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学课题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放在人体的《人体营养》一章之后讲述,为进一步学习下节课《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打下基础,做好知识铺垫。
呼吸是人体生存的基本生理活动,学生本身知道只要人活着就必须进行呼吸作用,鼻是用来呼吸的器官,但对呼吸时还有哪些器官参与,这些器官对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作用,了解比较少。
所以,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即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作用。
要想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呼吸道是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但是呼吸道并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肺部的气体有温暧、湿润、清洁的作用,不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从科学角度认识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根据初一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表现为学生心理上的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模式仍然有明显的形象思维痕迹,对于枯燥的和深奥的描述更是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过渡的经验,对交流的本质的分析尚不够深入,不能主动透彻的去分析和总结现有的资料,但学生的好奇心很强。
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上着手,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引用资料、图片,结合运用多媒体,多联系贴近生活的事例,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和支持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动探究者,交流合作者,新知识的生成者。
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合作的过程,师生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共同体”。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学生的潜能也是无限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只要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给以适当指导。
初中生物_第三章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三章第一节内容,是学习呼吸运动的前提,更是进一步了解动物呼吸作用实质的基础。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
然而,整个七年级教材均未对呼吸作用作具体描述,仅在上册《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中有“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的简单叙述。
为此本节的教学内容,除教材内容: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外,将补充人体能量来自细胞线粒体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即呼吸作用。
教材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描述结构、资料分析、补充资料。
要想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呼吸道是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但是呼吸道并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肺部的气体有温暧、湿润、清洁的作用,不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从科学角度认识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设计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生活与健康这一主题,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怎样使自己更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以问题意识为先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本节内容提供的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等资料,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开展分析活动,达到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能够独立思考,不喜欢枯燥的填鸭式教学,而更喜欢形式多样的资料引用、图片、多媒体等综合运用的教学形式。
运用贴近生活的实例说明问题,更易引起学生共鸣。
另外,学生对现有资料缺乏理性分析和总结,但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只要教师善加引导,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课后练习(解析版)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选择题1.呼吸道能够使进入肺内的空气变得()①温暖②湿润③干燥④清洁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2.下列有关呼吸道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清洁空气B.湿润空气C.增加氧量D.温暖空气3. 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场所B.肺泡的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C.流经肺部的血液氧气变多,二氧化碳变少D.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4.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是()A.咽B.鼻C.口腔D.肺5.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组成,它能使进入肺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B.③既是气体通道,又是食物通道C.④气管,痰形成的主要部位D.⑥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6.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泡是完成气体交换的场所,下列哪项结构特点与肺泡气体交换功能不相适应。
()A.人体肺泡数目极多,总面积约为100平米B.人的呼吸运动使胸廓能不断大小变换C.肺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泡周围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7.下列关于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粘液、灰尘、细菌构成B.痰经咳嗽排出体外C.痰是喉部分泌的粘液D.避免疾病传播所以不要随地吐痰8. 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肺泡数目多B.肺泡壁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C.肺泡壁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减少二、填空题9.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而呼吸道是由______、咽、______、气管、______组成。
10.鼻腔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暖、湿润和清洁作用。
之所以有温暖作用,是因为______。
之所以有清洁作用,是因为______。
11.呼吸道有______和______作为支架,保证呼吸通畅,还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空气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第三章人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肺的结构和功能:肺泡与气体交换的关系。
2.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PPT、模型等教学资源,详细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观察呼吸系统的结构,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
-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实例,解释肺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理解肺泡与气体交换的关系。
4.研究性学习: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呼吸道疾病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肺炎对肺功能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肺部健康。
5.思考题: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呼吸系统在人体中起到了哪些作用?为什么说它对我们的生命至关重要?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通过改善呼吸习惯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4.通过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呼吸道和肺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为核心内容,结合初中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教材,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使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道与肺的关系。
2.难点:理解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原理,以及肺泡与气体交换的过程。
初中生物七下第三、四章知识清单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2.呼吸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1)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呼吸道以骨或软骨为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2)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鼻毛、呼吸道纤毛、黏液能对气体进行处理,使气体变得清洁,鼻腔黏膜的毛细血管、温暖,湿润。
