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件——机械设计基础概述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778f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c.png)
• 新型设计: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 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
• 继承设计:根据使用经验和技术发展对已有的机械进行设计更新,以提 高其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或减少其运用费用。
• 变型设计:为适应新的需要对已有的机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删而发展出 不同于标准型的变型产品。
机械设计原则与方法
机械设计原则与方法
可靠性准则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 在预期的使用寿命内,完成规定功能 的能力。可靠性不仅与产品有关,还 与产品的使用有关。
安全性准则
安全性指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有 关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风险大小。
机械设计原则与方法
理论设计
依靠现有的科学理论和试验数据 所进行的设计。它是一种定量设 计,凡属重要和大型的结构均应
分析可靠性设计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如数据获取、模型验证等,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可靠性设计等。
THANKS.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 课件
目录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 传动系统设计 • 轴系零部件设计 • 连接与紧固件设计 •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 • 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概述
01
机械设计定义与分类
• 机械设计的定义: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 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 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热处理
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 寿命,如淬火、回火、渗 碳等。
零件结构设计及优化
结构设计原则
01
满足功能要求,力求简单、紧凑、合理。
优化设计方法
• 继承设计:根据使用经验和技术发展对已有的机械进行设计更新,以提 高其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或减少其运用费用。
• 变型设计:为适应新的需要对已有的机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删而发展出 不同于标准型的变型产品。
机械设计原则与方法
机械设计原则与方法
可靠性准则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 在预期的使用寿命内,完成规定功能 的能力。可靠性不仅与产品有关,还 与产品的使用有关。
安全性准则
安全性指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有 关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风险大小。
机械设计原则与方法
理论设计
依靠现有的科学理论和试验数据 所进行的设计。它是一种定量设 计,凡属重要和大型的结构均应
分析可靠性设计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如数据获取、模型验证等,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可靠性设计等。
THANKS.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 课件
目录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 传动系统设计 • 轴系零部件设计 • 连接与紧固件设计 •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 • 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概述
01
机械设计定义与分类
• 机械设计的定义: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 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 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热处理
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 寿命,如淬火、回火、渗 碳等。
零件结构设计及优化
结构设计原则
01
满足功能要求,力求简单、紧凑、合理。
优化设计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c039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3.png)
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和措施
介绍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和措施,如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可靠性分配与预 计等。
可靠性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具体案例介绍可靠性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如航空发动机设计、汽车制动系统 设计等。
05
材料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回顾
02
01
03
材料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机械设计基础PPT完整全套教 学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零件与传动系统 •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 机械设计方法学 • 材料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 现代机械设计技术发展趋势
01
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设计定义与目的
定义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使用要求对专用机械 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 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 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人工智能在机械设计领域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 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智能设计、智能优化等功能, 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人工智能与机械设计的未来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将在机械设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实现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设计过程。
包括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 部分。
100%
工作原理
通过传动装置将原动机的动力和运 动传递给工作机,使其完成预定的 工作。
介绍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和措施,如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可靠性分配与预 计等。
可靠性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具体案例介绍可靠性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如航空发动机设计、汽车制动系统 设计等。
05
材料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回顾
02
01
03
材料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机械设计基础PPT完整全套教 学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零件与传动系统 •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 机械设计方法学 • 材料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 现代机械设计技术发展趋势
01
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设计定义与目的
定义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使用要求对专用机械 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 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 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人工智能在机械设计领域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 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智能设计、智能优化等功能, 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人工智能与机械设计的未来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将在机械设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实现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设计过程。
包括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 部分。
100%
工作原理
通过传动装置将原动机的动力和运 动传递给工作机,使其完成预定的 工作。
机械设计基础PPT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410f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0.png)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蜗杆传动
