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气层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浅层气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2. 大港西60-8井井喷事故简介
该井地质设计钻遇两套油层
明化镇下段油层,油藏埋深680~1415m,压力系 数0.97。
馆陶组油层,油藏埋深在 1415 ~ 1590m ,压力系
数0.92。
9 月 9 日 10:55 分,定向钻进至 1032m (垂深 1000m ),因
在1005m和1025m 分别见到两次气测异常,决定短起下钻测 油气上窜速度。
在距事故井100m处打一口救援井---红黑1井,该井6月 6日开钻,下入103/4″表层套管201.87m和51/2″油层套管 934.22m,水泥浆返至地面。该井与事故井两井眼的最小 距离为0.90m(871.86m处)。 7月13日,对红黑1井850~875m位置进行射孔,分批次
挤注水泥浆 137.6m3 ,候凝 52 小时后试压 8MPa ,稳压 10分 钟压力不降,永久封堵气体上窜通道。
超过二层台。由于不能确定紧靠四通的闸门的开关状态,未 敢关闭封井器,导致井喷失控。
二、浅气层井喷事故规律
1.井喷均发生在起钻工况
三口井均在起钻过程发生井喷事故,事故发生时起出 钻具为: 泉320-1X井:起钻13柱,起钻前井深1294m 红G+4-52井:起钻3柱,起钻前井深1310m 西60-8井: 起钻12双根/折合8柱,起钻前井深1032m
17:00 ,事故井的井眼喷塌,井喷停止。但随后从距事 故井5m 远的红G4-052井(直井)的简易套管头处喷出气、 水、砂混合物。
6 月 6 日,向事故井注入水泥浆 92m3 和 1.5g/cm³ 的加重钻 井液42 m3。21:10,红G4-052井井口停喷。
事故井周围约100m范围内陆续发现三处地表(水源井) 冒出水、气。其中:两处较远的溢出点第二天停止冒水、 冒气,距事故井50m远的溢出点第20天停喷。
胜利油田浅层气井喷原因分析及预防技术

胜利油田浅层气井喷原因分析及预防技术范兆祥 袁新平(胜利石油管理局,山东东营 257237)摘要 浅层气井喷事故危害极大。
胜利油田浅层气分布较广,浅层气井喷事故时有发生。
总结了胜利油田浅层气井喷事故的4个特点,分析了导致浅层气井喷7种原因,从钻井设计、钻井工艺、固井工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胜利油田预防浅层气井喷技术。
实践证明该防喷技术行之有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胜利油田 浅层气 井喷 防喷作者简介 范兆祥,1970年生。
1994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现在渤海钻井总公司钻井一公司技术服务站工作,石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工程师。
袁新平,1970年生。
1991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应用化学专业,现在纯梁采油厂工艺所工作。
预防浅层气井喷是一个世界性的钻井技术难题,国内外几乎每年都有浅层气井喷的钻井事故发生。
浅层气俗称 鸡窝气,在胜利油田孤东、孤岛等油区分布较广,在这些地区的勘探开发中,先后有多口井发生过浅层气井喷事故,造成井眼报废、井喷着火、甚至钻机埋没等严重后果。
胜利油田渤海钻井一公司长期在浅层气密集的孤东、孤岛等地区进行钻探施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总结了一套适合胜利油田特点的浅层气防喷技术,有效地预防了浅层气井喷事故的发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浅层气井喷的特点1.1 浅层气分布规律胜利油田浅层气主要分布在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地层,部分浅层气井喷情况统计见表1。
明化镇组浅层气埋深一般在300~900m;馆陶组浅层气埋深一般在800~1400m,其地层层序及岩性特点见表2。
1.2 浅层气井喷特点1.2.1 易发生 易发生井喷的多为上第三系的明化镇组浅层气,该层气埋藏浅,深度在300~900m。
表1 胜利油田部分浅层气井喷情况统计井号井喷时井深/m井 喷 简 况原 因 分 析GD71169.00起钻10柱,发生强烈井喷,套管外也喷气, 拔活塞起钻,导致井喷;表层套管下深仅5h后全部设备陷入地下34.18m,使事故恶化C H13-X271133.00起钻9柱,发生强烈井喷,着火。
12.23井喷事故案例分析

三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调查中,专家组对川东钻探公司“12.23” 特大井喷事故,从产生溢流到井喷、井喷失控、事 故扩大三个关键层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层层剥茧 式的分析。 (一)产生溢流到井喷的原因分析 此次事故产生溢流到井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有关人员对罗家16H井的特高出气量预测 不足;目前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井的钻井工艺不 成熟;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起钻过程 中存在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未能及 时发现溢流征兆。
二 事故发生经过
21时57分,当钻具下放10余米时,大量泥浆强烈喷 出井外,将转盘的两块大方瓦冲飞,致使钻具无支撑点 而无法对接,故停止下放钻具,抢接顶驱关旋塞未成功。 21时59分,采取关球形和半闭防喷器的措施,但喷 势未减,突然一声闷响,顶驱下部起火。作业人员使用 灭火器灭火,但由于粉沫喷不到着火部位而失败。随后 关全闭防喷器,将钻杆压扁,从挤扁的钻杆内喷出的泥 浆将顶驱火熄灭。此后,作业人员试图上提顶驱拉断钻 杆,也未成功。于是开通反循环压井通道,启动泥浆泵, 向井筒环空内泵注重泥浆,由于没有关闭与井筒环空连 接的放喷管线阀门,重泥浆由放喷管线喷出,内喷仍在 继续。
三 事故原因分析
1.溢流发生的直接原因
循环时的排量为1.5m3/min,因此,循环过程中共打 井内钻井液为52.5m3。按215.9mm的井径和127mm外径 钻杆的环形空间,52.5m3钻井液只占2178m长的井段, 这样就有了1870m的环空容积的钻井液含气。这些气体不 断地滑移上窜,而且体积不断膨胀。根据“LOGGING实 时参数记录”,停泵时最少还有1m的岩屑气没带出来, 按孔隙度10%计算,其所占气体体积为0.0037m3,这个体 积的气体原始压力是43.65MPa,当它上升到井口时体积 将膨胀到1.62m3,这个体积在环空里占有67.5m的高度, 这就造成井下液柱压力下降0.965MPa,若有更多的岩屑 气和扩散气没排出,压力降低将会更大。
井喷及井喷失控案例教育

