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经济学基础期末论文范文
关于大学经济学论文范文
![关于大学经济学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12015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9.png)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社会财富的产生、分配、流通和使用等一系列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
在大学中,经济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发展经济智慧的重要途径。
而写经济学论文就是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知识,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大学经济学论文审题、写作、论证等方面,介绍一些经济学论文的范文,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经济学论文。
一、大学经济学论文的审题一篇好的经济学论文,要有一个好的选题。
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及问题涉及面广,选题的好坏关乎整篇论文的质量。
如何选题呢?1.学科背景和思路学科背景是如何发展的,你对其有何见解,能给同行带来哪些新的启发。
讲清楚自己的学科背景和学科思路,明确自己的研究问题。
2.问题的重要性一个研究课题的选择,应该考虑它是否有意义,其重要性是否被普遍认可。
这需要研究者了解当前研究领域中的主要问题,选取研究课题时应该有所侧重,根据研究目标和角度对问题作更深入、更精准的挖掘。
3.可行性分析对于研究者来说,选题的可行性是其研究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事先对选题所需要的相关知识、研究方法等进行较为详细的掌握和预估,同时还要对调查和采样方式、数据来源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分析。
二、大学经济学论文的写作1.论文的结构经济学论文与其他论文一样必须按一定的规范进行写作,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引言:引入论文主题,介绍研究对象等;(2)文献综述:对过往相关研究进行概括总结;(3)研究方法:对研究的方法及数据来源进行阐述;(4)研究内容:对研究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包括实证分析、数据描述、图表展示等;(5)结论:针对研究内容提出相应的结论,可以包括推论、应用建议等。
2.案例分析经济学论文在实际写作中更常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实证分析。
在的内容将通过以下研究题目——“中国股市长期稳定性及其关联变量”的研究案例,来进行实战演示。
经济类学术论文(新版多篇)
![经济类学术论文(新版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ac7f5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6.png)
一、腐败的经济学定义
什么是腐败?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腐败是指国家官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违反公认准则的行为。”[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腐败定义为,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一个更为广义的定义是:腐败乃是通过关系而有意识地不遵从,以图从该行为中为个人或相关的个体谋取利益。国际透明组织对腐败含义的解释是,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不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行政管理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和非法地富裕起来。迈克尔·约翰逊采用广义的腐败定义,认为腐败是指对公共角色或资源的滥用,或公私部门对政治影响力量的不合法的使用形式。戴维·H.白利认为,腐败一词意味着不正当地使用权威以得到个人利惠,这种利惠不一定是金钱。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腐败是党和国家公务人员滥用权力谋取私利,从而违反当时社会公认的纪律、法律和道德规范,并形成一定社会危害的一种畸型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3]
当公共利益与官员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会出现腐败机会或诱因,即官员滥用公共权力为个人或集团谋取利益。当出现腐败机会或诱因时,官员通常有两种选择:腐败或是廉洁。如果人选择廉洁,他将得到相应的报酬,包括即期收入和未来的预期收入,加上作为一个廉洁官员的道德满足感。即期收入包括官员的工资、津贴和奖金等收入,预期收入包括住房、养老金、医疗保险等。道德满足感是一种效用函数,它与官员本人的思想品质及社会责任感有关,也与社会风气和社会赞誉有关。对于那些具有高度“为人民服务”思想、利他型的官员来说,他们可能在腐败问题上的立场十分坚定,这样他们道德满足感的效用函数就很大,甚至可能是无穷大。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62e6922e3f5727a4e96236.png)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虽然每一个分支学科都有各自独特的研究方法,但总体上,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建立在一般均衡和纳什均衡两个核心概念上的一系列公理化的研究方法。
下面是本文库为大家推荐的大一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大学生生活经济学大作业一、浅析课上学过的某个理论(马太效应,破窗理论除外),并举例说明。
因为本人属于第六组对第六次课的前景理论印象深刻,故而愿意回顾一下学过的前景理论,下面分别从课上理解和所查的专业资料两方面解释该理论。
我所理解的前景理论:前景理论大致有三个特点,(一)大多数人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
(二)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
(三)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我们都是经济人,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前景理论中可以表现成五点,A确定效应B反射效应C 损失规避D迷恋小概率事件E参照依赖。
专业名词解释:前景理论是描述性范式的一个决策模型,它假设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过程。
在编辑阶段,个体凭借框架(frame)、参照点(reference point)等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评价阶段依赖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主观概率)的权重函数(weighting function)对信息予以判断。
在价值函数是经验型的,它有三个特征,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因此,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是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失去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
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发给了心理学家卡尼曼( Kahneman ),他带给人们一个新的理论前景理论。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卡尼曼因为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尤其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摘得2002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
关于大学经济学论文范文
![关于大学经济学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d9ba7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a.png)
关于大学经济学论文范文推荐文章现代大学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热度:大学高数论文范文热度: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问题论文热度:关于教育学专业大学论文范文热度:大学生如何培育践行诚信论文热度:经济学术语是经济学理论和概念的载体,是其学科知识的结晶,是其学科展开深入研究的基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大学经济学论文范文一:高职经济类课程案例教学研究摘要:案例教学的改进与运用,是提升高职经济类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本文就案例教学的发展背景、案例教学的作用、案例的组织与选择、案例的课堂研讨与效果评价,作了相应的分析与研讨。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法;经济类课程当前,高职教育对案例教学法的课堂应用,总体显得较为滞后。
高职经济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较,由于校内实训环节的相对简单,案例教学的引入尤为重要。
不少老师课堂上照本宣科,对于贴近实际的“什么是案例”“案例教学的作用”“案例教学的组织与评价”等问题研究不深。
如果课堂教学仅仅理解为大量知识的机械记忆,缺乏对源于实践领域的复杂案例的变化与研判,这种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效果,与高职教育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
