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的传说
关于长城的历史故事
![关于长城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b6dafe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8.png)
关于长城的历史故事长城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长城从东北地区一直延伸到陕西,建筑范围27688.8公里。
长城不仅是一个防御设施,同时它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中蕴含着许多历史故事。
关于长城的起源虽然史料记载不够详细,但史学家们认为长城最初是战争和部落之间的一种保护措施,用以空地威慑敌人,并保护潜在领土。
在公元前五世纪之前,中国的一些诸侯国曾在自己的境内建起了城墙来保护本国领土,但那些城墙通常没有保卫的能力,也不具有阻止进攻的长期实用性。
公元前221年,中国秦朝的主席秦始皇下令建造长城,原本计划耗费十几年的建造耗费了二十年完成,这座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的巨大工程使长城这个词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长城的最高峰出现在明朝,当时的中国政府认为盗匪和外族的威胁仍然很大,因此决定把之前的城墙基础上加强,成为长城。
明朝时期长城最长,也是最宏伟的时期。
长城的构建使得中国的边境更加严密,一些军事要塞和城堡等设施也被建设出来,形成了一条强大的防线。
同时,长城上也留下了许多奇怪的故事和传说。
其中最出名的传说是关于万里长城的故事,也是关于长城的一段美丽的传说。
在古时候,一位名叫穆桂英的女英雄因为发现丈夫被盗匪杀死,于是率领六百名神勇下山,夜袭三百名盗匪。
经过一个昼夜的殊死战斗,她带着十几个将领最终生还,并以此成为了故事中的女英雄。
传说穆桂英将长城连接起来,成为了“万里长城”,这段长达万里的故事饱含了中国人对长城的敬爱之情。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有趣的故事与长城有关。
在明朝时期,会宁关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军事管制之一。
据说,会宁关的守卫军兵役期限到期后便回到老家,并以歌颂长城的曲调引为荣。
那些歌词如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家洒扫妇何在?直教人寰草木魂。
”这首歌词传颂至今,成为中国的一首名曲。
此外,长城还传来了花木兰的传说,花木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士武士。
她的父亲年迈,但是当征兵官来抓她父亲时,她毅然抛下家中一切,代替亲父投身军旅,想保家卫国。
长城晚上十大恐怖传说
![长城晚上十大恐怖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128911e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4.png)
长城晚上十大恐怖传说亲爱的读者,今天我将带您探索长城晚上的十大恐怖传说,让您尽享一场惊悚之旅。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蕴含着久远的历史和神秘的故事。
然而,长城也是许多传说和鬼故事的发源地。
现在,让我们一同勇敢地踏上这段鬼魅之路吧!1. 神秘消失的护城将军相传在古代,长城上有一位护城将军负责守卫边境。
然而,某个夜晚,他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据说,他的灵魂至今仍在长城上游荡,时常发出哀嚎声,让人毛骨悚然。
2. 鬼影重重的守城士兵有人声称在长城上曾目睹到守城士兵的幽灵。
这些鬼魅身影时而在暗处挥舞刀剑,时而发出恐怖的哭声。
听闻这一传说,许多人晚上都敢不敢再踏足长城。
3. 喋血的鬼魂寨早年有位将军设立鬼魂寨以威慑敌人,据说里面栖息着凶狠的怨魂。
每到夜晚,可怖的声音和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从寨子中传出,让无数人闻之色变。
4. 寒风中的哭泣在冬夜,长城上常伴随着冷风的呼啸声。
有人声称,这些阴风中传来的哭泣声是无数先辈的灵魂在长城上漫游,哀叹着曾经的不幸遭遇。
5. 猛兽背后的幽灵长城附近常有报道称,游客在夜间遭遇到巨型黑猫或狼的袭击。
人们普遍相信这些动物的幕后指使者是长城鬼魅的存在,它们通过控制野兽来对付任何侵犯这片鬼域的人。
6. 黑暗中的邪灵有人声称,在长城上有一个隐藏的黑暗洞穴,是邪灵繁殖的地方。
夜晚,邪灵们会从黑暗中汹涌而出,在长城上横行霸道,尽情散播恐怖与破坏。
7. 十三陵狐妖之怨长城附近的十三陵据说是一处鬼魅频出的地方。
其中,狐妖之怨最为著名。
传闻狐妖们夜晚常常出现在长城上,引诱路过者进行可怕的交易,对那些答应的人施展恶毒的诅咒。
8. 混乱的幻境迷宫有幸逃脱长城夜晚诅咒的人称,在夜间,长城变成了一座迷宫。
锁链般的墙壁会使人迷失方向,导致最终深陷恐怖幻境,与现实脱离。
9. 警钟声中的诈骗有少数人声称曾在夜晚听到警钟声响起,然后位于附近的小村庄就会遭受强盗袭击。
然而,在探查的过程中,他们却发现这只是邪恶势力使用的伎俩,一次次欺骗并打劫来往行人。
中国万里长城详细介绍
![中国万里长城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1d547e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6.png)
中国万里长城详细介绍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防御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秦朝统一中国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汉朝和明朝又对长城进行了大规模修建。
万里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绵延万里。
长城依山带水,随山形地势修建,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历经2500多年的修筑和考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古代建筑之一。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万里长城在古代就是一个传奇。
传说秦始皇用了近百万人力修建了长城。
从公元前214年开始施工,到公元前221年全部完工。
但是当时修筑长城并不是为了防御敌人,而是为了秦始皇自己统治国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军队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南地(今陕西黄河以南地区)和河套地区(今内蒙古河套一带)之后又在北方修筑了万里长城。
—— 1 —1 —。
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15个