司钻、远程控制台及 手动锁紧装置失灵
内防喷工具失灵
设计的井身结构不合理
制定的井控技术措施 缺乏针对性
选择使用的井控装置 压力级别低
工艺的因素
设计使用的钻具组合 不利于防漏喷
设计与实际的钻井液 密度偏低
处理溢流、井涌的 方法不当
井控管理制度不完善
坐岗制度不落实
井控操作证制度 不落实 井控装备试压、检修与 巡检制度不落实
造成的危害
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打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油气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造成环境污染 酿成火灾
1984年9月1日,位于印度尼西亚西 爪哇的帕西加里笛的PSJ-A探井井喷, 几秒中后着火,钻机在10分钟内烧毁, 当时的火焰高达130米,在方圆300米 内的噪音为100分贝。
造成的危害 1990年10月11日,大港油田王15-33井 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井喷,井架倒塌报废。 打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1996年10月25日,长庆油田W24-23井, 油气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井喷着火,7分钟后井架倒向泵房,进而 烧毁井场部分设备和材料。
◆在油层井段采用高速档起钻,由于起钻速度快和钻具中加带扶正器的
联合作用,造成起钻抽吸,诱导井喷。
事故原因——间接原因
◆作业班组全体人员没有发现溢流。当 送联动机的人员发现异常并通知司钻时, 司钻才发警报信号,此时已经井涌。 ◆发现井涌以后班组没有及时正确地关 井。没有快速抢装钻具内防喷工具。 ◆关防喷器时操作错误,本应关环形和 半封,但在操作时关的是全封。
造成的危害
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打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003年12月23日发生的罗家16H井及2004 年12月2日发生的曲2井井喷事故,分别造 成60000余人和4600余人的紧急疏散。
《井喷失控事故剖析》课件

强化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井喷失控事 故的应急演练,以增 强人员的应变能和责任,加强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预防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
《井喷失控事故剖析》PPT课 件
通过深入剖析井喷失控事故,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及危害,并探讨应急和预防 措施,以加强安全意识和防患于未然。
概述
井喷失控事故是指在石油或天然气钻探过程中,井口周围地下高压油气突然失控喷出的一种危险事件。 这种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危害将在本节中进行详细讨论。
原因分析
设备问题
井口设备和管道设备的故障或损坏可能导致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
3 防止泄漏
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由于井喷失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设备
周期性地对井口设备 和管道设备进行检查 和维护,预防故障和 失效。
技术人员培训
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 和技能提升,提高其 应对井喷失控事故的 能力和水平。
制定严格的生 产安全制度
建立规范科学的生产 安全制度,确保操作 规程的合理性和遵守 性。
操作人员问题
技术水平不足和值班制度不合理可能是井喷失控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其他因素
地质条件、天气影响以及其他外界因素也可能对井喷失控事故产生影响。
应急措施
1 紧急停止井口
在井喷失控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停止井口的涌出,以避免进一步危害。
2 采取措施控制井口压力
通过调整控制设备和工艺参数,降低井口压力,尽可能控制住事故发展。
井喷及安全事故实例

井喷实例案例1 起钻形成抽汲,及时处理避免了管柱飞出事故。
1996年7月,在齐2-9-5009井打捞FH-5封隔器施工中,下丢护捞矛至,850 m捞获。
上提打捞管柱至960 m时,管柱自动上粉,此时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对管柱进行反加压处理,并装井口,避免了管柱飞出事故的发生。
案例分析:打捞管柱自动上行原因是:起打捞管柱时,封隔器将其以上环空的压井液带出,降低了液柱压力,同时又将井内地层的油气抽出。
当井内压力超过管柱悬重及液柱压力时,形成抽汲,造成管柱自动上行现象。
案例提示:(1)在打捞封隔器施工中,当确认捞上封隔器后,必须反复上提下放管柱,使封隔器胶皮彻底回缩解封,才能避免起管柱时形成抽汲现象。
(2)打捞封隔器前,要查清油层压力资料,并采用相对密度合适的压井液进行压井。
(3)打捞封隔器前,在制定的打捞工艺方案中,充分考虑井内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从措施上周密安排,防止井喷事故发生。
案例2 违章操作,引起井喷事故2000年10月5日,在齐108-25-1井起隔热管作业施工。
该井为补层后停喷下泵井,施工前没有按要求进行压井作业,当起管至第85根时,井口出现少量溢流,现场操作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继续施工,起出全井油管后,进行下步工序,下放第一根油管时,发现溢流增大,立即抢装井口。
因井内压力高,致使防喷井口坐不到四通平面上,发生井喷,后经抢险突击队制定抢喷方案,采取用钢丝绳反加压的方法才将井口坐上,制服井喷。
此次井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
案例分析:(1)由于没有严格按井控设计施工,在起下管柱施工前,没有装井口防喷器,又未进行压井作业,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在发现少量溢流时没有及时安装井口和进行压井,延误了防止事故发生的有利时机。
案例提示:(1)在作业施工中,要严格执行设计方案,对于重点工序要由专人负责指挥。
(2)一旦发现溢流、井涌、气大等井喷预兆应及时抢装井口,然后压井。
(3)在起下管柱施工前,必须按要求安装井口防喷器,防止作业施工中井喷事故的发生。
安全经验分享 井喷案例分享