高职经济类课程的教育应尽早摆脱远离实践的教学模式,引入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在经济类课程方面,整个案例教学体系尚未完善,与案例教学相关的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下面对高职经济类课程的“案例教学法”做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一、高职案例教学的发展背景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学习者认知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问题的个案形探讨与研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最终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最早由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C•C•langclell推出。
他的《合同法案例》是世界上最早的案例教学教材。
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案例教学法”,其特点是所有案例来自现实,利用案例方法实现对学生的职业培训,唤醒人的潜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经济论文范文3000字
![经济论文范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74d2774284ac850ac02425a.png)
经济论文范文3000字篇一:经济学论文3000字对《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评析电子商务152 倪舒颖 2021014622摘要:作为一个大学生,同时在市场中也是作为一个消费者,消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了极大的比例,并且,能否合理的消费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质量的高低,所以对于《消费者行为》这一章节,我们将要来通论隐藏在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的动机,与此同时,研究如何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研究从而使得消费者效用实现最大化,进而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
并且进一步分析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学以致用,所以,最关键的是,还要来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来使合理理性的消费,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规避风险。
关键词:效用,序数效用论,风险,为了分析消费者在许许多多的不同的消费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的方式,经济学家提出了“效用”这个概念。
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的时候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由于这句概念中的主语其实是有两个,消费者和某种商品,所以从中不难看出,其实效用不仅仅是取决于所消费的商品,同样取决于消费者。
因此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有效用或者效用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商品和服务是否具有满足消费的欲望的能力,也就是说,那个商品是否是消费者心仪的满意的,还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该商品或服务的欲望,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内心是否想要,以及消费者对其满足程度的自我感受。
所以,从中可以知道,效用很大程度上和消费者有关系,因为消费的心态的欲望都是主观的,都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而商品在选定以后,它的质量和形态大多是不发生变化的,所以影响效用的因素大部分在消费者身上。
例如:同样的一个冰淇淋,今天消费者吃的很高兴很满意,而第二天就不喜欢了,不再购买了。
难道一天的时间,冰淇淋的口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吗,不是的,很有可能是消费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有了别的更好的选择,或者是因为身体原因,再或者是天气原因,等等等等,影响消费者的因素有很多。
经济学基础论文5000字
![经济学基础论文5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a772c8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7a.png)
经济学基础论文5000字貌似高深的经济学其实只有9句话:三个假定(经济人假定、资源稀缺假定、保护私有产权假定),三个原理(利益最大化原理、供求原理、等价交换原理),三种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帕累托标准),把这9句话理解透,就可以分析解决任何经济学问题,万变不离其宗。
经济人假定就是假设人的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报酬,其实也就是孔子说的仁义就是利益,绝大多数人活着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工作,所以一个组织不为百姓谋取利益,它就是在自掘坟墓自取灭亡。
资源稀缺假定是假设资源是稀缺的,否则人们就不需要选择,不计成本,经济就不会发展,也就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保护私有财产假设是承认每个人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从法律上保护人的劳动所得,禁止海盗文化的产生。
利益最大化原理是指人的活动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实现双赢。
供求原理是就是生产与消费,生产消费平衡社会和谐,供大于求产品出现积压,物品贬值,求大于供,物品就会升值,GP也一样,社会保持平衡是非常困难的,经济始终在平衡线上下徘徊波动。
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供求就是阴阳,阴阳平衡很少,大多数时候不是阴胜阳就是阳胜阴,经济就是阴阳供求之间轮回。
等价交换原理就是交易双方认可的心里价格就是等价,否则交易不会发生。
有人认为玉石不过就是石头,有人把它当成宝贝,于是交易就产生了。
万世万物本身并没有价格价值,一切都是我们心里认为定义它的价值价格。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就是投资与收益的投入产出分析,投资的资金购买设备厂房GP就变成了成本代价,这些成本能带来多少的收益就是利润,收益大于成本就是盈利,收益小于成本就亏损。
均衡分析方法就是研究供给之间的均衡问题,其实均衡永远不存在,如果均衡是一条直线,供给就是围绕这个直线上下波动的曲线。
在资源配置中,如果至少有一个人认为方案A优于方案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刊亦有A优于B。
经济学基础论文范文2500字
![经济学基础论文范文2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7ae432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2.png)
经济学基础论文范文2500字占座本质上就是一种校园里共有资源的抢占行为,这类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对高校占座进行经济学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经济学基础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随着高校学业课程的紧张以及尤其是考试的来临,教学楼以及图书馆占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
有鉴于此,恰逢学习了经济学基础,对高校占座进行经济学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文章主要分析了学校占座的需求和供给是否平衡,以及是否存在着帕累托改进,和关于成本收益问题的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字:高校占座供需平衡成本收益经济思考为什么牛奶用方盒而可乐用圆罐?为什么衣服上女式扣子在左而男士在右?为什么餐厅肯提供免费续杯服务?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无一不包含着经济哲理。
萨谬尔森说过,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把他们在不同的人群中分配。
初学微观,以为这又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干巴巴的讲理论。
现在,经过这么久的学习,才发现,开始的认识是多么无知而粗浅。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理论性强且又不失乐趣的学科。
用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更是生活中的问题更是让人收获多多。
进入大学已年近一年了,想必“占座”这一现象大家都不陌生吧?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侯在教学楼或图书馆门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奔入,瞅准座位,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置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着自己的“殖民地”。
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
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相信,大学里的你都有过相同的经历吧!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又蕴藏着多少经济学的奥妙呢!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来简单分析一下:( 一)共有资源的抢占所谓“占座”就是在一次活动开始前占有活动场地内某个或某些位置在活动期间的使用权,并以放在该位置的物品作为标识或是直接守在那里。