痰形成于气管和支气管的内壁③咽是食管和气管共同的通道,内有会厌软骨,平时会厌软骨上升,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时会厌软骨下降,盖住气管口,避免食物落入气管。
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是怕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上,食物误入气管。
④喉是由甲状软骨、环形软骨等围成的椎形管腔,内有声带,是发声器官。
6.肺(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左肺2页,右肺3页(2)结构特点:由各级支气管和末端膨大形成的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完成,包括吸气和呼气)(1)外界空气肺泡(2)吸气、呼气与呼吸肌的关系: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膈肌舒张顶部回升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胸廓变大→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吸气→胸廓变小→肺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升高→呼气氧气二氧化碳呼吸系统(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运动,直到平衡为止)(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结果:肺泡中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血液中氧气含量升高,二氧化碳含量降低结构特点:(1)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和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肺泡数量很多,大大地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结果: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氧气浓度: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浓度:肺泡<血液<组织细胞4.人体内能量来自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成分:90%水、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血液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养料和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红细胞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氧气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线粒体2.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3.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4.医生把脉把的是动脉,抽血或输血时,刺入的是静脉;青筋指的也是静脉。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ppt
气管和支气管树(部分)
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 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 菌和病毒的物质。
气管下端分成左右支 气管,分别通向左右 肺。支气管在肺叶中 一再分支,成为各级 支气管,越分越细, 越分支气壁越薄。
气管壁纵切
支气管 肺动脉 肺静脉 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 支气管
肺泡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 保证气流通畅?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 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 畅。此外,鼻腔前部的鼻毛、 鼻腔表面的黏液和气管内壁上 的纤毛和黏液,也在保证气流 通畅方面有一定的功能。
课堂练习:
7.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是( ) A.以免污染地面 B.痰里含有大量的细菌 C.痰里含有大量病菌 D.气管内分泌的粘液脏 8.鼻腔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清洁和温暖,与此功能无 关的结构是 ( ) A.鼻粘膜能分泌粘液 B.鼻粘膜内有嗅细胞 C.鼻腔内有鼻毛 D.鼻腔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9.一般来说,鼻涕和痰液的主要成分是( ) A.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 B.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 C.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 D.呼吸道粘膜的分泌物和它粘住的灰尘细菌
不能。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 进入肺内的空气仍可能有一些有害的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 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如无粉尘、无细菌和病毒等。
4、痰是怎样产生的,为 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向咽喉的方向不停地摆动, 把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 并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痰中含有 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呼吸系统的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肺炎、麻疹、百 日咳及白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进 行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 惯。
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一、呼吸系统组成
二、呼吸通作用
1.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清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湿润、温暖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1分组讨论,
学生代表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学生相互补充。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探究。
A.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B.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括的人相比.鼻子形状可能有什特点,为什么?
2.呼吸道“小伙伴”评议、小结。
1.学生记录。
2.学生即兴作答,自由发挥。
一.呼吸道的组成
1.履示:氧气进入人体与呼吸系统有关。呼吸系统有哪些器官呢?出示呼吸系统模式图(无文字说明),请大家观察,结合经验说一说。请一位同学自告奋勇地上来填图。
2.小结:呼吸系统组成包括两个部分: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二.呼吸系统的作用
1.启发提问:溺水者在抢救以前为什么要先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
咽:嗨!我是咽,既是食物通道,又是空气的通道。
喉:嗨!你们好!我是喉,有声带,可发出声音,你们可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知道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3、注意呼吸卫生。
学习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学习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预习提纲:1、呼吸系统由组成2、呼吸道有作用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自学教材P43,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并完成课本的空格。
2、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知识心得。
3、结合课件,认识并说出呼吸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4、讨论捏鼻子、张嘴;不捏鼻子、闭嘴;捏鼻子、闭嘴的感受,推测呼吸道的作用是什么?学习任务二、呼吸道的作用。
1、学生阅读分析课本P44的相关资料,思考P45中的讨论题。
2、观察课件,自学教材。
3、小组讨论,相互质疑,并完成讨论题。
4、展示讨论成果,小组代表回答5个讨论题。
5、拓展反思:为什么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三、小结四、练习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A.气管、肺B.呼吸道、肺C.鼻腔、气管、肺D.鼻腔、喉、肺2.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所起的作用是( )A.杀死细菌B.清扫异物及细菌C.阻挡细菌D.都不是3.鼻腔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清洁和温暖,与此功能无关的结构是( )A.鼻黏膜能分泌黏液B.鼻黏膜内有嗅细胞C.鼻腔内有鼻毛D.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4.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A.②③B.③④C.⑤⑥D.①⑦5.一般来说,鼻涕和痰液的主要成分是( )A.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B.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C.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D.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和它吸附的灰尘细菌6.人体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 )①鼻毛②声带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的有纤毛的黏膜④鼻黏膜⑤会厌软骨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7.对吸入的空气起预热作用的是( )A.黏液B.鼻毛C.鼻腔黏膜上的毛细血管D.咽8.下列不是呼吸道的主要功能的是( )A.进行气体交换B.气体进出的通道C.