![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15个](https://img.taocdn.com/s3/m/4f1e5bd3910ef12d2af9e7cf.png)
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15个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一):孟姜女哭长城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
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
”原先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
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
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
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
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我到长城去找他。
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最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
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
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
”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
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
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
她最后见到了自我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关于长城的故事与传说
![关于长城的故事与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400c84c289eb172ded63b729.png)
关于长城的故事与传说(10则)◆孟姜女哭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征集了数十万民夫,于公元前214年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墙连通、修缮合一,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就发生在那个时候。
古时候,孟老汉和姜老汉互为邻居,仅一墙之隔。
一年春天,孟老汉在自己院中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浇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芦秧长得肥壮、高大,从墙头爬过去,到姜老汉的院里结了个很大的葫芦,有几十斤重。
等葫芦熟后,姜老汉拿刀把它切开,突然见里边躺着个又白又胖、非常可爱的女娃娃,姜老汉喜台望外,奔走相告,村里人听说后,纷纷前来观看这新鲜事,可是孟、姜两老汉却因此产生了矛盾,吵得不可开交。
孟老汉非常坚定地说:"这葫芦是我亲自种下的,胖女孩该归我。
"姜老汉却固执地说:"这葫芦结在我的院子里,这女娃该是我的。
"吵了三天三夜,难解难分,毫无结果,后经村里人调解为:女娃娃属于两家共同的,轮流居住,共同扶养,并取了个"孟姜女"的名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孟、姜两家老人为现已长大成人的孟姜女选了个女婿叫范杞梁,选定良辰吉日,准备成亲。
天有不测风云,成亲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从门外闯进几个衙役,一拥而上把新郎范杞梁当民夫抓走了。
原来,当时由于秦始皇在全国各地抽调大批民夫修筑长城,日日夜夜拚命干,民夫们被累死、饿死的不计其数,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们又到处抓民夫补充,范杞梁也被发配去充当修长城的民夫了。
转眼一年过去了,范札梁杳无音信,急得孟姜女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不知如何是好,跟两家老人商量后,决定去找丈夫,发誓找不到丈夫绝不回家。
她带上干粮和给丈夫特制的御寒衣服上路了。
一路上,风吹雨淋、日晒风寒、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经过千难万险的万里跋涉,终于找到了修长城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为修长城死了许多人,丈夫范杞梁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长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
关于长城的民间故事
![关于长城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00fc68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5.png)
关于长城的民间故事篇一:有关万里长城的故事万里长城的故事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
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476),现在我们看到的为明代所修建。
它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
沿线险要或交通要冲设有山海关、居庸关、娘子关等关口。
最初修筑长城的是战国时代的燕、赵等国,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异族的侵袭。
秦始皇后来将这些断断续续的长城连接起来,据说当时动用了三十万的兵士和数百万的人民与奴隶。
民间流传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可谓家喻户晓。
相传孟姜女的丈夫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在城下痛哭,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丈夫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徭役对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痛苦。
长城是有史以来唯一在太空中可见到的三度空间建筑物。
以现代科技来修筑都不容易,而我国竟能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实在难得。
