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太湖水污染的形成和治理-文档资料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近年来,太湖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当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太湖的环境和改善水质,综合治理水污染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从污染源控制、生态修复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找到一种综合治理水污染的可行方法。
首先,污染源控制是治理水污染的关键。
太湖流域的污染主要来自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
在农业方面,应推行科学断肥、施肥量精确施用和合理使用农药的农业生产模式,同时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在工业方面,应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提高产业的环保水平。
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应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污水处理的能力,减少污水直排太湖的现象。
其次,生态修复也是综合治理水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
太湖流域的生态系统已受到了严重破坏,很多湖泊已经成为富营养化的“绿水青藻”景象。
为了恢复太湖的生态平衡,应加强湖泊水质监测和水质净化工程建设,定期清除湖泊中的浮游植物和有害藻类,恢复湖泊的水质清澈度。
同时,要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受损湿地,提高湿地的自净能力,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此外,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强化也是综合治理水污染的保障。
太湖流域的水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促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然而,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执行力度不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水污染行为,形成治理水污染的强大合力。
综合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需要各方的协同合作。
政府部门应加强组织和统筹,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强大的合力。
同时,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污染治理的意识和参与度。
企业应加大环保投入,改善生产工艺,促进绿色发展。
市民应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
综上所述,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从源头控制污染、修复生态系统和强化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加强各方的合作与协调,共同为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太湖水污染及治理
太湖水污染的治理——水上种植法摘要: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桶装水,引发了无锡水危机。
关键词水上种植生物治理效益信息档案平台背景太湖简介地理: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达36000余平方公里,位于长江三角洲下游,横跨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
地位:太湖是上海、苏锡常、杭嘉湖7城市的“心脏”,是维系该地区生存、发展的各类血管。
虽然太湖只占全国面积的0.4%,但承载人口3000多万,创造了全国11.6%的GDP和16.7%的财政收入,长三角区域工业的60%以上,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同时,太湖也是我国著名的粮仓。
现状太湖自古被许多诗人称赞,如白居易的〖泛太湖书事,寄微之〗黄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无风;赵汝茪的【浣溪沙】笑摘青梅傍绮疏。
数枝花影漾前除。
太湖石畔看金鱼。
而如今,太湖因蓝藻事件而闻名。
太湖水质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初,太湖水质良好,以Ⅱ类、中营养一中富营养水体为主,符合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要求。
据1981年调查,太湖水域属Ⅱ类水的面积占69%,Ⅲ类水占30%,Ⅳ类水占1%;中营养状态面积占83%。
近几十年来,太湖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水质级别下降了两个等级,即以Ⅳ类水为主;富营养化程度上升了2个等级,即富营养。
富营养化图现状:太湖水污染是近几年追求GDP的产物,严重影响当地经济乃至威胁全国经济的发展,解决太湖问题刻不容缓。
由于太湖的特殊地位以及严重的污染,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太湖污染治理问题,从1996以来,太湖就被作为中国水污染治理重点,制定了《太湖水污染防治规划》,国家及地方先后共投入百余亿,采取了一系列的治污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行流域内污染排放达标制度,重点关停污染严重企业、二、实施“引江济太”工程、三、实施太湖生态修复工程;同时,江苏省政府下发《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以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下决心恢复太湖地区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并采取了许多具体的措施。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现状及治理
针对工业点源污染
江苏推出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 太湖流域限排标准更严 最严限值比原有标准增10多倍
针对船舶污染
2008年11月5日,太湖第一座船舶油废水回收站在常州落定后 试运行,标志着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船舶污染防治工程 基础建设全面启动。此项工程范围涉及整个苏南地区,贯穿苏、 锡、常、镇4市,计划总投资3750万元,在3年内将分两期先后建 设15座船舶垃圾收集站和15座船舶油废水回收站。据介绍,已在 常州落定试运行的第一座船舶油废水回收站规格为0.25m/h2,坐 落于常州奔牛中石化水上加油船上,配有油水分离器、空压泵、 抽水泵、废油水废机油柜等。