优点是具有自锁性、传动比大、结 构紧凑等;缺点是效率较低、发热 量大、需良好的润滑和冷却等。
链传动
优点包括适用于远距离传动、能在 恶劣环境下工作等;缺点主要有瞬 时传动比不准确、易磨损等。
齿轮传动设计计算与校核方法
设计计算
包括确定传动比、选择齿轮材料、计 算齿轮主要参数和尺寸、进行强度校 核等步骤。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构类型,并确 定构件数目。
根据实际尺寸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进行绘制 。
绘制构件及运动副
检查并修正简图
按照约束类型和相对位置关系绘制构件和 运动副。
检查简图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并进行必要的 修正。
常见机构运动简图实例分析
平面连杆机构
包括曲柄摇杆机构、双 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等。
凸轮机构
花键连接优点
承载能力高、定心精度高、导向性好;缺点 :加工成本高、对设备要求高。
销连接和铆接应用场景分析
销连接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定位、传递扭矩或作为安全装置中 的过载剪断元件,适用于轻载或无载的连接 。
铆接应用场景
适用于金属构件的永久连接,如桥梁、建筑 、船舶等重载或承受冲击振动的场合。
弹簧在连接中作用及设计要点
螺纹连接类型
包括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紧定螺钉连接等,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等优点。
防松措施
采用摩擦防松、机械防松和永久防松等方法,防止螺纹连接在振动或冲击载荷下自行松脱。
键连接和花键连接优缺点比较
键连接优点
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对中性好;缺点:承 载能力较低、易磨损、对轴和键槽的削弱较 大。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36540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3.png)
详细描述
人性化设计关注人的生理、心理和情感需求,将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应用于 机械设计中。通过优化产品的外观、操作性和舒适性,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同时,人性化设计还注重与用户的沟通与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设计,以满足用户
不断变化的需求。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机械系统的设计流程
总结词:设计原则
总结词:设计步骤
详细描述:机械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一系列原则, 包括明确设计任务和目标、进行总体方案设计、 详细设计和试验等。这些原则是保证设计质量和 效率的关键。
详细描述:设计流程通常包括确定设计任务和要 求、进行总体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制作样机、 试验和改进等步骤。这些步骤相互关联、相互影 响,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逐步完善设计方案 。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零件设计 • 机械系统设计 • 机械创新设计 • 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
01
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设计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基本概念
详细描述:机械设计是运用机械学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系 统的过程。它具有系统性、创造性、优化性等特点。
齿轮的设计
齿轮的分类
根据齿轮的形状和传动方式, 可以分为直齿、斜齿和人字齿 等类型。
齿轮的材料
齿轮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强度、 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因素,常 用的齿轮材料有钢材、铜合金 和铸铁等。
齿轮的设计参数
齿轮的设计参数包括模数、齿 数、压力角、螺旋角等,这些 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齿轮的传 动性能和承载能力。
总结词
掌握创新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是实现有效创新的关键。
详细描述
机械设计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c7426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6.png)
的强度和刚度。
优化设计
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改 进结构形状、减轻重量、降低应力 集中等措施,提高零件的承载能力 和使用寿命。
疲劳强度分析
针对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进行疲 劳强度分析和寿命预测,确保其在 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疲劳破坏。
03
连接件与紧固件设计
螺纹连接件设计原理及选型
螺纹连接件基本概念
06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基础
液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液压泵
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 能的装置,提供动力 源。
液压马达和液压缸
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 能的执行元件,实现 往复或旋转运动。
控制阀
控制液压系统中油液 的流动方向、压力和 流量,以满足执行元 件的动作要求。
辅助元件
包括油箱、滤油器、 冷却器、加热器等, 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机械设计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 课件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 连接件与紧固件设计 • 传动装置设计基础 • 轴系零部件设计基础 •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基础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设计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械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 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 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 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
典型机械产品的设计 案例解析
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思 维和实践
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 和解决方案
行业前沿动态分享
机械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势 智能制造、数字化和绿色制造等新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THANK YOU
优化设计
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改 进结构形状、减轻重量、降低应力 集中等措施,提高零件的承载能力 和使用寿命。
疲劳强度分析
针对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进行疲 劳强度分析和寿命预测,确保其在 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疲劳破坏。
03
连接件与紧固件设计
螺纹连接件设计原理及选型
螺纹连接件基本概念
06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基础
液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液压泵
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 能的装置,提供动力 源。
液压马达和液压缸
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 能的执行元件,实现 往复或旋转运动。
控制阀
控制液压系统中油液 的流动方向、压力和 流量,以满足执行元 件的动作要求。
辅助元件
包括油箱、滤油器、 冷却器、加热器等, 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机械设计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 课件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 连接件与紧固件设计 • 传动装置设计基础 • 轴系零部件设计基础 •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基础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设计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械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 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 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 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
典型机械产品的设计 案例解析
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思 维和实践
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 和解决方案
行业前沿动态分享
机械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势 智能制造、数字化和绿色制造等新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THANK YOU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0b35be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d.png)