篇二: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中国四大民间故事》阅读检测题一、填空题:1.孟姜女出生在2.孟姜女的丈夫名为3.传说孟姜女是一户名叫。
4.范喜良死后被掩埋在。
5.孟姜女看到长城根下满是6.孟姜女大哭好像长城的故事,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民主自由幸福生活的。
7.牛郎从小与相依为命,他对8.织女就是被9.每年的相会,这一天又称为。
10.法海就是二、选择题:1.孟姜女第一次碰到范喜良的地点就是()。
a、花园b、菜园c、果园2.范喜良躲藏在孟姜女家花园的原因就是()。
a、逃婚b、躲抓壮丁c、躲仇家3.孟姜女讨厌范喜良的理由就是范喜良()。
a、拥有财富b、眉清目秀c、读书好,勤快能干4.范喜良被抓壮丁就是在和孟姜女成婚的()。
关于长城的故事传说
![关于长城的故事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238184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8.png)
关于长城的故事传说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孟姜女哭长城、东米仓和西米仓等。
1.孟姜女哭长城
相传在陕西某地,有孟、姜两家为好邻居,两家细心养护葫芦藤,共同拥有一个葫芦,当葫芦成熟时,准备平分这一葫芦,当孟家持刀刚接触到葫芦时,葫芦自然打开,里面躺着一个白胖胖的可爱小女孩,两家都想要这个女孩,经商议为两家所共有,故取名为孟姜女。
后来,孟姜女嫁给了范喜良,但范喜良被拉去修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得知范喜良累死后非常伤心,失声痛哭,只哭得成千上万的民工,一时俱皆哀痛。
她哭呀哭
呀,只哭得成千上万的民工一齐痛哭起来。
正哭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忽然“哗啦啦”
一声巨响,那万里长城崩塌了几段。
2.东米仓和西米仓
相传王母娘娘很体恤黎民的疾苦,就在八达岭堆放粮食的地方,点化两座米山,好让全国的老百姓再也不用往这里送粮,修长城的民工们也不再挨饿,直到长城修完,这两座山也没见减低。
据说那时侯流传下来,男人在外做活,妇女在家管吃饭,因为王母娘娘在天上就是管吃饭的。
以上传说均源自网络,如需更详细的故事内容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与长城有关的历史典故
![与长城有关的历史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6b49dc7414791711cc7917b8.png)
与长城有关的历史典故本文是关于与长城有关的历史典故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长城建在连绵起伏的八在达岭上,好像一条长龙,长城的城墙非常厚,也非常高,长更是不可比喻,有五万多公里。
因此它才被人们称为万里长城。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与长城有关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与长城有关的历史典故(一)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18年,周幽王宫涅继承王位。
当时差距发生地震,可幽王却不思救火之灾,反而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醉生梦死。
幽王三年,褒国为取悦幽王,进献美女褒姒。
褒姒可谓名不虚传的绝色佳女。
细柳腰,冰肌玉肤、花颜妖娆、色眼微动,便可令人魂不守舍。
褒姒进宫后,幽王便不理朝政,终日在皇宫寻欢作乐,带褒姒和文武百官去骊山温泉游幸,为了游幸的安全,在骊山西绣岭第一峰上修筑报警设施——烽火台。
却说褒姒入宫后,幽王集众爱于褒姒一身。
不久,褒姒便为幽王生得一子名伯服,幽王倍宠褒姒。
可此时的褒姒却整日双眉颦蹙,凤目含忧,幽王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以为褒姒思乡怀旧,遂令乐工弹琴为其解闷,希望得到美人一笑,可幽王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未能如愿,于是面谕百官,“谁能使王妃一笑,赏黄金万两。
”宠臣虢石父说他有妙计可使妃子一笑。
幽王大喜,催其快讲:“王妃常忧,是恐大王三年之后,她母子无容身之地,大王若能立伯服为太子,点燃烽火,叫王妃看千军万马的壮观场面,褒姒肯定笑颜常开。
”幽王听后即令诏书废申皇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皇后,伯服为太子,即驾幸骊山。
幽王来到骊山温泉行宫,命令点燃烽火,但见狼烟四起,火光冲天,各路诸候看见烽火,急忙调动三军,直奔骊山。
近前却听楼阁里,琴瑟声声,觥筹交错,却不见一兵一卒,可此时的褒姒看见惊恐万状的各路诸候,却嫣然一笑,幽王见褒姒妩媚百生,不觉欣喜若狂,于是重赏虢石父。
之后幽王又多次点燃烽火。
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长城过去发生的有趣的事
![长城过去发生的有趣的事](https://img.taocdn.com/s3/m/f980c33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6.png)
长城过去发生的有趣的事长城过去发生的有趣的事篇1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
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
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
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
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
天冷,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
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
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
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
第二天,民夫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
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
之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保住他的皇上宝座,也仿照燕王的办法兴工修起了万里长城。
动工时,他下了一道旨令,让原先的燕国人包揽烧石灰的活儿。
因此,那时修长城所用的百灰,全是燕国人烧的。
长城修到哪儿,就在哪里山坡上烧灰,而且烧的灰质量十分好,被后人称为万年灰,意思是万年不变质。
长城修完后,别的民夫各回各地。