太湖水污染现状、原因分 析及治理措施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 里,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苏锡常、 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如果把太湖流域视
为人体的话,无论从其地理位置、轮廓还是战略功
能上看,太湖就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7城市的
“心脏”,纵横交错的河网,就是维系该地区生存、
治理蓝藻的方法
常用的治理方法分为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耗时长投资大, 实施难度大 化学灭杀只是一时解决了问题, 但是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 有可能造成 二次污染
生物治藻
•微生物治理 •食藻生物防治 •水生植物抑制
物理治藻
•用船把它捞出来 •声波振动 •引水冲刷
化学治藻
总氮量自2001年开始均为上升趋势,全湖总氮 年均值范围为1.71~2.79mg/L,年内汛期、非 汛期监测结果接近
太湖污染特点
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区域差异比较明显 大运河水质污染严重
PartⅢ 太湖污染的原因
太湖水污染原因、现状及治理概要
近20年来,太湖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水质级别下降了两个等级,由原 来的Ⅱ类水为主到现在的以Ⅳ类水为主;富营养化程度上升了1.5~2 个等级,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以中营养和中富营养为主,上升到以 富营养为主。
高锰酸钾指数:1990—2004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虽然除了2000年外,其它年份的高锰酸盐指 数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但是浓度增加趋势不容忽视。 总磷指标:除1990年和1991年基本满足Ⅲ水质标准外,其它年份均超标。1990—1995年,总磷 指标呈明显增加趋势;1995—1999年,呈下降趋势;受入湖水量偏小的影响,2000年总磷指 标浓度变大;2000—2004年,呈下降趋势。 总氮指标:一直高于Ⅲ水质标准,甚至高于Ⅴ水质标准且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总氮已成为太 湖首要污染指标,必须从严控制。
治理蓝藻的方法
常用的治理方法分为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耗时长投资大, 实施难度大 化学灭杀只是一时解决了问题, 但是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 有可能造成 二次污染
生物治藻
•微生物治理 •食藻生物防治 •水生植物抑制
物理治藻
•用船把它捞出来 •声波振动 •引水冲刷
化学治藻
气候
年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年最低水 温出现在12月下旬~2月上旬,历年最 高水温达38℃,最低水温0℃,水温年 变幅介于29.5和38.0℃之间,历年平 均变幅34℃左右,历年平均水温为 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气 温高1.3℃且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
虽然其只占全国总面积的0.4%,人口 占全国的3%,却创造了全国11.6%的 GDP和16.7%的财政收入。太湖地区城 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发达 ,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业产 值也占有较高比重。太湖是我国重要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和南京市之间,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供应基地。
然而,多年来太湖水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居民和政府。
本文将探讨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的治理措施。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随着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和工业生产规模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也相应增加。
然而,由于污水处理设施的不完善和管理不善,这些废水常常直接排入太湖,导致水体污染。
其次,农业面源污染也是太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被农田使用并随降雨冲刷入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太湖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造成了水华暴发和蓝藻繁殖。
水华的存在不仅破坏了湖泊的生态平衡,还释放出有毒物质,对当地的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此外,大气污染也对太湖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工业排放物和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可通过大气沉降进入水体,加剧了水质的恶化。
这些污染物在太湖中蓄积和生物放大,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
针对太湖水污染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政府应该提高对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和管理力度,确保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才排放入太湖。
其次,提高农田管理水平,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政府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农药使用标准和管理措施,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和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流失。