经济学论文范文3篇
![经济学论文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dd8d2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a.png)
经济学论文范文3篇关于经济学的论文你知道要如何来写吗?以下是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学论文范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查阅更多内容请关注!篇一: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法摘要: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论文对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案例式教学进行了分类,认为案例教学实践中现存的问题有案例教学法应用不当、案例质量不高、本土化的案例少、缺少师生互动等,上述问题的原因包括:学校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经济学案例教学团队经验不足、微观经济理论与现实案例的结合度不强等,提出可以从案例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案例的编排这两方面入手提高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最后探讨了发挥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微观经济学;探讨一、问题的提出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来说,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在经济学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讲授,需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
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的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教学手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案例教学法是指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或历史事件带到课堂之中,并利用与本课程相关的原理分析生活事例和历史事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某一问题抛给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章节,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
案例教学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案例评审型,就是给出案例中的问题及问题评审的方案,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分析;二是讨论分析型,就是只提出问题而没有给出解决方案,需要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三是发展理论型,就是通过案例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发展并不断完善理论体系。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1d2b8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b.png)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一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一:政治经济学课程多媒体教学思考【摘要】针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监控和管理不力问题,以加强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监控和管理、提升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为主线,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进行适应性改革研究,探索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新模式。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多媒体技术;教学改革;课程教学1前言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要求:“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1]。
为此,全国各高校都在过去推行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致力于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并同时开展一些提升多媒体教学水平的相关研究,如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科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等[2-5]。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政治经济学》课程对于促进经济类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知识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对经济管理需求迅速增加的趋势,许多相关联的各类社会经济问题都需要《政治经济学》作为其研究的理论基础[6]。
2《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文献[7]认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应该坚持相对稳定性和与时俱进的统一,既需要《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内容的新颖性,也需要教师能灵活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应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入手,教师应该把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应该高度重视自学方法。
文献[8]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从引入情境开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方案,结合学习过程实施过程性考核,对学习情况实时进行评价反思,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创新实践能力。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3000字6篇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3000字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43c47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e.png)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3000字6篇经济论文范文字篇一二十多年来,计量经济学作为中国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以数学化和定量化作为经济学迅速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数学模型的应用仅仅是一种工具,不能作为研究经济学理论的本质。
但是正是这种工具,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
现代经济学的任何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论证。
要实现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科学化的这一目标必须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先进的研究分析方法。
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正是一个具体体现。
经济论文范文字篇二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依靠产业结构变化带动要素投入扩大,进而拉动总量的扩张。
同时,由于市场体制改革导致要素效率特别是资本效率显著上升,一方面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长久增长,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个突出的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制变化势必影响要素的效率,但对劳动和资本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资本效率的提升是对劳动效率提升的9多倍。
这样,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
中下收入人群相对收入减少,高收入人群更倾向于投资,从而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固定投资过热。
过热的投资导致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过快、过猛发展,从而拉动日常消费品物价水平的上扬,人们则将更多的钱用于防止通货膨胀,减少了其他物品的消费,从而导致高的通货预期。
(一)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分配的公平。
针对劳动者因客观条件不同而出现的收入分配中的事实上不公平,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经济调节、缩小按劳分配实施对象客观条件的差异,弱化由此而导致的收入分配中事实上的不公平。