因燕国人烧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银,建了个城镇,专为燕园人居住,这城镇就是此刻的北京。
因此,那时北京叫燕京,燕国人烧灰用过石头的山统称为燕山山脉。
长城过去发生的有趣的事篇2明初,朱元璋为巩固西北一带防线,派征虏大将军冯胜到河西走廊一带驻防,并准备在那里选址建关,以防止塞外蒙古瓦刺族的入侵。
冯胜到处视察,寻找关址,最后决定在龟盖山上修造一座雄关。
他很快请来了能工巧匠,在山上放了线、钉了木桩,准备第二天破土动工。
谁知第二天一早,冯胜来到工地一看,发现地上的线和桩均已不见,他一边派人四处寻找,一边叫来昨夜值班兵士询问。
关于长城的民间故事
![关于长城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f80ea9b69dc5022aaea00a0.png)
关于长城的民间故事篇一:有关万里长城的故事万里长城的故事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
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476),现在我们看到的为明代所修建。
它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
沿线险要或交通要冲设有山海关、居庸关、娘子关等关口。
最初修筑长城的是战国时代的燕、赵等国,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异族的侵袭。
秦始皇后来将这些断断续续的长城连接起来,据说当时动用了三十万的兵士和数百万的人民与奴隶。
民间流传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可谓家喻户晓。
相传孟姜女的丈夫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在城下痛哭,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丈夫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徭役对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痛苦。
长城是有史以来唯一在太空中可见到的三度空间建筑物。
以现代科技来修筑都不容易,而我国竟能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实在难得。
篇二:中国四大民间故事阅读检测题一、填空题:1.孟姜女出生在2.孟姜女的丈夫名叫3.传说孟姜女是一户名叫。
4.范喜良死后被埋在。
5.孟姜女看到长城根下满是6.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
7.牛郎从小与相依为命,他对8.织女是被9.每年的相会,这一天又称为。
10. 法海是二、选择题:1.孟姜女第一次遇到范喜良的地点是()。
A、花园B、菜园C、果园2.范喜良躲在孟姜女家花园的原因是()。
A、逃婚B、躲抓壮丁C、躲仇家3.孟姜女喜欢范喜良的理由是范喜良()。
A、拥有财富B、眉清目秀C、读书好,勤快能干4.范喜良被抓壮丁是在和孟姜女结婚的()。
万里长城的历史和传说
![万里长城的历史和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6955847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d.png)
万里长城的历史和传说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
它的历史悠久,充满了许多传说和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万里长城的历史和传说,带您一起了解这个壮丽的建筑。
第一节:万里长城的历史万里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中国的七雄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土和防御外敌的入侵,他们开始修建城墙。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城墙逐渐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万里长城。
建造万里长城的最早纪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事情。
他下令修建长城,目的是为了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修建长城的过程非常艰苦,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在修建的过程中,很多壮丽的城墙和塔楼相继建成,而且这些城墙一直延伸到今天,成为了中国的一个标志性景点。
在历史的长河中,万里长城经历了多次的修建和加固。
在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下令对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加固,以应对北方的威胁。
这一次修复使万里长城的规模进一步增大,也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长的城墙。
第二节:万里长城的传说万里长城的修建过程中,涌现了许多传说和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传说之一是关羽修长城的故事。
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据传说,关羽在东汉末年时,曾奉命修筑长城。
他带领大批士兵和民工,日夜奋战,修筑了一段长城。
然而,由于灾害频发,长城的修建工作一直进展缓慢。
关羽为了鼓舞士气,亲自上阵,带领大家一起修筑长城。
在他的带领下,长城修建的速度大大加快。
最终,长城修建成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军事防线之一。
除了关羽修长城的故事外,还有许多与万里长城相关的传说。
有人说,万里长城的砖石上都刻有民工的名字,以纪念他们的辛勤劳动。
还有人说,在长城上有一座城门,叫做“通天门”,传说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通过这扇门。
第三节:万里长城的意义万里长城不仅仅是一道城墙,更是中国的象征和文化遗产。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的辉煌历史,也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长城的传说10个
![长城的传说10个](https://img.taocdn.com/s3/m/b21fbc62fe4733687e21aa28.png)
长城的传说10个长城的传说长城的传说(一):孟姜女哭长城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
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