另外,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政府应该加大对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的监管力度,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此外,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也是太湖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保护湖泊周边的湿地和河流,加强河口管理,防止污染物通过河流进入太湖。
最后,加强公众意识和参与是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太湖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公众采取实际行动,减少对太湖的污染。
【2019年整理】太湖污染及防治
太湖污染及防治摘要: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因素,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追溯太湖污染成因以及治理方式。
关键字:太湖污染成因治理方式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湖泊流域开发活动加剧,加之一个时期以来,人们环境意识淡薄,将湖泊用作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纳污和农业灌溉退水的场所,一些不合理的人为开发活动,如:围湖造田、森林砍伐、网箱养鱼以及湖滨带破坏等,给诸多湖泊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全国性的湖泊富营养化、干旱地区湖泊水质咸化、湖泊淤积或萎缩、湖泊生态破坏以及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和发生,致使我国许多湖泊生态系统出现故障,给湖区的人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
因此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湖泊当今重大环境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N)、磷(P)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相对封闭或水流缓慢的水体,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水域的物理化学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太湖的富营养化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近年来也一直很吸引人们的注意,其严重程度有目共睹。
一、太湖概况太湖流域地跨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流域面积36 500 km2,总人口约3 400万人,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 200人,是中国人口最密集地区之一,同时太湖流域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3%以上,是我国经济发达、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太湖是苏、浙、沪地区重要的战略水源地,在太湖流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苏省经济发达的苏、锡、常三市都在太湖流域内。
太湖水源是整个太湖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其水质优劣直接关系这个地区乃至江苏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太湖污染状况太湖流域用她温润的气候和优美的景色孕育了湖区人民的优越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一曲《太湖美》足可以说明一切。
太湖水污染的形成和治理
2.适当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要纠正某些人认为只要工业污水达标排放和生活污水集中处 理就行了的观点,其他如控制外源、清淤、调水、建闸挡污、生 态修复等工程技术措施、保障措施也是完全必要和至关重要的。 太湖流域经济社会发达,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于允许纳污量数倍, 各区域需适当确定其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否则,即使是局部达 标排放,但汇流后也会使太湖不堪负重。为此,有关部门一方面 要研究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允许纳污量,另一方面又不要过于看重 允许纳污量这个指标,重要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效削减各类污 染负荷和提高环境容量上。
10.加快生态修复
太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良好的生态系统,20世纪末,太湖东半部 的生态系统尚可,而西部遭到了严重破坏,水生物的品种和数量大大减少。 五里湖目前生态修复的成功经验和以前3次(中桥水厂取水口、梅园水厂取 水口和湖滨饭店旁)生态修复的经验,说明生态修复对改善水质有明显的 效果,但必须慎重选择生物品种,并注重长效管理。应建立多个湿地保护 区。太湖日取水量5万t及以上的取水口都应建立水源地湿地保护区,较大 河道的入湖口应建立河口湿地保护区,起氧化塘作用,以种植挺水植物为 主,每个湿地保护区面积应在2-5km2;河网间的湖荡应建立湖荡湿地保 护区,在城镇附近的,兼可建成景观湖泊;有些地方可以利用鱼池或低洼 区域开挖、新建湿地保护区,同时满足生态、蓄洪、滞洪的需要;生态修 复工程应注意建立长效机制,否则不能持久。
3.切实控制工业污染 应全过程实行清洁生产,使用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的 工艺、技术、设备、原料,用数十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使 工业企业达到污染物“零”排放。目前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只 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工厂众 多,特别在城镇,就是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达标排放,其污 染物排放量仍很大。目前应采用接管、搬迁、调整结构和关 闭的措施。其中,接管是把工业污水(不含电厂或热电厂排放 的循环水等不增加污染的废水,下同)全部接进污水收集管网, 进污水厂处理,有些不能直接进污水厂的应预处理合格后再 进污水厂;搬迁是把重污染企业搬迁进相应工业园区,按不 伺类型进行分类污水处理。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知识分享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知识分享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生态系统。