第十二页,共18页。
3 经验教训
●要切实提高井控意识,从思想和行动上引起高度重
视,做到警钟长鸣。
※开钻前,对钻 井队职工进行工 程地质交底,并 做好防喷预案。
第十三页,共18页。
3 经验教训
●要严格井控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坐岗制度的落实,
第十六页,共18页。
加强防喷演习训练 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第十七页,共18页。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
第十八页,共18页。
第十页,共18页。
2
事故原因分析
三是井控“九项”管理制度在钻 井队不能落实,尤其是座岗制度,因 此未能及时发现起钻中的抽吸现象, 而引起井喷,这是导致这次严重事故 的直接原因。
第十一页,共18页。
3 经验教训 ●针对浅气层压力高、发生突然、反应时间短等特点,
要加强地质调查及分析研究工作,当地下情况不清或 有浅层油气时:
第八页,共18页。
2
事故原因分析
一是对低压低渗透开发井 ,没有把 井控工作提到应有的高度上。思想麻痹、 重视不够,设计不下表层套管和不装防 器是导致这次严重事故的主要原因。
第九页,共18页。
2
事故原因分析
二是该井区只有一口探井资料,埋 深460米左右的黑帝庙透晶砂体的分布 规律、埋藏深度、压力等情况均无资 料可查。地质情况不清是导致这次严 重事故的客观原因。
井液和水所覆盖。
第六页,共18页。第七页,共Fra bibliotek8页。1
井喷失控案例
● 1995年3月30日
事
大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严世才等领导组织召开现
井喷事故及险情案例分析2006~2009.doc

井喷事故及险情案例分析2006~2009.doc井喷事故及险情案例分析(2006年200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二0年月目录一黄26-34井二罗家2井三泉320-1X井四红G+4-52井五台6-4井六西60-8井七松浅22井八法52-46井九庄4-16K井十龙岗001-8井十一涩R44-3井十二大北202井十三徐深8-平1井十四伏2-23井中石油集团公司井喷事故及险情案例一黄26-34井1、基本情况辽河油田黄2634井完钻井深2695.0m;油层套管φ139.7×2694.77m,生产井段2206.42656.0m。
预计在沙河街组中部井段2095.22028.0m射孔,测井解释预射孔段为油层,设计压井液密度1.05g/cm3。
2006年2月4日兴隆台工程技术处作业十五队用89枪射孔,计划射七炮,在射完第一炮起电缆时,发生井喷失控着火。
2、发生经过2:30射孔队施工准备。
2:52射孔校深。
2:54点火起爆,上提电缆。
2:56电缆提出100多米,发现井口井涌,立即商定剪断电缆,关射孔闸门。
2:58喷出液柱高达2m左右。
3:00左右,剪断电缆,同时抢关射孔闸门,此时液柱高度约10米左右,随着喷势越来越大,放炮闸门难以关闭。
副队长打开南侧套管闸门进行分流,此时井口周围弥漫水雾并伴有天然气。
3:05左右井口南侧发出“砰”的一声,着火见图1。
图1 黄26-34井井喷失控着火照片3、处理(1)汇报并启动应急预案3:05至3:07作业队副队长向黄金带消防队汇报火警,同时队长向作业区汇报。
3:10作业区向处调度室汇报。
3:07消防队接到火警,于3:18到达井喷现场,3:22,灭火战斗展开。
3:30消防队抢开出射孔车辆两台,拖出作业值班房一个。
3:40油田公司启动辽河石油勘探局突发特别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20第一批有关人员到达现场。
4:40成立20人的抢险突击队。
(2)抢险组织、准备4:50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抢险工作,制定抢险方案,组织抢险物资,加工抢险工具。
几起井控案例发生原因剖析(定稿)

几起井控案例发生原因剖析(定稿)第一篇:几起井控案例发生原因剖析(定稿)几起井控案例发生原因剖析:一、元陆3井(2011.3.16)1.在钻开油气层循环加重及堵漏作业结束后,未按要求检测油气上窜速度就盲目恢复钻进,违反井控操作规程进行短起钻下作业,是造成井控事件的直接原因。
2.出现溢流后,一系列关键环节处臵不当,是造成井控事件的不断恶化的直接原因,险些酿成严重后果。
溢流发生后,在关井套压较低,只有1.7 MPa且套压一直稳定的情况下,没有因为钻具内有回压凡尔而通过顶泵的方法求取立压,未做任何动作静止关井长达30分钟。
在敞井状态下未采取任何措施(循环或关井)修理高速离合器达42分钟。
修好高速离合器后,继续敞井抢下钻具,其过程工作进度较为缓慢,除去修理时间,25柱钻具耗时2小时,进一步加大了井控风险。
压井盲目进行,致使压井过程井口压力控制不当,压井控制套压过低,地层流体大量进入液气分离器,大大超过液气分离器的正常处理能力,最终导致液气分离器排液管线崩断着火,压井中断。
3.压井节流循环流程操作使用不当,在气体峰值到达井口时超过液气分离器的处理能力,是致使泥浆回收管线崩断着火的直接原因。
4.施工单位现场驻井干部对陆相高压高产产层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是该次事件的重要原因。
二、元陆5井(2011.1.23)1.违反井控操作规程,冒险作业是造成井控事件的直接原因。
起钻前没有压稳气层是造成井控事件的主要原因。
在无明确证据证明气层已压稳的情况下,本次起钻前未做油气上窜速度的检测工作就冒险起钻,严重违反井控操作规程。
起钻过程拔活塞引起的抽吸作用是造成井控事件的直接原因。
由于经过堵漏压井后,泥浆内堵漏材料多,泥浆流动性差,钻具结构装有扶正器,起钻中有明显拔活塞现象,严重违反井控操作规程。
灌浆不及时是造成井控事件的重要原因。
灌浆不及时,灌浆量少,引起当量钻井液密度降低,减少了液柱压力,因而造成地层中的天然气快速、大量地涌入井筒内,造成了井控事件的发生。
井喷事故案例