”原先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
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
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
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
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
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最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
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
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
”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
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
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
她最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万里长城的历史简介和资料和传说
![万里长城的历史简介和资料和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090cfb5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1.png)
万里长城的历史简介和资料和传说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事的代表,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万里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起初是各个诸侯国为自己的防御而修建的城墙。
到了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将原有的城墙进行修建和改造,建成了初步的长城。
然而,真正的“万里长城”是在明代修建的,由于长城工程的耗费巨大,修建工程被分布在20个多个朝代,历时2000多年,最终形成了如今所见的宏伟壮观的长城建筑。
万里长城是中国历史上一道浩大的屏障,它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多个民族入侵,包括匈奴、蒙古和满洲等。
不同的朝代都曾对长城进行加固、修建或改造。
由此,在保护中国领土和人民的同时,文化、军事、交通等方面的交流也因此增强。
由于长城最初只是由各个城墙相连而形成,因此其中有很多地方形如迷宫,很难穿越,保护效果更佳。
如今,长城已成为中国的标志性建筑,吸引着数百万的游客前往游览。
长城的修建历程中,也伴随着很多传说和故事。
其中一条传说是关于“居庸关”的。
相传在汉武帝时期,有一天汉庭收到一封来自游牧民族的信件,信中称他们愿意与中原文明和平相处。
然而,信中透露出的信息被官员们视为威胁,于是他们决定在居庸关建造一座特别的塔楼,又称“钟楼”,作为用来通知汉军的警钟。
据说每当敌人进攻时,钟楼里将会响起铜铃声,以便中原军队能灵敏地应对。
我们今天在居庸关游玩时可以看到当年所建的钟楼。
在世界建筑史上,万里长城也难得有那么多美妙的故事。
如今它早已成为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民族自豪感的象征。
长城的壮丽场面、令人惊叹的建筑结构、还有它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令人叹为观止。
感谢祖先的谋划和我们后人的维护,万里长城这道伟大的屏障就是融合了建筑、文化、历史和传说的代表。
关于万里长城的故事和传说
![关于万里长城的故事和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9305b75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0a.png)
关于万里长城的故事和传说“哎呀,爸爸,你快给我讲讲万里长城的故事嘛!”我缠着爸爸说道。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午后,我和爸爸妈妈坐在阳台上,温暖的阳光洒在我们身上。
我突然对万里长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非得让爸爸给我讲讲。
爸爸笑了笑,摸了摸我的头,开始讲述起来:“宝贝呀,这万里长城那可有老多故事啦。
传说呀,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孟姜女的女子。
她和丈夫范喜良新婚不久,范喜良就被抓去修长城啦。
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就决定去寻找他。
她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长城脚下,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范喜良。
后来呀,她听说范喜良已经死了,尸体就埋在长城里。
孟姜女那个伤心呀,她就在长城边上哭呀哭呀,这一哭可不得了,竟然把长城都给哭倒了一段呢!”“哇,孟姜女好厉害呀!”我惊叹道。
妈妈也笑着说:“是呀,这就是万里长城的一个传说呢。
还有呀,据说长城上的那些砖头呀,每一块都有故事呢。
”“真的吗?妈妈,快给我说说。
”我迫不及待地问道。
妈妈想了想,说:“宝贝,你看那长城那么长,修起来得多不容易呀。
古代的那些工匠们,一块砖一块砖地往上垒,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呢。
也许每一块砖都见证了他们的辛苦和坚持呀。
”我想象着那些工匠们辛苦劳作的样子,心里充满了敬佩。
“那长城是怎么修起来的呀?”我好奇地问。
爸爸接着说:“那可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呀,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
很多人都为了修长城付出了生命呢。
但是呀,也正因为有了长城,咱们国家才能在古代抵御外敌的入侵呀。
它就像一个坚强的卫士,守护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我听着爸爸的话,心里涌起一股自豪之情。
“哇,万里长城好伟大呀!”我由衷地感叹道。
“可不是嘛,宝贝。
”爸爸说,“万里长城不仅是我们国家的瑰宝,也是世界的奇迹呢。
它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那场面可壮观啦!”“我好想去看看万里长城呀!”我说道。
“行呀,等你长大了,咱们一家人一起去。
”爸爸笑着说。
我开心地点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快快长大,去亲眼看看那雄伟的万里长城。