人机交互优化
通过改进人机交互方式,提高机械操作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未来机械设计的创新点与突破
• 跨领域融合:将不同领域的技术和理念融 入机械设计,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 的产品。
未来机械设计的创新点与突破
新材料应用
探索和应用新型材料,提高机械 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先进制造技术
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如精密加工、 超精密加工等,提高机械制造的精 度和效率。
绿色设计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消耗 和环境污染。
机械设计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集成化设计
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设计和优化。
个性化设计
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设计方案。
02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机械零件的分类与功能
传动零件
包括齿轮、带轮、链轮 等,用于传递动力和扭
矩。
轴系零件
连接零件
密封零件
机械制造工艺的优化与改进
工艺优化
通过对现有工艺的改进和优化,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
生产成本。
新技术应用
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等,推动机械制造工艺的 创新和发展。
智能化制造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 术,实现机械制造工艺的智能化 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果
完成齿轮减速器的三维模型设 计、二维工程图绘制及装配图
等。
案例二:轴承座的设计
设计背景
轴承座是支撑轴承并传递载荷的重要部件,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设计步骤
确定轴承类型、选择轴承座结构形式、计算 轴承座尺寸、校核轴承座强度等。
设计目标
实现支撑轴承、传递载荷、保证轴的旋转精 度等功能。
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d576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e.png)
疲劳强度设计
针对交变应力作用下的零 件,进行疲劳强度设计和 寿命估算。
零件结构设计及优化
结构设计原则
01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结构简单、紧凑、轻量化和易
于制造。
优化设计方法
02
运用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零件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
性能并降低成本。
可靠性设计
03
考虑零件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问题,进行可靠性设计和评估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特点
传动平稳、调速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可远距离传输动 力等。
液压与气压元件类型及功能
液压泵和空气压缩机
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 的压力能或压缩空气的压力能
。
控制阀
用于控制液压或气压系统中的 压力、流量和方向,如压力控 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 阀等。
执行元件
将液压或气压能转换为机械能 ,如液压缸、液压马达和气缸 等。
由蜗杆和蜗轮组成,具有传动比大、结构 紧凑、自锁性好等特点,但效率相对较低 。
传动比分配与计算
1 2
传动比分配原则
根据各级传动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分配各级传动 比,使整个传动系统达到最佳性能。
传动比计算方法
通过齿轮齿数、链轮齿数、带轮直径等参数计算 各级传动的传动比,进而得出总传动比。
3
传动效率考虑
紧固件选择与强度计算
紧固件类型
包括螺栓、螺钉、螺母、垫圈等,根据使用场合和要求选择适当的 类型。
材料选择
紧固件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常用的有碳钢、合金钢 、不锈钢等。
强度计算
根据紧固件所受载荷和应力情况,进行强度校核和计算,确保紧固件 安全可靠。
连接结构设计及优化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教程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e76d2b5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a.png)
讲解绘图前的准备工作,如图层设置、比例调整等;分享绘制 直线、圆弧、多边形等基本图形的方法;介绍块、属性、外部 参照等高级功能的应用。
三维建模技巧
讲解三维坐标系和视图操作;分享创建基本体素、拉伸、旋转、 放样等建模方法;介绍布尔运算、阵列、镜像等高级功能的应 用。
装配图绘制和干涉检查方法
装配图绘制
学员C
我认为本课程的最大收获是让我对机械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 也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设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机械设计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设计, 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绿色环保
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将推动机械设计向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注重节 能减排、资源回收等方面。
根据工作条件、载荷大小和方向、 转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
和尺寸。
润滑方式
包括油润滑和脂润滑两种方式, 油润滑适用于高速高温场合,脂 润滑适用于低速低温场合。同时, 还应注意润滑剂的清洁度和更换
周期。
03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概述
机械制造工艺定义
指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 所有加工方法和操作过程 的总和。
标注规范
介绍标注的基本概念和要求;讲解尺寸标注、形位公差标注、表面粗糙度标注等标注方法;分享遵循国家 标准和企业规范的标注技巧。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知识点回顾与总结
机械设计基本概念
设计流程与方法
常用机构和零件设 计
工程材料及其选择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 制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定义、 目的和重要性,了解机械 设计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实践项目,将所学知识应 用到实际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经 验。
三维建模技巧
讲解三维坐标系和视图操作;分享创建基本体素、拉伸、旋转、 放样等建模方法;介绍布尔运算、阵列、镜像等高级功能的应 用。
装配图绘制和干涉检查方法
装配图绘制
学员C
我认为本课程的最大收获是让我对机械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 也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设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机械设计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设计, 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绿色环保
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将推动机械设计向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注重节 能减排、资源回收等方面。
根据工作条件、载荷大小和方向、 转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
和尺寸。
润滑方式
包括油润滑和脂润滑两种方式, 油润滑适用于高速高温场合,脂 润滑适用于低速低温场合。同时, 还应注意润滑剂的清洁度和更换
周期。
03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概述
机械制造工艺定义
指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 所有加工方法和操作过程 的总和。
标注规范
介绍标注的基本概念和要求;讲解尺寸标注、形位公差标注、表面粗糙度标注等标注方法;分享遵循国家 标准和企业规范的标注技巧。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知识点回顾与总结
机械设计基本概念
设计流程与方法
常用机构和零件设 计
工程材料及其选择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 制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定义、 目的和重要性,了解机械 设计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实践项目,将所学知识应 用到实际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经 验。
机械设计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eaa6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c.png)
。
齿轮传动设计
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和材料; 确定齿轮模数、齿数和压力角 ;进行齿轮的强度校核和优化 设计。
链传动设计
选择合适的链型和链轮材料; 确定链轮齿数、链节距和中心 距;进行链的张紧和调整。
液压传动设计
选择合适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确定系统工作压力和流量;
进行系统布局和管道设计。
04
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 基础
精度设计的意义
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公差配合的原理与方法
公差配合的定义
公差配合是指通过合理确定零部 件的尺寸公差和配合公差,保证 零部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具有 互换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