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维持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是缩小收入差距、形成公平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条件;促进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的形成。
二是打破不合理的垄断。
深化电信、电力、石油、民航、金融、铁路等行业改革,进一步引进竞争机制,防止其凭借垄断地位为其从业人员谋取高工资、高福利,为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大一经济数学基础论文范文
![大一经济数学基础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29971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3.png)
大一经济数学基础论文范文经济数学是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大一的经济数学是经济学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大一经济数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一经济数学论文范文篇一:《经济类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摘要:高等数学是经济类本科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掌握好其专业课程知识和从事本专业更高层次的研究起着关键作用。
为使该专业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我校对高等数学的教学试行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
本文从分层的必要性、分层方式以及取得的效果等方面分析阐述了实行分层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一、分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高等数学是大学本科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体现在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好其专业课的基本保障,更是提高思维素质的方式和进行更高层次研究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因此,一般的本科院校对经济类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学就开始开设高等数学课程。
然而,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使得高校各专业入学人数在激增的同时,生源质量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学生来自全国各个省市地区,入学的数学成绩、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发展方向各不相同。
而相同专业所使用的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都是一样的,学生和教师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这一课程的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下降。
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忽视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
因此,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兴趣爱好、发展志向在适当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对学生实施不同要求,不同方式的教学方式,就势在必行。
本文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本校的教学实践,分析论述了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和取得的成果。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教育学家布鲁姆(B.S.Bloom)“掌握学习”理论。
经济学类论文(5篇)
![经济学类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e6867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5.png)
经济学类论文(5篇)经济学类论文(5篇)经济学类论文范文第1篇依据笔者多年的微积分课程教学体会,目前微积分教学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
课时少,内容多,老师受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约,往往忙于赶进度,不易照看到同学的感受。
课堂教学仍旧是老师讲、同学听的模式,同学没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没有真正融入教学过程,同学与老师主客体倒置,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同学学学数学的爱好,肯定程度上挫伤了同学的学习乐观性。
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教材偏向于纯数学的理论和计算,同学得到的是一大堆的数学定理、公式,缺乏直观的演示,导致同学对微积分这门课程产生畏难心情。
缺乏数学与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同学学习微积分的目的不明确,为学微积分而学微积分,很多同学学完微积分后不会详细应用,从而造成同学的学习爱好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微积分学习形成了一种不良循环。
尤其是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快速进展对高校毕业生技能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数学的教学工作必需跟上时展的步伐。
微积分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缘由是多方面的,大体上可以分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三个方面的缘由。
2.1从教学内容方面看目前的微积分教材非常注意理论的严谨性。
微积分的教学内容和体系长期以来基本沿用过去已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模式,以传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
从内容绽开的层次看,大多仍沿用传统的"概念(定义)定理(结论)例题'固定模式,过分强调了形式倾向严格化的东西,如极限的定义等,注意严密的规律推理和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微积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应是直观化和形象化。
理论介绍缺少实际背景的铺垫。
课堂上同学的思维总是被按部就班地朝着固定的方向引导,往往重视理论学问而忽视了其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
这使同学感到微积分课程特别抽象,特别难学,特别神奇。
2.2从教学方法方面看目前大多数微积分的教学,出于对理论性和学问体系的严谨性考虑,教学方法仍显得抽象而陈旧,讲课中往往过于注意学问的系统传授而忽视了学问的产生和应用背景;偏重符号演算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从直观(主要来自应用和美感)和问题背景方面的引导。
大一经济学论文
![大一经济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acbdc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6.png)
大一经济学论文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其独特的方法论。
经济学发展至今,它的几十个分支学科之间不断地分化与融合使其形成了一个十分庞杂的学科体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大一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一: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经济学思考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与经济打交道,比如说,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基本上都与经济活动有关。
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我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
但是在学了一个学期的微观经济学之后,我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至少不会感觉那么莫名奇妙了,对一些现象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进行解释了。
下面我就对我身边经常遇到的一些现象,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简单的谈谈我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一、大学食堂里的经济现象1、吃饭问题每个人只要活着,都要面对这个问题——吃饭问题。
这不仅是在大学食堂里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大家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案例:某一大一新生第一天来到学校食堂,对学校食堂的饭菜不熟悉,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少就可以,所以第一次来食堂吃饭的时候该同学买了4个馒头,吃完第一个馒头时感觉很满足,吃下第二个时也感觉不错,但是吃下第三个就感觉饱了,看着剩下的馒头该同学秉着不浪费的心态继续吃,吃完后感觉特别撑。
经过教训,该同学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
