律推理题的解题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总之,矛盾律推理题是一种考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题目,通过抓矛盾、排除法、推理法和验证法等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类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推理题中有关矛盾关系的解题方法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中,逻辑推理部分往往是考生觉得比较难的一部分,解题花费时间较多,从而间接影响了考试成绩。
通过对逻辑推理题的研究发现,其实对于直言命题来说,存在着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通过了解这些关系的特点,可以在解答过程中找到捷径,大大节省做题时间,提高做题效率。
首先对于矛盾关系来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
比如说“所有同学考试都及格了”和“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之间、“小王在家”和“小王不在家”之间以及“所有同学考试都不及格”和“有些同学考试及格了”之间都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下面我们就以这道题为例来分析解答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例1】某珠宝店被盗贼窃走价值10000美元的钻石,经调查,作案者肯定是甲乙丙丁四个中的一个,于是,让这四人作为重大嫌疑对象接受审讯,这四个人的供词分别为:
甲:不是我作的案
乙:丁就是罪犯
丙:乙是盗窃钻石的罪犯
丁:乙是有意诬陷我;
现在假定四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
那么请问罪犯是谁?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法:丙与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则必有一真必有一假,而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则可以确定的是甲和乙说的都是假话,可以推出甲是罪犯,丁不是罪犯。
因此可很快的得出答案选A,即甲是罪犯。
对于矛盾关系的总体解题思路是,首先要发现矛盾,然后避开矛盾,最后从矛盾之外寻找答案,由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首先发现矛盾,即丙与丁是矛盾关系;然后避开矛盾,即由矛盾的性质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可知,则丙和丁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最后从矛盾外寻找答案,则由四人中只有一句真话可知丙和丁这对矛盾关系以外的甲和乙说的都是假话,则可得到答案。
许多同学在做这类题时,往往会陷入矛盾之中,即发现丙和丁是矛盾关系以后,就开始假设丙是真话而丁是假话,如果符合题意就得到答案,不符合则要重新假设,即假设丙是假话而丁是真话,这样虽然也能得到正确答案,但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势必会浪费时间,而国家公务员考试讲究的就是做题速度,只有速度提高了,才有可能拿到高分。
【例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为地震灾区捐款500元,当老师询问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
甲:这500元不是我捐的;
乙:这500元是丁捐的;
丙:这500元是乙捐的;
丁:这500元不是我捐的
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见这500元是谁捐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根据以上解题思路,由题目可知乙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则甲和丙是说的都是假话,故很容易得出答案即捐款的是甲同学。
这就是充分运用了直言命题间真假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的特点来解题的,另外直言命题之间除了矛盾关系外还存在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从属关系等,但矛盾关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其他的在解题过程中也会遇到,但只要抓住其主要特点来寻找解题思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