公差配合的原理
基于互换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 要求,通过尺寸链的计算和公差 分配,实现零部件之间的精确配
机械零件的强度与刚度设计
强度设计
根据零件的受力情况和材料性能,进 行应力分析和强度校核,确保零件在 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发生破坏。
疲劳强度设计
针对承受交变应力的零件,进行疲劳 强度分析和设计,提高零件的疲劳寿 命。
刚度设计
考虑零件的变形对机器性能的影响, 进行刚度分析和校核,保证零件的变 形在允许范围内。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原理与特点
液压传动原理
利用液体的压力能进行动力传递。
气压传动原理
利用气体的压力能进行动力传递。
液压传动的特点
传动平稳、调速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等。
气压传动的特点
动作迅速、反应快、维护简单等。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设计方法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进行系统设计。
设计步骤
07
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方 法与实例
齿轮传动设计
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和材料; 确定齿轮模数、齿数和压力角 ;进行齿轮的强度校核和优化 设计。
链传动设计
选择合适的链型和链轮材料; 确定链轮齿数、链节距和中心 距;进行链的张紧和调整。
液压传动设计
选择合适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确定系统工作压力和流量;
进行系统布局和管道设计。
04
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 基础
精度设计的意义
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公差配合的原理与方法
公差配合的定义
公差配合是指通过合理确定零部 件的尺寸公差和配合公差,保证 零部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具有 互换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
公差配合的原理
基于互换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 要求,通过尺寸链的计算和公差 分配,实现零部件之间的精确配
机械零件的强度与刚度设计
强度设计
根据零件的受力情况和材料性能,进 行应力分析和强度校核,确保零件在 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发生破坏。
疲劳强度设计
针对承受交变应力的零件,进行疲劳 强度分析和设计,提高零件的疲劳寿 命。
刚度设计
考虑零件的变形对机器性能的影响, 进行刚度分析和校核,保证零件的变 形在允许范围内。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原理与特点
液压传动原理
利用液体的压力能进行动力传递。
气压传动原理
利用气体的压力能进行动力传递。
液压传动的特点
传动平稳、调速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等。
气压传动的特点
动作迅速、反应快、维护简单等。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设计方法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进行系统设计。
设计步骤
07
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方 法与实例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PPT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7d1b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11.png)
目的
机械设计的目的是在满足预定功能的前提下,优化机械产品的性能、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机械设计发展历程
手工设计阶段
01
早期的机械设计主要依靠设计者的经验和手工计算,设计效率
低下且精度不高。
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
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等设计软件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
领域,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精度。
智能化设计阶段
根据连接件和紧固件的受力情况和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类型(如螺栓、螺母、 销钉等)和尺寸。
进行连接件和紧固件的强度计算
根据连接件和紧固件的载荷和应力分布等参数,进行必要的强度计算,以确保连接件和 紧固件在运转过程中不发生失效。
考虑连接件和紧固件的防松和防腐措施
为保证连接件和紧固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应采取有效的防松和防腐措施,如采用锁 紧装置、表面涂层等。
轴上需要安装轴承、齿轮等零件时,应设计相应的轴肩、键槽等结 构,以实现零件的准确定位和紧固。
保证轴的加工和制造工艺性
轴的结构应尽量简单,易于加工和热处理,以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 生产效率。
齿轮传动零件设计要点
1 2 3
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和材料 根据传动功率、转速和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适 合的齿轮类型(如直齿、斜齿、锥齿等)和材料 (如钢、铸铁等)。
包括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等指标,以及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 因素。
材料的种类与选用
介绍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如金属、非金属、 复合材料等。
材料的热处理与表面工程
讲解材料的热处理原理、方法及应用,以及表面工程技术的种类、 特点及应用。
制造工艺基础
铸造工艺
介绍铸造工艺的原理、 特点及应用范围,包括 砂型铸造、特种铸造等。
机械设计的目的是在满足预定功能的前提下,优化机械产品的性能、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机械设计发展历程
手工设计阶段
01
早期的机械设计主要依靠设计者的经验和手工计算,设计效率
低下且精度不高。
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
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等设计软件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
领域,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精度。
智能化设计阶段
根据连接件和紧固件的受力情况和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类型(如螺栓、螺母、 销钉等)和尺寸。
进行连接件和紧固件的强度计算
根据连接件和紧固件的载荷和应力分布等参数,进行必要的强度计算,以确保连接件和 紧固件在运转过程中不发生失效。
考虑连接件和紧固件的防松和防腐措施
为保证连接件和紧固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应采取有效的防松和防腐措施,如采用锁 紧装置、表面涂层等。
轴上需要安装轴承、齿轮等零件时,应设计相应的轴肩、键槽等结 构,以实现零件的准确定位和紧固。
保证轴的加工和制造工艺性
轴的结构应尽量简单,易于加工和热处理,以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 生产效率。
齿轮传动零件设计要点
1 2 3
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和材料 根据传动功率、转速和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适 合的齿轮类型(如直齿、斜齿、锥齿等)和材料 (如钢、铸铁等)。
包括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等指标,以及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 因素。
材料的种类与选用
介绍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如金属、非金属、 复合材料等。
材料的热处理与表面工程
讲解材料的热处理原理、方法及应用,以及表面工程技术的种类、 特点及应用。
制造工艺基础
铸造工艺
介绍铸造工艺的原理、 特点及应用范围,包括 砂型铸造、特种铸造等。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611b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4.png)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课件(完整版)简介《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介绍机械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课程。
本套PPT课件是全套课程的完整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课件目录1.机械设计基础概述–机械设计概述–机械设计的重要性–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2.材料与力学基础–材料工程概述–材料的力学性能–弹性力学基础–塑性力学基础3.物体的几何参数–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构建三维几何模型–几何参数的计算与分析4.连接零件的设计–轴的设计–轴承的选择与设计–轴承的寿命计算5.传动装置的设计–齿轮传动–带传动–传动装置的计算与优化6.结构件的设计–结构件的设计原则–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结构件的计算与优化7.机械设计的检查与验证–设计的检查原则–设计验证的方法–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分析8.机械设计的案例分析–常见机械设计案例分析–机械设计的创新与应用学习建议1.注重课堂笔记的整理,重点记录课程重要概念和公式。
2.完成课后习题和实践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3.多查阅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拓宽机械设计的知识面。
4.参加实验室和工程实习,锻炼机械设计实际操作能力。
5.加强与同学的讨论和交流,共同学习、提高。