通过微观经济学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微观经济学里讲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随着商品和服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应增加,但是增加的效用是不断减小的。
该同学在吃完第三个馒头的时候正好吃饱,满足值也就是效益值为10。
下面对满足值进行细致化的描述,吃第一个馒头时满足值为5,吃第二个和第三个时分别为3和2。
大学生经济学论文3000字范文
![大学生经济学论文3000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df36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e.png)
大学生经济学论文3000字范文大学生经济学论文范文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经济学的相关问题,并提供一个经济学论文范文,帮助大学生进行学术写作。
论文范文以下是一个关于供求关系的经济学论文范文,供大学生参考: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供求关系对市场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影响。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市场数据,我们发现供求关系在市场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供求关系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的平衡价格和商品数量。
引言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则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价格、收入、市场竞争等。
方法ology我们使用了回归分析方法来研究供求关系对市场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影响。
通过收集大量的市场数据,我们建立了一个供求模型,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供求关系对市场价格和商品数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当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市场价格往往会下降,商品数量则会增加。
相反,当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时,市场价格会上升,商品数量则会减少。
讨论供求关系的变动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政府政策、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都可能对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对供求关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结论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通过研究供求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变动。
在实际生活中,了解供求关系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结束语本文提供了一个关于供求关系的经济学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学生的学术写作有所帮助。
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
希望大家在学术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果。
经济学基础论文2500字
![经济学基础论文2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d801d12910ef12d2af9e7ea.png)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工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论文通过介绍经济全球化对工会影响的两个主要方面,即全球化对工会的挑战和战略的调整,从而导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工会的应对策略,为中国工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工会、挑战、调整与战略、对策工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劳动要素供、需关系的产物。
是站在工人一方,通过对劳动要素的价格议价来调节供给与需求关系的。
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工会的调节能力。
削弱了工会在双边垄断中对劳动供给的控制能力。
企业跨国经济是资本对付工会的现代手段。
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工会在更高层次上凸现了各国工会的竞争。
加入WTO,推动中国市场经济更快地发展,也给中国工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没有市场经济,工会的基本职能就会退化,离开市场经济,工会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对工会的挑战1.工会是调节劳动要素供、需关系的产物。
按传统的观点,工会是阶段斗争的产物,是工人运行的产物;这是从政治学角度的看法。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现在比较流行地说法是: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一般的说,这是对的。
但是,这还没有说在根上,没有说明什么样的劳动关系;因而,在谈到工会的调节作用时,只说“工会在经济关系方面的调节作用,主要是对劳动关系的调节”,没有说清楚工会是靠什么来进行调节的。
从根上说,一切经济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供给与需求的问题。
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是什么样的劳动关系呢?是劳动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是站在工人一方,通过对劳动要素的价格议价来调节供给与需求关系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任何市场都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两类市场。
在一个需求、供给平衡的完全竞争市场,劳动力价格是一个供需双方都不能对它施加影响的均衡价格。
在一个现实市场上,劳动要素需求的资本所有者一方,总是希望把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变成一个不宣传竞争的垄断市场。
这样就可能打破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
为了打破需求方的价格垄断,工人们认识到团结起来的重要性。
经济学基础论文
![经济学基础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207f47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6.png)
经济学基础论文引言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活动中与资源相关的方方面面。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学的应用无处不在,不论是家庭、企业还是国家,都离不开经济学的指导。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出发,探讨经济学的主要原理,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供求理论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它描述了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形成过程。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以某个价格出售商品的数量,而需求则是买方愿意以某个价格购买商品的数量。
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波动。
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价格会下降;相反,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时,价格会上升。
供求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定价策略,以及预测市场走势。
二、机会成本概念机会成本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选择某个行动而放弃其他可选择的行动所付出的成本。
例如,当一个企业决定生产特定产品时,他们必须放弃生产其他产品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提醒人们在作出决策时要权衡取舍,因为资源是有限的。
通过明确机会成本,企业可以评估每个决策的效益,并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三、边际效益递减原理边际效益递减原理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描述的是当增加某种因素的投入时,其所带来的效益逐渐减少。
换句话说,边际效益递减原理指出,额外投入的单位产出逐渐减少。
这一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制定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策略。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当农民增加施肥量时,最初的增产效果可能非常显著,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增产效果逐渐减少,最终可能会达到饱和状态。
四、市场失灵现象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市场的不完善性、外部性、公共物品等因素引起的。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需要介入,通过法律、规章制度等手段来纠正市场不足。
