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9年哈密市霜冻气候特征分析
哈密灾害评估报告
哈密灾害评估报告1. 引言哈密市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哈密市经常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哈密市所面临的灾害风险,本报告将对哈密市的灾害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 灾害概况2.1 高温灾害由于哈密市地处干旱地区,夏季的高温天气常常给人们带来困扰。
高温不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还对农作物和畜牧业等经济产业造成严重的破坏。
根据过去几年的数据分析,哈密市夏季的平均温度逐渐升高,高温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也在逐渐增加。
2.2 沙尘暴沙尘暴是哈密市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由于哈密市周边地区大量的沙漠和荒漠地带,当遇到干燥、缺乏降水和强风等因素时,就会引发沙尘暴。
沙尘暴对交通、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2.3 地震哈密市位于地震带附近,地震活动频繁。
过去的历史记录显示,哈密市及周边地区多次发生过地震,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地震风险评估和相应的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3. 灾害评估为了评估哈密市的灾害风险,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和指标:3.1 高温灾害评估我们首先对过去几年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温度、降水量等指标。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确定高温灾害的频率和强度。
此外,我们还考虑了人口密度、建筑结构和基础设施等因素,以评估高温灾害对城市的潜在影响。
3.2 沙尘暴评估沙尘暴的评估主要依靠气象数据和沙尘暴历史记录。
我们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和可能的强度。
另外,我们还考虑了地理条件、环境保护措施和人口分布等因素,以评估沙尘暴对城市的潜在风险。
3.3 地震评估地震评估是通过分析历史地震数据和地质情况进行的。
我们收集了过去几十年的地震数据,并结合地质调查报告,评估了哈密市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地震风险。
我们还考虑了建筑结构和基础设施的韧性等因素,以评估地震对城市的影响程度。
4. 应对措施基于灾害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应对措施,以减轻哈密市面临的灾害风险:4.1 高温灾害应对•加强热浪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息;•提高公众对高温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和改善避暑设施,提供安全和舒适的避暑场所。
哈密秋天的地理气候情况分析
哈密秋天的地理气候情况分析哈密秋天的地理气候情况分析哈密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新疆东部,地跨东天山南北,东西相距约404千米,南北相距约440千米,东部、东南部与甘肃省酒泉市为邻,南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部、西南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鲁番市毗邻,北部、东北部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14.21万平方千米,有长达587.6千米的国界线,设有国家一类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口岸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哈密秋天的地理气候情况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哈密秋天穿衣指数:哈密秋季冷不冷?哈密秋季平均温度是10℃ ~ 27℃,天气清凉。
白天平均27℃,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
夜间平均10℃,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
哈密秋季日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阿拉尔( 32℃)、阿克苏( 35℃)、阿勒泰( 27℃)。
哈密秋季日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阿拉尔( 10℃)、阿克苏( 8℃)、阿勒泰( 10℃)。
哈密地理/气候概况:哈密地区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腹地,由于天山山脉横亘地区中部,加之山脉南、北两侧多为荒漠、戈壁,地区不仅具有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干旱气候特点,而且各地气候差异明显。
地区全境可划分为五个气候带、共七个气候区:暖温带极干旱区(哈密盆地、淖毛湖盆地)、温带极干旱区(三塘湖戈壁、七角井盆地)、温带干旱区(伊吾谷地、沁城及天山南麓海拔1500~2000米地带)、温带亚干旱区(巴里坤盆地、天山北麓海拔1500~2000米地带)、寒温带干旱区(天山山区南坡海拔2000~3000米地带)、亚寒带亚干旱区(天山山区北坡海拔2000~3000米地带)、寒带亚干旱区(天山海拔3000米以上山区)。
概括各地气候主要特征是:干燥少雨,晴天多,光照丰富,年、日温差大,降水分布不均,春季多风、冷暖多变,夏季酷热、蒸发强,秋季晴朗、降温迅速,冬季寒冷、低空气层稳定。
新疆哈密高温气候特征及其环流形势分型
近1 4 a是 呈 直线上升 的趋势 , 这 与全球 气候 变暖趋 势 一致 。 ( 2 ) 哈 密 市近 5 4 a年平 均 高温 日数 是3 5 d , 主要 集 中在 6 — 8月 , 7月最 多。( 3 ) 高温 日数 具有 明显的年 际变化 , 最 多为 2 0 0 2年 出现
脉环绕 , 区内多沙漠 , 是我国和世界上较大的干旱和 半 干旱地 区} l 6 1 。 哈密地 处 亚欧大 陆 腹地 的新 疆东部 ,
伊 朗副 高 东伸 发展 共 同作 用型 。
关键 词 : 哈 密; 高温 ; 气候 特征 ; 5 0 0 h P a 环 流
中图分 类号 : P 4 6 3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2 — 0 7 9 9 ( 2 0 1 5 ) 0 2 — 0 0 3 8 — 0 6
6 0d , 最 少为 1 9 9 3年仅 出现 了 1 l d 。( 4 ) 新 疆脊 、 伊 朗副 热 带高压 与 西太平 洋副 热带 高压 的强 弱
和位 置 与 高温 天 气有很好 的对 应 关 系; 哈 密 出现 持 续性 高温天 气过 程在 5 0 0 h P a高度 场 主要 表 现 为三类 环 流类型 : 西太平 洋副 高西伸 发展 型 、 伊 朗副 高 东伸发 展 型 、 西 太平 洋副 高 西伸发 展 与