井喷事故案例首先,我们来看一起地下水井喷事故。
在某城市的建设工地上,由于施工人员在地下进行钻探作业时,突然遭遇地下水井喷。
造成了工地附近的道路积水,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经过调查,发现这起井喷事故是由于施工人员未对地下水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评估,导致了地下水井喷的突发事件。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加强施工前的勘察工作,充分了解地下水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其次,我们来看一起石油井喷事故。
在某石油生产作业现场,由于设备故障,导致石油井喷事故的发生。
大量的石油喷涌而出,给周围环境和设施造成了严重污染和损失。
经过事故调查,发现这起事故是由于设备维护不当和操作失误所致。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可以加强设备维护和操作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安全。
最后,我们来看一起天然气井喷事故。
在某天然气生产作业现场,由于管道泄漏和压力异常,导致天然气井喷事故的发生。
大量的天然气涌出,造成了爆炸和火灾,给周围环境和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经过调查,发现这起事故是由于管道老化和维护不当所致。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可以加强管道的定期检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确保天然气的安全生产和供应。
综上所述,井喷事故的发生往往涉及到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
为了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对地下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工作,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操作培训,加强管道的检测和维护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资源的安全开采和利用。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井喷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三、事故原因分析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三)管理原因
1、该队管理混乱,有章不循。无施工设计盲目施工, 不进行井下情况及技术交底,未按标准要求安装防喷 器等等。
2、现场负责人思想麻痹,井控意识淡薄。卸油管挂 顶丝时,喷出气流造成人员伤亡,仍未能引起足够重 视。
3、现场操作人员井控操作技能低,出现间歇性井喷 不采取措施。
课程结束 祝愿大家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二、事故发生经过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间歇井喷的情况并未引起现场 负责人的注意,并且继续施工提 出油管挂,然后开泵正循环泥浆, 当时套压为16.5MPa。在循环 过程中发生井涌,6:51实施坐 油管挂回位时发生井喷,6:55 井喷着火,人员被迫撤离。后井 架被烧倒。喷出火焰高25- 35m左右,直径20m左右。
四、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7、加强施工作业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做到 有章可循,同时抓好制度落实工作。
8、严格监督管理制度。通过监、管双管齐 下,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施工作业前,现场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具 体如何操作?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3、严格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对在地质、工 程和施工设计中提出的有关井控方面的要求和技术措 施要向全队职工进行交底,明确作业班组各岗位分工, 并按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井控装备及工具。
4、严格开工验收制度。《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中要求,即:井控装置及配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应 符合设计要求,闸板芯子尺寸、内防喷工具的连接扣 型应与所使用管柱相匹配。
井口安装了70MPa的采油树。
一、基本情况
吉林6.5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剖析

大港油田公司
Dagang Oilfield Company
谢谢大家!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中国 天津
大港油田公司
Dagang Oilfield Company
谢谢大家!
大港油田公司
Dagang Oilfield Company
事故原因——间接原因
没有控制井喷的手段!
◆ 没有按规定设计安装封井器
4月25日,工程设计单位钻井院完成了第一份工程设计,该工程 设计是装封井器的。 4月30日,吉林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组织地质和工程设计单位以 及产能建设单位召开专题会议。会议认为该地区采用一次井控可 以防止井喷发生,决定不安装防喷器,否决了装封井器的工程设 计。此次会议严重违反集团公司井控规定和吉林油田井控实施细 则。油田公司开发部门无视下部漏失容易导致上部气层井喷的风 险,过分依赖和夸大一次井控的作用。 不安装封井器,致使井喷后井口无法控制,酿成井喷失控。
吉林“6.5”井喷失控事故分享
周华兴
二〇一四年六月
大港油田公司
Dagang Oilfield Company
吉林“6.5”红G+4-52井井喷失控事故 2007 年 6 月 5 日, 吉林红 G+4 - 52 井 井喷失控,并造 成事故井周围约 100m 范围内 陆续发现三处地表(水源井) 冒出水、气。
大港油田公司
Dagang Oilfield Company
事故原因——管理原因 ◆ 钻井队井控意识不强,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钻井队同平台前两口井都在高台子油层发生漏失,却没有给予 应有的重视,没有认真分析研究,总结教训,制定钻进高台子 油层时相应的防漏技术措施。
一是在红 G +4 - 52 井钻井中,一如既往地采取 32 ~ 34L/s 大排 量钻进,在井深1250m将泥浆密度提高到1.25 g/cm3。 二是钻井队的泥浆循环系统简陋,依然沿用地面池循环系统, 无法准确计量泥浆量。钻井队的坐岗观察以井口有无泥浆返出来 判断是否井漏,以木棍的刻痕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泥浆坑液面的 升降,并据此计量地面泥浆坑的泥浆量增减。如此简陋的计量手 段难以及时准确地发现井漏或井涌。
钻井作业井喷事故案例分析