例如,当某个企业垄断市场时,政府可以通过反垄断法规来维护市场竞争;当市场无法提供公共物品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来筹集资源,并提供公共服务。
结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学科,它提供了许多理论和原则,可以指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关于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
![关于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b60c37d4d8d15abf234e69.png)
关于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前几天,在广播里听到一种新型的拍卖方式:一件商品要求你在1~9999元内出价(最小位数为角),并将价格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电台,电台将从诸多竞拍价格中选择没有重复的最低价格出售,且没有保留价格。
众所周知,电台并不指望靠卖掉这件商品以赚取其中的利润,而是以商品为诱饵,利用人们希望低价拍到商品的侥幸心理,赚取短信费用。
这种拍卖方式与现存的并广泛应用的英式、荷式、第一、第二密封拍卖方式激励人们说真话不同,它有点类似让听到广播的人不偷懒地发短信。
现在将这种新型拍卖的实质抽象出来分析一下。
一件商品允许你在较大的价格浮动范围内任意出价,但要求竞拍者必须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串通地将价格发送给拍卖方。
事实上,即便是串通也没有任何优势,因为拍卖者是选择没有重复的价格,而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价格,因此不必担心竞拍者之间的共谋、勾结的情况,除非竞拍者能量很大,能够在短时间得到已报价格的分布,并在截止时间之前发送出未被报出的最低价,或者是能够限制其他所有竞拍者,不许他们的报价与他的重复并出现低于他的报价且不重复价格。
显然,这两种情况对于普通的广播听众来说是无法做到的,更何况对于一个理性人来说,他也会衡量一下为了一件商品这么做值不值得,还不如自己直接上街买回来省事(如果真的需要的话)。
因此,分析模型中,竞拍者均是独立的行为个体,并且这种激励机制下不用考虑竞拍者之间的勾结,但拍卖者与竞拍者之间的勾结无法排除,可能存在,尤其是在商品价值不菲的情况下(这里难免要差一句了,说到价值不菲时很容易出现拍卖者与竞拍者之间的勾结,比较典型的例子要数西安摸彩的宝马事件,理性人过于理性了,就难免走极端,不顾一切代价地维护并聚敛自身利益,违规操作、铤而走险更不在话下了)。
下面从价格角度上来看,首先较大的浮动范围就给人以很大的诱惑,理性人总是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设想,较大的浮动范围意味着下限很低,也就暗示了他们有可能以低于商品实际标价很低的价格得到该商品,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或许我们应该说标价不同结果会有差异,但这种差异绝不会产生质的区别。
经济学常识期末论文
![经济学常识期末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deae3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7.png)
经济学常识期末论文Titl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Economic GrowthIntroduc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modern societies. In today's fast-paced world, where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occur rapidly, it is imperative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e economy.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how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fluences economic growth, productivity, and overall welfare of a countr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eads to increased productivity, which in turn boosts economic growth. When firms invest in new technologies, they can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more efficiently, leading to higher output and profits. This increased productivity allows businesses to expand, create more jobs, and generate economic wealth. Additionall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also lead to the creation of entirely new industries, further driving economic growth.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lso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leading to increased consumer satisfaction. This can result in higher demand for products, further boosting economic growth. Additionally, technologicaladvancements can also lead to cost-saving measures for businesses, allowing them to lower prices and increase market share.Moreove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lead to the creation of entirely new markets and opportunities, as seen in the rise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e-commerce. These new markets can provide a platform for small businesses and entrepreneurs to thrive, further contributing to economic growth.Challenges and Considerations:Whil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have numerous benefits for the economy, there are also challenges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ed.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s the potential for job displacement due to automation and AI. As businesses adopt new technologies, certain jobs may become obsolete, leading to unemployment and income inequality. Policymakers need to address these concerns by implementing training programs and re-skilling initiatives to ensure that workers are prepared for the digital age. Additionall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also have negative externaliti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privacy concerns. It is essential for policymakers to consider these factors and implement regulations to mitig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society.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By investing in newtechnologies, businesses can increase productivity, create new markets, and improve consumer satisfaction. However, policymakers need to consider the challenges and externalities associated wit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ensure that its benefits are shared equitably among all members of society. Overal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the econom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individuals around the world.。
经济学基础论文范文
![经济学基础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b7f22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d.png)
经济学基础论文范文正文:一、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核心在于研究有限资源在无限需求中的分配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以及它们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应用。