新疆哈密高温气候特征及其环流形势分型
苗运玲 , 卓世新 , 李如琦 , 宋 良娈 , 冯桂 红
( 1 . 哈密地 区气象局 , 新疆 哈密 8 3 9 0 0 0 ; 2 新疆 气象 台, 新疆 鄯善 8 3 8 0 0 0 ) 鸟鲁木 齐 8 3 0 0 0 2 ; 3 . 鄯善县 气象局 , 新疆
摘 要 : 利用 1 9 6 1 -2 0 1 4年哈 密 国 家基 准 气 象观 测 站 5 — 9月逐 日最 高气 温 、 极 端 最 高 气 温和 N C E P 1 。 × 1 。 再 分析 资料 , 统计 分析哈 密市 高温 天气 的气候 特征 及环 流 背景 。 结果表 明 : ( 1 ) 哈 密市 高 温天 气具 有 明 显的 时 间 变化特 点 , 1 9 6 l 一1 9 9 3年 是 偏 少期 , 1 9 9 4年 以后 明显偏 多。 而
1961_2002年新疆季节冻土多年变化及突变分析
推后 6 d, 其中吐鲁番推迟 13 d, 库尔勒、喀什、若 羌推迟 8~ 10 d( 表 1、表 2) .
土壤 10 cm 深度的解冻期, 全疆各地均提前. 天山以北各地, 90 年代比前 30 a 提前 5 d, 塔城、伊 犁提前较多, 为 9~ 10 a. 天山以南地区, 90 年代 与前 30 a 相比, 除南疆西南地区变化不大外, 其它 地区都是提前 5 d 解冻, 其中最多的库尔勒、阿克 苏提前近半个月. 10 cm 土壤封冻天数, 全疆平均 减少 9 d, 其中北疆塔城地区减少最多为 21 d, 南 疆库尔勒地区减少最多为 22 d.
3 -8 - 11
82 2
冰
川
冻
土
表 2 天山以南地区各年代土壤 10 cm 深度冻结、解冻平均日期
T able 2 Decadal mean dates o f the beg inning and ending of the freezing season of soil at 10 cm deep in the reg ions to the south of the T ianshan M o untains fro m 1961 to 2000
日期, 除博乐、乌苏、石河子变化不大外, 其它地 区都向后推, 20 世纪 90 年代与前 30 a( 1961 1990 年) 相比, 冻结日期平均推后 4 d, 塔城推后达 12 d. 天山以南地区也有同样趋势, 除哈密、拜城平均 提前 2 d 冻结外, 其它地区 10 cm 深度冻结期平均
缘为 12 月上、中旬. 次年冬末春初, 土壤开始解冻, 北疆多为 3 月中、下旬地表解冻, 伊犁河谷为 3 月 上旬; 南 疆为 2 月中旬. 由于春季升 温快, 10 cm 深度解冻时间与土表解冻时间几乎相同.
哈密地区近54 a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哈密地区近54 a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杨艳玲;秦榕;卢新玉;杨红艳;何亚平【摘要】Based on the sunshine hours observation data of 6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Hami , Xinjiang during the years 1961-2014,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trends, abnormal years, abrupt change test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sunshine hours of Hami in recent 54 years by the linear trend,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K abrupt change test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e spring and annual sunshine hours of Hami exhibited an increasing trend over the past 54 years, the changes of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are relatively smooth. The abnormal low sunshine hour amount occurred in 1998, and not occurred by the abnormal high annual sunshine hour amount. The spring sunshine hours occurred abrupt change in 2004, and the summer in 1993. The increase of annual sunshine hours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crease of low cloud cover amount.%以新疆哈密地区1961—2014年6个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为依据,利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M-K突变检验分析等方法,对哈密地区近54 a四季及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异常年份、突变检验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近54 a哈密地区春季与年平均日照时数均呈增加趋势,而夏、秋、冬季变化比较平稳;年日照时数异常偏少出现在1998年,但从未出现过异常偏多年;年、秋季和冬季日照时数在近54 a中没有发生突变。
哈密简介介绍
01
哈密文化深受中原文化 影响,同时又融合了多 元文化元素。
02
哈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富多样,包括民间音 乐、舞蹈、戏曲等。
03
哈密的文化遗产具有独 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 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04
哈密的文化传承在现代 社会中面临一些挑战, 需要得到保护和发扬。
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张骞出使西域经过哈密,为哈密带来了中原文化的交流 与融合。
地形地貌
01
哈密地形地貌多样,北有巴里坤 、伊吾两县的广阔草原和肥美牧 场;南有天山和祁连山,形成山 盆相间的地貌格局。
02
哈密市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中 部为山区,南部为冲积平原,沙 漠广泛分布。
气候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哈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 旱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昼夜温差大。
哈密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 ,夏季日照时长可达14小时以 上,适合发展太阳能发电。
哈密简介介绍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3
目录
• 地理环境 • 历史背景 • 自然资源 • 经济概况 • 旅游景点 • 社会民生