然而,近年来,太湖的水质却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遭受了严重的水污染。
本文将探讨造成太湖水污染的原因,并分享一些有效的治理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导致太湖水污染的一些主要原因。
其中之一就是工业废水的排放。
太湖周边的工业地区密集,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水,其中包含各种有害物质和化学物质。
这些废水直接排入太湖,导致水质恶化。
其次,农业活动也是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农业用地位于太湖流域,农民使用化肥和农药来增加产量。
这些化学物质会通过雨水流进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和水质退化。
此外,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是太湖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太湖周边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废水处理设施容量有限,许多污水未经处理就被排入湖泊。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针对太湖水污染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首先是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政府加大了对工业企业和农业用地的监督,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罚款和处罚,并加强了对污染源的整治。
其次,提升废水处理设施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政府投资建设了更多的废水处理厂,并更新了处理设备。
这些设施使用先进的技术来过滤和处理废水,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另外,推广可持续农业也是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关键。
政府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此外,通过改进农田排水系统,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太湖的影响。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也是太湖水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知识。
通过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可以有效减少污水的排放和不当废物处理行为。
综上所述,太湖水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但通过加强监管、更新废水处理设施、推广可持续农业和加强环境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治理太湖水污染。
保护太湖的水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应当共同努力,为太湖的生态健康作出贡献。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第一篇: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一﹑太湖简介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达36000余平方公里,位于长江三角洲下游,横跨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
虽然太湖只占全国面积的0.4%,但承载人口3000多万,创造了全国11.6%的GDP和16.7%的财政收入,长三角区域工业的60%以上,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同时,太湖也是我国著名的粮仓。
太湖对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作用重大,且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航运便利。
太湖流域水资源支撑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水资源保护措施却相对滞后,水环境明显恶化。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太湖水质的污染明显加重,表现为每10年左右下降一个级别。
目前全流域70%的河湖受到污染,80%河流的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水标准,全湖水质达富营养化﹑局部重富营养化水平,导致流域的水质性水资源危机,直接影响到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保护太湖是个急需行动,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二﹑太湖水质状况20世纪80年代初,太湖水质良好,以Ⅱ类、中营养一中富营养水体为主,符合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要求。
据1981年调查,太湖水域属Ⅱ类水的面积占69%,Ⅲ类水占30%,Ⅳ类水占1%;中营养状态面积占83%。
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周边有很多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而起,大量的排放污水和污物到太湖里,现在太湖污染物成分复杂,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农村河网水质劣于城市地区。
中科院湖泊研究所化验分析表明,目前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不仅有西方发达国家水污染第一阶段出现的以WBQ、重金属为主的特征,更有西方国家主要由E、R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第二阶段特点,还兼有西方国家水体以微量有毒有害有机物为特征的第三阶段的特点。
太湖流域河流湖泊总体水质为Ⅳ、Ⅴ类水,劣Ⅴ类水质占检测总数的1/3多。
近20年来,太湖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水质级别下降了两个等级,由原来的Ⅱ类水为主到现在的以Ⅳ类水为主;富营养化程度上升了1.5~2个等级,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以中营养和中富营养为主,上升到以富营养为主。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一、本文概述二、太湖水污染现状分析工业废水排放:太湖流域的纺织、化工、造纸等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些废水的排放对太湖的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经过雨水冲洗进入河道,最终流入太湖,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污染。