结语《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课件是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辅助资料,帮助学生快速全面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独立进行机械设计与分析。
希望本套课件对学生的机械设计学习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学习顺利!。
机械设计基础第1章概述PPT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第1章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41d4b56edb6f1afe001f1f.png)
3
古代中国
公元一世纪 东汉 “水排”
用水力鼓风炼铁,其中应用 了齿轮和连杆机构
4
晋代 “连 磨”
用一头牛驱动八台磨盘, 其中应用了齿轮系。
5
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我国的 科学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机械行业得到了 迅猛的发展。
在机械制造方面,各种先进技术如数控技术、 电火花技术、线切割技术、激光技术得到了大量的 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 之一
在中国古代时期的有些机械已具备了机器 的基本组成要素,即原动机、传动机构和工 作机构三个组成部分。
从三国时期到元代中期,我国的机械加工、 农业机械、纺织机械、造船和仪器制造等多 方面都组在了世界的前列不少机械传到了国 外,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 响。我国古代在机械方面的卓越成就由此可 见一斑。
36
2.可靠性要求
使整个技术系统和零件在规定的外载荷和规定的工作时 间内,能正常工作而不发生断裂、过度变形、过度磨损、不 丧失稳定性。
能实现对操作人员的防护,保证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对于周围环境和人不造成危害和污染,同时要保证机 器对环境的适应性。
机器的可靠性的高低用可靠度R来衡量。 可靠度:在规定的使用时间(寿命)内和预定的环境条件 下机器能够正常工作的概率。
执行部分
机 液 电气
械 传 动
压 传 动
传压 动传
动
螺齿蜗
离
旋 轮 杆 带链合
器
控制部分
古代中国
公元一世纪 东汉 “水排”
用水力鼓风炼铁,其中应用 了齿轮和连杆机构
4
晋代 “连 磨”
用一头牛驱动八台磨盘, 其中应用了齿轮系。
5
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我国的 科学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机械行业得到了 迅猛的发展。
在机械制造方面,各种先进技术如数控技术、 电火花技术、线切割技术、激光技术得到了大量的 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 之一
在中国古代时期的有些机械已具备了机器 的基本组成要素,即原动机、传动机构和工 作机构三个组成部分。
从三国时期到元代中期,我国的机械加工、 农业机械、纺织机械、造船和仪器制造等多 方面都组在了世界的前列不少机械传到了国 外,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 响。我国古代在机械方面的卓越成就由此可 见一斑。
36
2.可靠性要求
使整个技术系统和零件在规定的外载荷和规定的工作时 间内,能正常工作而不发生断裂、过度变形、过度磨损、不 丧失稳定性。
能实现对操作人员的防护,保证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对于周围环境和人不造成危害和污染,同时要保证机 器对环境的适应性。
机器的可靠性的高低用可靠度R来衡量。 可靠度:在规定的使用时间(寿命)内和预定的环境条件 下机器能够正常工作的概率。
执行部分
机 液 电气
械 传 动
压 传 动
传压 动传
动
螺齿蜗
离
旋 轮 杆 带链合
器
控制部分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ffeb0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3.png)
汽车工业是机械设计基础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汽车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机械设备,其设计需要考虑到人机工程学、车辆动力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同时还需要保证机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汽车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能源的消耗和效率,尽可能地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汽车的外观和舒适性,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使用满意度。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培养机械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机械设计基础,学生可以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静平衡与动平衡。静平衡主要解决重心问题,而动平衡则需考虑转子旋转时的动态效应,通过加配重或改变结构等方法实现平衡。
01
02
03
04
总结词:机械传动原理是实现机械能传递和转换的核心,涉及多种传动方式。
总结词:机械强度原理是确保机械部件能够承受各种载荷而不发生破坏的关键。
总结词:机械精度原理是确保机械系工程学的原理,使操作更加简便、舒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农业机械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化工机械是化学工业中常用的机械设备,其设计需要考虑到化学品的特性和反应机理,同时还需要保证机械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以防止化学品的泄漏和腐蚀。
化工机械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能源的消耗和效率,尽可能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机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避免机械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总结词
机械零件是构成机械的基础单元,每个零件都具有特定的形状、尺寸和公差要求,以保证其与其它零件的正确配合和机械的正常运行。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可以将零件分为轴、轴承、齿轮、螺栓等不同类型。
机械设计基础 课件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机械设计基础 课件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efc8f4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1.png)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3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课程的特点 更接近工程实际
知识面更宽,适应性更广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4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1、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断裂:零件在拉、弯、扭载荷作用下 ,当 [ ] 或 [ ]
机 器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2 机械的组成
辅助系统(润滑、显示 、照明等
原动机
传动系统
工作机
控制系统
原动机: 驱动机器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 工作机: 完成机器预定功能的组成部分 传动系统:传递运动和动力 。有机械传动、电力传动和液力传动等。 本课程只研究机械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1.机构的组成分析
机构如何表达?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3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机构的组成分析
机构具有确定 运动条件?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3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工作原理 结构特点 运动动力性能 设计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3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机构的组成分析
构件是如何 组成机构的?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3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机构的组成分析
机构的组成 要素?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3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3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课程的特点 更接近工程实际
知识面更宽,适应性更广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4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1、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断裂:零件在拉、弯、扭载荷作用下 ,当 [ ] 或 [ ]
机 器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2 机械的组成
辅助系统(润滑、显示 、照明等
原动机
传动系统
工作机
控制系统
原动机: 驱动机器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 工作机: 完成机器预定功能的组成部分 传动系统:传递运动和动力 。有机械传动、电力传动和液力传动等。 本课程只研究机械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1.机构的组成分析
机构如何表达?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3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机构的组成分析
机构具有确定 运动条件?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3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工作原理 结构特点 运动动力性能 设计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3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机构的组成分析