用泥浆泵和四台压裂车同时正反注密度2.00g/cm3、粘度 大于156秒的高粘泥浆71.8m3,反注缓释G级水泥121吨, 密度1.89g/cm3,反注快干G级水泥65吨,密度1.89g/cm3, 四台压裂车反替密度2.00g/cm3,粘度58秒的泥浆30m3, 泵压控制在26.4MPa以内。经过1小时40分钟的紧张施工, 第一轮压井结束。现场观测,井口压力有下降。到14:30, 罗注1井油压、套压又有回升,油压到11.46MPa,套压到 10.78MPa。
2019年3月25日,位于开县高桥镇的罗家二井发生 天然气泄漏,与“12.23”特大井喷事故的罗家十六号 井同井场。该井于2019年11月开钻,2000年5月完工, 井深3404m,日产气六十三万方。此次井漏是在实施 二次完井作业、准备投入开发的作业过程中发生的。
此次天然气井漏事故情况很复杂,是井底井喷,井 中管漏,地面泄漏。
事故原因: 有关人员对罗家16H井的特高出气量估计不足; 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井的钻井工艺不成熟; 在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 在起钻过程中,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 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这些都是导致井喷的主要因素。 有关人员违章卸掉钻柱上的回压阀,是导致井喷失控的
井喷现场
云南曲靖天然气井喷
事故原因: 压力不平衡导致。由于该井为曲靖盆地摩擦的参探井,
勘探公司对地层压力预测不准,处理不当,而造成井涌、 井喷。当打井接近天然气开采层时,由于钻柱内液柱压 力小于地层压力,造成井喷。井喷刚开始时,往往由于 压力差太大,形成的气流流量也很大,人员无法接近井 口,会给抢险带来难度,因此就先采取压制气流,稀释 气柱为主,避免因此产生的燃、爆现象。
井喷事故及险情案例分析2006~2009

井喷事故及险情案例分析(2006年~2009年)(第二部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年一月0一0二目录井26-34一、黄井二、罗家2 井-1X三、泉320 52-井四、红G+4 4井五、台6-8井六、西60-井22七、松浅井52-46八、法井-16K九、庄4 8井001十、龙岗-井3十一、涩R44-井十二、大北202 1井8十三、徐深-平井-十四、伏2232中石油集团公司井喷事故及险情案例分析一、黄26-34井1、基本情况辽河油田黄26-34井完钻井深2695.0m;油层套管φ139.7×2694.77m,生产井段2206.4~2656.0m。
预计在沙河街组中部井段2095.2~2028.0m射3。
2006年1.05g/cm2月4孔,测井解释预射孔段为油层,设计压井液密度日兴隆台工程技术处作业十五队用89枪射孔,计划射七炮,在射完第一炮起电缆时,发生井喷失控着火。
2、事故发生经过2:30射孔队施工准备。
2:52射孔校深。
2:54点火起爆,上提电缆。
2:56电缆提出100多米,发现井口井涌,立即商定剪断电缆,关射孔闸门。
2:58喷出液柱高达2m左右。
3:00左右,剪断电缆,同时抢关射孔闸门,此时液柱高度约10米左右,随着喷势越来越大,放炮闸门难以关闭。
副队长打开南侧套管闸门进行分流,此时井口周围弥漫水雾并伴有天然气。
3:05左右井口南侧发出“砰”的一声,着火。
见图1。
3井井喷失控着火照片-341 图黄26、事故处理过程3)汇报并启动应急预案(1作业队副队长向黄金带消防队汇报火警,同时队长向作业至3:053:07 区汇报。
3:10作业区向处调度室汇报。
3:22,灭火战斗展开。
消防队接到火警,于3:18到达井喷现场,3:07 3:30消防队抢开出射孔车辆两台,拖出作业值班房一个。
3:40油田公司启动《辽河石油勘探局突发特别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批有关人员到达现场。
4:20 人的抢险突击队。
【精品】钻井及井下作业井喷事故典型案例

一、钻井过程中发生的井喷事故案例1。
双观21井井喷事故1.基本情况双观21井是河南油田双江区块的一口观察井,位于河南省桐柏县江河村,设计井深2550m,实际井深2468.25m,井别为直井,井口未安装防喷器。
该井由河南石油会战指挥部32135钻井队承担钻探任务,于1979年7月23日18:40一开,表层设计下深80m,实际表层套管下深74。
11m.7月27日0:05二开。
2。
事故发生及处理经过1979年10月17日0:00钻至井深2449.43m循环开始起钻,7:35起钻完,起钻时连续灌钻井液,7:35~14:00,换钻头后进行下钻作业,因钻头水眼堵塞,不能开泵,14:00~16:30处理憋泵,16:30~17:10起出钻杆4个立柱(钻头位置在井深2339.67m)。
17:10~17:15开泵憋通水眼,17:15~17:45发现钻井液池液面上升,且有大量原油、气泡从井口外溢,当班司钻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全队职工奔赴井场抢险,当班司钻迅速将方钻杆提至转盘面以上,钻杆座在转盘上,用大钳钳头压在刹把上,进行刹车。
17:55发生井喷,喷高3~4m,喷出物为原油、天然气和钻井液,当时东北风3~4级,司钻立即通知机房司机和司助紧急停车,司机立即停1#、2#、3#柴油机,在停运3#柴油机时,因柴油机空气滤清器吸入的天然气进入燃烧室引起飞车,随即发生爆炸着火。
18:00大火蔓延到钻台、机房、钻井液池、1#、2#泵.18:00~18:40先后有4台消防车和4台水泥车赶到井场参加灭火,19:30井场灭火结束。
10月18日利用水泥车打入1。
24~1。
27g/cm3的加重钻井液184m3进行循环,没有发现溢流。
22日换好各种设备,井下钻具被卡,10月27日,泡油活动解卡,使用1.15~1。
20g/cm3的钻井液循环,恢复正常钻进,钻至井深2468.25m完钻。
本次井喷共损失时间近11天,烧毁的设备有B2-300型柴油机5台、自动压风机1台、井口工具、水龙带烧毁以及井架和绞车部分部件;当班司钻、司机和司助烧伤。
井喷失控处理与案例分析