01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哈密位于新疆东部,地处于天山山脉的南坡,东与甘肃省相邻,南与巴音郭楞蒙 古自治州相连,西与吐鲁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相依,北与蒙古国接壤。
哈密市是新疆通往内地的门户,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素有“西域襟喉”、“ 中华拱卫”、“新疆门户”之称。
05
旅游景点
哈密魔鬼城
雅丹地貌
魔鬼城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形态奇特,充满神秘 感。
历史遗迹
魔鬼城内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古城堡、烽火台等 ,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拍摄胜地
近40年哈密市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龙源期刊网
近40年哈密市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作者:冯瑶顾明珠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06期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发生明显的变化,区域性气候变化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太阳辐射是重要的气候因子,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日照时数表示一个地方直接受太阳光照射的实有时数,是太阳辐射强弱的最直接表现,受到云、雾、空气污染物等多种因素影响。
任国玉等[1]研究
表明,近50年来我国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其趋减幅度具有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山区的特点;日照时数的变化还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冬、夏季趋减幅度大于春、秋季。
王华等[2]分析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日照时数变化,发现阿克苏地区日照时数变化与其他地区不
同,呈增多的趋势。
哈密市地处新疆东部,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常年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因此,研究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规律,对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为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哈密市近三十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哈密市近三十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本文主要运用新疆哈密市气象局的气温、日照、降水的观测资料,对哈密市近三十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结果表明:哈密市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97℃/10a;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147.28h/10a;降水量呈较大波动变化,总体为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9.607mm/10a。
标签:哈密市;气候变化;气温;日照;降水哈密市位于新疆东部,属中纬度亚欧大陆腹地,天山山脉横亘地区中部,大多数处于哈密盆地上。
境内为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近些年,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大背景下,哈密市气候也出现了较大变化,进而各类极端灾害性事件频发,对当地农牧业生产及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哈密市近三十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以掌握哈密市气候变化规律,为更为有效的应对异常气候变化、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水平给予有价值参考依据。
一、资料和方法本文选取新疆哈密市气象局1986-2015年气温、日照月值资料及1986-2005降水月值观测数据资料,季节划分采用常规划分标准: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至翌年2月。
采用常规线性趋势法对哈密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二、结果分析1.气温变化特征分析哈密市1986-2015年平均气温11.4℃,近三十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图1),气候倾向率0.297℃/10a。
哈密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以偏冷为主,11年中除1989年外,其他年份气温均要≤历年气温均值;90年代末至21世纪以来气温普遍偏高,1997—2015年,除2000、2003年、2012年平均气温低于历年气温均值外,其余16个年份均≥历年气温均值,占84.2%,表明90年代末到21世纪以来哈密市偏暖年份较多,气候增暖趋势同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保持一致。
哈密市1986-2015年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分别为13.4℃、25.6℃、9.3℃和-7.1℃,四季平均温度变化波动特别大,春季、夏季、秋季平均温度均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603℃/10a、0.569℃/10a、0.383℃/10a,冬季平均温度呈波动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7℃/10a。
且末绿洲1961—2010年霜冻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表明, 在气候增暖背景下 , 每年新疆各地仍有不同程 度 的霜 冻灾 害发 生 。
且 末 地处 塔 里木 盆地 东南 缘 ,总 面 积 1 4 0 2 5 0 k m , 其 中绿 洲 面积 为 6 0 3 3 k m 。该绿 洲 三 面环 沙 , 是 典型 的孤 独绿 洲 。特殊 的地 理环 境形 成 了该地 区 独 特 的气候 特征 : 春 秋两 季冷 空气 活动 频繁 , 气 温不 稳定 , 昼 夜 温差 大 , 终 霜有 时 结束 较 晚 , 初 霜 往 往 过 早 来 临 。棉 花是 且末 绿洲 的 主要经 济作 物 ,面 积达 1 3 3 3 3 h m ,霜冻 是 对 该地 区农 作 物 危 害最 严 重 的 自然灾 害之 一 。因此 分析研 究 在气候 变 暖背 景下 霜 冻 的变 化规 律 , 有 助 于提 高对 霜冻灾 害 的预测 能 力 ,