长城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简短50字
![长城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简短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d5dd7a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3.png)
长城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简短50字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故事,传说中孟姜女为了寻找丈夫,一个人独自走过数千里路程,最后来到了万里长城前,她悲痛万分,哭泣着唤起了长城的精神。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化
中的一段佳话。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告诉我们,伟大的建筑,除了其壮观的外貌
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内在的精神力量。
万里长城不止是中国的边疆屏障,更是对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
而孟姜女的泪水,则体现了中国古
代女性的民族精神,她的不屈不挠和坚强勇敢的品质,也成为了中华
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
对我们来说,孟姜女哭长城更是一种精神启示。
在追求事业和梦
想的路上,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懂得努力奋斗,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方向,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因此,我们要向孟姜女的精神致敬,致敬这个拥有坚韧不拔精神
的女性,致敬长城这个有着丰富内在精神的巨型建筑。
希望每个人都
能够在自己的事业和人生道路上坚定信念,保持勇敢和拼搏的品质,
实现心中所想,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长城的故事简写
![长城的故事简写](https://img.taocdn.com/s3/m/01489d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b.png)
长城的故事简写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也是中国的象征。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的辉煌历史,也承载了无数的传说和故事。
长城的故事,就像一部史诗般的传奇,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代中国的辉煌和坚韧不拔。
长城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争霸,战争频繁。
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各国纷纷修筑城墙。
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修筑万里长城,以防御北方的匈奴。
长城修筑的艰辛和壮丽,成为了后世传颂的故事。
长城的故事中,还有许多与民族英雄有关的传说。
比如,有一位名叫张良的英雄,他曾经在长城上巡逻时,发现了匈奴的阴谋,及时向皇帝报告,挽救了国家的危机。
还有一位名叫卫青的将军,他带领军队奋勇作战,保卫了长城,成为了史书上的传奇人物。
长城的故事中,还有许多关于文化交流和友谊的故事。
在长城上,曾经发生过中国和外国友好使者的交流,他们带来了外国的文化和技术,也带走了中国的文化和商品。
长城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中外友好关系的发展。
长城的故事中,还有许多与战争和抵御外敌有关的传说。
在长城上,曾经发生过无数次的战争,中国的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也成为了长城上的一道道坚实的石墙。
长城的故事,不仅仅是一部史诗般的传奇,更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历史的见证。
它承载着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承载着中国的文化和传统。
长城的故事,永远激励着人们努力奋斗,捍卫家园,守护和平。
长城的故事,就像一本古老的历史书,它记录着中国古代的辉煌和坚韧不拔,也记录着中国古代的文化和传统。
长城的故事,永远在人们心中熠熠生辉,激励着人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关于长城的故事简短
![关于长城的故事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21f78ce1866fb84ae55c8d7d.png)
关于长城的故事简短1.关于长城的历史故事,真实,简短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
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范喜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
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
孟姜女是一个冰雪聪明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范喜良藏了起来。
两位老人很喜欢范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范喜良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
孟姜女哭得像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
半年过去了,关于范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
此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
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下定决心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范喜良。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
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范喜良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
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