井喷原因:
1、电测期间泥浆密度低,井内泥浆静止时间 略长,气体进入井内聚集成柱。
2、井口配置太简单。
3、应抢下带回压凡尔的钻杆,另外应在抢下 的同时,准备防顶器材,以避免“放火箭”。
4、发现溢流后不马上关井。
思考题:
从以上井喷案例中,我们应吸 取哪些主要教训?
4、井喷失控的主要原因:
1)设计地层压力不准。 2)9 5/8″技术套管出现问题。 3)二次井控措施不当。 4)井队井控意识差,井控工作存在严重问题。
本井安装的防喷器不符合设计要求。设计 为35MPa,实际安装的是21MPa。
未安装防喷管线,且防喷管线和压井管线 出口方向均有障碍物,无法实施放喷。
8.压井
在新井口装置及节流压井管汇安装好后, 视井口控制压力情况,采取不同压井作 业方式,完成抢险任务。
井喷案例分析(例一) 1、喷井的基本情况
井号:高7—3井(定向井,生产井) 设计井深:3600米,斜深3621米 设计最高钻井液密度:1.29g/cm3 作业者:冀东石油勘探开发公司 钻井承包商:江汉石油管理局
23:30发现在圆井内有气泡溢出。 23:30---23:50节流打入1.7的重钻井液25 方,1.4的钻井液5方,井口发生一声闷响,圆井 喷出泥浆. 2月12日1:30井口出气逐渐增大。 3:00井口着火。 3:29井架向东倾倒。 3月23日9:08井自动停喷灭火。
3、经济损失:
高7—3井井喷失控着火事故,累计井 喷32天,造成了4565队全部设备、钻 具的毁坏,井眼报废。直接经济损失 1348万元。邻井19口生产井被迫停产。
打开左侧防喷管线放喷。
15日0:30环形和半封全部失效,最高喷高 达65米,防喷管线喷距30—40米。喷出物主 要是天然气和盐水、少量轻质油。
严重井喷、井喷失控和着火井案例(2)解剖

文72-98井井喷时间:1985年11月21日层位:井深:2891.30 m本井是中原油田的一口开发井,设计井深3600 m,目的是落实文72块沙二下~沙三上的含油气情况,由钻井一公司32781队施工,Φ244.5mm套管下深2715.99 m,井口装有35MPa双闸板防喷器,配有FYK130Z型液压控制系统,因油箱容积只有44.4升,控制管线只接了上闸板和液动平板阀,1985年11月19日钻井队用泥浆泵对防喷器等进行了试压,15MPa不刺、不漏。
于当日16:15三开。
井喷过程:11月20日18:00井队生产会安排在21日零点班边钻进边加重,在2900 m以前将密度提高到1.40~1.45g/cm3。
5:25时钻进到井深2886 m处连续出现6 m快钻时,分别为5、10、5、10、7min。
此时密度由接班时的1.23g/cm3提高到1.29g/cm3。
5:54地质工捞砂时发现循环罐外溢泥浆和井涌,马上告诉司钻,司钻上钻台提方钻杆并通知机房停泵,此时方余只有0.3m,上提时方钻杆下接头顶出大方瓦,6:02第一根单根出转盘面4~5 m时已发生强烈井喷,喷高29 m左右。
因大方瓦顶出无法座吊卡,于是司钻打上防溜钻装置并立即组织加重泥浆。
技术员马上开放喷阀、关液压防喷器,蓄能器油压由15MPa 下降到零,开后半分钟又升到15 MPa,又开又降为零,连续多次未能关住。
6:23泥浆工董某在加重时发现振动筛处火光一闪,随即火上钻台。
此时队长赶到现场,在失火的情况下又关防喷器,储能器油压由15MPa降至0。
当队长关防喷器时方钻杆已溜入井中,闸板防喷器已无法关闭。
事后检查防喷器芯子卡着方钻杆。
封井无效。
处理方法及主要作业步骤:在火势减弱情况下,清障割断方钻杆,钻具落井灭火,清理井口周围障碍后,抢装防喷器,85年12月5日安装完毕,装好井口,配重泥浆压井。
86年1月18日恢复正常钻进。
时间损失619 h,烧毁大庆Ⅱ型井架一部、钻机一台、水龙头、大钩、游车、天车和转盘及钻台工具,直接经济损失43万元。
关于某井喷事故的案例分析