象 工 作 。E - ma i l : x j s c m y @1 2 6 . e o m
个 数 , 为 样 本 总 数 ) ; 绝 对 变 率 = 1 I x i - ; J ( n 为 样 本 数 , 为 平
均值 ) 。
47
沙 漠 与 绿 洲 气 象
Des e r t a nd Oa s i s Me t e o r o l o g y
霜冻 是 一个 与 农 业 有重 要 关 系 的 自然 现 象 , 它 的发 生受 温度 变化 控制 ,因而温 度变 化势 必影 响 到
1 资料和 方 法
利用 且末 县气 象站 1 9 6 1 -2 0 1 0年 初 、终 霜 E t 、 无霜 期资 料 , 并 以最 低气 温 ≤0 o C 作 为 霜冻 标 准 , 用 线性 回归方 法 分 析其 趋 势变 化 规 律 ; 运 用 Mo r l e t 小 波分 析 方法 l 7 l 研究 初 、 终 霜 日的尺 度特 征 ; 参 照 气候 异常 事件 判别标 准来 分 析异 常初 、 终霜 冻 的特 征 _ 8 1 。
1960—2008年新疆哈密地区的气温变化分析
2 1 年 2月 01
沙 漠 与 绿 洲 气 象
De e tan ssM ee r l g s r d Oa i t o o o y
16  ̄2 0 年新疆哈密地区的气温变化分析 0 08 9
邢芝芳 杨艳玲 王 , ,
( . 密地 区气 象局 , 疆 1 哈 新
a n a a s sg i c n . n u lme n wa in f a t i Ke r s y wo d :Ha r a h n e n tmp r t r ;c re ai n a a y i mia e ;c a g si e e a u e o r l to n l ss
2 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 1 图1 为哈密地 区 6 站平均温度过程 曲线 ( 线性 趋势拟合 ) 以及气温距平曲线( 6阶多项式拟合 )哈 , 密地区春 、 、 、 夏 秋 冬及年平均气温增幅分别为 1 、 . 8 2 、_ 2 、. c , 中以秋季增 幅为最剧烈 , 、 . 2 、. 21l 其 0 3 2 C 冬 夏次之 , 春季最小 , 总体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同时 从气温距平拟合 曲线可看出 ,各季节及年均气温在
年附近的低谷开始回升 ,到 9 年代中期 出现高相 0 位, 之后又明显下降 , 表现较为特殊 , 但大多仍为正
距平 。
在 当前全球及 中国气候变暖 ,尤其是 2 世纪 O
8 0年代 、0年代 持 续 变 暖 的大 背景 下 , 自 2 纪 9 0世
5 年代 以来始终位于变暖区的哈密地区 , 0 其温度的 变 化特 征 、变化 趋势 和导致 这种 变化 的可 能原 因是
此后 春 、 、 及 年均 气温 呈上 升 趋势 ,0年 代后 期 夏 秋 9 正距 平 明显 增 大 , 温 加 剧 ; 冬 季 气 温则 从 17 增 而 94
哈密市近三十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哈密市近三十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作者:美合日阿依·牙里坤来源:《农家科技》2018年第01期摘要:本文主要运用新疆哈密市气象局的气温、日照、降水的观测资料,对哈密市近三十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结果表明:哈密市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97℃/10a;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147.28h/10a;降水量呈较大波动变化,总体为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9.607mm/10a。
关键词:哈密市;气候变化;气温;日照;降水哈密市位于新疆东部,属中纬度亚欧大陆腹地,天山山脉横亘地区中部,大多数处于哈密盆地上。
境内为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近些年,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大背景下,哈密市气候也出现了较大变化,进而各类极端灾害性事件频发,对当地农牧业生产及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哈密市近三十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以掌握哈密市气候变化规律,为更为有效的应对异常气候变化、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水平给予有价值参考依据。
一、资料和方法本文选取新疆哈密市气象局1986-2015年气温、日照月值资料及1986-2005降水月值观测数据资料,季节划分采用常规划分标准: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至翌年2月。
采用常规线性趋势法对哈密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二、结果分析1.气温变化特征分析哈密市1986-2015年平均气温11.4℃,近三十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图1),气候倾向率0.297℃/10a。
哈密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以偏冷为主,11年中除1989年外,其他年份气温均要≤历年气温均值;90年代末至21世纪以来气温普遍偏高,1997—2015年,除2000、2003年、2012年平均气温低于历年气温均值外,其余16个年份均≥历年气温均值,占84.2%,表明90年代末到21世纪以来哈密市偏暖年份较多,气候增暖趋势同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保持一致。
哈密地区最大风速变化及特征分析
哈密地区最大风速变化及特征分析董 军(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32)摘要:根据哈密、淖毛湖气象站1961-2015年历年最大风速资料,分别使用Mann-Kendall 检验方法和Morlet 小波变换对最大风速突变和周期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哈密站和淖毛湖站的最大风速都呈下降趋势,变化率分别为2.1(m/s) / 10年和1.31(m/s) / 10年;两座气象站的最大风速都存在突变性,分别发生在1984年和1996年;哈密气象站最大风速存在31年、22年、10年和5年左右的周期震荡,淖毛湖站最大风速存在24年、15年和8年左右的周期震荡。