生活污水排放:太湖周边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放也是导致太湖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太湖后,不仅会恶化水质,还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植物过度繁殖等问题。
富营养化问题:太湖西部水域营养过剩,出现了营养型污染,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绿色“水华”,严重影响了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质退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太湖流域水质逐年下降,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根据相关数据,太湖已有较大面积的水面水质受到轻度污染,并且有部分水域的水质已经达到中一富营养和富营养化水平。
太湖水污染现状不容乐观,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来改善水质,保护这一宝贵的淡水资源。
三、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工业污染:随着太湖流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放至太湖,导致水体污染。
工业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溶剂、酸碱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农业污染:太湖流域农业活动频繁,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径流中携带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太湖后,容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促使藻类过度生长,形成水华,破坏水生态平衡。
生活污染:随着太湖流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盐和病原体,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太湖,加剧了水污染问题。
水土流失:由于流域内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水土流失不仅带走了表层土壤,还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进一步加剧水污染。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一、引言太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不仅是江苏省重要的饮用水源,还承载着众多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
然而,近年来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湖泊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方法,以期为当地水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二、水污染形势及原因1.水污染形势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富营养化、蓝藻暴发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超标。
大量污水直排、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显著加重了太湖水体的污染程度。
2.水污染原因首先,太湖流域人口众多,各类活动导致的污水直排和农业面源污染成为重要原因。
其次,农业的过度施肥和过度使用农药,使养分和农药超出太湖承载能力,导致其富营养化和蓝藻暴发。
此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直接排入太湖,严重污染湖泊水质。
三、综合治理方法1.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采取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手段,合理调度水资源供应,降低流域水污染风险。
2.加强污水处理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提高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水质要求。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科学施肥制度和减少化肥使用。
3.控制工业废水排放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和排放总量,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尾水回用。
4.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管建立严格的环境执法体系,加大对非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加强监管,完善环境排污许可制度,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形成强大的环境保护力量。
5.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大太湖流域水环境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培养更多的水环境专业人才,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出低成本、高效率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四、治理效果评估治理太湖流域的水污染需要持续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通过对水质指标、蓝藻浓度和有害物质含量的监测,评估综合治理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现状与治理
高锰酸钾指数:1990—2004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虽然除了2000年外,其它年份的高锰酸盐 指数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但是浓度增加趋势不容忽视。 总磷指标:除1990年和1991年基本满足Ⅲ水质标准外,其它年份均超标。1990—1995年, 总磷指标呈明显增加趋势;1995—1999年,呈下降趋势;受入湖水量偏小的影响,2000年 总磷指标浓度变大;2000—2004年,呈下降趋势。 总氮指标:一直高于Ⅲ水质标准,甚至高于Ⅴ水质标准且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总氮已成为太 湖首要污染指标,必须从严控制。