关于某井喷事故的案例分析王成元田皓月邓沛风卓亦然向明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2013级1班指导教师:徐春碧摘要: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基点上是统一的,体现出“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关键词:井喷安全责任预防正文:确定该事故的性质、类型,分析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并出防范类似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一:事故性质:特别重大事故二:事故类型:C类火灾三:事故原因:1.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违章作业,未按规定保证泥浆灌注量和循环时间,导致钻井溢流,发生井涌。
2. 撤拆回压阀录井员未能及时发现溢流等井涌征兆,井涌迅速转为井喷。
钻井队队长迅速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紧急关井措施,但由于回压阀被违规卸掉,井喷无法控制。
3. 错失点火放喷的最佳时机现场作业及相关决策人员对事故井是否应采取点火措施制止硫化氢气体扩散问题,未能尽快做出果断决策,错失点火放喷的最佳时机,导致有毒气体不断蔓延,致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4. 制度性缺失石油天然气行业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明确规定:井口严禁着火,即使着火也必须扑灭。
从客观上讲,对井口失控情况下实施点火来降低事故危害没有制度性安排,制度上要求的是严禁点火。
在谁有权决定点火、何时点火这个问题上,责任不清,存在制度性缺失,这是导致临场者优柔寡断的制度原因。
5. 缺乏事先的安全评估以及完整的应急预案。
有关专家指出,天然气开采这种高危行业的工作,应进行事先的安全和环保评估。
生产部门理应划出一个至少500米的安全距离,并对生产进行危险评价、划定伤害半径。
而案例中的天然气井附近,在1公里之内不应有常住居民,同时必须制定完整的应急预案,而现场情况却并非如此。
四:防范类似事故的对策1.落实安全责任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建立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责任落实、制度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吉林红G+4-52井喷事故原因分析
红G+4-52井喷的直接原因分析:
◆ 红G+4-52井: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严重井漏,环空液
面下降,导致浅气层的流体(气、水)大量涌入井筒,气体
上窜膨胀,引发起钻时井喷;由于没有安装防喷器,致使井
喷无法有效地处置,是造成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 漏喷转换 + 无控制手段
地层压力系数均低于1
1.大港西60-8井喷事故简况
◆ 9月9日10:55,定向钻进至1032m(垂深1000m)起钻, 已钻过第一个目的层。因在1005m和1025m分别见到两次气测异常
,决定短起下钻测油气上窜速度。
◆ 至11:50,边循环边活动钻具55分钟。循环使全烃含量 回零值。 ◆ 至12:17,卸掉方钻杆,修理液压大钳。同时,上提下 放活动钻具11次,用时23分钟。
4月30日,吉林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组织地质和工程设计单位
以及产能建设单位召开专题会议。会议认为该地区采用一次井控可 以防止井喷发生,决定不安装防喷器,否决了装防喷器的工程设计
。严重违反集团公司井控规定和吉林油田井控实施细则。不安装防
喷器,致使井喷后井口无法控制,酿成井喷失控。
红G+4-52井喷的管理原因分析:
定义
• “两浅井”定义:
• “两浅井”是指:浅层气井和浅井(1000m内)。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3口浅气层井井喷事故简介 第二部分 浅气层井喷事故规律 第三部分 防止浅气层井喷的针对性措施
井喷事故发生及其处理过程 事故发生。
应急救援与处置。
事故处理。 事故调查。 事故通报与责任人处理
第一部分 3口浅气层井喷事故简介
m3。
钻井泥浆密度过大,加剧了井漏。 技术敏感性低、设计跟踪不到位,未采取预防措施,致使事
故井发生严重井漏。
◆ 处置井漏措施不当 钻井队未汲取本平台前两口井井漏教训,在施工中仍然执行 泥浆密度的上限,亦未及时采取防漏措施,致使事故井在钻进至
1310m时,漏失严重,泥浆失返。
发生井漏时,钻井队只考虑了静止堵漏和防止井壁坍塌埋钻 具,采取连续起钻5柱静止堵漏的经验做法,忽视了上部浅气层潜
◆ 17:00,事故井的井眼喷塌,井喷停止(井喷失控16:10)。 但随后从同平台距事故井5m远的红G4-052井(直井)的简易套管头 处喷出气、水、砂混合物。 ◆ 6月6日,从事故井井眼注入水泥浆92m3和1.5g/cm³的重泥 浆42 m3。21:10,红G4-052井井口停喷。 ◆ 事故井周围约100m范围内陆续发现三处地表(水源井)冒 出水、气。其中:两处较远的溢出点第二天停止冒水、气,距事故 井最近的溢出点第20天停喷。
◆ 至13:00,起到第11柱时,钻具上提力增加。 ◆ 至13:05,起完第12柱,钻头位置790.72米,井口(环
空)出现溢流。
◆ 至13:26,接上方钻杆,先后3次间断开泵循环,共循 环6分钟,观察井口反应。坐岗人员发现井口(环空)井涌,司钻
发出关井信号。
◆ 至13:27,司钻上提方钻杆,井口喷出泥浆将司钻击 倒,刹把失控,方钻杆水龙头等砸向转盘。正在跑下梯子关
井喷层位应为处于钻头下部的明Ⅱ油层组。
◆ 起钻时作用到气层的当量泥浆密度降低,使得地层气 体大
量侵入井筒
正常钻进和循环时,密度为1.14g/cm3的泥浆静液柱压力加上 环空循环压耗可以平衡地层压力。