关键词:周期性特征;Mann-Kendall 检验;Morlet 小波变换。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913(2019)S1-0135-04Analysis of Maximum Wind Speed Variationand Characteristics in Hami AreaDONG Jun(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PECC, Xi'an 710032, China)Abstract: Based on maximum wind speed data by Hami weather station and Naomaohu weather station from 1961 to 2015, the trend of maximum wind speed was analyzed by Mann-Kendall nonparametric test method, and the period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maximum wind speed series was analyzed using Morlet wavelet transfor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wind speed in Hami and Naomaohu weather station both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with the rate of 2.1(m/s) / 10 year and 1.31(m/s) /10 year; the mutation appeared in 1984 for Hami weather station and 1996 for Naomaohu weather station; There are periodic oscillations around 31 year, 22 year, 10 year and 5 year in Hami weather station, with 24 year, 15 year, and 8 year in Naomaohu weather station.Keywords: periodic characteristics; Mall-Kendall test; Morlet wavelet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8-12-10作者简介:董军(1989- ),男,河南三门峡人,助理工程师,从事电力工程水文气象工作。
哈密平原和山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哈密平原和山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作者:热依拉·玉努斯艾海提·牙合甫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06期摘要:依据哈密地区平原和山区1961—2015年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计距平法、M-K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法研究了该地区降水演变趋势、突变和周期性特点。
近55a哈密地区平原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4mm/10a、0.79mm/10a;结合M-K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得出哈密平原1968年平均降水量出现由少到多突变,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未发生突变;55a来哈密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在4a、8~10a、16~17a、30a时间尺度上存在周期振荡,其中16a振动周期稳定,山区存在4~5a、8~10a、21a周期振动10a为主要周期且稳定。
关键词:哈密平原地区;哈密山区;降水;突变;小波分析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03引言气候变化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之一。
哈密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天山山脉从东至西横贯地区中部,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哈密两大不同气候区域,兼具南、北疆气候特点,南部光热丰富,干旱少雨,北部降水多,气候温凉。
本文选取资料序列完整的站点,对哈密平原和山区的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本文利用哈密地区1961~2015年4个台站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五点二次滑动平均及累计距平等办法分析哈密平原和山区平均降水量演变趋势及持续性变化,运用Manm-Kendall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对哈密地区近55a降水时间分布特征作突变及周期性分析。
2 哈密平原区降水变化特征2.1 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哈密平原地区55a年平均降水量3.05mm,总体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4mm/10a。
其中1986年以前降水偏少,26a中仅有10a距平为正值,属降水偏少年份,其中1985年降水最少(1.80mm),比常年偏少1.25mm;1986—2007年降水趋于上升,2007年后降水缓慢下降;1986年后29a中11a降水偏少,降水最大4.64mm(1988年)。
新疆哈密区域寒潮天气统计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a m i r e g i o n i n e a s t X i n j i a n . I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e a l r i e s t c o l d w a v e i n H a m i r e g i o n i n e a s t X i n j i a n g a p p e a r e d i f r s t
9 0
宁 夏农 林科 技 ,N i n g x i a J o u na r l o f A g r i . a n d F o r e s . S c i . & T e c h . 2 0 1 3 ,5 4 ( 1 0 ) : 9 0 — 9 2
新疆哈密区域寒潮天气统计特征
i n S e p t e mb e r 2 t o 3, t h e l a t e s t i n Ma y 2 2 t o 2 3 .As f n r t h e f o u r s e a s o n s ,t h e mo s t c o l d w a v e s a p p e a r e d i n s p in r g 。u p t o
现 次数 总 体 呈现 减 少趋 势 ; 哈 密 地 区 北部 寒潮 出现 频 次 、 强度 高 于哈 密地 区 南部 , 初 寒 潮 北部 早 于 南部 , 终 寒 湖 北 部 晚 于 南
哈密市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哈密市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魏晓敏;王睿
【期刊名称】《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6(044)003
【摘要】文章以1951—2010年哈密市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总云量、日照时数、风速、无霜期的气候资料为依据,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哈密市的气候向气温升高、降水增多、空气变湿、日照时数增加、平均风速减小、大风日数快速减少、无霜期延长的趋势变化。
【总页数】5页(P88-91,102)