构件是如何 组成机构的?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3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机构的组成分析
机构的组成 要素?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3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机械设计基础ppt第一章
![机械设计基础ppt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274484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4.png)
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矩与力矩平衡
力矩是力与力臂的乘积,它对物 体产生旋转运动或平衡状态的作 用。在静力学中,我们通过分析 力矩的平衡来研究物体的平衡状
态。
动力学基础
01
动力学基本概念
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规律的学科。在动力学中,我们主要关
注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运动参数pt第一章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零件的类型与功能 • 机械设计材料选择 • 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基础 • 机械设计制图与标准
01
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设计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机械设计是一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旨在创造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设备 。
详细描述
机械设计涉及对机械系统的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包括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 、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和规划。机械设计的特点在于其将理论和实践相 结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功能、性能、成本、可靠性等。
VS
详细描述
轴承类零件是支撑和引导轴类零件的重要 元件,主要作用是减小摩擦和磨损,提高 机械效率和使用寿命。轴承通常由内圈、 外圈和滚动体组成,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 和应用场景,轴承有多种类型,如深沟球 轴承、角接触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等。
弹簧类零件
总结词
吸收和释放能量的弹性元件
详细描述
弹簧类零件是吸收和释放能量的弹性元件,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中,起到减震、缓冲和 平衡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和应用场 景,弹簧有多种类型,如螺旋弹簧、板弹簧 和橡胶弹簧等。弹簧通常由高弹性材料制成, 如钢丝、不锈钢和天然橡胶等。
橡胶
具有弹性好、耐磨损和隔 震等特性,用于制造密封 件、减震器和轮胎等。
陶瓷
硬度高、耐高温和化学稳 定性好,用于制造刀具、 发动机零件和耐腐蚀设备 等。
力矩与力矩平衡
力矩是力与力臂的乘积,它对物 体产生旋转运动或平衡状态的作 用。在静力学中,我们通过分析 力矩的平衡来研究物体的平衡状
态。
动力学基础
01
动力学基本概念
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规律的学科。在动力学中,我们主要关
注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运动参数pt第一章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零件的类型与功能 • 机械设计材料选择 • 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基础 • 机械设计制图与标准
01
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设计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机械设计是一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旨在创造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设备 。
详细描述
机械设计涉及对机械系统的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包括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 、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和规划。机械设计的特点在于其将理论和实践相 结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功能、性能、成本、可靠性等。
VS
详细描述
轴承类零件是支撑和引导轴类零件的重要 元件,主要作用是减小摩擦和磨损,提高 机械效率和使用寿命。轴承通常由内圈、 外圈和滚动体组成,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 和应用场景,轴承有多种类型,如深沟球 轴承、角接触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等。
弹簧类零件
总结词
吸收和释放能量的弹性元件
详细描述
弹簧类零件是吸收和释放能量的弹性元件,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中,起到减震、缓冲和 平衡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和应用场 景,弹簧有多种类型,如螺旋弹簧、板弹簧 和橡胶弹簧等。弹簧通常由高弹性材料制成, 如钢丝、不锈钢和天然橡胶等。
橡胶
具有弹性好、耐磨损和隔 震等特性,用于制造密封 件、减震器和轮胎等。
陶瓷
硬度高、耐高温和化学稳 定性好,用于制造刀具、 发动机零件和耐腐蚀设备 等。
机械设计基础教材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教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aa2e5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4.png)
强度设计
01
保证零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发生断裂或塑性变形。需要考虑
的因素有载荷性质、应力状态、材料性能等。
刚度设计
02
保证零件在受力时变形量不超过允许范围。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结构形状、支撑条件、材料弹性模量等。
提高零件强度与刚度的方法
03
优化结构形状,选用高强度材料,采用热处理或表面强化处理
等。
零件的耐磨性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教材课件
目录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 机械零件设计 • 机械传动设计 • 轴系零部件设计 • 机械设计实践与应义
机械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 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 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耐磨性设计的目的
提高零件耐磨性的方法
保证零件在摩擦、磨损条件下能够长 期正常工作。
选用耐磨材料,优化摩擦副结构,改 善润滑条件,降低表面粗糙度等。
影响耐磨性的因素
载荷、速度、温度、润滑条件、材料 性能等。
04 机械传动设计
传动设计的基本概念
1 2
传动设计的定义 研究将动力从原动机传递到工作机,实现动力传 递和转换的装置设计。
齿轮传动设计
齿轮传动的类型 圆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蜗杆蜗轮传动等。
齿轮传动的特点 传动比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等。
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 确定齿轮类型、选择齿轮材料和热处理方式、确定齿轮模 数和齿数、计算齿轮几何尺寸并绘制齿轮图、验算齿轮传 动的强度等。
05 轴系零部件设计
轴的设计
轴的类型与特点
根据承载方式可分为转轴、心轴 和传动轴;根据轴线形状可分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机构是用运动副联接起来的构件系统,用来传递运动和力。
▪ 组成机构的所有构件都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则称 该机构为平面机构。否则称为空间机构。
▪ 一、平面机构的组成 ▪ 平面机构一般是由构件、运动副、运动链和机构4要素组成。 ▪ 构件: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基本单元,为了满足结构和工艺的需要,
▪ (1)低副。两构件以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根据它们之间 的相对运动是转动还是移动,低副又可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
▪ ① 转动副。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之间只能绕某一轴线作相对转 动的运动副。通常转动副的具体形式是铰链联接,即由圆柱销和销 孔所构成的转动副,如图1-4所示。
▪ ② 移动副。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只能沿某一轴线作相对直线移 动的运动副。如图1-5所示,活塞与气缸体所组成的运动副即为移 动副。
置,并用各运动副的代表符号、常用机构的运动简图符号和简单的线
条,绘制机构运动简图。⑤ 从原动件开始,按传动顺序标出各构件的
编号和运动副的代号。在原动件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其运动方向。
第四节 机械零件的强度、材料以及结构工艺性
▪ 一、机械零件的强度
▪ 零件受载时是在较大的体积内产生应力,这种应力状态下的零件强度称为 整体强度。若两个零件在受载前是点接触或线接触,受载后,由于变形其接
▪
或者 F lim
A
s
▪
▪
式中,F是载荷,A是截面积, σlim是极限应力,s是安全系数。
▪ 1.载荷与应力的分类
▪ (1)载荷的分类。分为静载荷和变载荷。变载荷又分为循环变载荷和随机 (变)载荷。循环变载荷又分为稳定循环变载荷和不稳定循环变载荷。
▪ (2)应力的分类。应力分为静应力和变应力。变应力又分为不稳定变应 力、稳定循环变应力和不稳定循环变应力。
▪ 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 许多机械零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常常会使零件承受的工