停泵条件下,长时间反复上提下放活动钻具产生的抽吸、钻头
和扶正器不同程度的泥包以及环空循环压耗的丧失,三者共同作用 ,增强了钻柱上提时的抽吸作用,抵消了部分泥浆静液柱压力,导 致压力失衡,地层气体侵入井筒。 起钻前,停泵条件下在5-13m范围内反复上提下放活动钻具11 次共计23分钟,加剧了地层气体大量侵入井筒的过程。 为什么气能进入井筒?
撞声后,不是继续跑向远程控制台实施关井操作,而是两人共同跑 回钻台去救司钻,从而错失了关闭环形防喷器的有利时机,导致了
◆ 判断错误、违章操作,错失关井有利时机 在短起下前气测曾出现异常,全烃值高达21.8%,是钻遇油 气层的重要显示。工程技术员和司钻未对此次气测异常进行认真 分析,仍错误地认为储层不含气。思想麻痹,井控意识差。 起第11柱钻杆出现灌不进泥浆时,仍认为井下只是发生抽吸 ,没有意识到油气已大量侵入到井筒;而且错误地继续起出第12 柱钻杆。 井灌不进泥浆,出现溢流,工程技术员又错误决定接方钻杆
一、吉林红G+4-52井 该井钻遇四套油气层,地层压力系数均低于1,是典型
的浅层低压油气藏。
埋藏深度(m) 明水气层 320-390 压力系数 0.93
黑帝庙油气层
萨尔图油层 高台子油层
840-910
1150-1250 1250-1620
0.92
0.79 0.84
1.吉林红G+4-52井喷事故简况
了应有的提示作用。特别是对于高台子油层多年注采后的变化没
有任何提示。
◆ 钻井泥浆密度设计不合理
红岗油田完钻的639口老井,采用的泥浆密度普遍偏高。泥浆 密度在1.20g/cm3以上的井数为585口,占总井数的91.5%。
按照集团公司钻井井控规定,红岗油田泥浆密度应采用1.001.08 g/cm3(地层压力最高的是明水气层,压力系数为0.93,气层 附加0.07-0.15g/cm3 )较为合适。工程设计采用1.20-1.25 g/cm3
快速上移 膨胀,形成溢流;
◆由于没有果断关井,致使溢流发展为井喷;
◆正在运转的主柴油机排气管或喷出的地层泥砂打击井架 产生火花,引发喷出的气体着火; ◆由于风向影响,远程控制台被火焰包围,失去了最后关 井机会, 致使井口敞喷失控、着火。 在二层台上的井架工解照品在起钻工作停止后没有从井架 上下来,在发出关井信号后,也没有及时从井架撤离,失去了
◆ 沿袭历史形成的捆绑式区块设计,设计简单、粗放 不论是地质设计还是工程设计,一直沿袭历史上形成的捆 绑式的区块设计,一个设计包括了红G+3-42等13口井,缺乏针对 性和可操作性。 地质设计内容不全、简单、漏项。没有提供“全井段地层
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浅气层资料、邻井资料、已
开发区块注水井分布和分层动态压力数据”,没有标出明水气层 、黑帝庙气层的井段位置和压力系数。故障提示笼统泛泛,失去
对待。
◆ 监管不力 17名钻井监督,其中12名有资质。平均一个钻井监 督要负责3-4个钻井队,只能采用巡井监督方式,监督力 量明显不足。当红G+4-52井发生严重井漏时,钻井监督 不在现场。同平台前两口井连续在高台子油层钻进中发生 严重漏失,钻井监督并没有认真分析原因、制定防井漏的 钻井措施,也未向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逃生有利时机,从井架绷绳下滑落入火中丧生。
间接原因分析:
◆ 钻遇了溶解气的富集区(底油(水)顶气) 明Ⅰ的 829-834 m井段岩屑有荧光显示,气测全烃值为1.224.86%,气测解释为气水同层; 明Ⅱ的 997-1006m井段岩屑有荧光显示,气测全烃值为0.48.55%,气测初步解释为气水同层; 明Ⅱ的1022-1032m井段岩屑有荧光显示,全烃值为0.5821.8%,气测初步解释为油气层。
浅气层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川庆钻探长庆井控培训中心 2014年
浅气层井喷事故规律分析
“三高” “两浅”(浅气层/浅油气层、浅井)
井井控容易被忽视,而这些井一旦发生井喷则来势汹
猛,难以控制。2007年6月5日吉林油田红G+4-52井井 喷失控, 2007年9月9日大港油田西60-8井井喷失控、 着火, 2006年10月4日华北油田泉320-1X井喷失控。 这几起井喷事故造成了巨大财产损失和伤亡,在社会 了产生了恶劣影响。本案例对这三起事故发生原因进 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事故井钻穿这两个浅气层后,又突然发生严重井漏,环空液
面急剧下降,压力失衡,致使浅气藏气体大量侵入井内,发生井 喷。
◆ 高台子油层井漏严重 高台子油层微裂缝发育,有发生严重漏失的地质基础。 原始地层压力情况下,漏失不明显。1995-1997年完成的28口
井,只有3口井发生轻微井漏。
经过多年注采后,井下情况发生变化,储层压力亏空,井漏 严重。2007完成的11口井,有8口井发生了漏失,漏失量为20-96
◆ 6月5日0:25,用密度1.25g/cm3的泥浆钻进至1310m时突 然发生井漏,泥浆失返。当班人员立即抢灌泥浆。
◆ 0:30,在确认环空灌满后,随即卸掉方钻杆,准备短
起5柱钻杆静止堵时 ,泥浆从环空涌上转盘面,并迅速超过二层平台。由于喷势猛 烈,人员撤离钻台。井喷失控。
分别三次每次1-3分钟向钻杆内顶入泥浆,使得进入井筒的气体
快速上移近300m并膨胀,导致井涌。 人为地加剧了溢流到井涌的过程
◆ 执行关井程序不果断,导致井喷失控
关井过程中,司钻上提钻具时被喷出的泥浆击倒,刹把失控 ,方钻杆连同钻具自由下落,水龙头、大钩和游车砸向转盘。
跑下钻台准备前去关井的副司钻和工程技术员,听到钻台碰
导管被刺开,井口塌陷
事故井主井眼井喷停止、直井井 喷时的井场场景 转盘大方瓦被刺
红G4-052井(直井)简易套管头焊缝处喷出气、水混合物
地面溢出点
地面溢出点
地面溢出点
2.吉林红G+4-52井喷事故处理 ◆ 在距事故井100m处打一口救援井---红黑1井,该井与事 故井两井眼的最小距离为0.90m(871.86m处)。 ◆ 7月13日,在红黑1井850-875m位置进行射孔,分批挤注 水泥浆137.6m3。候凝52小时后试压8MPa,稳压10分钟压力不降, 永久封堵气体上窜通道。
◆ 违反集团公司的队伍资质管理和市场准入规定 事故井钻井队无集团公司颁发的队伍资质,使用的钻 机无集团公司的统一编号,违反了集团公司《石油工程技术 服务企业及施工作业队伍管理的规定》(中油工程字〔2006 〕209号)。