保证气体顺畅通过D.使进入肺内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9.人在感冒时,呼吸不畅的原因是( )A.鼻腔黏膜分泌黏液过多,堵塞了鼻腔B.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C.气管分泌的痰过多堵塞了呼吸道D.声带发炎肿胀,气体不能通畅流通10.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 )A.有骨或软骨作支架B.肌肉较松弛C.气管比较硬D.周围有肌肉牵拉11.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能嗅到各种气味,是因为_______上部黏膜内有接受气味刺激的嗅觉细胞。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说课稿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中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以及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等知识。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前一章《人的由来》中呼吸系统相关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呼吸的过程、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材在编写上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他们对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学生对于呼吸系统的知识了解较少,且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生动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感冒、咳嗽等,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机制以及如何保护呼吸道健康。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能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形成保护呼吸道健康的意识。
(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呼吸道的组成。
(2)呼吸道的作用。
2、教学难点(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原理。
(2)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呼吸系统的模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案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新知)1.我们是通过哪些器官进行呼吸的?2.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体畅通?3.呼吸道除了保证气体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4.鼻内部有什么结构特点?为什么要用鼻呼吸?5.你平常吃饭时大说大笑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吃饭时不能大说大笑?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6.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7.北欧的冬天非常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三、小组交流(成果展示)(针对探究问题,小组之间展示交流,并要求学生点评,教师适时补充)四、拓展延伸(知识拓展)8.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A.口腔B.咽C.喉D.食道9.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__B___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__C____,引起剧烈咳嗽()A.软腭B.会厌软骨C.气管D.食道10.北欧人的鼻子较大,其作用是()A.使人漂亮B.使鼻孔较大C.使鼻腔较长D.使鼻毛较长11.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A.③⑤⑥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④⑤12.呼吸系统由_____和_______组成,后者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____的场所;前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主要作用是将吸入的空气变得_____、____、__,减少对肺的刺激。
五、课堂小结(知识回顾)(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使呼吸道内的气体通畅,此外,鼻腔前的鼻毛、鼻腔表面的黏液,也在保证气体通畅方面有一定的功能。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精品课件
因为( D )
A.病菌侵犯,味觉失灵 B.病毒阻挡,空气通过量少 C.病毒过多,鼻腔堵塞 D.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呼吸道的组成、功能和嗅细 胞的位置。
解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 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鼻腔是呼吸道的组成器官,其中有鼻 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又清洁作用;鼻黏 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 湿润空气。鼻黏膜中还有嗅细胞,当人体感冒时,鼻黏膜充血肿 胀,会堵塞空气进出的通道,嗅细胞也就嗅出不到气味的刺激, 所以会感到呼吸困难、闻不到食物的香味.
2.呼吸道的作用
呼吸道 的作用
气体进出 的通道
对吸入的 气体进行
处理
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 架,可以保证呼吸道内
气流通畅
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 湿润、清洁,是鼻腔、气 管与支气管的共同作用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 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长期处 于不清洁的空气环境中,就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类型: ①哮喘:是由吸入花粉、灰尘、兽毛等引起的支气 管感染或过敏的一种疾病。患哮喘时,由于气体进 出肺的通道变窄,病人呼吸困难。
C型软管
②黏液能湿润、清洁气体: 在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可 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 的物质。
纤毛 黏液 腺细胞
③能产生痰: 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上有纤毛,纤毛向着咽喉 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 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 痰。痰中含有大量病菌,所以不要随地吐痰。
中考生物必背考点——专题06 人体的呼吸、循环
专题06 人体的呼吸、循环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图示呼吸道鼻腔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咽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发声的器官气管、支气管以C形的软骨为支架,保证气体通畅。
气管壁上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保持湿润,还含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气管壁上有纤毛,它不停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再进入食道,或经咳嗽排除体外,这就是痰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是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呼吸全过程名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①②)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③④)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组织细胞与血液气体交换(⑤⑥)怎样实现呼吸运动气体扩散作用血液循环气体扩散作用血液成分变化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图示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气体交换原理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造成了外界气压和肺内气压差,促进了空气流动。
气体交换过程模拟膈肌运动实验玻璃罩模拟胸廓,玻璃管模拟气管支气管,气球模拟肺。
左图代表呼气右图代表吸气曲线图曲线Ⅰ表示平静状态,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8次。
曲线Ⅱ表示运动运动状态,呼吸频率每27次。
AB段表示吸气、BC段表示呼气。
B、C表示吸气和呼气结束时的瞬间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交换过程当外界空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高,故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中的高,故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
②肺泡壁外紧贴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3)探究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相比,空气成分的变化演示实验现象:乙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分析数据结论: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温馨提示●气体交换的原理:就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初中生物_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探究、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通过探究、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呼吸道作用的分析与总结。
四、教学课时1节课。
五、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2、肺二、呼吸道的作用1、气体进出的通道。
2、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表现自我,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