太湖流域地区随着工业化、城市 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人口剧增 ,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之以前迅 速增大。
与此同时,排污管道铺设不健全 、处理没施跟不上城市化进程的 步伐,致使污水未经处理或只经 过简单的处理,就排入到太湖中 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N、P元 素物质。
船舶
土地利用方式转换
❖ 部分河流被填埋,一些河流虽然未被填埋,但阻隔了与其它水系之间的沟通
为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
气温高1.3℃且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
温
经济
虽然其只占全国总面积的0.4%,人口
占全国的3%,却创造了全国11.6%
的GDP和16.7%的财政收入。太湖地
区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
发达,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
业产值也占有较高比重。太湖是我国
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
太湖水污染现状、原因分 析及治理措施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 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 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如果把太湖流域视为人 体的话,无论从其地理位置、轮廓还是战略功能上 看,太湖就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7城市的“心 脏”,纵横交错的河网,就是维系该地区生存、发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近年来,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太湖的水质,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本文将从污染源控制、技术改造、立法政策等多个方面,综合论述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
第一,污染源控制是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目前,太湖流域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等,针对这些污染源,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首先,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推行先进的工艺技术,实施源头治理,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
其次,加强农业废弃物和化肥农药的管理,倡导生态农业,推广有机农业的种植方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此外,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保证污水达标排放。
第二,技术改造是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在太湖流域,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和农田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因此,应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对农田和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生态修复技术可以通过人工湿地、绿化、植物种植等方式来净化水体,改善水质。
此外,还应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水的产生。
第三,立法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保障。
应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完善太湖流域的环境保护政策,对水污染行为进行更严厉的处罚。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投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是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对治理工作的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活动。
同时,还应加强媒体的宣传报道,引导公众关注水污染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需要从污染源控制、技术改造、立法政策和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入手。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来说都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挑战之一。
太湖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却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太湖流域水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方法。
二、太湖流域的现状太湖流域位于中国东部,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三个省市,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然而,由于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据调查统计,太湖流域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指标超标情况严重,水质已经达到或接近IV类,其中IV类是不能供生活饮用和工业用水的。
三、水污染的原因1.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通过流入河流和地下水体系,最终进入太湖流域的水体中,导致水中的氮、磷等有害物质超标。
2.工业污染:太湖流域发育着众多的工业区,这些工业区的废水排放对流域的水质造成了巨大影响。