通过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析,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以理解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二、经济学的定义和范畴经济学通常被定义为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选择的科学。
它不仅关注个体如何做出选择,还关注这些选择如何影响整个社会。
经济学家通过建立模型和理论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如价格、就业、通货膨胀等。
三、供需法则供需法则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它表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上升;反之,则价格下降。
这一原理在市场经济中起着核心作用。
四、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尽管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市场失灵现象也时有发生。
例如,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干预成为必要,以纠正市场失灵,提高社会福利。
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政府用来影响经济的主要工具。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而财政政策则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实现。
这两种政策的协调使用对于经济稳定和增长至关重要。
六、国际贸易与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各国带来了经济增长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贸易不平衡和产业转移。
七、结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经济现象和制定经济政策的框架。
通过深入研究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行为背后的动机,并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在不断进步,以适应新的经济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1] 萨缪尔森, W., & 诺德豪斯, P. A. (2015). 经济学(第19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曼昆, N. G. (2014). 宏观经济学(第8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弗里德曼, M. (2008). 货币的祸害. 北京:商务印书馆.。
大一经济学基础期末论文范文
![大一经济学基础期末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2e94a0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b.png)
大一经济学基础期末论文范文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经济学基础这门学科,一个学期下来,对经济学有了基本的了解。
经济学是人类关于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当今世界经济全国化,国家经济发展快速,我们要学好经济学知识和智慧运用到生活和中去,让我们生活更加美好,在这里,我对生活中一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分析11月11日,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淘宝店,天猫店交易额为571亿元,在双11这天购物节,大部分剁手党将前些天收在购物车的宝贝进行下单,这一天内,大部分人通过手机,电脑进行购物,在进入双11这天时,一份十一秒之内交易额突破一亿,三分钟便突破10亿元,五分十七秒时突破二十亿,十四分零二秒突破五十亿元,三十八分二十八秒的时候突破了一百亿。
这一天内,快件达五亿多件,14家快递125万快递员进行收件,打包,运输,派送。
五亿多件可以看出来我国国民的需求量大,消费能力,购买能力强,消费金额高。
购买力促进的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分析:调查显示,65%的消费者认为价格较低,吸引其购买。
44%的消费者确实有需要购买的物品,等待双11优惠的到来。
62.5%的消费者认为双11的价格可以接受。
其次,有抽奖活动,吸引购物者抽奖消费。
高消费额是因为需求量大,国民消费购买力强。
购物街的趋势让商品畅销,购买者心情愉悦。
二、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产品价格决定性因素有获取利润收益,占领市场,国家调控。
商品的定价因素是以下几点,一是商品价值,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决定着商品价格高低,二是商品的成本,成本是商品价格构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成本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贮存运成本,机会成本。
商品的市场因素也影响定价售价,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市场竞争,还有就是消费者行为心理因素,在消费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种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支配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所以,产品价格定价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制定。
三、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思和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一经济学基础期末论文范文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经济学基础这门学科,一个学期下来,对经济学有了基本的了解。
经济学是人类关于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当今世界经济全国化,国家经济发展快速,我们要学好经济学知识和智慧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让我们生活更加美好,在这里,我对生活中一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分析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淘宝店,天猫店交易额为571亿元,在双11这天购物节,大部分剁手d将前些天收在购物车的宝贝进行下单,这一天内,大部分人通过手机,电脑进行购物,在进入双11这天时,一份十一秒之内交易额突破一亿,三分钟便突破10亿元,五分十七秒时突破二十亿,十四分零二秒突破五十亿元,三十八分二十八秒的时候突破了一百亿。
这一天内,快件达五亿多件,14家快递125万快递员进行收件,打包,运输,派送。
五亿多件可以看出来我国国民的需求量大,消费能力,购买能力强,消费金额高。
购买力促进的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分析:调查显示,65%的消费者认为价格较低,吸引其购买。
44%的消费者确实有需要购买的物品,等待双11优惠的到来。
62.5%的消费者认为双11的价格可以接受。
其次,有抽奖活动,吸引购物者抽奖消费。
高消费额是因为需求量大,国民消费购买力强。
购物街的趋势让商品畅销,购买者心情愉悦。
二、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产品价格决定性因素有获取利润收益,占领市场,国家调控。
商品的定价因素是以下几点,一是商品价值,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决定着商品价格高低,二是商品的成本,成本是商品价格构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成本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贮存运成本,机会成本。
商品的市场因素也影响定价售价,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市场竞争,还有就是消费者行为心理因素,在消费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种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支配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所以,产品价格定价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制定。
三、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思和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只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产业政策。
(1)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
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第一,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增加就业。
第三,稳定物价。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
第一,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
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
只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了,宏观经济才能正常进行,经济增长才能顺利实现。
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