【作者】魏晓敏;王睿
【作者单位】哈密地区气象局,新疆哈密 839000;哈密地区气象局,新疆哈密83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6
【相关文献】
1.哈密市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J], 魏晓敏;王睿;
2.2019年都安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J], 梁忠; 黄丽秋; 黎克; 黄嵘夏
3.毕节市农业气象条件及晚霜冻影响分析 [J], 姚浪;吴姗;帅龙;龚雪鹏;聂祥;陈余明
4.2021年沧州市夏季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及生产建议 [J], 孙萌萌
5.2020年新疆博州棉花农业气象条件及产量因素分析 [J], 陈萍;哈斯提尔;古丽娜孜;买合比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哈密地区雷暴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哈密地区雷暴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魏根成;苗运玲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
【年(卷),期】2012(053)010
【摘要】利用1961—2010年哈密地区50年雷暴天气资料,统计分析了雷暴日数
的变化特征及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哈密地区雷暴日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近10年下跌趋势很大,在过去的50年中各测站雷暴日数变化速率-0.32~-2.00d/10年。
1年中雷暴的活动期在3~10月,活跃期5~8月的平均雷暴日数占全年的90.0%
以上。
1日中雷暴多发生在正午到前半夜。
年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南部明显少于北部,且雷暴日数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总页数】2页(P171-172)
【作者】魏根成;苗运玲
【作者单位】新疆伊吾县淖毛湖气象站,新疆伊吾839300;新疆哈密地区气象台,新
疆哈密83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46
【相关文献】
1.共和盆地贵南县近53年雷暴天气变化规律 [J], 龚建平;马香莲;朱元福
2.晋中市雷暴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J], 郭世青
3.甘肃中部雷暴天气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J], 景怀玺;石圆圆;白虎志
4.近23年武汉天河机场雷暴天气变化特征统计分析 [J], 王珂
5.山西省雷暴天气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J], 窦利军;吴占华;蔡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哈密秋天的地理气候情况分析
哈密秋天的地理气候情况分析哈密秋天穿衣指数:哈密秋季冷不冷?哈密秋季平均温度是10℃~27℃,天气清凉。
白天平均27℃,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
夜间平均10℃,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
哈密秋季日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阿拉尔(32℃)、阿克苏(35℃)、阿勒泰(27℃)。
哈密秋季日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阿拉尔(10℃)、阿克苏(8℃)、阿勒泰(10℃)。
哈密地理/气候概况:哈密地区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腹地,由于天山山脉横亘地区中部,加之山脉南、北两侧多为荒漠、戈壁,地区不仅具有大陆*很强的温带干旱气候特点,而且各地气候差异明显。
地区全境可划分为五个气候带、共七个气候区:暖温带极干旱区(哈密盆地、淖毛湖盆地)、温带极干旱区(三塘湖戈壁、七角井盆地)、温带干旱区(伊吾谷地、沁城及天山南麓海拔1500~2000米地带)、温带亚干旱区(巴里坤盆地、天山北麓海拔1500~2000米地带)、寒温带干旱区(天山山区南坡海拔2000~3000米地带)、亚寒带亚干旱区(天山山区北坡海拔2000~3000米地带)、寒带亚干旱区(天山海拔3000米以上山区)。
概括各地气候主要特征是:干燥少雨,晴天多,光照丰富,年、日温差大,降水分布不均,春季多风、冷暖多变,夏季酷热、蒸发强,秋季晴朗、降温迅速,冬季寒冷、低空气层稳定。
可是,干旱、寒潮、大风、干热风、霜冻等灾害*天气,往往给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哈密是典型的温带大陆*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民间流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晚间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
山区以外的市辖区域,年最大日较差26.7℃,年极端最高气温43.9℃,年极端最低气温-32℃。
全年1月最冷,7月最热。
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之差(气温年较差)较大,山区为30~35℃,平原戈壁地区36~40℃。
3月上旬,各地气温开始回升。
3月中旬南、北戈壁地区,日平均气温可陆续升至0℃左右;山区回暖较迟,则需到4月上旬。
哈密绿洲近55年日照和风速变化特征
哈密绿洲近55年日照和风速变化特征苗运玲;张林梅;卓世新【期刊名称】《陕西气象》【年(卷),期】2017(000)001【摘要】利用哈密绿洲1961—2015年6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日照时数和风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该地区近55 a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年际、年代际、季和月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 a 哈密绿洲日照时数和风速年际、年代际变化幅度都较大,最小值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最大值出现时间明显不同,日照时数出现在2011年,风速在1966年.哈密绿洲日照时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6.5 h/10 a,以红柳河增加最突出,气候倾向率达22.0 h/10 a;年平均风速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6(m/s)/10 a,以哈密减小的趋势最明显,气候倾向率达到-3.5(m/s)/10 a.日照时数没有明显突变,1975年为风速明显减小的突变年.日照时数存在准9 a的年际振荡周期和准20 a的年代际振荡周期,风速存在准10 a、18 a年代际振荡周期.【总页数】6页(P14-19)【作者】苗运玲;张林梅;卓世新【作者单位】哈密地区气象局,新疆哈密 839000;阿勒泰地区气象局,新疆阿勒泰836500;哈密地区气象局,新疆哈密 83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7【相关文献】1.渭河流域近52年日照时数和风速时空变化特征 [J], 蒋冲;王飞;张仁慧;穆兴民;李锐2.我国近59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风速、降水的关系 [J], 虞海燕;刘树华;赵娜;于永涛;于丽萍;曹海维3.近40年那曲地区日照时数和风速变化特征 [J], 毛飞;卢志光;郑凌云;张佳华4.近30年来沧州地区日照时数与风速变化特征 [J], 龚宇;邢开成;王璞5.近64 a来哈密绿洲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张科;苗运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哈密地区果树冻害的防治措施-