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危害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3.城市污染: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密集地,城市中的污水处理厂无法完全处理所有污水,一部分污水会直接排入太湖流域,导致水质下降。
四、水污染的影响1.生态系统破坏:太湖流域的水污染严重破坏了湖泊的生态系统,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或迁徙,影响了湖泊的生物多样性。
2.人类健康风险:太湖流域的水污染直接影响到当地人民的健康。
长期饮用水污染的水源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肝癌、胃癌等。
3.经济发展受限:太湖流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水污染导致了渔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衰退,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综合治理的方法1.加强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业、工业和城市部门的监管,严禁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规范工业废水排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等。
2.农田绿色改造: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倡有机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现状及治理 24页PPT文档共26页PPT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现状及治理 24页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PPT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封闭城镇排污口,控制农业、农村污染
太湖流域有数以万计的生活、工业排污口,非常难管理。为确保工业、 生活污水进污水厂集中处理和便于监督管理,必须封闭全部城镇工业、生 活污水排污口,农村排污口封闭应根据当地允许纳污能力的大小确定。要 严格控制农业、农村污染,。主要控制措施: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 建设居民区,集中居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二是全面建设农业、农村污 染控制区。要重视其他非点源污染的治理,这里的其他非点源是指农业以 外的非点源。主要是地面、道路、广场、屋面的积聚物和车辆产生的污染 物随雨水进入水体,及降雨降尘等。每次大雨之初由城镇雨水管中排出的 雨水是黑色的,可见污染负荷之大。控制措施是:广植树多种草,提高绿 化、植被覆盖率,减少地面径流;在城镇全面建设截流式雨污分流系统,
太湖,横跨江浙,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就其优越的地理 位置、富饶的物产和秀丽的自然风光来说,可称五大淡水湖之 冠。它发挥着蓄洪、灌溉、航运、供水、水产养殖、旅游等多 方面功能,同时也是无锡市、苏州市等地的主要饮用水源。 近十年来,太湖与滇池、巢湖一样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 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重,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制约 了流域的经济发展。据专家们分析,造成太湖富营养化的基本 原因有三条:一是农业和生活污水大量增加,仅此足以使太湖 水中的含氮量超过三类水指标。二是工业污染增加。大量未经 处理的工业污水排入江河,使流域内中小城市,周围的地面水 都受到严重污染,形成黑水带,并随河网扩散而影响太湖。此 外,养鱼、水运和旅游业等湖内的各种其它开发活动,也使污 染物发生量直线上升。太湖富营养化和水污染日趋严重也已成 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 目前,对太湖的治理工作正在逐步实施,重点是太湖污染源的 治理。并已取得明显效果。
10.加快生态修复
太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良好的生态系统,20世纪末,太湖东半部 的生态系统尚可,而西部遭到了严重破坏,水生物的品种和数量大大减少。 五里湖目前生态修复的成功经验和以前3次(中桥水厂取水口、梅园水厂取 水口和湖滨饭店旁)生态修复的经验,说明生态修复对改善水质有明显的 效果,但必须慎重选择生物品种,并注重长效管理。应建立多个湿地保护 区。太湖日取水量5万t及以上的取水口都应建立水源地湿地保护区,较大 河道的入湖口应建立河口湿地保护区,起氧化塘作用,以种植挺水植物为 主,每个湿地保护区面积应在2-5km2;河网间的湖荡应建立湖荡湿地保 护区,在城镇附近的,兼可建成景观湖泊;有些地方可以利用鱼池或低洼 区域开挖、新建湿地保护区,同时满足生态、蓄洪、滞洪的需要;生态修
2019年1月
第1周: 小组形成和课题的确定 第2周: 制订课题研究计划 第3-5周: 查找关于太湖水污染形成的资料 第6-8周:查找关于太湖水污染治理的资料 第9-10周: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第11-17周:整理资料和初步制作幻灯片 第18周:对幻灯片内容交流和讨论 第19-20周:对幻灯片进行修改 第21周:完成课题
用不合理、执法不严等。
太湖水污染防治的几点建议
1.应制订统一的各区域污染防治规划
各区域应在太湖流域管理机构的领导下,根据其特定的自然、社会和 经济条件统一制订相应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各区域水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 是控制外源,适当清除内源,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重点措施,如: 五里湖应全封闭,提高水位,建成水库,实施生态清淤、生态修复;梅梁 湖为大口袋型湖湾,应以控制人湖河道及其两侧外源、挡污、清淤、调水 和生态修复为主;竺山湖为小口袋型湖湾,应以控源、生态清淤和生态修 复为主;贡湖为开敞式湖湾,应以调水、挡污和生态修复为主;东太湖为 下游湖湾,应以生态清淤和生态治理为主;太湖上游的西岸和南岸以控源
4.建设足量的高标准污水处理系统
建设足量的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确保全部工业、 生活污水进污水厂处理。城市污水厂以处理生活污水为主, 兼顾处理工业污水,乡镇污水厂应兼顾处理工业、生活污水。 如目前无锡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已超过50万t/d,占生活 污水排放量的60%左右,在江苏省处于前列,但由于管网配 套不足,实际处理率仍只有30%-40%,工业污水进污水处理 厂的比率更低。所以太湖流域各地必须把加大投入,建设足 量的污水处理系统作为控制工业污染的硬任务,当务之急是 要探索出一条市场化运作的路子。随着污水处理能力的加大 和生活、工业污染的控制,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将是太湖 流域最大的污染负荷,所以应提高污水厂的排放标准,最大 限度减少污水厂排出的污染负荷。