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
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
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范喜良的尸骨。
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丽,想逼她做妃子。
孟姜女假意答应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办三件事:请和尚给范喜良念四十九天经,然后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亲自率文武大臣哭祭范喜良;埋葬范喜良后,孟姜女要去游山玩水,三天以后才能成亲。
秦始皇只得答应了孟姜女的要求。
三件事办完以后,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骂了一顿,然后纵身跳进了波涛滚滚的大海。
2.短的有关长城的故事或资料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
当时周宣王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里长城的传说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与长城有关的传说有关长城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古时候,孟老汉和姜老汉互为邻居,仅一墙之隔。
一年春天,孟老汉在自己院中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浇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芦秧长得肥壮、高大,从墙头爬过去,到姜老汉的院里结了个很大的葫芦,有几十斤重。
等葫芦熟后,姜老汉拿刀把它切开,突然见里边躺着个又白又胖、非常可爱的女娃娃,姜老汉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村里人听说后,纷纷前来观看这新鲜事,可是孟、姜两老汉却因此产生了矛盾,吵得不可开交。
孟老汉非常坚定地说:“这葫芦是我亲自种下的,胖女孩该归我。
”姜老汉却固执地说:“这葫芦结在我的院子里,这女娃该是我的。
”吵了三天三夜,难解难分,毫无结果,后经村里人调解为:女娃娃属于两家共有的,轮流居住,共同扶养,并取了个“孟姜女”的名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孟姜女已经长大成人。
一日,孟姜女在摘葫芦时发现葫芦架后面藏了个人。
孟姜女刚想叫人就被那个人捂住了嘴。
后来,那个人告诉孟姜女,自己叫范喜良,是为了躲避官兵抓人修长城才躲在葫芦架后。
之后,范喜良便住进了孟姜女家里。
所谓日久生情,范喜良经过孟姜两家长辈的同意与孟姜女成婚。
天有不测风云,成亲当天,新郎被几个衙役抓走了。
范喜良被发配去充当修长城的民夫了。
转眼一年过去了,范喜良杳无音信,急得孟姜女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不知如何是好,跟两家老人商量后,决定去找丈夫,发誓找不到丈夫绝不回家。
她带上干粮和给丈夫特制的御寒衣服上路了。
一路上,风吹雨淋、日晒风寒、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经过千难万险的万里跋涉,她终于找到了修长城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为修长城死了许多人,丈夫范喜良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长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孟姜女顿时就伤心地痛哭起来,泪如泉,声如雷,哭得惊天动地,天昏地暗,眼看着长城一点点的倒塌,哭到哪里便塌到哪里,足有八百里长。
这下可急坏了工程总监,急忙去报告正来此巡查工程进展的秦始皇。
秦始皇赶忙去见孟姜女寻问根由。
一见之后,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为“正宫娘娘”。
孟姜女虽然怒火满腔,但还是压住心头仇恨,灵机一动,将计就计地非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才能当“正宫娘娘”。
一要找到丈夫范喜良的尸体;二要为其丈夫举行国葬;三要秦始皇为范喜良披麻戴孝、打幡送葬。
秦始皇听罢孟姜女提的三个条件,思索片刻,为了得到美貌绝伦的孟姜女,便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孟姜女戴着孝拜了为筑城而死的范喜良坟墓后,宿愿已偿,面对滚滚的渤海,纵身一跃,投海自尽了。
冰道运石当初,修建嘉峪关长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米、厚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人却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
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
大家正在长吁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
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地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时间。
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山羊驮砖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
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
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
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道路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
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击石燕鸣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
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
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
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万年灰与燕京城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