作应力低于其材料屈服点,经多次循环后,无明显的外观 变形预兆发生突然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疲劳断裂。
▪ 材料的疲劳抗力指标是疲劳强度(σ-1)。 ▪ 疲劳断裂影响因素除与材料性能有关外,还与零件的工
作条件、零件的几何形状、零件的表面状态有关。
▪ 运动链:两个以上的构件通过运动副联接而成的系统称为运动链。运
动链分为闭式运动链和开式运动链两种。所谓闭式运动链是指组成运动链 的每个构件至少包含两个运动副,组成一个首末封闭的系统;开式运动链 的构件中有的构件只包含一个运动副,它们不能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 机构:如果将运动链中的一个构件固定作为参考系,另一个或几个构件 按给定的运动规律相对于固定构件运动,若其余构件都具有确定运动时, 运动链则称为机构。机构中固定不动的构件称为机架,机构中按给定运动 规律运动的构件称为原动件(或称为主动件),其余随原动件运动的构件 称为从动件。
术人员和加工制造人员密切合作,必须熟悉零件的制造工艺性等。
第二节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 一、基本要求
▪ 机械产品必须满足下面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 1.实现预定功能 ▪ 2.满足可靠性要求 ▪ 3.符合经济性要求 ▪ 4.确保安全性要求 ▪ 5.推行标准化要求 ▪ 二、现代机械设计的思想 ▪ 1.创新思维和方法 ▪ 2.“人-机-环境”系统观
第三节 平面机构的组成和运动简图
图 1-7
图 1-8
(2)构件的表示方法。机构运动简图中构件表示方法如图1-8所示。
图1-8a、b表示能组成两个运动副的一个构件,图1-8a可组成两个转
动副,图1-8b组成一个转动副和一个移动副;图1-8c、d表示能组成 三个转动副的一个构件。
(3)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步骤。① 分析机械的运动原理和结
▪ 图1-6高副平面机构中的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仅保留一个自由度。
▪ (2)高副。两构件以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如图16所示,
图 1-4
图 1-5
图 1-6
▪ 二、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 1.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 机构简图是用特定的构件和运动副符号表示机构的一种简化示意 图,仅表示机构运动传递情况和结构特征。由于机构的实际运动不 仅与机构中运动副的性质(低副或高副等)、运动副的数目及相对位 置(转动副中心、移动副的中心线、高副接触点的位置等)、构件 的数目等有关,还与运动副的位置有关。因此,按一定的长度比例 尺确定运动副的位置,用长度比例尺画出的机构简图称为机构运动简 图。
▪ 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 (1)运动副的表示方法。图1-7a表示由两个可动构件组成的转动 副。图1-7b、c表示两个构件其中有一个构件是固定的转动副。
▪ 两个构件组成移动副时,其表示方法如图1-7d、e、f、g、h、i所示, 其中画有斜线的构件代表固定构件。
▪ 两个构件组成高副时,其表示方法如图1-7j所示,画高副简图时应 画出两构件接触处的曲线轮廓。
构情况,确定其原动件、机架、执行部分和传动部分。② 沿着运动传
递路线,逐一分析每个构件间相对运动的性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确定运动副的类型 和数目。 ③ 恰当地选择视图平面,通常可选择机械中多数构件的运动
平面为视图平面,必要时也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图平面,然后
将其展到同一图面上。④ 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
▪
▪ 三、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 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零件在制造、装配、维修等方面的
难易程度。它是评价零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应从毛坯制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 几个生产环节加以考虑。
▪ 1.选择合理的毛坯 ▪ 2.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 3.便于安装、维修 ▪ 另外,要设计出结构工艺性好的零件,设计者还必须与工艺技
触为一小面积,通常此面积很小但表层产生的局部应力很大,这种应力称为 接触应力。此时零件强度称为接触强度。
▪ 机械零件的强度是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之一。零件强度是指零件受载后抵 抗断裂、塑性变形和表面失效的能力。为了使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必须使
零件在受载后的工作应力σ不超过零件的许用应力[σ],表达式为:
机械设计基础
第一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述
▪绪论 ▪ 第一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述 ▪ 第一节 机器及其基本组成 ▪ 第二节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三节 平面机构的组成和运动简图 ▪ 第四节 机械零件的强度、材料以及结构工艺性 ▪ 本章练习
第一节 机器及其基本组成
一、机器与机构
▪
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
动形式的系统,称为机构。大多数机器都是由若干基本
机构组成,实现预定的运动。
▪
机器与机构总称为机械。
▪
▪ 二、零件、部件和构件
▪ 机械零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各种机器中都能 用到的零件,叫通用零件,如齿轮、螺栓、轴等; 另一类则是在特定类型的机器中才能用到的零件, 叫专用零件。此外,常把由一组协同工作的零件 组成的独立制造装配的组合件叫部件。
▪ 从机械实现预期运动和功能角度看,机构中形 成相对运动的各个运动单元称为构件。构件可以 是单一的零件,也可是由若干零件组成的运动单 元。
▪ 三、机器的组成 ▪ 机器由五部分组成,主要包括: ▪ 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机及其配套装置;它的功能
是向机器提供运动和动力,是机械系统的动力源。 ▪ 执行系统:执行系统包括若干执行机构,它的功能是驱动执
▪ 二、机械零件的材料 ▪ 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铁碳合金、有色合金、非金属材
料和各种复合材料。钢和铸铁都是铁碳合金,应用最广。
▪ 如何选择零件的材料是设计零件的重要一环。以下提出材 料选用的主要原则,供设计时参考。
▪ (1)要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 ▪ (2)要满足零件的工艺性要求。 ▪ (3)要满足材料的经济性要求。
物料(起重机等)、信息(录音机等)。
▪
机器中若干构件的组合,可实现预定的运动。在内燃
机中,活塞、连杆、曲轴和缸体(连同机架)组合起来,
将活塞的往复移动变成曲轴的连续转动;凸轮、进排气
阀推杆和机架的组合,可将凸轮的连续转动变为进排气
阀推杆的往复移动等。这些由若干构件用一定连接方式
组成,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用来传递力、运动或转换运
▪ 1.构件的自由度
▪ 构件是机构中运动的单元体,因此它是组成机构的基本要素。构件的自由 度是构件可能出现的独立运动。任何一个构件在空间自由运动时皆有6个 自由度。
▪ 2.运动副及其种类
▪ 平面机构中每个构件都不是自由构件,而以一定的方式与其他构件组成动 联接。这种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形式的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 运动副。两构件组成运动副后,就限制了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对于相对 运动的这种限制称为约束。根据组成运动副两构件之间的接触特性,运动 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行构件按给定的运动规律运动,实现预期的工作。 ▪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把动力系统的运动和力传递给执行系
统的中间装置。 ▪ 操纵控制系统:操纵控制系统是为了使动力系统、传动系统、
执行系统彼此协调工作,并准确可靠地完成整体功能的装置。 ▪ 框架支撑系统:包括基础件和支撑构件。它用于安装和支
承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操纵控制系统等。机器各部分的位 置精度、运动精度及机器的承载能力等主要依靠框架支撑系 统来保证,该系统是机械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此外,根 据机械系统的功能要求,还有一些辅助系统。
往往把几个零件刚性地联接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运动。这些零件分别 加工制造,但是当它们装配成连杆后则作为一个整体运动,相互之间 不产生相对运动。这种由若干个相互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零件刚性联 接在一起的运动整体称为构件,它是机械中运动的单元。构件可以是 一个零件,也可以由一个以上的零件组成。 ▪ 运动副:机构中各个构件之间必须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因此,构件 的连接既要使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又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这种直 接接触的活动连接称为运动副。两构件直接参与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 部分——点、线或面称为运动副元素。
▪ 组成机构的所有构件都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则称 该机构为平面机构。否则称为空间机构。
▪ 一、平面机构的组成 ▪ 平面机构一般是由构件、运动副、运动链和机构4要素组成。 ▪ 构件: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基本单元,为了满足结构和工艺的需要,
▪ (1)低副。两构件以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根据它们之间 的相对运动是转动还是移动,低副又可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
▪ ① 转动副。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之间只能绕某一轴线作相对转 动的运动副。通常转动副的具体形式是铰链联接,即由圆柱销和销 孔所构成的转动副,如图1-4所示。
▪ ② 移动副。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只能沿某一轴线作相对直线移 动的运动副。如图1-5所示,活塞与气缸体所组成的运动副即为移 动副。