一是湖湾。太湖东半部污染较轻,西半部污染较重, 特别是五里湖、梅梁湖、竺山湖这3个湖湾是太湖中污染 最重,污染发展速度最快、危害最大的湖湾,现状年均水 质均为劣于V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并在1990、 1994、2019、2019年发生藻类大爆发或严重“湖泛”, 湖水发臭,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此后藻类几乎 年年爆发。
控制和与泄洪排涝相协调的问题。
8.适当提高太湖水位
太湖周边各城市的生活、工业和生态用水量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 断增加,需提高水位,增加蓄水量;太湖自身治理水污染也需提高水位, 增加环境容量。太湖大堤及其有关涵、闸、泵站工程均已建成,太湖已 初步形成可封闭并可人工调节水量的湖泊,太湖的防洪标准已有较大提 高,适当提高太湖水位和增加蓄水量已成可能。太湖水位提高幅度应考 虑枯水期3.20m(吴淞基准),平时3.40m,若低于上述标准应及时调水补 水;建议太湖防汛警戒水位根据现实情况适当提高到3.60-3.80m。
二是河道入湖口。主要是太湖上游的宜兴、湖州的河 道入湖口和梅梁湖的直湖港、武进港、梁溪河入湖口。入 湖河道把大量的生活、工业、农业污染物带入湖中。
治理太湖水污染的法律思考
一、原因分析
太湖的污染问题之所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从法治的角度看,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对企业超标排污解决不力
据中华环保世纪行的报道,太湖区域的企业超标排 污问题,由来已久。在区域内考察可以看到,沿河的生 活排污口依然向太湖不停地排放污水;环太湖地区的许 多企业至今仍不能做到达标排放。太湖区域内,环保部 门近年来公布了超过300家污染企业,其中有大量化工、 印染、电镀、制药等高风险企业。水面养殖等污染问题 也很严重,排进太湖的氮磷物质为蓝藻的生长提供了十 分有利的条件。
复工程应注意建立长效机制,否则不能持久。
11.加强科研和水资源监测,实现资料共享
太湖及流域各区域水污染综合防治模型试验,农业农村污染控制区示 范试验,控制总氮、总磷有效途径研究,藻类爆发机理研究,除藻、吸 藻的机械和方法研究,淤泥、藻类综合利用研究等信息应全流域共享。 要加强水资源监测,包括河道水量、水质监测和污水水量、水质监测, 每一个水功能区都要有一个或数个监测点,每一个排污口都要监测,要 增加监测频次,并且向自动化监测过渡。实行监测资料共享,有利于治 污方案的确定、治污效果的测定和对治污的监督。太湖为全流域造福, 全流域要全力保护太湖。流域是一个整体,流域内各省、市、县各级机 构应在中央的统一安排下,加快水污染防治的步伐,使太湖水早日变清, 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水环境。
1.太湖水污染的原因 2.太湖水污染的防治
一是人对太湖排放的污染物量大,超过其 自净能力。污染物来源主要是工业、生活、 种植业、养殖业、水土流失、航运旅游、 降雨降尘等外源和长期积存于湖底的淤泥 等内源的二次污染。
二是太湖水污染防治进展速度不快。主要 表现在投入不足、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 控制外源和内源的力度不够、生态修复进 度慢、规环境法规的企业中,既有规模不大但污 染严重的乡镇企业,也有一些国内知名的企业,甚至还 包括在国际上有着很大影响的跨国公司。
(二)总量控制没有实现目标 太湖污染物总量控制问题,包括指标的制定和分配
7.建闸挡污
建闸挡污是太湖中下游平原特有的简单可行的治污办法
在外源污染未得到彻底控制前,建闸挡污可有效控制部分污 染物人湖,以保护重点水域。如梅梁湖人湖河道梁溪河、直 湖港、武进港均已建闸挡污,减少了40%-60%的人湖污染物 量;人贡湖的14条河道均已建闸,并开始挡污。要加强挡污 管理,并解决直湖港;武进港和人贡湖14条河道两侧的污染
3.切实控制工业污染
应全过程实行清洁生产,使用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的 工艺、技术、设备、原料,用数十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使 工业企业达到污染物“零”排放。目前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只 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工厂众 多,特别在城镇,就是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达标排放,其污 染物排放量仍很大。目前应采用接管、搬迁、调整结构和关 闭的措施。其中,接管是把工业污水(不含电厂或热电厂排放 的循环水等不增加污染的废水,下同)全部接进污水收集管网, 进污水厂处理,有些不能直接进污水厂的应预处理合格后再 进污水厂;搬迁是把重污染企业搬迁进相应工业园区,按不 伺类型进行分类污水处理。
9.合理调水
合理调水是改善太湖流域河湖水质和增加水量的有效措施望虞河已建成清 水走廊,近年每年调长江水人太湖,改善了两岸和太湖水质,效果较好, 引江济太已被中央领导肯定。望虞河在不妨碍防洪的前提下,应持续调 水。当初设计望虞河工程时,不可能预见到太湖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如 此高的速度和生态用水量大增的情况,所以,现有望虞河已不能满足流 域调水供水的需求,应增加其他线路调引长江水。如新建新沟河一直湖 港一梅梁湖清水通道进行调水,流量100-200m3/s或更大一点,可以补 充太湖水资源和有效改善梅梁湖、锡澄片河网的水质,也可扩建望虞河 增加调水量。
2019年底,备受国人瞩目的太湖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攻 克了第一个重要堡垒,沿湖各排污单位在国务院规定的时限内, 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在这次气势磅礴的治污战役中,太湖流 域1035家重点排污单位的总达标率为97.3%,42家企业被关 停,许多“老、大、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环境质量有所改 善,企业污染防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地方环保工作得到加 强,公众环境意识明显提高。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太湖水污染 防治“九五”计划和 2019年规划》,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分 三步走。第一步目标现已顺利完成,即到2019年底,工业企 业、畜禽养殖场和沿湖宾馆、饭店的污染源要做到达标排放。 第二步,到2000年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出入湖的主要河 流水质达到地面水三类标准,实现太湖变清。第三步,再用 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湖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