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
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
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
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
天冷,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
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
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
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
第二天,民夫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
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使中华民族不被匈奴所征服,也仿照燕王的办法兴工修起了万里长城。
动工时,他下了一道旨令,让原来的燕国人包揽烧石灰的活儿。
因此,那时修长城所用的石灰,全是燕国人烧的。
长城修到哪儿,就在哪里山坡上烧灰,而且烧的灰质量非常好,被后人称为万年灰,意思是万年不变质。
长城修完后,别的民夫各回各地。
因燕国人烧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银,建了个城镇,专为燕国人居住,这城镇就是北京。
因此,那时北京叫燕京,燕国人烧灰用过石头的山统称为燕山山脉。
篇二:古代万里长城的故事古代万里长城的故事:万里长城简介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候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
“万里长城”的名称,始于秦朝。
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蒙恬伐匈奴开始,到始皇死后,秦二世赐蒙恬、扶苏死的时候(前210年)为止,共用5年时间筑成。
据史籍记载,秦统一六国后,始皇派蒙恬将军带30 万人,北伐匈奴。
蒙恬斥逐匈奴后,以黄河以南土地为44县,筑长城,利用地形,沿黄河、阴山设立屏障要塞,北面和东面沿赵、燕的旧长城,西面利用秦昭王的旧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南部洮河边),东到辽东,绵延万余里。
这条秦长城,在今天的长城以北很远的地方。
秦长城是用夯土的办法筑成的。
从现在临洮北边秦长城遗址可以看出:最下一层是生土,土上有一层压得非常坚实的黄土,黄土上筑起有夯土层的城墙,夯土层为黄色粘土夹碎石。
这虽是早期的夯筑办法,却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汉代因北方匈奴经常入侵,从汉文帝汉景帝开始,就继续修缮秦长城。
最后修成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经龟兹、车师(均在今新疆境内),居延(今内蒙境内),直到黑龙江北岸,全长近2万里的长城,城堡相连,烽火相望,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从南北朝到元代,中间有很多王朝都修过长城,但规模都不如秦汉时代。
明朝建立以后,原来的统治者元蒙贵族逃回蒙古,不断南下骚扰掠夺,东北又有女真族兴起,所以明王朝十分重视北方防务。
明朝200多年中差不多一直没有停止过长城的修筑和巩固长城的防务。
最后修成全长12700余里,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的长城,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长城。
明长城的特点是;在重要的关隘地方,特别是在居庸关、山海关、雁门关一带修筑了好几重城墙,多的达到二十几重。
并在长城南北筑了许多城堡、烟墩(烽火台),用来瞭望敌情,传递警报。
长城的用途主要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扰掠,因当时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处,相对中原王朝来说,还处于生产力相当低下的阶段,有的部族经常劫掠外族,侵犯内地,对中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安定造成很大威胁。
在古代作战主要靠骑兵和步兵的条件下,高大的城墙便成为安全的屏障,有军队把守就更难逾越。
长城的修建,还有利于开发屯田、保护屯田,促进边远地区生产的发展,保障通讯和商旅往返的安全。
秦汉时北部地区有宽大的直道和驰道,汉代又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文书的传递、使节和商旅来往都需要保护,长城烽燧正是沿着这条大道修筑的。
长城的建筑与军事防御体系相配合。
例如明代在长城沿线设有军事管理区,叫做镇。
由总兵和镇守指挥本镇所辖长城沿线兵马。
有的镇下面还设“路”,驻守在重要的关城地点,路的头目叫“守备”。
如山海关路,守备驻守在山海关城里,管附近十几处关隘。
关隘即关塞和隘口,是长城线上的重要据点,一般都在险阻的地方。
两山之间的狭窄通道称为隘口,在隘口筑城设险堵塞通道,就称为关塞。
重要关口由守备把守,次要关口设千总把守。
沿长城还有城、堡、障、堠等防御建筑。
城是与长城紧密相联的防御性城,不同于州城和县城,面积不大,相距几十里不等。
障是比城更小的小城,主要驻兵,也可有居民。
堡是驻防的守兵所住,设“百总”或“把总”看守,守兵数目由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
有些堡内有烽火台。
堠是一种专用于守望的简易建筑。
长城两边还有烽火台(又称烟墩台),有的紧靠长城两侧,也有在长城以外向远处伸展的。
台上有少数守兵,白天燃烟,夜间放火。
烽火台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子,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下有兵士住的房子和羊马圈,他房等建筑,大约十里一个烽火台。
长城的城墙随地形决定高低,地势陡则矮一些,地势缓就高一些。
墙身内侧隔不多远就有一个圆形拱门,门里有砖石梯通到城墙顶上,可供守城士兵上下。
墙顶外侧砌成垛口,古代雉堞,上有瞭望口和射眼。
城墙上每隔一定距离还有一个突出墙外的台子,叫做墙台,或敌台。
墙台是平时守城士卒放哨的地方。
敌台是骑墙的墩台,里边可住守城士卒,储存武器。
长城的建筑主要是利用地形,就地取材,有山的地方,尽量利用陡险的山脊,外侧峭直,内侧平缓。
并开山取石,凿成整齐的条石,内填灰土和石灰,非常坚实。
黄土地带主要用土夯筑。
沙漠地带用芦苇和红柳枝条层层铺沙粒小石子。
明朝的长城在重要地段用砖垒砌,就地开窑厂烧砖瓦,采石烧石灰。
修长城的劳力主要是戍防军队,其次是强征的民夫,第三是发配充军的犯人。
明代修长城时没有施工和运输的机械,主要靠人力搬运,大条石一块就有2000多斤,大城砖一块也有30多斤,内含沙石子,非常坚硬,刀刻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