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超过社会总供给,出现商品普遍供不应求、物价全面上涨,这时宏观调控的重点就是抑制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并适当减少出口,同时鼓励增加供给,适当增加进口;如果社会总供给明显超过总需求,出现商品积压、生产下降、物价下降、失业增加,这时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刺激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增加,并鼓励增加出口,同时适当控制供给增加,减少进口。
(3)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就业的情况如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促进充分就业是我国政府的责任。
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劳动供给数量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数量有限。
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长期将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落到实处,并严格控制人口和劳动力增长。
就业的增长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要增加就业,首先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增加就业的基础。
只有经济快速增长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才有加快发展的可能,对劳动力的需求才可能有较快的增加。
同时还必须提高就业弹性。
经济增长率确定,提高就业弹性,也就是增加就业量。
为了提高就业弹性,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回收小城镇建设。
(4)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作用的形式。
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
如果物价大幅度上升和通货膨胀,会刺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经济效益下降;如果物价下降和b通货紧缩,则会抑制投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
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政府可以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
(5)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
影响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一是进出口贸易状况,二是资本流入流出的多少。
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尤其是出现较大逆差时,对本国经济是不利的,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节,使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其措施主要有:增加出口,减少进口,运用外汇储备,引进外资,必要时还可以动用黄金,让本国货币贬值。
国家财政机关运行好政策。
为了国家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让国家繁荣富强。
经济学,让我们了解生活,让我们领悟生活,指导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生活更加美好。
大一经济学基础论文篇二:经济学基础期末论文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吸收,我对经济学基础有所收益。
该课程的理论知识课一般分析方法对于我来说,从懵懵懂懂到开始有些头绪。
经济学基础一开始就论述经济学的由来,基本问题以及定义,然后就是对经济学的剖析研究工具、方法、层面(微观和宏观);接触了相关理论后,正式进入实质性的学习。
从微观入手,由价格推出需求和供给,需求又与消费者消费相关,所以引出了消费者行为理论。
供给又与生产者生产相关,所以引出了生产者行为理论。
另外在微观中也提到了效用该知识点,记得老师的思路是从消费者偏好的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得到效用最大化,再推出消费行为。
在宏观方面,我们先学了市场的结构,然后到收入分配市场和政府,老师重点讲了宏观经济运行(通货膨胀理论、失业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转眼间大一上学期即将结束,在将近三个月对经济学基础的学习中,我的感觉好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
为什么这样说呢,记得经济学的第一堂课,经济老师并没有讲书本的知识,而是在关门的前提下向我们讲述财管会计专业的内容与就业前景,还把他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
这不但让我来到这大学后重燃希望,而且找到了高中时代朝气蓬勃的感觉。
然而,往后的学习中并不如我想像中那么简单。
在前面一、二、三章中,我在课堂上都能听得懂,而且能跟上老师的思路。
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基本假设、研究方法我都能看懂。
在价格理论当中,老师在课堂上点出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还有需求量的决定因素(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收入水平3.相关产品的价格4.消费对未来价格的预期5.其他因素)。
个人需求方面,重点是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直线,它随其价格下降而增加,这又引出了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
供给方面,重点讲了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按照供给法则,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递增的直线。
在第三节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均衡价格的变动(1.需求变动引起的均衡价格变动2.供给变My experience动引起的均衡价格的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化引起的均衡价格的变动)。
弹性方面,我学会了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以及弹性系数的公式理解和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因素。
消费者偏好方面,从商品的不同组合及相同的效用,我们引入了无差异曲线,通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我们又学到了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最后是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
第四章的生产与成本关系与前面的消费与价格的关系非常类似,就是字母改变了一下,所以我第四章也能理解。
但是在之后的知识点,我学得开始朦胧,在课堂上也跟不上老师节奏了。
虽然说大学的课程比起高中来说相较于轻松,但是大学里的学习要靠自觉,除了掌握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还要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其他相关的书,查找资料。
这无疑是我的一大难题,因为我在高中的时候没有养成该习惯,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点后悔。
在经济学基础的宏观经济方面,我学得比较吃力。
曾有一天,我去图书管找过相关书籍,但借回宿舍看又看不进脑子里,因为没有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刚开始的那股冲劲慢慢消失。
我知道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是我没能Hold住激情。
但我还是坚信老师,坚信经济学能对我的未来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不过,经过反复的琢磨,我还是弄懂了市场的结构。
先是市场的分类(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然后分别对各种市场的详细描述,均衡条件、市场特征等都是比不可少的。
这个知识点让我联想起高考完后的那个暑假。
紧张的高考结束了,整个人的状态从绷紧突然松弛了,在玩了几天之后,突然想起了高考之前一直想做的事:找一份暑期工。
暑期工,是之前中考之后一直想做了很久的事情。
以前总听别人说,打暑期工如何如何的辛苦,但是又如何如何的快乐,总是让我觉得心痒痒,下定了决心高考之后一定要找份暑期工,好好的充实一下自己。
于是我托我舅舅找到了一份暑期工,是到番禺卓华服装有限公司那里做个跟单。
那时我见识到大公司的工作模样,我还偷偷地观察那些会计是怎么工作的。
在那个公司发生的一件事和现在学的完全竞争市场非常相似。
那天,上头发下了一个叫Palmers客的文件叫我们跟单部跟,第二天就完成了,接着又来了一个AVON客的文件。
我之后,两件货的相似度非常高,是同质或无差别的。
在与社会接触过之后让我感到:在学校,只要你装得样子乖巧,学习好,就能轻轻松松地获得你想要的,而这一切完全是由我们单方面决定的,然而在社会,并不是你学历高,学校好,成绩好就能获得你想要的职位,想要得更高的报酬,除了看自己表现行不行,还要看对方是否对你满意。
记得在宏观经济运行中,老师在课堂上讲通货膨胀理论和失业理论的时候,由于是理科生,所以在课堂上听得不太懂,突然脑海中浮现出信息时报的一则历史新闻: 2004年的通货膨胀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较为严重的一次。
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GDP增长9.5%,投资增长有所放慢,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增加,消费需求依然较强,GDP构成发生变化。
通胀同比指数在2004年三季度一度高达5.3%;再结合老师的解释于是我懂了,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物价上涨必须持续一定时期。
如果物价只是一次性、暂时性、季节性上涨,都不能称为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