林木培育技术哈密地区果树冻害的防治措施张汉元哈密地区果树大约10年发生一次严重冻害,其余年份亦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
但1987年至1988年的冻害很特别,其极端最低温为一21.7OC,而1984年冬极端最低温降至一24.6OC,受冻则稍微。
为此,我们于1988年4一6月对哈密平原农区的10个果园(苹果、枣园),进行了调查。
对这次冻害作一简要剖析,并对防冻提出初浅看法。
一、冻害状况与特点就调查的状况看,这次果树冻害最显著特点是大树顶梢冻害普遍,枯梢严重,再者是生长衰弱的老龄苹果树死亡严重(红星二场30年生的金冠苹果全部冻死)。
另一特点是2一5年生幼树冻害及抽条十分严重,植株大量死亡。
枣树顶芽冻害均发生在未停止生长的新梢,枝梢变黑枯死。
一些苹果树根茎受冻,皮层变褐整株死亡。
抽条几乎全发生在2一5年生幼树_L,先是枝条失水皮层皱缩,由上向下抽干,重者全部枝条及主干一起抽干,导致地上部死亡,以后从基部萌桑新枝。
剖开死亡的枝条可看到髓部、生长锥均为绿色干枯,无褐变现象。
幼树抽条死株苹果中富士最重、金冠次之、国光较轻;枣树中骏枣、灰枣较重,本地哈密大枣较轻。
二、冻害原因剖析造成果树冻害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因子,但在错综复杂的因子中总有一主导因子.这就是气象因子,这次冻害不是因深冬的低温所造成。
从气象资料(表1、表2)分析说明,1987年冬一1988年春的天气变化有三个特点,从中可看出果对受冻的主要原因是:(一)晚秋气温剧变:10月上中旬气温很高,比历年平均高2一3度,但到下旬急剧降温,10月28日降至一5.4OC,降温比往年提前十几天。
进入n月气温继续下降,H月28日达一21.6OC,比历年同期平均值低6皮,这祥突然提前降温继续降温使果树组织细胞迅速结冰,引起原生质脱水,细胞死亡,发生冻害。
10月下旬一n月上旬部分新稍,尤其生长旺盛的幼树,枝条幼嫩不充实,树体未进入自然休眠,耐冻性差,晚秋的急剧降温使生长不充实的枝干及顶梢受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0, 9(5), 555-561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0 in Hans. /journal/ccrlhttps:///10.12677/ccrl.2020.950601961~2019年哈密市霜冻气候特征分析杨杰尧哈密市气象局,新疆哈密收稿日期:2020年9月5日;录用日期:2020年9月20日;发布日期:2020年9月27日摘要利用哈密市4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9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及低温冻害调查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初、终霜冻和无霜冻期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1) 近59a全市及各站点终霜冻绝对变率均大于初霜冻,表明终霜冻稳定性差,对农牧业生产的危害更大。
(2) 全市及各站点初霜冻呈推迟趋势,终霜冻呈提前趋势,无霜冻期呈延长趋势,其中以巴里坤、淖毛湖变化最为显著。
(3) 各地无霜期日数有各自的周期变化特征,但也有共性存在,目前各地无霜期均处于偏长时期。
(4) 特晚终霜冻发生年份最少,发生频率为仅为1.7%~5.1%,特早初霜冻发生频率为特晚终霜冻的近2倍。
偏晚终霜冻和偏早初霜冻发生频率在10.2%~18.6%之间,两者均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
关键词初终霜冻,无霜期,变化趋势,异常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Frost in the Hami Cityduring 1961-2019Jieyao YangHami Meteorological Bureau, Hami XinjiangReceived:Sep. 5th, 2020; accepted: Sep. 20th, 2020; published: Sep. 27th, 2020AbstractUsing the data of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from 1961 to 2019 and the survey data of cryogenic injury from four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Hami with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Morlet wavelet analysis,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frost, the last frost and the frost-free period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bsolute change rate of first frost was higher than that杨杰尧of last frost, so the last frost is more harmful to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the whole city and all four stations, the first frost showed a trend of delay, the last frost showed a trend of ad-vance, and the frost-free period showed a trend of extension, among which Balikun and Naomaohu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s. Frost-free periods have their own cycl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a common existence, the frost-free in a relatively time at present.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the latest first frost is only 1.7 - 5.1%, and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the arliest first frost is nearly 2 times that of the latest last frost. The frequency of later last frost and earlier first frost ranged from 10.2 to 18.6%, both of which mainly appeared before the 1990 s.KeywordsFirst and Late Frost, Frost-Free Period, Change Trend, Anomalous Characteristics Array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霜冻是指春秋气温转换季节,由于冷空气的入侵,土壤表面、植物表面以及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植物原生质受到破坏,导致植株受害或者死亡的一种短时间的低温冷害[1]。