置,并用各运动副的代表符号、常用机构的运动简图符号和简单的线
条,绘制机构运动简图。⑤ 从原动件开始,按传动顺序标出各构件的
编号和运动副的代号。在原动件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其运动方向。
第四节 机械零件的强度、材料以及结构工艺性
▪ 一、机械零件的强度
▪ 零件受载时是在较大的体积内产生应力,这种应力状态下的零件强度称为 整体强度。若两个零件在受载前是点接触或线接触,受载后,由于变形其接
▪
或者 F lim
A
s
▪
▪
式中,F是载荷,A是截面积, σlim是极限应力,s是安全系数。
▪ 1.载荷与应力的分类
▪ (1)载荷的分类。分为静载荷和变载荷。变载荷又分为循环变载荷和随机 (变)载荷。循环变载荷又分为稳定循环变载荷和不稳定循环变载荷。
▪ (2)应力的分类。应力分为静应力和变应力。变应力又分为不稳定变应 力、稳定循环变应力和不稳定循环变应力。
▪ 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 许多机械零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常常会使零件承受的工
作应力低于其材料屈服点,经多次循环后,无明显的外观 变形预兆发生突然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疲劳断裂。
▪ 材料的疲劳抗力指标是疲劳强度(σ-1)。 ▪ 疲劳断裂影响因素除与材料性能有关外,还与零件的工
作条件、零件的几何形状、零件的表面状态有关。
▪ 运动链:两个以上的构件通过运动副联接而成的系统称为运动链。运
动链分为闭式运动链和开式运动链两种。所谓闭式运动链是指组成运动链 的每个构件至少包含两个运动副,组成一个首末封闭的系统;开式运动链 的构件中有的构件只包含一个运动副,它们不能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 机构:如果将运动链中的一个构件固定作为参考系,另一个或几个构件 按给定的运动规律相对于固定构件运动,若其余构件都具有确定运动时, 运动链则称为机构。机构中固定不动的构件称为机架,机构中按给定运动 规律运动的构件称为原动件(或称为主动件),其余随原动件运动的构件 称为从动件。
术人员和加工制造人员密切合作,必须熟悉零件的制造工艺性等。
第二节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 一、基本要求
▪ 机械产品必须满足下面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 1.实现预定功能 ▪ 2.满足可靠性要求 ▪ 3.符合经济性要求 ▪ 4.确保安全性要求 ▪ 5.推行标准化要求 ▪ 二、现代机械设计的思想 ▪ 1.创新思维和方法 ▪ 2.“人-机-环境”系统观
第三节 平面机构的组成和运动简图
图 1-7
图 1-8
(2)构件的表示方法。机构运动简图中构件表示方法如图1-8所示。
图1-8a、b表示能组成两个运动副的一个构件,图1-8a可组成两个转
动副,图1-8b组成一个转动副和一个移动副;图1-8c、d表示能组成 三个转动副的一个构件。
(3)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步骤。① 分析机械的运动原理和结
▪ 图1-6高副平面机构中的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仅保留一个自由度。
▪ (2)高副。两构件以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如图16所示,
图 1-4
图 1-5
图 1-6
▪ 二、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 1.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 机构简图是用特定的构件和运动副符号表示机构的一种简化示意 图,仅表示机构运动传递情况和结构特征。由于机构的实际运动不 仅与机构中运动副的性质(低副或高副等)、运动副的数目及相对位 置(转动副中心、移动副的中心线、高副接触点的位置等)、构件 的数目等有关,还与运动副的位置有关。因此,按一定的长度比例 尺确定运动副的位置,用长度比例尺画出的机构简图称为机构运动简 图。
▪ 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 (1)运动副的表示方法。图1-7a表示由两个可动构件组成的转动 副。图1-7b、c表示两个构件其中有一个构件是固定的转动副。
▪ 两个构件组成移动副时,其表示方法如图1-7d、e、f、g、h、i所示, 其中画有斜线的构件代表固定构件。
▪ 两个构件组成高副时,其表示方法如图1-7j所示,画高副简图时应 画出两构件接触处的曲线轮廓。
构情况,确定其原动件、机架、执行部分和传动部分。② 沿着运动传
递路线,逐一分析每个构件间相对运动的性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确定运动副的类型 和数目。 ③ 恰当地选择视图平面,通常可选择机械中多数构件的运动
平面为视图平面,必要时也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图平面,然后
将其展到同一图面上。④ 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
▪
▪ 三、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 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零件在制造、装配、维修等方面的
难易程度。它是评价零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应从毛坯制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 几个生产环节加以考虑。
▪ 1.选择合理的毛坯 ▪ 2.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 3.便于安装、维修 ▪ 另外,要设计出结构工艺性好的零件,设计者还必须与工艺技
触为一小面积,通常此面积很小但表层产生的局部应力很大,这种应力称为 接触应力。此时零件强度称为接触强度。
▪ 机械零件的强度是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之一。零件强度是指零件受载后抵 抗断裂、塑性变形和表面失效的能力。为了使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必须使
零件在受载后的工作应力σ不超过零件的许用应力[σ],表达式为:
机械设计基础
第一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述
▪绪论 ▪ 第一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述 ▪ 第一节 机器及其基本组成 ▪ 第二节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三节 平面机构的组成和运动简图 ▪ 第四节 机械零件的强度、材料以及结构工艺性 ▪ 本章练习
第一节 机器及其基本组成
一、机器与机构
▪
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
动形式的系统,称为机构。大多数机器都是由若干基本
机构组成,实现预定的运动。
▪
机器与机构总称为机械。
▪
▪ 二、零件、部件和构件
▪ 机械零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各种机器中都能 用到的零件,叫通用零件,如齿轮、螺栓、轴等; 另一类则是在特定类型的机器中才能用到的零件, 叫专用零件。此外,常把由一组协同工作的零件 组成的独立制造装配的组合件叫部件。
▪ 从机械实现预期运动和功能角度看,机构中形 成相对运动的各个运动单元称为构件。构件可以 是单一的零件,也可是由若干零件组成的运动单 元。
▪ 三、机器的组成 ▪ 机器由五部分组成,主要包括: ▪ 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机及其配套装置;它的功能
是向机器提供运动和动力,是机械系统的动力源。 ▪ 执行系统:执行系统包括若干执行机构,它的功能是驱动执
▪ 二、机械零件的材料 ▪ 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铁碳合金、有色合金、非金属材
料和各种复合材料。钢和铸铁都是铁碳合金,应用最广。
▪ 如何选择零件的材料是设计零件的重要一环。以下提出材 料选用的主要原则,供设计时参考。
▪ (1)要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 ▪ (2)要满足零件的工艺性要求。 ▪ (3)要满足材料的经济性要求。
物料(起重机等)、信息(录音机等)。
▪
机器中若干构件的组合,可实现预定的运动。在内燃
机中,活塞、连杆、曲轴和缸体(连同机架)组合起来,
将活塞的往复移动变成曲轴的连续转动;凸轮、进排气
阀推杆和机架的组合,可将凸轮的连续转动变为进排气
阀推杆的往复移动等。这些由若干构件用一定连接方式
组成,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用来传递力、运动或转换运
▪ 1.构件的自由度
▪ 构件是机构中运动的单元体,因此它是组成机构的基本要素。构件的自由 度是构件可能出现的独立运动。任何一个构件在空间自由运动时皆有6个 自由度。
▪ 2.运动副及其种类
▪ 平面机构中每个构件都不是自由构件,而以一定的方式与其他构件组成动 联接。这种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形式的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 运动副。两构件组成运动副后,就限制了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对于相对 运动的这种限制称为约束。根据组成运动副两构件之间的接触特性,运动 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行构件按给定的运动规律运动,实现预期的工作。 ▪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把动力系统的运动和力传递给执行系
统的中间装置。 ▪ 操纵控制系统:操纵控制系统是为了使动力系统、传动系统、
执行系统彼此协调工作,并准确可靠地完成整体功能的装置。 ▪ 框架支撑系统:包括基础件和支撑构件。它用于安装和支
承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操纵控制系统等。机器各部分的位 置精度、运动精度及机器的承载能力等主要依靠框架支撑系 统来保证,该系统是机械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此外,根 据机械系统的功能要求,还有一些辅助系统。
往往把几个零件刚性地联接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运动。这些零件分别 加工制造,但是当它们装配成连杆后则作为一个整体运动,相互之间 不产生相对运动。这种由若干个相互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零件刚性联 接在一起的运动整体称为构件,它是机械中运动的单元。构件可以是 一个零件,也可以由一个以上的零件组成。 ▪ 运动副:机构中各个构件之间必须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因此,构件 的连接既要使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又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这种直 接接触的活动连接称为运动副。两构件直接参与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 部分——点、线或面称为运动副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