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
根据初一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心理上的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模式仍然有明显的形象思维痕迹,对于枯燥的和深奥的描述更是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过渡的经验,对交流的本质的分析尚不够深入,不能主动透彻的去分析和总结现有的资料,但学生的好奇心很强。
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上着手,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引用体验、资料、图片,结合运用多媒体,多联系贴近生活的事例,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效果分析生物教学提倡生命化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所以在这节课中,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及归纳总结。
用憋气等多种体验展开教学,然后再尽可能多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和资料图片等,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有更加大的提升。
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利用课外资料的拓展,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是学生探究本章内容的基础,特别是呼吸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是贯穿本章的主体,同时对学生探究呼吸系统卫生保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呼吸道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教材安排的资料分析和讨论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探究,学生可以自主活动意识到生活中的卫生保健,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好素材,安排合理,能达到《课标》的标准要求。
2、学生分析: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一是知道人的生命与呼吸息息相关,且在作剧烈运动时,呼吸会更加急促;二是大体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
但是学生对呼吸与生命活动的本质联系认识不清,各呼吸器官的实际结构与功能了解不深。
另外,通过上学期新课程标准与本课题研究的实验,学生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已有一定的基础,班级已具备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通过分析有关资料,知道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呼吸道的作用。
难点: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四、课前准备:人体呼吸系统结构模型、
五、教学过程:
引言:出示“婴儿出生时啼哭”和“人体呼吸”的图片,说明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引出呼吸与生命息息相关。
究竟有什么关系?
新课:
(一)、探究人体呼吸作用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两段资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资料1:长跑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不仅四肢和全身在活动,而且胸腹起伏剧烈,嘴张开,呼吸急促。
、
资料2:一个人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测得体温是37℃
讨论题:提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量从哪里来?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作适当提示: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讨论结束,选择部分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
大屏幕展示并要求学生作笔记:呼吸作用的概念:人体每个细胞利用氧气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意义: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另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
(过渡)通过上述分析,如果人停止呼吸,则人体一切生命活动都将停止,体温也不能保持恒定,则人的生命也就终止。
那么人体依靠哪些器官来进行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呢?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
出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模型,让学生进行指认。
然后每个学生在课本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图上进行填空,然后答案在ppt上展示。
(过渡)大家已经知道呼吸系统有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是空气的通道,肺是人体组织细胞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的场所。
那么呼吸道是不是仅仅是空气的通道?它还有其他作用吗?
(三)呼吸道的作用
请同学们根据呼吸道各个器官的结构特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推测它们具有什么功能?
展示:
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
(讨论得出:保证气流畅通。
)
2、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讨论得出:鼻毛和黏液吸附空气中的尘粒,鼻腔温暖和湿润空气。
)
3、气管和支气管树的构造:纤毛、黏液、腺细胞等。
(讨论得出:腺细胞分泌黏液,可使气管内湿润并能抵抗细菌和病毒。
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形成痰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支气管在肺叶中一再分支,成为各级支气管,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薄,可以增加外界空气与肺组织细胞的接触面,增加气体交换量。
)讨论结束,选择部分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
概括呼吸道的作用:1、气体进出的通道。
2、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小结与环境教育:人体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不仅是空气的通道,而且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等处理。
但是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不能)我们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时,仍然可能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展示:例子)说明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如不要随地吐痰等),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
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探究人体呼吸作用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肺
三、呼吸道的作用
1、气体进出的通道。
2、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3,可以发出声音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放在人体的《营养》一章之后讲述,为进一步学习下节课《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打下基础,做好知识铺垫。
呼吸是人体生存的基本生理活动,学生本身知道只要人活着就必须进行呼吸作用,鼻是用来呼吸的器官,但对呼吸时还有哪些器官参与,这些器官对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作用,了解比较少。
所以,教材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描述结构、资料分析、补充资料。
要想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呼吸道是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但是呼吸道并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肺部的气体有温暧、湿润、清洁的作用,不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从科学角度认识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生活与健康这一主题,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怎样使自己更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以问题意识为先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本节内容提供的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等资料,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开展分析活动,达到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根据初二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表现为学生心理上的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模式仍然有明显的形象思维痕迹,对于枯燥的和深奥的描述更是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过渡的经验,对交流的本质的分析尚不够深入,不能主动透彻的去分析和总结现有的资料,但学生的好奇心很强。
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上着手,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引用资料、图片,结合运用多媒体,多联系贴近生活的事例,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
六、教学难点
呼吸道作用的分析与总结。
七、课前准备呼吸系统组成模式图,
八、教学课时
1节课。
九、教学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