霜冻灾害是与农业生产有直接关联的气象灾害,初霜冻集中出现在9月上旬到11月上旬,此时正值秋作物灌浆、乳熟和黄熟期,霜冻会造成作物产量减少和品质下降;终霜冻结束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上旬到5月下旬,正值冬、春小麦拔节、孕穗期,大秋作物出苗生长期,经济林果开花授粉座果期,霜冻会冻伤农作物的茎叶组织,经济林果花果受冻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危害。
许艳等[2]的研究结果表明,近50a来在全球增暖的背景下,中国大部分地区霜期在逐渐缩短,初霜日在逐渐推迟,终霜日在不断提前,1990年后这种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近些年来许多新疆学者分别对南北疆不同地域的霜冻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具有共性,即与全国大部分地区霜冻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终霜日提前,初霜日推迟,无霜期延长的趋势[3][4][5][6][7]。
哈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新疆最东部,天山余脉横贯,特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两大不同的气候区,光热资源较丰富,境内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哈密瓜、葡萄等。
春秋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变化剧烈,使霜冻成为该地区危害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对霜冻特征及其变化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霜冻预报能力,而且对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种植结构和有效防御霜冻危害有积极意义。
2. 资料与方法2.1. 资料以日最低气温≤ 0℃作为霜冻指标,选取哈密市具有代表性的4个国家气象站(哈密、巴里坤、伊吾、淖毛湖) 1961~2019年逐日最低气温≤ 0℃的资料,均一化逐日最低气温资料由新疆气象信息中心提供。
4个站点分别位于伊州区城区、巴里坤镇、伊吾镇、淖毛湖镇(图1),可以表征各区域的气候特征,其中哈密站、淖毛湖站代表农区,巴里坤站、伊吾站代表牧区。
初霜日为夏末或秋季(8~11月)首次出现日最低气温≤ 0℃的日期,终霜日为春季或夏初(3~6月)最晚出现日最低气温≤ 0℃的日期,终、初霜日的间隔日数为无霜期。
杨杰尧注:图中数字为海拔高度(单位:米)Figure 1.Distribution and terrain map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Hami图1. 哈密市气象站点分布及地形示意图2.2. 方法采用线性趋势对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验趋势的显著性。
由于霜冻是因为大气温度降低而引起农作物受冻的一种灾害,因此它同气温一样具有正态分布特征,利用正态分布原理进行初、终霜冻的异常小概率事件分析[8]。
“异常”霜冻的标准为:∆Td ≤−1.65σ和−1.65σ<∆Td ≤−σ分别称为特早初霜冻和偏早初霜冻,∆Td ≥ 1.65σ和1.65σ> ∆Td ≥σ分别称为特晚终霜冻和偏晚终霜冻。
∆Td为初、终霜日距平,σ为标准差。
3. 霜冻的变化特征3.1. 霜冻的基本特征1961~2019年哈密市平均终霜日为4月25日,其中伊州区为4月11日,巴里坤为5月16日,伊吾为5月19日,淖毛湖为4月8日,位于盆地的农区的霜冻结束最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终霜日逐渐推迟,山区牧区比盆地农区推迟一个月;平均初霜日则山区牧区出现最早,初霜日表现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提前,伊州区平均初霜日为10月15日,巴里坤为9月13日,伊吾为9月20日,淖毛湖为10月16日。
淖毛湖平均无霜期最长,为190 d,伊州区次之,为185 d,巴里坤及伊吾无霜期分别为119 d和136 d (表1)。
近59a来各地最早、最晚终霜日的年际间差异为46~66 d。
其中巴里坤变幅最大,最早终霜日出现在4月14日,最晚为6月19日;伊吾、淖毛湖次之,最早、最晚终霜日分别相差56 d和55 d;伊州区变幅最小,最早终霜日为3月21日,最晚为5月6日。
各农区最早、最晚初霜日的年际间差异为45~61 d,山区牧区变幅较大,盆地农区变幅最小。
由表1可见,全市及各站点均表现为终霜日的绝对变率大于初霜日,说明终霜日稳定性较差,年际差异较大,终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大于初霜冻[9]。
巴里坤的无霜期绝对变率最大,说明其热量资源最不稳定,可利用率相对较低;伊州区无霜期绝对变率最小,可利用热量相对较好。
杨杰尧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frost in the Hami from 1961 to 2019表1. 1961~2019年哈密市霜冻气候特征站点终霜日(月-日) 初霜日(月-日) 无霜期最早最晚平均绝对变率最早最晚平均绝对变率最短最长平均绝对变率哈密3-21 5-6 4-11 9.15 9-29 10-30 10-15 6.83 154 219 185 10.34 巴里坤4-14 6-19 5-16 9.59 8-26 10-6 9-13 9.47 82 160 119 15.41 伊吾4-6 6-1 5-19 9.15 8-31 10-18 9-20 8.39 106 176 136 13.03 淖毛湖3-13 5-7 4-8 9.49 9-27 11-4 10-16 8.36 149 226 190 13.03 全市3-29 5-23 4-25 9.35 9-12 10-22 10-1 8.26 123 195 158 12.953.2. 霜冻的年际变化特征从哈密市近59a初(终)霜冻日和无霜冻期年际变化曲线图(图2)可知,全市初霜冻日气候变化倾向率为1.97 d/10a,呈推迟趋势;终霜冻日呈提前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1.96 d/10a;无霜冻期呈延长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3.93 d/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